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秋节的诗歌二首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4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千里共婵娟中秋节,又称月夕、团圆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
这个节日在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举行,正好是秋天的中期,也就是月亮最圆最亮的时候。
古人用千里共婵娟来形容这个时刻,意味着即使千里之隔,所有的人都在围坐在一起,与亲朋好友团聚。
中秋节是一种家庭亲情和民族情感的表达,也是对农耕文化的传承和赞美。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描绘中秋节的古代诗篇吧。
第一首古诗: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在这首李白的《静夜思》中,作者以思乡为主题,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虽然没有直接提到中秋节,但描述的是一种独自抬头仰望明月的情景,与中秋节的团圆意义相呼应。
无论身处何地,人们都会对自己的家乡和亲人产生思念之情,这也是中秋节最为重要的内涵所在。
第二首古诗:中秋月,当须团圆夜。
室中看不见,爱人怀念多。
地角天涯情未断,千里共婵娟绕。
空把相思寄明月,不料秋来先又吐。
人生偏得似轻云,长忆共郎长别后。
云间相会出车驾,愿得一言响。
响里不有馀哀恸,为君长诉衷肠。
秋颜与露共悠悠,何时更得径相盈。
明朝月更有知音,车去何时闻《茉莉香》。
与君平生作携手,才子酣歌饮一盏。
百年在世成何事,未语前生无会终。
从来伤心两肩舞,云间魂断君不见。
这首古诗是明代文学家邵长蘅的《相忆赋中秋》,以描写思念之情为主题。
作者通过对中秋月的描绘,表达了离别时的相思之情。
诗中不仅有对亲人的思念,也有对与离别情感相关的恨,把团圆与离别融为一体,彰显了中秋节的主题。
第三首古诗: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春恨何时已?悠悠生死别。
黄鹂绕红树,芳草连天阔。
如何暴风骤雨,入我相思门。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白首太玄经,笑吟沧海月明。
中秋最佳三首古诗《中秋最佳三首古诗》一、《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衍生注释:1. 把酒:端起酒杯。
2. 宫阙:宫殿。
3. 琼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
4. 不胜:经受不住。
5. 婵娟:这里指月亮。
赏析:主题围绕中秋之月展开,苏轼借月抒怀。
情感十分复杂,既有对弟弟苏辙的思念,也有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表现手法上极具浪漫色彩,如“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把自己想要超脱尘世的想法与对人间的眷恋描绘得栩栩如生。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以月的圆缺隐喻人的离合,富有哲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更是表达出对亲人和所有人美好的祝福,情感豁达又温暖。
作者介绍:苏轼,北宋眉州眉山人,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他一生坎坷,仕途不顺,但文学成就极高。
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造诣。
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
运用片段:1. 中秋佳节,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赏月。
突然小侄子问到月亮有多高呢,爷爷笑着说:“正如苏轼说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月亮啊,总是充满着神秘,古人常常在这中秋夜里对着月亮遐想,咱们也不要辜负这大好月色。
”2. 大学宿舍里,舍友们都因为中秋不能回家有些沮丧。
这时候小李安慰大家:“嘿,兄弟们,别愁眉苦脸了,人有悲欢离合,就像月有阴晴圆缺一样正常,咱们虽然不能回家团聚,但只要心中有家人,像苏轼说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就好啦。
”3. 公司组织中秋晚会,有个节目是诗歌朗诵。
小张上台说道:“在这中秋之夜,我为大家朗诵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大家或许都有思念的人,就像这位文豪思念他的兄弟一样,‘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中秋节最佳10首唐诗长篇大全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巅峰时期,也是诗歌辉煌的时候。
其中,唐诗长篇成为唐代文学的一颗明珠,流传至今,被誉为古代文学的瑰宝。
中秋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中秋节最佳10首唐诗长篇。
篇一:《延年盛世·自和洲志怀》——王之涣月满西楼照夜郎,尊前销暑转银霜。
养蚕织锦千门夜,过雁衔杯万井香。
丝蚕贮钱空腊尽,衣笥新书却残阳。
更喜楚乡王气合,那堪遥望谢家堂。
篇二:《度人宴别大歌·中秋》——白居易肃肃秋风起,萧萧故人来。
未能重相见,且共长云开。
闲吟度中秋,君子追忆深。
何当入君室,共饮孟光真。
篇三:《月夜多情应笑我·怀唐乔》——杜牧夜久犹知尚学稀,身来世上已虚非。
闻君相问沉愁否?忬见眉间明月微。
篇四:《江洲司马青衫湿·中秋》——刘禹锡铜壶二十八宿前,人在江南月在天。
一身轻刺御寒吏,万里疏烟滟滟船。
