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冲刺资讯大串讲11
- 格式:doc
- 大小:332.50 KB
- 文档页数:4
1.随机事件和确定事件(1)在条件S下,一定会发生的事件,叫作相对于条件S的必然事件.(2)在条件S下,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叫作相对于条件S的不可能事件.(3)必然事件与不可能事件统称为相对于条件S的确定事件.(4)在条件S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叫作相对于条件S的随机事件.(5)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统称为事件,一般用大写字母A,B,C…表示.2.频率与概率在相同的条件下,大量重复进行同一试验时,随机事件A发生的频率会在某个常数附近摆动,即随机事件A发生的频率具有稳定性.这时,我们把这个常数叫作随机事件A的概率,记作P(A).3.事件的关系与运算互斥事件:在一个随机试验中,我们把一次试验下不能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A与B称作互斥事件.事件A+B:事件A+B发生是指事件A和事件B至少有一个发生.对立事件:不会同时发生,并且一定有一个发生的事件是相互对立事件.4.概率的几个基本性质(1)概率的取值范围:0≤P(A)≤1.(2)必然事件的概率P(E)=1.(3)不可能事件的概率P(F)=0.(4)互斥事件概率的加法公式①如果事件A与事件B互斥,则P(A+B)=P(A)+P(B).②若事件A与事件A互为对立事件,则P(A)=1-P(A).【知识拓展】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的区别与联系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都是两个事件的关系,互斥事件是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而对立事件除要求这两个事件不同时发生外,还要求二者之一必须有一个发生,因此,对立事件是互斥事件的特殊情况,而互斥事件未必是对立事件.【思考辨析】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1)事件发生频率与概率是相同的.(×)(2)随机事件和随机试验是一回事.(×)(3)在大量重复试验中,概率是频率的稳定值.( √ ) (4)两个事件的和事件是指两个事件都得发生.( × )(5)对立事件一定是互斥事件,互斥事件不一定是对立事件.( √ ) (6)两互斥事件的概率和为1.( × )1.从{1,2,3,4,5}中随机选取一个数a ,从{1,2,3}中随机选取一个数b ,则b >a 的概率是( ) A.45 B.35 C.25 D.15 答案 D解析 基本事件的个数为5×3=15,其中满足b >a 的有3种,所以b >a 的概率为315=15.2.(教材改编)将一枚硬币向上抛掷10次,其中“正面向上恰有5次”是( ) A .必然事件 B .随机事件 C .不可能事件 D .无法确定答案 B解析 抛掷10次硬币正面向上的次数可能为0~10,都有可能发生,正面向上5次是随机事件.3.从某班学生中任意找出一人,如果该同学的身高小于160 cm 的概率为0.2,该同学的身高在[160,175](单位:cm)内的概率为0.5,那么该同学的身高超过175 cm 的概率为( ) A .0.2 B .0.3 C .0.7 D .0.8 答案 B解析 因为必然事件发生的概率是1,所以该同学的身高超过175 cm 的概率为1-0.2-0.5=0.3,故选B.4.给出下列三个命题,其中正确的命题有________个.①有一大批产品,已知次品率为10%,从中任取100件,必有10件是次品;②做7次抛硬币的试验,结果3次出现正面,因此正面出现的概率是37;③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就是这个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 答案 0解析 ①错,不一定是10件次品;②错,37是频率而非概率;③错,频率不等于概率,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5.(教材改编)袋中装有9个白球,2个红球,从中任取3个球,则①恰有1个红球和全是白球;②至少有1个红球和全是白球;③至少有1个红球和至少有2个白球;④至少有1个白球和至少有1个红球.在上述事件中,是对立事件的为________. 答案 ②解析 ①是互斥不对立的事件,②是对立事件,③④不是互斥事件.题型一 事件关系的判断例1 (1)从1,2,3,…,7这7个数中任取两个数,其中: ①恰有一个是偶数和恰有一个是奇数; ②至少有一个是奇数和两个都是奇数;③至少有一个是奇数和两个都是偶数; ④至少有一个是奇数和至少有一个是偶数. 上述事件中,是对立事件的是( ) A .① B .②④ C .③ D .①③(2)设条件甲:“事件A 与事件B 是对立事件”,结论乙:“概率满足P (A )+P (B )=1”,则甲是乙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3)在5张电话卡中,有3张移动卡和2张联通卡,从中任取2张,若事件“2张全是移动卡”的概率是310,那么概率是710的事件是( )A .至多有一张移动卡B .恰有一张移动卡C .都不是移动卡D .至少有一张移动卡答案 (1)C (2)A (3)A解析 (1)③中“至少有一个是奇数”即“两个奇数或一奇一偶”,而从1~7中任取两个数根据取到数的奇偶性可认为共有三个事件:“两个都是奇数”、“一奇一偶”、“两个都是偶数”,故“至少有一个是奇数”与“两个都是偶数”是对立事件,易知其余都不是对立事件.(2)若事件A 与事件B 是对立事件,则A +B 为必然事件,再由概率的加法公式得P (A )+P (B )=1.设掷一枚硬币3次,事件A :“至少出现一次正面”,事件B :“3次出现正面”,则P (A )=78,P (B )=18,满足P (A )+P (B )=1,但A ,B 不是对立事件.(3)至多有一张移动卡包含“一张移动卡,一张联通卡”,“两张全是联通卡”两个事件,它是“2张全是移动卡”的对立事件.思维升华 (1)准确把握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的概念 ①互斥事件是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事件,但可以同时不发生.②对立事件是特殊的互斥事件,特殊在对立的两个事件不可能都不发生,即有且仅有一个发生.(2)判断互斥、对立事件的方法判断互斥事件、对立事件一般用定义判断,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为互斥事件;两个事件,若有且仅有一个发生,则这两事件为对立事件,对立事件一定是互斥事件.下列命题:①将一枚硬币抛两次,设事件M:“两次出现正面”,事件N:“只有一次出现反面”,则事件M与N互为对立事件;②若事件A与B互为对立事件,则事件A与B为互斥事件;③若事件A与B为互斥事件,则事件A与B为对立事件;④若事件A与B互为对立事件,则事件A+B为必然事件.其中,真命题是()A.①②④B.②④C.③④D.①②答案 B解析对①,将一枚硬币抛两次,共出现{正,正},{正,反},{反,正},{反,反}四种结果,则事件M与N是互斥事件,但不是对立事件,故①错;对②,对立事件首先是互斥事件,故②正确;对③,互斥事件不一定是对立事件,如①中两个事件,故③错;对④,事件A、B 为对立事件,则在一次试验中A、B一定有一个要发生,故④正确.题型二 随机事件的频率与概率例2 (2016·全国甲卷)某险种的基本保费为a (单位:元),继续购买该险种的投保人称为续保人,续保人本年度的保费与其上年度出险次数的关联如下:随机调查了该险种的200名续保人在一年内的出险情况,得到如下统计表:(1)记A 为事件:“一续保人本年度的保费不高于基本保费”,求P (A )的估计值;(2)记B 为事件:“一续保人本年度的保费高于基本保费但不高于基本保费的160%”,求P (B )的估计值;(3)求续保人本年度的平均保费的估计值.解 (1)事件A 发生当且仅当一年内出险次数小于2.由所给数据知,一年内出险次数小于2的频率为60+50200=0.55,故P (A )的估计值为0.55.(2)事件B 发生当且仅当一年内出险次数大于1且小于4.由所给数据知,一年内出险次数大于1且小于4的频率为30+30200=0.3,故P (B )的估计值为0.3.(3)由所给数据得调查的200名续保人的平均保费为0.85a ×0.30+a ×0.25+1.25a ×0.15+1.5a ×0.15+1.75a ×0.10+2a ×0.05=1.192 5a .因此,续保人本年度平均保费的估计值为1.192 5a . 思维升华 (1)概率与频率的关系频率反映了一个随机事件出现的频繁程度,频率是随机的,而概率是一个确定的值,通常用概率来反映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有时也用频率作为随机事件概率的估计值.(2)随机事件概率的求法利用概率的统计定义求事件的概率,即通过大量的重复试验,事件发生的频率会逐渐趋近于某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就是概率.(2015·北京)某超市随机选取1 000位顾客,记录了他们购买甲、乙、丙、丁四种商品的情况,整理成如下统计表,其中“√”表示购买,“×”表示未购买.(1)估计顾客同时购买乙和丙的概率;(2)估计顾客在甲、乙、丙、丁中同时购买3种商品的概率;(3)如果顾客购买了甲,则该顾客同时购买乙、丙、丁中哪种商品的可能性最大?解(1)从统计表可以看出,在这1 000位顾客中有200位顾客同时购买了乙和丙,所以顾客同时购买乙和丙的概率可以估计为200=0.2.1 000(2)从统计表可以看出,在这1 000位顾客中,有100位顾客同时购买了甲、丙、丁,另有200位顾客同时购买了甲、乙、丙,其他顾客最多购买了2种商品.所以顾客在甲、乙、丙、丁中同时购买3种商品的概率可以估计为100+2001 000=0.3.(3)与(1)同理,可得顾客同时购买甲和乙的概率可以估计为2001 000=0.2,顾客同时购买甲和丙的概率可以估计为100+200+3001 000=0.6,顾客同时购买甲和丁的概率可以估计为1001 000=0.1.所以,如果顾客购买了甲,则该顾客同时购买丙的可能性最大. 题型三 互斥事件、对立事件的概率 命题点1 互斥事件的概率例3 袋中有12个小球,分别为红球、黑球、黄球、绿球,从中任取一球,得到红球的概率是13,得到黑球或黄球的概率是512,得到黄球或绿球的概率也是512,试求得到黑球、黄球和绿球的概率各是多少?解 方法一 从袋中选取一个球,记事件“摸到红球”“摸到黑球”“摸到黄球”“摸到绿球”分别为A ,B ,C ,D ,则有 P (A )=13,P (B +C )=P (B )+P (C )=512,P (C +D )=P (C )+P (D )=512,P (B +C +D )=P (B )+P (C )+P (D )=1-P (A )=1-13=23,解得P (B )=14,P (C )=16,P (D )=14,因此得到黑球、黄球、绿球的概率分别是14,16,14. 方法二 设红球有n 个,则n 12=13,所以n =4,即红球有4个. 又得到黑球或黄球的概率是512,所以黑球和黄球共5个. 又总球数是12,所以绿球有12-4-5=3(个).又得到黄球或绿球的概率也是512,所以黄球和绿球共5个,而绿球有3个,所以黄球有5-3=2(个).所以黑球有12-4-3-2=3(个).因此得到黑球、黄球、绿球的概率分别是 312=14,212=16,312=14. 命题点2 对立事件的概率例4 某商场有奖销售中,购满100元商品得1张奖券,多购多得.1 000张奖券为一个开奖单位,设特等奖1个,一等奖10个,二等奖50个.设1张奖券中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的事件分别为A ,B ,C ,求: (1)P (A ),P (B ),P (C ); (2)1张奖券的中奖概率;(3)1张奖券不中特等奖且不中一等奖的概率. 解 (1)P (A )=11 000,P (B )=101 000=1100,P (C )=501 000=120. 故事件A ,B ,C 的概率分别为11 000,1100,120. (2)1张奖券中奖包含中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设“1张奖券中奖”这个事件为M ,则M =A +B +C .∵A ,B ,C 两两互斥,∴P (M )=P (A +B +C )=P (A )+P (B )+P (C ) =1+10+501 000=611 000.故1张奖券的中奖概率为611 000. (3)设“1张奖券不中特等奖且不中一等奖”为事件N ,则事件N 与“1张奖券中特等奖或中一等奖”为对立事件,∴P (N )=1-P (A +B )=1-⎝⎛⎭⎫11 000+1100=9891 000. 故1张奖券不中特等奖且不中一等奖的概率为9891 000.思维升华 求复杂事件的概率的两种方法求概率的关键是分清所求事件是由哪些事件组成的,求解时通常有两种方法:(1)将所求事件转化成几个彼此互斥的事件的和事件,利用概率加法公式求解概率;(2)若将一个较复杂的事件转化为几个互斥事件的和事件时,需要分类太多,而其对立面的分类较少,可考虑利用对立事件的概率公式,即“正难则反”.它常用来求“至少”或“至多”型事件的概率.经统计,在某储蓄所一个营业窗口等候的人数相应的概率如下:求:(1)至多2人排队等候的概率;(2)至少3人排队等候的概率.解记“无人排队等候”为事件A,“1人排队等候”为事件B,“2人排队等候”为事件C,“3人排队等候”为事件D,“4人排队等候”为事件E,“5人及5人以上排队等候”为事件F,则事件A、B、C、D、E、F彼此互斥.(1)记“至多2人排队等候”为事件G,则G=A+B+C,所以P(G)=P(A+B+C)=P(A)+P(B)+P(C)=0.1+0.16+0.3=0.56.(2)方法一记“至少3人排队等候”为事件H,则H=D+E+F,所以P(H)=P(D+E+F)=P(D)+P(E)+P(F)=0.3+0.1+0.04=0.44.方法二记“至少3人排队等候”为事件H,则其对立事件为事件G,所以P(H)=1-P(G)=0.44.22.用正难则反思想求互斥事件的概率典例(12分)某超市为了了解顾客的购物量及结算时间等信息,安排一名员工随机收集了在该超市购物的100位顾客的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一次购物量1至4件5至8件9至12件13至16件17件及以上顾客数(人)x 3025y 10结算时间(分钟/人)1 1.52 2.5 3已知这100位顾客中一次购物量超过8件的顾客占55%.(1)确定x,y的值,并估计顾客一次购物的结算时间的平均数;(2)求一位顾客一次购物的结算时间不超过...2分钟的概率.(将频率视为概率)思想方法指导若某一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多,而它的对立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少,则可用“正难则反”思想求解.规范解答解(1)由已知得25+y+10=55,x+30=45,所以x=15,y=20.[2分]该超市所有顾客一次购物的结算时间组成一个总体,所收集的100位顾客一次购物的结算时间可视为总体的一个容量为100的简单随机样本,顾客一次购物的结算时间的平均数可用样本平均数估计,其估计值为1×15+1.5×30+2×25+2.5×20+3×10100=1.9(分钟).[6分](2)记A 为事件“一位顾客一次购物的结算时间不超过2分钟”,A 1,A 2分别表示事件“该顾客一次购物的结算时间为2.5分钟”,“该顾客一次购物的结算时间为3分钟”,将频率视为概率得P (A 1)=20100=15,P (A 2)=10100=110.[9分]P (A )=1-P (A 1)-P (A 2)=1-15-110=710.[11分]故一位顾客一次购物的结算时间不超过2分钟的概率为710.[12分]1.