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江西省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最新考试试题库(完整版)
- 格式:docx
- 大小:16.87 KB
- 文档页数:1
2014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综合素质)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材料分析题 3. 写作题单项选择题1.黄老师向民间艺人学习地方戏曲,并将这些内容引入到音乐课教学中,这种做法体现了黄老师具有( )。
A.校本教研的意识B.课程开发的意识C.长善救失的意识D.示范引领的意识正确答案:B解析:教师从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要求教师要积极参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建设。
培养开发课程、评价课程、主动选择和创造性地使用新课程教材的能力。
题干中黄老师积极向民间艺人学习地方戏曲,并将这些内容引人到音乐课的教学中,体现的就是课程开发的意识。
2.高一入学开始,班主任王老师便通过各种渠道,深入了解班上每一个同学,并据此指导学生制定三年发展规划。
这说明王老师关注( )。
A.学生发展的差异性B.学生发展的互补性C.学生发展的平衡性D.学生发展的顺序性正确答案:A解析:从题干中的“班主任王老师通过各种渠道,深入了解班上每个同学的情况,并据此指导学生制定个人三年发展规划”可知教师能够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的发展,充分体现的就是王老师尊重学生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3.班主任孙老师经常对学生说“知识改变命运,分数才是硬道理”,他自己出钱设立了“班主任基金”用于奖励每次考试成绩前三的学生,孙老师的做法( )。
A.正确,成绩是评价学生的重要依据B.正确,物质奖励具有良好的激励功能C.不正确,考试成绩不能衡量学生的素质D.不正确,成绩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正确答案:D解析:班主任孙老师以学生的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指标,违背了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应该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尤其应该注意评价内容的综合化,不能仅关注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心理素质、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积极的情感体验等。
4.政治课上,杨老师误把“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表述成“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都是有联系的”。
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这个答案选出。
(本⼤题共29⼩题,每⼩题2分,共58分)黄老师向民间艺人学习地方戏曲,并将这些内容引入到音乐课教学中,这种做法体现了黄老师( )。
校本教研的意识课程开发的意识长善救失的意识示范领导的意识高中一年级入学开始,班主任王老师通过各种渠道,深入了解班级每个学生的情况,并据此制定个人三年发展规划,这种做法表明王老师关注( )。
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学生发展的互补性学生发展的平衡性学生发展的顺序性班主任孙老师经常对学生说:“知识改变命运,分数才是硬道理”,他自己出钱设立了“班主任基金”,用于奖励每学期末前三名的学生,孙老师的做法( )。
正确,物质奖励具有良好的激励作用不正确,考试成绩不能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正确,考试成绩是衡量学生的重要依据不正确,考试成绩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指标政治课上,老师误把“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表述成“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都是联系的”,恰当的处理方式是( )。
为了面子,将错就错坚持实事求是,马上纠正如果学生不问,不予纠正为了教学进度,课后再说某中学对违反校规的学生进行罚款,该校的做法( )。
合理,学校有自主管理学生的权利合法,这是塑造良好校风的有效手段不合法,侵犯了学生及其监护人的财产权不合法,罚款之前应得到主管部门的许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最基本的权利是( )。
管理学生权教育教学权学术自由权民主管理权教师王某在课堂上使用方言而不是普通话教学,王某的教学行为( )。
合法,只要课堂教学效果好,用哪种语言教学无所谓合法,都是当地学生,用方言更易与学生交流不合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不合法,违反了教育应弘扬优秀文化传统的规则某教育局为将一所初级中学打造成示范学校,将全县的所有优秀教师都调配给该校,该县教育局的做法( )。
