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浅滩围垦工程对周围海域盐度分布和水质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3.32 MB
- 文档页数:9
温州滩涂湿地的现状、问题及保护对策李欢欢;鲍毅新;胡知渊;葛宝明【摘要】温州滩涂湿地的现状不容乐观,生态问题日益突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人类干扰不断加剧,且缺乏有效的监测手段和管理措施,使得鸟类栖息地破坏严重,滩涂湿地污染加剧;外来种互花米草的入侵也对滩涂湿地的生物多样性造成了严重的干扰和影响.针对温州滩涂湿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和恢复对策:不断健全湿地保护的法律法规;科学围垦;加强对外来人侵种的监测和控制;加快滩涂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严格管理滩涂湿地,加强污染控制,开展生态治理,增强保护意识等.以切实保护温州滩涂湿地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持续发挥其生态服务功能.【期刊名称】《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08(031)003【总页数】7页(P332-338)【关键词】温州;滩涂湿地;互花米草;湿地水鸟;生物多样性【作者】李欢欢;鲍毅新;胡知渊;葛宝明【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生态研究所,浙江,金华,321004;浙江师范大学生态研究所,浙江,金华,321004;浙江师范大学生态研究所,浙江,金华,321004;浙江师范大学生态研究所,浙江,金华,321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58.12湿地是处于水域与陆地过渡地段的特殊生态系统,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作为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湿地被科学家们称之为“自然之肾”[1].我国大约有湿地总面积3 848.55×104 hm2,约占世界湿地面积的10%,居亚洲第1位、世界第4位;截至2004年,已有21处湿地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面积达303×104 hm2[2].温州滩涂湿地是浙江省重要的滩涂湿地,在浙江滩涂湿地中具有代表性.据2004年统计,浙江省理论深度基准面以上的滩涂资源现有面积为26.07×104 hm2,其中温州市有滩涂资源6.48×104 hm2[3].本文着重讨论了温州滩涂湿地的现状、问题及其保护对策.1 温州滩涂湿地的地理区位及重要作用温州地处浙南沿海地区,温州滩涂湿地北起乐清湾与台州交界,南至浙闽交界的苍南县虎头鼻,东至洞头列岛环岛海岸[3],地理位置介于北纬27°06′~28°01′、东经120°00′~121°15′之间,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润湿性气候区,潮汐为非正规半日浅海潮,平均盐度10~30,以浅海水域和潮间带淤泥海滩类型为丰,其他还有潮间盐水沼泽和河口水域(主要有瓯江、飞云江、鳌江等重要河口).温州是浙江省经济最发达的沿海城市之一,其广阔的海域、漫长曲折的陆地海岸线和岛屿岸线形成了各种海岸湿地生态系统,并蕴育了极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使其成为世界濒危物种黑嘴鸥(Larus saundersi)和极危物种黑脸琵鹭(Platalea minor)最重要的越冬地和迁徙停歇地.1999年1月调查发现,黑嘴鸥在乐清湾、温州湾境内分布3 000多只,占该物种在中国越冬种群的60%[4];同年4月在瓯海区灵昆岛滩涂记录到黑脸琵鹭7只[5].鉴于此,温州灵昆岛东滩湿地、乐清湾和温州湾滩涂湿地被列入中国重要湿地名录,并且浙江省已在“十五”期间着手兴建乐清湾三眼斗湿地保护区和温州湾黑嘴鸥的保护工程.温州滩涂湿地是浙南地区生态安全的屏障,其强大的环境净化和污染物过滤作用对温州沿海水域的水质及渔业的安全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湿地的净化功能主要是通过生物净化来实现的.过剩的营养物质和部分污染物质在生物体内积累、富集,转化为生物自身组织,可以通过收获湿地生物的方式从湿地中去除.在温州滩涂湿地中通过收割优势种植物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和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来实现.湿地具有很高的初级生产力,湿地植物可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大气中的CO2,在全球碳循环中占有重要地位.据研究,湿地植物净同化的碳仅仅有15%再释放到大气中,表明湿地生态系统能够作为一个抑制大气CO2升高的碳汇[6].同时,滩涂湿地盐沼植物对环境沉积物中的氮、磷营养盐和重金属Cu、Zn、Pb、Cd也具有富集和净化效果[7].吴玲玲等对长江口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价值的研究表明,长江口湿地单位面积的服务价值为1.86×104元/(hm2·a)[8],远远大于全国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的服务价值0.54×104元/(hm2·a)[9].