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校本课程《经典诵读》

小学校本课程《经典诵读》

小学校本课程《经典诵读》

目录

1、咏鹅

2、春晓

3、梅花

4、小儿垂钓

5、登鹳雀楼

6、鹿柴

7、静夜思

8、古朗月行

9、望庐山瀑布

10、早发白帝城

11、绝句

12、春夜喜雨

13、绝句

14、枫桥夜泊

15、游子吟

16、江雪

17、赋得古原草送别

18、池上

19、忆江南

20、悯农

21、悯农

22、寻隐者不遇

23、山行

24、清明

25、小池

26、夜宿山寺

27、江南春

28、村居

29、所见30、江上渔者

31、梅花

32、惠崇春江晓景

33、晚春

34、望洞庭

35、浪淘沙

36、渔歌子

37、送元二使安西

38、39、别董大

40、蚕妇

41、陶者

42、乐游原

43、蜂

44、元日

45、泊船瓜州

46、泊船瓜州

47、饮湖上初晴后雨(二)

48、题西林壁

49、夏日绝句

50、示儿

51、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52、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53、凉州词

54、宿新市徐公店

55、出塞

56、芙蓉楼送辛渐

57、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58、赠注伦

59、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60、望天门山

61、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62、春日

63、题临安邸

64、游园不值

65、乡村四月

66、墨梅

67、石灰吟

68、竹石

69、己亥杂诗

70、三衢道中

71、约客

72、兰溪棹歌

73、长歌行

74、七步诗

75、回乡偶书

76、过故人庄

77、鸟鸣涧

78、秋浦歌

79、早春

80、晚春

81、劝学诗

82、画眉鸟

83、金缕衣

84、清平乐·村居

85、归田园居

86、登幽州台歌

87、山居秋暝

88、滁州西涧

89、观书有感

90、马诗

91、乌衣巷

92、登飞来峰

93、相思

94、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95、过分水岭

96、鹿柴

97、冬景

98、冬夜读收示子聿

99、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00、浪淘沙

101、西江月

102、寄扬韩绰判官

103、琵琶行

104、小儿垂钓

105、房兵曹胡马

106、送灵澈上人

107、从军行

108、江畔独步寻花

109、入京

110、华山

111、易水送别

112、鸟

113、秋夕

黑山中心小学经典诵读手册

(试行)

咏鹅

唐代诗人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春晓

唐代诗人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江南

汉乐府诗歌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唐代诗人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咏柳

唐代诗人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凉州词

唐代诗人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登鹳雀楼

唐代诗人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鹿柴

唐代诗人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静夜思

唐代诗人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绝句

唐代诗人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古朗月行

唐代诗人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望庐山瀑布

唐代诗人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早发白帝城

唐代诗人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春夜喜雨

唐代诗人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绝句

唐代诗人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枫桥夜泊

唐代诗人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游子吟

唐代诗人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江雪

唐代诗人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代诗人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池上

唐代诗人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忆江南

唐代诗人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暗。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悯农

唐代诗人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悯农

唐代诗人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寻隐者不遇

唐代诗人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山行

唐代诗人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清明

唐代诗人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小池

宋代诗人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夜宿山寺

唐代诗人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江南春

唐代诗人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村居

清代诗人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所见

清代诗人袁牧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声。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江上渔者

宋代诗人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梅花

宋代诗人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惠崇春江晓景

宋代诗人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塞下曲

唐代诗人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望洞庭

唐代诗人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浪淘沙

唐代诗人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渔歌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送元二使安西

唐代诗人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江畔独步寻花

唐代诗人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别董大

唐代诗人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蚕妇

宋代诗人张俞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陶者

宋代诗人梅尧臣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乐游原

唐代诗人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唐代诗人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元日

宋代诗人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谁把新桃换旧符。

泊船瓜州

宋代诗人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泊船瓜州

宋代诗人王安石

茅檐常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

宋代诗人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题西林壁

宋代诗人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夏日绝句

宋代诗人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示儿

宋代诗人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代诗人陆游

迢迢天汉西南落,喔喔邻鸡一再鸣。壮志病来消欲尽,出门搔首怆平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四时田园杂兴

南宋诗人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南宋诗人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宿新市徐公店

宋代诗人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凉州词

唐代诗人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出塞

唐代诗人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芙蓉楼送辛渐

唐代诗人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代诗人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赠注伦

唐代诗人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代诗人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望天门山

唐代诗人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北宋诗人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春日

宋代诗人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题临安邸

南宋诗人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游园不值

南宋诗人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乡村四月

宋代诗人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墨梅

元代诗人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石灰吟

明代诗人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竹石

清代诗人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中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己亥杂诗

清代诗人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三衢道中

宋代诗人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约客

南宋诗人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兰溪棹歌

唐代诗人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长歌行

汉乐府诗歌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七步诗

三国时期诗人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回乡偶书

唐代诗人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过故人庄

唐代诗人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鸟鸣涧

唐代诗人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秋浦歌

唐代诗人李白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郝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早春

唐代诗人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晚春

唐代诗人韩愈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劝学诗

唐代诗人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画眉鸟

北宋诗人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金缕衣

唐朝民歌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清平乐·村居

宋代诗人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归田园居

晋朝诗人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登幽州台歌

唐代诗人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山居秋暝

唐代诗人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滁州西涧

唐代诗人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观书有感

宋代诗人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马诗

唐代诗人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乌衣巷

唐代诗人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登飞来峰

宋代诗人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相思

唐代诗人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代诗人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过分水岭

唐代诗人温庭筠

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一夜声。

鹿柴

唐代诗人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冬景

宋代诗人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冬夜读收示子聿

宋代诗人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代诗人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浪淘沙

唐代诗人白居易

白浪茫茫与海连,平沙浩浩四无边。暮去朝来淘不住,遂令东海变桑田。

西江月

宋代诗人辛弃疾

明月别枝惜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寄扬韩绰判官

唐代诗人杜甫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琵琶行

唐代诗人白居易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要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小儿垂钓

