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急救护理
- 格式:pdf
- 大小:318.65 KB
- 文档页数:1
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是一组由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及不稳定型心绞痛。
概述院前治疗和急诊室治疗部分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肌梗死心绞痛心肌梗死STEMI UAP NSTEMI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定义由于冠状动脉急性病变造成的急性缺血事件或者反复缺血发作的状态、ACS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心绞痛ACS发生机理急性冠脉综合征绝大多数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出现斑块破裂、出血,引起冠脉内血栓形成及/或冠脉痉挛,导致病变之冠状动脉不同程度的堵塞或使原有堵塞明显加重,引起心肌缺血、坏死,以致于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或不稳定心绞痛。
急性冠脉综合征总体方案急诊急救的主要任务早期识别、快速派遣及时、准确运送现场、转运途中、急诊室生命支持尽快和准确的判断(诊断和鉴别诊断)正确选择、尽早实施再灌注治疗危险分层早起药物治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他汀、ACEI、β受体阻滞剂、低分子肝素等)STEAMI是时间窗急症!时间就是心肌!ACS危险分层STEAMI-------------高危NSTEAMI-----------高危-------------高危?UAP -------------中危-------------低危留急诊室反复评估的病人---低危ACS和不明诊断者1小时一次复查心电图不能除外STEAMI者每10分钟复查一次6小时一次复查心肌损伤标记物CK-MB;TNT/TNI;BNP发病时间3小时以内可检测肌红蛋白怀疑或不能除外主动脉夹层者尽快做CT或MRI扫描怀疑或不能除外肺栓塞者尽快检测Di-Dimer,尽快CT扫描或核素肺通气/灌注显像随时记录胸痛等症状,至少15分钟询问一次在不耽搁ACS救治前提下,X线胸片是常规检查项目床旁超声心动图是非常有用的急诊检查其它急诊常规检测项目:血常规,凝血功能,CRP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诊断STEAMISTEAMI是时间窗急症,应力争尽早实施再灌注治疗,因此及时正确的诊断非常重要缺血性胸痛症状、典型的心电图改变、心计标记物升高时STEAMI诊断的条件,三者有两条存在就可以诊断STEAMI心电图常需要对照或动态分析新出现的相邻两个以上导联ST段抬高》1mm或新出现的LBBB加上缺血性胸痛(包括等同症状)即可确认STEAMI的诊断,立即开始准备再灌注治疗。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急诊处理急性冠脉综合征是导致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冠心病死亡的主要原因。
目前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冠脉旁路移植术。
随着医学的发展,临床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也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本文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急诊处理作一综述。
标签: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治疗;护理心血管疾病多数发病急、病情重,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成、血管痉挛导致急性或亚急性心肌缺血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1] 。
临床分型主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和非S-T 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2]。
多数患者伴有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病史,临床表现为胸骨后疼痛,压榨感、压迫感、紧缩感,持续较长时间[3]。
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急,病情重,年轻化趋势明显,早期鉴别诊断并干预治疗对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处理做一综述。
1 急性冠脉综合征基本概念及处理原则1.1 临床表现1.1.1 早期表现既往伴心绞痛的患者,发病时心绞痛加重,发病时间一般超过半小时,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4];重度心绞痛急性发作,常常由过度劳累或酗酒引起;发作时间较长可伴有恶心、呕吐等表现。
1.1.2 典型表现多数患者发作时表现为典型的胸骨后疼痛,压榨感、紧缩感、压迫感,患者表现出烦躁不安、出冷汗,持续时间较长,含硝酸甘油不能缓解[8]。