因此,温州滩涂湿地的健康关系到浙南地区大气和水文等环境质量,湿地资源的合理保护与高效利用影响着区域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2 温州滩涂湿地的资源现状及主要问题2.1 现状温州大陆海岸线长339.03 km,岛屿岸线长661.44 km,全市现有滩涂资源6.48×104 hm2,包括海涂资源6.36×104 hm2及三江(瓯江、飞云江和鳌江)淤滩0.12×104 hm2[10],占浙江省滩涂资源总量的24.86%.温州沿海滩涂主要属于淤涨型岸滩.由于长江口以南海水在地形、潮流、风浪等多种因素影响下不断地携带泥沙南下,使温州市自古以来就有丰富的滩涂资源,为进行科学的围垦造地提供了条件.文献[3]显示,温州市自建国以来截止2004年底共围垦滩涂面积1.24×104 hm2(见图1).温州滩涂湿地具有丰富的鸟类资源.据记载[5,11],乐清湾、温州湾湿地水鸟非常丰富.曾在乐清湾记录到54种湿地水鸟,隶属4目7科24属,冬候鸟28种,夏侯鸟6种,旅鸟15种,留鸟5种,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有斑嘴鹈鹕(Pelecanus crispus)、黄嘴白鹭(Egretta eulophotes)、白琵鹭(Platalea leucorodia)、黑头白鹮(Threskiornis melanocephalus)、黑脸琵鹭等.在记录到的这些种类中,黑嘴鸥、黑脸琵鹭、斑嘴鹈鹕和黄嘴白鹭等4种鸟类是世界性受胁物种.图1 温州市各县市区1950-2004年围垦滩涂面积图温州沿海滩涂已经成为经济类水产品蛏、蚶、蛎、虾、蟹、蛤等的主要养殖基地.温州沿海附近海域还拥有丰富的贝藻资源,主要分布在南麂列岛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内.列岛海域现有贝类421种,约占我国贝类种数的30%,占浙江省的80%,其中潮间带贝类196种,潮下带及浅海贝类255种;拥有底栖海藻174种,占全国藻类种数的20%,被确定为具有代表性的优势种34种,因而被誉为“贝藻王国”[12].南麂列岛自然保护区湿地也因此被列入国际《人与生物圈》网络的重点保护点[13].温州滩涂湿地植被类型以互花米草群落为优势[14-16],仅在乐清湾西门岛有一定规模成片分布的红树林[17],瓯江河口地区还有少量芦苇沼泽分布[18].2.2 主要问题2.2.1 人类干扰对滩涂湿地的影响(1)滩涂围垦、工程建设对滩涂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随着温州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为了解决土地资源与发展间日益加剧的矛盾,温州市政府势必会进一步加大滩涂湿地围垦与开发的力度.近几十年来随着促淤围涂技术的发展,围垦的速度日益加快:建国前,每20~40 a围涂1次;建国后,每3~5 a围涂1次,并且现阶段的围垦速度已经大大超过了滩涂的自然淤积速度.目前,不少更大强度的重点围垦工程建设也在积极进行中,如温州瓯江口浅滩、乐清乐海、洞头状元南片围涂工程等等.滩涂围垦将会造成生态环境的剧烈改变,使原来的生态系统与自然平衡机制不复存在,直接影响了各类动植物的自然演替,致使许多宝贵的海涂湿地生物资源加速退化乃至枯竭.比如,袁兴中等认为生境状况是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变化的主要原因[19],围垦必然会导致大型底栖动物生境发生变化,尤其是植被的变化和土壤底质理化性质的变化,使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发生改变.胡知渊等通过对温州灵昆岛围垦滩涂潮沟秋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和生态位的研究[20],与葛宝明等[15]在同一区域自然滩涂所做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研究对比分析证实,围垦对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是有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生态位宽度及优势种发生了一定变化;②生态位重叠值发生了相应的变化;③围垦区内外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种类组成有一定的差异.这些都表明围垦区内潮沟生境较之自然滩涂差别比较大.近期涉及滩涂湿地的大型工程建设主要是灵昆洞头连岛工程,其中全长达14.5 km灵霓北堤建设必定会大大减少堤坝两侧底栖动物交流的机会,必然会对滩涂湿地生态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需对其产生的后果作进一步的研究分析与评估.(2)鸟类栖息地被破坏,濒危物种数量急剧下降.乐清湾和温州湾滩涂湿地具有气候适宜、食物丰富、天敌稀少、栖息地面积较大等天然优势,是黑嘴鸥的天然家园.黑嘴鸥已被列入IUCN世界濒危物种红皮书和国际保护联盟世界濒危鸟类名录,其主要繁殖地和越冬地均在我国.温州湾和乐清湾不仅是我国黑嘴鸥最重要的越冬栖息地,同时也是世界濒危物种黑脸琵鹭、黄嘴白鹭和易危物种斑嘴鹈鹕等50多种湿地鸟类的迁徙停歇地和越冬栖息地 .杨月伟等在1997、1999和2003年对温州乐清湾湿地水鸟资源进行的调查[11]表明,鸟类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均呈下降趋势,说明适宜水鸟栖息的整体资源环境正逐渐退化,而这可能与围垦等人为干扰因素有关.已有研究表明,大面积地围垦会破坏沙蚕等底栖动物的生存环境[20-22],使高营养级的许多鸟类包括一些珍稀种类因失去饵食而不再复回[23].丁平等调查发现,由于近年来黑嘴鸥越冬种群栖息地遭到人为破坏,尤其是受过度开发和严重污染的影响,乐清湾乐成和盐盘2块最适宜黑嘴鸥越冬的滩涂湿地已接近消失,在这两处黑嘴鸥的主要栖息地中黑嘴鸥数量减少惊人.