(2016·天津)甲、乙两人下棋,两人下成和棋的概率是12,甲获胜的概率是13,则甲不输的概率为( ) A.56 B.25 C.16 D.13答案 A解析 事件“甲不输”包含“和棋”和“甲获胜”这两个互斥事件,所以甲不输的概率为12+13=56. 2.(教材改编)袋中装有3个白球,4个黑球,从中任取3个球,则①恰有1个白球和全是白球;②至少有1个白球和全是黑球;③至少有1个白球和至少有2个白球;④至少有1个白球和至少有1个黑球.在上述事件中,是对立事件的为()A.①B.②C.③D.④答案 B解析至少有1个白球和全是黑球不同时发生,且一定有一个发生.∴②中两事件是对立事件.3.(2016·安阳模拟)从一箱产品中随机地抽取一件,设事件A={抽到一等品},事件B={抽到二等品},事件C={抽到三等品},且已知P(A)=0.65,P(B)=0.2,P(C)=0.1,则事件“抽到的产品不是一等品”的概率为()A.0.7 B.0.65 C.0.35 D.0.5答案 C解析“抽到的产品不是一等品”与事件A是对立事件,∴所求概率P=1-P(A)=0.35.4.(2016·襄阳模拟)有一个游戏,其规则是甲、乙、丙、丁四个人从同一地点随机地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前进,每人一个方向.事件“甲向南”与事件“乙向南”是()A.互斥但非对立事件B.对立事件C.相互独立事件D.以上都不对答案 A解析由于每人一个方向,故“甲向南”意味着“乙向南”是不可能的,故是互斥事件,但不是对立事件,故选A.5.(2016·蚌埠模拟)从一篮子鸡蛋中任取1个,如果其重量小于30克的概率为0.3,重量在[30,40]克的概率为0.5,那么重量不小于30克的概率为()A.0.8 B.0.5 C.0.7 D.0.3答案 C解析由互斥事件概率公式知重量大于40克的概率为1-0.3-0.5=0.2,又∵0.5+0.2=0.7,∴重量不小于30克的概率为0.7.6.对一批产品的长度(单位:mm)进行抽样检测,下图为检测结果的频率分布直方图.根据标准,产品长度在区间[20,25)上的为一等品,在区间[15,20)和[25,30)上的为二等品,在区间[10,15)和[30,35)上的为三等品.用频率估计概率,现从该批产品中随机抽取一件,则其为二等品的概率为()A.0.09 B.0.20 C.0.25 D.0.45答案 D解析设区间[25,30)对应矩形的高为x,则所有矩形面积之和为1,即(0.02+0.04+0.06+0.03+x)×5=1,解得x=0.05.产品为二等品的概率为0.04×5+0.05×5=0.45.7.在200件产品中,有192件一级品,8件二级品,则下列事件:①在这200件产品中任意选出9件,全部是一级品;②在这200件产品中任意选出9件,全部是二级品;③在这200件产品中任意选出9件,不全是二级品.其中________是必然事件;________是不可能事件;________是随机事件.答案③②①8.已知某运动员每次投篮命中的概率都为40%,现采用随机模拟的方法估计该运动员三次投篮恰有两次命中的概率:先由计算器产生0到9之间取整数值的随机数,指定1,2,3,4表示命中,5,6,7,8,9,0表示不命中;再以每三个随机数为一组,代表三次投篮的结果.经随机模拟产生了如下20组随机数:907966191925271932812458569683 431257393027556488730113537989据此估计,该运动员三次投篮恰有两次命中的概率为________. 答案 0.25解析 20组随机数中表示三次投篮恰好有两次命中的是191,271,932,812,393,其频率为520=0.25,以此估计该运动员三次投篮恰有两次命中的概率为0.25.9.若随机事件A ,B 互斥,A ,B 发生的概率均不等于0,且P (A )=2-a ,P (B )=4a -5,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54,43]解析 由题意可知⎩⎪⎨⎪⎧0<P (A )<1,0<P (B )<1,P (A )+P (B )≤1⇒⎩⎪⎨⎪⎧0<2-a <1,0<4a -5<13a -3≤1,⇒⎩⎨⎧1<a <2,54<a <32,a ≤43⇒54<a ≤43. 10.若A ,B 互为对立事件,其概率分别为P (A )=4x ,P (B )=1y ,且x >0,y >0,则x +y 的最小值为________. 答案 9解析 由题意可知4x +1y =1,则x +y =(x +y )(4x +1y )=5+(4y x +x y )≥9,当且仅当4y x =xy ,即x =2y 时等号成立.11.某保险公司利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对投保车辆进行抽样,样本车辆中每辆车的赔付结果统计如下:(1)若每辆车的投保金额均为2 800元,估计赔付金额大于投保金额的概率;(2)在样本车辆中,车主是新司机的占10%,在赔付金额为4 000元的样本车辆中,车主是新司机的占20%,估计在已投保车辆中,新司机获赔金额为4 000元的概率.解 (1)设A 表示事件“赔付金额为3 000元”,B 表示事件“赔付金额为4 000元”,以频率估计概率得P (A )=1501 000=0.15,P (B )=1201 000=0.12.由于投保金额为2 800元,赔付金额大于投保金额对应的情形是赔付金额为3 000元和4 000元,所以其概率为P(A)+P(B)=0.15+0.12=0.27.(2)设C表示事件“投保车辆中新司机获赔4 000元”,由已知,样本车辆中车主为新司机的有0.1×1 000=100(辆),而赔付金额为4 000元的车辆中,车主为新司机的有0.2×120=24(辆),所以样本车辆中新司机车主获赔金额为4 000元的频率为24100=0.24,由频率估计概率得P(C)=0.24.12.国家射击队的队员为在射击世锦赛上取得优异成绩,正在加紧备战,经过近期训练,某队员射击一次命中7~10环的概率如下表所示:求该射击队员射击一次:(1)射中9环或10环的概率;(2)命中不足8环的概率.解记事件“射击一次,命中k环”为A k(k∈N,k≤10),则事件A k之间彼此互斥.(1)记“射击一次,射中9环或10环”为事件A,那么当A9,A10之一发生时,事件A发生,由互斥事件的加法公式得P(A)=P(A9)+P(A10)=0.28+0.32=0.6.(2)设“射击一次,至少命中8环”的事件为B,则B表示事件“射击一次,命中不足8环”.又B=A8+A9+A10,由互斥事件概率的加法公式得P(B)=P(A8)+P(A9)+P(A10)=0.18+0.28+0.32=0.78.故P(B)=1-P(B)=1-0.78=0.22.因此,射击一次,命中不足8环的概率为0.22.13.一盒中装有12个球,其中5个红球,4个黑球,2个白球,1个绿球.从中随机取出1球,求: (1)取出1球是红球或黑球的概率; (2)取出1球是红球或黑球或白球的概率. 解 方法一 (利用互斥事件求概率) 记事件A 1={任取1球为红球},A 2={任取1球为黑球},A 3={任取1球为白球},A 4={任取1球为绿球}, 则P (A 1)=512,P (A 2)=412=13,P (A 3)=212=16,P (A 4)=112.根据题意知,事件A 1,A 2,A 3,A 4彼此互斥,由互斥事件的概率公式,得 (1)取出1球为红球或黑球的概率为 P (A 1+A 2)=P (A 1)+P (A 2) =512+412=34. (2)取出1球为红球或黑球或白球的概率为 P (A 1+A 2+A 3)=P (A 1)+P (A 2)+P (A 3) =512+412+212=1112.方法二 (利用对立事件求概率)(1)由方法一知,取出1球为红球或黑球的对立事件为取出1球为白球或绿球,即A 1+A 2的对立事件为A 3+A 4,所以取出1球为红球或黑球的概率为P (A 1+A 2)=1-P (A 3+A 4)=1-P (A 3)-P (A 4)=1-212-112=34.(2)因为A 1+A 2+A 3的对立事件为A 4, 所以P (A 1+A 2+A 3)=1-P (A 4)=1-112=1112.。
高三数学知识点串讲高三是学生们备战高考的最后一年,数学作为高考科目之一,对于学生们而言尤为重要。
掌握高三数学知识点是提高数学成绩的基础,也是冲刺高考的关键。
本文将对高三数学知识点进行串讲,帮助学生们系统复习数学知识,提升解题能力。
一、函数与导数高三数学的第一个重点是函数与导数。
函数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描述了不同元素之间的关系。
而导数则是函数的变化率,表示函数曲线在某一点的切线斜率。
接下来我们将重点讲解函数极限、导数定义及求导法则等内容。
1.1 函数极限函数极限是描述函数在某一点附近的取值情况。
极限存在与否及极限的计算方法是高三数学的重点内容。
极限存在的判定方法有有界性、夹逼定理等,极限的计算方法包括直接代入法、夹逼法、函数性质法等。
1.2 导数定义导数是函数变化率的表示,它反映了函数曲线在某一点的切线斜率。
导数的定义是数学分析中的重要内容,掌握导数定义对于后续求导法则的运用和理解极限概念具有重要意义。
1.3 求导法则求导法则是导数计算的基本规则,它包括常数导数、幂函数导数、指数函数导数、对数函数导数、三角函数导数等内容。
熟练掌握求导法则对于解题过程中的快速计算至关重要。
二、数列与数项数列与数项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高三数学的重点之一。
数列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一系列数,而数项则是数列中的每个元素。
接下来我们将重点讲解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和数列的求和问题。
2.1 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间的差值相等的数列。
等差数列的性质包括通项公式、前n项和及求和公式等内容。
了解等差数列的性质和求和公式有助于简化计算过程,快速得到结果。
2.2 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间的比值相等的数列。
等比数列的性质包括通项公式、前n项和及求和公式等内容。
掌握等比数列的特点和求和公式有助于解决与等比数列相关的问题。
2.3 数列求和数列求和是高三数学的常见题型,需要掌握的内容包括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等比数列求和公式以及部分和公式等。
高考数学新一轮复习 专题十一 选考部分(文、理) 1.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做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曲线C 1和C 2的参数方程分别为⎩⎨⎧x =5cos θy =5sin θ ⎝⎛⎭⎪⎫θ为参数,0≤θ≤π2 和⎩⎪⎨⎪⎧x =1-22t y =-22t (t 为参数),则曲线C 1与C 2的交点坐标为__________. 2. (几何证明选讲选做题)如图所示,直线PB 与圆O 相切于点B ,D 是弦AC 上的点,∠PBA =∠DBA ,若AD =m ,AC =n ,则AB =__________.3.在极坐标系中,曲线C 1:ρ(2·cos θ+sin θ)=1与曲线C 2:ρ=a (a >0)的一个交点在极轴上,则a =__________.4. (考生注意:请在下列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评分)A .(不等式选做题)若存在实数x 使|x -a |+|x -1|≤3成立,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B .(几何证明选做题)如图,在圆O 中,直径AB 与弦CD 垂直,垂足为E ,EF ⊥DB ,垂足为F ,若AB =6,AE =1,则DF ·DB =________.C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做题)直线2ρcos θ=1与圆ρ=2cos θ相交的弦长为________.5.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已知曲线C 1的参数方程是⎩⎪⎨⎪⎧x =2cos φ,y =3sin φ,(φ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 2的极坐标方程是ρ=2,正方形ABCD 的顶点都在C 2上,且A 、B 、C 、D 依逆时针次序排列,点A 的极坐标为(2,π3). (Ⅰ) 求点A 、B 、C 、D 的直角坐标;(Ⅱ) 设P 为C 1上任意一点,求|PA |2+|PB |2+|PC |2+|PD |2的取值范围.6.选修4—5:不等式选讲已知函数f (x )=|x +a |+|x -2|.(Ⅰ) 当a =-3时,求不等式f (x ) ≥3的解集;(Ⅱ) 若f(x)≤|x-4|的解集包含[1,2],求a的取值范围.7.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如图,⊙O和⊙O′相交于A,B两点,过A作两圆的切线分别交两圆于C,D两点,连结D B并延长交⊙O于点E.证明:(Ⅰ)AC·BD=AD·AB;(Ⅱ)AC=AE.8.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在直角坐标系xOy中,圆C1:x2+y2=4,圆C2:(x-2)2+y2=4.(Ⅰ)在以O为极点,x轴正半轴为极轴的极坐标系中,分别写出圆C1,C2的极坐标方程,并求出圆C1,C2的交点坐标(用极坐标表示);(Ⅱ)求圆C1与C2的公共弦的参数方程.9.选修45:不等式选讲已知f(x)=|ax+1|(a∈R),不等式f(x)≤3的解集为{x|-2≤x≤1}.(Ⅰ)求a 的值;(Ⅱ)若|f (x )-2f ⎝ ⎛⎭⎪⎫x 2|≤k 恒成立,求k 的取值范围.专题十一 选考部分1.(2,1) 曲线C 1的方程为x 2+y 2=5(0≤x ≤5),曲线C 2的方程为y =x -1,则⎩⎪⎨⎪⎧x 2+y 2=5y =x -1⇒x =2或x =-1(舍去),则曲线C 1和C 2的交点坐标为(2,1).2.mn 由弦切角定理得∠PBA =∠C =∠DBA ,则△ABD ∽△ACB ,AB AC =ADAB,则AB 2=AC ·AD =mn ,即AB =mn .3.22把曲线C 1、C 2化成普通方程得C 1:2x +y =1,C 2:x 2+y 2=a 2,令y =0,解得a 2=12⇒a =22(a >0). 4.A.-2≤a ≤4 由绝对值不等式的性质|a -1|≤|x -a |+|x -1|≤3,∴-3≤a -1≤3,∴-2≤a ≤4.B .5 由相交弦定理,可得DE 2=AE ·BE =1×5=5,在△BED 中由射影定理,可得DE2=DF ·DB =5.C. 3 由直线2ρcos θ=1,圆的方程ρ=2cos θ,可得直线方程为2x =1,圆的方程为(x -1)2+y 2=1,∴l =2× 12-(12)2= 3. 5.解:(Ⅰ)由已知可得A (2cos π3,2sin π3),B (2cos(π3+π2),2sin(π3+π2)),C (2cos(π3+π),2sin(π3+π)),D (2cos(π3+3π2),2sin(π3+3π2)), 即A (1,3),B (-3,1),C (-1,-3),D (3,-1).(Ⅱ)设P (2cos φ,3sin φ),令S =|PA |2+|PB |2+|PC |2+|PD |2,则S =16cos 2φ+36sin 2φ+16=32+20sin 2φ.因为0≤sin 2φ≤1,所以S 的取值范围是[32,52].6.解:(Ⅰ)当a =-3时,f (x )=⎩⎪⎨⎪⎧-2x +5,x ≤2,1, 2<x <3,2x -5, x ≥3.当x ≤2时,由f (x )≥3得-2x +5≥3,解得x ≤1;当2<x <3时,f (x )≥3无解;当x ≥3时,由f (x )≥3得2x -5≥3,解得x ≥4.所以f (x )≥3的解集为{x |x ≤1}∪{x |x ≥4}.(Ⅱ)f (x )≤|x -4|⇔|x -4|-|x -2|≥|x +a |.当x ∈[1,2]时,|x -4|-|x -2|≥|x +a |⇔4-x -(2-x )≥|x +a |⇔-2-a ≤x ≤2-a .由条件得-2-a ≤1且2-a ≥2,即-3≤a ≤0.故满足条件的a 的取值范围为[-3,0].7.证明:(Ⅰ)由AC 与⊙O ′相切于A ,得∠CAB =∠ADB ,同理∠ACB =∠DAB ,所以△ACB ∽△DAB .从而AC AD =ABBD,即AC ·BD =AD ·AB .(Ⅱ)由AD 与⊙O 相切于A ,得∠AED =∠BAD ,又∠ADE =∠BDA ,得△EAD ∽△ABD . 从而AE AB =AD BD , 即AE ·BD =AD ·AB .结合(Ⅰ)的结论,AC =AE .8.解:(Ⅰ)圆C 1的极坐标方程为ρ=2,圆C 2的极坐标方程ρ=4cos θ.解⎩⎪⎨⎪⎧ρ=2ρ=4cos θ,得ρ=2,θ=±π3, 故圆C 1与圆C 2交点的坐标为(2,π3),(2,-π3). 注:极坐标系下点的表示不唯一.(Ⅱ)法一:由⎩⎪⎨⎪⎧x =ρcos θy =ρsin θ,得圆C 1与C 2交点的直角坐标分别为(1,3),(1,-3). 故圆C 1与C 2的公共弦的参数方程为⎩⎪⎨⎪⎧x =1y =t ,-3≤t ≤ 3. (或参数方程写成⎩⎪⎨⎪⎧x =1y =y ,-3≤y ≤3) 法二:将x =1代入⎩⎪⎨⎪⎧x =ρcos θy =ρsin θ,得ρcos θ=1, 从而ρ=1cos θ. 于是圆C 1与C 2的公共弦的参数方程为⎩⎪⎨⎪⎧x =1y =tan θ, -π3≤θ≤π3. 9.解:(Ⅰ)由|ax +1|≤3,得-4≤ax ≤2.又f (x )≤3的解集为{x |-2≤x ≤1},所以当a ≤0时,不合题意.当a >0时,-4a ≤x ≤2a,得a =2. (Ⅱ)记h (x )=f (x )-2f (x 2), 则h (x )=⎩⎪⎨⎪⎧1, x ≤-1,-4x -3, -1<x <-12,-1, x ≥-12, 所以|h (x )|≤1,因此k 的取值范围为k ≥1.。
