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的气候特征
- 格式:doc
- 大小:13.00 KB
- 文档页数:2
云南的气候特点有哪些云南,这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以其独特的气候特点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
在这里,四季如春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形容词,而是实实在在的生活体验。
云南的气候类型丰富多样,主要包括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高原山地气候等。
这种多样性主要是由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所决定的。
云南地处低纬高原,纬度较低,大部分地区在北回归线以南,接受的太阳辐射较多,热量丰富。
同时,由于海拔较高,一般在 1000 米到2000 米之间,气温会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从而形成了“立体气候”的特点。
云南气候的一大显著特点就是四季如春。
在昆明、大理等地区,年温差较小,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即使在冬季,气温也很少会降到 0摄氏度以下;而在夏季,高温天气也相对较少,平均气温一般在 20 摄氏度左右。
这使得云南成为了人们避暑和避寒的理想之地。
干湿季节分明也是云南气候的重要特点之一。
每年的 5 月到 10 月为雨季,降水丰富,空气湿润;而 11 月到次年 4 月则为干季,降水相对较少,空气较为干燥。
这种干湿季节的明显差异,对当地的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雨季,要注意防范洪涝灾害;而在干季,则需要合理安排水资源,以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求。
云南的气候还具有气温随地势高低垂直变化异常明显的特点。
一般来说,海拔每升高 100 米,气温就会下降 06 摄氏度左右。
在一些高山地区,如玉龙雪山、梅里雪山等地,即使在夏季,山顶也可能白雪皑皑,而山脚下则是郁郁葱葱的景象。
这种垂直气候带的差异,使得云南拥有了丰富的生态资源和多样的自然景观。
另外,云南的季风气候特征也较为明显。
受季风的影响,夏季盛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带来丰富的水汽,降水较多;冬季则盛行来自大陆的东北季风,气候相对干燥。
季风的不稳定性也导致了云南部分地区降水的年际变化较大,有时会出现干旱或洪涝等灾害性天气。
云南的气候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区域差异较大。
由于云南地域辽阔,地形复杂,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存在明显的差异。
适合昆明的简短介绍昆明的地理特点及气候地理位置昆明位于中国的云南省,地处滇池东北部,东临滇池,西临滇池之滇池平原,南连黔江二水;地理坐标为北纬24°23′至26°22′,东经102°10′至103°40′。
地形与地貌昆明地处滇池平原,地势以北低南高为特征,东西狭长,地形复杂多样。
境内山脉众多,以石林、西山为代表的丘陵地貌是昆明城区的特色之一。
气候昆明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气温适中,无严寒酷暑。
年平均气温约为15°C左右。
昆明被誉为“春城”,四季如春,气候宜人。
昆明的文化与历史文化昆明是云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金融中心,拥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由于云南省的独特地理位置和多民族聚居,昆明融合了汉族、彝族、白族、哈尼族、傣族等多种族群的文化元素,形成了丰富多元的文化景观。
历史昆明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279年的春秋战国时期。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昆明历经了多个王朝的更迭,如晋朝、南诏、元代、明朝等。
