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期间可参与的各类比赛信息汇总
- 格式:doc
- 大小:128.00 KB
- 文档页数:24
大学可参加的各类比赛汇总大学是一个知识与智慧相互交流的地方,其不仅提供了丰富的学科知识,还为学生提供了参加各类比赛的机会。
这些比赛各具特色,涉及的领域广泛,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下面将对大学可参加的各类比赛进行汇总。
1. 学科类比赛学科类比赛是大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专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这些比赛覆盖了各个学科领域,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科学等。
学生可以通过参加这些比赛,锻炼自己的学科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和互动,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
2. 创新创业类比赛在大学期间,很多学生都有创造和创新的想法。
参加创新创业类比赛可以让他们把这些想法付诸实践,并与其他具有相似兴趣的学生进行交流和合作。
这些比赛涉及的领域包括科技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社会创新等。
通过这些比赛,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也有机会获得奖金或资源支持,帮助他们实现创业梦想。
3. 英语演讲和辩论类比赛英语演讲和辩论类比赛是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口语和表达能力的良好机会。
这些比赛可以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与其他学生进行辩论和交流,学生也可以拓宽视野,了解不同文化和观点。
这些比赛通常以团队形式参与,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领导才能。
4. 社会实践类比赛社会实践类比赛是大学提供给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和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
这些比赛通常围绕环境保护、扶贫助困、公益慈善等主题展开。
通过参加这些比赛,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社会问题,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并为社会做出贡献。
这些比赛既可以锻炼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也可以培养他们的领导才能和组织能力。
5. 体育竞技类比赛体育竞技类比赛是大学提供给学生锻炼身体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的机会。
这些比赛包括各种体育项目,如篮球、足球、排球、田径等。
通过参加这些比赛,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体育水平和运动技能,同时也可以与其他同学进行竞技和合作,培养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
信息工程学院大学生学科和技能竞赛管理办法根据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学科和技能竞赛项目管理的意见》(皖教高〔2016〕3号)和《关于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加强学科和技能竞赛项目管理的意见》(皖教秘高〔2014〕1号)文件精神,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强化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提高我院师生参与各类学科和技能竞赛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科竞赛对高水平大学创建的支撑度,特制定本办法。
一、竞赛类别1.我院大学生学科和技能竞赛(以下简称竞赛)原则上分为四类,具体分类以学校发布的最新竞赛目录列表为准:一类:分为顶级、重点和一般三个等级,一类顶级:中国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和“挑战杯”系列学术科技竞赛;一类重点:XX省教育厅认定的其他A 类国家级重点赛事;一类一般:纳入“高校竞赛评估与管理体系”范围内其他重要国家级赛事或其他符合学校发展定位的重要赛事。
二类:分为重点和一般两个等级,二类重点:XX省运动会高校部比赛、XX 省高等学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XX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XX省“挑战杯”系列学术竞赛和教育厅认定批准的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举办的全国性赛事;二类一般:一类赛事的省级赛和XX省教育厅B类赛事中的其他赛事。
三类:其他省级以上大学生学科和技能竞赛或二类竞赛的省级选拔赛或XX 赛区比赛。
四类:市级部门或国内高校组织的校际间竞赛,以学校名义组织的全校性学科竞赛或其他三类竞赛校级选拔赛。
2.竞赛级别划分实行动态认定、复审、调整制度,学校根据分类标准定期发布竞赛类别目录列表,目录列表将根据教育部、省教育厅等部门的有关文件及上述原则认定或调整。
二、竞赛组织管理1.学院成立由分管校领导为主任,教务处、学生处、创业与就业服务中心、团委、学院教学院长和学科专家为成员的竞赛指导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设在教务处),统筹协调全校竞赛工作。
2.竞赛实行项目制管理,按学科性质或条线归口管理确定承办系(部门)。
