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部编版)第三单元名著导读《傅雷家书》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13.00 KB
- 文档页数:6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名著导读《傅雷家书》:选择性阅读》优质课教学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傅雷家书》是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写给儿子的信件,这部作品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和教导,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人文关怀。
本课节选了其中的一部分,通过阅读这些信件,学生可以了解到傅雷先生的教育理念、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质具有很大的帮助。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对于家书这一体裁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能对于一些较为深奥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理解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傅雷先生的教育理念,并学会从中汲取人生的智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傅雷家书》选段,了解傅雷先生的教育理念、人生观和价值观。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交流,学会从文本中提取关键信息,分析傅雷先生的教育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傅雷先生对儿子的关爱和教导,从中汲取人生的智慧,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通过阅读,了解傅雷先生的教育理念、人生观和价值观。
2.难点:深入理解傅雷先生的教育方法,并学会从中汲取人生的智慧。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交流法和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背景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傅雷先生的照片和简介,引导学生了解傅雷先生的生平事迹。
2.阅读指导:让学生自主阅读选文,边读边思考,提取关键信息。
3.合作交流: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理解和感悟,互相启发。
4.深入探讨:引导学生从选文中提炼出傅雷先生的教育理念,并进行分析。
5.联系实际:让学生谈谈从选文中得到的启示,如何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6.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傅雷先生的教育理念和人生观。
七.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傅雷家书》•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注重品德教育•倡导全面发展八.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从学生的阅读理解、合作交流和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傅雷家书》选择性阅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选择性阅读以及选择性阅读的几种方法。
2、理清傅雷讲述道理和抒情的线索,学会如何表达感情。
3、理解父子之爱、朋友之谊的交融,能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未来的人生。
二、教学重点有选择性地阅读《傅雷家书》,探究书信中傅雷的教子之道,体会父子深情。
三、教学难点准确理解作品内涵,针对课文专题做选择性阅读,完成其中一个探究。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家书本是家事私情,然而著名翻译家傅雷和儿子傅聪的家信却变成了社会的财富。
那一封封家信在真诚、平等的感情基调上得到了升华,以它浓浓的人情味、深深的爱国情,演绎了一曲曲闪动着慈父爱、朋友情的交响乐。
今天,我们来共同欣赏这感人的旋律吧!(二)阅读指导1、兴趣选择。
选择感兴趣的书或感兴趣的内容阅读。
2、问题选择。