2017届高三数学二轮复习高考大题专攻练11 函数与导数(A组) 理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届高三数学二轮复习高考大题专攻练11 函数与导数(A组) 理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届高三数学二轮复习高考大题专攻练11 函数与导数(A组) 理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高考大题专攻练 11.函数与导数(A组)大题集训练,练就慧眼和规范,占领高考制胜点!1.设函数f(x)=e x—1—x-ax2.(1)若a=0,求f(x)的单调区间。
(2)若当x≥0时,f(x)≥0,求a的取值范围.【解题导引】(1)先对函数f(x)求导,导函数大于0时原函数单调递增,导函数小于0时原函数单调递减.(2)根据e x≥1+x可得不等式f′(x)≥x—2ax=(1-2a)x,从而可知当1-2a≥0,即a≤时,f′(x)≥0判断出函数f(x)的单调性,得到答案.【解析】(1)a=0时,f(x)=e x-1—x,f′(x)=e x-1.当x∈(—∞,0)时,f′(x)<0;当x∈(0,+∞)时,f′(x)〉0。
故f(x)在(—∞,0)上单调递减,在(0,+∞)上单调递增。
(2)f′(x)=e x—1-2ax,由(1)知e x≥1+x,当且仅当x=0时等号成立.故f′(x)≥x-2ax=(1—2a)x,从而当1—2a≥0,即a≤时,f′(x)≥0(x≥0),而f(0)=0,于是当x≥0时,f(x)≥0.由e x>1+x(x≠0)可得e-x〉1-x(x≠0).从而当a〉时,f′(x)〈e x—1+2a(e-x-1)=e-x(e x—1)(e x-2a),故当x∈(0,ln2a)时,f′(x)<0,而f(0)=0,于是当x∈(0,ln2a)时,f(x)〈0.综合得a的取值范围为.2。
[基础题组练]1.某班有34位同学,座位号记为01,02,…,34,用下面的随机数表选取5组数作为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的五位同学的座号.选取方法是从随机数表第一行的第6列数字开始,由左到右依次选取两个数字,则选出来的第4个志愿者的座号是()495443548217379323788735209643842634916457245506887704744767217633502583921206A.23B.09C.02D.16解析:选D.从随机数表第一行的第6列数字3开始,由左到右依次选取两个数字,不超过34的依次为21,32,09,16,17,故第4个志愿者的座号为16.2.(2020·陕西汉中重点中学联考)某机构对青年观众是否喜欢跨年晚会进行了调查,人数如下表所示:不喜欢喜欢男性青年观众3010女性青年观众3050,若在“不喜欢的男性青年观众”中抽取了6人,则n=()A.12 B.16C.20 D.24解析:选D.由题意得3030+10+30+50=30120=6n,解得n=24.故选D.3.(2019·高考全国卷Ⅱ)演讲比赛共有9位评委分别给出某选手的原始评分,评定该选手的成绩时,从9个原始评分中去掉1个最高分、1个最低分,得到7个有效评分.7个有效评分与9个原始评分相比,不变的数字特征是()A.中位数B.平均数C.方差D.极差解析:选A.记9个原始评分分别为a,b,c,d,e,f,g,h,i(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易知e为7个有效评分与9个原始评分的中位数,故不变的数字特征是中位数,故选A.4.(多选)某学生5次考试的成绩(单位:分)分别为85,67,m,80,93,其中m>0.若该学生在这5次考试中成绩的中位数为80,则得分的平均数可能为()A.70 B.75C.80 D.85解析:选ABC.已知的四次成绩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67,80,85,93,该学生这5次考试成绩的中位数为80,则m≤80,所以平均数85+67+m+80+935≤81,可知平均数可能为70,75,80,不可能为85.故选ABC.5.(多选)从某地区年龄在25~55岁的人员中,随机抽取100人,了解他们对今年两会热点问题的看法,绘制出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抽取的100人中,年龄在40~45岁的人数大约为20B.抽取的100人中,年龄在35~45岁的人数大约为40C.抽取的100人中,年龄在40~50岁的人数大约为50D.抽取的100人中,年龄在35~50岁的人数大约为60解析:选AD.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的性质得(0.01+0.05+0.06+a+0.02+0.02)×5=1,解得a=0.04,所以抽取的100人中,年龄在40~45岁的大约为0.04×5×100=20,所以A正确;年龄在35~45岁的人数大约为(0.06+0.04)×5×100=50,所以B不正确;年龄在40~50岁的人数大约为(0.04+0.02)×5×100=30,所以C不正确;年龄在35~50岁的人数大约为(0.06+0.04+0.02)×5×100=60,所以D正确.故选AD.6.(2020·开封市定位考试)某工厂生产A,B,C三种不同型号的产品,产品数量之比为k∶5∶3,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出一个容量为120的样本,已知A种型号产品共抽取了24件,则C种型号产品抽取的件数为________.解析:依题意得24120=kk+5+3,解得k=2,所以C种型号产品抽取的件数为32+5+3×120=36.答案:367.甲、乙、丙、丁四人参加某运动会射击项目的选拔赛,四人的平均成绩和方差如下表所示:甲乙丙丁平均环数x-8.38.88.88.7方差s2 3.5 3.6 2.2 5.4从这四个人中选择一人参加该运动会射击项目比赛,最佳人选是________. 解析:由题表中数据可知,丙的平均环数最高,且方差最小,说明技术稳定,且成绩好. 答案:丙8.对某市“四城同创”活动中800名志愿者的年龄抽样调查统计后得到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但是年龄组为[25,30)的数据不慎丢失,则依据此图可得:(1)[25,30)年龄组对应小矩形的高度为________;(2)据此估计该市“四城同创”活动中志愿者年龄在[25,35)的人数为________. 解析:设[25,30)年龄组对应小矩形的高度为h ,则5×(0.01+h +0.07+0.06+0.02)=1,解得h =0.04.则志愿者年龄在[25,35)年龄组的频率为5×(0.04+0.07)=0.55,故志愿者年龄在[25,35)年龄组的人数约为0.55×800=440.答案:(1)0.04 (2)4409.某校1 200名高三年级学生参加了一次数学测验(满分为100分),为了分析这次数学测验的成绩,从这1 200人的数学成绩中随机抽取200人的成绩绘制成如下的统计表,请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解决下列问题:成绩分组 频数 频率 平均分 [0,20) 3 0.015 16 [20,40) a b 32.1 [40,60) 25 0.125 55 [60,80) c 0.5 74 [80,100]620.3188(1)求a 、b 、c (2)如果从这1 2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一人,试估计这名学生该次数学测验及格的概率P (注:60分及60分以上为及格);(3)试估计这次数学测验的年级平均分.解:(1)由题意可得,b =1-(0.015+0.125+0.5+0.31)=0.05,a =200×0.05=10,c =200×0.5=100.(2)根据已知,在抽出的200人的数学成绩中,及格的有162人.所以P =162200=0.81.(3)这次数学测验样本的平均分为x -=16×3+32.1×10+55×25+74×100+88×62200=73,所以这次数学测验的年级平均分大约为73分.10.为了解甲、乙两个快递公司的工作状况,假设同一个公司快递员的工作状况基本相同,现从甲、乙两公司各随机抽取一名快递员,并从两人某月(30天)的快递件数记录结果中随机抽取10天的数据,制图如下:每名快递员完成一件货物投递可获得的劳务费情况如下:甲公司规定每件4.5元;乙公司规定每天35件以内(含35件)的部分每件4元,超出35件的部分每件7元.(1)根据图中数据写出甲公司员工A 在这10天投递的快递件数的平均数和众数; (2)根据图中数据估算两公司的每位员工在该月所得的劳务费. 解:(1)甲公司员工A 在这10天投递的快递件数的平均数为36,众数为33.(2)根据题图中数据,可估算甲公司的每位员工该月所得劳务费为 4.5×36×30=4 860(元),易知乙公司员工B 每天所得劳务费X 的可能取值为136,147,154,189,203,所以乙公司的每位员工该月所得劳务费约为110×(136×1+147×3+154×2+189×3+203×1)×30=165.5×30=4 965(元).[综合题组练]1.(2020·安徽五校联盟第二次质检)数据a 1,a 2,a 3,…,a n 的方差为σ2,则数据2a 1,2a 2,2a 3,…,2a n 的方差为( )A .σ22B .σ2C .2σ2D .4σ2解析:选D .设a 1,a 2,a 3,…,a n 的平均数为a ,则2a 1,2a 2,2a 3,…,2a n 的平均数为2a ,σ2=(a 1-a )2+(a 2-a )2+(a 3-a )2+…+(a n -a )2n.则2a 1,2a 2,2a 3,…,2a n 的方差为(2a 1-2a )2+(2a 2-2a )2+(2a 3-2a )2+…+(2a n -2a )2n =4×(a 1-a )2+(a 2-a )2+(a 3-a )2+…+(a n -a )2n=4σ2.故选D .2.(多选)新闻出版业不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动优化升级和融合发展,持续提高优质出版产品供给,实现了行业的良性发展.下面是2015年至2019年我国新闻出版业和数字出版业营收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015年至2019年我国新闻出版业和数字出版业营收均逐年增加B .2019年我国数字出版业营收超过2015年我国数字出版业营收的2倍C .2019年我国新闻出版业营收超过2015年我国新闻出版业营收的1.5倍D .2019年我国数字出版业营收占新闻出版业营收的比例未超过三分之一解析:选ABD .根据图示数据可知A 正确;1 935.5×2=3 871<5 720.9,故B 正确;16 635.3×1.5=24 952.95>23 595.8,故C 不正确;23 595.8×13≈7 865>5 720.9,故D 正确.故选ABD .3.甲、乙二人参加某体育项目训练,近期的五次测试成绩得分情况如图:(1)分别求出两人得分的平均数与方差;(2)根据图和上面算得的结果,对两人的训练成绩作出评价. 解:(1)由题图可得甲、乙两人五次测试的成绩分别为 甲:10分,13分,12分,14分,16分; 乙:13分,14分,12分,12分,14分. x -甲=10+13+12+14+165=13;x -乙=13+14+12+12+145=13,s 2甲=15[(10-13)2+(13-13)2+(12-13)2+(14-13)2+(16-13)2]=4; s 2乙=15[(13-13)2+(14-13)2+(12-13)2+(12-13)2+(14-13)2]=0.8. (2)由s 2甲>s 2乙,可知乙的成绩较稳定. 从折线图看,甲的成绩基本呈上升状态,而乙的成绩上下波动,可知甲的成绩在不断提高,而乙的成绩则无明显提高.4.(2020·广州市调研测试)某蔬果经销商销售某种蔬果,售价为每千克25元,成本为每千克15元.销售宗旨是当天进货当天销售.如果当天卖不出去,未售出的全部降价以每千克10元处理完.根据以往的销售情况,按[0,100),[100,200),[200,300),[300,400),[400,500]进行分组,得到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1)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计算该种蔬果日需求量的平均数x-(同一组中的数据用该组区间中点值代表);(2)该经销商某天购进了250千克该种蔬果,假设当天的需求量为x千克(0≤x≤500),利润为y元.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并结合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利润y不小于1 750元的概率.解:(1)x-=50×0.001 0×100+150×0.002 0×100+250×0.003 0×100+350×0.002 5×100+450×0.001 5×100=265.故该种蔬果日需求量的平均数为265千克.(2)当日需求量不低于250千克时,利润y=(25-15)×250=2 500(元),当日需求量低于250千克时,利润y=(25-15)x-(250-x)×5=15x-1 250(元),所以y=⎩⎪⎨⎪⎧15x-1 2500≤x<2502 500250≤x≤500,由y≥1 750,得200≤x≤500,所以P(y≥1 750)=P(200≤x≤500)=0.003 0×100+0.002 5×100+0.001 5×100=0.7.故估计利润y不小于1 750元的概率为0.7.。