目录ESRI开发竞赛............................................................................................................................... - 1 - 全国高校GIS技能大赛(MapGIS)........................................................................................... - 2 - SuperMap杯全国高校GIS大赛 ................................................................................................. - 2 - 全国大学生GIS应用技能大赛 ................................................................................................... - 3 - 挑战杯 .......................................................................................................................................... - 3 - 数学建模....................................................................................................................................... - 4 -注:这里只是简单介绍了一些比赛,建议大家去相关网站上详细了解一下ESRI开发竞赛1、简介2014Esri杯中国大学生GIS软件开发竞赛(简称“Esri开发竞赛”)是由Esri中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中国测绘学会支持指导下举办的在校大学生课外活动中一项具有示范性、引导性和广泛性的竞赛活动,每年举办一届。
大学生可以参加的竞赛文案大全文案大全文案大全注:加黑赛事为教育部资助的九大赛事,上面共有八个,还有一个是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
文案大全文案大全重庆大学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一览表文案大全文案大全注:1 含(*)赛事为教育部资助的九大赛事,上面共有 6个,还有“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MEMS传感器应用大赛、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
2 加黑赛事为在机械学子关注较多、有广泛参与度的比赛。
重点项目竞赛的介绍及获奖情况主要分为三类,一.实践类1.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该项目隶属于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原名“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
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是教育部为推动创新性人才培养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国家直接面向大学生组织开展的自主性、探索性、过程性、协作性和学科性的创新训练项目。
该计划项目的开展旨在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倡导以本科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教学改革,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和创造发明的素质,提高其创新实践的能力。
文案大全学生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开展项目申请,每队人数最多不超过3人。
项目申报对象主要为学习成绩优良(或个别有特长)、学有余力、项目开展期间为2、3年级(五年制本科为2-4年级)的在校本科学生,申报项目的学生必须符合以下条件之一:(1)、弘深学院学生;(2)、课程成绩平均分值≥ 70 ,平均学年重修课程数不得多于 1 门,学有余力的学生;(3)、不满足1、2条中任何一条,但个别有特长的学生,经审查批准后可参加申报。
目前我校已连续开展六届,立项项目近400项,参与学生1100余人。
2.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重庆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 students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 ,简称 SRTP ),是学校面向全校本科生开展的一项创新教育计划,是学校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合评价认可的文理科赛事汇总,这些文科赛事正在报名中!赛事可作为高校综合评价和强基计划、高校专项招生的一个重要加分条件之一。
那么,有哪些赛事,值得初高中生关注呢?理科类赛事:五大学科竞赛高校综合评价认可的理科竞赛奖项主要是五大学科竞赛奖项,一般情况下,高校要求省级及以上奖项可报名。
01数学竞赛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由中国数学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学会共同举办。
考试对象:全国中学生考试进程:(1)预赛:各省自行组织,时间不一,最早从每年4月份开始(2)联赛:一般在9月中旬举行,决出省一、省二、省三奖项,其中省队成员有资格参加决赛(联赛奖项获综合评价认可)(3)决赛(冬令营):一般在12月举行,决出国一、国二、国三奖项,其中60人进入国家集训队选拔(4)国家队:一般在3月份,进行两轮集训队选拔,最终选出6人组成国家队参加IMO(5)IMO:一般在每年7月份举行数学竞赛考试模式数学联赛考试:分为一试、二试。