唐代诗人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房兵曹胡马

唐代诗人杜甫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间,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送灵澈上人

唐代诗人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从军行

唐代诗人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江畔独步寻花

唐代诗人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入京

明代诗人于谦

绢白麻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华山

宋代诗人寇准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易水送别

唐代诗人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日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唐代诗人白居易

谁道群生性命,一般骨头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师。

秋夕

唐代诗人杜牧

银烛秋光泠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着牵牛织女星。

浅谈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践

浅谈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 践 “经典教育,精彩人生”的国学教育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多 的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因此通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有效促进学 校教育教学的发展,也是新课程改革理念下开发特色课程的重要体现。本文将从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经典诵读开设的现状、开展经典诵读课程教学的策略、开发当 地校本课程经典诵读的途径探索、经典诵读课程开设的意义和教育功能等方面进 行论述,以求解决当前农村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小学校本课程经典诵读开设的现状 (一)教师对经典诵读认识不够 当前农村小学由于受经济条件、文化观念等因素的限制,校本课程经典诵读 虽然大部分学校都有开设,但是对于经典诵读的重视程度不高,导致经典诵读课 成为单一的古诗词背诵课或者朗读课,教学方法单一,年轻教师过于依赖多媒体,年老教师直接不用多媒体,教学内容只是停留在学过的诗词经典篇目,没有延伸 和拓展,经典诵读课程教学毫无创新点,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经典诵读课程教学 的效率,而且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挖掘经典诵读的内涵,编制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 农村小学开展经典诵读课程除了受到师资的限制,更重要的是缺少一套 适合农村学生的经典诵读教材,这也使得经典诵读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我 校领导在参观各学校开展的经典诵读情况中发现,很多学校的诵读教材五花八门,局限于唐诗宋词等传统内容,甚至很多教师狭隘地认为必背古诗、必读书目就是 经典诵读教材,学生的诵读选择面比较狭窄,也忽视了不同学段、不同年龄的学 生的实际情况,造成了农村学生的经典修养与城市学生相比整体较为落后。农村

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教材

学校六年级上学期经典诵读校本教材 第一节传承古训(增广贤文) 内容提要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知己知彼,将心比心。 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增广贤文》最能征服人心的是它的内容。这部数千字的妙文,以格言的形式讲述了对人际关系的看法,介绍了待人接物的经验、读书的情趣,告诫后辈勤奋有志向。书中那些精辟的语句绝非凭空而谈、信口雌黄,而是对中国人处世经验、智慧和原则的总结,因此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这正是它的生命力所在。

第1课 勤奋与志向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 ●不患老而无成,只怕幼而不学。 ●若不登高望,谁信东流海样深. ●见者易,学者难。莫将容易得,便作等闲看。 ●如果一个人没有长远的打算,那么眼前就一定有麻烦。 ●已经枯萎的树木等到了来年的春天还会再次发芽,可是人生只有一次,年轻的时光虚度了,就再也弥补不了了. ●不怕老的时候一事无成,就怕少年时代不发奋刻苦。 ●当初若不是去登高望远,后来怎知东海的浩瀚。 ●看着容易,学起来就难了。不要以为容易得到,就把它视为等闲之 文意详解 品味经典

物。 爱迪生说:“天才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孔丘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看来志向与勤奋是我们走向成功的奠基石。 陈胜的鸿鹄之志 陈胜年轻的时候,曾经同别人一起被雇佣耕地。(有一天)陈胜 停止耕作走到田畔高地上(休息),因失望而叹息了很久,说:“如果(有朝一日我们谁)富贵了,不会(互相)忘记。”雇工们笑着回 答 说:"你是个被雇佣耕地的人,哪来的富 贵呢? " 陈胜长叹一声说:"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故事长廊 心灵驿站 你知道陈胜是谁吗?

小学校本课程《经典诵读》

小学校本课程《经典诵读》

目录 1、咏鹅 2、春晓 3、梅花 4、小儿垂钓 5、登鹳雀楼 6、鹿柴 7、静夜思 8、古朗月行 9、望庐山瀑布 10、早发白帝城 11、绝句 12、春夜喜雨 13、绝句 14、枫桥夜泊 15、游子吟 16、江雪 17、赋得古原草送别 18、池上 19、忆江南 20、悯农 21、悯农 22、寻隐者不遇 23、山行 24、清明 25、小池 26、夜宿山寺 27、江南春 28、村居 29、所见30、江上渔者 31、梅花 32、惠崇春江晓景 33、晚春 34、望洞庭 35、浪淘沙 36、渔歌子 37、送元二使安西 38、39、别董大 40、蚕妇 41、陶者 42、乐游原 43、蜂 44、元日 45、泊船瓜州 46、泊船瓜州 47、饮湖上初晴后雨(二) 48、题西林壁 49、夏日绝句 50、示儿 51、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52、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53、凉州词 54、宿新市徐公店 55、出塞 56、芙蓉楼送辛渐 57、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58、赠注伦 59、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60、望天门山 61、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62、春日 63、题临安邸 64、游园不值 65、乡村四月 66、墨梅 67、石灰吟 68、竹石 69、己亥杂诗 70、三衢道中 71、约客 72、兰溪棹歌 73、长歌行 74、七步诗 75、回乡偶书 76、过故人庄 77、鸟鸣涧 78、秋浦歌 79、早春 80、晚春 81、劝学诗 82、画眉鸟 83、金缕衣 84、清平乐·村居 85、归田园居 86、登幽州台歌 87、山居秋暝 88、滁州西涧 89、观书有感 90、马诗 91、乌衣巷 92、登飞来峰 93、相思 94、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95、过分水岭 96、鹿柴 97、冬景 98、冬夜读收示子聿 99、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00、浪淘沙 101、西江月 102、寄扬韩绰判官 103、琵琶行 104、小儿垂钓 105、房兵曹胡马 106、送灵澈上人 107、从军行 108、江畔独步寻花 109、入京 110、华山 111、易水送别 112、鸟 113、秋夕

