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恭城县鸡笼山矿区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7
广西铅锌矿资源广西保有资源储量的铅锌矿矿产地60处,铅矿产地3处,锌矿产地14处,主要分布于河池市、梧州市、来宾市和桂林市,铅的保有资源储量分别占全区的54.75%、15.98%、13.17%和4.84%,锌的保有资源储量分别占全区的76.55%、5.71%、7.30%和2.66%。
其中1 988年以来勘查的矿产地29处。
佛子冲铅锌矿龙湾矿段:位于岑溪市诚谏乡龙湾村。
矿区地处云开隆起北西缘,博白—岑溪断裂北东段,出露地层为奥陶系、志留系碎屑岩夹中基性火山岩,有燕山期花岗闪长岩、英安斑岩分布。
矿体产于奥陶系上部灰岩中,产状与地层一致,走向北东,长100—1000米。
主矿体延深200—500米,矿石平均含铅3.12%、锌5.44%、铜0. 26%、银55.83×10-6。
矿石金属矿物有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黄铁矿等,脉石矿物有透辉石、绿帘石、绿泥石、石英、方解石、重晶石等,半自形、它形粒状结构,块状、侵染状构造。
矿床为沉积—热液改造层控型铅锌矿床,达中型规模。
已开采。
佛子冲铅锌矿六塘矿段:位于岑溪市诚谏乡与安平乡交界处的六塘村。
矿区地处云开隆起北西缘,出露地层为下古生界浅变质碎屑岩和泥盆系、石炭系泥质岩、硅质岩,有中新生代盆地红色沉积和多期活动的中酸性岩浆侵入与喷发形成的火山岩分布。
矿体产于奥陶系中统上组灰岩夹层中,以似层状为主,部分为透镜状、不规则状,产状与地层基本一致。
探明矿体2个,矿体长560—700米,延深200—3 50米,平均厚3.4米。
矿石平均含铅4.43—7.44%,锌5.74%—5.78%,银49.55—100.5×10-6。
为块状硫化物型矿石,主要金属矿物有方铅矿、闪锌矿、铁闪锌矿、黄铁矿等,脉石矿物有透灰石、绿帘石、石英、方解石、重晶石等。
矿石为自形、半自形和它形粒状、交代残余及固熔分离等结构,浸染状、条带状和块状构造。
矿床为沉积岩浆热液改造层控型矿床,资源储量达中型规模。
世界有色金属 2018年 5月上280广西恭城桃花江铅锌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浅析覃希敏,郑小东,覃远翔(广西壮族自治区二七一地质队,广西 桂林 541199)摘 要:桃花江铅锌矿区地处广西恭城、阳朔两县交界处恭城县境内泗仙塘至莲花一带,是南岭成矿带西段老厂铅锌矿田近年发现的中小型铅锌矿床。
本文通过对矿床中地质特征和矿物组分特征的分析,对矿床成因进行探讨,以期为该地区同类型铅锌矿床成矿作用和勘查找矿工作提供一定依据。
关键词:地质特征;矿床成因;铅锌矿;桃花江;广西中图分类号:P618.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18)09-0280-2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sis of the huahuajiang lead zinc deposit in Gongcheng, GuangxiQIN Xi-min, ZHENG Xiao-dong, QIN Yuan-xiang(the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271 geological team, Guilin 541199,China)Abstract:Peach blossom lead-zinc mining area is located in guangxi GongCheng, yangshuo county at the junction of two luohan see fairy pond to lotus area, in western nanling metallogenic belt is the old factory lead-zinc mine field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pb-zn deposit found in recent years.