1.随机事件和确定事件(1)在条件S下,一定会发生的事件,叫作相对于条件S的必然事件.(2)在条件S下,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叫作相对于条件S的不可能事件.(3)必然事件与不可能事件统称为相对于条件S的确定事件.(4)在条件S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叫作相对于条件S的随机事件.(5)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统称为事件,一般用大写字母A,B,C…表示.2.频率与概率在相同的条件下,大量重复进行同一试验时,随机事件A发生的频率会在某个常数附近摆动,即随机事件A发生的频率具有稳定性.这时,我们把这个常数叫作随机事件A的概率,记作P(A).3.事件的关系与运算互斥事件:在一个随机试验中,我们把一次试验下不能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A与B称作互斥事件.事件A+B:事件A+B发生是指事件A和事件B至少有一个发生.对立事件:不会同时发生,并且一定有一个发生的事件是相互对立事件.4.概率的几个基本性质(1)概率的取值范围:0≤P(A)≤1.(2)必然事件的概率P(E)=1.(3)不可能事件的概率P(F)=0.(4)互斥事件概率的加法公式①如果事件A与事件B互斥,则P(A+B)=P(A)+P(B).②若事件A 与事件A 互为对立事件,则P (A )=1-P (A ). 【知识拓展】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的区别与联系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都是两个事件的关系,互斥事件是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而对立事件除要求这两个事件不同时发生外,还要求二者之一必须有一个发生,因此,对立事件是互斥事件的特殊情况,而互斥事件未必是对立事件. 【思考辨析】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 (1)事件发生频率与概率是相同的.( × ) (2)随机事件和随机试验是一回事.( × )(3)在大量重复试验中,概率是频率的稳定值.( √ ) (4)两个事件的和事件是指两个事件都得发生.( × )(5)对立事件一定是互斥事件,互斥事件不一定是对立事件.( √ ) (6)两互斥事件的概率和为1.( × )1.从{1,2,3,4,5}中随机选取一个数a ,从{1,2,3}中随机选取一个数b ,则b >a 的概率是( ) A.45 B.35 C.25 D.15 答案 D解析 基本事件的个数为5×3=15,其中满足b >a 的有3种,所以b >a 的概率为315=15.2.(教材改编)将一枚硬币向上抛掷10次,其中“正面向上恰有5次”是( ) A .必然事件 B .随机事件 C .不可能事件 D .无法确定答案 B解析 抛掷10次硬币正面向上的次数可能为0~10,都有可能发生,正面向上5次是随机事件.3.从某班学生中任意找出一人,如果该同学的身高小于160 cm 的概率为0.2,该同学的身高在[160,175](单位:cm)内的概率为0.5,那么该同学的身高超过175 cm 的概率为( ) A .0.2 B .0.3 C .0.7 D .0.8答案 B解析 因为必然事件发生的概率是1,所以该同学的身高超过175 cm 的概率为1-0.2-0.5=0.3,故选B.4.给出下列三个命题,其中正确的命题有________个.①有一大批产品,已知次品率为10%,从中任取100件,必有10件是次品;②做7次抛硬币的试验,结果3次出现正面,因此正面出现的概率是37;③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就是这个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 答案 0解析 ①错,不一定是10件次品;②错,37是频率而非概率;③错,频率不等于概率,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5.(教材改编)袋中装有9个白球,2个红球,从中任取3个球,则①恰有1个红球和全是白球;②至少有1个红球和全是白球;③至少有1个红球和至少有2个白球;④至少有1个白球和至少有1个红球.在上述事件中,是对立事件的为________. 答案 ②解析 ①是互斥不对立的事件,②是对立事件,③④不是互斥事件.题型一 事件关系的判断例1 (1)从1,2,3,…,7这7个数中任取两个数,其中: ①恰有一个是偶数和恰有一个是奇数; ②至少有一个是奇数和两个都是奇数; ③至少有一个是奇数和两个都是偶数; ④至少有一个是奇数和至少有一个是偶数. 上述事件中,是对立事件的是( ) A .① B .②④ C .③ D .①③(2)设条件甲:“事件A 与事件B 是对立事件”,结论乙:“概率满足P (A )+P (B )=1”,则甲是乙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3)在5张电话卡中,有3张移动卡和2张联通卡,从中任取2张,若事件“2张全是移动卡”的概率是310,那么概率是710的事件是()A.至多有一张移动卡B.恰有一张移动卡C.都不是移动卡D.至少有一张移动卡答案(1)C(2)A(3)A解析(1)③中“至少有一个是奇数”即“两个奇数或一奇一偶”,而从1~7中任取两个数根据取到数的奇偶性可认为共有三个事件:“两个都是奇数”、“一奇一偶”、“两个都是偶数”,故“至少有一个是奇数”与“两个都是偶数”是对立事件,易知其余都不是对立事件.(2)若事件A与事件B是对立事件,则A+B为必然事件,再由概率的加法公式得P(A)+P(B)=1.设掷一枚硬币3次,事件A:“至少出现一次正面”,事件B:“3次出现正面”,则P(A)=78,P(B)=18,满足P(A)+P(B)=1,但A,B不是对立事件.(3)至多有一张移动卡包含“一张移动卡,一张联通卡”,“两张全是联通卡”两个事件,它是“2张全是移动卡”的对立事件.思维升华(1)准确把握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的概念①互斥事件是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事件,但可以同时不发生.②对立事件是特殊的互斥事件,特殊在对立的两个事件不可能都不发生,即有且仅有一个发生.(2)判断互斥、对立事件的方法判断互斥事件、对立事件一般用定义判断,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为互斥事件;两个事件,若有且仅有一个发生,则这两事件为对立事件,对立事件一定是互斥事件.下列命题:①将一枚硬币抛两次,设事件M:“两次出现正面”,事件N:“只有一次出现反面”,则事件M与N互为对立事件;②若事件A与B互为对立事件,则事件A与B为互斥事件;③若事件A与B为互斥事件,则事件A与B为对立事件;④若事件A与B互为对立事件,则事件A+B为必然事件.其中,真命题是()A.①②④B.②④C .③④D .①②答案 B解析 对①,将一枚硬币抛两次,共出现{正,正},{正,反},{反,正},{反,反}四种结果,则事件M 与N 是互斥事件,但不是对立事件,故①错;对②,对立事件首先是互斥事件,故②正确;对③,互斥事件不一定是对立事件,如①中两个事件,故③错;对④,事件A 、B 为对立事件,则在一次试验中A 、B 一定有一个要发生,故④正确. 题型二 随机事件的频率与概率例2 (2016·全国甲卷)某险种的基本保费为a (单位:元),继续购买该险种的投保人称为续保人,续保人本年度的保费与其上年度出险次数的关联如下:随机调查了该险种的200名续保人在一年内的出险情况,得到如下统计表:(1)记A 为事件:“一续保人本年度的保费不高于基本保费”,求P (A )的估计值;(2)记B 为事件:“一续保人本年度的保费高于基本保费但不高于基本保费的160%”,求P (B )的估计值;(3)求续保人本年度的平均保费的估计值.解 (1)事件A 发生当且仅当一年内出险次数小于2.由所给数据知,一年内出险次数小于2的频率为60+50200=0.55,故P (A )的估计值为0.55.(2)事件B 发生当且仅当一年内出险次数大于1且小于4.由所给数据知,一年内出险次数大于1且小于4的频率为30+30200=0.3,故P (B )的估计值为0.3.(3)由所给数据得调查的200名续保人的平均保费为0.85a ×0.30+a ×0.25+1.25a ×0.15+1.5a ×0.15+1.75a ×0.10+2a ×0.05=1.192 5a .因此,续保人本年度平均保费的估计值为1.192 5a . 思维升华 (1)概率与频率的关系频率反映了一个随机事件出现的频繁程度,频率是随机的,而概率是一个确定的值,通常用概率来反映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有时也用频率作为随机事件概率的估计值. (2)随机事件概率的求法利用概率的统计定义求事件的概率,即通过大量的重复试验,事件发生的频率会逐渐趋近于某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就是概率.(2015·北京)某超市随机选取1 000位顾客,记录了他们购买甲、乙、丙、丁四种商品的情况,整理成如下统计表,其中“√”表示购买,“×”表示未购买.(1)估计顾客同时购买乙和丙的概率;(2)估计顾客在甲、乙、丙、丁中同时购买3种商品的概率;(3)如果顾客购买了甲,则该顾客同时购买乙、丙、丁中哪种商品的可能性最大? 解 (1)从统计表可以看出,在这1 000位顾客中有200位顾客同时购买了乙和丙, 所以顾客同时购买乙和丙的概率可以估计为2001 000=0.2.(2)从统计表可以看出,在这1 000位顾客中,有100位顾客同时购买了甲、丙、丁,另有200位顾客同时购买了甲、乙、丙,其他顾客最多购买了2种商品.所以顾客在甲、乙、丙、丁中同时购买3种商品的概率可以估计为100+2001 000=0.3.(3)与(1)同理,可得顾客同时购买甲和乙的概率可以估计为2001 000=0.2,顾客同时购买甲和丙的概率可以估计为100+200+3001 000=0.6,顾客同时购买甲和丁的概率可以估计为1001 000=0.1.所以,如果顾客购买了甲,则该顾客同时购买丙的可能性最大. 题型三 互斥事件、对立事件的概率 命题点1 互斥事件的概率例3 袋中有12个小球,分别为红球、黑球、黄球、绿球,从中任取一球,得到红球的概率是13,得到黑球或黄球的概率是512,得到黄球或绿球的概率也是512,试求得到黑球、黄球和绿球的概率各是多少?解 方法一 从袋中选取一个球,记事件“摸到红球”“摸到黑球”“摸到黄球”“摸到绿球”分别为A ,B ,C ,D ,则有 P (A )=13,P (B +C )=P (B )+P (C )=512,P (C +D )=P (C )+P (D )=512,P (B +C +D )=P (B )+P (C )+P (D )=1-P (A )=1-13=23,解得P (B )=14,P (C )=16,P (D )=14,因此得到黑球、黄球、绿球的概率分别是14,16,14. 方法二 设红球有n 个,则n 12=13,所以n =4,即红球有4个. 又得到黑球或黄球的概率是512,所以黑球和黄球共5个. 又总球数是12,所以绿球有12-4-5=3(个).又得到黄球或绿球的概率也是512,所以黄球和绿球共5个,而绿球有3个,所以黄球有5-3=2(个).所以黑球有12-4-3-2=3(个). 因此得到黑球、黄球、绿球的概率分别是 312=14,212=16,312=14. 命题点2 对立事件的概率例4 某商场有奖销售中,购满100元商品得1张奖券,多购多得.1 000张奖券为一个开奖单位,设特等奖1个,一等奖10个,二等奖50个.设1张奖券中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的事件分别为A ,B ,C ,求: (1)P (A ),P (B ),P (C ); (2)1张奖券的中奖概率;(3)1张奖券不中特等奖且不中一等奖的概率. 解 (1)P (A )=11 000,P (B )=101 000=1100,P (C )=501 000=120. 故事件A ,B ,C 的概率分别为11 000,1100,120. (2)1张奖券中奖包含中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设“1张奖券中奖”这个事件为M ,则M =A +B +C .∵A ,B ,C 两两互斥,∴P (M )=P (A +B +C )=P (A )+P (B )+P (C ) =1+10+501 000=611 000.故1张奖券的中奖概率为611 000. (3)设“1张奖券不中特等奖且不中一等奖”为事件N ,则事件N 与“1张奖券中特等奖或中一等奖”为对立事件,∴P (N )=1-P (A +B )=1-⎝⎛⎭⎫11 000+1100=9891 000. 故1张奖券不中特等奖且不中一等奖的概率为9891 000.思维升华 求复杂事件的概率的两种方法求概率的关键是分清所求事件是由哪些事件组成的,求解时通常有两种方法: (1)将所求事件转化成几个彼此互斥的事件的和事件,利用概率加法公式求解概率;(2)若将一个较复杂的事件转化为几个互斥事件的和事件时,需要分类太多,而其对立面的分类较少,可考虑利用对立事件的概率公式,即“正难则反”.它常用来求“至少”或“至多”型事件的概率.经统计,在某储蓄所一个营业窗口等候的人数相应的概率如下:求:(1)至多2人排队等候的概率; (2)至少3人排队等候的概率.解 记“无人排队等候”为事件A ,“1人排队等候”为事件B ,“2人排队等候”为事件C ,“3人排队等候”为事件D ,“4人排队等候”为事件E ,“5人及5人以上排队等候”为事件F ,则事件A 、B 、C 、D 、E 、F 彼此互斥.(1)记“至多2人排队等候”为事件G ,则G =A +B +C ,所以P(G)=P(A+B+C)=P(A)+P(B)+P(C)=0.1+0.16+0.3=0.56.(2)方法一记“至少3人排队等候”为事件H,则H=D+E+F,所以P(H)=P(D+E+F)=P(D)+P(E)+P(F)=0.3+0.1+0.04=0.44.方法二记“至少3人排队等候”为事件H,则其对立事件为事件G,所以P(H)=1-P(G)=0.44.22.用正难则反思想求互斥事件的概率典例(12分)某超市为了了解顾客的购物量及结算时间等信息,安排一名员工随机收集了在该超市购物的100位顾客的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已知这100位顾客中一次购物量超过8件的顾客占55%.(1)确定x,y的值,并估计顾客一次购物的结算时间的平均数;(2)求一位顾客一次购物的结算时间不超过...2分钟的概率.(将频率视为概率)思想方法指导若某一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多,而它的对立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少,则可用“正难则反”思想求解.规范解答解(1)由已知得25+y+10=55,x+30=45,所以x=15,y=20.[2分]该超市所有顾客一次购物的结算时间组成一个总体,所收集的100位顾客一次购物的结算时间可视为总体的一个容量为100的简单随机样本,顾客一次购物的结算时间的平均数可用样本平均数估计,其估计值为1×15+1.5×30+2×25+2.5×20+3×10100=1.9(分钟).[6分](2)记A 为事件“一位顾客一次购物的结算时间不超过2分钟”,A 1,A 2分别表示事件“该顾客一次购物的结算时间为2.5分钟”,“该顾客一次购物的结算时间为3分钟”,将频率视为概率得P (A 1)=20100=15,P (A 2)=10100=110.[9分]P (A )=1-P (A 1)-P (A 2)=1-15-110=710.[11分]故一位顾客一次购物的结算时间不超过2分钟的概率为710.[12分]1.(2016·天津)甲、乙两人下棋,两人下成和棋的概率是12,甲获胜的概率是13,则甲不输的概率为( ) A.56 B.25 C.16 D.13答案 A解析 事件“甲不输”包含“和棋”和“甲获胜”这两个互斥事件,所以甲不输的概率为12+13=56. 2.(教材改编)袋中装有3个白球,4个黑球,从中任取3个球,则①恰有1个白球和全是白球;②至少有1个白球和全是黑球;③至少有1个白球和至少有2个白球;④至少有1个白球和至少有1个黑球.在上述事件中,是对立事件的为(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 B解析 至少有1个白球和全是黑球不同时发生,且一定有一个发生.∴②中两事件是对立事件.3.(2016·安阳模拟)从一箱产品中随机地抽取一件,设事件A ={抽到一等品},事件B ={抽到二等品},事件C ={抽到三等品},且已知P (A )=0.65,P (B )=0.2,P (C )=0.1,则事件“抽到的产品不是一等品”的概率为( )A.0.7 B.0.65 C.0.35 D.0.5答案 C解析“抽到的产品不是一等品”与事件A是对立事件,∴所求概率P=1-P(A)=0.35.4.(2016·襄阳模拟)有一个游戏,其规则是甲、乙、丙、丁四个人从同一地点随机地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前进,每人一个方向.事件“甲向南”与事件“乙向南”是()A.互斥但非对立事件B.对立事件C.相互独立事件D.以上都不对答案 A解析由于每人一个方向,故“甲向南”意味着“乙向南”是不可能的,故是互斥事件,但不是对立事件,故选A.5.