尤其是乐成滩涂湿地的黑嘴鸥,1999年1月发现有1 685只,2001年11月下降到460只,2002年1月仅发现120只[4].如果人为干扰如此持续下去,那么几年后黑嘴鸥在温州的最后一块乐土也将受到严重破坏,甚至丧失殆尽.黑嘴鸥如果失去栖息地也将无法生存.因此,在这一地区启动黑嘴鸥及其栖息地保护工程已经刻不容缓.(3)滩涂湿地环境污染加剧.据当地媒体报道[24],温州市委宣传部、温州市环保局等单位于2004年7月16日至8月6日联合发起的“平安温州——环保南北行”调查资料显示,从2003年开始,靠近滩涂围垦养殖区的龙湾区永强片合成革、不锈钢、化工、制药、电镀、纺织印染等重污染型企业迅猛集聚,总量达600多家,而毗邻的温州市开发区滨海园区也引进了30多家合成革、纺织印染企业;滨海技术开发区内现有投入生产或试生产企业25家,日排工业污水约5.3×106 kg,其中12家“重污染企业”日排污水4.5×106 kg;瓯海区现有电镀、印染、制革等重污染企业200多家.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大部分企业偷、漏排现象较为普遍,对环境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再如平阳水头制革业日排污水约8×107 kg,而制革基地内6家污水处理厂日总处理能力只有5.65×107 kg,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因此,大量未经治理的污水直接排入螯江,严重污染螯江中下游水域及螯江淤滩.由于河口湾的特殊地理环境,使得污染物在河口滩涂湿地大量聚集,不但对滩涂渔业养殖造成危害,也造成了大批植物和滩涂湿地底栖动物的死亡.(4)滩涂湿地生物资源过度开发.由于长期重捕轻养,滩涂湿地大型底栖动物资源锐减,影响了滩涂湿地水鸟的食物来源.此外,非法猎捕、捡拾鸟蛋也是导致水鸟种群数量下降的重要原因.(5)旅游开发对滩涂湿地的影响.滩涂上的生产和娱乐活动等可以通过直接干扰滨鸟的觅食行为而影响其对滩涂栖息地的利用[25-27].杨月伟等研究表明[28], 人类活动已经对乐清湾滩涂的鸟类觅食产生了显著影响.并且随着沿海人口的增加和滩涂经济活动的发展, 此类直接干扰活动对鸟类动态的影响亦将日趋明显.因此,过度的旅游开发也逐渐成为威胁滩涂湿地自然景观的重要因素.2.2.2 滩涂湿地中的外来种入侵外来种植物互花米草的入侵也对滩涂湿地的湿地水鸟及滩涂大型底栖动物群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虽然互花米草具有促淤造陆和消浪护堤作用[29-31].但是,由于互花米草对逆境胁迫的高抗性和高适应性[32],并具高繁殖系数[33]及相对土著植物较高的竞争力[34,35],都保证了互花米草具有极强的入侵和扩张能力,对当地的植物群落等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16,36-37].它在滩涂上通过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而逐渐形成单一的互花米草群落,不但使部分岸段海滩植被群落类型因互花米草的引种而发生演替序列的变化.从而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的干扰和影响;而且贝类在密集的米草草滩中活动困难,甚至会窒息死亡,也威胁着鱼类、鸟类的食物来源,降低滩涂的生物多样性,严重破坏滩涂湿地这个极其脆弱的生态敏感区的自然平衡.如长江口2个湿地自然保护区互花米草入侵影响的研究表明,互花米草对保护区内的植被群落、野生动物种群及保护区整个生态系统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36].长江口互花米草入侵东滩盐沼泽对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的影响表明,外来种互花米草已成功入侵崇明东滩,正在大量取代潮间带的优势种海三棱藨草(Scirpus mariqueter),东滩盐沼泽中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优势种已发生了改变,且互花米草群落中的大型底栖动物物种多样性指数显著低于海三棱藨草群落,与此同时营养类群的结构也发生了显著改变[38].有关互花米草入侵九段沙河口湿地对当地昆虫多样性影响的研究表明,互花米草的入侵将可能导致九段沙湿地昆虫多样性的降低和群落结构的改变[39].互花米草入侵在有些岸段甚至还会导致河道淤积,影响航运和排涝,或影响滩涂养殖业和畜牧业等[40].因此,如果任由它的进一步扩散,将会造成严重的生态或经济后果.所以,在滩涂围垦中应该对互花米草采取严格的控制措施,以防止它的进一步扩散.2.2.3 缺乏有力的监测手段与管理措施人们对滩涂湿地的保护意识较为薄弱,涉及湿地保护、开发和利用的部门众多,协调难度大,并且缺乏科学统一的滩涂湿地评价体系和指标体系,未能及时有效地对滩涂湿地作出评价,不能满足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对滩涂湿地的效益进行全面、系统、科学和准确评价的要求,因而极大地影响了对温州滩涂湿地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3 温州滩涂湿地的资源利用与保护对策滩涂湿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刻不容缓.事实表明[41-43],每失去一片湿地,就会失去一种或数种生物,即失去宝贵的生物基因库,这对人类是一种巨大的损失.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人类的生存与其他生物息息相关,保护滩涂湿地就是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身.人类只有合理地利用和开发滩涂湿地资源,与滩涂湿地中的各种生物和谐发展,才能更好地维持生物多样性.