每个时期的文化遗产和历史遗迹都在昆明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昆明的旅游景点和特色旅游景点1.翠湖公园:翠湖是昆明市区内的一片人工湖,四季花木繁茂,风景优美,是休闲散步的好去处。
2.世博园:世博园是昆明的文化展示中心,集展览、演出、游乐、休闲为一体,展示了云南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和多元文化。
3.石林风景区:石林是世界上最大的石灰岩喀斯特地貌景区之一,被誉为“石的森林”,独特的地质景观令人叹为观止。
4.云南民族村:云南民族村是一座展示云南少数民族风情的综合性景区,游客可以领略到彝族、白族、哈尼族等不同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民俗。
特色1.花卉市场:昆明素有“花的海洋”之称,每天都有丰富多彩的鲜花在花卉市场上出售,游客可以购买各种品种的花卉。
2.昆明特色小吃:昆明的小吃以过桥米线、过桥米线、凉粉等为代表,口味独特,令人垂涎欲滴。
3.云南民族服饰:云南是中国的少数民族聚居地之一,各个民族拥有独特的服饰文化,游客可以在昆明的市区或者云南民族村欣赏到不同族群的传统服饰。
对昆明机场地区天气气候特征的一些综述分析一、引言昆明气候以降水为其主要特征。
全年划分为“雨季”和“干季”两个自然天气季节。
雨季(5-10月),西南季风决定了其天气特征;温度显著增加,温度日夜变幅减少,伴随着云量、雨量的急剧增加和温度响应降低。
干季(11月-次年4月),印度大陆北部平流过来的干、暖空气决定其天气特征:湿度显著减少,温度日夜变幅增大,伴随着云量、雨量的急剧减少。
就天气气候而言,降水对飞行活动固然有一定影响,但非主要的天气特征。
在“雨季”,雷暴对飞行安全与正常具有重要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雷暴就成为雨季期间的天气气候的主要特征。
就此,本文根据昆明机场1980-1988年的天气历史资料,对昆明机场地区天气气候做一些综述分析。
二、昆明机场地区天气气候特征云南气候有干、雨两季之分,同样,昆明气候也有明显的雨季和干季。
由表1的各标准层月平均露点温度可以看出,1-4月昆明700hPa的平均露点温度均小于0.6℃,至5月则突升至3.67℃,至11月则又突然降至0.36℃在800hPa、600hPa、500hPa和400hPa等压面上的露点温度同样也表现出了这种突升和突降的情况。
水汽含量的显著差异,正是昆明存在“雨季”和“干季”的例证之一。
下面将做进一步的探讨。
表1:1990年昆明探空各标准层月平均露点温度(℃)(一)雷暴雷暴是发生在积雨云中既有雷声又有闪电(或仅闻雷声不见闪电)的天气现象。
当雷暴出现时,常常伴随着暴风骤雨,是一种对飞行极为危险的天气现象。
在雷暴区飞行,强烈的气流扰动,会使飞机发生剧烈的颠簸,大量的过冷却水滴会使飞机产生积水,闪电会严重地干扰无线通信,甚至烧毁部分电子设备。
所以,飞机应尽量避免在雷暴天区中飞行。
据统计昆明机场雷暴历史资料得知,昆明机场任何一个月都有可能出现雷暴,但在同一年中每一个月却不一定出现(见表2)。
由表2的统计中可知,盛夏季节的6、7、8三个月雷暴的多发季节,3个月雷暴的总和占全年雷暴总数的60.3%,其次是雨季前的4、5月和雨季后期的9、10月,这4个月的雷暴总数占全年雷暴总数的29.1%。
昆明气候特征气候情况昆明地处低纬高原,地貌复杂多样,地形高差较大,在气候上存在着明显的垂直差异和水平差异。
在山区有“山下花开山上雪”、“踊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景象。
据建国以来的气象资料统计,昆明年均气温14.5℃,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19.7℃,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7.5℃,年温差12~13℃。
全年降水量约103l毫米,相对湿度为74%,湿气不大,全年无霜期近年均在240天以上。
全年晴天较多,日照数年均2445.6小时,日照率56%。
终年太阳投射角度大,年均总辐射量达129.78千卡/平方厘米,其中雨季62.78千卡/平方厘米,干季67千卡/平方厘米,两季之间变化不大,故诗人杨升庵称赞昆明“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
气候特征昆明地理位置属北纬亚热带,然而境内大多数地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具有典型的温带气候特点,素以“春城”而享誉中外。
