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以太网接入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1.01 MB
- 文档页数:141
第四章练习题答案4.01局域网标准的多样性体现在4个方面的技术特性,请简述之。
答:局域网技术一经提出便得到了广泛应用,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生产厂商纷纷提出自己的局域网标准,试图抢占和垄断局域网市场。
因此,局域网标准一度呈现出特有的多样性。
局域网标准的多样性体现在局域网的四个技术特性:(1)传输媒体传输媒体指用于连接网络设备的介质类型,常用的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以及微波、红外线和激光等无线传输媒体。
目前广泛应用的传输媒体是双绞线。
随着无线局域网的广泛应用,无线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2)传输技术传输技术指借助传输媒体进行数据通信的技术,常用的有基带传输和宽带传输两种。
传输技术主要包括信道编码、调制解调以及复用技术等,属于物理层研究的范畴。
(3)网络拓扑网络拓扑指组网时计算机和通信线缆连接的物理结构和形状。
常用的有星形、总线形和环形。
不同的网络拓扑需要采用不同的数据发送和接收方式。
(4)媒体访问控制方法访问控制方法指多台计算机对传输媒体的访问控制方法,这里的访问,是指通过传输媒体发送和接收数据。
常用的有随机争用、令牌总线和令牌环等访问控制方法。
目前局域网中广泛采用的是一种受控的随机争用方法,即载波监听多点接入/冲突检测(CSMA/CD)方法。
4.02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有何作用?为什么在目前的以太网网卡中没有LLC子层的功能?答:在局域网发展的早期,有多种类型的局域网,如802.4令牌总线网、802.5令牌环网等。
为了使数据链路层能更好地适应多种局域网标准,IEEE 802委员会在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定义了两个子层,即逻辑链路控制LLC (Logical Link Control)子层和媒体接入控制MAC (Medium Access control)子层。
与接入传输媒体有关的内容放在MAC子层,而与传输媒体无关的链路控制部分放在LLC子层。
这样可以通过LLC子层来屏蔽底层传输媒体和访问控制方法的异构性,实现多种类型局域网之间的互操作。
目前以太网接入方式主要方式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接入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以太网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局域网技术,其接入方式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目前,以太网接入方式主要包括有线接入和无线接入两种主要方式。
一、有线接入方式有线接入方式是指利用物理线缆将用户设备与网络互连,实现用户对以太网的接入。
这种接入方式在传输速度和稳定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1.以太网直连:即通过网线将用户设备(如电脑、路由器等)直接连接到宽带接入设备(如光猫、交换机等)上。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连接简单、稳定性好,适用于需要稳定网络连接或带宽要求较高的场景。
2.局域网接入:在大型企业、学校或公共场所,往往会采用局域网的方式实现网络接入。
用户设备通过物理线缆连接到局域网交换机或路由器,再由交换机或路由器接入到以太网上。
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多个设备共享公共网络资源,适用于大型组织或公共场所的网络接入需求。
3.电力线通信:电力线通信是指利用家庭电力线路传输网络信号,实现网络接入。
通过将网络信号转化为电力信号,用户可以通过插入电力线通信适配器将电力信号传输到各个接入点,进而实现网络连接。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方便快捷,免去了布线的繁琐过程。
二、无线接入方式无线接入方式是指通过无线技术实现用户对以太网的接入。
相对于有线接入方式,无线接入方式更加灵活便捷,用户可以在覆盖范围内自由移动。
