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旅游市场的特点及分类剖析
- 格式:ppt
- 大小:1.01 MB
- 文档页数:68
最新第四章旅游资源思考题及答案资料第四章旅游资源思考题1.名词解释(1)旅游资源:凡是能够造就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环境和自然事物、文化事物、社会事物或其他任何客观事物,都可构成旅游资源。
(2)可进入性:(旅游)资源所在地同外界交通往来的通畅和便利程度。
(3)旅游基础设施:其主要使用者为当地居民,但也必须向旅游者提供或者旅游者也必须依赖的设施。
(4)旅游上层设施:指那些虽然也可以供当地居民使用,但主要是供外来旅游者使用的旅游服务接待设施。
(5)旅游景点的生命周期:以游客接待量的变化为表现特征的发展或演进过程,称之为该景区景点的生命周期。
(6)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在对该旅游资源开发项目进行投资决策之前,就该项目的开发在经济上是否可行开展调查和研究。
2.举例说明旅游资源的分类,并指出其分类标准或依据。
答:略。
3.列举并解释旅游资源的特点。
答:特点一:多样性。
旅游资源是一个内涵非常广泛的集合概念,即任何能够造就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环境的事物都可以成为旅游资源。
此外,旅游资源在表现形式上也可反映出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特点二:吸引力的定向性。
任何一项旅游资源的吸引力都会有某种程度的定向性特点,而不大可能对所有的消费者人群都具有同等吸引力。
特点三:垄断性。
除了以主题公园为代表的当代人造物之外,大多数旅游资源,特别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中作为旅游资源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都具有地理上不可移动的特点。
即使有仿制物,这种仿制物脱离了原有的特定历史和环境而不再具有原真性,从而失去其原物所有的价值和意义。
特点四:易损性。
一项使用过度的有形资源可能会因此而逐渐损毁,无形的旅游资源如果维护不当,短期内同样也难以恢复。
特点五:可创新性。
随着时间的发展,旅游消费者的兴趣、需要以及社会时尚潮流都可能会发生变化。
这使得人造资源的创新成为可能。
4.决定一项旅游资源价值大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为什么?答:一项旅游资源的价值大小,主要取决于其自身的品质及坐落地点这两个方面的结合情况。
《旅游市场营销》教学大纲教学目的与要求本学期旅游管理、旅游酒店专业的《旅游市场营销学》课程选用由赵西萍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旅游市场营销》为教材。
教学时既要求学生能够掌握现代旅游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以能通过具体的旅游市场营销实际案例分析,将市场营销的一般原理与旅游市场营销的实践结合起来,掌握旅游市场的运行规律和操作程序,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要提高案例教学讨论的比重。
考核时也将有一些案例分析题型。
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内容结构:第一节旅游产品与旅游市场一、旅游产品二、旅游市场第二节旅游市场营销一、旅游市场营销概述二、旅游市场营销观念的发展三、市场营销与旅游市场营销的差异本章重点:市场营销与旅游市场营销的差异(案例分析:英国瑞甫公园崛起的启示)第二章旅游市场营销管理内容结构:第一节旅游市场营销管理过程一、分析旅游市场营销机会二、研究、选择旅游目标市场三、制定旅游市场营销战略四、制定营销计划五、实施和控制旅游市场营销计划第二节旅游市场营销计划一、旅游市场营销计划和制定过程二、旅游市场营销计划的实施第三节旅游市场营销控制一、旅游市场营销控制的主要问题二、旅游市场营销控制的方式本章重点:市场营销计划的制定(案例分析:让“旅行的伴侣”开拓和占新市场)第三章旅游市场营销战略第一节旅游市场营销战略一、旅游市场营销战略的概念二、旅游市场营销战略的特点和意义三、旅游市场营销战略的形成四、旅游市场营销战略的三种基本类型五、战略选择矩阵第二节旅游市场营销组合战略一、旅游市场营销组合概述二、旅游市场营销组合因素三、旅游市场营销组合战略第三节旅游市场竞争战略一、市场主导者战略二、市场挑战者战略三、市场跟随者战略四、市场利基者战略本章重点:市场营销战略。
战略选择矩阵。
旅游市场竞争战略。
(案例分析:把昆明建成国际旅游城市的战略构想)第四章旅游市场营销环境分析第一节旅游市场营销环境第二节旅游市场营销微观环境分析一、购买者对企业营销活动的影响二、中间商对旅游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三、竞争者对旅游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四、公众对旅游企业营销活动的影响第三节旅游市场营销宏观环境分析一、政治法律因素二、文化因素三、社会因素四、经济因素五、人口、地理因素六、技术环境第四节机会-风险分析一、机会与风险二、机会-风险分析本章重点:市场营销的环境分析。