(2016·蚌埠模拟)从一篮子鸡蛋中任取1个,如果其重量小于30克的概率为0.3,重量在[30,40]克的概率为0.5,那么重量不小于30克的概率为()A.0.8 B.0.5 C.0.7 D.0.3答案 C解析由互斥事件概率公式知重量大于40克的概率为1-0.3-0.5=0.2,又∵0.5+0.2=0.7,∴重量不小于30克的概率为0.7.6.对一批产品的长度(单位:mm)进行抽样检测,下图为检测结果的频率分布直方图.根据标准,产品长度在区间[20,25)上的为一等品,在区间[15,20)和[25,30)上的为二等品,在区间[10,15)和[30,35)上的为三等品.用频率估计概率,现从该批产品中随机抽取一件,则其为二等品的概率为()A.0.09 B.0.20 C.0.25 D.0.45答案 D解析设区间[25,30)对应矩形的高为x,则所有矩形面积之和为1,即(0.02+0.04+0.06+0.03+x )×5=1,解得x =0.05.产品为二等品的概率为0.04×5+0.05×5=0.45. 7.在200件产品中,有192件一级品,8件二级品,则下列事件: ①在这200件产品中任意选出9件,全部是一级品; ②在这200件产品中任意选出9件,全部是二级品; ③在这200件产品中任意选出9件,不全是二级品.其中________是必然事件;________是不可能事件;________是随机事件. 答案 ③ ② ①8.已知某运动员每次投篮命中的概率都为40%,现采用随机模拟的方法估计该运动员三次投篮恰有两次命中的概率:先由计算器产生0到9之间取整数值的随机数,指定1,2,3,4表示命中,5,6,7,8,9,0表示不命中;再以每三个随机数为一组,代表三次投篮的结果.经随机模拟产生了如下20组随机数:907 966 191 925 271 932 812 458 569 683 431 257 393 027 556 488 730 113 537 989据此估计,该运动员三次投篮恰有两次命中的概率为________. 答案 0.25解析 20组随机数中表示三次投篮恰好有两次命中的是191,271,932,812,393,其频率为520=0.25,以此估计该运动员三次投篮恰有两次命中的概率为0.25.9.若随机事件A ,B 互斥,A ,B 发生的概率均不等于0,且P (A )=2-a ,P (B )=4a -5,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54,43]解析 由题意可知⎩⎪⎨⎪⎧0<P (A )<1,0<P (B )<1,P (A )+P (B )≤1⇒⎩⎪⎨⎪⎧0<2-a <1,0<4a -5<13a -3≤1,⇒⎩⎪⎨⎪⎧1<a <2,54<a <32,a ≤43⇒54<a ≤43. 10.若A ,B 互为对立事件,其概率分别为P (A )=4x ,P (B )=1y ,且x >0,y >0,则x +y 的最小值为________. 答案 9解析 由题意可知4x +1y =1,则x +y =(x +y )(4x +1y )=5+(4y x +x y )≥9,当且仅当4y x =xy,即x =2y时等号成立.11.某保险公司利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对投保车辆进行抽样,样本车辆中每辆车的赔付结果统计如下:(1)若每辆车的投保金额均为2 800元,估计赔付金额大于投保金额的概率;(2)在样本车辆中,车主是新司机的占10%,在赔付金额为4 000元的样本车辆中,车主是新司机的占20%,估计在已投保车辆中,新司机获赔金额为4 000元的概率.解(1)设A表示事件“赔付金额为3 000元”,B表示事件“赔付金额为4 000元”,以频率估计概率得P(A)=1501 000=0.15,P(B)=1201 000=0.12.由于投保金额为2 800元,赔付金额大于投保金额对应的情形是赔付金额为3 000元和4 000元,所以其概率为P(A)+P(B)=0.15+0.12=0.27.(2)设C表示事件“投保车辆中新司机获赔4 000元”,由已知,样本车辆中车主为新司机的有0.1×1 000=100(辆),而赔付金额为4 000元的车辆中,车主为新司机的有0.2×120=24(辆),所以样本车辆中新司机车主获赔金额为4 000元的频率为24100=0.24,由频率估计概率得P(C)=0.24.12.国家射击队的队员为在射击世锦赛上取得优异成绩,正在加紧备战,经过近期训练,某队员射击一次命中7~10环的概率如下表所示:求该射击队员射击一次:(1)射中9环或10环的概率;(2)命中不足8环的概率.解记事件“射击一次,命中k环”为A k(k∈N,k≤10),则事件A k之间彼此互斥.(1)记“射击一次,射中9环或10环”为事件A,那么当A9,A10之一发生时,事件A发生,由互斥事件的加法公式得P(A)=P(A9)+P(A10)=0.28+0.32=0.6.(2)设“射击一次,至少命中8环”的事件为B ,则B 表示事件“射击一次,命中不足8环”. 又B =A 8+A 9+A 10,由互斥事件概率的加法公式得 P (B )=P (A 8)+P (A 9)+P (A 10) =0.18+0.28+0.32=0.78.故P (B )=1-P (B )=1-0.78=0.22.因此,射击一次,命中不足8环的概率为0.22.13.一盒中装有12个球,其中5个红球,4个黑球,2个白球,1个绿球.从中随机取出1球,求:(1)取出1球是红球或黑球的概率; (2)取出1球是红球或黑球或白球的概率. 解 方法一 (利用互斥事件求概率) 记事件A 1={任取1球为红球},A 2={任取1球为黑球},A 3={任取1球为白球},A 4={任取1球为绿球}, 则P (A 1)=512,P (A 2)=412=13,P (A 3)=212=16,P (A 4)=112.根据题意知,事件A 1,A 2,A 3,A 4彼此互斥,由互斥事件的概率公式,得 (1)取出1球为红球或黑球的概率为 P (A 1+A 2)=P (A 1)+P (A 2) =512+412=34. (2)取出1球为红球或黑球或白球的概率为 P (A 1+A 2+A 3)=P (A 1)+P (A 2)+P (A 3) =512+412+212=1112. 方法二 (利用对立事件求概率)(1)由方法一知,取出1球为红球或黑球的对立事件为取出1球为白球或绿球,即A 1+A 2的对立事件为A 3+A 4,所以取出1球为红球或黑球的概率为P (A 1+A 2)=1-P (A 3+A 4)=1-P (A 3)-P (A 4)=1-212-112=34.(2)因为A 1+A 2+A 3的对立事件为A 4,1 12=1112.所以P(A1+A2+A3)=1-P(A4)=1-。
2020版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十一章概率11.1 事件与概率、古典概型1.事件(1)不可能事件、必然事件、随机事件:在同样的条件下重复进行试验时,有的结果始终不会发生,它称为不可能事件;有的结果在每次试验中一定会发生,它称为必然事件;有的结果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它称为随机事件.(2)基本事件、基本事件空间:试验连同它出现的每一个结果称为一个基本事件,它是试验中不能再分的最简单的随机事件;所有基本事件构成的集合称为基本事件空间,基本事件空间常用大写希腊字母Ω表示. 2.概率与频率(1)概率定义:在n 次重复进行的试验中,事件A 发生的频率mn,当n 很大时,总是在某个常数附近摆动,随着n 的增加,摆动幅度越来越小,这时就把这个常数叫做事件A 的概率,记作P (A ).(2)概率与频率的关系:概率可以通过频率来“测量”,频率是概率的一个近似.3.事件的关系与运算4.概率的几个基本性质(1)概率的取值范围:0≤P (A )≤1. (2)必然事件的概率P (E )=1. (3)不可能事件的概率P (F )=0. (4)概率的加法公式如果事件A 与事件B 互斥,则P (A ∪B )=P (A )+P (B ). (5)对立事件的概率若事件A 与事件B 互为对立事件,则P (A )=1-P (B ). 5.基本事件的特点(1)任何两个基本事件是互斥的;(2)任何事件(除不可能事件)都可以表示成基本事件的和. 6.古典概型的两个特点(1)有限性:在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只有有限个,即只有有限个不同的基本事件; (2)等可能性:每个基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均等的.7.如果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有n 个,而且所有结果出现的可能性都相等,那么每一个基本事件的概率都是1n ;如果某个事件A 包括的结果有m 个,那么事件A 的概率P (A )=mn.8.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P (A )=事件A 包含的基本事件数试验的基本事件总数.概念方法微思考1.随机事件A 发生的频率与概率有何区别与联系?提示 随机事件A 发生的频率是随机的,而概率是客观存在的确定的常数,但在大量随机试验中事件A 发生的频率稳定在事件A 发生的概率附近. 2.随机事件A ,B 互斥与对立有何区别与联系?提示 当随机事件A ,B 互斥时,不一定对立,当随机事件A ,B 对立时,一定互斥.3.任何一个随机事件与基本事件有何关系?提示 任何一个随机事件都等于构成它的每一个基本事件的和. 4.如何判断一个试验是否为古典概型?提示 一个试验是否为古典概型,关键在于这个试验是否具有古典概型的两个特征:有限性和等可能性.题组一 思考辨析1.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 (1)事件发生的频率与概率是相同的.( × ) (2)在大量重复试验中,概率是频率的稳定值.( √ ) (3)两个事件的和事件是指两个事件都得发生.( × )(4)掷一枚硬币两次,出现“两个正面”“一正一反”“两个反面”,这三个结果是等可能的.( × )(5)从市场上出售的标准为500±5g 的袋装食盐中任取一袋测其重量,属于古典概型.( × ) 题组二 教材改编2.一个人打靶时连续射击两次,事件“至少有一次中靶”的对立事件是( ) A.至多有一次中靶 B.两次都中靶 C.只有一次中靶 D.两次都不中靶答案 D解析 “至少有一次中靶”的对立事件是“两次都不中靶”.3.一个盒子里装有标号为1,2,3,4的4张卡片,随机地抽取2张,则取出的2张卡片上的数字之和为奇数的概率是( ) A.14 B.13 C.12 D.23答案 D解析 抽取两张卡片的基本事件有:(1,2),(1,3),(1,4),(2,3),(2,4),(3,4),共6种,和为奇数的事件有:(1,2),(1,4),(2,3),(3,4),共4种. ∴所求概率为46=23.4.同时掷两个骰子,向上点数不相同的概率为________.答案5 6解析掷两个骰子一次,向上的点数共6×6=36(种)可能的结果,其中点数相同的结果共有6种,所以点数不相同的概率P=1-636=56.题组三易错自纠5.将一枚硬币向上抛掷10次,其中“正面向上恰有5次”是( )A.必然事件B.随机事件C.不可能事件D.无法确定答案 B解析抛掷10次硬币,正面向上的次数可能为0~10,都有可能发生,正面向上5次是随机事件.6.将号码分别为1,2,3,4的四个小球放入一个袋中,这些小球仅号码不同,其余完全相同,甲从袋中摸出一个小球,其号码为a,放回后,乙从此袋中再摸出一个小球,其号码为b,则使不等式a-2b+4<0成立的事件发生的概率为________.答案1 4解析由题意知(a,b)的所有可能结果有4×4=16(种),其中满足a-2b+4<0的有(1,3),(1,4),(2,4),(3,4),共4种结果.故所求事件的概率P=416=14.7.(2018·沈阳模拟)从一箱产品中随机地抽取一件,设事件A={抽到一等品},事件B={抽到二等品},事件C={抽到三等品},且已知P(A)=0.65,P(B)=0.2,P(C)=0.1,则事件“抽到的产品不是一等品”的概率为______.答案0.35解析∵事件A={抽到一等品},且P(A)=0.65,∴事件“抽到的产品不是一等品”的概率为P=1-P(A)=1-0.65=0.35.题型一随机事件命题点1 随机事件的关系例1(1)在5张电话卡中,有3张移动卡和2张联通卡,从中任取2张,若事件“2张全是移动卡”的概率是310,那么概率是710的事件是( )A.至多有一张移动卡B.恰有一张移动卡C.都不是移动卡D.至少有一张移动卡答案 A解析 “至多有一张移动卡”包含“一张移动卡,一张联通卡”,“两张全是联通卡”两个事件,它是“2张全是移动卡”的对立事件.(2)口袋里装有1红,2白,3黄共6个形状相同的小球,从中取出两个球,事件A =“取出的两个球同色”,B =“取出的两个球中至少有一个黄球”,C =“取出的两个球中至少有一个白球”,D =“取出的两个球不同色”,E =“取出的两个球中至多有一个白球”.下列判断中正确的序号为____________.①A 与D 为对立事件;②B 与C 是互斥事件;③C 与E 是对立事件;④P (C ∪E )=1;⑤P (B )=P (C ).答案 ①④解析 当取出的两个球为一黄一白时,B 与C 都发生,②不正确;当取出的两个球中恰有一个白球时,事件C 与E 都发生,③不正确;显然A 与D 是对立事件,①正确;C ∪E 为必然事件,P (C ∪E )=1,④正确;P (B )=45,P (C )=35,⑤不正确.命题点2 随机事件的频率与概率例2(2017·全国Ⅲ)某超市计划按月订购一种酸奶,每天进货量相同,进货成本每瓶4元,售价每瓶6元,未售出的酸奶降价处理,以每瓶2元的价格当天全部处理完.根据往年销售经验,每天需求量与当天最高气温(单位:℃)有关.如果最高气温不低于25,需求量为500瓶;如果最高气温位于区间[20,25),需求量为300瓶;如果最高气温低于20,需求量为200瓶.为了确定六月份的订购计划,统计了前三年六月份各天的最高气温数据,得下面的频数分布表:以最高气温位于各区间的频率估计最高气温位于该区间的概率. (1)估计六月份这种酸奶一天的需求量不超过300瓶的概率;(2)设六月份一天销售这种酸奶的利润为Y (单位:元),当六月份这种酸奶一天的进货量为450瓶时,写出Y 的所有可能值,并估计Y 大于零的概率.解 (1)这种酸奶一天的需求量不超过300瓶,当且仅当最高气温低于25,由表格数据知,最高气温低于25的频率为2+16+3690=0.6,所以这种酸奶一天的需求量不超过300瓶的概率的估计值为0.6.(2)当这种酸奶一天的进货量为450瓶时,若最高气温不低于25,则Y =6×450-4×450=900;若最高气温位于区间[20,25),则Y =6×300+2(450-300)-4×450=300; 若最高气温低于20,则Y =6×200+2(450-200)-4×450=-100, 所以,Y 的所有可能值为900,300,-100.Y 大于零当且仅当最高气温不低于20,由表格数据知,最高气温不低于20的频率为36+25+7+490=0.8.因此Y 大于零的概率的估计值为0.8. 命题点3 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例3一盒中装有12个球,其中5个红球,4个黑球,2个白球,1个绿球.从中随机取出1球,求:(1)取出1球是红球或黑球的概率; (2)取出1球是红球或黑球或白球的概率. 解 方法一 (利用互斥事件求概率) 记事件A 1={任取1球为红球},A 2={任取1球为黑球}, A 3={任取1球为白球}, A 4={任取1球为绿球},则P (A 1)=512,P (A 2)=412=13,P (A 3)=212=16,P (A 4)=112.根据题意知,事件A 1,A 2,A 3,A 4彼此互斥, 由互斥事件的概率公式,得 (1)取出1球是红球或黑球的概率为P (A 1∪A 2)=P (A 1)+P (A 2)=512+13=34.(2)取出1球是红球或黑球或白球的概率为P (A 1∪A 2∪A 3)=P (A 1)+P (A 2)+P (A 3)=512+13+16=1112.方法二 (利用对立事件求概率)(1)由方法一知,取出1球为红球或黑球的对立事件为取出1球为白球或绿球,即A 1∪A 2的对立事件为A 3∪A 4,所以取出1球为红球或黑球的概率为P (A 1∪A 2)=1-P (A 3∪A 4)=1-P (A 3)-P (A 4)=1-16-112=34.(2)因为A 1∪A 2∪A 3的对立事件为A 4, 所以P (A 1∪A 2∪A 3)=1-P (A 4)=1-112=1112.