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能从生活体验中认识摩擦起电现象和带电现象。 2.知道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并能通过实验探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3.认识验电器的工作原理及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 4.了解原子结构,知道元电荷、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了解摩擦起电的原因。 5.了解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小实验:
1.用塑料尺或笔杆与头发摩擦,再靠近碎纸屑,观察现象。 2.用塑料梳子梳头发,观察现象.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电荷
想想做做
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 圆珠笔在头发或衣服上 摩擦,可以让笔吸 引纸屑等。于是我们说:梳子、圆珠笔杆 都带了 电。荷
一、电荷 1.电荷: 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就说物体带了”电”或带了电荷。
2.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的现象叫做摩擦起电。
课堂小结
15.1 两种电荷 一、摩擦起电 二、电荷间的作用: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三、验电器1.结构2.原理 四、原子及其结构 1.原子结构2.最小电荷量 3.摩擦起电的实质:电子转移 五、导体和绝缘体 1.导体2.绝缘体。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第1节 两种电荷
干燥时用塑料梳子梳头发,为什么头发会随梳 子“飘”起来;如果我们身上穿了化纤衣服,衣服 会粘在皮肤上,在晚上脱衣时,有时会发出响声, 甚至出现火花。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想想议议:
根据课前预习的内容,请回答: 1.怎样判断物体是否带电? 2.什么是摩擦起电? 3.你还知道哪些摩擦起电现象??
练一练
1.A、B、C、D四个带电体,已知D带正电,A和C互相排斥 ,C和B互相吸引,而B和D也互相排斥,则(B ) A.A、C带正电,B带负电 B.A、C带负电,B带正电 C.B、C带正电,A带负电 D.A所带电性不能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