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祥旭权威发布:2017年西北大学010102中国哲学考研参考书目及考试科目
- 格式:docx
- 大小:35.61 KB
- 文档页数:1
中央党校中国哲学专业考博备考指导-育明考博一、中共中央党校中国哲学专业考博招生目录考试分析(育明考博辅导中心)育明考博辅导:点击咨询杜老师1、中共中央党校中国哲学专业考博的报录比平均在10:1左右(竞争较激烈)2、本专业有6个研究方向:01中国古代哲学02中国近现代哲学03儒家哲学思想研究04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05佛教哲学研究06中国哲学史3、初试英语拉开的分差较小,两门专业课拉开的分差非常大,要进入复试就必须在两门专业课中取得较高的分数,专业课的复习备考中“信息”和“方向”比单纯的时间投入和努力程度更重要。
4、跨一级学科考生复试加试:01中国古代哲学02中国近现代哲学加试西方哲学史、中国文史哲知识;03儒家哲学思想研究04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加试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文史知识;05佛教哲学研究06中国哲学史加试西方哲学史、中国文史哲知识。
5、考试科目及时间安排3月11日3月12日上午8:30-11:30下午1:30-4:30上午8:30-11:30外国语(笔试)业务课一(笔试)业务课二(笔试)专业招生人数初试内容复试内容010102中国哲学2015年3人2016年3人2017年3人①1101英语或1102日语或1103俄语②2204中国哲学史③3304中国哲学文献学复试包括外语听力、口语测试和专业综合复试二、中央党校中国哲学专业考博(部分)参考书1、《马列著作选编》(哲学部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
2、韩树英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纲要》(修订版),人民出版社。
3、杨春贵、杜绪文、侯才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
4、杨春贵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教程》(第二版),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
5、庞元正、董德刚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前沿问题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版。
6、孙伯鍨等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与现状》,南京大学出版社。
7、金春明等主编:《毛泽东思想基本问题》,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
西北大学考研考研科目
西北大学考研的科目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共同科目,另一部分是专业科目。
共同科目包括政治理论、英语、数学三门科目。
其中,政治理论是考察考生对于国内外政治理论知识和政策掌握情况的科目。
英语考试主要测试考生的英语阅读、写作和听力能力。
数学考试则主要考察考生的数学基础和解题能力。
而专业科目则根据考生所报考的专业不同而有所不同。
比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专业科目主要包括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等相关课程的考察;管理学的专业科目则会考察考生对于管理学理论、管理实践以及相关领域的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能力等方面的知识。
总体来说,西北大学考研的科目设置比较综合,既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也考察其所报考专业的相关知识和能力。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需要全面复习各科目的相关内容,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解题能力,以取得优异的成绩。
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哲学考研专业目录及考试科目专业方向科目一科目二科目三科目四复试笔试科目备注0101J1-国学00-中国哲学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631-古代汉语基础847-国学专题国学综合,外语科目四含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哲学史。
统考生学制为3年0501J1-国学00-中国古代文学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631-古代汉语基础847-国学专题国学综合,外语科目四含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哲学史。
统考生学制为3年0602J1-国学01-专门史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632-中国历史综合--国学综合,外语统考生学制为3年0602J1-国学02-中国古代史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632-中国历史综合--国学综合,外语统考生学制为3年考研复习方案1、基础复习阶段要求吃透参考书内容,做到准确定位,事无巨细地对涉及到的各类知识点进行地毯式的复习,夯实基础,训练思维,掌握一些基本概念,为下一个阶段做好准备。
2、强化提高阶段本阶段,考生要对指定参考书进行更深入复习,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建立整体框架结构,分清重难点,对重难点基本掌握。
做历年真题,弄清考试形式、题型设置和难易程度等内容。
3、冲刺阶段总结所有重点知识点,包括重点概念、理论和模型等,查漏补缺,回归教材。
温习专业课笔记和历年真题,做专业课模拟试题。
调整心态,保持状态,积极应考。
注意事项1.学习任务中所说的“一遍”不一定是指仅看一次书,某些难点多的章节可能要反复看几遍才能彻底理解通过。
2.每本书每章节看完后最好自己能闭上书后列一个提纲,以此回忆内容梗概,也方便以后看着提纲进行提醒式记忆。
3.看进度,卡时间。
一定要防止看书太慢,遇到弄不懂的问题,要及时请教专业咨询师或本校老师。
考试科目代码考试科目名称参考书目211翻译硕士英语《高级英语》,(1、2册),张汉熙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41日语(二外)《标准日本语》初级(上、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242法语(二外)《简明法语教程》(上、下册),孙辉主编,商务印书馆。