思维升华(1)准确把握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的概念 ①互斥事件是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事件,但可以同时不发生.②对立事件是特殊的互斥事件,特殊在对立的两个事件不可能都不发生,即有且仅有一个发生. (2)判断互斥、对立事件的方法判断互斥事件、对立事件一般用定义判断,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为互斥事件;两个事件若有且仅有一个发生,则这两个事件为对立事件,对立事件一定是互斥事件. (3)概率与频率的关系频率反映了一个随机事件出现的频繁程度,频率是随机的,而概率是一个确定的值,通常用概率来反映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有时也用频率作为随机事件概率的估计值. (4)随机事件概率的求法利用概率的统计定义求事件的概率,即通过大量的重复试验,事件发生的频率会逐渐趋近于某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就是概率. (5)求复杂事件的概率的两种方法求概率的关键是分清所求事件是由哪些事件组成的,求解时通常有两种方法 ①将所求事件转化成几个彼此互斥的事件的和事件,利用概率加法公式求解概率. ②若将一个较复杂的事件转化为几个互斥事件的和事件时,需要分类太多,而其对立面的分类较少,可考虑利用对立事件的概率公式,即“正难则反”.它常用来求“至少”或“至多”型事件的概率.跟踪训练1(1)某保险公司利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投保车辆进行抽样,样本车辆中每辆车的赔付结果统计如下:①若每辆车的投保金额均为2800元,估计赔付金额大于投保金额的概率;②在样本车辆中,车主是新司机的占10%,在赔付金额为4000元的样本车辆中,车主是新司机的占20%,估计在已投保车辆中,新司机获赔金额为4000元的概率.解 ①设A 表示事件“赔付金额为3000元”,B 表示事件“赔付金额为4000元”,以频率估计概率得P (A )=1501000=0.15,P (B )=1201000=0.12. 由于投保金额为2800元,赔付金额大于投保金额对应的情形是赔付金额为3000元和4000元,所以其概率为P (A )+P (B )=0.15+0.12=0.27.②设C 表示事件“投保车辆中新司机获赔4000元”,由已知,可得样本车辆中车主为新司机的有0.1×1000=100(辆),而赔付金额为4000元的车辆中,车主为新司机的有0.2×120=24(辆),所以样本车辆中新司机车主获赔金额为4000元的频率为24100=0.24,由频率估计概率得P (C )=0.24.(2)经统计,在某储蓄所一个营业窗口等候的人数相应的概率如下:求:①至多2人排队等候的概率; ②至少3人排队等候的概率.解 记“无人排队等候”为事件A ,“1人排队等候”为事件B ,“2人排队等候”为事件C ,“3人排队等候”为事件D ,“4人排队等候”为事件E ,“5人及5人以上排队等候”为事件F ,则事件A ,B ,C ,D ,E ,F 彼此互斥.①记“至多2人排队等候”为事件G ,则G =A +B +C , 所以P (G )=P (A +B +C )=P (A )+P (B )+P (C ) =0.1+0.16+0.3=0.56.②记“至少3人排队等候”为事件H , 则H =D +E +F ,所以P (H )=P (D +E +F )=P (D )+P (E )+P (F )=0.3+0.1+0.04=0.44. 题型二 古典概型例4(1)(2017·全国Ⅱ)从分别写有1,2,3,4,5的5张卡片中随机抽取1张,放回后再随机抽取1张,则抽得的第一张卡片上的数大于第二张卡片上的数的概率为( ) A.110B.15C.310D.25 答案 D解析 从5张卡片中随机抽取1张,放回后再随机抽取1张的情况如图:基本事件总数为25,第一张卡片上的数大于第二张卡片上的数的事件数为10,∴所求概率P =1025=25.(2)袋中有形状、大小都相同的4个球,其中1个白球,1个红球,2个黄球,从中一次随机摸出2个球,则这2个球颜色不同的概率为________. 答案 56解析 设两黄球分别为黄1,黄2,设取出的2个球颜色不同为事件A ,基本事件有:(白,红),(白,黄1),(白,黄2),(红,黄1),(红,黄2),(黄1,黄2),共6种,事件A 包含5种,故P (A )=56.(3)小波以游戏方式决定是去打球、唱歌还是去下棋.游戏规则为:以O 为起点,从A 1,A 2,A 3,A 4,A 5,A 6(如图)这6个点中任取2个点分别为终点得到两个向量,记这两个向量的数量积为X ,若X >0,就去打球,若X =0,就去唱歌,若X <0,就去下棋,则小波不去唱歌的概率是________.答案1115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X 的所有可能取值为-2,-1,0,1.数量积为-2的有OA 2→·OA 5→,共1种;数量积为-1的有OA 1→·OA 5→,OA 1→·OA 6→,OA 2→·OA 4→,OA 2→·OA 6→,OA 3→·OA 4→,OA 3→·OA 5→,共6种;数量积为0的有OA 1→·OA 3→,OA 1→·OA 4→,OA 3→·OA 6→,OA 4→·OA 6→,共4种;数量积为1的有OA 1→·OA 2→,OA 2→·OA 3→,OA 4→·OA 5→,OA 5→·OA 6→,共4种,故所有可能的情况共有1+6+4+4=15(种),其中X ≠0的情况有1+6+4=11(种),故根据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知小波不去唱歌的概率P=1115. 引申探究1.本例(2)中,若将4个球改为颜色相同,标号分别为1,2,3,4的四个小球,从中一次取两球,求标号和为奇数的概率.解 基本事件数仍为6.设标号和为奇数为事件A ,则A 包含的基本事件为(1,2),(1,4),(2,3),(3,4),共4种,所以P (A )=46=23.2.本例(2)中,若将条件改为有放回地取球,取两次,求两次取球颜色相同的概率. 解 基本事件为(白,白),(白,红),(白,黄),(白,黄),(红,红),(红,白),(红,黄),(红,黄),(黄,黄),(黄,白),(黄,红),(黄,黄),(黄,黄),(黄,白),(黄,红),(黄,黄),共16种, 其中颜色相同的有6种, 故所求概率P =616=38.思维升华求古典概型的概率的关键是求试验的基本事件的总数和事件A 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这就需要正确列出基本事件,基本事件的表示方法有列举法、列表法和树状图法,具体应用时可根据需要灵活选择.跟踪训练2(1)(2016·全国Ⅲ)小敏打开计算机时,忘记了开机密码的前两位,只记得第一位是M ,I ,N 中的一个字母,第二位是1,2,3,4,5中的一个数字,则小敏输入一次密码能够成功开机的概率是( ) A.815B.18C.115D.130 答案 C解析 由题意可知,共15种可能性,而只有1种是正确的. ∴输入一次密码能够成功开机的概率为115.(2)(2018·大连模拟)已知a ∈{0,1,2},b ∈{-1,1,3,5},则函数f (x )=ax 2-2bx 在区间(1,+∞)上为增函数的概率是( ) A.512B.13C.14D.16 答案 A解析 ∵a ∈{0,1,2},b ∈{-1,1,3,5}, ∴基本事件总数n =3×4=12.函数f (x )=ax 2-2bx 在区间(1,+∞)上为增函数,①当a =0时,f (x )=-2bx ,符合条件的只有(0,-1),即a =0,b =-1;②当a ≠0时,需要满足b a≤1,符合条件的有(1,-1),(1,1),(2,-1),(2,1),共4种. ∴函数f (x )=ax 2-2bx 在区间(1,+∞)上为增函数的概率是P =512.题型三 古典概型与统计的综合应用例5 某县共有90个农村淘宝服务网点,随机抽取6个网点统计其元旦期间的网购金额(单位:万元)的茎叶图如图所示,其中茎为十位数,叶为个位数.(1)根据茎叶图计算样本数据的平均数;(2)若网购金额(单位:万元)不小于18的服务网点定义为优秀服务网点,其余为非优秀服务网点,根据茎叶图推断这90个服务网点中优秀服务网点的个数;(3)从随机抽取的6个服务网点中再任取2个作网购商品的调查,求恰有1个网点是优秀服务网点的概率.解 (1)由题意知,样本数据的平均数x =4+6+12+12+18+206=12.(2)样本中优秀服务网点有2个,概率为26=13,由此估计这90个服务网点中优秀服务网点有90×13=30(个).(3)样本中优秀服务网点有2个,分别记为a 1,a 2,非优秀服务网点有4个,分别记为b 1,b 2,b 3,b 4,从随机抽取的6个服务网点中再任取2个的可能情况有:(a 1,a 2),(a 1,b 1),(a 1,b 2),(a 1,b 3),(a 1,b 4),(a 2,b 1),(a 2,b 2),(a 2,b 3),(a 2,b 4),(b 1,b 2),(b 1,b 3),(b 1,b 4),(b 2,b 3),(b 2,b 4),(b 3,b 4),共15种,记“恰有1个是优秀服务网点”为事件M ,则事件M 包含的可能情况有:(a 1,b 1),(a 1,b 2),(a 1,b 3),(a 1,b 4),(a 2,b 1),(a 2,b 2),(a 2,b 3),(a 2,b 4),共8种, 故所求概率P (M )=815.思维升华有关古典概型与统计结合的题型是高考考查概率的一个重要题型,已成为高考考查的热点,概率与统计的结合题,无论是直接描述还是利用概率分布表、频率分布直方图、茎叶图等给出信息,准确从题中提炼信息是解题的关键.跟踪训练3从某学校高三年级共800名男生中随机抽取50名测量身高,被测学生身高全部介于155cm 和195cm 之间,将测量结果按如下方式分成八组:第一组[155,160),第二组[160,165),…,第八组[190,195],如图是按上述分组方法得到的频率分布直方图的一部分,已知第六组比第七组多1人,第一组和第八组人数相同.(1)求第六组、第七组的频率并补充完整频率分布直方图;(2)若从身高属于第六组和第八组的所有男生中随机抽取两名,记他们的身高分别为x,y,求|x-y|≤5的概率.解(1)由频率分布直方图知,前五组的频率为(0.008+0.016+0.04+0.04+0.06)×5=0.82,所以后三组的频率为1-0.82=0.18,人数为0.18×50=9,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得第八组的频率为0.008×5=0.04,人数为0.04×50=2,设第六组人数为m,则第七组人数为m-1,又m+m-1+2=9,所以m=4,即第六组人数为4,第七组人数为3,频率分别为0.08,0.06,频率除以组距分别等于0.016,0.012,则完整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2)由(1)知身高在[180,185)内的男生有四名,设为a,b,c,d,身高在[190,195]的男生有两名,设为A,B.若x,y∈[180,185),有ab,ac,ad,bc,bd,cd共6种情况;若x,y∈[190,195],只有AB1种情况;若x,y分别在[180,185),[190,195]内,有aA,bA,cA,dA,aB,bB,cB,dB共8种情况,所以基本事件的总数为6+8+1=15,事件|x -y |≤5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为6+1=7, 故所求概率为715.概率与统计例(12分)海关对同时从A ,B ,C 三个不同地区进口的某种商品进行抽样检测,从各地区进口此种商品的数量(单位:件)如下表所示.工作人员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这些商品中共抽取6件样品进行检测.(1)求这6件样品中来自A ,B ,C 各地区商品的数量;(2)若在这6件样品中随机抽取2件送往甲机构进行进一步检测,求这2件商品来自相同地区的概率. 规范解答解 (1)A ,B ,C 三个地区商品的总数量为50+150+100=300,抽样比为6300=150,所以样本中包含三个地区的个体数量分别是 50×150=1,150×150=3,100×150=2.所以A ,B ,C 三个地区的商品被选取的件数分别是1,3,2.[6分] (2)设6件来自A ,B ,C 三个地区的样品分别为:A ;B 1,B 2,B 3;C 1,C 2.则从6件样品中抽取的这2件商品构成的所有基本事件为:{A ,B 1},{A ,B 2},{A ,B 3},{A ,C 1},{A ,C 2},{B 1,B 2},{B 1,B 3},{B 1,C 1},{B 1,C 2},{B 2,B 3},{B 2,C 1},{B 2,C 2},{B 3,C 1},{B 3,C 2},{C 1,C 2},共15个.[8分]每个样品被抽到的机会均等,因此这些基本事件的出现是等可能的.记事件D :“抽取的这2件商品来自相同地区”,则事件D 包含的基本事件有:{B 1,B 2},{B 1,B 3},{B 2,B 3},{C 1,C 2},共4个.所以P (D )=415,[11分]即这2件商品来自相同地区的概率为415.[12分]求概率与统计问题的一般步骤第一步:根据概率统计的知识确定元素(总体、个体)以及要解决的概率模型; 第二步:将所有基本事件列举出来(可用树状图);第三步:计算基本事件总数n ,事件A 包含的基本事件数m ,代入公式P (A )=m n; 第四步:回到所求问题,规范作答.1.从装有2个红球和2个黑球的口袋内任取2个球,那么互斥而不对立的两个事件是( ) A.至少有一个黑球与都是黑球 B.至少有一个黑球与都是红球 C.至少有一个黑球与至少有一个红球 D.恰有一个黑球与恰有两个黑球 答案 D解析 对于A ,事件“至少有一个黑球”与事件“都是黑球”可以同时发生,∴A 不正确;对于B ,事件“至少有一个黑球”与事件“都是红球”不能同时发生,但一定会有一个发生,∴这两个事件是对立事件,∴B 不正确;对于C ,事件“至少有一个黑球”与事件“至少有一个红球”可以同时发生,如:一个红球,一个黑球,∴C 不正确;对于D ,事件“恰有一个黑球”与事件“恰有两个黑球”不能同时发生,但从口袋中任取两个球时还有可能是两个都是红球,∴两个事件是互斥事件但不是对立事件,∴D 正确.2.(2016·天津)甲、乙两人下棋,两人下成和棋的概率是12,甲获胜的概率是13,则甲不输的概率为( ) A.56B.25C.16D.13 答案 A解析 事件“甲不输”包含“和棋”和“甲获胜”这两个互斥事件,所以甲不输的概率为12+13=56. 3.对一批产品的长度(单位:mm)进行抽样检测,下图为检测结果的频率分布直方图.根据标准,产品长度在区间[20,25)上的为一等品,在区间[15,20)和区间[25,30)上的为二等品,在区间[10,15)和[30,35]上的为三等品.用频率估计概率,现从该批产品中随机抽取一件,则其为二等品的概率为( )A.0.09B.0.20C.0.25D.0.45答案 D解析设[25,30)上的频率为x,由所有矩形面积之和为1,即x+(0.02+0.04+0.03+0.06)×5=1,得[25,30)上的频率为0.25.所以产品为二等品的概率为0.04×5+0.25=0.45.4.(2018·抚顺期中)根据某医疗研究所的调查,某地区居民血型的分布为:O型50%,A型15%,B型30%,AB型5%.现有一血液为A型病人需要输血,若在该地区任选一人,那么能为病人输血的概率为( )A.15%B.20%C.45%D.65%答案 D解析因为某地区居民血型的分布为:O型50%,A型15%,B型30%,AB型5%,现在能为A 型病人输血的有O型和A型,故为病人输血的概率为50%+15%=65%,故选D.5.(2018·鞍山检测)每年三月为学雷锋活动月,某班有青年志愿者男生3人,女生2人,现需选出2名青年志愿者到社区做公益宣传活动,则选出的2名志愿者性别相同的概率为( )A.35B.25C.15D.310答案 B解析设男生为A,B,C,女生为a,b,从5人中选出2名志愿者有:(A,B),(A,C),(A,a),(A,b),(B,C),(B,a),(B,b),(C,a),(C,b),(a,b),共10种等可能情况,其中选出的2名志愿者性别相同的有(A,B),(A,C),(B,C),(a,b),共4种等可能的情况,则选出的2名志愿者性别相同的概率为P=410=25.6.