大班数学数字比大小 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581.00 KB
- 文档页数:7
2024年幼儿园大班数学《大于号小于号》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比较与排序》第三节《大于号小于号》。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大于号小于号的含义,学会使用大于号小于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并能用大于号小于号进行简单的排序。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大于号小于号的含义,能熟练运用大于号小于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培养幼儿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并运用大于号小于号进行比较。
教学重点:掌握大于号小于号的含义,能熟练运用大于号小于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实物模型、数字卡片、大于号小于号卡片。
学具:幼儿用书、练习册、水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小猴摘果子的故事,引导幼儿观察小猴子摘的果子大小,引发幼儿对比较大小的好奇心。
2. 新课导入(10分钟)(1)讲解大于号小于号的含义,通过实物模型演示,让幼儿直观感受。
(2)引导幼儿用大于号小于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并给出正确答案。
3. 例题讲解(15分钟)(1)出示例题,引导幼儿观察并分析。
(2)讲解解题思路,演示解题过程。
(3)邀请幼儿上台演示,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10分钟)出示练习题,让幼儿独立完成。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5. 小结与拓展(5分钟)六、板书设计1. 《大于号小于号》2. 内容:(1)大于号小于号的含义(2)比较两个数的大小(3)大于号小于号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用大于号小于号比较下列数的大小:3和7、5和9、2和4。
(2)观察家里的物品,用大于号小于号进行比较,并记录下来。
2. 答案:(1)3<7、5<9、2<4(2)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使幼儿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大班数学活动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一节《比较大小》,主要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理解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并能够运用大于号和小于号进行比较。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并掌握大于号和小于号的用法,理解两个数的大小关系,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数的大小比较。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大于号和小于号的用法,进行数的大小比较。
难点:理解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并能熟练运用大于号和小于号进行比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数字卡片、大于号和小于号卡片。
学具: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小动物们举行运动会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哪个小动物跑得快,哪个小动物跑得慢。
2.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教材内容,讲解大于号和小于号的用法,通过例题让学生理解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让学生进行数的大小比较,给予即时反馈,纠正错误,强化正确。
4. 互动环节(10分钟)让学生互相出题,进行数的大小比较,并分享答案。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大于号和小于号的用法。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比较大小2. 板书内容:大于号(>)小于号(<)数的大小比较例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自行设计一个数的大小比较题目,并与同学分享。
2. 答案:5>3,7<9,10>6。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大于号和小于号的用法,以及进行数的大小比较。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作业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
拓展延伸方面,可以让学生尝试比较三个或更多数的大小,提高学生的比较能力。
原创大班数学课件数字比大小比较大小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数学》教材第三章第三节,详细内容包括数字的认识与比较,重点探讨如何比较两个数字的大小,以及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比大小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字的大小概念,能准确地比较两个数字的大小。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主动探索数字比大小的规律。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数字大小的概念,并能灵活运用。
教学重点:掌握比较数字大小的方法,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比较符号卡片、PPT课件。
学具:学生用数字卡片、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组日常生活场景,如水果摊、超市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找出其中的数字,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数字比大小概念讲解(10分钟)通过数字卡片,向学生介绍数字的大小概念,让学生理解数字之间有大小之分。
3. 例题讲解(10分钟)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与分享(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分享在比较数字大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7.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数字比大小2. 内容:数字大小的概念比较数字大小的方法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比较下面每组数字的大小,用“>”或“<”表示。
5和3 8和7 10和6(2)在日常生活中,找出3个数字比大小的例子,并说明比较方法。
2. 答案:(1)>>>(2)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数字比大小的知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在生活中继续寻找数字比大小的例子,并进行比较,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大班数学《认识大于号、等于号、小于号》幼儿园课件 (一)在幼儿园数学学习中,认识大于号、等于号、小于号是一项基础而重要的任务。
作为老师,应该通过各种适合幼儿认知特点的方式,让孩子们认识并掌握这些符号,培养孩子们的数学思维和逻辑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基础素养。
一、认识大于号首先,应该让幼儿看一组数量相等的图形或物品,让他们分辨哪组比哪组多或少,同时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和发现大于号的特点。
其次,可以通过游戏方式让幼儿初步理解大于号的含义。