《旅游学概论》笔记第一章:旅游学基础1.1旅游的定义与特征1.2旅游的历史与发展1.3旅游的类型与分类1.4旅游的社会经济影响第二章:旅游市场与需求分析2.1旅游市场的概念与构成2.2旅游需求的特点与影响因素2.3旅游者行为分析2.4旅游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选择第三章:旅游资源与产品3.1旅游资源的分类与评估3.2旅游产品的概念与特征3.3旅游产品的开发与管理3.4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第四章:旅游业的组织与管理4.1旅游企业的类型与功能4.2旅游业的管理模式与结构4.3旅游业的人力资源管理4.4旅游业的营销策略第五章:旅游政策与法规5.1旅游政策的制定与实施5.2旅游法规的内容与作用5.3旅游安全与风险管理5.4旅游可持续发展政策第六章:未来旅游发展趋势6.1数字化与智能旅游6.2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6.3文化旅游与体验经济6.4全球化对旅游业的影响第1章:旅游学基础1.1旅游的定义与特征旅游是指人们为了休闲、观光、探险、文化体验等目的,暂时离开通常居住地,前往其他地方并返回的活动。
旅游的定义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目的性:旅游是有明确目的的出行。
过程性:包括出发、旅程和返回的全过程。
临时性:旅游者在目的地停留时间相对较短,通常不超过一年。
动态性:旅游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受时间、空间及个人因素影响。
旅游的特征:文化性:旅游活动常常涉及不同文化的交流与体验。
经济性:旅游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社会性:旅游活动通常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休闲性:旅游旨在放松身心,享受生活。
旅游者的分类:按目的:休闲旅游、商务旅游、探险旅游、宗教旅游等。
按出行方式:跟团旅游、自助旅游、背包旅游等。
旅游的价值:文化价值:促进文化传承与交流。
经济价值: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社会价值:增进人际关系与社会和谐。
1.2旅游的历史与发展旅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旅游形式不断演变。
原始社会:人类为生存迁徙,旅游活动以寻找食物和栖息地为主。
第四章旅游市场内容提示旅游市场是旅游经济的基本范畴,旅游市场运行反映了旅游供给与旅游需求的相互关系和矛盾运动。
在前章分析的基础上,本章着重研究旅游市场的类型、旅游市场的特点、旅游市场竞争和旅游市场开拓,深入探讨旅游市场机制的运行规律,进一步推动旅游经济活动的顺利发展。
第一节旅游市场概述一、旅游市场的概念“市场是商品经济的范畴”1;“哪里有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哪里就有市场” 2;“生产劳动的分工,使它们各自的产品互相变为商品,互相成为等价物,使它们互相成为市场” 3。
这表明,市场就其本质而言,是指商品交换的场所,也包括人们在商品交换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经济行为和经济关系。
旅游业是服务性行业,也是第三产业的一个部门。
因此,旅游市场除具有一般市场的共同属性以外,还具有服务市场的某些特征。
此外,旅游市场与旅游业一样,还因旅游供求的一些特征而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如旅游活动的跨空间性、产品和需求的多样性、中间商和供应商的高度参与性、旅游消费的纯享受性、产品和服务的等级和相关产业的制约等。
有关调查结果表明,一个国家的年国民收入达到人均300美元时,人们就萌发了近距离旅游的愿望,达到人均1000美元时,人们便产生出境旅游的需求,达到人均3000美元时,远程洲际旅游的动机就会形成。
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一方面形成了巨大的旅游需求,另一方面形成了满足此种需求的旅游供给,旅游需求与旅游供给通过特殊的商品交换方式联系在一起,就形成了旅游市场。
旅游市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旅游市场指旅游产品供给者与旅游产品消费者在旅游产品交换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经济关系的总和。
狭义的旅游市场指对旅游产品具有购买能力的旅游需求,即旅游客源市场。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旅游需求不断增大,旅游市场也在持续发展。
据WTO统计:1950年,全世界的国际旅游人数为0.25亿人次,旅游收入21亿美元。
到2001年世界旅游总人数为6.93亿人次,旅游收入达到4620亿美元。
旅游市场(名词解释)
旅游市场通常是指旅游需求市场或旅游客源市场,即某一特定旅游产品的经常购买者和潜在购买者。
从经济学角度讲,它是旅游产品供求双方交换关系的总和;从地理学角度讲,它是旅游市场旅游经济活动的中心。