昆明气候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
1.春季温暖,干燥少雨,风高,蒸发旺盛,日温变化大春季,气流来自热带大陆,多晴朗天气,月平均气温多在20℃以下。
但昼夜温差大,有“上午如春、午后似夏、晚间如秋、深夜如冬”的“一日四季”的特点。
春季降水量少,空气湿度小,蒸发量大,气温回升快,农业生产易受干旱威胁,不利于小春作物成长和大春播种。
2.夏无酷暑,雨量集中夏季,气流来自热带海洋,多雨云天气,水分充足,土壤湿润,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减少,辐射热量用于水分蒸发的多。
因此,盛夏季节全市除海拔1600米以下的地区平均有2个月左右气温能达到22℃的夏季标准外,其他大多数地区均属21℃以下的春季气候,无酷暑期。
夏季雨量集中,且多大雨、暴雨,降水量占全年的60%以上,故易受洪涝灾害。
3.秋季温凉,天高气爽,雨水减少,霜期开始秋季降温快,天气干燥,多数地区气温要比春季低2℃左右。
昆明属于什么气候地势特点是什么昆明属北纬低纬度亚热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
昆明全年温差较小,市区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最热时月平均气温19℃左右,最冷时月平均气温8℃左右。
历史上年极端气温最高31.2℃,最低-7.8℃。
昆明属于什么气候1昆明的气候特点昆明地理位置属北纬亚热带,然而境内大多数地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具有典型的温带气候特点,素以“春城”而享誉中外。
昆明气候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
1、春季温暖,干燥少雨,风高,蒸发旺盛,日温变化大。
春季,气流来自热带大陆,多晴朗天气,月平均气温多在20℃以下。
但昼夜温差大,有“上午如春、午后似夏、晚间如秋、深夜如冬”的“一日四季”的特点。
春季降水量少,空气湿度小,蒸发量大,气温回升快,农业生产易受干旱威胁,不利于小春作物成长和大春播种。
2、夏无酷暑,雨量集中。
夏季,气流来自热带海洋,多雨云天气,水分充足,土壤湿润,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减少,辐射热量用于水分蒸发的多。
因此,盛夏季节全市除海拔1600米以下的地区平均有2个月左右气温能达到22℃的夏季标准外,其他大多数地区均属21℃以下的春季气候,无酷暑期。
夏季雨量集中,且多大雨、暴雨,降水量占全年的60%以上,故易受洪涝灾害。
3、秋季温凉,天高气爽,雨水减少,霜期开始。
秋季降温快,天气干燥,多数地区气温要比春季低2℃左右。
降水量比夏季减少一半多,但多于冬、春两季,秋旱较少见。
一般在10月上、中旬终止雨季,初霜期于11月上旬开始。
4、冬无严寒,日照充足,天晴少雨。
冬季每月晴天平均在20天左右,日照230小时左右,雨天4日左右,全季降水量仅占全年的3%~5%。
除海拔在1500米以下的'河谷地区外,全市大多数地区有两个多月的冬天(5天平均气温小于10℃),有时出现阴冷天气,霜冻或降雪,严重时能导致小春作物灾害。
5、干、湿季分明。
全年降水量在时间分布上,明显地分为干、湿两季。
5~10月为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85%左右;11月至次年4月为干季,降水量仅占全年的15%左右。
一、引言本文将重点讨论八年级上册第17课《昆明的雨》的相关内容。
昆明是一座美丽的城市,被誉为“春城”,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使得昆明一年四季如春,而且雨水充沛,因此有“雨城”之称。
本课将介绍昆明的雨水对人们的生活和城市的发展所带来的影响。
二、昆明的地理环境1. 位置:昆明地处我国云南省中部,位于滇池东北,三面环山,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2. 气候:昆明属于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夏季多雨,冬季少雨,气候湿润,阳光充足。
三、昆明的雨水1. 频率:昆明气候湿润,年平均降雨量约为1000毫米,雨水充沛,常年雨季。
2. 形式:昆明的雨水形式多样,既有细密的毛毛雨,也有瓢泼大雨,甚至还有冰雹。