浅谈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践

浅谈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践 作为学校的一份重要课程,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小学生的经典诵读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优秀的品德素养,同时也 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本文将以一所小学的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和 实践为例,分析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核心内容及其实施效果。 首先,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核心内容应包括哪些方面呢?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 以提出以下观点: 一、经典文本选择 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要选取符合小学生认知水平和文化背景的经典文本来进行诵读。这里的“经典文本”包括了诗歌、歌谣、童话、寓言等各种文学形式,既有中国传统文化 中的经典作品,也有外国文学中的经典作品。这些文本应具有良好的审美品质和积极的精 神内涵。 针对所选取的经典文本,小学生需要进行深入的解读和理解,从而达到更好的诵读效果。因此,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应当包括相关的文化背景介绍、文本精神内涵分析等教 学内容,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本。 三、诵读实践 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中,诵读实践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学生需要通过多次的诵读 实践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能力等。因此,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应 当注重多次反复练习,鼓励学生表现出个性化的诵读风格,同时也要关注学生在诵读过程 中的教育意义和价值。 接着,本文将重点探讨一所小学的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如何开发和实践。该小学的经典 诵读校本课程包括了李白的《将进酒》、陆游的《秋夜长怀》、汉乐府的《长恨歌》等经 典文本。 该小学通过对学生的文化背景和认知水平进行综合考虑,选取了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 并具有一定知识含量的经典文本。这些文本在语言、文化和精神内涵上都与学生本身的文 化背景紧密相连,比如《秋夜长怀》展现了江南特有的秋夜景色,让学生在阅读中更好地 认识中国文化。 在经典文本的解读中,该小学注重将文本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读,以帮助学生更好地 理解文本内涵。在《将进酒》的课堂教学中,该小学为学生们讲授了李白的生平和作品写 作背景,剖析了《将进酒》的诗歌艺术特色,让学生们对文本精神内涵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教材

目录 第一单元 三字经(节选) 人r én 之zh ī初ch ū ------------------------4 苟ɡǒu 不b ù教ji ào ------------------------5 昔x ī孟m èn ɡ母m ǔ------------------------6 窦d òu 燕y àn 山sh ān ------------------------7 养y ǎn ɡ不b ù教ji ào ------------------------8 子z ǐ 不b ù学xu é------------------------9 玉y ù 不b ù琢zhu ó------------------------10 为w éi 人r én 子z ǐ------------------------11 香xi ān ɡ九ji ǔ龄l ín ɡ------------------------12 融r ón ɡ四s ì岁su ì------------------------13 第一课 第二课 第三课 第四课 第五课 第六课 第七课 第八课 第九课 第十课 第二单元 弟子规(节选) 第一课 第二课 第三课 第四课 第五课 弟d ì子z ǐ规ɡu ī ------------------------15 父f ù母m ǔ呼h ū ------------------------16 冬d ōng 则z é温w ēn ------------------------17 事s h ì虽s u ī小xi ǎo ------------------------18 亲q īn 所s u ǒ好h ǎo ------------------------19

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1.学校情况分析: 2019年9月我县成立了XX小学,新建工程是我县为民办实事重点工程,学校按照6轨制36个教学班设计建设,计划投资6000余万元,于去年9月全面启动建设, 9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短短一个学期,学校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努力下,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学校有电脑室、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等各类专用室29口,学校图书馆藏书丰富,有2万余册,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借阅方便。目前各班都安装了多媒体。学校设施先进,其硬件达到县城区一流水准。不到百天的学校顺利通过了XX省现代化实验学校的验收,有着较高的社会声誉。 2.学校的办学理念:以爱为源,生命自觉,打造学习的“乐园”。 尊重每一个生命个体,教育以爱为源,顺其天性而为,启发生命自觉。我们从关怀生命出发,把人的发展作为教育教学关注的中心,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每一天、每一节课是否幸福,让学生不仅仅活在未来,更活在当下。学生接受教育不只是为了升学和谋生,更是为了构建独立完整的人格。让每一个生命有尊严地学习,让课堂充满生命的灵动和创造,让教育点化和润泽生命,关怀并完善生命,提升生命的内存活力,追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3.面临的挑战: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要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课程内容适度强

化文言文的学习,目的是促使学生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充实文化底蕴,提升文化品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并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吸收语言精华,提高书面语表达能力,因此文言文在语文课程中的地位是坚不可摧的。而现行的小学语文课程中,除了少得可怜的几篇古诗之外,文言文荡然无存。因为小学的文言文教学缺失,母语学习已经成为了我们的孩子进入高一级学校语文学习的拖累。 教育部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和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目标和价值的实现主要是通过课程来体现的。新的课程标准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这意味着课程必须个性化,让课程适应学生。学校的课程开发与实施要求面对每一个孩子,必须全员参与。这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如何面对学生的个性差异,教育教学过程如何成为学生生命发展的过程,如何实现“教师即课程”的教师专业发展目标,成为我们面临的挑战,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发展的机遇。 二、课程目标 1.培养目标: 具备深厚的人文功底、语文素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应对未来挑战的能力基础;“人格健全,基础扎实,学有特长、既怀民族情感,又有国际视野”。 2.课程总目标:

小学校本课程系列教材《经典诵读》

小学校本课程系列教材 经 典 诵 读 小学

第一篇美文驿站 1、第一百个客人 (2) 2、爱痕 (3) 3、不肯死去的心 (4) 4、平分生命 (5) 5、一杯牛奶的温暖 (6) 第二篇宋词赏析 1、青玉案元夕 (8) 2、蝶恋花 (8) 3、鹊桥仙 (9) 4、相见欢 (9) 5、虞美人 (10) 6、诉衷情 (10) 7、满江红 (11) 8、江城子 (12) 第三篇古文名篇 1、醉翁亭记 (14) 2、岳阳楼记 (16)

