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下载】高二地理下册期中考试文化景观的主要特性复习要点
- 格式:pdf
- 大小:124.00 KB
- 文档页数:2
高二地理3.1文化景观的构成3.2文化景观的主要特性人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第三单元 文化景观3.1文化景观的构成 3.2文化景观的主要特性二. 单元简述:教材介绍了文化地理学的五个研究主题,它们分别是:文化源地——某种文化事物或文化现象在什么地方出现的;文化生态——某种文化事物或文化现象的产生与地理环境是什么关系;文化景观——某种文化事物或现象的代表性形态是什么;文化扩散——某种文化事物或现象在产生之后是怎样扩散到其他地方去的;文化区——一种文化事物或文化现象在某个扩散阶段分布在什么范围。
三. 重点、难点1. 重点:(1)文化的类型,文化景观的构成(2)文化景观的基本特性2. 难点:(1)狭义的文化,精神文化的物质形式(2)文化景观的时代性四. 知识结构:文化: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精神文化物质财富:物质文化 文化景观的主要特性⎪⎪⎪⎪⎪⎩⎪⎪⎪⎪⎪⎨⎧⎪⎪⎪⎩⎪⎪⎪⎨⎧⎩⎨⎧⎩⎨⎧功能性时代性位置相对固定占据空间空间性特性精神文化景观物质文化景观分类五. 知识要点:3.1文化景观的构成(一)什么是文化1. 文化的概念广义: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之和狭义:指社会意识形态(精神的东西)——精神文化2. 文化的类型及结构(1)精神文化:① 认知型文化要素:语言、科学思想、哲学、教育②艺术型文化要素:文学、美学、音乐戏剧③社会型文化要素:制度、机构、风俗习惯④规范型文化要素:道德、法律、信仰(2)物质文化:器用型文化要素:生产工具、生活用具、生产技术等(3)结构①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不是截然分开的:物质文化反映着精神文化的某些方面,而许多精神文化又具有一定的物质形式。
如法院是法律制度的物质形式。
②与环境的关系:物质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密切,而精神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相对疏远。
物质文化是精神文化的基础,属于生产力的文化事物变化节奏较快,属于精神文化事物变化节奏较慢,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保守性。
高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文化与地理、文化景观及其特性第一节文化与地理☆知识要点:1、文化的概念: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之和☆关键是人类创造出来的。
例:矿产资源,虽然是物质财富,但不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是自然界中本来就有的,所以不是文化事物。
2、文化事物分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直接相关的是物质文化事物)分类标准:是否与人的生活和生产直接相关物质文化是基础,变化快,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精神文化变化较慢,具有稳定性和保守性※难点解析:精神文化常常附着在自然形态之上第二节文化景观及其特性☆知识要点:1、文化景观的概念:是人们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利用自然物质加以创造,并通常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形态(满足需要说明具备功能,而这种功能随时代在发生变化,则又具有时代性,同时通常附加在自然景观上说明占据空间)※难点解析:文化景观与文化事物的关系凡是具有空间性、功能性、时代性特点的文化事物均属于文化景观也就是说所有的文化景观都是文化事物,而文化事物不一定是文化景观2、文化景观的基本特性:空间性、功能性、时代性3、文化景观的分类:物质文化景观和非物质文化景观分类标准:功能是否能被人的视觉所直接感受(能直接感受的是物质文化景观)※难点解析:判断一个事物是物质文化还是精神文化、是物质文化景观还是非物质文化景观,必须注意不能一起判断,要分开用两种分类标准分别判断4、文化景观的指示意义:①指示当时当地的自然环境(是自然环境的指示物)②指示当时当地的人文环境(是文化系统的折射物)※难点解析:非物质景观大部分都是没有特定的物质形态的(地名、音乐风格、法律制度完善程度)。
高二地理复习知识点:文化景观的主要特性
高二地理复习知识点:文化景观的主要特性
高二地理学习的知识点众多,这些知识点也是考试经常考察的内容,因此有必要掌握好这些知识点,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的地理成绩,下面为大家带来高二地理知识点-文化景观的主要特性,希望能够加深大家对地理知识点的记忆。