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deposit, and the analysis of characteristics of mineral components of ore deposit formation were discussed, so as to the same type pb-zn deposit mineralization in the region and provide a basis for exploration and prospecting work.Keywords: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re genesis; lead-zinc deposit; Peach Blossom River; Guangxi收稿时间:2018-04作者简介:覃希敏,女,生于1989年,汉族,广西容县人,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矿产勘查。
广西恭城县鸡笼山矿区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摘要:广西恭城县鸡笼山铅锌矿区位于老厂穹隆中部,出露地层有寒武系边溪组二段(∈b2)、三段(∈b3)、四段(∈b4),泥盆系下统莲花山组下段(D1l1)。
矿体主要产出于寒武系边溪组(∈b)层位中,受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沿断裂破碎带充填,呈似层状、不规则脉状产出,倾向南东及北西,倾角一般60~80 °;全矿区共发现6条矿体。
矿床属中温热液断裂充填型脉状矿床。
其找矿标志有:北东—北北东向的张扭性断裂带、地表风化带有铁染或褐铁化显示、轻变质的角砾岩带、受成矿标高控制、含矿地段硅化、白云石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等多种热液蚀变叠加的地段是找矿有利的地段。
关键词:广西恭城县鸡笼山铅锌矿区;矿床地质特征;矿区勘查、开发简史;找矿方向广西恭城县鸡笼山铅锌矿区位于恭城县城西北312 °方位,直距28 km处,南面 4 km为恭城县岛坪铅锌矿,矿区中心地理座标为东经110°37′30″、北纬25°04′15″。
矿区位于老厂穹隆中部、老厂复式背斜东北翼。
老厂穹窿基底(即加里东构造层)由寒武系浅变质砂岩、板岩夹碳酸盐岩组成;区域上出露地层有寒武系边溪组二段(∈b2)、三段(∈b3)、四段(∈b4),泥盆系下统莲花山组下段(D1l1)。
穹窿构造内部已发现铅锌多金属矿30多处,其中,大型铅锌矿一处(老厂铅锌矿),小型铅锌矿十余处(回头山铅锌矿、川江铅锌矿、崧坪龙铅锌矿、桃花江铅锌矿、七星界铅锌矿等),小型铜矿两处(劳江铜矿、瓦屋铜矿)。
区域地质图,见图1。
1矿床地质特征1.1地层矿区出露主要地层有寒武系边溪组二段(∈b2)、三段(∈b3)、四段(∈b4),泥盆系下统莲花山组下段(D1l1)。
矿体主要产出于寒武系边溪组(∈b)层位中。
据地层岩性组合的特点,自下而上简述如下:1.1.1寒武系边溪组二段(∈b2)大面积分布于矿区中西部。
主要岩性为灰绿色石英杂砂岩、泥质粉砂岩和黑色泥岩夹深灰色纹层状灰岩、白云质灰岩或白云岩、泥灰岩。
鸡笼山矿区深孔岩心钻探技术应用探讨郭孟林(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局九三八队,广东 惠州 516023)摘 要:随矿产资源日益减少,地质找矿向深部发展,结合鸡笼山钨矿区深孔钻探施工情况,论述深钻探技术的一点实践经验和认识。
关键词:深孔钻探;冲洗液的配制;技术难点;技术操作中图分类号:P6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19)08-0285-2Application of Deep Hole Core Drilling Technology in Jilongshan Mining AreaGUO Meng-lin(938 Team of Guangdong Nonferrous Metals Geological Bureau,Huizhou 516023,China)Abstract: With the decrease of mineral resourc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geological prospecting to the depth, combined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deep hole drilling