3. 影响:昆明的雨水对当地农业生产和城市交通、生活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四、昆明的雨水对农业的影响1. 作物生长:昆明气候湿润,雨水充沛,可为农作物提供充足的湿度和水分。
2. 农作物多样:由于昆明的适宜气候和雨水充沛,当地适合种植各种农作物,如水稻、玉米、烟草等。
五、昆明的雨水对城市的影响1. 城市建设:昆明多雨的气候条件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和发展,当地建筑物多采用雨水收集系统,用于城市绿化和市政用水。
2. 生活用水:昆明的雨水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用水资源,对城市居民的生活产生积极影响。
六、昆明雨水的意义1. 生态环境:昆明的雨水丰富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促进了植被的生长和更新,维护了生态平衡。
2. 城市文明:昆明的雨水资源为城市的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促进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七、结束语作为一座被称为“春城”的城市,昆明的雨水无疑是这座城市的灵魂之一。
它滋润了这片土地,也滋润了这里的人们。
我们应当珍惜雨水资源,合理利用雨水,共同建设美丽的昆明。
通过上述内容的讨论,可以了解到昆明的雨水对人们的生活和城市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思考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机会和启示。
希望本文能够为读者提供对昆明的雨水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云南省,中国省级行政单位,位于中国西南的边陲,省会昆明。
云南的简称是“滇”或“云”,是人类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
云南省总面积约39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面积4.11%,在全国各省级行政区中面积排名第8。
北回归线穿过省境南部。
东面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和贵州省,北面是四川省,西北面是西藏自治区。
云南省气候有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和高原气候区等7个温度带气候类型。
云南气候兼具低纬气候、季风气候、山原气候的特点。
气候的区域差异和垂直变化云南纬度和海拔相关。
从纬度看,其位置只相当于从雷州半岛到闽、赣、湘、黔一带的地理纬度,但由于地势北高南低,南北之间高差悬殊达6663.6m,大大加剧了全省范围内因纬度因素而造成的温差。
这种高纬度与高海拔相结合、低纬度和低海拔相一致,即水平方向上的纬度增加与垂直方向上的海拔增高相吻合的状况。
使得各地的年平均温度,除金沙江河谷和元江河谷外,大致由北向南递增,平均温度在5~24℃左右,南北气温相差达19℃左右。
由于受地形的影响和天气系统的不同,全省气温纬向分布规律中常会出现特殊的情况,出现了“北边炎热南边凉”的现象。
特别是在垂直分布上,因境内多山,河床受侵蚀不断加深,形成山高谷深,由河谷到山顶,都存在着因高度上升而产生的气候类型差异,一般高原每上升100m,温度即降低0.6℃左右。
年温差小,日温差大由于地处低纬高原,空气干燥而比较稀溥,各地所得太阳光热的多少除随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而增减外,也受云雨的影响。
夏季,最热天平均温度在19~22℃左右;冬季,最冷月平均温度在6~8℃以上。
年温差一般为10~15℃,但阴雨天气温较低。
一天的温度变化是早凉,午热,尤其是冬、春两季,日温差可达12~20℃。
降水充沛,干湿分明,分布不均全省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1100mm,南部部分地区可达1600mm以上。
但由于冬夏两季受不同大气环流的控制和影响,降水量在季节上和地域上的分配是极不均匀的。
昆明海拔对人体的影响适合长期居住吗
高海拔对人类的影响是相当大的。
当人体处于海拔约2,100米左右,血红素将不在能有效吸引及输送氧气去到身体各处在同一氧气的百分比下,更别提高海拔出现空气稀薄等情况。
1昆明地理环境与海拔位置