第一篇美文驿站 不用华丽的语言,不用巧妙的表达,不用花俏的形武,只需真情,便可以直击心灵深处,碰撞出情感的火花。最伟大的亲情,最善良的爱心,最无私的师魂……人间广袤,真情无限,人间自有真情在! 当我们置身于这书的海洋中,徜徉于那文学艺术宝库中,你是否会感受到一种思想的灵动,一丝人生的惬意和精神的升华?而这一切都源于书——人类文明、智慧的结晶。让我们一起静静的感受,品味读书带给我们的快乐,带给我们的感动……

1、第一百个客人 中午营业高峰过去了,原本拥挤的小吃店,客人都已散去,老板正要喘口气翻阅报纸的时候,有人走了进来。那是一位老奶奶和一个小男孩。 “牛肉汤饭一碗要多少钱呢?”奶奶坐下来拿出钱袋数了数钱,叫了一碗热气腾腾的汤饭。奶奶将碗推到孙子面前,小男孩吞了吞口水望着奶奶说:“奶奶,您真的吃过午饭了吗?”“当然了。”奶奶含着一块萝卜泡菜慢慢咀嚼。一会儿功夫,小男孩就把一碗饭吃个精光。老板看到这幅景象,走到两个人面前说:“老太太,恭喜您,您今天运气真好,您是我们的第一百个客人,所以免费。” 之后过了一个多月的某一天,小男孩蹲在小吃店对面像在数着什么东西,使得无意间望向窗外的老板吓了一大跳。原来小男孩每看到一个客人走进店里,就把小石子放进他画的圈圈里,但是午餐时间都快过去了,小石子却连五十个都不到。 心急如焚的老板打电话给所有的老顾客:“很忙吗?没什么事,我要你来吃碗汤饭,今天我请客。”像这样打电话给很多人之后,客人开始一个接一个到来。“八十一,八十二,八十三……”小男孩数得越来越快了。终于当第九十九个小石子被放进圈圈的那一刻,小男孩匆忙拉着奶奶的手进了小吃店。 “奶奶,这一次换我请客了。”小男孩有些得意地说。真正成为第一百个客人的奶奶,让孙子招待了一碗热腾腾的牛肉汤饭。而小男孩就像之前奶奶一样,含了块萝卜泡菜在口中咀嚼着。

校本课程《经典诵读》实施方案与标准

南郊镇中心小学校本课程《经典诵读》实施方案与标准 一、开设宗旨 1、为孩子们奠定人生的文化根基。 传统的文化经典是一个民族智慧、心灵的庞大载体,是民族生存发展的依据。汉语言文字之根在古诗文经典当中,熟背这些古典诗文,能强化对汉语言文字的领悟,为学习语文打下良好的基础,而语文对人的训练又是多方面的。文以载道,中国优秀的古诗文意存高远,古诗文中不仅有文学,还蕴涵着美学、哲学,用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充实孩子,就是给了孩子们一把开启心智的钥匙。诵读古代优秀诗文,同时也是在与历史上一批最优秀的中国人对话。从小结交这样的朋友,接受这样的熏陶,对一个人的一生都会产生积极影响,意义不仅在于知识上为课堂拾遗补缺,重要的是要补上人文教育这一大课。融汇在古诗文中的智慧、风骨、胸怀和操守,是中国优秀人文精神的基因,将成为新一代中国人重建人生信念的重要资源。 2、启迪心智,用传统文化充实孩子们的精神食粮 专家研究结果表明,0-13岁是儿童记忆的黄金期,孩子13岁以前背诵能力强,称为“语言模仿期”,13岁以后接受能力强,是“理性理解期”。一个人在13岁以前记忆的东西,可以一辈子不忘记。只要读熟背诵,不要求理解,这是符合儿童学习天性、有益身心发展的教育法则。熟读背诵经典就是在儿童记忆力强时记住经典,长大后就逐渐会理解经典的义理内容。

3、落实新课程标准要求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1-2年级学生识字不少于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背诵优秀诗文50篇,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3—4年级累计识字2500个,其中2000个会写,背诵优秀诗文50篇,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5—6年级认识汉字累计3000个,会写2500个,背诵优秀诗文60片段,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7—9年级累计识字3500个,会写3000个左右,背诵优秀诗文80篇,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1)有助于快速提升儿童的语言文字功底,增加识字量,从而促进儿童记忆力开发,并带动其它学科成绩的提高。 (2)对儿童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不仅仅能扩大儿童的知识面,而且能让其从典籍中吸取中华传统美德,有利于弘扬国学,全面提高学生自身素质。 (3)为实现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对接和契合,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名篇佳作,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孩子们能潜移默化地把那些道理应用出来,约束自己,规范自己。从某种意义上看,一些古典名句成了孩子们衡量自我的道德标杆。 二、活动内容 1、必背古诗词120首。 2、国学经典经典诵读:一年级《三字经》,二年级《弟子规》,三年级《声律启蒙》,四年级《中华成语千句文》,五年级《论语》。

学生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小学生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校本课程的相关要求,学区选编了《小学生经典诵读》校本教材,为了使该教材发挥更大的效益,促使学生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真正落到实处,特制订本方案。 一、课程思路 通过实施“小学生6年背诵300首经典诗词计划”,引导小学生学习积累蒙学经典,汲取传统文化的滋养,增强对民族文化的信心,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加深对中华五千年优秀文化的认同、理解和吸收。 1.通过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与圣贤为友,以文化人,与经典同行,潜移默化养育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 2.通过经典诗词的学习和积累,提高学生的朗读、诵读、语言表达和记忆能力,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习语文的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3.通过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引领学生走进广阔的语文天地,领略中华经典文学作品的魅力,感受经典儿童文学的张力,增加阅读量,增强语感,奠定语文基础,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4.通过创设校园学习氛围,把浩瀚的国学内容化整为零,与现有的语文课程融为一体、有机结合,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受到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训练