以下是目前常见的无线接入方式:1.Wi-Fi接入:Wi-Fi是指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实现局域网的技术标准,可以通过无线路由器或无线接入设备将互联网信号传输到用户设备上。
用户只需在覆盖范围内连接到相关的Wi-Fi网络,即可实现无线接入。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便捷灵活,适用于移动设备、无线传感器等需要频繁移动的场景。
2.移动网络接入:移动网络接入是指利用移动通信技术实现网络接入,如4G、5G等。
用户通过使用移动终端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连接到移动网络基站,通过移动网络提供的数据传输服务实现网络接入。
(中级)通信专业综合能力-现代通信网-第4节接入网[单选题]1.根据接入光纤的末端到用户的距离分类,FTTx可分为FTTC、FTTB、FTTO、FTTH。
其中((江南博哥))直接放在楼内,再经铜钱将业务分送到各个用户。
A.FTTCB.FTTOC.FTTBD.FTTH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FTTC:设置在路边的人孔、电线杆的分钱盒、交接箱等位置。
FTTB:直接放在楼内,再经铜钱将业务分送到各个用户。
FTTO:通常位于大企事业用户(公司、大学、研究所、政府机关等)的终端设备处。
FTTH:位于用户家中。
[单选题]4.根据()所在位置和应用类型等,光纤接入技术可以分为FTTC、FTTO、FTTH和FTTR等。
A.OLTB.ONUC.AFD.ODN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FTTC:FTTC的ONU设置在路边的人孔、电线杆的分线盒、交接箱等位置,从ONU到用户之间采用双绞线、同轴电缆等,是一种光缆/铜缆混合系统。
FTTB:FTTBONU直接放在楼内,再经铜线将业务分送到各个用户。
FTTB的光纤化程度比FTTC更进一步,适合于高密度用户区如写字楼等,通常采用点到多点的结构。
FTTO:FTTO的ONU通常位于大企事业用户(公司、大学、研究所、政府机关等)的终端设备处,由于这些用户业务量大,因此这种类型发展很快,一般采用点对多点结构。
FTTH:FTTH的ONU位于用户家中,将光纤的距离延伸到终端用户家中,为家庭提供各种不同的宽带服务。
[单选题]5.某小区EPON网络,采用FTTB的接入方式,下行信号由OLT发送以太帧信号,()可接收信号。
A.网络中全部B.本单元门内C.本楼栋D.只有指定的一个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FTTB的ONU直接放在楼内,再经铜线将业务分送到各个用户。
FTTB 的光纤化程度比FTTC更进一步,适合于高密度用户区如写字楼等,通常采用点到多点的结构。
[单选题]6.在以太网接入系统中,边缘接入设备一般为()。
8种宽带网络接入技术解析宽带网络接入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将宽带信号传输到用户的终端设备上,实现高速、稳定的网络接入。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宽带网络接入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和创新。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8种常见的宽带网络接入技术,并对其特点和应用进行解析。
1. ADSL(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
ADSL是一种使用普通电话线通过电话交换机传输数据的数字通信技术。
它的特点是上行和下行传输速率不对称,下行速率通常比上行速率要快。
ADSL适合家庭用户,通过电话线实现宽带网络接入。
2.VDSL(Very-high-bit-rate Digital Subscriber Line):超高速数字用户线路。
VDSL是ADSL的升级版本,其传输速率更高,能够提供更好的网络体验。
VDSL适用于企事业单位和宽带需求较高的家庭用户。
3. 光纤接入:光纤接入是将光纤作为传输介质,实现高速宽带网络接入的技术。
光纤具有传输速率高、带宽大、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适用于高速宽带接入的需求,如企事业单位和高端家庭用户。
4. 以太网接入:以太网是一种基于IEEE 802.3标准的局域网技术,通过电缆传输数据。