一试80分钟,共120分,8道填空题(每题8分)+3道大题目。
考察函数、数列、不等式、向量复数、排列组合、解析几何、立体几何等模块知识,考察的模块与高考类似,但是难度更大。
二试150分钟,共180分,4道大题,分别是平面几何、代数、数论、组合数学。
数学决赛考试:分为第一天考试、第二天考试。
物理竞赛全国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由中国物理学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学会共同举办。
考试对象:全国中学生考试进程:(1)预赛:9月上旬考试(2)复赛:9月下旬考试,得出省一、省二、省三奖项,其中省队成员有资格参加决赛(3)决赛:一般在10月底举行,得出国一、国二、国三奖项,其中50人进入国家集训队选拔(4)国家队:进行集训队选拔,最终选出5人组成国家队参加IPhO (5)IPhO:一般在每年7月份举行物理竞赛考试模式:预赛为笔试、复赛和决赛均为笔试+实验考试。
预赛试题大部分相当于高考稍难或难题的水平,竞赛内容包含高中物理和大学物理的部分内容。
美国(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将于2015年2月5日-2月9日举行。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ICM),是唯一的国际性数学建模竞赛,也是世界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数学建模竞赛,为现今各类数学建模竞赛之鼻祖,目前我国已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等多所国内知名院校的学生参与了此项赛事的角逐。
2015年美国(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比赛时间:美国东部时间:2015年2月5日(星期四)下午8点-2月9日下午8点(共4天)北京时间:2015年2月6日(星期五)上午9点-2月10日上午9点农历:十二月十八~十二月廿二重要说明:—COMAP是所有的规则和政策的最后仲裁者,对不遵循竞赛规则和程序的任何队伍,拥有唯一的自由裁量权,取消参赛资格或拒绝登记。
—评委、竞赛组织者、以及UMAP杂志的编辑拥有最终裁定权。
—如果参赛队伍违反竞赛规则,其指导老师一年内将不能指导其他团队,其所在参赛单位将被处以一年的察看处理。
—如果同一机构第二次被抓到违反规则的队伍,该学校将至少不被允许参加下一年度的赛事。
—以下所有时间都是美国东部时间EST(北京时间比美国东部时间早13个小时)—递交参赛论文后,意味参赛者同意以下条款:—论文提交后,出版权归COMAP,Inc所有;—COMAP可以使用,编辑,引用和出版论文,用于宣传或任何其他目的,包括在线展示,出版电子版,在UMAP杂志刊登或其他方式,并且没有任何形式的补偿;—COMAP可以在没有进一步的通知,许可,或补偿的情形下,使用这次比赛相关材料,团队成员、指导老师的名字,以及和他们的背景资料。
—递交参赛论文后,意味参赛者作出以下承诺:—论文中出现的所有的图像,数据,照片,图表,图画,如果未注明,都是由参赛者创建;如果引用其它资源,都在参考文献中列出,并在引用的具体位置标注来源。
—不论是直接,还是转述方式的文字引用,都在参考文献中列出,并在引用的具体位置标注来源;直接的文字引用使用引号标注。
竞赛版块一、官方竞赛1、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2、美国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3、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4、ACM/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5、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6、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大赛7、全国大学生ERP沙盘模拟对抗赛8、全国广告艺术大赛9、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10、全国机器人足球竞赛11、S IFE(赛扶)12、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13、江苏省电子设计竞赛14、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15、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16、嵌入式系统专题邀请赛17、中国机器人竞赛18、R obocup19、江苏省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20、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21、全国大学生网络创新应用大赛22、全国优秀科普动画·课件设计大赛23、“益暖中华”谷歌创意大赛二、企业竞赛1、IDEA2、iF学生概念设计竞赛3、博朗设计大赛4、英国设计与艺术协会产品设计创新奖5、大阪国际设计竞赛6、光宝创新奖7、英特尔游戏演示竞赛8、“毕昇杯”全国电子创新设计竞赛9、“达盛杯”电子毕业设计暨创新设计竞赛(大学组)10、花旗集团金融信息科技应用大赛11、NetBeans插件模块编程大奖赛(SUN)12、Netbeans5.5最佳操作视频征集大赛(SUN)13、有道难题—网易暨TopCoder编程挑战赛14、Astar百度之星程序设计大赛15、Nokia全球创新精英挑战赛16、NVIDIA®(英伟达™) CUDA校园程序设计大赛17、iGoogle 中国大学生创新设计大赛18、Google全球编程挑战赛19、Windows Embedded征文比赛20、谷歌国际校园建模大赛21、微软未来概念PC设计大赛22、谷歌Android开发竞赛23、马克斯CMS模板大赛24、WordPress 插件大赛25、YourMove Moblin创意开发大赛26、“我不是一个塑料袋”博客大巴环保袋设计大赛27、“M-idea forever创意马达”艺术设计大赛28、“现代高技术杯”IT人摄影大赛29、阿里巴巴启动明日网商挑战赛30、聚友 