这样才能挽救许多急速消失的滩涂湿地及许多濒临灭绝的物种.但是要真正地使滩涂湿地的生态系统稳定,还需要人类做出更大的努力.为了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对温州滩涂湿地进行生态环境规划,为更好地利用温州滩涂湿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3.1 滩涂湿地的科学围垦与可持续发展围垦方式主要有高滩围垦、围堰填海和促淤围垦3种类型,不同的围垦类型改变环境的程度和方式不同.促淤围垦是目前温州滩涂湿地围垦的主要方式.为加快滩涂淤积须建促淤工程, 使滩涂高程早日达到可围要求,平直海岸需在低滩上建丁坝、顺坝、潜堤等促淤,围垦大坝的位置选择应该至少在高潮带和中潮带连接线偏向高潮带处,尽量保留一定面积的有效潮上坪和尽量宽的自然滩涂宽度;然后将滩涂围在大堤以内,但留有一定宽度的龙口,使堤内和堤外保持物质交换,加速堤内湿地淤涨,等适当时候再封堵龙口,在围堤封堵后继续使用引水促淤的方式.围垦后的滩涂土地应当让其自然发展一段时间,以利于整个生态系统的维持.此外,由于互花米草繁殖力极强,容易在滩涂上形成单一优势种,应尽量避免使用互花米草和大米草(Spartina anglica)引种促淤,以减少其蔓延.只有如此,才能尽量减缓滩涂围垦利用和滩涂湿地生态系统保护间的矛盾.3.2 加强对外来入侵种的控制为了控制互花米草的进一步蔓延,减缓其扩散速率,必须构建互花米草监测防除决策管理系统、技术支撑体系和监视监测体系,进一步加强对互花米草的管理.米草地生态控制以化学措施最为快速有效,但可能污染环境;物理措施工程最大,适合于小面积互花米草的控制;生物防止最有发展前景,但是目前应用不理想,且容易引起次生生物的入侵[44].结合互花米草的治理现状,笔者提出如下几点控制互花米草扩散的建议:(1)加强对互花米草控制措施的基础研究.互花米草控制的生物学、生态学基础相对不足,现行的控制措施基本上都是单一进行的,实际上由2种或2种以上的生态管理措施有机结合、综合治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单一措施的不足,或许能取得更好的效果.(2)客观评价互花米草的生态功能是制定互花米草监测和控制措施的基础.鉴于互花米草生态系统功能的综合性,我们必须既要认识到互花米草可能的危害性,又要注重其独特的生态功能.因此,建立互花米草生态功能的指标体系是当务之急.(3)充分利用技术进步,实行互花米草动态监测和管理.需要一个正确预测互花米草扩散、种群爆发规律的模型以及在大尺度范围(区域上或整个海岸带尺度上)的互花米草分布和扩散的资料.在此基础上,以3S技术(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为平台,通过遥感实时监测和资料分析预测米草的动态过程.(4)对互花米草的控制只能通过早期预测并保持监控,一旦发现便及时根除的方法来进行[45].互花米草种子成熟前期是控制的最佳时期,此时应用败育剂——米草净可使互花米草100%败育,可有效防止互花米草大量繁殖和远距离传播[46]. 3.3 加快温州滩涂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由于滩涂湿地围垦与开发力度进一步加大,不仅破坏了沿海滩涂湿地原有的生态系统,而且对黑嘴鸥等湿地水鸟及其栖息地产生了严重影响.鸟类栖息地被侵占,使原先在这里越冬的候鸟无法安全取食栖息,如在我国黑嘴鸥最主要的栖息地——温州沿海的乐清湾和温州湾滩涂湿地,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导致越冬栖息的黑嘴鸥数量直线下降.因此,需要加快温州沿海滩涂湿地保护示范区的建设.应该对那些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生态环境脆弱、生物多样性丰富、具有国家或国际重大意义的滩涂湿地进行优先保护.建议在乐清湾北部建立西门岛海洋特别保护区,在适宜地点营造以秋茄(Kandelia candel)为主的红树林和半红树林,严格保护红树林和黑嘴鸥等湿地鸟类;在瓯江口适宜地段建立滩涂湿地示范区,保护以黑嘴鸥为重点的水禽栖息地和滩涂湿地自然生态景观,并建立湿地生态环境监测系统. 3.4 防止温州滩涂湿地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严格管理滩涂湿地,加强污染控制,积极开展生态治理,防止温州滩涂湿地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同时,健全湿地保护法规体系,加强法制建设,加强宣传和执法力度,增强滩涂湿地保护意识.希望在满足人类发展的同时,还滩涂湿地水鸟、底栖动物及湿地植被群落一个和谐发展的环境,促进滩涂湿地各种生物的和谐发展,维持温州滩涂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创建绿色生态、和谐温州.参考文献:[1]William J,James G G.Wetlands[M].New York:John Wiley,2000:25-34.[2]杨爱民,王芳,刘蒨,等.我国湿地分类与分布特征及水问题分析[J].中国水土保持科[3]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浙江省滩涂围垦总体规划报告(修编)[R].杭州:浙江省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办公室,2005:3-134.[4]丁平,刘兴安,陈征海,等.浙江沿海滩涂湿地水鸟多样性[C]//颜重威.第五届海峡两岸鸟类学术研讨会议集.台中: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2003:241-248.[5]刘安兴,陈征海,丁平.浙江湿地水鸟种群数量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1,27(3):325-329.