阅读时,带着问题读,关注某一方面的内容。
3、目的选择。
根据不同的读书目的,可以选择不同的阅读内容。
如果是为了与课内学习沟通衔接,可关注与课内关联度较高的内容,如果是为了质疑批评,可以关注你认为可以商讨、指瑕的内容。
4、方法选择。
阅读不同的文本,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
如实用类文本可以采取“冷读”的方法,阅读时头脑清醒,心平气和;文学作品可以采取“热读”的方法,阅读时调动情感。
(三)作家简介傅雷( 1908-1966),字怒安,号怒庵,中国著名的翻译家、作家、教育家、美术评论家,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的重要缔造者之一。
他翻译了大量的法文作品,其中包括巴尔扎克、罗曼. 罗兰、伏尔泰等名家著作。
20 世纪 60 年代初,傅雷因在翻译巴尔扎克作品方面的卓越贡献,被法国巴扎尔特研究会吸收为会员。
其有两子傅聪、傅敏。
傅聪为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的钢琴家,傅敏为英语教师。
他的全部译作,现经家属编定,交由安徽人民出版社编成的《傅雷译文集》。
(四)内容主旨《傅雷家书》是由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傅雷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篡而成的一本集子,摘编了傅雷先生 1954 年至 1966 年 5 月的 186 封书信,最长的一封信长达七千多字。
《傅雷家书》阅读分享【教学目标】1.揣摩语言,积累名言警句。
2. 阅读课文,理解作者的教子之道。
3.感受作者真挚的爱子之情,进而感恩自己的父母亲长。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作者的教子之道。
2.教学难点:感受作者真挚的爱子之情,接受情感陶冶,从而在生活中理解父母、感恩父母。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家书本是家事私情,然而著名翻译家傅雷和儿子傅聪的家信却变成了社会的财富。
那一封封家信,在真诚、平等的感情基调上得到了升华,以它浓浓的人情味,深深的爱国情,演绎了一曲曲闪动着慈父爱、朋友情的交响乐,今天就让我们来欣赏这感人的旋律吧!二、品评人物1.我们已经阅读了《傅雷家书》整本书,请你从不同的角度,用一句话说说你对傅雷的评价。
2.学生发言。
3.穿插辅助资料——傅雷与傅聪简介。
(1)傅雷傅雷,(1908—1966)我国著名翻译家、文艺评论家。
毕生翻译巴尔扎克、罗曼罗兰、伏尔泰等作家的文学名著,翻译作品达34部。
译作丰富,行文流畅,文笔传神。
主要作品有《约翰·克利斯朵夫》《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等等。
1957年,傅雷被打成右派,傅聪在国外听说后就没有回国。
于是,父子之间只有通信,这就是家书——百万读者喜爱的经典家书。
但是,家书只有傅雷写寄到国外的信,却不见儿子从国外写寄回的信。
1957年,为人坦荡、禀性刚毅的傅雷被打成“右派”。
“文化大革命中”,傅雷又遭受残酷迫害。
1966年9月3日凌晨,他与夫人朱梅馥双双含愤自尽,悲壮地走完了本不该走完的一生。
(2)傅聪早于六十年代已被《时代杂志》赞誉为“中国当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是华人音乐家扬名国际乐坛的典范。
英国《泰晤士报》称“傅聪是当今世界乐坛最受欢迎和最有洞察力的莫扎特作品的演奏家。
”美国《时代周刊》称其是“当今时代最伟大的钢琴家之一”。
三、教子之道1.傅雷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还是一位特殊的教育家,一位严厉、尽责同时不乏爱心的父亲,这主要体现在他对儿子的教育中。
名著导读--《傅雷家书》阅读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傅雷及《傅雷家书》的主要内容。
2、掌握“选择性阅读”的读书方法,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3、领会傅雷的教子之道及浓郁的父子深情。
〖教学重点〗1、了解傅雷及《傅雷家书》的主要内容。
2、掌握“选择性阅读”的读书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选择性阅读”的读书方法,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在以前,通信工具并不像现在这么发达,书信是沟通两地各种情感最好的载体,所以才有“家书抵万金”之说。
诸葛亮一生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为了蜀汉国家事业日夜操劳,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于是写下《诫子书》告诫诸葛瞻。