设m,n分别是先后抛掷一枚骰子得到的点数,则在先后两次出现的点数中有5的条件下,方程x2+mx+n=0有实根的概率为( )A.1136B.736C.711D.710答案 C解析先后两次出现的点数中有5的情况有:(1,5),(2,5),(3,5),(4,5),(5,5),(6,5),(5,1),(5,2),(5,3),(5,4),(5,6),共11种,其中使方程x2+mx+n=0有实根的情况有:(5,5),(6,5),(5,1),(5,2),(5,3),(5,4),(5,6),共7种.故所求事件的概率P=711.7.若a ,b ∈{0,1,2},则函数f (x )=ax 2+2x +b 有零点的概率为________. 答案 23解析 a ,b ∈{0,1,2},当函数f (x )=ax 2+2x +b 没有零点时,a ≠0,且Δ=4-4ab <0,即ab >1,∴(a ,b )有3种情况:(1,2),(2,1),(2,2).基本事件总数n =3×3=9,∴函数f (x )=ax 2+2x +b 有零点的概率为P =1-39=23.8.如图所示的茎叶图是甲、乙两人在4次模拟测试中的成绩,其中一个数字被污损,则甲的平均成绩不超过乙的平均成绩的概率为________.答案 0.3解析 依题意,记题中被污损的数字为x ,若甲的平均成绩不超过乙的平均成绩,则有(8+9+2+1)-(5+3+x +5)≤0,解得x ≥7,即此时x 的可能取值是7,8,9,因此甲的平均成绩不超过乙的平均成绩的概率P =310=0.3.9.在集合⎩⎪⎨⎪⎧⎭⎪⎬⎪⎫x ⎪⎪⎪x =n π3,n =1,2,3,…,10中任取一个元素,所取元素恰好满足方程cos x =12的概率是________. 答案310解析 基本事件总数为10,满足方程cos x =12的基本事件数为3,故所求概率P =310.10.在3张奖券中有一、二等奖各1张,另1张无奖.甲、乙两人各抽取1张,则两人都中奖的概率是________. 答案 13解析 设中一、二等奖及不中奖分别记为1,2,0,那么甲、乙抽奖结果有(1,2),(1,0),(2,1),(2,0),(0,1),(0,2),共6种.其中甲、乙都中奖有(1,2),(2,1),共2种, 所以P (A )=26=13.11.设连续抛掷两次骰子得到的点数分别为m ,n ,令平面向量a =(m ,n ),b =(1,-3). (1)求事件“a ⊥b ”发生的概率;(2)求事件“|a |≤|b |”发生的概率.解 (1)由题意知,m ∈{1,2,3,4,5,6},n ∈{1,2,3,4,5,6},故(m ,n )所有可能的情况共36种.因为a ⊥b ,所以m -3n =0,即m =3n ,有(3,1),(6,2),共2种,所以事件“a ⊥b ”发生的概率为236=118.(2)由|a |≤|b |,得m 2+n 2≤10,有(1,1),(1,2),(1,3),(2,1),(2,2),(3,1),共6种,其概率为636=16.所以事件“|a |≤|b |”发生的概率为16.12.(2016·山东)某儿童乐园在“六一”儿童节推出了一项趣味活动.参加活动的儿童需转动如图所示的转盘两次,每次转动后,待转盘停止转动时,记录指针所指区域中的数.设两次记录的数分别为x ,y .奖励规则如下:①若xy ≤3,则奖励玩具一个; ②若xy ≥8,则奖励水杯一个; ③其余情况奖励饮料一瓶.假设转盘质地均匀,四个区域划分均匀,小亮准备参加此项活动. (1)求小亮获得玩具的概率;(2)请比较小亮获得水杯与获得饮料的概率的大小,并说明理由.解 (1)用数对(x ,y )表示儿童参加活动先后记录的数,则基本事件空间Ω与点集S ={(x ,y )|x ∈N ,y ∈N ,1≤x ≤4,1≤y ≤4}一一对应.因为S 中元素的个数是4×4=16, 所以基本事件总数n =16. 记“xy ≤3”为事件A ,则事件A 包含的基本事件共5个, 即(1,1),(1,2),(1,3),(2,1),(3,1), 所以P (A )=516,即小亮获得玩具的概率为516.(2)记“xy ≥8”为事件B ,“3<xy <8”为事件C . 则事件B 包含的基本事件共6个,即(2,4),(3,3),(3,4),(4,2),(4,3),(4,4). 所以P (B )=616=38.事件C 包含的基本事件共5个, 即(1,4),(2,2),(2,3),(3,2),(4,1). 所以P (C )=516.因为38>516,所以小亮获得水杯的概率大于获得饮料的概率.13.(2018·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考试)某商场对某一商品搞活动,已知该商品每一个的进价为3元,售价为8元,每天销售的第20个及之后的商品按半价出售,该商场统计了近10天这种商品的销售量,如图所示.设x 为这种商品每天的销售量,y 为该商场每天销售这种商品的利润,从日利润不少于96元的几天里任选2天,则选出的这2天日利润都是97元的概率为( )A.19B.110C.15D.18 答案 B解析 日销售量不少于20个时,日利润不少于96元,其中日销售量为20个时,日利润为96元;日销售量为21个时,日利润为97元.从条形统计图可以看出,日销售量为20个的有3天,日销售量为21个的有2天,日销售量为20个的3天记为a ,b ,c ,日销售量为21个的2天记为A ,B ,从这5天中任选2天,可能的情况有10种:(a ,b ),(a ,c ),(a ,A ),(a ,B ),(b ,c ),(b ,A ),(b ,B ),(c ,A ),(c ,B ),(A ,B ),其中选出的2天日销售量都为21个的情况只有1种,故所求概率P =110,故选B.14.某学校成立了数学、英语、音乐3个课外兴趣小组,3个小组分别有39,32,33个成员,一些成员参加了不止一个小组,具体情况如图所示.。
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十一章概率11.2几何概型教案文含解析新人教A 版§11.2 几何概型最新考纲考情考向分析1.了解随机数的意义,能运用模拟的方法估计概率.2.了解几何概型的意义.以理解几何概型的概念、概率公式为主,会求一些简单的几何概型的概率,常与平面几何、线性规划、不等式的解集等知识交汇考查.在高考中多以选择、填空题的形式考查,难度为中档.1.几何概型的定义事件A理解为区域Ω的某一子区域A,A的概率只与子区域A的几何度量(长度、面积或体积)成正比,而与A的位置和形状无关,满足以上条件的试验称为几何概型.2.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P(A)=μAμΩ,其中μΩ表示区域Ω的几何度量,μA表示子区域A的几何度量.3.随机模拟方法(1)使用计算机或者其他方式进行的模拟试验,以便通过这个试验求出随机事件的概率的近似值的方法就是模拟方法.(2)用计算器或计算机模拟试验的方法为随机模拟方法.这个方法的基本步骤是①用计算器或计算机产生某个范围内的随机数,并赋予每个随机数一定的意义;②统计代表某意义的随机数的个数M和总的随机数个数N;③计算频率f n(A)=MN作为所求概率的近似值.概念方法微思考1.古典概型与几何概型有什么区别?提示古典概型与几何概型中基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都是相等的,但古典概型要求基本事件有有限个,几何概型要求基本事件有无限多个.2.几何概型中线段的端点、图形的边框是否包含在内影响概率值吗?提示 几何概型中线段的端点,图形的边框是否包含在内不会影响概率值.题组一 思考辨析1.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 (1)在一个正方形区域内任取一点的概率是零.( √ )(2)几何概型中,每一个基本事件就是从某个特定的几何区域内随机地取一点,该区域中的每一点被取到的机会相等.( √ )(3)在几何概型定义中的区域可以是线段、平面图形、立体图形.( √ ) (4)随机模拟方法是以事件发生的频率估计概率.( √ ) (5)与面积有关的几何概型的概率与几何图形的形状有关.( × ) (6)从区间[1,10]内任取一个数,取到1的概率是P =19.( × )题组二 教材改编2.在线段[0,3]上任投一点,则此点坐标小于1的概率为( ) A.12B.13C.14D.1 答案 B解析 坐标小于1的区间为[0,1),长度为1,[0,3]的区间长度为3,故所求概率为13.3.有四个游戏盘,将它们水平放稳后,在上面扔一颗玻璃小球,若小球落在阴影部分,则可中奖,小明要想增加中奖机会,应选择的游戏盘是( )答案 A解析 ∵P (A )=38,P (B )=28,P (C )=26,P (D )=13,∴P (A )>P (C )=P (D )>P (B ).4.设不等式组⎩⎪⎨⎪⎧0≤x ≤2,0≤y ≤2表示的平面区域为D ,在区域D 内随机取一个点,则此点到坐标原点的距离大于2的概率是( )A.π4B.π-22C.π6D.4-π4 答案 D解析 如图所示,正方形OABC 及其内部为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D ,且区域D 的面积为4,而阴影部分(不包括AC )表示的是区域D 内到坐标原点的距离大于2的区域.易知该阴影部分的面积为4-π.因此满足条件的概率是4-π4,故选D.题组三 易错自纠5.在区间[-2,4]上随机地取一个数x ,若x 满足|x |≤m 的概率为56,则m =________.答案 3解析 由|x |≤m ,得-m ≤x ≤m .当0<m ≤2时,由题意得2m 6=56,解得m =2.5,矛盾,舍去.当2<m <4时,由题意得m -(-2)6=56,解得m =3.故m =3. 6.在长为12cm 的线段AB 上任取一点C .现作一矩形,邻边长分别等于线段AC ,CB 的长,则该矩形面积小于32cm 2的概率为________. 答案 23解析 设AC =x cm(0<x <12),则CB =(12-x )cm ,则矩形的面积S =x (12-x )=12x -x 2(cm 2).由12x -x 2<32,即(x -8)(x -4)>0,解得0<x <4或8<x <12. 在数轴上表示,如图所示.由几何概型概率计算公式,得所求概率为812=23.题型一 与长度、角度有关的几何概型例1在等腰Rt△ABC中,直角顶点为C.(1)在斜边AB上任取一点M,求|AM|<|AC|的概率;(2)在∠ACB的内部,以C为端点任作一条射线CM,与线段AB交于点M,求|AM|<|AC|的概率. 解(1)如图所示,在AB上取一点C′,使|AC′|=|AC|,连接CC′.由题意,知|AB|=2|AC|.由于点M是在斜边AB上任取的,所以点M等可能分布在线段AB上,因此基本事件的区域应是线段AB.所以P(|AM|<|AC|)=|AC′||AB|=|AC|2|AC|=22.(2)由于在∠ACB内以C为端点任作射线CM,所以CM等可能分布在∠ACB内的任一位置(如图所示),因此基本事件的区域应是∠ACB,所以P(|AM|<|AC|)=∠ACC′∠ACB=π-π42π2=34.思维升华求解与长度、角度有关的几何概型的概率的方法求与长度(角度)有关的几何概型的概率的方法是把题中所表示的几何模型转化为长度(角度),然后求解.要特别注意“长度型”与“角度型”的不同,解题的关键是构建事件的区域(长度或角度).跟踪训练1(1)某公司的班车在7:00,8:00,8:30发车,小明在7:50至8:30之间到达发车站乘坐班车,且到达发车站的时刻是随机的,则他等车时间不超过10分钟的概率是( )A.13B.12C.23D.34答案 B解析如图所示,画出时间轴.小明到达的时间会随机的落在图中线段AB中,而当他的到达时间落在线段AC或DB上时,才能保证他等车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根据几何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得所求概率P=10+1040=12,故选B.(2)如图,四边形ABCD为矩形,AB=3,BC=1,以A为圆心,1为半径作四分之一个圆弧DE,在∠DAB内任作射线AP,则射线AP与线段BC有公共点的概率为________.答案13解析因为在∠DAB内任作射线AP,所以它的所有等可能事件所在的区域是∠DAB,当射线AP与线段BC有公共点时,射线AP落在∠CAB内,则区域为∠CAB,所以射线AP与线段BC 有公共点的概率为∠CAB∠DAB=30°90°=13.题型二与面积有关的几何概型命题点1 与面积有关的几何概型的计算例2(1)(2017·全国Ⅰ)如图,正方形ABCD内的图形来自中国古代的太极图,正方形内切圆中的黑色部分和白色部分关于正方形的中心成中心对称.在正方形内随机取一点,则此点取自黑色部分的概率是( )A.14B.π8C.12D.π4答案 B解析不妨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则正方形内切圆的半径为1,可得S正方形=4.由圆中的黑色部分和白色部分关于正方形的中心成中心对称,得S黑=S白=12S圆=π2,所以由几何概型知,所求概率P=S黑S正方形=π24=π8.(2)由不等式组⎩⎪⎨⎪⎧x≤0,y≥0,y-x-2≤0确定的平面区域记为Ω1,由不等式组⎩⎪⎨⎪⎧x+y≤1,x+y≥-2确定的平面区域记为Ω2,若在Ω1中随机取一点,则该点恰好在Ω2内的概率为______.答案78解析 如图,平面区域Ω1就是三角形区域OAB ,平面区域Ω2与平面区域Ω1的重叠部分就是区域OACD ,易知C ⎝ ⎛⎭⎪⎫-12,32,故由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得所求概率 P =S 四边形OACD S △OAB=S △OAB -S △BCDS △OAB =2-142=78.命题点2 随机模拟例3(1)如图所示,矩形长为6,宽为4,在矩形内随机地撒300颗黄豆,数得落在椭圆外的黄豆为96颗,以此试验数据为依据估计椭圆的面积为( )A.7.68B.8.68C.16.32D.17.32答案 C解析 由随机模拟的思想方法,可得黄豆落在椭圆内的概率为300-96300=0.68.由几何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可得S 椭圆S 矩形=0.68,而S 矩形=6×4=24,则S 椭圆=0.68×24=16.32. (2)若采用随机模拟的方法估计某运动员射击击中目标的概率.先由计算器给出0到9之间取整数的随机数,指定0,1,2,3表示没有击中目标,4,5,6,7,8,9表示击中目标,以4个随机数为一组,代表射击4次的结果,经随机模拟产生了20组如下的随机数: 7527 0293 7140 9857 0347 4373 8636 6947 1417 4698 0371 6233 2616 8045 6011 3661 9597 7424 7610 4281 根据以上数据估计该运动员射击4次至少击中3次的概率为________. 答案 0.4解析 根据数据得该运动员射击4次至少击中3次的数据分别为7527 9857 8636 69474698 8045 95977424,共8个,所以该运动员射击4次至少击中3次的概率为820=0.4.思维升华求解与面积有关的几何概型的注意点求解与面积有关的几何概型时,关键是弄清某事件对应的面积,必要时可根据题意构造两个变量,把变量看成点的坐标,找到全部试验结果构成的平面图形,以便求解.跟踪训练2(1)(2016·全国Ⅱ)从区间[0,1]内随机抽取2n 个数x 1,x 2,…,x n ,y 1,y 2,…,y n ,构成n 个数对(x 1,y 1),(x 2,y 2),…,(x n ,y n ),其中两数的平方和小于1的数对共有m个,则用随机模拟的方法得到的圆周率π的近似值为( ) A.4n m B.2n m C.4m n D.2m n答案 C解析 由题意得(x i ,y i )(i =1,2,…,n )在如图所示方格中,而平方和小于1的点均在如图所示的阴影中,由几何概型概率计算公式知π41=mn,∴π=4mn,故选C.(2)在满足不等式组⎩⎪⎨⎪⎧x -y +1≥0,x +y -3≤0,y ≥0的平面内随机取一点M (x 0,y 0),设事件A =“y 0<2x 0”,那么事件A 发生的概率是( ) A.14B.34C.13D.23 答案 B解析 作出不等式组⎩⎪⎨⎪⎧x -y +1≥0,x +y -3≤0,y ≥0表示的平面区域,即△ABC (包括边界),其面积为4,且事件A =“y 0<2x 0”表示的区域为△AOC ,其面积为3,所以事件A 发生的概率是34.题型三 与体积有关的几何概型例4如图,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长为1,在正方体内随机取点M ,则使四棱锥M —ABCD 的体积小于16的概率为________.答案 12解析 过点M 作平面RS ∥平面AC ,则两平面间的距离是四棱锥M —ABCD 的高,显然点M 在平面RS 上任意位置时,四棱锥M —ABCD 的体积都相等.