[6]Brix H,Sorell B K,Lorenzen B.Are Phragmites-dominated wetlands a net source or net sink of greenhouse gases?[J].Aquatic Botany,2001,69:313-324.[7]全为民,李春鞠,沈盎绿,等.崇明东滩湿地营养盐与重金属的分布与积累[J].生态学报,2006,26(10):3324-3331.[8]吴玲玲,陆健键,童春富,等.长江口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评估[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3,12(5):411-416.[9]陈仲新,张新时.中国生态系统效益的价值[J].科学通报,2000,45(1):17-22.[10]温州市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院,温州市海涂围垦处.温州市滩涂围垦总体规划(修编)[R].温州:温州市海涂围垦处,2006.[11]杨月伟,夏贵荣,丁平,等.浙江乐清湾湿地水鸟资源及其多样性特征[J].生物多样性,2005,13(6):507-513.[12]张兴平.温州市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理工版,2002,29(5):579-584.[13]刘瑶,金永平,周安国.浙江省滩涂围垦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发展的评价指标及策略初探[J].海洋学研究,2006,24(增刊):73-82.[14]鲍毅新,葛宝明,郑祥.天河湾滩涂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分布与季节变化[J].动物学[15]葛宝明,鲍毅新,郑祥,等.灵昆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生态位分析[J].生态学报,2005,25(11):3037-3043.[16]慎佳泓,胡仁勇,李铭红.杭州湾和乐清湾滩涂围垦对湿地植物多样性的影响[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06,33(3):324-328.[17]金彬明,陈少波,艾为民.浙江温州红树林湿地资源及其保护开发[J].水利渔业,2005,25(2):61-63.[18]陈征海,刘安兴,李根有.浙江天然湿地类型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2,28(2):156-160.[19]袁兴中,刘红,陆健健.长江口新生沙洲底栖动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特征[J].海洋学报,2002,24(2):133-139.[20]胡知渊,鲍毅新,葛宝明,等.围垦滩涂潮沟秋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和生态位分析[J].动物学报,2006,52(4):800-809.[21]葛宝明,鲍毅新,郑祥.围垦滩涂不同生境冬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J].动物学研究,2005,26(1):47-54.[22]袁兴中,陆健健.围垦对长江口南岸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1,21(10):1642-1647.[23]吴明.杭州湾滨海湿地生态特征及保护利用研究[J].浙江林业科技,2004,24(6):41-45.[24]宿萍.平安温州——环保南北行[N].温州商报,2004-08-06(5).[25]Pfister C,Harrington B A,Lavine M.The impact of human disturbance on shorebird at a migration staging area[J].BiologicalConservation,1992,60:115-126.[26]Smit J C,Visser G J M.Effects of disturbance on shorebirds:a summary of。
15卷2期2006年4月自 然 灾 害 学 报J OURNAL OF NATURAL D I SASTERS Vo.l 15,No .2Apr .,2006收稿日期:2005-10-20; 修订日期:2006-02-20基金项目:浙江省建设厅项目(20031109);浙江省教育厅项目(20030538)作者简介:潘林有(1963-),男,浙江乐清人,教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软粘土性能与地质灾害研究.文章编号:1004 4574(2006)02 0127 05温州劈山围海造地对环境及岩土工程的影响潘林有(温州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浙江温州325027)摘要: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与经济的迅猛发展,温州的土地资源已显匮乏。
劈山围海造地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办法,但劈山围海造地也带来了环境问题和岩土工程问题。
对可能产生的这些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研究,认为有些问题很严重,甚至是不可逆的、灾难性的,必须认真对待;并针对温州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如对拟围垦工程及劈山造地工程必须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以可持续发展为宗旨,进行详细的多方位的科学试验和科学论证。