全文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无独有偶,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他的长子傅聪留学海外,也是通过一封封家书对儿子进行谆谆教导,为儿子排忧解难。
今天咱们就一起来品读这本家书合集,感受傅雷深深的爱子之情并获得人生的智慧。
二、有关资料作家作品傅雷(1908—1966),字怒安,号怒庵。
上海南汇县(现南汇区)人。
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
1927年赴法国入巴黎大学学习,在艺术、美术、音乐各个领域都有精辟独到的见解。
1931年返国,受聘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讲授美术史和法文。
1934年与叶常青合办《时事汇报》周刊,任总编辑。
抗战胜利后,参与筹备成立中国民主促进会,并当选为第一届理事。
“文革”初受到迫害,1966年9月3日和夫人朱梅馥双双自缢。
傅雷毕生翻译巴尔扎克、罗曼·罗兰、伏尔泰等作家的文学名著,译作达数百万言。
内容丰富,行文流畅,文笔传神,被誉为“傅雷体华文语言”。
主要译作有《约翰·克利斯朵夫》《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老实人》等34部。
20世纪60年代初,傅雷因在翻译巴尔扎克作品方面的卓越贡献,被法国巴尔扎克研究会吸收为会员。
他有两子傅聪、傅敏。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名著导读《傅雷家书》教案课题《傅雷家书》选择性阅读研究2.感悟父亲对儿子的良苦用心。
目标3.体味饱含哲理的语言之美,接受文学熏陶和情感陶冶,体验读书乐趣。
重点体味饱含哲理的语言之美,接受文学熏陶和情感陶冶,体验读书乐趣。
难点感悟父亲对儿子的良苦用心。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导入新课教师活动只要听到、读到、想到XXX这个名字,就会浮起一串印象:深度近视眼镜,高瘦身材,绝对的洁净,雄辩的语言,固执的脾气,不停的劳作,一丝不苟的认真,……在一霎那间叠印在一起,袅袅上升,形成一个非凡的抽象概念,是崇高人格?古典精神?说不清。
如今,如果再读《傅雷家书》,恍如隔世。
它是一朵最后的玫瑰。
他曾引导人走上艺术的神殿,忘我地攀登。
他让我们看到生活里不易发现的美,他给我们无限生的欲望。
(节选自郁风《“老顽固”XXX》)讲授新课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单元三学科语文年级八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积,累佳词丽句,学记读书笔记。
活动一、查阅资料走进《傅雷家书》活动要求1.学生查阅链接资料,了解作者XXX.结合以前研究的《傅雷家书》家书二则,小组交换《傅雷家书》的首要内容。
3.交流阅读作品的感受。
教师点拨:1.作者简介XXX(1908-1966)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
毕生翻译XXX、XXX、XXX等作家的文学名著,翻译作品达34部。
译作丰富,行文流畅,文笔传神。
首要作品有《XXX》《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老实人》等34部。
2.作品简介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XXX及夫人1954—1966年间写给孩子XXX、XXX等的家信摘编,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是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
他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的两个孩子(XXX—著名钢琴大师、XXX—英语特级教师)是他们先做人、后成“家”,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因此XXX夫妇也成为是中国父母的典范。
部编⼋年级语⽂下册《傅雷家书》导读课教案部编⼋年级语⽂下册《傅雷家书》导读课教案【教学⽬标】1.激发阅读兴趣,⾛近作家作品,拉近与经典的距离,培养阅读兴趣。
2.通过默读、跳读、猜读、选读、精读等活动,指导学⽣略读概览,了解整书框架和基本内容。
【教学重点】重在导读。
通过跳读、选读、精读等阅读⽅式,引导学⽣略读概览,了解整书框架和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重在激趣。
通过有趣的阅读活动,消除学⽣对书信体的陌⽣感、畏惧感,矫正学⽣读名著只重情节不重⽂字内容的浅读习性,读到本书的趣味、情味、理味。
【时间安排】⼀课时【教学环节】⼀、活动⼀:初识家书1.简介家书渊源“书”,最早是作动词⽤,是写的意思,后来才作名词⽤,演变为书信。
家书顾名思义,是家庭或家族内⽤来传递信息、袒露⼼灵、交流情感的书信,是古时⼈们与远在他乡的亲⼈联系的唯⼀途径。
由于书信的阅读对象常常是⾄亲,读起来真实感⼈,有见字如⾯的感觉,所以西⽅⼈称它是“最温柔的艺术”。