桂檝送归何处杳,波涛这与寄书标。
似君怀思有蝉噪,十月云影愁夜苍。
篇五:《月夜忆舍弟·戏题国学士文静院》——杜甫戏作戊午邀同门,卷帘凝月尚忆春。
可怜草木无情思,惟见人间有雨云。
乡路长随飞絮起,故官不改醉乡尘。
惟将旧事问年少,恐是蓬莱梦一片。
篇六:《久别重逢漏》——韩愈忆梦日莫迷,登楼月欲西。
异乡勤未遂,良友情当齐。
未见楼上月,又逢桥上泪。
梦应回乘兴,明月共流资。
篇七:《春夜月·九夜微雨四十秋》——贺知章九夜微雨四十秋,春风漡漡到楼头。
华灯照雨垂丝竹,夜半无人舞洞箫。
摇荡玉杯余未起,拂湿红袂相亲敲。
天上碧鹊原无事,何如抛掷在尘尤。
篇八:《井泉古月·咏怀古迹》——杜甫西延泽洲旧渡头,好水将沙丧尺土。
繁华若匝多时改,谁像人间得白头。
五月五日龙舟会,古堤蓼岸斗开眸。
明朝稍识弄珠者,问取归募云无头。
篇九:《雨夜送沉总留别》——杨炯小楼识魏郎,万里目踌躇。
封侯非我意,圣主简前途。
枫叶将归去,寒蛩且久居。
马蹄莫疾趋,风雨绕山川。
关于中秋节的诗歌(精选40首)关于中秋节的诗歌(精选40首)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诗歌吧,诗歌一般饱含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
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诗歌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中秋节的诗歌,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秋节的诗歌11、【月下独酌】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2、【八月十五夜月】杜甫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3、【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4、【南斋玩月】王昌龄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5、【中秋月】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6、【中秋月】齐已空碧无云露湿衣,众星光外涌清规。
东林莫碍渐高势,四海正看当路时。
还许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
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
7、【关山月】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8、【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9、【月夜】刘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10、【嫦娥】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11、【月夜忆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2、【望月怀远】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13、【中秋】(唐)李朴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中秋节最适合朗诵的5首诗《中秋节最适合朗诵的5首诗》一、《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原文: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衍生注释:“宫阙”:宫殿。
“胜”:承担、承受。
“婵娟”:这里指月亮。
赏析:主题围绕着中秋明月展开对人生、宇宙的思考。
诗人苏轼情感复杂,既有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幻想飞升天际(如“我欲乘风归去”体现了那种向往仙境之情),又有回归人间的现实之感。
通过描写明月的流转,从对明月的质问(“何事长向别时圆”)到最后的豁达,以及对亲人的美好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以月为媒介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世事无常的理解。
表现手法上,虚实结合,既有对天上宫阙的想象,又结合自己真实的心理感受。
作者介绍:苏轼,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诗词文赋俱佳。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几经贬谪。
但他性格乐观豁达,这种性情也充分体现在他的诗词中。
运用片段:例1:家庭中秋聚会,大家围坐一团,有小朋友问月亮上到底有什么。
这时候你就可以说:“就像苏轼问的那样‘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月亮上呀,在古人的想象里有宫殿呢,其实那是人们对未知的好奇,咱们现在知道那是月球表面啦,不过这份美好的想象还是很有趣的。
”例2:异地恋的情侣在中秋节晚上视频通话,一方有点感伤地说相聚太难。
另一方就可以安慰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咱们现在虽然分开,但就像苏轼说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们虽然不在一个地方,但可以一起赏月呀。
”例3:公司里组织中秋晚会,大家说起一些朋友因为工作调到了其他城市。
这时候可以站出来说:“你看咱们的朋友现在远在他乡,就和古人离别一样难受,如同苏轼说的‘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不过咱们也要有着像他一样的豁达心态,相信大家在不同的地方同样能过得很好。
