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写给元稹的诗
- 格式:docx
- 大小:18.92 KB
- 文档页数:3
《赠元稹》(唐.白居易)原文翻译、注释和作者介绍本文是关于元稹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赠元稹》作品介绍《赠元稹》的作者是白居易,被选入《全唐诗》的第424卷第15首。
古诗名句“所合在方寸,心源无异端。
”就是出自《赠元稹》这首诗。
《赠元稹》原文《赠元稹》作者:唐·白居易自我从宦游,七年在长安。
所得惟元君,乃知定交难。
岂无山上苗,径寸无岁寒。
岂无要津水,咫尺有波澜。
之子异于是,久处誓不谖。
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
一为同心友,三及芳岁阑。
花下鞍马游,雪中杯酒欢。
衡门相逢迎,不具带与冠。
春风日高睡,秋月夜深看。
不为同登科,不为同署官。
所合在方寸,心源无异端。
《赠元稹》注释①作于元和元年(806)。
②七年句:白居易自贞元十五年(799)冬赴举,至元和元年为七年。
③左思《咏史八首》之二:“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④《古诗十九首》:“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
”要津水,此喻指官场显位。
⑤处:全诗校:“一作要。
”谖(xuān):忘。
⑥元、白订交约始于贞元末年,白氏《祭微之文》:“贞元季年,始定交分。
”阑:全诗校:“一作兰。
”⑦同登科:白居易与元填于贞元十九年同应书判拔萃科登第。
科,全诗校:“一作第。
”⑧同署官:白居易与元填于贞元十九年同授秘书省校书郎。
⑨方寸:心。
《赠元稹》赏析此诗约作于唐宪宗元和四年(公元809年),诗人任左拾遗,仍充翰林学士。
诗通篇谈论他与元稹的深厚友情及元稹的为人。
《赠元稹》作者介绍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后人称白香山、白傅、白太傅,原籍太原,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
是唐代的杰出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对白居易称“诗魔”、“诗王”、“诗豪”、“诗史”等,日本学界则称白居易为“诗神” 。
其实,在唐代对白居易的称呼是“诗仙”之称,请看唐宣宗的诗:“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关于元稹与白居易的诗对于白居易大家最熟悉的就是他的诗,对于他的生活可能并不清楚,今天我们就来讲讲白居易,在历史上元稹和白居易的故事,他们两个人的关系如何呢?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元稹与白居易的诗,希望能帮到你!《江楼月》原文: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
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
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
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
作者: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渭南)人。
800年(贞元十六年)中进士,历任左拾遗、东宫赞善大夫、江州司马、杭州、苏州刺史、太傅等职。
白居易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他所写的《秦中吟》、《新乐府》,敢于针对当权者的弊政,反映人民疾苦,深刻地揭露社会矛盾,他又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人。
白居易的叙事诗如《长恨歌》、《琵琶行》,描写细腻,生动感人,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影响极为广泛。
在诗歌创作理论上,他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主张。
现存诗3000多首,有《白氏长庆集》。
简介:这是白居易给元稹的一首赠答诗。
809年(元和四年)春,元稹以监察御史使东川,不得不离开京都,离别正在京任翰林的挚友白居易。
他独自在嘉陵江岸驿楼中,见月圆明亮,波光荡漾,遂浮想联翩,作七律《江楼月》寄白居易,表达深切的思念之情。
后来,白居易作《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十二首》,在题下标注:“十二篇皆因新境追忆旧事,不能一一曲叙,但随而和之,唯予与元知之耳。
”这首七律《江楼月》是其中第五首。
赏析:元稹与白居易是诗道好友,他们的诗风格相近,时世称元白体。