1.1.3 不典型表现不典型患者易误诊,急诊医生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超过40岁的患者,出现无明显原因的面色苍白、血压下降、大汗淋漓、脉搏细弱等表现,需要考虑ACS的可能[6]。
多数ACS患者无明显的体征,重症患者可出现皮肤湿冷、面色苍白、烦躁不安、颈静脉怒张等,听诊可闻及肺部啰音、心律不齐、心脏杂音、心音分裂、第三心音、心包摩擦音和奔马律。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及护理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冠状动脉在原有病变的基础上,由于血栓形成或痉挛而极度狭窄甚至完全闭塞,冠脉血流急剧减少,心肌严重缺血,而导致的一组症候群。
在临床上主要包括不稳定心绞痛(UAP)、急性ST段升高性心肌梗死、急性非ST段升高性心肌梗死(NSTEMI)这三类疾病。
由于急性ST段升高性心肌梗死已在相关章节进行了阐述,本节将侧重于另外两组疾病。
急性冠脉综合征具有发病急、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的特点,所以病人来诊后均需进行监护,以达到最大限度降低病人住院病死率,这对急诊护理抢救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1诊断1.1 危险分层1.1.1 高危病人包括以下几种:①心绞痛的类型和发作方式:静息性胸痛,尤其既往48h内有发作者。
②胸痛持续时间:持续胸痛20min以上。
③发作时硝酸甘油缓解情况:含硝酸甘油后胸痛不缓解。
④发作时的心电图:发作时动态性的ST段压低≥lmm。
⑤心脏功能:心脏射血分数<40%。
⑥既往患心肌梗死,但心绞痛是由非梗死相关血管所致。
⑦心绞痛发作时并发心功能不全(新出现的S3音、肺底啰音)、二尖瓣反流(新出现的收缩期杂音)或血压下降。
⑧心脏TnT(TnI)升高。
⑨其他影响危险因素分层的因素还有:高龄(>75岁)、糖尿病、CRP等炎性标志物或冠状动脉造影发现是三支病变或者左主干病变。
1.1.2 低危病人特征有:①没有静息性胸痛或夜间胸痛。
②症状发作时心电图正常或者没有变化。
③肌钙蛋白不增高。
1.2 UAP诊断UAP诊断依据:①有不稳定性缺血性胸痛,程度在CCSⅢ级或以上。
②明确的冠心病证据:心肌梗死、PTCA、冠脉搭桥、运动试验或冠脉造影阳性的病史;陈旧心肌梗死心电图表现;与胸痛相关的ST-T改变。
③除外急性心肌梗死。
2 护理措施病人到达急诊科,护士是第一个接待者,护士必须在获得检查数据和医生做出诊断之前,选择必要的紧急处置措施。
急诊护士尤其应在ACS综合征病人给予适时、有效的治疗方面发挥作用。
关于急性冠脉综合征院前急救及护理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指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和间歇性心肌缺血(Ischemic Heart Disease,IHD)等的心血管急症。
ACS是急性心血管事件的一种,死亡率高,很多病人死于急性期。
因此,ACS的快速发现和就医、院前急救和护理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院前ACS急救及护理加以详细介绍。
一、关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病因1. 动脉粥样硬化:造成冠脉狭窄,最终导致心肌缺血/梗死。
2. 胆固醇沉积:胆固醇沉积于冠脉内壁,促进粥样斑块形成。
3. 粥样斑块破裂:发生裂解时血栓形成,从而导致冠状动脉的中断或完全闭塞。
二、院前ACS的急救ACS患者的急救管理应快速、协调并以患者为中心。
以下是ACS 患者的急救措施:1. 快速诊断:对于患者具有院前症状(如胸痛、胸闷、头昏、呼吸困难等)的急性心血管疾病,医院接到患者通知之后应该立即通知心血管急救技术人员。
急救技术人员快速评估并确认心血管疾病的诊断,赶到现场实行急救措施。
2. 氧气治疗:ACS患者血氧饱和度可以降低,需要进行氧气治疗。
3. 争取时间进行溶栓:如果ACS患者出现明显的胸痛,即便在到达医院之前,急救技术人员应该尽可能争取时间进行溶栓处理。
4. 心脏复苏术:如患者在院前发生心脏骤停,应立即进行心脏复苏术。
三、院前ACS的护理ACS患者的护理是指在院前对ACS病人进行护理和临时治疗,护理的目的是为ACS患者的急救赢得时间的同时还要对急救过程中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做出相应的护理。
以下是院前ACS护理的一些方法:1. 疼痛控制:ACS病人的急救过程中要给予一定的镇痛治疗,以减轻胸痛、胸闷等症状。
在ACS患者行溶栓治疗之前,提高患者的疼痛阈值并有效控制疼痛,可以对溶栓治疗的效果产生积极影响。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急救护理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观察和急救护理的方法。
方法通过对昆明市延安医院消化内科10例住院患者(男6例,女4例)的分析,从冠脉综合征的发病观察,急救护理及药物的应用各方面及时采取措施。
结果1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病情好转。
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病情发生变化时,能及时有效的得到观察和急救护理治疗。
积极、合理的护理可减少合并症的发生率,提高抢救率。