开放平台(创意与编程)大赛31、百度Hi表情设计大赛32、首届百度联盟电子竞技大赛33、“益暖中华”——谷歌杯中国大学生公益创意大赛34、Lotus ND8 复合应用开发大赛35、myTino页面风格创新设计大赛36、英特尔® 线程挑战赛37、Windows Live Messenger机器人大赛38、Microsoft酷炫应用争霸赛39、微软创新杯大赛40、“英特尔杯”全国多核程序设计大赛41、三、校内竞赛1、“IBM南邮杯”程序设计竞赛2、“创新杯”3、“中石杯”信息安全竞赛4、“”认证考试版块一、官方认证1、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2、江苏省计算机等级考试3、国家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认证4、国家网络水平考试二、企业认证1、思科(Cisco)认证2、微软(Microsoft)认证3、华为(H3C)认证4、Linux认证5、Unix认证6、Adobe认证7、CEAC认证8、网络安全认证9、D-link认证三、国际认证1、微软认证:mcitp微软IT专家、mcpd微软认证专业开发人员、MCSE2003微软认证系统工程师、mcts微软技术专家、mcm、mca、mcsa2003微软认证系统工程师、MCSE、mcdba微软认证数据库管理员、MCSD、MCAD、mcp思科认证:CCNA认证网络支持工程师、ccnp认证资深网络支持工程师、CCIE 认证互联网专家、ccda、ccdp、ccsp、ccvp、ccip英语:专四专八、英语四六级、托福、雅思、实用英语、金融英语、职称英语、BEC、PETS、TOEIC会计:注册会计师、高级会计师、精算师、国际内审师、金融分析师、注册经济师、注册税务师、ACCA/CAT、银行从业、资产评估师、MPACC建筑:房地产估价师、城市规划师、土地估价师、岩土工程师、室内设计师、注册建筑师、监理工程师、质量工程师、投资项目管理、房产经纪人、环境影响评价资格:司法考试、导游资格、报关员、国际商务师、管理咨询师、公务员、物流师、市场营销师、保险从业考试、秘书资格考试、出版专业技术计算机:Oracle认证、Java认证、微软认证、网络安全认证、系统类认证、程序开发认证、思科认证、软件水平考试、数据库、图形图像认证、开发、安全、网络技术、计算机一级考试、计算机二级考试学历:在职博士、在职硕士、MBA/EMBA、考研、各类培训、在职研修、资格认证、移民留学、在职研究生、会议论坛、高考自考医学:中西医医师、公卫医师、口腔医师、口腔助理医师、药士、药师、主管药师、护士、护师、主管护师、中药士2007年英特尔游戏演示竞赛如果您是游戏开发高手,如果您是多线程或移动技术的专家,如果您对英特尔软件工具了如指掌,那么就来参加2007 英特尔游戏演示竞赛,秀出你的游戏,更有机会获得数额可观的现金、Gateway 游戏电脑、出色的软件工具和绝佳的展示机遇。
第一届“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赛制手册第一届“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组委会一、赛事简介“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及地方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全国性大学生创业类竞赛,先后在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举办8届。
竞赛开展至今,形成了全国、省、高校三级赛制,覆盖1000余所高校和全部省份。
面向高校全体在校学生,参赛学生通过申报商业计划书参赛,由竞赛主办单位邀请投资、金融、企业等领域人士组成评审委员会,采取书面评审、现场答辩等方式评出奖项。
(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将作为“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的一项子赛事继续开展和完善,作为共青团引导和组织广大学生参与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高校展现教育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窗口,在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和能力、促进大学生创业人才成长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二、赛事组织单位华中科技大学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三、赛事面向对象1.参赛资格认定:(1)凡在举办竞赛终审决赛的当年7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各类高等院校在校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均不含在职研究生)都可参赛。
(2)以学校为单位统一申报,以创业团队形式参赛,原则上每个团队人数不超过10人。
(3)参赛作品分为已创业和未创业两类。
(4)对于跨校组队参赛的作品,各成员须事先协商明确作品的申报单位,报送院校以团队注册时填写为准。
2.参赛团队指标分配:报送作品的数额不得超过作品数额分配表中规定的数额。
每校作品不得超过3件(其中至少包括1件已创业作品),每人(每个团队)限报1件作品。
附:(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作品数额分配表四、赛事组别设置分为农林、畜牧、食品及相关产业,生物医药,化工技术、环境科学,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材料,机械能源,文化创意和服务咨询等七组。
实行分类、分组申报。
五、参赛项目要求参赛项目分为已创业(甲类)与未创业(乙类)两类,实行分类、分组申报。
中央民族大学本科生创新教育学分实施办法为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推进我校本科生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开展,学校自《本科专业培养方案》(2010版)起设立了创新教育学分。