正确,利于提高该校教学质量正确,有利于扩大教育的影响不正确,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不正确,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某初级中学开展“法制教育日”活动,要求学生的父母配合,有些父母说:“孩子送到学校,学校就应负责他的所有教育,我们平时工作忙,哪有时间管呢?”父母的做法( )。
2014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综合素质》试题(中学)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 分,共58 分)1.黄老师向民间艺人学习地方戏曲,并将这些内容引入到音乐课教学中,这种做法体现了黄老师具有()。
A.校本教研的意识B.课程开发的意识C.长善救失的意识D.示范引领的意识2.高一入学开始,班主任王老师便通过各种渠道,深入了解班上每一个同学,并据此指导学生制定三年发展规划。
这说明王老师关注()。
A.学生发展的差异性B.学生发展的互补性C.学生发展的平衡性D.学生发展的顺序性3.班主任孙老师经常对学生说“知识改变命运,分数才是硬道理”,他自己出钱设立了“班主任基金”用于奖励每次考试成绩前三的学生。
孙老师的做法()。
A.正确,成绩是评价学生的重要依据B.正确,物质奖励具有良好的激励功能C.不正确,考试成绩不能衡量学生的素质D.不正确,成绩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4.政治课上,杨老师误把“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表述成“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都是有联系的”。
对此口误,恰当的处理方法是()。
A.为了保面子,将错就错B.坚持实事求是,马上纠正C.如果学生不问,不予纠正D.为了赶教学进度,课后再说5.某中学对违反校规的同学进行罚款,该校的做法()。
A.合法,学校有自主管理学生的权利B.合法,是塑造优良的有效手段C.不合法,侵犯了学生及其监护人的财产权D.不合法,罚款之前应该得到主管部门的许可6.依据《教师法》教师最基本的权利是()。
A.管理学生权B.科研学术活动权C.民主管理权D.教育教学权7.教师王某在课堂上使用方言而不是普通话进行教学,王某的教学行为()。
A.合法,只要课堂教学效果好,用哪种语言教学无所谓B.合法,都是当地学生,用方言教学更容易与学生沟通C.不合法,教师授课应该使用普通话D.不合法,违反教师应当弘扬的优秀文化传统规定8.某县教育局为将一所初级中学打造成示范学校,将全县最优秀的教师都调配给该学校,该县教育局的做法()。
1、我国最早使用班级授课制是在( )年。
A.1862B.1902C.1903D.19122、人伤感时,会见花落泪,对月伤怀。
这表现出哪种情绪状态?( )A.表情B.心境C.激情D.应激3、建立系统论的科学家是( )。
A.贝塔朗菲B.维纳C.申农D.普里戈金4、唐代诗人李商隐曾在诗中写道:”镂金作制传荆俗,剪绿为人起晋风。
”这句诗描绘的是中国哪一种民间艺术形式?()A.春联B.年画C.窗花D.皮影5、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教师把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3=4(人),12÷2 =6(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 )。
A.巩固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6、下列武器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过程中首次研发成功,并用于战争的是()。
A.坦克B.重机枪C.原子弹D.潜水艇7、教师应享有的基本物质利益权利是()A.报酬待遇权B.学术研究权C.进修培训权D.教育教学权8、“以人为本”体现在教学中,要求教师( )。
A.统筹兼顾B.一切以教材为标准C.因材施教D.立足长远9、据调查,教师对学生拳打脚踢的情况现在已经较少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心罚”。
比如:对于成绩不好的罚做题目、罚抄单词一百遍;对于不遵守劳动的学生罚站、罚值日等。
教师这样的行为( )。
A.是正确的,教育中适当的惩罚是必不可少的B.是正确的,老师没有侵犯的学生的身体健康C.是不正确的,老师没能做到依法执教D.是不正确的,老师没能做到团结合作10、唐代诗人李商隐曾在诗中写道:”镂金作制传荆俗,剪绿为人起晋风。
”这句诗描绘的是中国哪一种民间艺术形式?()A.春联B.年画C.窗花D.皮影11、“没有查出病就是健康”实质上忽视了人的( )。
A.生理健康B.生理卫生C.心理健康D.身体健康12、据调查,教师对学生拳打脚踢的情况现在已经较少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心罚”。
比如:对于成绩不好的罚做题目、罚抄单词一百遍;对于不遵守劳动的学生罚站、罚值日等。
1、以下属于从外在观点对动机下定义的是()A、动机是推动人们行为的内在力量B、动机是个体的内部过程C、动机是为实现一个特定的目的而行动的原因D、动机是一种需要所推动,达到一定目标的行为动力,它起激起、调节、维持和停止行动的作用2、人工智能是属于()A、人和动物的学习B、人类的学习C、知识和技能的学习D、机器学习3、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A、气质B、性格C、兴趣D、能力4、以下能够测定12种人格特质的问卷是()A、艾森克人格问卷B、Y-G人格测验C、主题统觉测验D、卡特尔人格因素问卷5、编制16人格因素问卷的是()A、艾森克B、卡特尔C、哈撒韦D、霍兰德6、在比纳-西蒙智力测验中,每完成一个题目代表几个月的智龄?