昆明位于中国西南云贵高原中部,位于东经102°10’~103°40’,北纬24°23’~26°22’,市中心位于北纬25°02’11”,东经102°42’31”。
南濒滇池,三面
环山,滇池平原。
昆明是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乃至中东、南欧、非洲的前沿和门户,具有东连黔桂通沿海,北经川渝进中原,南下越老达泰柬,西接缅甸连印巴的独特区位优势。
地貌
昆明市中心海拔约1891m。
拱王山马鬃岭为昆明境内最高点,海拔
4247.7m,金沙江与普渡河汇合处为昆明境内最低点,海拔746m。
市域地处
云贵高原,总体地势北部高,南部低,由北向南呈阶梯状逐渐降低。
中部隆起,东西两侧较低。
以湖盆岩溶高原地貌形态为主,红色山原地貌次之。
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500~2800m之间。
气候
昆明属北纬低纬度亚热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由于受印度洋西南暖湿气流的影响,日照长、霜期短、年平均气温15℃,年均日照2200小时左右,无
霜期240天以上。
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如春,气候宜人,年降水量1035mm,具有典型的温带气候特点,城区温度在0~29℃之间,年。
xx气候特征气候情况昆明地处低纬高原,地貌复杂多样,地形高差较大,在气候上存在着明显的垂直差异和水平差异。
在山区有“山下花开山上雪”、“踊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景象。
据建国以来的气象资料统计,昆明年均气温14.5℃,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19.7℃,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7.5℃,年温差12~13℃。
全年降水量约103l毫米,相对湿度为74%,湿气不大,全年无霜期近年均在240天以上。
全年晴天较多,日照数年均2445.6小时,日照率56%。
终年太阳投射角度大,年均总辐射量达129.78千卡/平方厘米,其中雨季62.78千卡/平方厘米,干季67千卡/平方厘米,两季之间变化不大,故诗人杨升庵称赞昆明“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
气候特征昆明地理位置属北纬亚热带,然而境内大多数地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具有典型的温带气候特点,素以“春城”而享誉中外。
昆明气候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
1.春季温暖,干燥少雨,风高,蒸发旺盛,日温变化大春季,气流来自热带大陆,多晴朗天气,月平均气温多在20℃以下。
但昼夜温差大,有“上午如春、午后似夏、晚间如秋、深夜如冬”的“一日四季”的特点。
春季降水量少,空气湿度小,蒸发量大,气温回升快,农业生产易受干旱威胁,不利于小春作物成长和大春播种。
2.xx酷暑,雨量集中夏季,气流来自热带海洋,多雨云天气,水分充足,土壤湿润,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减少,辐射热量用于水分蒸发的多。
因此,盛夏季节全市除海拔1600米以下的地区平均有2个月左右气温能达到22℃的夏季标准外,其他大多数地区均属21℃以下的春季气候,无酷暑期。
夏季雨量集中,且多大雨、暴雨,降水量占全年的60%以上,故易受洪涝灾害。
3.秋季温凉,天高气爽,雨水减少,霜期开始秋季降温快,天气干燥,多数地区气温要比春季低2℃左右。
降水量比夏季减少一半多,但多于冬、春两季,秋旱较少见。
一般在10月上、中旬终止雨季,初霜期于11月上旬开始。
昆明准静止锋与云贵天气昆明准静止锋又称云贵准静止锋,它是在云贵高原东北部特殊地形及一定的天气系统影响下形成的。
它是一种气候锋,具有常定位置,对云贵地区的天气、气候有显著影响。
一、活动特征除7月外,昆明准静止锋锋面活动频数最高的地带位于川西南、滇东北和黔西一带。
昆明准静止锋的活动有明显的季节特征。
它主要出现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4月,常可连续维持10~15天。
其中12~2月,约有一半以上的日子出现;4、5、10和11月出现次数稍少,每月在10~12天之间。
夏季7~8月冷空气势力大为减弱,活动位置也偏北,云贵地区受赤道气团和热带气团控制,因而它极少出现,仅3天左右。