诗的前半是“追忆旧事”,写离别后彼此深切思念的情景。
“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
”明月之夜,清辉照人,最能逗引离人幽思:月儿这样圆满,人却相反,一个在嘉陵江岸,一个在曲江池畔;虽是一般明月,却不能聚在一起共同观赏,见月伤别,顷刻间往日欢聚步月的情景浮现在诗人眼前,涌上诗人心头。
古诗江楼月·嘉陵江曲曲江池翻译赏析《江楼月·嘉陵江曲曲江池》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白居易。
古诗全文如下: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
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
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
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
【前言】《江楼月》是白居易给元稹的一首赠答诗。
809年(元和四年)春,元稹以监察御史使东川,不得不离开京都,离别正在京任翰林的挚友白居易。
他独自在嘉陵江岸驿楼中,见月圆明亮,波光荡漾,遂浮想联翩,作七律《江楼月》寄白居易,表达深切的思念之情。
【翻译】嘉陵江曲曲江迟,明月虽同人别离。
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
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
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
【鉴赏】这首诗,虽是白居易写给元稹的,却通篇都道双方的思念之情,别具一格。
诗在意境创造上有它独特成功之处,主要是情与景的高度融合,看起来全诗句句抒情,实际上景已寓于情中,每一句诗都会在读者脑海中浮现出动人的景色,而且产生联想。
当读者读了前四句,会联想到江楼、圆月的景象和诗人凝视吟赏的情景,这较之实写景色更丰富、更动人。
诗的前半是“追忆旧事”,写离别后彼此深切思念的情景。
“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
”明月之夜,清辉照人,最能逗引离人幽思:月儿这样圆满,人却相反,一个在嘉陵江岸,一个在曲江池畔;虽是一般明月,却不能聚在一起共同观赏,见月伤别,顷刻间往日欢聚步月的情景浮现在诗人眼前,涌上诗人心头。
“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
”以“一宵”言“相忆”时间之长;以“潜”表深思的神态。
由于夜不能寐,思绪万千,便从人的悲欢离合又想到月的阴晴圆缺,嘉陵江岸与曲江池畔相距很远,诗人不知道两地是否都是这样的“明月”之夜,这样的诗句将离情别绪说得十分动人。
“两地阴晴远不知”在诗的意境创造上别出心裁。
第一联里,离人虽在两地还可以共赏一轮团?“明月”,而在第二联里,诗人却担心着连这点联系也难于存在,从而表现出更朴实真挚的情谊!诗的后半则是写诗人处于“新境”,叙述他对“旧事”的看法。
《梦微之》原文、翻译及赏析《梦微之》原文、翻译及赏析1酬乐天频梦微之朝代:唐代作者:元稹原文: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
我今因病魂颠倒,唯梦闲人不梦君。
译文被千万层山水阻隔使书信来往间断,今日忽接到你寄来的诗,难得你爱怜我在梦中还打听我。
我现在有病心神错乱,只梦见些不相干的人却没有梦见你。
注释1、乐天:白居易的字。
2、微之:元稹的字。
3、书:信件。
4、念:思念。
5、病:诗人在通州得过一样严重的疟疾,病后身体一直很差,记忆衰退,同时也包含内心的苦闷。
6、闲人:不相干的人。
创作背景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白居易和元稹同时遭贬。
白居易写了四句诗给元稹:“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断相闻。
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
”元稹写了上面这首和诗。
《梦微之》原文、翻译及赏析2原文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
我今因病魂颠倒,唯梦闲人不梦君。
译文被千万层山水阻隔使书信来往间断,今日忽接到你寄来的诗,难得你爱怜我在梦中还打听我。
我现在有病心神错乱,只梦见些不相干的人却没有梦见你。
注释乐天:白居易的字。
微之:元稹的字。
书:信件。
念:思念。
病:诗人在通州得过一样严重的疟疾,病后身体一直很差,记忆衰退,同时也包含内心的苦闷。
闲人:不相干的人。
赏析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白居易和元稹同时遭贬。
白居易写了四句诗给元稹:“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断相闻。