他们的记忆能力,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身心和良好的人格,训练他们的记忆能力,奠定深厚的文化基础,提高语文素养。 二、课程目标 1.总体目标 学生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热爱生命、享受学习,初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感受理解鉴赏优秀诗文,接受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发展良好健全的个性,为童年打好精神的底色。 2.学段目标: 低年级(1-3年级): 诵读蒙学经典《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背诵经典诗词1首(篇),开展启蒙教育,初步学习吟诵;以培养兴趣为主,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 高年级(4-6年级): 诵读先贤经典《增广贤文》《笠翁对韵》《经典论语》,背诵经典诗词150首(篇),学习吟诵方法,理解作品大意,体会中华诗词的意境和情感,感受祖国文字的语言美和音韵美,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 三、实施形式 1.日积月累,循序渐进。 每学年指导学生诵读一部国学经典、背诵50首(篇)诗词。每学期安排15周的课程,每周安排1课时,指导学生学习一首(篇)诗词,每天早晨安排10到15分钟晨诵,

小学《经典诵读》课程实施及评价方案

小学《经典诵读》课程实施及评价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名篇佳作美不胜收,是民族文化的根基和典范;是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人生的一种特殊感悟和认知,是真、善、美的艺术结晶。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旨在及早让儿童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时刻接触最有智慧的经典,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不断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逐渐培养其仁义敦厚和高尚的人格、开启其创新思维,奠定他一生中具有高远的智慧和优秀的人格与秉性的基础,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二、理论依据 今天,有许多教育家和学者通过现代教育、教学科学的研究证明了诵读经典是有其科学依据的,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是有其积极意义的。其基本理论有以下几条: (1)经典诵读符合教育规律,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小学生处于童年期,单纯无邪,心如明镜,污垢未染,越是这样的心灵越易受到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经典会对学生的终生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才真是一种名副其实的终身教育! (2)经典诵读符合学生心理特点、认知规律 儿童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13岁之前是儿童记忆力发展和智慧潜能开发的最佳时期。另有研究表明,经典诵读能够提高学习成效、提升学习能力的项次记有:提升记忆力、增进日后的理解力、加强阅

读能力、思考的触角多且广、提高语文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好、提升作文能力、增加语汇、认识更多字、较易了解文言文、提升专注力、持续力增加、开发理性等。 (3)儿童诵读文化经典简单易行,成效显著 古诗文诵读采取的是“不求甚解”与“直面经典”的方式,小学生每天用10—20分钟诵读经典,重在对学生人格的熏陶,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为将来的厚积薄发创造条件,因而并没有给学生增加学习负担,反而开拓了学生课外学习的另一空间,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实施目标与定位 (一)实施目标 1、通过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让全体学生和教师理解“诵读经典”的目的和意义,提高师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2、在学生中开展诵读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让学生得以“童蒙养正”。通过引导学生诵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经典古诗文,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品味古代文化的鉴赏能力,感受先辈们对“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理解。 3、通过经典诵读活动,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重在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道德熏陶和人格塑造。使学生在如何进行自我修养、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操和心理品质、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面对人生的得失成败等道德修养水平不断提升,培养学生与人为善、内心安适、刚毅坚韧、孝仁礼仪等道德品质。在传统文化所提供

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

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 XXX 现代XXX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XXX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XXX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经典注释: 1、冰:形容极度寒冷。 2、XXX:百花盛开时,感到欣慰和高兴。 3、犹:还,仍然。 4、俏:俊俏,美好的样子;(此处既能表现梅花的俏丽,又能表现革命者面对困难坚强不屈的美好情操。) 5、烂漫:颜色鲜明而美丽。(文中指花全部盛开的样子)

共同欣赏: 梅花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千年吟咏不绝的主题。宋代XXX,这位赏XXX的大隐士就有不断吟唱梅花的诗篇。以“妻梅子鹤”的感情寄寓于梅花之中,可谓XXX之最的文人了。XXX在这里所据XXXXXX词反其意而用之的《卜算子·咏梅》的确与XXX所写大相径庭。XXX写梅花的寂寞高洁,孤芳自赏,引来群花的羡慕与嫉妒。而主席这首诗却是写梅花的美丽、积极、坚贞,不是愁而是笑,不是孤傲而是具有新时代革命者 的操守与傲骨。中国写梅之诗不计其数,大意境与大调子都差 不多;XXX的确以一代大诗人的风范,出手不凡,一首XXX 诗力扫过去文人那种哀怨、颓唐、隐逸之气,创出一种新的景 观与新的气象,令人叹为观止,心服口服。 知识链接: XXX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梅花的诗句呢?请写几句。 XXX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XXX(宋)。-《雪梅》XXX经典诵读校本课程 不要人夸好色彩,要留清气满乾坤-XXX(元)。-《墨梅》

XXX最堪恨,常作去年花-XXX(唐)。-《忆梅》 XXX和雨点苔纹,XXX残香静里闻-律然(清)。-《落梅》 来日绮窗前,XXX著花未-XXX(唐)。-《杂诗》 妙笔生花: XXX你能将这首诗改写成一篇写景的小短文吗?试一试。 XXX经典诵读校本课程 蝶恋花 XXXXXX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经典注释:

小学校本课程经典诵读教材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 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 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 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 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

主编 刘爱国 王维华 金字小学

目录 《终南望余雪》 (1) 《送灵澈》 (2) 《月夜》 (3) 《大林寺桃花》 (4) 《题金陵渡》 (5) 《杂诗》 (6) 《渡汉江》 (7) 《送崔九》 (8) 《泊秦淮》 (9) 《逢入京使》 (10) 《寄扬州韩绰判官》 (11) 《夜雨寄北》 (12) 《八阵图》 (13) 《赤壁》 (14) 《石头城》 (15) 《登幽州台歌》 (16) 《江南》 (17) 《敕勒歌》 (18) 《静夜思》 (19) 《乌衣巷》 (20)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1)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2) 《望岳》 (23) 《夏日绝句》 (24) 《相见欢》 (25) 《小池》 (26)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7) 《五柳先生》 (28)