in Jilangshan Tungsten Mine, this paper discusses some practical experience and knowledge of deep drilling technology.Keywords: deep hole drilling; preparation of flushing fluid; technical difficulties; technical operation1 概况1.1 工程概况由于新一轮找矿的需要,2011年我队受探矿权人的委托,对紫金县凤安镇鸡笼山钨矿区进行普查工作,主要的勘查工作是探边摸底,攻深找盲,使危机矿山获得新生[1]。
广西佛子冲铅锌矿床构造控矿特征与深部找矿潜力分析广西佛子冲铅锌矿床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武鸣区境内,是一座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沉积岩层控制的铅锌矿床。
该矿床构造控矿特征明显,深部找矿潜力巨大。
本文将就该矿床的构造控矿特征以及深部找矿潜力进行分析。
一、构造控矿特征佛子冲铅锌矿床属于阳江岩系基底和白垩纪上部乌它组系的交界带。
矿体赋存于下白垩统数十米至数百米的砂岩层内,多呈透镜形状,连片状,嵌入状,具有近似上拉式变形。
矿体中铅锌的显微观察下,主要以以方铅矿为主,锌矿为次。
矿床主要受到区域性构造和矿床特殊的控制因素的影响,其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矿床形态特征:佛子冲铅锌矿床整体的形态呈西北-东南向带状分布,长约5公里,宽均约2公里。
2、矿化新旧特征:佛子冲铅锌矿床受到了区域性构造的影响,以及成矿作用交代、迁移过程中的影响。
因此,在构造活动及浅成矿作用下,佛子冲铅锌矿床呈较为发育的段向拉大发展,得到了较好的普及;但深部矿化带发育度及规模要比浅部小很多,新矿体的发现一般都发生在断裂带内,与断裂具有一定的方向性。
3、矿体赋存环境及矿床特征: 佛子冲铅锌矿床赋存于向下凹陷的砂岩层内,形状主要是透镜形和嵌入状,矿石主要为黄铜矿、菱锌矿、铅黄铜矿、闪锌矿以及少量其他伴生矿物,其中黄铜矿和铅黄铜矿的含量较高,平均可达3-5%。
二、深部找矿潜力分析佛子冲铅锌矿床在研究过程中发现,该矿床深部找矿潜力巨大。
该矿床的深部找矿潜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构造控制因素: 佛子冲铅锌矿床主要受到区域性构造的影响,发现的大型矿体均位于构造带中,因此未来仍有较大的深部找矿潜力。
目前已探明的含矿区位于500米以下,而该矿床接触到了飞来峡组系和大地构造基地的下部,很可能有更大的深度扩展的潜力。
2、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矿床周围有相当规模的江南造山带和东南西曲夏铁—肇庆铁成矿带交汇,该矿床主要受到区域性构造的影响,矿床地质条件优越,因此其深部找矿潜力较大。
广西恭城县鸡笼山矿区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摘要:广西恭城县鸡笼山铅锌矿区位于老厂穹隆中部,出露地层有寒武系边溪组二段(∈b2)、三段(∈b3)、四段(∈b4),泥盆系下统莲花山组下段(D1l1)。
矿体主要产出于寒武系边溪组(∈b)层位中,受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沿断裂破碎带充填,呈似层状、不规则脉状产出,倾向南东及北西,倾角一般60~80 °;全矿区共发现6条矿体。
矿床属中温热液断裂充填型脉状矿床。
其找矿标志有:北东—北北东向的张扭性断裂带、地表风化带有铁染或褐铁化显示、轻变质的角砾岩带、受成矿标高控制、含矿地段硅化、白云石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等多种热液蚀变叠加的地段是找矿有利的地段。
关键词:广西恭城县鸡笼山铅锌矿区;矿床地质特征;矿区勘查、开发简史;找矿方向广西恭城县鸡笼山铅锌矿区位于恭城县城西北312 °方位,直距28 km处,南面 4 km为恭城县岛坪铅锌矿,矿区中心地理座标为东经110°37′30″、北纬25°04′15″。
矿区位于老厂穹隆中部、老厂复式背斜东北翼。
老厂穹窿基底(即加里东构造层)由寒武系浅变质砂岩、板岩夹碳酸盐岩组成;区域上出露地层有寒武系边溪组二段(∈b2)、三段(∈b3)、四段(∈b4),泥盆系下统莲花山组下段(D1l1)。