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
”元稹写了上面这首和诗。
创作背景元稹的这首酬答小诗构思相当奇巧,感情极其诚挚。
虽然全诗只有四句,却把诗人对好友的无限感念之情和内心世界的凄苦心境描写得淋漓尽致。
元稹贬通州,白居易谪江州,两地迢迢数千里,通信十分困难。
因此,诗一开始就说“山水万重书断绝”。
此时好不容易收到白居易寄来的一首诗,诗中告诉元稹,前一天晚上又梦见了他。
老朋友感情这样深挚,使他深深感动。
诗的前两句,诗人首先感叹于由于“山水万重”的阻隔,常常会使人的通讯断绝,因此能得到好友的寄诗是不容易的,而从好友的诗中又得知好友连梦中都在关切着他的境遇,这种人世间珍贵的深挚友情,使诗人感深肺腑。
白居易写给元稹的诗白居易写给元稹的诗人生中,能遇到一个知己是件多么难得的.事情,但是白居易和元稹的友情一直传承到现在。
今天小编来告诉大家白居易写给元稹的诗有哪些吧,请阅读下面的内容!白居易写给元稹的诗《禁中作书与元九》::心绪万端书两纸,欲封重读意迟迟。
五声宫漏初明夜,一盏残灯欲灭时。
《同李十一醉忆元九》::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筹。
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
【拓展阅读】白居易与元稹的唱和诗[赠樊著作]白居易阳城为谏议,以正事其君。
其手如屈轶,举必指佞臣。
卒使不仁者,不得秉国钧。
元稹为御史,以直立其身。
其心如肺石,动必达穷民。
东川八十家,冤愤一言伸。
刘辟肆乱心,杀人正纷纷。
其嫂曰庾氏,弃绝不为亲。
从史萌逆节,隐心潜负恩。
其佐曰孔戡,舍去不为宾。
凡此士与女,其道天下闻。
常恐国史上,但记凤与麟。
贤者不为名,名彰教乃敦。
每惜若人辈,身死名亦沦。
君为著作郎,职废志空存。
虽有良史才,直笔无所申。
何不自著书,实录彼善人。
编为一家言,以备史阙文。
「和乐天赠樊著作」元稹君为著作诗,志激词且温。
璨然光扬者,皆以义烈闻。
千虑竟一失,冰玉不断痕。
谬予顽不肖,列在数子间。
因君讥史氏,我亦能具陈。
羲黄眇云远,载籍无遗文。
煌煌二帝道,铺设在典坟。
尧心惟舜会,因著为话言。
皋夔益稷禹,粗得无间然。
缅然千载后,后圣曰孔宣。
迥知皇王意,缀书为百篇。
是时游夏辈,不敢措舌端。
信哉作遗训,职在圣与贤。
如何至近古,史氏为闲官。
但令识字者,窃弄刀笔权。
由心书曲直,不使当世观。
贻之千万代,疑言相并传。
人人异所见,各各私所遍。
以是曰褒贬,不如都无焉。
况乃丈夫志,用舍贵当年。
顾予有微尚,愿以出处论。
出非利吾已,其出贵道全。
全道岂虚设,道全当及人。
全则富与寿,亏则饥与寒。
遂我一身逸,不如万物安。
解悬不泽手,拯溺无折旋。
神哉伊尹心,可以冠古先。
其次有独善,善己不善民。
天地为一物,死生为一源。
合杂分万变,忽若风中尘。
抗哉巢由志,尧舜不可迁。
与元微之书原文及翻译_与元微之书原文翻译(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成语大全、谜语大全、汉语拼音、美文、教案大全、实用模板、话题作文、写作指导、试题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idioms, riddles, pinyin, American writing, lesson plans, practical templates, topic essays, writing instructions, test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materials Format and writing, please pay attention!与元微之书原文及翻译_与元微之书原文翻译【阅读答案】《与元微之书》是唐代白居易的一封书信。
白居易悼念元稹的诗 白居易 悼念元稹的诗是《梦微之》,著名的元白,元指的是元稹,白则是白居易。
虽然年龄相差七八岁,但是两人却是至交好友,而且情趣相投,无论是写诗,还 是纵情享乐,两人都可以相互切磋。
而一对好友,如果死去一个,对于另一个来 说,可谓极尽悲伤。
元稹去世,白居易给他写出了“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 雪满头”的悼亡诗。
情感真挚,意境悲凉到无以复加。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白居 易悼念元稹的诗,欢迎大家阅读。
《梦微之》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宿草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 《梦微之》 注释 微之:唐朝诗人元稹(779-831),字微之,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 生诗友。
漳浦:地名,在今福建漳州南部。
宿草:指墓地上隔年的草,用为悼念亡友之辞朋友之墓,有宿草而不哭焉。
君埋泉下:指微之去世。
阿卫:微之的小儿子。
韩郎:微之的爱婿。