终南①望余雪 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 积雪浮云端。 林表②明霁色③, 城中增暮寒。 【作者介绍】 祖咏(669—746?),洛阳人。仕途落拓,后归隐汝水一带。他的诗以描写山水为主,辞意清新,文字洗炼。 【注释】 ①、终南:山名,在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南面。 ②、林表:树林外层与近空处均称林表。 ③、霁色:雨雪止歇。 【语译】 终南山的北岭啊分外地秀,峰顶的积雪啊在云端里浮。山林的上空啊天色已放明,长安城里的人家啊饮食感觉晚来天变寒。 【赏析】 据《唐诗纪事》卷二十记载,这首诗是祖咏在长安应试时作的。按照规定,应该作成五首六韵(十二句),但他只写了这四句就交卷。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意尽。” 此诗写的是作者从长安遥望终南馀雪的情景。诗人描写了终南山的余雪,远望积雪,长安城也增添了寒意。这诗精练含蓄,别有新意。 清朝诗人王士稹在《渔洋诗话》卷里,把这首诗和陶潜的“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王维的“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宽”等并列,称为咏雪的“最佳”作。 【链接】 积累描写雪的诗句: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柳宗元 3、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4、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别董大》高适

小学校本教材《经典诵读》

中华诵·经典诵读校本课程

三年级 (上学期) 经典诵读:《笠翁对韵》 上卷 一东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鱼翁。 河对汉,绿对红。雨伯对雷公。烟楼对雪洞,月殿对天宫。云叆叇,日曈朦。腊屐对渔蓬。过天星似箭,吐魂月如弓。驿旅客逢梅子雨,池亭人挹荷花风。茅店村前,皓月坠林鸡唱韵;板桥路上,青霜锁道马行踪。 山对海,华对嵩。四岳对三公。宫花对禁柳,塞雁对江龙。清暑殿,广寒宫。拾翠对题红。庄周梦化蝶,吕望兆飞熊。北牖当风停夏扇,南帘曝日省冬烘。鹤舞楼头,玉笛弄残仙子月;凤翔台上,紫箫吹断美人风。 二冬 晨对午,夏对冬。下晌对高舂。青春对白昼,古柏对苍松。垂钓客,荷锄翁。仙鹤对神龙。凤冠珠闪烁,螭带玉玲珑。三元及第才千顷,一品当朝禄万钟。花萼楼前,仙李盘根调国脉;沉香亭畔,娇杨擅宠起边风。 清对淡,薄对浓。暮鼓对晨钟。山茶对石菊,烟锁对云封。金菡萏,玉芙蓉。绿绮对青锋。早汤先宿酒,晚食继朝饔。唐库金钱能化蝶,延津宝剑会成龙。巫峡浪传,云雨荒唐神女庙;岱宗遥望,儿孙罗列丈人峰。 繁对简,叠对重。意懒对心慵。仙翁对释伴,道范对儒宗。花灼灼,草葺葺。浪蝶对狂蜂。数竿君子竹,五树大夫松。高皇灭项凭三杰,虞帝承尧殛四凶。内苑佳人,满地风光愁不尽;边关过客,连天烟草憾无穷。 三江 奇对偶,只对双。大海对长江。金盘对玉盏,宝烛对银釭。朱漆槛,碧纱窗。舞调对歌腔。汉兴推马武,夏谏著尨逄。四收列国群王服,三筑高城众敌降。跨凤登台,潇洒仙姬秦月玉;斩蛇当道,英雄天子汉刘邦。 颜对貌,像对庞。步辇对徒杠。停针对搁竺,意懒对心降。灯闪闪,月幢幢。揽辔对飞艎。柳堤驰骏马,花院吠村尨。酒量微熏琼杳颊,香尘没印玉莲双。诗写丹枫,韩夫幽怀流节水;泪弹斑竹,舜妃遗憾积湡江。 四支 泉对石,干对枝。吹竹对弹丝。山亭对水榭,鹦鹉对鸬鹚。五色笔,十香词。泼墨对传卮。神奇韩干画,雄浑李陵诗。几处花街新夺锦,有人香径淡凝脂。万里烽烟,战士边头争宝塞;一犁膏雨,农夫村外尽乘时。 俎对醢,赋对诗。点漆对描脂。瑶簪对珠履,剑客对琴师。沽酒价,买山资。国色对仙姿。晚霞明似锦,春雨细如丝。柳绊长堤千万树,花横野寺两三枝。紫盖黄旗,天象预占江左地;青袍白马,童谣终应寿阳儿。 箴对赞,缶对卮。萤炤对蚕丝。轻裾对长袖,瑞草对灵芝。流涕策,断肠诗。喉舌对腰肢。云中熊虎将,天上凤凰儿。禹庙千年垂桔柚,尧阶三尺覆茅茨。湘竹含烟,腰下轻纱笼玳瑁;海棠经雨,脸边清泪湿胭脂。 争对让,望对思。野葛对山栀。仙风对道骨,天造对人为。专诸剑,博浪椎。经纬对干支。位尊民物主,德重帝王师。望切不妨人去远,心忙无奈马行迟。金屋闭来,赋乞茂林题柱笔;玉楼成后,记须昌谷负囊词。 五微 贤对圣,是对非。觉奥对参微。鱼书对雁字,草舍对柴扉。鸡晓唱,雉朝飞。红瘦对绿肥。举杯邀月饮,骑马踏花归。黄盖能成赤壁捷,陈平善解白登危。太白书堂,瀑泉垂地三千尺;孔明祀庙,老柏参天四十围。 戈对甲,幄对帏。荡荡对巍巍。严滩对邵圃,靖菊对夷薇。占鸿渐,采凤飞。虎榜对龙旗。心中罗锦绣,口内吐珠玑。宽宏豁达高皇量,叱咤暗哑霸主威。灭项兴刘,狡兔尽时走狗死;连吴拒魏,貔貅屯处卧龙归。 衰对盛,密对稀。祭服对朝衣。鸡窗对雁塔,秋榜对春闱。乌衣巷,燕子矶。久别对初归。天姿真窈窕,圣德实光辉。蟠桃紫阙来金母,岭荔红尘进玉妃。霸主军营,亚父丹心撞玉斗;长安酒市,谪仙狂兴换银龟。 六鱼 羹对饭,柳对榆。短袖对长裾。鸡冠对凤尾,芍药对芙蕖。周有若,汉相如。玉屋对匡庐。月明山寺远,风细水亭虚。壮士腰间三尺剑,男儿腹内五车书。疏影暗香,和靖孤山梅蕊放;轻阴清昼,渊明旧宅柳条舒。 吾对汝,尔对余。选授对升除。书籍对药柜,耒耜对耰锄。参虽鲁,回不愚。阀阅对阎闾。诸侯知乘国,命妇七香车。穿云采药闻仙犬,踏雪寻梅策蹇驴。玉兔金乌,二气精灵为日月;洛龟河马,五行生克在图书。 欹对正,密对疏。囊橐对苞苴。罗浮对壶峤,水曲对山纡。骖鹤驾,待鸾舆。杰溺对长沮。搏虎卞庄子,当熊冯婕妤。南阳高土吟梁妇,西蜀才人赋子虚。三径风光,白石黄花供杖履;五湖烟景,青山绿水在樵渔。 七虞 红对白,有对无。布谷对提壶。毛椎对羽扇,天阙对皇都。谢蝴蝶,郑鹧鸪。蹈海对归湖。花肥春雨润,竹瘦晚风疏。麦饭豆麋终创汉,尊羹胪脍竟归吴。琴调轻弹,杨柳月中潜去听;酒旗斜挂,杏花村里共来沽。