属一般商品市场范畴,具有商品市场的基本特征,包括旅游供给的场所(即旅游目的地)和旅游消费者(即游客),以及旅游经营者与消费者间的经济关系。
旅游市场与一般商品市场的区别在于它所出售的不是具体的物质产品,而是以劳务为特征的包价路线。
旅游市场是旅游需求市场和旅游供给市场的总和,反映着国家之间、国家与旅游经营者之间、旅游经营者之间、旅游经营者与旅游者之间错综复杂的经济关系。
第四章旅游业与旅游产品第一节旅游业一、概念旅游业就是以旅游消费者为服务对象,为其旅游活动的开展创造便利条件,并提供其所需产品和服务的综合性经济产业。
与传统产业的界定相比较,旅游业的这一概念有两点明显的不同之处:(1)它是一个需求取向的定义;(2)它所使用的界定标准是企业都有着相同的服务对象。
二、性质旅游业的根本性质在于它是一项经济性产业。
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开发旅游业的根本目的在于发展旅游经济;(2)旅游业的细胞是旅游企业,即以营利为目的并需要进行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
同样,由这些基本细胞集合而成的了又也也是以营利为目的,因而也需要对其投入和产出进行经济核算。
旅游业是战略性支柱产业。
三、特点(一)综合性旅游游历的实现,需由多种不同的旅游企业为之提供产品或服务。
现实意义:1、在旅游业中,各个旅游行业的命运是联系在一起的;这一点决定了旅游业中各行业应相互支持和开展联合营销;2、企业所有权的分散性以及各企业为追求自身利益而各行其是的自由性,使得它们之间不存在自动协调;这一点决定了一个旅游目的地对该地旅游业实行全行业管理的必要性。
(二)劳动密集性旅游业属于第三产业,即服务业,具有劳动密集的特点。
判定一个企业或行业是否属于劳动密集型,所使用的标准是工资成本在全部营业成本和费用中所占比例的大小。
(三)脆弱性旅游业的经营与发展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四、构成(一)“三大支柱”说①旅行社、②交通客运业、③住宿业(二)“五大部门”说①旅行社部门、②交通客运部门、③住宿接待部门、④以旅游景点为代表的的游览场所经营部门、⑤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三)基于游客活动需要的旅游业构成从游客活动开展所涉及的供给要素方面进行分析,八部分:①交通客运、②旅游景点、③住宿接待、④餐饮服务、⑤旅游纪念品及旅游用品零售、⑥娱乐服务、⑦旅行社、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旅游行业组织。
前六个部分作为旅游供应商,分别直接为旅游者提供行、游、住、食、购、娱等方面的服务。
第四章旅游资源思考题1.名词解释(1)旅游资源:凡是能够造就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环境和自然事物、文化事物、社会事物或其他任何客观事物,都可构成旅游资源。
(2)可进入性:(旅游)资源所在地同外界交通往来的通畅和便利程度。
(3)旅游基础设施:其主要使用者为当地居民,但也必须向旅游者提供或者旅游者也必须依赖的设施。
(4)旅游上层设施:指那些虽然也可以供当地居民使用,但主要是供外来旅游者使用的旅游服务接待设施。
(5)旅游景点的生命周期:以游客接待量的变化为表现特征的发展或演进过程,称之为该景区景点的生命周期。
(6)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在对该旅游资源开发项目进行投资决策之前,就该项目的开发在经济上是否可行开展调查和研究。
2.举例说明旅游资源的分类,并指出其分类标准或依据。
答:略。
3.列举并解释旅游资源的特点。
答:特点一:多样性。
旅游资源是一个内涵非常广泛的集合概念,即任何能够造就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环境的事物都可以成为旅游资源。
此外,旅游资源在表现形式上也可反映出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特点二:吸引力的定向性。
任何一项旅游资源的吸引力都会有某种程度的定向性特点,而不大可能对所有的消费者人群都具有同等吸引力。
特点三:垄断性。
除了以主题公园为代表的当代人造物之外,大多数旅游资源,特别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中作为旅游资源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都具有地理上不可移动的特点。
即使有仿制物,这种仿制物脱离了原有的特定历史和环境而不再具有原真性,从而失去其原物所有的价值和意义。
特点四:易损性。
一项使用过度的有形资源可能会因此而逐渐损毁,无形的旅游资源如果维护不当,短期内同样也难以恢复。
特点五:可创新性。
随着时间的发展,旅游消费者的兴趣、需要以及社会时尚潮流都可能会发生变化。
这使得人造资源的创新成为可能。
4.决定一项旅游资源价值大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为什么?答:一项旅游资源的价值大小,主要取决于其自身的品质及坐落地点这两个方面的结合情况。
《旅游经济学》教学大纲编写说明旅游经济学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同时也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