两首关于中秋节的古诗两首关于中秋节的古诗:1. 《静夜思》-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最著名的诗之一,也是中秋节最经典的诗歌之一。
诗人李白通过描绘明月的光辉和自己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2.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这首诗分别写中秋月色和望月怀人的心情,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图画。
此诗以写景起,以抒情结,想象丰美,韵味无穷。
3.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这首诗以月亮为背景,表达了诗人独自饮酒的心情,并借月亮之影,形成了一种虚幻的陪伴。
4.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首诗以元夕为背景,描绘了繁华喧嚣的夜晚景象,表达了对爱人的思念之情。
5. 《月夜忆舍弟》- 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这首诗以战乱的边境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思念和对战争的痛苦。
6.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陆游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这首诗以秋夜为背景,描绘了月色下的宁静和美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节日的喜悦。
7. 《望月怀远》- 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诗歌从“天涯共此时”的明月到“不堪盈手赠”的明月,以明月作媒介,曲曲折折地道出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中秋节的古诗二首《中秋节的古诗二首》《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一、衍生注释:1. “湓亭”:在今江西九江。
2. “曲江”:在今陕西西安东南。
3. “杏园”:唐时曲江池边的一处名胜。
4. “湓浦”:指湓水,在九江附近。
二、赏析:这首诗通过昔年与今年中秋夜的对比,往昔在曲江池畔杏园边赏月,如今却在湓浦沙头水馆前。
诗人漂泊在外,向西北望故乡却不知何处,看到东南的月亮圆了几回。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那昨夜的秋风无人理会,今夜的月光却还和往年一样,一种物是人非、思乡念旧的情感油然而生。
诗人巧妙地借助空间和时间的转换,将思乡之情表现得深沉而含蓄。
三、作者介绍:作者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通俗易懂。
他一生坎坷,仕途不顺,曾被贬谪多地,这种经历也反映在他的诗作中,很多作品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对民生疾苦的同情以及自身的身世之感。
四、运用片段:在外地打工的小李,每到中秋节就特别伤感。
他想起自己小时候在家乡的院子里,一家人其乐融融赏月的场景。
现在却只能在这陌生的城市里,就像白居易诗里说的“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他看着天上的月亮,心中满是对家乡的思念,觉得自己虽然身处不同的地方,但是思乡之情和千年前的诗人是一样的啊。
《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一、衍生注释:1. “银汉”:银河。
2. “玉盘”:这里指月亮,月亮皎洁圆润像玉盘。
二、赏析:前两句描绘了中秋夜的景象,傍晚的云散去后,清冷的月光洒满大地,银河静静流淌,明月像玉盘一样转动。
后两句则突然转折,感慨这样美好的夜晚不会常有,明年的明月又会在何处观赏呢?既有对当下美好时光的珍惜,又有对未来的不确定的惆怅。
描写中秋节的古诗(精选30首)整理描写中秋节的古诗(精选30首)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斗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
还在苦苦查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我细心整理的描写中秋节的古诗(精选30首),欢迎大家共享。
描写中秋节的古诗11、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一:杜甫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2、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皮日休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3、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王昌龄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4、中秋登楼望月:米芾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5、霜月:李商隐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6、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7、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家乡。