文化景观的主要特性:
1.文化景观的空间性。
文化景观是附着在自然物质之上的人类活动形态,而任何自然物质都必须占据一定的空间,所以文化景观也要占据一定空间。
不同的文化景观占据的空间大小可能相差很大,即便是同类的文化景观,它们大小、形态也可能有很大差异。
例如,同是雕塑作品,拉什莫尔山雕像高约百米,是我们常见的城市雕塑的许多倍。
不论大小相差多么悬殊,文化景观所处的空间位置都具有稳定性或固定性,因此可以反映它们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特点。
〖提问〗我们知道,地理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地域性(空间性),因此,研究文化景观的空间分布特点、形成成因、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是文化地理学的重要内容。
请举例说明文化景观的空间性特征与自然环境有何关系。
〖教师提示〗例如农业耕作形式,民居风格,建筑物风格等。
2.文化景观的功能性。
人类创造每种文化景观都具有一定。
高中人文地理:文化景观知识点(1)文化景观文化景观的形成。
Ⅰ.文化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之和。
文化分类:·物质文化——生产工具、生活用具、生产技术等,具有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相关的文化内容和物质形式。
·精神文化——语言、文学、艺术、宗教、法律、风俗、制度等,有些精神文化也有物质形式。
Ⅱ.文化景观的构成:区别于自然景观:即自然界的原有事物,如行云飞瀑、高山流水等;也要区别于文化现象,如街头表演。
·文化景观概念:人们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利用自然物质加以创造的。
·文化景观分类:生产和生活活动景观——农田、道路、城市、村落、油田、棉田等。
人类精神活动景观——学校、法院、纪念碑、古岩画、长城、清真寺、金字塔等。
Ⅲ.文化景观的主要特性⑴功能性:即创造和使用每种文化景观都有一定目的,因而,文化景观对人类社会具有功能意义。
如城市雕塑美学观赏、烽火台军事信息传递、寺庙宗教信仰功能、纪念碑。
⑵文化景观最主要的特性是:空间性和时代性。
a.文化景观的空间性的表现:①任何文化景观都占有一定的空间。
∵文化景观是利用自然物质加以创造的。
占据的空间大小不一;同类文化景观,可能相差很大;功能意义不取决占据的空间大小。
如:美国拉什莫尔山雕塑和常见雕塑大小差别很大。
②每个文化景观所处的空间位置是相对固定的。
∴不同地区有相对稳定的文化差异(如南北方的差异)。
b.文化景观的时代性:每个文化景观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具有创造它的那个时代特征。
随时代变迁其功能可能消失和转化(如长城、烽火台等)。
文化景观功能的变化,反映它所在地区文化的变迁。
如:苏州城外的寒山寺不仅是佛教的圣地,还是当地历史文化旅游的重要资源。
文化景观与环境的关系。
Ⅰ.文化与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生存与活动的场所和空间。
·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生产和生活资料.·自然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源泉。
高中地理“文化景观”知识点梳理有关《文化景观》的知识点是高中地理的难点,并且该部分内容容易与政治学科相联系,掌握它的概念与规律是正确答题的关键。
一、文化景观的主要特性1. 文化景观的空间性(表现在两个方面)(1)任何文化景观都占据一定的空间,不同的文化景观占据的空间大小不同,即使同类文化景观占据的空间大小也不同。
(2)每个文化景观所处的空间位置是相对固定的。
2. 文化景观的时代性每个文化景观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必然带有创造性或生产它的那个时代的特点。
文化景观就如同社会文化史的“化石”。
文化景观功能的变化,反映了所在地区文化的变迁。
二、文化景观的判别和区分1. 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自然景观是自然界原有的事物,很少受人类的直接影响或未受人类的影响,如行云飞洪、泰山日出、高山流水等。
文化景观是指人类的文化活动留在地球表现上的印迹,是人们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利用自然物质加以创造,并通常附加在自然景观之上的人类活动形态,如园林建筑、泰山上的各种石刻等。
2. 文化事物与文化景观的区分具有文化景观两个基本特性(空间性、时代性)的文化事物和文化现象才是文化景观,特别是看其空间位置是否具有稳定性或固定性,而不一定具有物质形态。
如京九铁路是文化景观,火车因无位置的固定性而不是文化景观。
三、文化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1. 文化景观与自然环境(1)自然环境对文化景观的影响自然环境对文化景观的影响表现在多方面,主要影响文化景观的功能和形态,对于与地表自然环境联系较为紧密的农业文化景观,自然环境的影响更为明显。