它主要以现代市场经济理论为指导,涉及到西方经济学、管理学、旅游学等多学科的知识与方法,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旅游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与旅游地理学、旅游心理学、旅游社会学等互为姐妹学科,它们分别从不同侧面来研究旅游活动这个复杂多面的社会经济现象。
旅游经济学课程的学习和掌握,有助于加强对旅游经济研究、旅游产业管理、旅游市场营销、旅游经济分析等课程的学习和理解具有重要的价值。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旅游经济”、“旅游产品”、“旅游需求”、“旅游供给”、“旅游市场”、“旅游价格”、“旅游消费”、“旅游收入”、“旅游乘数”、“旅游经济结构”、“旅游经济效益”、“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等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与基本理论;了解旅游经济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旅游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熟悉旅游产品内涵、旅游需求规律、旅游供给规律、旅游价格策略、旅游消费、旅游收入和旅游经济结构优化等内容和方法;在熟练掌握上述内容的基础上,应能利用有关理论和方法,分析旅游经济活动中的相关具体问题,并初步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教学过程中任课老师应注意以下问题:1.理论与案例教学相结合旅游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系统性和理论性较强的综合课程,案例教学将能有效增进学生对理论的学习和理解,增强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关注学科的最新进展旅游经济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许多理论都在不断地充实和完善当中。
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将教材所涉及的内容传授给学生,还应关注旅游经济最新发展动态,实时地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掌握旅游经济的发展前沿理论与知识,增进课程学习的思想性和前瞻性。
3.多种教学方式并用在教学中要以课堂讲授为主,以课堂讨论、课堂作业等为辅的方式进行教学。
教材每章都附有案例分析和复习与思考题,以此作为检验学生学习状况,同时还可增加其他的案例和具体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结合理论对案例和具体的旅游经济实践活动作出合理解释,并提出创新性的建议,巩固所学理论知识。
第一章一、四、旅游经济学特征:旅游经济学是一门应用学科,旅游经济学是一门产业经济学,旅游经济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旅游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
二、五、旅游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旅游经济活动中旅游产品的需求与供给的矛盾。
三、旅游经济学的研究任务:第一,揭示影响和作用于旅游经济活动的基本经济因素和经济关系。
第二,在研究旅游经济活动的基础上,寻觅和获取旅游业发展的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途径。
第三,为制定旅游业发展方针、政策和法国提供理论基础。
四、六、旅游经济学研究的内容:1.旅游经济的形成及产业标志。
2.旅游产品的开发及供求关系。
3.旅游产品的市场开拓及销售。
4.旅游产品的消费及合理化。
5.旅游产品的经营成本及效益。
6.旅游经济结构及发展。
五、七、旅游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
2.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3.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4.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六、八、旅游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旅游经济学与经济学的关系:旅游经济学是一门经济类的应用学科,经济学理论在旅游经济学中也是适用的。
旅游经济学规律与一般的经济规律是高兴与共性的关系。
2.旅游经济学与旅游学的关系:旅游经济学是旅游学的一部分,它与旅游学的关系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旅游经济学是从经济这个角度研究旅游活动中所反映的诸关系中的经济关系,从经济学的角度加深对旅游学的研究。