关键词:劈山围海造地;分析;对策;环境;岩土工程;可持续发展中图分类号:X 45 文献标识码:AI mpact of recl a mati on by bl asti ng mountai ns on environ m entand geotechnical engi neering i nW enzhouP AN Lin you(A rch itect u re and C i vil Engi n eeri ng C ollege ,W enzhou U n i versit y ,W enz hou 325027,Ch i n a)Abst ract :As i n creasi n g popu lation and rapid econo m ic developm en,t the land resource i n W enzhou is extre m ely defi c ient .Recla i m i n g land fr o m the sea through b lasti n g m ountains is an effective so l u tion,but the so l u ti o n do har m to the env ironm ent and geotechn ica l eng i n eeri n g .This paper carries out careful ana l y sis of the proble m s probably happened ,and so m e of wh ich m ay be ver y seri o us ,even irreversi b le ,cala m itous .These prob l e m s m ust be treated seri o usly .This paper puts for w ard so m e correspond i n g counter m easures .,.i e .the project o f recla i m i n g land fro m sea should be reasonab l y p lanned w ith considerati o n o f susta i n able deve l o pm ent as the o ri g i n al purpose ,detailed scientific test and appra isal should be carr i e d ou.tK ey w ords :recla m ation by b lasti n g m oun tains ;analysi s ;counter m easure ;env ironm en;t geotechn ica l eng i n eeri n g ;sustainab le deve l o pm ent随着人口快速增长与经济速猛发展,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土地资源紧缺及耕地资源量锐减问题日益凸现。
海滩围垦对海岸环境的影响的学习心得 (3)
海滩围垦是指在海岸线附近构建低水位浅海平原或近岸浅海区,以达到海洋环境保护进而保护海洋生态的目的。
海滩围垦对海岸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中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海滩围垦有利于减少海洋风暴带来的破坏,因为它可以降低海浪的高度,强度和能量,从而减少海岸环境的破坏。
此外,可以由海滩围垦构成的缓冲带也可以起到缓冲作用,从而使海洋风暴对海岸环境的破坏减少得更多。
二是海滩围垦可以保护海岸环境免受不必要的污染,因为它可以减少由污染物进入海岸环境带来的影响。
它还可以减少溢油等人为污染物的进入,减缓水位的波动,从而保护海岸环境的生态完整性。
三是海滩围垦也可以有利于海岸环境的植被恢复,当盐度、温度和水位等环境条件得到改善时,植被可以得到有效的恢复。
海滩围垦可以改善海水的酸碱度、温度和溶氧量,改善海岸环境的磷酸盐等营养元素含量,从而有利于植被的恢复。
最后,海滩围垦也有助于提高海岸环境的可行性,它可以减少潮汐带来的破坏,减少沿海地区植被受到伤害,使得海岸环境更加适宜人类活动和交通。
此外,海滩围垦也可以把湿地等具有生态价值的地方与潮汐或洋流的影响分离,从而保护生态完整性和多样性。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海滩围垦对海岸环境具有重要的保护
作用,在实际的保护过程中,应该重视围垦的规划和设计,以免损害自然环境。
此外,还应该制定有效的监督措施,以最大程度地保护海岸环境。
温州浅滩围垦工程对周围海域盐度分布和水质的影响杨茂盛;沈永明【摘要】在收集春季瓯江口海域附近的入海污染源位置和污染源源强等数据资料的基础上,主要考虑海水中溶解态无机氮(DIN)、溶解态无机磷(DIP)和叶绿素a的含量,利用MIKE21模型,考虑水体斜压,对温州浅滩围垦工程前后周围海域水环境的水动力和水质进行了耦合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工程并不会大范围改变瓯江口海域的水动力特征,影响主要集中在河口附近,体现在北口区域的流速有所增加、南口区域近河口处流速有所减小;同时,围垦工程导致北口潮流加大、盐度值略有增加;工程实施后不会对周围海域水质造成大范围改变,但是对局部海域水质的确有一定的影响,近河口处海域的营养盐浓度和叶绿素a含量都呈现上升趋势,局部区域富营养化一定程度上有所加重.【期刊名称】《水运工程》【年(卷),期】2016(000)011【总页数】9页(P41-49)【关键词】瓯江口;水动力;盐度分布;围垦工程【作者】杨茂盛;沈永明【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24;大连理工大学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2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659;X52围垦工程在沿海城市解决人多地少矛盾、进行城市化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但是围垦工程会对航道岸线、海域水沙环境和生态环境产生影响,有必要对围垦后的具体影响进行研究。