穹窿构造内部已发现铅锌多金属矿30多处,其中,大型铅锌矿一处(老厂铅锌矿),小型铅锌矿十余处(回头山铅锌矿、川江铅锌矿、崧坪龙铅锌矿、桃花江铅锌矿、七星界铅锌矿等),小型铜矿两处(劳江铜矿、瓦屋铜矿)。
区域地质图,见图1。
1矿床地质特征1.1地层矿区出露主要地层有寒武系边溪组二段(∈b2)、三段(∈b3)、四段(∈b4),泥盆系下统莲花山组下段(D1l1)。
矿体主要产出于寒武系边溪组(∈b)层位中。
据地层岩性组合的特点,自下而上简述如下:1.1.1寒武系边溪组二段(∈b2)大面积分布于矿区中西部。
主要岩性为灰绿色石英杂砂岩、泥质粉砂岩和黑色泥岩夹深灰色纹层状灰岩、白云质灰岩或白云岩、泥灰岩。
下部薄层灰岩与薄层泥岩呈互层产出。
该岩性段为铅锌矿的赋矿层位。
厚度356 m。
碎屑岩成分以石英为主,其次为长石和岩屑。
灰岩质地不纯,多含泥质、炭质及铁质,中——薄层状,单层厚2~15 cm,纹层构造发育。
白云岩及白云质灰岩的原岩为微晶灰岩,成岩期发生白云岩化。
1.1.2寒武系边溪组三段(∈b3)分布于矿区北东部。
岩性为深灰——灰绿色中厚层状不等粒长石岩屑石英杂砂岩夹石英杂砂岩、岩屑石英杂砂岩、泥质粉砂岩和泥页岩,或呈互层状。
上部和下部以不等粒岩屑石英杂砂岩为主,厚度818 m。
杂砂岩单层厚0.3~3 m,一般为50~120 cm,个别厚达5 m,以块状层理为主;碎屑成分以石英为主,次棱角——棱角状,其次为岩屑和长石。
粉砂岩和泥页岩多呈砂岩的夹层出现,且为互层状;单层厚1~50 m,一般为3~10 cm。
1.1.3寒武系边溪组四段(∈b4)仅见于矿区北东角。
岩性为:上部为深灰——灰黑色页岩、碳质泥岩夹深灰——灰绿色厚层状石英杂砂岩;中部为深灰——灰绿色厚层状石英杂砂岩夹页岩;下部为深灰色中厚层——厚层状含泥砾长石石英杂砂岩、长石岩屑石英杂砂岩、石英杂砂岩与黑色页岩、碳质泥岩互层夹薄层状粉砂岩、粉砂质页岩。
碳质泥岩中保存较丰富的protospongia sp.,厚度761 m。
杂砂岩单层厚30~120 cm,一般为40~80 cm,个别厚达2 m;碎屑成分以石英为主,其次为岩屑和长石。
砂岩、页岩构成的互层韵律发育。
1.1.4泥盆系下统莲花山组下段(D1l1)小范围分布于矿区西部、西北部。
岩性为:底部为浅灰色、紫红色中——厚层状砾岩、含砾粗砂岩、含砾不等粒杂砂岩,往上为一套紫红色中——细粒杂砂岩、石英砂岩夹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组合,厚度153~527 m。
砾岩在地貌上常呈陡崖出现,砾石含量50%~90%,底部最多,往上逐渐减少,且砾径变细,具正粒序特征。
砂岩具板状、楔状交错层理,局部见底模构造,层面上常见虫迹。
1.2岩浆岩矿区内见少量花岗斑岩岩脉出露,对矿床的形成有一定影响。
1.3构造详查区位于老厂穹隆中部、老厂复式背斜北东翼。
老厂穹窿基底(即加里东构造层)由寒武系浅变质砂岩、板岩夹碳酸盐岩组成。
1.3.1褶皱老厂穹隆位于老厂——宝塔龙一带,轴向近南北,长30 km,宽20 km;核部为寒武系和奥陶系组成的褶皱基底,岩层倾角较大,多在45 °以上;翼部主要为泥盆系碎屑岩,倾角平缓。
老厂复式背斜位于老厂——茶坪一带,轴向呈北西走向,波状弯曲,向南东倾伏;核部为边溪组一、二段,翼部为边溪组三、四段,褶皱形态复杂;西南翼总体正常,东北翼倒转;两翼地层倾角多在40~60 °,次级褶皱发育。
矿区内盖层构造风化剥蚀,残缺不全,仅高山顶部有残层,似“帽子”。
基底褶皱为由北西—南东向复式背斜,次级、更次级的小褶皱十分发育,矿区总的构造格架为老厂穹窿基层主褶皱—天岩复式背斜的近轴部之北东翼。
系由一组北西向级浅状褶皱组成,主要次级褶皱有川江向斜、老虎岩背斜等。
1.3.2断层区内主要断裂为茶江断裂(F1),位于鸡笼山——踏板石一带,走向北西320 °左右,倾向南西,倾角50~60 °,长约13 km。
断裂西北端被志留纪新寨复式岩体限制,东南端被泥盆系莲花山组覆盖。
断裂破碎带宽15 m左右,由断层角砾岩、构造透镜体和石英脉组成。
该断层贯穿全矿区;断裂具多期活动的特点。
矿区内小断裂较发育,主要由一组北东向的小断层组成。
其延伸一般长100~300 m,倾斜断距数十米,属张扭性断层;该组断裂具多期活动特点,成矿前、成矿后都有活动,这可以从构造角砾岩的特征佐证,该组断裂发育特点:都不是单一断层,常是成带出现,并有尖灭再现、尖灭侧现、雁列展布的特点,无论在水平方向上还是在垂直方向上都具有分枝复合,膨大窄缩的现象;产状不甚规则;大致有一定间距展布。
这一组断裂带是本区铅锌多金属成矿的主要控矿构造。