3.旅游经济学与其他旅游学科的关系:第一类是与旅游经济学成平行关系的学科,旅游活动是它们相互联系的纽带。
第二类是与旅游经济学成纵向关系的学科,旅游经济学同这些学科的关系是抽象与具体的关系,它们都是旅游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在各具体领域中的应用和具体化。
第二章一、怎样理解旅游经济的概念:1.旅游经济活动由旅游者和旅游产品经营者双方互动构成。
2.旅游需求与旅游供给之间联系的焦点是旅游产品。
二、旅游经济运行的环节:1.旅游经济活动运行的基本环节:这一过程包括旅游产品的购买欲旅游产品的销售。
《旅游学概论》第四章旅游资源Tourism Resources第四章旅游资源第一节旅游资源的概念第二节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点第三节旅游资源的评价第四节旅游资源的开发第五节旅游资源的保护第一节旅游资源的概念一、旅游资源的概念二、旅游资源的重要性一、旅游资源的概念(一) 旅游资源等于旅游吸引物(二) 旅游资源包括旅游吸引物和旅游产品(三) 旅游资源仅指旅游吸引物与旅游产品的重合部分本书定义:凡能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为旅游业所利用,并由此产生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现象和事物,均称为旅游资源。
学 者定 义陈钢,1987指一切足以对旅游者构成吸引力的自然和社会现象及事物李天元,1991凡是能够造就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环境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或其他任何因素,都可构成旅游资源保继刚,1992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楚义芳,1992指在自然和人类社会中能够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并进行旅游活动,为旅游业所利用并能产生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客体国家旅游局,1993凡是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或其他任何因素,都可构成旅游资源。
罗贝尔·朗加尔,1995旅游资源即自然的、文化的、艺术的、历史的或工艺等资源的旅游遗产,它吸引着旅游者,刺激着他第一节旅游资源的概念学 者定 义唐学斌,1982观光资源,系指实际上或可能为观光旅客提供观光的地区及一切事物。
换句话说,凡是可能吸引外地人来此旅游之一切自然、人文景观或劳务及商品,均称为观光资源郭来喜,1984凡能为旅游者提供游览、观赏、知识、6趣、度假、疗养、娱乐、休息、探险猎奇、考察研究,以及友好往来的客体与劳务,均可称为旅游资源……学 者定 义黄辉实,1985旅游资源是吸引人们前来游览、娱乐的各种事物的原材料,这些原材料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非物质的,它们本身不是游览的目的物和吸引物,必须经过开发才能成为有吸引力的事物张凌云,1988旅游资源是指凡能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能为旅游业所利用,并由此产生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效益的因素和条件孙文昌,1989旅游资源应指凡能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的,能为旅游业所利用的,并由此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自然和社会的实在物孙尚清,1990从现代旅游业来看,凡能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为旅游业所利用,并由此产生经济价值的因素和条件,均可称为旅游资源魏小安,1996旅游资源从经济学的角度可以初步定义为能够使旅游者发生兴趣,有足够的力量吸引他们前来,并由此而获得经济收益的各种要素的集合国家旅游局,1996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发展旅游业所开发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综合效第一节旅游资源的概念二、旅游资源的重要性(一) 旅游活动的基础和前提(二) 刺激旅游需求的内在动因(三) 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四) 旅游资源的特性控制着旅游活动的周期第二节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点第二节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点一、旅游资源的分类二、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三、旅游资源的特点按景观属性分类自然风景;人文风景;综合风景按风景资源的利用现状分类1、已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