若此时四棱锥M —ABCD 的体积等于16,只要M 在截面以下即可小于16,当V M —ABCD =16时,即13×1×1×h =16,解得h =12,即点M 到底面ABCD 的距离,所以所求概率P =1×1×121×1×1=12.思维升华求解与体积有关的几何概型的注意点对于与体积有关的几何概型问题,关键是计算问题的总体积(总空间)以及事件的体积(事件空间),对于某些较复杂的也可利用其对立事件去求.跟踪训练3在一个球内有一棱长为1的内接正方体,一动点在球内运动,则此点落在正方体内部的概率为( ) A.6πB.32πC.3πD.233π 答案 D解析 由题意可知这是一个几何概型,棱长为1的正方体的体积V 1=1,球的直径是正方体的体对角线长,故球的半径R =32,球的体积V 2=43π×⎝ ⎛⎭⎪⎫323=32π, 则此点落在正方体内部的概率P =V 1V 2=233π.1.在区间[0,π]上随机地取一个数x ,则事件“sin x ≤12”发生的概率为( )A.34B.23C.12D.13 答案 D解析 在[0,π]上,当x ∈⎣⎢⎡⎦⎥⎤0,π6∪⎣⎢⎡⎦⎥⎤5π6,π时,sin x ≤12,故概率为π3π=13.2.在区间[-1,3]上随机取一个数x ,若x 满足|x |≤m 的概率为12,则实数m 为( )A.0B.1C.2D.3 答案 B解析 区间[-1,3]的区间长度为4. 不等式|x |≤m 的解集为[-m ,m ], 当1<m ≤3时,由题意得m +14=12,解得m =1(舍), 当0<m ≤1时,由2m 4=12,则m =1.故m =1.3.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E 为四边上任意一点,则AE 的长度大于5的概率等于( ) A.132 B.78 C.38 D.18答案 D解析 设M ,N 分别为BC ,CD 靠近点C 的四等分点,则当E 在线段CM ,CN (不包括M ,N )上时,AE 的长度大于5,因为正方形的周长为16,CM +CN =2,所以AE 的长度大于5的概率为216=18,故选D.4.在如图所示的圆形图案中有12片树叶,构成树叶的圆弧均相同且所对的圆心角为π3,若在圆内随机取一点,则此点取自树叶(即图中阴影部分)的概率是( )A.2-33πB.4-63πC.-13-32πD.23答案 B解析 设圆的半径为r ,根据扇形面积公式和三角形面积公式得阴影部分的面积S =24⎝ ⎛⎭⎪⎫16πr 2-34r 2=4πr 2-63r 2,圆的面积S ′=πr 2,所以此点取自树叶(即图中阴影部分)的概率为S S ′=4-63π,故选B. 5.(2018·大连模拟)已知P 是△ABC 所在平面内一点,PB →+PC →+2PA →=0,现将一粒黄豆随机撒在△ABC 内,则黄豆落在△PBC 内的概率是( ) A.14B.13C.23D.12 答案 D解析 以PB ,PC 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PBDC , 则PB →+PC →=PD →,因为PB →+PC →+2PA →=0, 所以PB →+PC →=-2PA →,得PD →=-2PA →,由此可得,P 是△ABC 边BC 上的中线AO 的中点,点P 到BC 的距离等于点A 到BC 的距离的12,所以S △PBC =12S △ABC ,所以将一粒黄豆随机撒在△ABC 内,黄豆落在△PBC 内的概率为S △PBC S △ABC =12,故选D. 6.2017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中国人民银行为此发行了以此为主题的金银纪念币.如图所示是一枚8克圆形金质纪念币,直径22mm ,面额100元.为了测算图中军旗部分的面积,现用1粒芝麻向硬币内投掷100次,其中恰有30次落在军旗内,据此可估计军旗的面积大约是( )A.363π10mm2 B.363π5mm2C.726π5mm2 D.363π20mm2答案 A解析向硬币内投掷100次,恰有30次落在军旗内,所以可估计军旗的面积大约是S=30100×π×112=363π10(mm2).7.(2016·山东)在[-1,1]上随机地取一个数k,则事件“直线y=kx与圆(x-5)2+y2=9相交”发生的概率为________.答案34解析由已知得,圆心(5,0)到直线y=kx的距离小于半径,∴|5k|k2+1<3,解得-34<k<34,由几何概型得P=34-⎝⎛⎭⎪⎫-341-(-1)=34.8.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C=90°,在直角边BC上任取一点M,则∠CAM<30°的概率是________.答案33解析因为点M在直角边BC上是等可能出现的,所以“区域”是长度.设BC=a,则所求概率P=33aa=33.9.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有一动点在此长方体内随机运动,则此动点在三棱锥A—A1BD内的概率为______.答案 16解析 因为1A A BD V -=1A ABD V -=13AA 1×S △ABD=16×AA 1×S 矩形ABCD =16V 长方体, 故所求概率为1A A BDV -V 长方体=16. 10.在区间[1,5]和[2,4]上分别各取一个数,记为m 和n ,则方程x 2m 2+y 2n2=1表示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的概率是________. 答案 12解析 ∵方程x 2m 2+y 2n2=1表示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m >n .如图,由题意知,在矩形ABCD 内任取一点Q (m ,n ),点Q 落在阴影部分(不包括m =n 这条直线)的概率即为所求的概率,易知直线m =n 恰好将矩形平分,∴所求的概率为12.11.已知向量a =(-2,1),b =(x ,y ).(1)若x ,y 分别表示将一枚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六个面的点数分别为1,2,3,4,5,6)先后抛掷两次时第一次、第二次出现的点数,求满足a ·b =-1的概率; (2)若x ,y 在连续区间[1,6]上取值,求满足a ·b <0的概率.解 (1)将一枚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先后抛掷两次,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总数为6×6=36, 由a ·b =-1,得-2x +y =-1,所以满足a ·b =-1的基本事件为(1,1),(2,3),(3,5),共3个. 故满足a ·b =-1的概率为336=112. (2)若x ,y 在连续区间[1,6]上取值,则全部基本事件的结果为Ω={(x ,y )|1≤x ≤6,1≤y ≤6}.满足a ·b <0的基本事件的结果为A ={(x ,y )|1≤x ≤6,1≤y ≤6且-2x +y <0}. 画出图象如图所示,矩形的面积为S 矩形=25,阴影部分的面积为S 阴影=25-12×2×4=21,故满足a ·b <0的概率为2125.12.甲、乙两船驶向一个不能同时停泊两艘船的码头,它们在一昼夜内到达该码头的时刻是等可能的.如果甲船停泊时间为1h ,乙船停泊时间为2h ,求它们中的任意一艘都不需要等待码头空出的概率.解 设甲、乙两艘船到达码头的时刻分别为x 与y ,记事件A 为“两船都不需要等待码头空出”,则0≤x ≤24,0≤y ≤24,要使两船都不需要等待码头空出,当且仅当甲比乙早到达1h 以上或乙比甲早到达2h 以上,即y -x ≥1或x -y ≥2.故所求事件构成集合A ={(x ,y )|y -x ≥1或x -y ≥2,x ∈[0,24],y ∈[0,24]}.A 为图中阴影部分,全部结果构成的集合Ω为边长是24的正方形及其内部.所求概率为P (A )=A 的面积Ω的面积=(24-1)2×12+(24-2)2×12242=506.5576=10131152.13.在长为1的线段上任取两点,则这两点之间的距离小于12的概率为________.答案 34解析 设任取两点所表示的数分别为x ,y ,则0≤x ≤1,且0≤y ≤1,如图所示,则总事件所占的面积为 1.记这两点之间的距离小于12为事件A ,则A =⎩⎪⎨⎪⎧⎭⎪⎬⎪⎫(x ,y )⎪⎪⎪|x -y |<12,0≤x ≤1,0≤y ≤1,如图中阴影部分所示,空白部分所占的面积为2×12×12×12=14,所以所求两点之间的距离小于12的概率P (A )=1-141=34. 14.如图,在面积为S 的矩形ABCD 内任取一点P ,则△PBC 的面积小于S4的概率为________.答案 12解析 如图,设△PBC 的边BC 上的高为PF ,线段PF 所在的直线交AD 于点E ,当△PBC 的面积等于S 4时,12BC ·PF =14BC ·EF ,所以PF =12EF .过点P 作GH 平行于BC 交AB 于点G ,交CD于点H ,则满足条件“△PBC 的面积小于S4”的点P 落在矩形GBCH 边界(不包括BC ,GH )及其内部.设“△PBC 的面积小于S 4”为事件A ,则构成事件A 的区域的面积为S2,而试验的全部结果所构成的区域面积为S ,所以由几何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得P (A )=S2S =12.所以△PBC 的面积小于S 4的概率是12.15.在区间[0,1]上随机取两个数x ,y ,记p 1为事件“x +y ≥13”的概率,p 2为事件“|x -y |≤13”的概率,p 3为事件“xy ≤13”的概率,则( )A.p 1<p 2<p 3B.p 2<p 3<p 1C.p 3<p 1<p 2D.p 3<p 2<p 1答案 B解析 因为x ,y ∈[0,1],所以事件“x +y ≥13”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1)阴影部分(含边界)S 1,事件“|x -y |≤13”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2)阴影部分(含边界)S 2,事件“xy ≤13”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3)阴影部分(含边界)S 3,由图知,阴影部分的面积满足S 2<S 3<S 1,正方形的面积为1×1=1,根据几何概型概率计算公式可得p 2<p 3<p 1.16.如图,在圆心角为直角的扇形OAB 中,分别以OA ,OB 为直径作两个半圆.在扇形OAB 内随机取一点,求此点取自空白部分的概率.解 设分别以OA ,OB 为直径的两个半圆交于点C ,OA 的中点为D ,如图,连接OC ,DC .不妨令OA =OB =2, 则OD =DA =DC =1.在以OA 为直径的半圆中,空白部分面积S 1=π4+12×1×1-⎝ ⎛⎭⎪⎫π4-12×1×1=1, 所以整个图形中空白部分面积S 2=2. 又因为S 扇形OAB =14×π×22=π,所以P=2π.。
高考数学冲刺资讯大串讲(11) 1.
2.(理科)
3.、(本题满分14分)已知函数||1y x =+,y =11()2t y x x
-=+(0)x > 的最小值恰好是方程320x ax bx c +++=的三个根,其中01t <<.
(Ⅰ)求证:2
23a b =+;(Ⅱ)设1(,)x M ,2(,)x N 是函数32()f x x ax bx c =+++的两个极值点.①若122||3
x x -=,求函数()f x 的解析式;②求||M N -的取值范围.
21、解:(Ⅰ)三个函数的最小值依次为1,…………………… …3分
由(1)0f =,得1c a b =--- ∴ 3232()(1)f x x ax bx c x ax bx a b =+++=++-++
2(1)[(1)(1)]x x a x a b =-+++++,
故方程2
(1)(1)0x a x a b +++++=
(1)a =-+1a b =++.………………………4分
22(1)a =+,(1) ………5分
(Ⅱ)①依题意12,x x 是方程2'()320f x x ax b =++=的根, 故有1223a x x +=-,123
b x x =,且△2(2)120a b =->,得3b <.
由12||x x -===7分
23=;得,2b =,2237a b =+=. 由(Ⅰ)
知(1)0
a =-+>,故1a <-,∴
a =
,(1)3c a b =-++=∴ (2) .…………9分
②12|||()()|M N f x f x -=-3322121212|()()()|x x a x x b x x =-+-+-
212121212|||()()|x x x x x x a x x b =-⋅+-+++=(3)
324(3)27
b =-(或32249()272a -). ……………11分 由(Ⅰ
)22(1)2a +==+∵ 01t <<,∴ 22(1)4a <+<,又1a <-,∴
21a -<+<,
31a -<<
,239a +<<
3b <) …………………13分
∴ (4) .…………………………………15分
4.(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函数f(x)满足ax ·f(x)=b+f(x),(ab ≠0),f(1)=2,并且使f(x)=2x 成立的实数x 有且只有一个. (Ⅰ)求f(x)的解析式; (Ⅱ)若数列{an}前n 项和为Sn ,an 满足n a f S n a n n =-≥=)
(2,2,231时当,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Ⅲ)当n ∈N*,且n ≥3时,在(II )的条件下,令
求证:.1341122110
+->+++++--n d C d C d C d C C n n n n n n n n n
解:(1)由f(1)=2得2a=b+2 ①由f(x)=2x ,得ax ·2x=b+2x ,即2ax 2-2x -b=0只有一个
x 满足f(x)=2x ,又a ·b ≠0,则a ≠0 ∴△=4+8ab=0 ②
由①②解得 a=1,21-=b ………(2分))4()2(22)(2012,1)()12(分则 ≠-=∴≠⇒≠--=-∴x x
x f x x x f x (2)当n ≥2时,222
2+=+∴=--n a S n a S n n n n ∵当2
3212323,1111=⇒+=+=+=a a S n 时…………(6分)∴当n ≥2(n ∈N*)时,S n +a n =n+2,则S n -1+a n -1=n+1 两式相减得:2a n -a n -1=1(n ≥2)∴2(a n -1)=a n -1-1,即a n -1=21(a n -1-1) (n ≥2)∴数列{a n -1}是以21为首项,以2
1为公式的等比数列. (5) ……………(9分)
(3)1)21(log )1211(log 12
1121+==-+
=++n d n n n
)14(1341
341)1(2112)
12(2)(2222,31
12])[(11111)11(1
12)1()1()1()1()1(11]
12)2)(1()[1()1()2)(1(11122110110110111110111
21111122110
11分时当分 +->++++∴+-=++>+-∴+>+++=⋅=≥+-=-++++=++++++=+++∴+=⋅-++--+⋅+=⋅--++---=+=∴--++++++++++++--++n d C d C d C d C C n n n n n C C C n n c c c c n n C n C n C d C d C d C C n C K k k k n n n n n k k k k k n n n n k C d C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k n k n k k n ★1.在某城市中,A 、B 两地有如右图所示道路网,从A 地到B 地最近的走法有( )种
A 25
B 2254
C C + C 2254C C
D 49C
★2.已知),0()2
1(),2(2122<=>-+=-b y a a a x b 则x ,y 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 )A .x >y B .x <y C .x =y D .不能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