为便于各院系对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统筹与规划、对创新教育学分的认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创新教育学分的定义创新教育学分是指本科生在校期间参加科学研究、学科竞赛、社会实践等获得奖励,以及基于科研或其他实践活动,在国内外正式期刊上发表论文、申请专利或获得奖励所获得的学分。
第二条创新教育学分的实施对象和使用原则(一)从2010级开始,本科生在校学习期间必须完成至少2个创新教育学分。
创新教育学分可以累计,但最多可以记录至6分。
(二)学生参加多个项目取得创新教育学分的可累计计算,但同一项目只计算一次最高分。
(三)学生获得的必修2个学分外的创新教育学分,将作为“创新奖励学分”,可以冲抵培养计划中的选修课程学分。
依据所获创新教育学分的内容,与专业相关的创新教育学分可以冲抵专业选修课程的学分;其他创新教育学分只可冲抵非专业选修课程的学分。
创新教育学分最多只允许冲抵专业选修课程和非专业选修课程各一门。
(四)必修的创新教育学分以等级成绩方式(合格、91分)记录,作为“创新奖励学分”冲抵的专业选修课程和非专业选修课程以百分成绩方式(90分)记录。
第三条创新教育学分认定的内容(一)参加自主科研项目。
学生参加包括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中央民族大学本科生研究训练计划(URTP)项目,完成研究工作可以获得1-4个创新教育学分。
(二)参加教师科研项目。
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需要学生先提出参加课题的申请,经过教师同意后交学院备案。
学生参与实验时间在一年内大于50学时,并提交相关科研活动的论文或报告,指导老师根据学生的创新精神、动手能力、工作态度、撰写论文或报告等情况给予成绩评定。
指导教师评定成绩合格,给予1学分。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介绍一、竞赛基本信息1.竞赛名称(中文):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竞赛名称(英文):National Undergraduate Electronic Design Contest 2.竞赛层次/性质:学科竞赛/选修3.竞赛参与对象:在校电气信息大类专业本科生4. 竞赛官方网站:/二、竞赛目的与定位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教育部高教司、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教司共同主办的全国性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目的在于按照紧密结合教学实际,着重基础、注重前沿的原则,促进电子信息类专业和课程的建设,引导高等学校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工程实践的训练,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电子设计、制作的综合能力;吸引、鼓励广大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大学生创新计划活动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将专业基础知识与实践动手能力实现结合的平台,其知识支撑是电气信息大类专业基础与实践类课程。
其任务是使大学生熟练掌握综合电子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技术,能够将电子系统设计、DSP技术、嵌入式系统等技术进行有机融合,为培养大学生基本具备科学研究的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为大学生的就业或继续深造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大学生通过该项竞赛应能达到:1.掌握多种技术集成的设计方法;2. 掌握查阅国内外相关技术手册和资料的基本方法;3. 掌握选择相关技术和优化系统的方法;4. 掌握综合系统实验的测试方法和技术;5. 具有良好的协作的团队精神;6. 基本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三、参加竞赛基本要求及流程(一)组织方式竞赛的组织、命题、评审与宣传工作由全国及赛区组织委员会和专家组负责。
1.全国竞赛组委会负责全国竞赛的组织领导、协调与宣传工作。
全国竞赛专家组负责竞赛命题、评审工作。
2.原则上每个参赛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为一个赛区,各赛区竞赛组委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局(教委)、高校代表及电子信息类专家及相关人士组成,负责本赛区的组织领导、协调与宣传工作。
大学可参加的各类比赛汇总大学生的生活不仅仅要学习,还要参加各种比赛,这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技能,还可以增加经验和人脉。
今天,我们来总结一下大学可参加的各类比赛。
一、学科竞赛1.数学竞赛:数学竞赛是大学生中比较普遍的一项竞赛,因为大学生的数学基础都比较好。
数学竞赛包括各种数学测试,涵盖了科学、工程、经济、计算机等领域。
数学竞赛一般可以在学校内部举办,也可以参加国际性的竞赛。
2.物理竞赛:物理竞赛也是大学生中比较普遍的一项竞赛,因为大学生的物理基础也比较好。
物理竞赛包括各种物理测试,涵盖了工程、科学、计算机等领域。
3.化学竞赛:化学竞赛是大学生中相对较少的一项竞赛,因为相对来说大学生的化学基础较弱。
化学竞赛一般包括各种化学实验、论文写作等。
4.生物竞赛:生物竞赛是大学生中相对较少的一项竞赛,因为相对来说大学生的生物基础较弱。
生物竞赛一般包括各种生物实验、论文写作等。
二、文艺竞赛1.诗歌朗诵:诗歌朗诵比赛是大学生中非常流行的一项竞赛,因为大学生通常会接受一些文艺方面的教育,有一定的艺术修养。
诗歌朗诵比赛还可以促进大学生的文化交流和认识。
诗歌朗诵比赛一般可以在国内外各大高校举办。
2.演讲比赛:演讲比赛也是大学生中非常流行的一项竞赛,因为它可以让大学生锻炼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