(整理)小学六年级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教材精品.

精品文档 第1课《论语·子路第十三》 (节选) 《论语•子路第十三》共有30 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名不正则 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欲速 则不达”; “言必信,行必果”。本篇 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其中有关于 如何治理国家的政治主张,孔子的 教育思想,个人的道德修养与品格 完善,以及“和而不同”的思想。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上矣。” 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①然

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②,何足算也?” 【注释】 ①硁硁(kēng):浅薄固执的样子。 ②斗筲(shāo)之人:指器量狭小的人。斗,古代量名;筲,竹筐,容量不大;斗、筲喻度量的狭小。 【文意详解】 子贡问道:“怎样才可以称得上是士?”孔子说:“做事有羞耻之心,出使外国能很好地完成国君的使命。这样的人可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以称得上是士了。” 子贡说:“敢问次一等的。”孔子说:“宗族称赞他孝顺父母, 乡亲们称赞他尊敬兄长。” 子贡说:“敢问再次一等的。”孔 子说:“说话一定守信,做事一定有结 果,这是浅薄固执的小人啊!或许也可 以算是再次一等的士吧。” 子贡又说:“现在执政的那些人怎 么样?”孔子说:“唉!这些器量狭小 的人怎么能算得上呢?” 是评价一个人说与做的有力标准,只说不做的人,很难取得别人的信任。“言必信,行必果。”你做到了吗?请你举例说明。

“士”是中国古代社会中的一个特殊阶层,与近代文化中的知识分子相近。 在商周时代,士属于贵族中的下层,到春秋时代,则成了介于贵族与平民之间的一个特殊阶层。孔子生活在这个时代,他本人也是这个阶层中的一员。 所以,他和他的学生们对士有过各种论述。在本篇中,孔子又与子贡讨论了不同层次的士的标准。 子贡与孔子讨论的第一个层次的士是参与国家大事“入仕”的士,或者说是“用之则行”,“达则兼善天下”的士; 精品文档

小学三年级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教材

第1课《论语》(节选) 《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书。《论语》一书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遗产,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都产生过巨大影响。其中所反映的伦理道德、社会政治思想,已经渗透到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当中,成为中华民族的美德,具有极大的继承价值。 (一) 【关于仁道的道德修养问题】 1.子曰:“里仁为美⑴,择不处仁⑵,焉得知⑶?” 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⑷,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⑸,知者利仁。” 3.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4.子贡曰:“如有博施⑹于民而能济众⑺,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⑻其犹病诸⑼。夫⑽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⑾,可谓仁之方也已。” 阅读广角 释义:

⑴里仁为美:里,住处,借作动词用。住在有仁者的地方才好。 ⑵处:居住。 ⑶知:音zhì,同智。 ⑷约:穷困、困窘。 ⑸安仁、利仁:安仁是安于仁道;利仁,认为仁有利自己才去行仁。 ⑹施:旧读shì,动词。 ⑺众:指众人。 ⑻尧舜:传说中上古时代的两位帝王,也是孔子心目中的榜样。儒家认为是“圣人”。 ⑼病诸:病,担忧。诸,“之于”的合音。 ⑽夫:句首发语词。 ⑾能近取譬:能够就自身打比方。即推己及人的意思。译文: 1.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2.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仁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3.孔子说:“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4.子贡说:“假若有一个人,他能给老百姓很多好处又能周济大众,怎么样?可以算是仁人了吗?”孔子说:“岂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就连尧、舜尚且难以做到呢。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行仁的方法了。” 评析: 1.每个人的道德修养既是个人自身的事,又必然与所处的外界环境有关。重视居住的环境,重视对朋友的选择,这是儒家一贯注重的问题。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耳濡目染,都会受到仁德者的影响;反之,就不大可能养成仁的情操。 2.在这章中,孔子认为,没有仁德的人不可能长久地处在贫困或安乐之中,否则,他们就会为非作乱或者骄奢淫逸。只有仁者安于仁,智者也会行仁。这种思想是希望人们注意个人的道德操守,在任何环境下都做到矢志不移,保持气节。 3.只要养成了仁德,那就不会去做坏事,即不会犯上作乱、为非作恶,也不会骄奢淫逸、随心所欲。而是可以做有益于国家、有利于百姓的善事了。 4.“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实行“仁”的重要原则。“推己及人”就做到了仁”。在后面的章节里,孔子还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这些都说明了孔子关于“仁”的