例如拿出两把不同的钥匙让幼儿选择,然后让他们发现其中一个钥匙的“牙齿”比另一个长,这时就出现大小之分了。
再通过游戏模拟生活中大小和数量的比较,如两个篮球、三个足球等,让孩子们逐渐理解大于号的概念。
最后,引导幼儿在具体游戏、活动、实物的操作中认识大于号。
如通过图形、手势等,潜移默化地传递符号的知识,并在学习中寓教于乐。
二、认识等于号认识等于号相对比较简单,可以用幼儿熟悉的数字、图形、颜色等,让他们了解等于号的作用和意义,同时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例如通过展示相等图片、号码面板、保龄球、积木等让幼儿发现等于号的意义,同时也可以通过幼儿互动游戏,并在游戏中加深对等于号的认识。
三、认识小于号认识小于号同样可以通过各种游戏和视觉教具来实现,如把图形放在一起,通过比较把表情或图形排列顺序给出比较结果,贴图比较大小等等,都可以有效培养孩子们的计算技巧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可以在教育游戏中加入互动性,让幼儿能够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个维度上形成对符号和操作的理解。
总之,认识大于号、等于号、小于号是幼儿园数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教师应该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和教育游戏,使幼儿在欢乐中学习数学,培养他们的认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让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有更好的表现。
同时,幼儿园可以引入更多的数学课件,如大班数学《认识大于号、等于号、小于号》的课件来帮助幼儿学习,并为幼儿园的数学教育提供支持。
活动目标1.认识“< 和>”,理解符号的含义。
2.会比较10以内的数字大小。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1.趣味练习-填写对应的数字2.数字卡1-10,符号卡片“> < ”两套。
活动过程一、复习数字1-101.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数字卡片,你能说出是数字几吗?是数字几,你就可以拍几下手?2.幼儿看数字几,并用拍手表示数量。
二、认识>号和< 号1.教师出示数卡6和7,引导幼儿判断谁大谁小。
(1)提问:6和7中间可以放哪种符号?(< 放在6和7中间)(2)小结:<这是小于符号,小屁股撅给小数看,所以6小于7。
2.练习:出示数字7和8(1)哪个大?哪个小?中间放的什么符号?为什么?应该怎么读呢?(2)小结:8大7小,中间放小于符号,因为屁股尖尖对着小数,所以7小于8.3.出示6和5(1)提问:这是数字几和几?哪个大哪个小?(2)教师把“>“符号放在6和5的中间,告诉幼儿这是大于符号,大嘴巴朝着大数笑,所以6小于5。
.4.比较符号、观察不同请小朋友看一看这两个符号有什么不同?三、游戏巩固1.请两个小朋友各选一个数字,再请一位小朋友上来选符号站在他们中间。
2.请一个小朋友拿着符号,让两个孩子分别站两边。
3.请小朋友看一看,他们站得对不对。
四、趣味练习:填写对应的数字1.讲解作业要求2.教师指导3.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两个新朋友,他们是大于符号和小于符号,用他们可以来比较数字大。
活动反思:今天的活动主要是引导孩子认识“〉”和“〈”,能准确区分“〉”符号和“〈”符号。
整个活动的层次比较清晰,孩子通过观察、比较认识了“〉”和“〈”,通过老师的引导以及操作的过程,大部分孩子能正确区分符号,并能准确的在两个数字中选择符号,虽然孩子能进行区分,但在表达上有些孩子会出现读错现象,主要是对符号的认识还不够,我将在区域活动中进行个别辅导及帮助,让孩子在正确区分的基础上并能掌握正确的读法。
幼儿园大班数学《大于号小于号》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比较与排序》中的第三节《大于号小于号》。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大于号和小于号的含义,学会使用大于号和小于号进行比较;掌握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大于号和小于号的含义,能够熟练使用大于号和小于号进行比较。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大于号和小于号的含义。
教学重点:学会使用大于号和小于号进行比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大于号小于号卡片、数字卡片。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大于号和小于号的概念。
例如:小熊捡了5个苹果,小猴捡了3个苹果,小熊的苹果比小猴的多,我们用“大于号”表示;小猫捡了2个梨,小兔捡了4个梨,小猫的梨比小兔的少,我们用“小于号”表示。
2. 例题讲解(1)出示PPT,展示例题:比较5和3的大小。
(2)引导学生观察,说出5比3大。
(4)同理,展示例题:比较2和4的大小。
(5)引导学生观察,说出2比4小。
3. 随堂练习(1)出示PPT,展示练习题。
(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大于号小于号2. 板书内容:(1)大于号的含义及用法(2)小于号的含义及用法(3)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写出5个大于号和小于号的例子。
(2)比较下面每组数的大小,并用大于号或小于号表示。
① 7和4② 3和6③ 9和8④ 2和22. 答案:(1)示例:5>3,7<10,4<6,9>2,8>5(2)① 7>4② 3<6③ 9>8④ 2=2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大于号和小于号的含义。
《比大小》PPT课件幼小衔接数学•课程介绍与目标•数字大小比较基础•图形与实物比较方法•练习题与案例分析•游戏化教学活动设计•家长参与和辅导建议•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目录01课程介绍与目标《比大小》课程背景数学启蒙教育的重要性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幼小衔接阶段的特点幼小衔接阶段是幼儿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关键时期,需要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课程要求。
《比大小》课程的意义通过《比大小》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幼儿掌握比较大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0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0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能够正确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0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目标与要求课程总结课程导入通过生动有趣的动画或图片,引导幼儿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习兴趣。
范例演示通过具体的例子演示如何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关系,帮助幼儿理解和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
互动练习设计多种形式的互动练习,如选择题、填空题等,让幼儿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包含课程名称、适用年级、作者等信息。
课件封面知识讲解详细讲解比较大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包括大于、小于、等于等符号的含义和使用方法。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课件内容与结构02数字大小比较基础1 2 3介绍数字的定义、特点,以及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了解数字的基本概念通过举例和互动游戏的方式,让幼儿了解数字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
学习数字的顺序展示数字卡片,教授幼儿正确识别每个数字的形状和读音。
识别数字的形状和读音认识数字及顺序相邻数字大小关系理解相邻数字的概念01解释相邻数字的定义,并通过实例加以说明。
比较相邻数字的大小02通过比较相邻数字的大小,让幼儿掌握数字大小比较的基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