243德语(二外)《德语速成》(上、下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44俄语(二外)不指定具体参考书。
245英语(二外)《新编大学英语》(1、2册)(第二版),浙江大学编著,应惠兰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社,2004年8月出版。
246阿拉伯语不指定具体参考书。
331社会工作原理《社会工作导论》(第2版),王思斌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336艺术基础(艺术概论、中外美术史)1.《艺术概论》,王宏建编著,文化艺术出版社;或《艺术学概论》,彭吉象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2.《中国美术史》,屈健主编,西北大学出版社;或《中国美术史简编》,贺西林,赵力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版;3.《外国美术简史》,中央美院美术史系外国美术史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或《外国美术史简编》,张敢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版。
337美术理论(艺术概论、中外美术史)1.《艺术概论》,王宏建编著,文化艺术出版社;或《艺术学概论》,彭吉象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2.《中国美术史》,屈健主编,西北大学出版社;或《中国美术史简编》,贺西林,赵力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版;3.《外国美术简史》,中央美院美术史系外国美术史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或《外国美术史简编》,张敢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版。
338生物化学(工程)《生物化学》(上、下), 王镜岩、朱圣庚、徐长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第三版)。
348文博综合1.《考古学十八讲》张宏彦,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2.《科技考古学概论》赵丛苍,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3.《中国博物馆学基础》,王宏钧,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新祥旭考研辅导第一品牌 一对一 集训营新祥旭网站:2017年湖南师范大学010102中国哲学考研参考书目与考试科目专业及代码 科目及代码参考书目 010102中国哲学 ③702哲学原理李秀林、王于、李淮春主编,李淮春等修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第5版。
④803中西哲学史郭齐勇编著:《中国哲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冯达文、郭齐勇主编:《新编中国哲学史》(上下册),人民出版社2004年。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邓晓芒、赵林:《西方哲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复试笔试科目:中国哲学原著选读1、郭齐勇主编:《中国古典哲学名著选读》,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中国哲学史教学资料选辑》(上、下),北京大学,中华书局1981年版,1982年版。
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①普通逻辑学《普通逻辑》编写组,《普通逻辑》(增订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黄华新、王继同主编,《新逻辑学》,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逻辑学教研室,《逻辑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②哲学写作 1.哈佛大学《哲学论文写作指南》(HarvardCenterforExpositoryWriting'sGuidetoPhilosophicalWriting ),英文版下载:/~phildept/files/GuidetoPhilosophicalWriting.pdf。
中国哲学在职研究生考试科目中国哲学是一门极具深远影响力的学科,它从中国古代智慧中总结和发掘出来,已经影响了几代中国人,也影响了世界各地的人民。
而在中国大学课程中,中国哲学作为一门必修科目,在大学研究生毕业后,也是他们获得毕业证书所必须通过的考试科目之一。
而在职研究生的教育进程中,也是考试的一项重要内容。
首先,职研究生考试中的中国哲学科目,包括《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思想》和《中国伦理学》等等。
考试中要求考生要掌握以上三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核心概念,对中国古代典籍和各代哲学思想要有全面的了解,考生需要考虑以及理解中国的伦理思想,以及它如何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其次,职研究生考试中的中国哲学科目,还要求考生要掌握中国社会整体的文化背景,以及中国哲学思想的发展历史,要求考生对中国哲学思想的发展与演变有深入的理解和把握。
此外,职研究生考试中的中国哲学科目,还要求考生要掌握中国哲学思想在当代社会的发展趋势,包括追求和实践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发展的观点。
考生需要分析恰当的哲学思想和观点,以及如何把哲学思想融入日常生活。
最后,职研究生考试中的中国哲学科目,还要求考生要掌握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文化特色,以及它影响了当今世界各国人民思考哲学的程度。
考生需要比较各个哲学思想,并分析在其文化背景下,哲学文化如何影响了当今社会的发展。
总之,职研究生考中的中国哲学科目,要求考生要有全面的掌握中国哲学思想,以及中国哲学思想的文化背景与发展历史,以及中国哲学思想在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以及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文化特色,这些都需要考生有足够的深度思考和把握。