8、中秋月:晏殊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9、秋宵月下有怀:孟浩然秋空明月悬,光荣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10、嫦娥: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11、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白居易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12、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辛弃疾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中秋节的古诗文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你知道中秋节的古诗文吗?下面店铺精心整理了中秋节的古诗文的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中秋节的古诗文1:《望月怀远》(唐·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点评:张九龄是唐代的一代名相,遭受奸臣排斥,贬谪荆州,中秋之夜怀念远方,写了这首诗。
诗歌意境雄浑阔大,骨力刚健,但又情感真挚,特别是前两句早已成为千古名句。
中秋节的古诗文2:《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点评:这首诗先写中秋月色,再写望月怀人,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图画。
以写景起,以抒情结,想象丰美,韵味无穷。
中秋节的古诗文3:最有边塞味的中秋诗词——《子夜吴歌·秋歌》(唐·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点评:《子夜吴歌》分别有春歌、夏歌、秋歌和冬歌四首。
这首秋歌,写征夫之妻秋夜怀思远征边陲的丈夫(“良人”)。
虽未直写爱情,却字字渗透着真挚情意。
李白描写月亮的作品真多:“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等等,当然大部分不是写中秋的。
中秋节的古诗文4: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赏析众所周知,辛弃疾是宋代豪放派词作家的杰出代表。
他的这首《太常引》,运用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通过古代的神话传说,强烈地表达了自己反对妥协投降、立志收复中原失土的政治理想。
从这首词的内容看,此词可能是公元1174年(宋孝宗淳熙元年),作者在建康(今江苏南京)任江东安扶司参议官任上所作。
中秋节诗歌:中秋节经典诗歌朗诵稿前言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自古以来就有许多与中秋有关的诗词作品。
这些诗歌不仅展现了古人眼中中秋的美好与神秘,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和情感共鸣。
今天,我们的主题就是中秋节经典诗歌朗诵。
让我们一同来回顾这些动人心魄的诗作,感慨中秋佳节之美妙。
诗歌一:《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李白经典的诗歌,极其简洁而又富有意蕴。
在中秋夜晚,月亮明亮,宛如晶莹剔透的玉盘悬挂在天空中。
在这样美好的月夜中,千百年来,人们都会思念自己远离的故乡。
李白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人们内心深处对家乡和亲友的无尽思念之情。
诗歌二:《水调歌头》——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这首苏轼的诗歌,描写了中秋夜的风景和自己的心境。
苏轼用笔精湛而又毫不矫饰的笔风,刻画了中秋夜晚的壮观与美丽。
在这样的清凉明亮之景中,苏轼也思考了人生的归宿,表现了身处人世间的无奈和感慨。
此诗如水墨画一般,将人置于深深的思考中,让人在美丽中领悟到生命的寓意。
诗歌三:《临江仙》——杨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首杨炯的诗歌,描述了一位唐代仙人的传说。
仙人过江之际,不舍离去,用诗歌述说不尽的感情,表达对江山人民的热爱和深情。
在这样的美丽江山中,杨炯探究了人生色彩的点滴,美的和温馨的都在其中。
美的是景物,温馨的是人情。
这成为了一个全新的价值观,这对中秋节的诗歌朗诵有着很大的意义。
诗歌四:《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是唐代诗歌中的大家之一,这首《登高》也是他的长诗之一。
在这首诗歌中,杜甫展现了一个旅人的感慨,他披荆斩棘,征战天下,多次在外漂泊,未尝有片刻的安宁和归宿之地。
关于中秋节的诗歌二首
关于中秋节的诗歌二首
【篇一】
瑶琴弦上嫦娥舞,琵琶律韵上蟾宫。
月琴拨弦思望月,柳枝月挂在空中。
江南丝竹千秋月,悠悠思相柔。
小轩窗前望夜空,
凄剪落明月,思相落梦中。
清风瞪龙球,彪缤睹疏绣。
圆月无声亦有情,逐叹嫦娥独寂寞。
月中何欣述相逢。
音渺渺情幽幽,音渺词语为谁柔。
空蘸相思随风柔,觅月萧音望九州。
何去旧情怀春梦。
一曲霓裳羽舞衣,摇落桂花飘满地。
唯余黯香湿衣袖。
此曲为君依,此曲为伊柔。
舞尽相随影,舞罢满帘风。
君盏红酒送温柔,音余琴弦不见君。
酥手摆琴尽千惆。
醉了落花玉女秀,倦了眼眉及不休。
流云蔽月婵娟怜,星光破云难遮羞。
纤指拨琵琶,红嫣谈思梦。
清风吹落梅花羞,
黛玉葬花泣忧揉。
玉骨冰枝还乡愁,醉眼望月入千秋。
归来楚梦魂游,枝絮风舞燕含柳。
桃花御接湘妃竹,丝竹牵情岸花柳
落絮轻拈胭脂扣,泪眼看相愁。
夜空更深水月揉,玄门太近红尘远。
独倚栏珊浴秋风,酥手弹曲心黯然。
丁香空结愁,芭蕉滴水杯中酒。
溢满心叶诉心柔,月下花间梦依旧。
凝于眉尖去黛裘,江南丝竹伴仲秋。
【篇二】
中秋夜空悬金轮,光彩晕露盏光影。
惊鹊栖枝成双影,飞萤点点穿珠行。
庭槐疏影叶飞落,邻杵琴音入思梦。
寂寞嫦娥空守宫,圆月何时有相逢。
暮云绕月溢清凉,倚窗望月心相同。
银汉无言转金轮,圆月寂寞盼君现。
桂花酒香举杯盏,天涯相思何时了。
明月可知相思苦,此夜梦中能相融。
可怜婵娟守蟾宫,正对五更厄残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