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两封家书写于秦始皇⼆⼗四年(公元前223年),内容是在淮阳当兵的名叫“⿊夫”和“惊”的兄弟⼆⼈给安陆母亲的信。
信中问候亲⼈,⾃报平安,表达了对亲⼈的思念之情。
2.千古家书推介⾃家书诞⽣以来,它就作为⼀种独特的⽂化,渗透到社会⽣活的⽅⽅⾯⾯,在家庭熏陶教育、家风家训传承中有着重要地位,那些流传千古的经典家书,更是散发着情感的温馨,闪耀着思想的光芒。
家书⾥有修⾝之道。
如刘向《戒⼦歆书》“骄奢则祸⾄”,刘备《遗诏敕后主》“勿以善⼩⽽不为”,诸葛亮《诫⼦书》“⾮淡泊⽆以明志”。
家书⾥有为学之要。
如孔⼦《教伯鱼》“君⼦不可以不学”,刘邦《⼿敕太⼦》“乃使⼈知作者之意,追思昔所⾏”,彭端淑《⽰⼦侄》“学之,则难者亦易矣”。
家书⾥有交友之⽅。
如东汉郑⽞《戒⼦益恩书》“显誉成于僚友,德⾏⽴于⼰志”。
家书⾥有治国之法。
周⽂王《诏太⼦发》讲敬民以保社稷,曹操《令诸⼉书》论治国唯才是举,不私⾂吏。
名著导读《傅雷家书》选择性阅读1.了解《傅雷家书》整本书的相关内容,激发对《傅雷家书》的阅读兴趣。
2.掌握并能运用选择性阅读的读书方法,感受父子深情,理解亲情。
2课时1.查阅介绍作者和作品的相关资料,大致了解作者的生平和作品.2.翻看《傅雷家书》的目录,统计《傅雷家书》每年的信件数量,并画出折线图.看看家书的数量有什么变化,结合《傅雷家书》的内容,从家书的数量变化中,找到背后发生的事件。
(注:如果是译林出版社版本,目录里每个年份都有书信数量)第1课时1.了解《傅雷家书》整本书的相关内容,激发对《傅雷家书》的阅读兴趣。
2.掌握读书方法,学会进行选择性阅读。
一、新课导入有这样一本书,被称为“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
这本书的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精湛的艺术修养让读者们叹为观止,而书中流露出的浓浓深情更是引发了无数读者的共鸣。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本名著-—《傅雷家书》,去体会它的艺术魅力……(板书:《傅雷家书》选择性阅读)二、作家作品生畅谈自己了解到的作者及作品内容,师及时归纳。
1。
了解傅雷傅雷(1908—1966),我国著名翻译家、作家、美术评论家。
他一生翻译了法国文学作品和学术著作30余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丹纳的《艺术哲学》等,为中法之间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2。
内容梗概《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其夫人1954—1966 年间写给两个儿子(主要是长子傅聪)的家信摘编.作品以傅雷对儿子浓浓的父爱和苦心孤诣的教育引导为线索,在为人、为学等方面给孩子以教育指导。
他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了两个孩子,而这两个孩子也不负父母的栽培,最终,傅聪成为著名钢琴大师,傅敏成为英语特级教师、翻译家。
3.写信目的傅雷说,他给儿子写的信有好几种作用:①把傅聪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②激发青年人的感想;③训练傅聪的文笔和思想;④时时刻刻、随处给傅聪做个警钟,做一面“忠实的镜子",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4。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傅雷家书》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语文教材下册第三单元后的名著导读——《傅雷家书》。
从傅雷教育儿子的家书中获取人生的营养,进而对自己的人生有所思考和感悟,在渗透感恩教育的同时厚植家国情怀。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教学对象是初二年级学生,他们思维较为活跃,对作品有初步的阅读,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探索精神。
此前的名著阅读积累养成一些方法和技巧。
在此基础上对作品的人物形象和文学价值进行深入挖掘。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明确本书的内容梗概和人物关系;明确本书的文学价值。
过程与方法:阅读——分享——讨论——再创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傅雷的教子之道;理解傅雷作为父亲的良苦用心:对孩子的关爱与期待,教育他成为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学会感恩父母,自我成长。
四、教学重点1.明确本书的文学价值2.理解傅雷的教子之道3.学会感恩父母,自我成长五、教学难点明确本书的文学价值六、课时:1课时七、教学方法:讨论分析、多媒体教学八、教学过程1.导入:我左手拿的是一枚邮票,右手拿的是一个信封。