全年中1月活动频数最高,4月次之,10月较少,7月基本上不存在。
昆明准静止锋并非“静止”,而是常在某一位置附近摆动,还具有日间北退夜间南进的现象,当静止锋弱时,这一现象更为明显。
二、形成机制昆明准静止锋成因可分为两大类:1、冷锋减弱为准静止锋冬季侵袭西南地区的冷空气,绝大多数源于北冰洋、巴伦支海和喀拉湖,小部分来自冰岛以南的洋面。
这类深厚的冷空气一般先在西伯利亚北部和蒙古国积聚,使大陆冷高压加强。
当西风带较强的波动向东推进时,常使低层大陆高压破裂,导致冷空气爆发南下。
影响西南地区的冷空气主要路径是由西伯利亚进入新疆;因受青藏高原大地形的阻挡,便沿高原绕流,经河西走廓,翻过秦岭,进入四川盆地南下,然后沿大凉山东侧上爬至云南高原东北部和贵州高原。
由于受云贵高原上一系列山脉的层层阻挡,冷空气就渐渐地静止下来,即由冷锋转变为准静止锋,这就是著名的昆明准静止锋。
(图1)必须说明的是锋上暖空气的来源和属性。
进入冬半年后,行星风带南移,副热带高压中心南移至北纬15°~20°左右,西风带也随之南移。
由于受青藏高原的阻挡,西风分成南北两支。
北支西风气流经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华东等地流向太平洋;南支西风气流沿高原南缘东流,即从阿拉伯半岛、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半岛北部等地的热带沙漠、内陆地区平流到云南。
气候情况
昆明地处低纬高原,地貌复杂多样,地形高差较大,在气候上存在着明显的垂直差异和水平差异。
在山区有“山下花开山上雪”、“踊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景象。
据建国以来的气象资料统计,昆明年均气温℃,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年温差12~13℃。
全年降水量约103l毫米,相对湿度为 74%,湿气不大,全年无霜期近年均在240天以上。
全年晴天较多,日照数年均小时,日照率56%。
终年太阳投射角度大,年均总辐射量达千卡/平方厘米,其中雨季千卡/平方厘米,干季67千卡/平方厘米,两季之间变化不大,故诗人杨升庵称赞昆明“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
气候特征
昆明地理位置属北纬亚热带,然而境内大多数地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具有典型的温带气候特点,素以“春城”而享誉中外。
昆明气候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
1.春季温暖,干燥少雨,风高,蒸发旺盛,日温变化大
春季,气流来自热带大陆,多晴朗天气,月平均气温多在20℃以下。
但昼夜温差大,有“上午如春、午后似夏、晚间如秋、深夜如冬”的“一日四季”的特点。
春季降水量少,空气湿度小,蒸发量大,气温回升快,农业生产易受干旱威胁,不利于小春作物成长和大春播种。
2.夏无酷暑,雨量集中
夏季,气流来自热带海洋,多雨云天气,水分充足,土壤湿润,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减少,辐射热量用于水分蒸发的多。
因此,盛夏季节全市除海拔1600米以下的地区平均有2个月左右气温能达到22℃的夏季标准外,其他大多数地区均属21℃以下的春季气候,无酷暑期。
夏季雨量集中,且多大雨、暴雨,降水量占全年的60%以上,故易受洪涝灾害。
3.秋季温凉,天高气爽,雨水减少,霜期开始
秋季降温快,天气干燥,多数地区气温要比春季低2℃左右。
降水量比夏季减少一半多,但多于冬、春两季,秋旱较少见。
一般在10月上、中旬终止雨季,初霜期于11月上旬开始。
4.冬无严寒,日照充足,天晴少雨
冬季每月晴天平均在20天左右,日照230小时左右,雨天4日左右,全季降水量仅占全年的3%~5%。
除海拔在1500米以下的河谷地区外,全市大多数地区有两个多月的冬天(5天平均气温小于10℃),有时出现阴冷天气,霜冻或降雪,严重时能导致小春作物灾害。
5.干、湿季分明
全年降水量在时间分布上,明显地分为干、湿两季。
5~10月为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85%左右;11月至次年4月为干季,降水量仅占全年的15%左右。
4月与5月,10月与11月降水量变化很大,5月份的降水量要比4月份多2、3倍,10月份的降水量要比11月份多1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