(2)文化景观对自然环境的影响①文化景观是人地相互作用的产物,通过对它的观察和研究,可以了解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探究历史时期自然环境的原貌,认识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而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及其作用的程度,因此可以说,文化景观是自然环境的一面镜子。
②由于自然环境对文化景观的影响并不是绝对的,因此文化景观在反映自然环境时有一定的局限性。
【高中地理】高中地理知识点:文化景观的构成及主要特征文化景观的构成:1、文化的概念与分类广义: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指社会意识形态(精神文化)。
物质文化:具有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相关的文化内容和物质形式。
精神文化:具有帮助人们认识世界,规范人们社会行为、体现人们情感的文化内容,许多精神文化也具有物质形式。
2、文化景观的构成概念:是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利用自然物质加以创造的。
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景观:农田、矿山、道路、城市、村落。
人类精神活动景观:学校、法院、纪念碑、古岩画。
文化景观的主要特性:1、文化景观的空间性任何文化景观都占有一定的空间。
不同文化景观占据的空间大小不一,同类文化景观彼此之间也可能相差很大,文化景观的功能意义并不取决于其占据的空间大小。
每个文化景观的空间位置是相对固定的,因此人们可以明显地看出不同地区相对稳定的文化差异。
2、文化景观的时代性必然带有创造和生产它的那个时代的特点,随时代变迁其功能可能消失或转化。
相关高中地理知识点:我国主要的旅游资源我国主要的旅游资源及类型:1、自然景观:类型旅游资源地质地貌景观五大连池、泰山、华山、庐山、嵩山、云南石林、天涯海角、武陵源、茂兰气象气候景观春城昆明、吉林雾凇、泰山日出、巴山夜雨水文地理景观境泊湖、北戴河、千岛湖、白洋淀、长江三峡、壶口瀑布、太湖、漓江生物景观香山红叶、鼎湖山、梵净山、卧龙、青海湖鸟岛综合景观长白山天池、博格达峰、西双版纳、大理苍山洱海、九寨沟、锡林郭勒草原1、人文景观:类型旅游资源古建筑景观平遥古城、武当山古建筑群、岳阳楼、丽江古城风土民情景观汉族端午节赛龙舟、元宵节舞龙灯、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苗族和侗族的芦笙节、彝族的火把节。
历史文化名城广州、武汉、南京、上海、南昌、井冈山、遵义、延安、北京。
文化艺术景观万里长城、秦陵兵马俑、明孝陵、避暑山庄、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布达拉宫相关高中地理知识点:文化景观与环境文化景观与自然环境:物质文化景观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更为明显,文化景观是自然环境的一面镜子,文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并不是绝对的,文化景观指示自然环境时有一定的局限性,文化景观的建设顺应了自然发展的规律,将对自然环境产生有利无害的影响。
[键入文字]
高二地理下册期中考试文化景观的主要特性复习要点
地理学以往仅指地球的绘图与勘查,如今已成为一门范围广泛的学科。
为大家推荐了高二地理下册期中考试文化景观的主要特性复习要点,供复习。
1.文化景观的空间性。
文化景观是附着在自然物质之上的人类活动形态,而任何自然物质都必须占据一定的空间,所以文化景观也要占据一定空间。
不同的文化景观占据的空间大小可能相差很大,即便是同类的文化景观,它们大小、形态也可能有很大差异。
例如,同是雕塑作品,拉什莫尔山雕像高约百米,是我们常见的城市雕塑的许多倍。
不论大小相差多么悬殊,文化景观所处的空间位置都具有稳定性或固定性,因此可以反映它们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特点。
〖提问〗我们知道,地理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地域性(空间性),因此,研究文化景观的空间分布特点、形成成因、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是文化地理学的重要内容。
请举例说明文化景观的空间性特征与自然环境有何关系。
〖教师提示〗例如农业耕作形式,民居风格,建筑物风格等。
2.文化景观的功能性。
人类创造每种文化景观都具有一定的目的,因而各种文化景观对人类社会也就具有了某种功能意义。
例如,城市雕塑具有美学享受功能;烽火台具有军事信息传递功能;寺庙具有宗教信仰功能。
〖提问〗文化景观的功能性与生产力水平有关系吗?请举例说明。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