标签: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救护理;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新的诊断概念,表示为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不同的一组疾病。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饮食质量的改善,此病症更多的发现于高龄段人群中,其发病的具体特征是[1]:严重心脏缺血事件,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及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由于其发病急促和病情凶险,常因并发心源性休克、左心衰竭、心律失常等合并症死亡,其病死占心血管病之首位。
积极、合理的护理可减少合并症的发生率,提高抢救率。
急性冠脉综合征在临床上的表现特征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斑块破裂,血栓形成,冠脉痉挛等使冠脉血流量急剧减少,致冠脉不完全堵塞形成不稳定型心绞痛,致完全堵塞则形成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
所以,这是一种急性危险的疾病,医护人员更加要时刻注意患者病情的起伏,传统观念认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尽量减少活动和搬运,全部病程几乎在床上渡过,很多患者因为并发症致使病情恶化,甚至死亡。
以下是科室护士在多年的临床护理工作中的护理总结:1 資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9—2011年在昆明市延安医院消化内科以消化科疾病收住院治疗患者中,冠脉综合征急性发病患者有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最小45岁,最大83岁。
1,2观察方法●密切监测患者心律、心率、血压、呼吸、神志、尿量的,做好详细记录。
●卧位与休息: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24—48 h,床头高30。
卧床期间,可使用气垫床、靠垫等提高患者舒适。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得护理常规一、护理评估1。
评估病人此次发病有无明显得诱因、2、评估病人得年龄,性别,职业。
3.观察病人精神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得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有无异常及其程度。
4。
了解心电图,血糖,血脂,电解质等。
二、对症处理2 病情观察(1) 其主要临床表现就是胸闷、胸痛,胸痛主要位于心前区、胸骨后,也可放射至颈部、左肩前部、右臂内侧、下颌骨、也可为上腹部疼痛,性质为压榨性撕裂样疼痛,有恐怖与频死感,可伴呼吸困难、大汗、乏力、纳差、恶心呕吐等。
少数病人出现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及猝死。
(2)一旦发生胸痛,首先要病人安静,平卧或坐着休息,不要让病人走动,更不要慌忙搬动病人,立刻给予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0、5mg,鼻导管给氧,马上做床旁心电图。
疼痛较剧时,静脉(或肌肉)注射不啡止痛,立即建立静脉通道,静滴硝酸甘油,进行床边心电监护,严密监测心率、心律、血压与氧饱与度变化,准备好急救器材,必要时要行心电除颤抢救。
三对症治疗及护理(1)氧气吸入一旦发生心绞痛,卧床休息,以减轻心肌得耗氧量与心脏得负担,氧气吸入每分钟2~4升。
(2)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硝酸甘油或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持续静脉滴注,应注意血压变化,备双静脉通道、(3) 心电监护:持续心电监护,监护护士要求识别各种心律失常、室早、室速,房室传导阻滞等,为医师抗心律失常提供信息,防止心功能衰竭或心脏骤停。
急性冠脉综合征中得室颤就是心源性猝死得主要原因,而除颤成功得关键在于分秒必争,发生室颤后1~4min内完成除颤,行有效心肺复苏,越快越好、监护护士就是监护病人得心电图及生命体征最早、发现病人病情变化得人,时间就就是生命,时间就就是心肌,及时处理室颤、心脏骤停降低病死率有重要作用。
报告医生得同时,要求及时、准确、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并先进行徒手心肺复苏。
(4)一般治疗: 镇静、止痛解除疼痛与焦虑,遵医嘱给予哌替啶50~100mg肌肉注射,必要时给不啡5~10mg皮下注射。
常见危重症的急救护理第一节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的急救护理一、概述急性冠脉综合征是冠心病的急症,临床上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STEMI)。
二、病情评估1.主要症状(1)先兆约半数病人在发病前有前驱症状,如乏力、气短、频发心绞痛等。
(2)心前区疼痛突然发生,表现为胸骨后或心前区的压榨样疼痛,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休息或含硝酸甘油不能缓解。
(3)恶心、呕吐、上腹疼痛。
(4)低血压或休克疼痛常伴有血压下降,部分病人出现休克表现。
