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温州市实施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548.50 KB
  • 文档页数:6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温州市实施方案

温州市人民政府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发展优势与重大意义 (2)

第一节发展优势 (2)

第二节重大意义 (4)

第二章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6)

第一节指导思想 (6)

第二节发展定位 (7)

第三节发展目标 (8)

第四节空间格局 (10)

第三章重点任务 (11)

第一节建设对外开放新平台 (11)

第二节建设国家重要枢纽港 (16)

第三节建设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20)

第四节推进重要海岛开发与保护 (25)

第五节推进涉海基础设施完善 (28)

第六节推进海洋生态文明提升 (33)

第四章保障措施 (37)

第一节加强组织领导协调 (37)

第二节加强体制机制创新 (37)

第三节加强要素保障支撑 (38)

第四节加强政策扶持力度 (39)

第五节加强重大项目带动 (40)

第六节加强海洋科技创新 (41)

附表

1、温州市海洋经济发展主要指标预测表

2、温州市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重点任务责任分工一览表

3、温州市重点海洋产业区块发展导向表

4、温州市海洋经济重大建设项目库

附图

1、空间格局示意图

2、综合交通示意图

3、重点海洋产业区块示意图

4、重要海岛开发布局示意图

前言

21世纪是海洋世纪。随着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温州作为长三角南翼、海西区北翼中心城市和我省三大沿海都市圈之一,是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二五”时期,温州将围绕建设“生产、生活、生态”相融合的现代化国际性大都市,发挥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和区位条件优势,主动承接国家海洋开发战略部署,进一步提升海洋经济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全力推进温州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

根据《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和《浙江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方案》的总体部署,依据《省发改委关于组织开展沿海市县编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实施方案的通知》(浙发改地区〔2010〕1259号),特制订《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温州市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是温州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和推进“十二五”时期海洋经济发展的行动纲领。

《实施方案》区域范围包括温州市所辖海域和温州市市区及乐清、永嘉、瑞安、平阳、苍南、洞头6个沿海县(市)的陆域。海域、陆域面积分别为1.1万和0.87万平方公里,其中海岛陆域总面积约170平方公里。期限为2011—2020年,重点为“十二五”时期。

第一章发展优势与重大意义

第一节发展优势

温州是海洋资源大市,资源、区位、产业、体制机制等优势明显,具有良好的海洋经济发展基础。

1、海洋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温州拥有丰富的“港、涂、渔、景、能”等海洋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全市海岸线长1031公里,占全省的15%,已纳入温州港总体规划岸线189公里,其中深水岸线资源67公里;沿海滩涂分布广阔,拥有海域滩涂资源约95.42万亩,占全省的25%,主要集中“三江”河口两侧和“三湾”湾内,开发条件良好;拥有海岛近500个,占全省海岛个数的14.5%,其中无居民海岛385个;滨海旅游资源丰富,拥有洞头、南麂、北麂、大北(铜盘山)列岛及渔寮、炎亭、西湾、西门岛等海岛、滨海旅游资源,以及雁荡山、楠溪江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其中洞头是全国唯一以县域全境命名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海洋渔业资源丰富,近海有洞头、南麂、北麂、乐清湾四大渔场,素有“浙南鱼仓”之誉,其中南麂列岛被列入联合国海洋类世界生物保护圈;海洋能源蕴藏丰富,温州东海海域油气储量较大,具有建造万千瓦级潮汐电站的理想坝址,海岛风能资源分布较为集中。

2、交通基础完善,区位条件优越。温州市是全国45个公路主枢纽城市之一,温州港是全国沿海25个主要港口和68个

对台通航港口之一。温州机场已升级为一类口岸,大步迈向国际机场,将进一步强化浙南闽北的航空枢纽地位。温州对台区位优势突出,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是海西区北翼中心城市,洞头是我省距离台湾最近的港口所在地。以深水港、空港、铁路、高速公路、国省道、快速干道为依托的立体型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形成,国家I级铁路甬台温、温福线的建成通车,使温州由末端式铁路城市变为“T”字型铁路枢纽城市,融入全省“3小时铁路交通圈”,对温州加快融入长三角、海西区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3、海洋经济基础较好,产业体系完备。2010年,全市海洋经济总产出为1104亿元,海洋生产总值为403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3.8%,海洋经济已经成为地方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按照“一港七区”总体格局全力推进温州港建设,初步形成了以状元岙、乐清湾和大小门港区为核心,各类中小港口相配套的沿海港口体系和现代物流系统,2010年温州港口货物吞吐量6408万吨,集装箱吞吐量41.2万TEU。海洋产业体系日趋完备,船舶工业、能源(电力)工业、港口物流业等临港产业已成为海洋经济主导产业,滨海旅游业、海洋医药、海洋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得到不断发展,渔业经济的综合效益不断提升。

4、民营经济活跃,体制机制灵活。作为“温州模式”发源地,民营经济活跃,民营资本实力雄厚,市场经济发展比较成熟,是我省确定的“民营经济创新示范区”。新一轮全市乡镇行政区划已全部调整到位,都市型功能区、中心镇建设稳步推进,温州大都市区新型城市发展体系基本确定,温州大都市核心区的辐射能

力、沿海城市功能区和城镇化发展平台将得到进一步增强,带动滨海城市空间拓展和特色主导优势产业提升。洞头作为海岛开发开放的先导区,将更大范围和深度上实行先行先试。

但与“海洋经济强市”和发展示范区的建设要求相比,温州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经济发展的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具体表现在:海洋经济总量及其占GDP比重相对较低,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和涉海服务业发展较为滞后;涉海重大项目尚未形成整体效应,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偏弱;近岸海域生态环境承载力下降,海洋生态保护任务较为艰巨;海洋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研兴海体系有待完善;海洋经济转型升级和海陆联动等体制机制创新有待进一步突破等。

第二节重大意义

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对温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打造现代化国际性大都市、全面提高海洋经济开放度具有重大意义。

1、有利于科学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可持续发展。积极推进示范区建设,有利于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集约利用港口岸线、海岛、滩涂等资源,规范海洋资源开发行为,保护海岛、海岸线和海洋生态环境,科学规划全市海洋经济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海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