矿区节理发育,在断裂带尤为明显,主要有北东和近东西向两组,都有陡倾角,它们为成矿提供了通道场所。
1.4矿体特征矿体产于寒武系边溪组(∈b)地层中,受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沿断裂破碎带充填,呈似层状、不规则脉状产出,倾向南东及北西,倾角较陡,一般60~80 °。
全矿区共发现6条矿体,其中规模较大的有3条矿体,分别编号为1、2、3号矿体,另三条为小的矿体,编号为4、5、6号矿体。
主要矿体特征如下:1号矿体:位于详查区西部的鸡笼山北东面,呈似层状产于断裂破碎带中。
矿体地表出露长仅200 m,厚度0.23~1.33 m,倾向130~150 °,倾角68~80 °,平均倾角75 °。
该矿体为详查区内最大矿体;单工程中样品分析铅、锌矿石品位:Zn0.31%~3.83%、Pb0.23%~3.07%。
矿体平均厚度1.09 m,平均品位Pb1.95%、Zn2.69%。
控制矿体标高+1 365~+1 020 m,控制矿体斜深355 m。
2号矿体:位于详查区西部的鸡笼山东面,呈似层状产于断裂破碎带中。
为隐伏矿体,地表末见出露,厚度0.21~1.25 m,倾向120~145 °,倾角65~80 °,平均倾角75 °。
该矿体单工程中样品分析铅、锌矿石品位:Zn0.42%~3.61%、Pb0.21%~2.71%。
矿体平均厚度1.10 m,平均品位Pb1.71%、Zn2.38%。
控制矿体标高+1 370~+1 255 m,控制矿体斜深120 m。
3号矿体:位于详查区西南部的鸡笼山东南面,呈似层状产于断裂破碎带中。
矿体地表出露长仅80~100 m,厚度0.46~1.37 m,倾向125~155 °,倾角65~78 °,平均倾角74 °。
该矿体单工程中样品分析铅、锌矿石品位:Zn0.47%~3.55%、Pb0.38%~3.01%。
矿体平均厚度1.04 m,平均品位Pb1.85%、Zn2.47%。
控制矿体标高+1 250~+1 145 m,控制矿体斜深100 m。
4号矿体:位于详查区北部,呈脉状产于断裂破碎带中。
矿体地表出露长仅70~90 m,厚度0.35~1.21 m,倾向315~335 °,倾角55~70 °,平均倾角62 °。
该矿体单工程中样品分析铅、锌矿石品位:Zn0.45%~3.18%、Pb0.33%~3.02%。
矿体平均厚度1.17 m,平均品位Pb1.90%、Zn2.72%。
控制矿体标高+1 295~+1 180 m,控制矿体斜深130 m。
5号矿体:位于详查区北东部,呈脉状产于断裂破碎带中。
矿体地表出露长仅80~100 m,厚度0.50~1.30 m,倾向315~345 °,倾角62~78 °,平均倾角73 °。
该矿体单工程中样品分析铅、锌矿石品位:Zn0.38%~3.47%、Pb0.29%~2.57%。
矿体平均厚度1.07 m,平均品位Pb1.92%、Zn2.84%。
控制矿体标高+1 245~+1 165 m,控制矿体斜深85 m。
6号矿体:位于详查区南东部,呈脉状产于断裂破碎带中。
矿体地表出露长仅150~180 m,厚度0.42~1.10 m,倾向115~145 °,倾角60~74 °,平均倾角70 °。
该矿体单工程中样品分析铅、锌矿石品位:Zn0.78%~3.17%、Pb0.51%~3.22%。
矿体平均厚度0.89 m,平均品位Pb1.84%、Zn2.44%。
控制矿体标高+865~+785 m,控制矿体斜深85 m。
1.5矿石特征1.5.1矿物成份、矿石结构、构造矿石由矿石矿物及脉石矿物两部分组成。
矿石矿物主要有闪锌矿、方铅矿、少量黄铜矿、黄铁矿,地表及浅部常出现它们的少量氧化物,如菱锌矿、白铅矿、孔雀石、褐铁矿等;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含铁白云石、方解石及少量重晶石、萤石、绿泥石等,偶见叶腊石,还有大量的围岩碎块(即浅变质的细砂岩、白云岩、绢云板岩的角砾)。
矿石结构以自形晶、半自形晶和他形晶结构、熔蚀结构、交代残余结构为主,压碎结构、揉皱结构次之。
主要硫化物闪锌矿为他形晶粒状聚合体,颗粒粗细不一(粒径0.002~2 mm,一般0.06~0.56 mm),因受力破碎,呈角砾状,闪锌矿内见呈点滴状(一般粒径0.002~0.007 mm)黄铜矿分布,形成乳滴状固溶体结构。
方铅矿、黄铁矿沿着闪锌矿边缘分布,微微溶蚀交代闪锌矿,少许方铅矿还从闪锌矿中进行交代,黄铁矿常沿着闪锌矿裂隙充填。
铁白云石常溶蚀交代并呈脉状穿插结构胶结闪锌矿角砾,自身又被石英穿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