(5)呼吸困难、发绀、烦躁重者可发生肺水肿或心力衰竭。
(6)猝死 ACS最严重的一种临床表现。
2.体征(1)心率加快或减慢,心尖区第一心音减弱,可出现第四心音或奔马律。
(2)心电图的改变 NSTE-ACS表现为T波改变(高尖、低平或者倒置),和/或ST段压低>0.05mV;STE-ACS表现为至少两个相关联导联ST段抬高>0.1mV,和/或T波改变。
(3)心肌酶标记物 TnI / TnT一般在发病2~4小时升高,10~24小时达到高峰;CK-MB则在发病3~4小时开始升高,10~24小时达高峰值。
三、急救护理1. 建立静脉通路用18G或20G套管针在近心端的大静脉作静脉留置,滴速<40滴/分。
2. 按医嘱用药(1)扩血管药物可用硝酸甘油,每5分钟舌下含服0.4mg,可反复应用3次。
必要时给予静脉制剂。
(2)镇静镇痛药成人剂量:度冷丁一般给予50~75mg肌注;吗啡5~10mg皮下或静脉注射;烦躁不安者,可适当给予安定10mg静注或肌注。
(3)ß受体阻滞剂如病人没有低血压、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禁忌都应口服ß受体阻滞剂。
(4)抗栓药物急性期治疗,伊诺肝素优于普通肝素。
(5)抗血小板治疗症状出现后应尽早使用阿司匹林,不能耐受阿司匹林的患者应使用氯吡格雷。
对早期保守治疗的患者应在阿司匹林的基础上开始氯吡格雷治疗。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急救护理
发表时间:2018-06-15T10:16:36.907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8年第04期作者:付洪娟于培丽韩传敏[导读]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抢救过程中,早期护理干预,快速评估高度危险因素,正确、有效地配合抢救措施的实施,能够缓解和稳定患者的病情发展,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心医院老年病科 266555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急救护理对策。
方法将我院急诊科2016年11月-2017年9月收治的34例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快速评估高度危险因素,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开通绿色通道,尽早溶栓或
介入治疗。
结果31例患者抢救成功,3例患者死亡。
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抢救过程中,早期护理干预,快速评估高度危险因素,正确、有效地配合抢救措施的实施,能够缓解和稳定患者的病情发展,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救;护理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指由于冠状动脉内粥样斑块破裂或出现裂纹,继而出血或血栓形成,引起冠状动脉完全阻塞或不完全阻塞。
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及不稳定型心绞痛(VA)。
急性心肌梗死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1]。
因此,早期、及时、正确、有效地救治与护理,是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病人生存质量的关键。
现将我院急诊科2016 年11 月-2017 年9月抢救3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我院急诊科2016 年11 月-2017 年9月收治3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34例患者,男性21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74.23 ±2.37)岁。
其中,不稳定性心绞痛12例,急性心肌梗死22例,胸痛均 ≥30min。
口服硝酸甘油后不缓解、既往有急性心肌梗死进行PTCA 3例,冠状动脉造影诊断明确冠心病16例,成功抢救患者31例,死亡3例。
2 护理 2 . 1 早期干预对策接诊护士重点询问主要临床症状,尽量在5 min内给病人完成心电图检查。
用最短时间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密切注意观察患者有无休克、心衰、心律紊乱,若患者出冷汗、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在排除疾病影响的因素下,应安慰病人,使之镇静。
一旦医生明确了ACS的诊断,第一时间启动生命绿色通道,联合心内科、介入科、 CCU、检验科等,确保绿色通道畅通无阻,使抢救、检查和术前准备所用时间减少到最少[2]。
2 . 2 快速评估高度危险因素ACS病人急诊入院,如果能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处理,可减少急性心肌梗死(AMI)和死亡率发生[3]。
迅速地评估和判断患者是否有高度危险性因素非常重要,特别是对非创伤性胸痛老年患者进行快速评价应高度警惕,如老年人主诉反射性牙痛、胃痛、无胸痛的呼吸困难,有精神状态异常等,同时患者伴有冠心病史,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老年病人切不可忽视。
2 .