以太网接入技术通常用于家庭和小型企业网络接入,具有成本低、稳定性强等特点。
5. 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
LTE是一种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宽带网络接入技术,是4G移动通信技术的一种升级版本。
LTE具有较高的传输速率和较低的延迟,适合移动终端设备的宽带接入需求。
6. 5G(Fifth Generation):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
5G是基于LTE技术的一种升级版本,具有更高的传输速率、更低的时延和更广的连接容量。
5G适合大规模机器通信和物联网应用。
7. Wi-Fi:无线局域网技术。
Wi-Fi通过无线方式将互联网信号传输到终端设备上,通常通过路由器提供网络接入。
兆以太网、千兆以太网、万兆以太网等常见的以太网。
4.5.1 传统以太网传统以太网是一种传输速率为10Mbit/s的常用局域网LAN标准。
在传统以太网中,所有计算机使用共享的通信线路,采用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CSMA/CD)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局域网中的计算机互相竞争使用通信线路,通常采用总线型拓扑结构。
传统以太网采用的是曼彻斯特编码。
最常见的传统以太网是10Base-5、10Base-2、10Base-T三种,下面分别讨论这3种以太网。
1.10Base-5以太网10Base-5以太网的传输速率为10Mbit/s,又称为粗缆以太网,采用基带传输,是最早实现的以太网标准。
10Base-5采用粗同轴电缆作为传输介质,粗缆的直径为1cm,特征阻抗为50Ω。
特征阻抗是指在电缆中快速传输信号时,在规定条件下测试的阻抗值。
它与电缆的直流环路电阻不同,直流环路电阻是指将电缆一端的缆芯和屏蔽层连接,在另一端测得的支流环路电阻,一端阻拦的直流环路电阻应小于5Ω。
粗缆段的两端需要使用终结器(terminator),终结器吸收端点的电信号,避免由于产生反射而造成的干扰。
计算机接入10Base-5以太网,必须使用以下3种硬件:网卡(粗缆专用)、收发器和收发器电缆。
10Base-5以太网的单段最大传输距离是500m,最多可以连接100个站点,相邻站点间的最小距离为2.5m。
电缆两端使用50Ω的终结器,终结器的一端需接地。
收发器电缆最大长度为50m。
10Base-5以太网的扩展遵循“5-4-3”规则:最多5个网段,中间使用4个中继器连接,最多只能在3个网段上连接站点,所以,最大传输距离为2500m。
当使用3个中继器连接4个网段时,则4个网段都可以连接节点。
10Base-5以太网虽然传输性能好、可靠性高,但造价高,不易安装,目前已被淘汰。
2.10Base-2 以太网10Base-2以太网是继10Base-5之后,在1985年推出的传输速率为10Mbit/s的以太网,主要是为了降低10Base-5以太网的成本和复杂性。
1、以太网使用的CSMA/CD协议是以争用方式接入共享信道的,这与传统的时分复用TDM相比较有缺点如何?答:CSMA/CD是一种动态的媒体随机接入共享信道方式,而传统的时分复用TDM是一种静态的划分信道,所以对信道的利用,CSMA/CD是用户共享信道,更灵活,可提高信道的利用率,不像TDM,为用户按时隙固定分配信道,即使当用户没有数据要传送时,信道在用户时隙也是浪费的;也因为CSMA/CD是用户共享信道,所以当同时有用户需要使用信道时会发生碰撞,就降低信道的利用率,而TDM中用户在分配的时隙中不会与别的用户发生冲突。
对局域网来说,连入信道的是相距较近的用户,因此通常信道带宽较宽,如果使用TDM方式,用户在自己的时隙内没有数据发送的情况会更多,不利于信道的充分利用。
对计算机通信来说,突发式的数据更不利于使用TDM方式。
2、假定1km长的CSMA/CD网络的数据率为1Gbit/s。
设信号在网络上的传播速率为200000km/s。
求能够使用此协议的最短帧长。
答:对于1km电缆,单程端到端传播时延为:τ=1÷200000=5×10-6s=5μs,端到端往返时延为: 2τ=10μs为了能按照CSMA/CD工作,最小帧的发送时延不能小于10μs,以1Gb/s速率工作,10μs 可发送的比特数等于:10×10-6×1×109=10000bit=1250字节。
3、假定A以太网中的通信量的80%是在本局域网上进行的,其余20%的通信量是在本局域网和因特网之间进行的。
B以太网的通信量情况则相反。
这两个以太网一个使用以太网集线器,而另一个使用以太网交换机。
你认为以太网交换机应当用在哪个网络上?答:不管是集线器还是交换机,都要跟路由器连接,也要连接所有的本地主机。