同时,考生有必要重视哲学思想如何影响当今世界各国人民的思考,以及如何融入日常生活,以指导个人和社会发展。
考试成绩良好,不但可以跻身中国哲学的豪门,也可以成为当今社会发展建设的动力推手,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本文将由新祥旭考研简老师对2024年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专业考研进行解析。
主要有以下板块:南京大学哲学系的专业介绍,招生人数,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复试分数线,复试人数,复试内容,录取办法,复习规划等几大方面。
一、院系介绍南京大学哲学系的前身是中央大学哲学系,创立于1920年。
1952年院系调整时撤销系建制,1960年恢复设立政治系哲学专业,1977年恢复哲学系,2000年在哲学系编制内设立宗教学系。
本系另一源头为民国时期另一哲学重镇——金陵大学哲学系。
在数十年历史中,刘伯明、汤用彤、宗白华、方东美、唐君毅、牟宗三、程石泉、倪青元、殷海光、熊伟、陈康、苗力田、潘菽、孙叔平、孙伯鍨等一批哲学大师和著名学者曾先后在本系任教。
1978年,以本系教师胡福明为主要作者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在当时的思想解放运动中产生了历史性重大影响,并直接成为改革开放的理论先声。
在数代学者的努力下,本系形成了既注重学科基础研究、又关注现实社会生活的优良传统,迄今已发展成为人才培养层次完备,师资力量雄厚,学科齐全,研究成就显著,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哲学教学与研究基地。
本系是我国首批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哲学系之一。
2002年成为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下设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逻辑学、伦理学、宗教学、科学技术哲学、东方哲学与宗教(自设)等八个博士点和相应硕士点,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全国重点学科,宗教学为江苏省重点学科,并设有涵盖上列所有学科的哲学博士后流动站。
哲学一级学科于2008年被遴选为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2009年被遴选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
本系还主持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与硕士点的建设工作。
各学科均可接受访问学者、进修教师和海外留学生。
二、专业介绍招生年份:2023年招生院系:哲学系招生专业:中国哲学研究方向:01 (全日制)儒家哲学02 (全日制)佛教哲学03 (全日制)道家与道教哲学04 (全日制)儒、释、道三教关系05 (全日制)20世纪中国哲学06 (全日制)东方哲学与宗教注:01-05方向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括儒学)专项拟招生人数:12 (06方向单独排名,招生4名)考试科目: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或 203 日语③673 哲学综合④998 中国哲学原著与东方宗教三、参考书目673哲学综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二版)》,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版;《哲学概论》,林德宏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新祥旭考研】2017深圳大学哲学考研专业介绍010100哲学(一级学科):培养目标:培养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素养和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能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当代世界与中国的现实问题,具有一定的哲学理论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和一定的科研能力的新型人才。
培养方向:201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深圳大学文学院获准为哲学专业硕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下设方向如下:马克思主义哲学010101。
本专业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研究,重视社会实践和科学文化的发展,特别是数字化时代和全球化时代的最新问题的研究。
中国哲学010102。
本专业培养从事中国哲学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毕业生适合于从事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以及文化教育、新闻传播和相关管理部门等方面的工作。
外国哲学010103。
为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培养优秀合格的西方哲学教学研究人才,同时也为其他专业领域培养所需要的而且具有相当水平的哲学理论人才。
逻辑学010104。
逻辑学和哲学、数学、计算机科学、语言学等学科有密切的联系。
逻辑学专业在强调逻辑学理论研究的同时,也提倡逻辑学与相关学科的结合。
伦理学010105。
伦理学的培养目标是使毕业生具备扎实的哲学和伦理学基础知识,有较强的理论分析和社会实践能力,能从事伦理学及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以及社会实际部门的工作。
美学010106。
本专业注重美学基本理论、中国传统美学、西方美学等学科基础的研究,致力于探索文化交流与冲突中的中国美学体系的建构,加强对中国现当代美学、西方当代美学最新成就和中西比较美学的研究,并向文艺学、文化批评、应用美学等领域拓展。
宗教学010107。
为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培养从事宗教历史、宗教哲学、宗教文化、宗教事务等相关领域教学与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为宗教相关的实际工作部门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
科学技术哲学0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