把写好的信件放入信封中,贴上邮票后,我们表情达意的内容就可以寄出了。
鱼传尺素,驿寄梅花。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烽火两三月,家书抵万金。
”古往今来,家书承载了无数思念、关怀和期待。
当傅聪远赴国外求学演出之时,支撑他的正是那一封封情深义重的家书。
今天我们交流分享的是家书合集——《傅雷家书》。
设计意图:激趣导入,情感共鸣2.内容明确《傅雷家书》不是普通的家书,是傅雷及其夫人1954-1966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敏(主要是长子傅聪)的家信摘编。
信件涉及很多方面,如生活细节、人际交往、读书求学、感情处理等。
人物关系:寄信人:傅雷(翻译家)朱梅馥收信人:傅聪(钢琴家)弥拉傅敏(英语教师)设计意图:引导梳理假期阅读作品的基础知识,把握正确的阅读方向。
3.分享交流寒假期间,我们初步阅读了这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
《傅雷家书》阅读课教学案例教学目标1.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学会多角度阅读。
2.交流自己的读书体会,在交流中丰富自己的知识。
3.在阅读中真切感受到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课前准备每人一本《傅雷家书》,读至220页。
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师:高尔基曾经说过:“每一本书都是一个用黑字印在白纸上的灵魂,只要我的眼睛,我的理智接触它,它就活起来了”,接下来我们来检测一下《傅雷家书》有没有在我们阅读后活起来?(教学反思:美的语言和询问的语气激发了学生参与兴趣,但因为是录像课,另一间教室观课教师过多,教师有紧张情绪。
)环节二:出示教学目标(利用PPT显示)环节三:走近作品。
师:同学们既然已经阅读过这本书,请用50字左右别人推荐这部作品,用5分钟时间小组交流,选派代表发言。
(设计目的: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整体把握《傅雷家书》,也训练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生1:如果你讨厌父母的唠叨,如果你不清楚父母为何对你寄予众望,那么请阅读《傅雷家书》,它将会告诉你傅雷先生也和我们的父母一样,对自己的孩子要求严厉,这是一本苦心孤诣的教子书。
生2:是做人重要,还是艺术重要,很多人在面对选择时会迷茫,《傅雷家书》将告诉你答案。
……在学生活动结束后,教师推荐阅读方法之一:提要式读书(反思:学生能从不同角度推荐此书,说明学生课余时间认真阅读,且有一定的筛选信息能力,小组交流时也能各抒己见,是阅读让他们更自信,以后还要多引导孩子们阅读。
)环节四:精读作品师:1—220页中,背诵你喜欢的句子,并阐述理由。
(设计目的:让学生收集喜欢的句子段落,在背诵的过程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拓展迁移到其他作品,扩大学生视野。
)教师注意倾听,适当点评,引起更多更深的探讨。
生1:我喜欢的句子是“多思考人生问题,宇宙问题。
把个人看得渺小一些。
那么自然会减少患得患失之心,结果身心反而舒泰。
”我认为这就是做人的境界,就比如居里夫人能把奖章当做玩具给孩子玩,她把个人看得就很轻;再比如邓稼先在沙漠上研究原子弹时,他明知辐射会影响自己的健康,但义不容辞。
黑暗中的人品之光——《傅雷家信》主题型教课方案教课目的:指引学生聚焦阅读,初步试试研究型阅读。
锻炼学生文本跳读能力和阅读整合能力。
联合学生成长故事,用经典奠定生命成长。
教课重难点:指引学生聚焦研究点进行整本书内容整合和提炼。
打通经典和生活,用经典奠定生命成长,点亮人品之光。
教课过程:一、跳读经典,裁剪黑暗大家近来都在读《傅雷家信》,傅雷是一位翻译巨匠,其子傅聪也是享誉世界的钢琴大师。
好多同学在念书笔录中都敬羡他们的非凡成就,其实他们的生活也并不是一帆风顺,在各自的生命中他们遭受了哪些黑暗光阴呢?请同学们进行小组合作,从“学习”、“生活”、“人品”三个方面去跳读文本,并联合老师所给的两张资料卡,达成表格填空。
傅雷父子的黑暗光阴学习困扰生活窘境人品苦楚附资料卡1:凭良知说,在钢琴上我花的精力最多,这其实不是说我注定要成为一个钢琴家,而是因为我的根基不够。
我小时候学琴学得极少,最重点性的那几年也就是13岁到17岁那几年,我根本没有时机去抚琴,17岁再开始也没有很好的先生,不像此刻的一代,他们真是好运得很,童子功好得不得了,基础打得很牢固。
——傅聪自述附资料卡2:1966年8月尾,文革早期,傅雷遇到红卫兵抄家,遇到连续四天三夜批斗,罚跪、戴高帽等各样形式的欺辱。
9月3日上午,傅雷夫妻因不堪欺辱而双双自杀身亡。
——傅雷自杀原由如:在学习上:傅聪固然天分极好,但在波兰留学早期,语言不通;且自述钢琴根基不够;17岁以后也没有好的先生。
在生活上:傅雷因为版税调整,收入减少,营养缺少,百病丛生。
又不肯向儿子张口,因此有一段时间生活很窘迫。
在人品上:爱国敬业的知识分子,却因为历史原由,打为“右派”,人品遇到踩踏,饱受欺辱。