假定一个以太网上的通信量中的80%是在本局域网中进行的,而其余的20%的通信量是在本局域网和因特网之间进行的,那么就需要考虑用户在本地通信中所能够得到的带宽这一关键因素,为了提高服务性能,应该使用以太网交换机;在后一种情况下,通信量中的80%是通过路由器和外部交互的,仅20%的通信量是在本局域网内部传输的,一般说来,当前用户接入因特网的速率要比局域网的速率低得多,因此,比较而言,在总体上用户对局域网的带宽需求不是很高,可以使用以太网集线器让所有的主机和路由器共享以太网的带宽。
接入网技术1-3 章习题解答第一章:网络演进与法规制约一、判断题1、接入网最初的原型是用户环路,仅仅是一种专用设施,附属于电话网甚至附属于特定控交换机。
(∨)2、接入网的竞争给运营商带来了挑战和机遇,同时也给用户带来了更多的选择.。
(∨)3、传统的三网指的是电话网、有线电视网和互联网,随着技术的发展,网络融合是必然趋势。
(∨)二、选择题(说明:本选择题为不定项选择,答案至少有一个。
)1、“最后一公里”可理解为(A )A: 局端到用户端之间的接入部分B: 局端到用户端之间的距离为1 公里C: 数字用户线为1 公里D: 数字用户线为1 公里2、“fist mile”可理解为(AC )A: 用户端到局端之间的接入部分B: 用户端到局端之间的距离为一公里C: 对接入网的形象称呼D: 专指数字用户线部分三、填空题1、last mile 和first mile 都是对接入网的称呼,表示核心网和用户驻地网之间的接入部分。
2、接入网是将用户设备_连接到核心网的网络。
接入网可以只连接一台具体的用户设备,也可以连接由多台用户设备组成的用户驻地网_。
3、AN 的英文全称是Access Network ,对应的中文名称是接入网。
4、现代通信网络的两大基本部件是核心网和接入网。
5、接入网所具有的相对独立性和完整性为用户提供了更多选择的同时,也加剧了网络运营商的竞争。
6、接入网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国电信BT 提出的。
7、制定接入网标准的机构是ITU-T 。
迄今已制定了两个标准,这两个标准的名称分别是和G.902 和Y.1231 。
四、问答题1、接入网的市场竞争给通信运营商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参考答案:①接入网的市场竞争给通信运营商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会。
②挑战主要体现在:a、争抢用户,满足多业务需求;b、提高服务质量;c、提供新业务;d、发展各种宽带接入技术;e、可能会被淘汰。
③机会主要体现在:a、给新运营商带来契机;b、庞大的市场、高额的利润。
CCNA第四章答案第4章1 网络接入层1OSI 模型的哪一层负责指定特定介质类型使用的封装方法��应用层传输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封装是数据链路层的一种功能。
不同介质类型需要采用不同的数据链路层封装。
答案说明最高分值correctness of response2 points for Option 30 points for any other option222 下列哪种说法正确描述了物理层的信令?��异步发送信号意味着无需时钟信号即可传输信号。
在信令中��1 始终代表电压��0 始终代表没有电压。
无线编码包括发送一系列点击来划定帧。
信令是一种将数据流转换成预定义代码的方法。
除了表示是否存在电压外�揭部墒褂眯矶喾椒ㄔ谕�缆上表示 0 或 1 信号。
无线网络技术的运行频率远远超出人类可听的范围�讲⑶也皇褂玫慊鳌1嗦牖蛳呗繁嗦胧且恢纸�数据位流转换为预定义代码的方法。
答案说明最高分值correctness of response2 points for Option 10 points for any other option233 下列哪两项是物理层协议使用帧编码技术的原因�开磺胙≡窳较睢*�降低介质上的冲突数量甄别数据位和控制位提供更好的介质错误校正识别帧的开始和结束位置提高介质吞吐量编码技术可将数据位流转换为发送方和接收方都能识别的预定义代码。
使用预定义模式有助于区别控制位和数据位�讲⑻峁┝己玫慕橹蚀砦蠹觳狻�答案说明最高分值correctness of responseOption 2 and Option 4 arecorrect.1 point for each correct option.20 points if more options are selected than required.44 快速以太网的吞吐量为 80 Mb/s。
同一时期用于建立会话、确认和封装的流量开销是 15 M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