小学四年级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教材 精品

第一课《论语·八佾第三》(节选)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们,平日生活与学习的讨论点滴,是语录体的笔记彙编。是一群圣贤儒者讨论如何成君子,如何壮大自我成就自我,如何使生命更具智慧与德行,如何使生活更美好,更多善意与慈仁的一份讨论记录。《论语》是圣人心灵智慧的一个结晶,是点化人如何成君子成圣贤,如何学习伟大成就伟大的宝书。《论语》的根本意义,在修心在养气在培育温润的君子德行。其意旨十分深远博厚,光看字面,光用世俗心眼是难以进入圣人心灵世界的,所以阅读《论语》首先是个修心与修身的问题,读经在修心.就得要先立心才好修心,立心就是要建立一些自我修持的心理准备,要调整自己的心态与经典更接近更相应,才更容易理解经典吸纳经典的智慧。 《八佾》篇包括26章。本篇主要内容涉及“礼”的问题,主张维护礼在制度上、礼节上的种种规定;孔子提出“绘事后素”的命题,表达了他的伦理思想以及“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政治道德主张。本篇重点讨论如

何维护“礼”的问题。 (一)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①乎!揖②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① 氏:鲁国正卿季孙氏,即季平子。 ② 八佾:佾音yì,行列的意思。古时一佾8人,八佾就 是64人,季据《周礼》规定,只有周天子才可以使用八佾,诸侯为六佾,卿大夫为四佾,士用二佾。季氏是正卿,只能用四佾。 ③ 可忍:可以忍心。一说可以容忍。 ④ 射:原意为射箭。此处指古代的射礼。 揖:拱手行礼, 表示尊敬。 孔子批评季氏说,“他居然在家里享受八佾舞,这样的事都可以忍,还有什么事情不可以忍呢?” 孔子说:“ 君子没有什么可与别人争的事情。如果有的话,

小学一年级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教材精品

2、子曰:“巧言③令色④,鲜矣仁⑤!” 3、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⑦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⑧。 4、有子⑨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⑩不可行也。 - 1 -

①说:同“悦”,就是喜悦。 ②朋:志同道合的人。 ③巧言:花言巧语。 ④令色:和善的面色。令:善、美好。这里指假装和善。 ⑤鲜矣仁:是“仁鲜矣”的倒装,谓语提前。鲜(xiǎn):少。 ⑥入:在家里。 ⑦谨:谨慎。泛爱众:对待众人要平等友爱。 ⑧学文:向书本文字用功。 ⑨有子:孔子的学生。 ⑩亦:也 1、孔子说:学习修养自己和福国利民的学问,又能够适时地实行,岂不是很令人欣喜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当自己的道德学问有成就时,即使旁人不知道,心里也没有丝毫怨恨,这不正是一个君子的风范吗? 2、孔子说:“有意地追求奇巧的言辞,有意地显示和悦的表情,那么,这个人的心里很少能真正有仁道!” - 2 -

3、孔子说:做一个学生,在家应当孝顺父母,出外应当恭敬师长,做事应谨慎,说话要诚信,对众人要平等友爱,特别应该亲近有仁德的人,如此修行还有余力,再向书本文字上用功。 4、有子说:礼的运用,贵在能和。先王传下来的道,以礼为最美好,不论小事大事都是由此而行。但也有行不通之处,这个时候如果只知道要“和”,一意孤行地用“和”,

- 4 - 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 读书的时候,我遇到了很多生字, 后来我请教老师、同学和家长,想了很 多办法终于学会了,真高兴!我还把它 们记在阅读笔记上,同学们,快把你们学会的生字也记下来吧!以后再遇到它们,我们就认识了!可要坚持下来哟! 作品概况

小学《古诗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教材

三年级诵读校本教材目录 上卷 目录 第一单元 1.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2.千字文1 3.《笠翁对韵》一东 第二单元 1.凉州词(唐)王之焕 2.千字文2 3.《笠翁对韵》一东 第三单元 1.凉州词(唐)王翰 2.千字文3 3.《笠翁对韵》一东 第四单元 1.竹里馆(唐)王维 2.千字文4 3.《笠翁对韵》二冬 第五单元 1.题西林壁(宋) 苏轼 2.千字文5 3.《笠翁对韵》二冬 第六单元 1.千字文6 2.《笠翁对韵》二冬 3.自己能念多好 第七单元 1.千字文7 2.《笠翁对韵》三江 3.明天要远足 第八单元

1.千字文8 2.《笠翁对韵》三江 3.妈妈有多大 第九单元 1.千字文9 2.《笠翁对韵》四支 3.太阳的话 第十单元 1.千字文10 2.《笠翁对韵》四支 3.春之消息 第十一单元 1.千字文11 2.《笠翁对韵》四支 3.积雪 第十二单元 1.千字文12 2.《笠翁对韵》四支 3.轮船 第十三单元 1.千字文13 2.《笠翁对韵》五微 3.林中月夜 第十四单元 1.千字文14 2.《笠翁对韵》五微 3.天上的老爷爷 第十五单元 1.千字文15 2.《笠翁对韵》五微 3.我学写字 假期:千字文剩余13篇,复习《笠翁对韵》

下卷 第一单元 1.清明(唐)杜牧 2.千字文29 3.《笠翁对韵》六鱼 第二单元 1.秋夕(唐)杜枚 2.千字文30 3.《笠翁对韵》六鱼 第三单元 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2.千字文31 3.《笠翁对韵》六鱼 第四单元 1.游园不值(宋)叶绍翁 2.千字文32 3.《笠翁对韵》七虞 第五单元 1.千字文33 2.《笠翁对韵》七虞 3.善良 第六单元 1.千字文34 2.《笠翁对韵》七虞 3.向着明亮那方 第七单元 1.千字文35 2.《笠翁对韵》七虞 3.星星 第八单元 1.千字文36 2.《笠翁对韵》八齐 3.小草 第九单元 1.千字文.37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