()A、、1个月B、、2个月C、、3个月D、、4个月7、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如同自己也受到强化一样,这称为()A、外部强化B、自我强化C、直接强化D、替代强化8、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声望的需要是()A、认知内驱力B、附属内驱力C、欲望内驱力D、自我提高内驱力9、以下能够测定12种人格特质的问卷是()A、艾森克人格问卷B、Y-G人格测验C、主题统觉测验D、卡特尔人格因素问卷10、已有研究指出,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是()A、 2岁B、 4岁C、 6岁D、 8岁11、品德态度的形成包括以下阶段()A、顺从阶段、认同阶段、内化阶段B、醒悟阶段、转变阶段、自新阶段C、前道德阶段、因循阶段、原则阶段D、自我中心阶段、权威阶段、可逆性阶段、公正阶段12、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如同自己也受到强化一样,这称为()A、外部强化B、自我强化C、直接强化D、替代强化13、当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时,这是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哪一阶段特征?()A、关注发展阶段B、关注学生阶段C、关注情境阶段D、关注生存阶段14、根据性别、年龄、技能、拥有物、居住地以及朋友对自己进行相应的分类,称为()A、自我评价B、自我概念(将自我作为客体进行观察,形成一系列关于自己特质与特征的认识)C、自我定义。
云测库,互联网测评考试与人才管理平台2014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教师版)试卷题量:33题试卷总分:150分试卷限时:120分钟测评/引用码:30wVkFk一、单项选择题1、黄老师向民间艺人学习地方戏曲,并将这些内容引入到音乐课教学中,这种做法体现了黄老师( )。
A、校本教研的意识B、课程开发的意识C、长善救失的意识D、示范领导的意识【答案】B【解析】老师的做法体现的是课程发开的意识。
2、高中一年级入学开始,班主任王老师通过各种渠道,深入了解班级每个学生的情况,并据此制定个人三年发展规划,这种做法表明王老师关注( )。
A、学生发展的差异性B、学生发展的互补性C、学生发展的平衡性D、学生发展的顺序性【答案】A【解析】深入了解班级学生的情况,并据此制定个人三年发展规划,这种做法表明王老师关注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3、班主任孙老师经常对学生说:“知识改变命运,分数才是硬道理”,他自己出钱设立了“班主任基金”,用于奖励每学期末前三名的学生,孙老师的做法( )。
A、正确,物质奖励具有良好的激励作用B、不正确,考试成绩不能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C、正确,考试成绩是衡量学生的重要依据D、不正确,考试成绩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答案】D【解析】考试成绩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孙老师的做法只重视了考试成绩,忽略了学生的其他优点。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要重视全面发展,尊重个性,而不能单纯的凭成绩判断学生的好坏,作为奖励的唯一标准。
4、政治课上,老师误把“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表述成“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都是联系的”,恰当的处理方式是( )。
A、为了面子,将错就错B、坚持实事求是,马上纠正C、如果学生不问,不予纠正D、为了教学进度,课后再说【答案】B【解析】教师最基本的职责就是授业、解惑,教授学生正确的知识。
5、某中学将违反学生进行罚款,该校的做法( )。
A、合理,学校有自主管理学生的权利B、合法是塑造良好校风的有效手段C、不合法,侵犯了学生及其监护人的财产权D、不合法,罚款之前应得到主管部门的许可【答案】C【解析】我国《行政处罚法》第15条规定:“行政处罚由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
2014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中学)》真题第 1题:单选题(本题2分)黄老师向民间艺人学习地方戏曲,并将这些内容引入到音乐课教学中,这种做法体现了黄老师( )。
A 、 校本教研的意识B 、 课程开发的意识C 、 长善救失的意识D 、 示范领导的意识【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老师的做法体现的是课程发开的意识。
第 2题:单选题(本题2分)班主任孙老师经常对学生说:“知识改变命运,分数才是硬道理”,他自己出钱设立了“班主任基金”,用于奖励每学期末前三名的学生,孙老师的做法( )。
A 、 正确,物质奖励具有良好的激励作用B 、 不正确,考试成绩不能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C 、 正确,考试成绩是衡量学生的重要依据D 、 不正确,考试成绩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考试成绩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孙老师的做法只重视了考试成绩,忽略了学生的其他优点。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要重视全面发展,尊重个性,而不能单纯的凭成绩判断学生的好坏,作为奖励的唯一标准。