瓯江口海域位于浙江省沿海南部,北侧毗邻乐清湾,南侧靠近飞云江口海域,滩涂资源非常丰富,是温州市重要的沿海产业区域。
温州浅滩是瓯江口海域最大的浅滩,进行温州浅滩围垦工程是温州市重要的发展战略。
目前,关于瓯江口海域围垦工程对周围海域水动力和泥沙环境影响的研究已有很多[1-3],但是关于温州浅滩围垦工程对周围海域盐度分布和水质影响的综合研究还有待完善。
王勇智[4]对灵霓北堤建立前后的水质变化进行后评价,陈雷等[5]对2007年春季的瓯江口海域环境质量进行调查,叶新荣等[6]对2010—2013年瓯江口海域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李佳[7]研究了DIN和DIP分布情况对乐清湾重大围垦工程的响应。
第29卷第3期2010年6月水力发电学报JOURNAL OF HYDROELECTRIC ENGINEERING Vol.29No.3Jun.,2010温州浅滩二期围涂开发对瓯江河口演变的影响分析郑敬云1,2,陈永灿1,麦苗3(1.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4;2.温州市瓯江口开发建设总指挥部,浙江温州325027;3.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天津300456)摘要:围涂开发势必改变河口水域的潮流动力条件,系统分析围涂开发对河口冲淤演变的影响,能为工程的科学决策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本文介绍了温州浅滩泥沙淤积环境特性,分析了温州浅滩二期围涂开发对瓯江河口冲淤演变的影响。
研究表明:温州浅滩的走向与瓯江南、北口潮流的主方向基本一致,围涂开发将局部改变河口的潮流动力,不会强制改变瓯江河口潮流的动力轴线,不会引起其潮流结构的总体调整,围涂开发符合河口自身演变规律;同时,温州浅滩二期围涂区域总体呈冲淤动态平衡状态,开发应采取必要的工程促淤措施,防止局部冲刷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河流泥沙工程学;温州浅滩;围涂开发;滩涂演变;瓯江河口中图分类号:TV148+.5文献标识码:AThe second phase reclamation of Wenzhou shoal and its impacton the evolution of Qujiang river estuaryZHENG Jingyun 1,2,CHEN Yongcan 1,MAI Miao 3(1.State Key Laboratory of Hydro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100084;2.General Headquarters for Exploitation &Construction of Oujiang River Estuary in Wenzhou ,Wenzhou ,Zhejiang Province325027;3.Tianjin Research Institute of Water Transport Engineering ,Tianjin300456)Abstract :Tidal flats reclamation changes the dynamic conditions of a tidal estuary and an analysis of the reclamation impacts on the estuary evolution is often needed to make a scientific project decision.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sediment transport conditions of Wenzhou shoal and shows the following impacts of Wenzhou shoal reclamation on the estuary evolution.First ,with the tidal flat along the main flow directions of the south and north estuary branches ,the reclamation only causes local changes in tidal dynamics and no change in either the dynamic center or the main flow structure of the estuary ,so it is consistent with the natural evolution.Second ,for the second-stage reclamation ,the sediment transport near the tidal flat is nearly in equilibrium and it is necessary to enhance the deposition and prevent erosion.Moreover ,further study is needed to understand the impact on the estuary ecological environments.Key words :river sedimentation engineering ;Wenzhou shoal ;reclamation project ;tidal flats evolution ;Oujiang river estuary收稿日期:2009-12-08基金项目: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统筹项目(2009-TC-2)作者简介:郑敬云(1975—),男,博士研究生,一级建造师、工程师.E-mail :zjy@ 0概述瓯江是浙江省第二大河,其出海口被灵昆岛分为南口和北口,口外岛屿林立,滩槽交错,地形复杂。