3 舒适体位接诊护士立即让患者采取舒适体位,安静平卧或坐卧,不要再走动,告知家属不要慌乱搬动病人,就地抢救。
如出现心跳呼吸停止,立即就地心肺复苏,待病人病情平稳后方可搬动,争取最短时间内送入急诊介入室。
2 .
4 建立静脉通路左上肢或者左下肢建立静脉通路,均留置Y形静脉套管针(以备抢救和急诊介入手术)。
2 .
5 术前准备对急诊PCI的病人,迅速做好术前各项准备,备好急救药品和除颤器,争分夺秒配合医生采用溶栓或支架置入,尽快重建血运通路,同时告知病人及其家属PCI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等,让病人排空膀胱,必要时留置尿管。
当患者胸疼剧烈时,立即遵医嘱皮下注射吗啡2~5 mg或肌肉注射杜冷丁50~100 mg。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 SpO2的变化。
发现恶性心律失常、室颤等,立即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2 .
6 溶栓的护理溶栓治疗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主要治疗方法。
急性心肌梗死在发病6 h内溶栓是治疗的黄金时间,力争在患者发病初1 h黄金时间开始急诊溶栓治疗[1]。
遵医嘱给肠溶阿斯匹林300 mg 和氯吡格雷片300~600 mg ,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等。
急查心肌酶学、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甲、乙、丙肝抗体,抗HIV等各项血液检查。
所有的检查及化验单均盖绿色通道专用章。
2 .
7 PCI术后护理2 . 7 . 1 生命体征的观察PCI术后最初24 h内心律失常发生率最高,遵医嘱持续心电监护,密切观察体温、呼吸、血压、心率、心律变化,及时识别各种心律失常,特别注意观察有无恶性心律失常发生。
如有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
如合并心源性休克病人,用垫枕抬高患者的头胸10°~20° ,抬高下肢20°~30° ,高流量吸氧(4~6 L/min)。
注意观察术后患者有无腰酸、腹胀、穿刺血管损伤的并发症、尿潴留、低血压、造影剂反应、心肌梗死等负效应,并对症处理。
2 . 7 . 2 穿刺处加压我院采用桡动脉穿刺,遵医嘱桡动脉穿刺处加压5 h,按时评估患者,及时、准确填写心脏介入术后观察表。
2 . 7 . 3 抗凝药使用的观察密切观察病人有无伤口渗血、牙龈出血、鼻出血、血尿、血便、呕血等出血倾向。
2 . 7 . 4 保持大便通畅指导患者,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给予缓泻剂、番泻叶、开塞露等,切记大便不可采用蹲位,一定要采用坐便器。
2 . 7 . 5 一般护理术后鼓励病人多饮水,以加速造影剂排泄;指导病人合理饮食,少食多餐,避免过饱;卧床期间加强生活护理,满足病人生活需要。
3 讨论急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最早出现最突出的临床表现为持续的胸骨后剧烈疼痛,伴有大汗、恐惧、烦躁不安、濒死感、血清心肌坏死标志物增高(如肌钙蛋白I 或T、肌酸激酶同工酶、肌红蛋白增高)、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同时有发热、白细胞计数增高。
部分病人疼痛可向上腹部放射而被误诊为急腹症或因疼痛向下颌、颈部、背部放射而被误诊为其他疾病,少数病人可无疼痛。
多发生于清晨,尤其是清晨运动和排便时,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属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严重类型。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是治疗冠心病的一种最常用、最成熟和最有前途的技术。
溶栓、支架置入等血运重建的效果取决于血管再通时间,时间就是生命。
闭塞的血管开通时间越早,挽救的心肌就越多,在起病3~6h,最多12h内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心肌得到灌注,濒临坏死的心肌可能得以存活或使坏死范围缩小,对梗死后心肌重塑有利,改善预后,致死、致残的几率就越小。
本组病例均为老年患者,来院时均能得到及时救治。
患者出院前要做好健康宣教,提示服药的依从性,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严格遵循防治原则,预防心肌梗死的发生。
参考文献[1]潘燕春,张阳芳.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急救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3):1237‐1238.[2]陈惠超.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绿色通道的急救护理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17):2834.[3]陆夏凯,黄海英,赖桂英,等.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急救护理进展[J].吉林医学,2014,35(5):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