第 3题:单选题(本题2分)政治课上,老师误把“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表述成“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都是联系的”,恰当的处理方式是( )。
A 、 为了面子,将错就错B 、 坚持实事求是,马上纠正C 、 如果学生不问,不予纠正D 、 为了教学进度,课后再说【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教师最基本的职责就是授业、解惑,教授学生正确的知识。
某中学将违反学生进行罚款,该校的做法( )。
A 、 合理,学校有自主管理学生的权利B 、 合法是塑造良好校风的有效手段C 、 不合法,侵犯了学生及其监护人的财产权D 、 不合法,罚款之前应得到主管部门的许可【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我国《行政处罚法》第15条规定:“行政处罚由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
”第17条规定:“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 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可以在法定授权范围内实施行政处罚。
2014年江西教师资格考试考试真题卷•本卷共分为1大题50小题,作答时刻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要一个最契合题意)1.常识是单个经过与环境彼此作用后取得的__A.感触与体会B.前人经历C.回忆的内容D.信息及其安排参考答案:D2.给定信息和要到达的方针之间有某些妨碍需求被战胜的影响情境称为__A.原型B.定势C.变式D.问题参考答案:D3.在操作技术构成进程中,把仿照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彼此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称为__A.操作的定向B.操作的仿照C.操作的整合D.操作的娴熟参考答案:C4.一个人的对人对己、对事、对物的心情是__A.与生俱来的B.在先天要素基础上构成的C.是遗传得来的D.经过学习而构成的参考答案:D5.学习战略是学习者为了进步学习作用和功率,有目的、有认识地拟定的有关学习进程的__A.方案B.学习方案C.技术D.思想程序参考答案:A6.下列各项中不契合土地增值税规则的是__。
A.超越国家的有关规则利息上浮起伏的部分不答应扣除B.超越借款期限的利息部分和加罚的利息答应扣除C.因转让房地产交纳的教育费附加,也可视同税金予以扣除D.旧房及建筑物的点评价格为重置成本价乘以成新度折扣率后的价格参考答案:B[解析]关于超越借款期限的利息部分和加罚的利息不答应扣除。
7.被称为工作回忆,在信息加工体系中居于中心位置的是__。
A.长时回忆B.有意回忆C.感觉回忆D.短时回忆参考答案:D[解析]信息加工体系中有长时回忆和短时回忆、瞬时记忆三个不同的信息加工阶段。
其间,短时回忆被称为工作回忆,在信息加工体系中居于中心位置,故选D。
8.在心思学界,一般以为教育心思学作为一个独立分支的标志是__。
A.乌申斯基《教育心思学》B.鲍尔文《教育心思学》C.桑代克《教育心思学》D.卡普杰列夫《教育心思学》参考答案:C[解析]在心思学界,一般将桑代克《教育心思学》作为教育心思学一个独立分支的标志,故选C。
1、儿童对父母和权威表现出尊重与顺从,或者把成人的规则看成是不变的阶段称为()
A、自我中心阶段
B、他律阶段
C、自律阶段
D、公正阶段
2、以下属于从外在观点对动机下定义的是()
A、动机是推动人们行为的内在力量
B、动机是个体的内部过程
C、动机是为实现一个特定的目的而行动的原因
D、动机是一种需要所推动,达到一定目标的行为动力,它起激起、调节、维持和停止行动的作用
3、教师不直接将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和发现新知识和问题的方法是()
A、讲授法
B、发现法
C、掌握学习法
D、头脑风暴法
4、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
A、气质
B、性格
C、兴趣
D、能力
5、在教"鸟"概念时,用麻雀、燕子说明"前肢为翼,无齿有喙"是鸟概念的本持征,这是适当地运用了()
A、命题
B、案例
C、反例
D、正例
6、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任务的是()
A、避免失败者
B、力求成功者
C、自我实现者
D、追求荣誉者
7、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后,其它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称为()
A、刺激分化
B、消退
C、刺激泛化
D、获得
8、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通常要求成功地完成以下多少百分比的教学评价项目,才能进入新单元的学习?()
A、 50%-60%
B、 60%-70%
C、 70%-80%
D、 80%-90%
9、根据研究,以下哪一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
A、初一
B、初二
C、初三
D、高一
10、有研究者通过分析学生的家庭背景,成长历史、档案、日记、书信等来了解其心理特征,这种研究方法是()
A、、个案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观察法
11、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叫做:()
A、差生行为
B、问题行为
C、逆反行为
D、心理障碍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