温州瓯飞浅滩地形冲淤演变特征肖云川【摘要】基于瓯飞浅滩海域多年水文泥沙及地形水深实测资料,分析研究其水动力泥沙特性及地形冲淤演变规律.结果表明:研究海域潮流性质属于非正规半日浅海潮流,各垂线分潮流椭圆率K值在0.00~0.20之间,故潮流总体上以往复流为主;含沙量分布呈现外海向口内逐渐增大的趋势,且大潮期含沙量明显大于中潮和小潮期;通过对瓯飞浅滩近几十年的冲淤计算及相关断面分析,认为瓯飞浅滩的潮滩区域总体处于略有淤高基本稳定的状态.不同于潮滩区域,瓯飞浅滩的水下浅滩区域在1987—2010年,年均冲刷幅度为0.008~0.02 m,表现为基本稳定略有冲刷的状态.【期刊名称】《水运工程》【年(卷),期】2018(000)012【总页数】6页(P51-56)【关键词】瓯飞浅滩;含沙量;冲淤;地形演变【作者】肖云川【作者单位】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40216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142瓯飞滩大陆岸线基本平直,河口处略有内凹,除岛屿间受峡道效应影响外,大部分水域开阔,是泥沙积聚的环境[1-2]。
在径流和潮流作用下,河口及其两侧泥沙沉积,形成了中沙浅滩、三角沙浅滩以及灵昆岛东南侧的温州浅滩,尤其冬季受浙江沿岸流和大风影响,温州海域处于高含沙量的泥沙淤积环境,浅滩缓慢淤积抬高[3]。
温州湾沉积物由中细砂级的粗粒物质和粉砂黏土级的细粒物质构成。
在整个海湾海域和潮滩上以黏土质粉沙和粉砂质黏土为主[4]。
瓯飞滩为潮滩沉积区,其底质分布的横向变化以中潮滩粗化为特征,高潮滩以黏土质粉砂为主,中潮滩分布砂质粉砂-粉砂质砂或者细砂,低潮滩又从黏土质粉泥沙向粉砂质黏土过渡。
纵向上,底质向河口方向变粗,粗粒物质相对集中于河口南侧的潮滩[5]。
近年来,随着温州区域社会经济不断快速发展,开发滩涂资源成为解决土地供应不足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6],因而加强对瓯飞浅滩历年地形冲淤演变分析,可为进一步科学合理地规划利用滩涂资源提供指导意见[7]。
海滩围垦对海岸环境的影响的学习心得 (5)
海滩围垦对海岸环境有着巨大的影响。
首先,海滩围垦作为护岸工程的一部分,能够保护海岸环境,对防止海岸沉降、抗击风暴潮、防止洋流侵袭具有重要的作用。
其次,海滩围垦可以有效地减少砂土的侵蚀,阻止海岸线的不断后退,使沿海环境得到有效的保护。
此外,它还能丰富海滩的环境多样性,改善海湾环境的生态平衡,保护当地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养护生态系统协调发展,提高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有利于沿海渔业的发展和海洋旅游景观的美化。
同时,海滩围垦也会产生负面效应,如海滩淤积和洞穴的变形。
这些都往往会破坏当地的沙滩环境,并影响海洋生物的自然旅行,影响水质和生物多样性。
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海滩围垦工程需要考虑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内涵,联系海岸植物,建立衔接海陆之间生态体系,保护珍贵的海洋生物,充分发挥这些护岸工程的生态功能。
因此,以上可以看出,海滩围垦对海岸环境有双重影响,有利于海洋环境质量的改善,但也可能引起砂土的淤积,造成海洋生物的破坏。
因此,在实施海滩围垦工程时,应当尊重海洋环境,充分考虑当地环境的特点,把握好海滩围垦的安全设计,避免破坏海岸环境。
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海滩围垦工程,才能确保海岸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黄岙二期围涂工程对附近海区水动力的影响研究
黄哲浩;徐群
【期刊名称】《浙江水利科技》
【年(卷),期】2008(000)005
【摘要】围垦工程建成后,改变了周边水流场的分布状态,从而对周边海区的水动力环境产生一定影响.以温州市洞头黄岙二期围涂工程为例,通过定床物理模型研究分析了工程建成后对周边海区的流速、流向等影响程度.
【总页数】3页(P16-18)
【作者】黄哲浩;徐群
【作者单位】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8;温州市瓯江口开发建设总指挥部,浙江,温州,325027;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9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277.4
【相关文献】
1.温州市龙湾二期围涂工程施工期的渔船通航 [J], 徐东海
2.钱塘江河口围涂工程对杭州湾水动力和水环境的影响 [J], 邹志年;沈永明
3.瓯飞一期围垦工程建设对龙湾二期围涂工程影响研究 [J], 蔡佳佳
4.三门湾2003-2013年间围涂工程对水动力环境的影响研究 [J], 黄潘阳;陈培雄;来向华;郭芬芬
5.罗源湾多年围填海工程对水动力环境的累积影响研究 [J], 王勇智;孙惠凤;谷东起;闫文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