二、情形再现,品读黑暗联合上述表格和书中有关段落,想象父子二人以前历的黑暗光阴,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绘,情形再现。
教师示范:在1955年12月23日,傅聪在信中写道:“我知道自己是有能力的但是我根基差,技巧上缺点好多,所知道的扎实的东西也少得很我经常思疑自己,有时甚至会自卑。
WORD格式阅读沟通课:《傅雷家信》一.教课背景这节课旨在第一次整书阅读后的要点打破,提高学生进入到第二轮的选择性阅读。
二.学习目标1.经过学生的展现沟通,达到对第一次整书阅读后的内容梳理和中心价值“赤子之心”的掌握,培育学生从知识向能力发展。
2.以数学中的“折线图”“腰封”为抓手,学会知识的迁徙与调动、剖析与综合能力。
三.重难点1.经过学生的展现沟通,达到对第一次整书阅读后的内容梳理和中心价值“赤子之心”的掌握,培育学生从知识向能力发展。
2.以数学中的“折线图”“腰封”为抓手,学会知识的迁徙与调动、剖析与综合能力。
四.教课过程活动一:听音乐,聊傅聪,带出《傅雷家信》。
播发傅聪演奏的《肖邦·夜曲》。
傅聪在 1955 年参加第 5 届世界肖邦钢琴竞赛获取第 3 名和“玛祖卡”奖,惹起世界惊动。
小结:傅聪此后的音乐之路,离不开傅雷先生写得“傅雷家信”。
( 2 分钟)活动二:认识目录,经过折线图整合书册。
请大家打开《傅雷家信》的目录:(1)请同学谈谈平常有没有仔细阅读过“目录”。
(2)依据目录,老师制作了一张折线图,请大家察看折线图,谈谈发现。
明确:折线图上表现三个波峰和两个底谷,分别出此刻54/ 55年、 60/61年、 65 年;信函少的年份出此刻58/59 年、 63年。
( 3)请联合《傅雷家信》的内容,详细谈谈三个波峰和低谷。
专业资料整理WORD格式明确: 54/ 55 年傅聪刚到波兰学音乐,父亲母亲不放心,自然书信多。
55 年还发生了一件有历史意义的事情?傅聪参加第 5 届国际肖邦钢琴大赛,获取第 3 名和“玛祖卡奖”。
60/61 年,傅聪恋爱成婚,父亲写了好多信去英国与他讨论婚姻。
58年为了防止“父亲告发儿子,儿子告发父亲”的人间惨剧,傅聪出逃英国。
65 年通讯增添是由于傅聪的儿子凌霄出生,身为尊长的傅雷夫妻极度高兴。
(4)小结:折线图展现了历史大背景下一家人的沉浮,有名的小说家毕飞宇说:“父性的苛刻,骨子里是爱是聪慧的爱,是理性的爱,是长久的爱,也是无奈的和卑怯的爱。
名著导读《傅雷家书》教学设计宣汉县峰城中学姚长军教学目标:1、学习书信体第一人称对表达真实情感的优点。
2、学习用相关资料理解作品的读书方法。
3、通过作品分析概括作者思想品格。
4、结合书信谈自己的人身感受的读书方法,重点难点:1、书信体及第一人称对表达真情实感的优点。
2、结合作品内容和自己人身感受激发阅读兴趣。
3、结合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品格的读书方法。
设计理念:名著导读重在导,因此围绕着激趣,学法,品人,促思作为设计观念。
教法与学法:教法:朗读入境法,人物成就引思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联系实际法,促进思考法。
学法: 搜集资料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课前准备:教师准备:精彩节选、PPT课件、预设学生在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应急准备。
学生准备:读好精彩片段、画出喜欢的句子、结合经历谈感悟。
课时安排:一课时一、走近(傅雷家书)1、关于《傅雷家书》:是傅雷及其夫人从1954T966年写给远在国外的儿子服从的186封家信。
2、关于傅雷:生先谈,师再补充。
设计理念:锻炼学习搜集信息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关于傅聪:傅聪的成就展示设计理念:将傅聪的优异成绩引入《傅雷家书》,为后文《傅雷家书》的教育意义做好铺垫。
导:傅雷十几岁出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这和自身的努力有很大的关系,但也同傅雷十几年的潜心教育息息相关,今天让我们走进《傅雷家书》一探究竟。
二、走进《傅雷家书》1、播放微课视频《傅雷家书》选择性阅读。
2、关于《傅雷家书》评价:苦心孤诣的教子篇。
看资料,了解包含的内容,从做人和生活两方面进行教育。
3、设计理念:学习结合现有的知识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读书方法。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精彩片段,在大声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设计理念:欣赏精彩片段作为了解作品的窗口。
5、合作探究:关于书信体与第一人称a、书信体写作的好处。
b、读出文中对孩子的称呼,体会其中蕴含的深情。
c、为何多次写到我的经历或发生在我身边的事例?设计理念:深刻体会书信体和第一人称表达真情实意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