演讲比赛一般可以在学校内部或者全国性举办。
3.音乐比赛:音乐比赛是大学生中非常流行的一项竞赛,因为大学生通常喜欢音乐。
音乐比赛包括各种乐器演奏、歌唱比赛等。
音乐比赛促进了大学生的文化交流和了解。
4.舞蹈比赛:舞蹈比赛也是大学生中非常流行的一项竞赛,因为大学生喜欢跳舞。
舞蹈比赛包括各种舞蹈风格,包括现代舞、民族舞等。
舞蹈比赛也可以促进文化交流和了解。
三、创新创业竞赛1.创新比赛:创新比赛是大学生中非常流行的一项竞赛,因为大学生是年轻人,有许多的新思维。
创新比赛可以涵盖各个领域,包括科技、商业、医学等。
创新比赛可以让大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能和想法,也可以帮助大学生实现梦想。
浙江传媒学院学生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管理办法浙传院〔2009〕91号一、总则为了进一步调动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我校大学生学科竞赛(含专业大赛)与科技创新活动管理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特修订浙江传媒学院学生学科竞赛、科技创新管理办法。
二、组织机构及其职能学校成立学生科研创新和学科竞赛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在分管校领导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具体人员由教务处、学生处、科研处、团委、创新中心以及相关学院(部门)领导组成。
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务处,由专职人员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各学院成立学生学科竞赛与科技创新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创新领导小组")(一)委员会职能1。
全面负责各学科竞赛、创新项目的审批、立项和管理工作;2。
负责审定学校年度学科竞赛、科技创新工作计划及专业大赛的项目与级别;3。
负责审核全校年度学科竞赛经费的预算;4.全面领导各类竞赛的组织、命题、评审、奖励等工作;5.负责年度优秀组织奖的评审.(二)办公室职责1。
负责各学科竞赛承办部门的协调和指导;2。
负责审核竞赛规程、确定竞赛规模;3。
负责协调与竞赛相关部门的关系;4.负责学科竞赛与科技创新工作的日常管理工作,负责学科竞赛与科技创新开支项目的审核工作;5。
负责对竞赛获奖学生及指导教师的表彰奖励等工作;6。
负责各竞赛结果和创新基金项目的公布,编印年度总结材料和归档.(三)各学院职责1。
负责制定本院年度学科竞赛与创新工作计划,相关竞赛经费预算及日常开支的审核;2.负责竞赛与创新项目指导教师的选拔和推荐;3.负责竞赛与创新项目的辅导培训、宣传发动、组织和初评报名;4.在竞赛辅导及竞赛期间,协调竞赛与正常教学之间的关系;5.围绕“竞赛促教学”这一主题开展研究工作,创造条件将与竞赛相关的课程确立为选修课程,并适时纳入人才培养方案。
(四)承办单位职责1。
负责竞赛活动的日常管理和组织工作,制订竞赛方案,拟定年度竞赛活动经费预算;2。
自动化专业的大学生参加的竞赛略搜1.美国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美国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从 1985年开始举办,英文全称“Mathematical Contest inModeling”,缩写为“MCM”。
MCM的每个参赛队由3名队员和1名指导教师组成,比赛为期四天,每次只有两个考题,每队只需任选一题。
在四天的参赛时间内参赛者可以使用包括计算机、软件包、教科书、杂志和手册等资源。
比赛时要求就选定的赛题每个队在连续四天的时间里写出论文,它包括:问题的适当阐述;合理的假设;模型的分析、建立、求解、验证;结果的分析;模型优缺点讨论等。
数学建模竞赛宗旨是鼓励大学师生对范围并不固定的各种实际问题予以阐明、分析并提出解法,通过这样一种方式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并强调实现完整的模型构造的过程。
以竞赛的方式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进行分析、推理、证明和计算的能力;用数学语言表达实际问题及用普通人能理解的语言表达数学结果的能力;应用计算机及相应数学软件的能力;独立查找文献,自学的能力,组织、协调、管理的能力;创造力、想象力、联想力和洞察力。
他还可以培养学生不怕吃苦、敢于战胜困难的坚强意志,培养自律、团结的优秀品质,培养正确的数学观。
2.中国机器人智能大赛“广茂达杯”中国智能机器人大赛是中国人工智能机器人专业委员会等多个单位主办的一项全国性的赛事;也是国内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综合机器人赛事。
从2000年开始,至今已连续举办了十届。
这个大赛是世界机器人竞赛冠军的摇篮,诞生了中国第一个机器人竞赛世界冠军,诞生了第一个中国创造的国际机器人比赛赛制。
大赛的主题是“创新、动手、欢乐”。
大赛的使命是“培养未来技术精英,推进创新教育新模式”。
3.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教育部倡导的大学生学科竞赛之一,是面向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目的在于推动高等学校促进信息与电子类学科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改革,有助于高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与基本能力、团队协作的人文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有助于学生工程实践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电子设计制作的能力;有助于吸引、鼓励广大青年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