夜台:指坟墓,因为闭于坟墓,不见光明,所以称为夜台,后来也用来指代 阴间。
茫昧:模糊不清。
《梦微之》 译文 夜里做梦与你携手共同游玩,早晨醒来泪水流满巾也不擦拭。
在漳浦我三次生病,长安城草生草长已经八个年头。
想你逝去九泉尸骨已经化成泥沙,我还暂时寄住人间白发满头。
阿卫韩郎已经先后去世,黄泉渺茫昏暗能够知晓吗?《梦微之》赏析 这首《梦微之》是白居易在元稹离世九年后所做的一首七言律诗。
其中颈联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古往今来更不知有多少人为它而伤怀! 公元 801 年,30 岁的白居易在长安结识了 23 岁的元稹,他们为对方的文 采精华而深深折服,政治上又都反对宦官专权、提倡轻徭薄赋。
真是相见恨晚! 为了实现古代仕人怀有的那份安邦定国的宏伟抱负, 二人同时参加了吏部的制科 考试, 并且同时当上校书郎。
虽是个闲官, 倒也可自得其乐。
饮酒赋诗赏花听书, 好个诗酒风流!直到元稹因敷水驿事件得罪宦官、被贬下放,白居易以死上书无 效。
悼亡的诗词悼亡诗广泛对亡故亲人或朋友表达追悼、哀思的诗歌,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更是得到了皇帝写的悼亡诗。
而中元节诵读悼亡诗词,便是其中一种深情而雅致的方式,能够跨越时空的界限,让心灵与故去的亲人相通。
小编精选了几首悼亡诗词,让我们一起在古人的文字里感动流泪。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宋代〕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赏析:这是一首著名的悼亡词,创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 (1075年),当时苏轼在山东密州任职,年已四十。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对已故妻子王弗深深的思念和无尽的哀伤。
王弗与苏轼结婚时年仅十六岁,两人恩爱非常,但王弗却在二十七岁时便离世,这对苏轼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 。
《沈园二首·其二》陆游〔宋代〕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赏析:这首诗写于宋宁宗庆元五年己未(1199年),当时陆游已是75岁高龄。
诗中所悼念的是他年轻时的爱人唐琬,两人曾有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但因陆母的反对而被迫离异。
唐琬改嫁后,陆游也另娶他人,然而对唐琬的思念却始终如一 。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纳兰性德〔清代〕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赏析:这首词创作于其妻子卢氏去世之后。
卢氏与纳兰性德伉俪情深,却不幸在成婚三年后亡故,令纳兰性德悲痛不已。
这首词通过描绘西风吹拂下的凄凉、黄叶飘落的景象,以及词人独自沉思往事的情景,表达了他对亡妻深深的怀念和无尽的悲伤。
词的上阕以西风、黄叶、疏窗、残阳等意象,勾勒出了深秋时节的萧瑟景象,反映出词人内心的孤独与凄凉。
下阕则通过回忆往昔与妻子共度的温馨时光,如酒后春睡、赌书泼茶等细节,展现了夫妻间的深厚情感。
然而,这些美好的记忆如今已不可复得,词人只能以“当时只道是寻常”来表达对逝去时光的无限追悔和哀伤。
江楼月诗歌原文翻译及鉴赏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江楼月诗歌原文翻译及鉴赏》的内容,具体内容:江楼月是白居易给元稹的一首赠答诗,他独自在嘉陵江岸驿楼中,见月圆明亮,遂浮想联翩,表达深切的思念之情。
下面我为大家带来,希望大家喜欢。
《江楼月》诗歌原文嘉陵江曲曲江池,...江楼月是白居易给元稹的一首赠答诗,他独自在嘉陵江岸驿楼中,见月圆明亮,遂浮想联翩,表达深切的思念之情。
下面我为大家带来,希望大家喜欢。
《江楼月》诗歌原文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
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
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
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
《江楼月》诗歌翻译诗的前半是"追忆旧事",写离别后彼此深切思念的情景。
"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
"明月之夜,清辉照人,最能逗引离人幽思:月儿这样圆满,人却相反,一个在嘉陵江岸,一个在曲江池畔;虽是一般明月,却不能聚在一起共同观赏,见月伤别,顷刻间往日欢聚步月的情景浮现在诗人眼前,涌上诗人心头。
"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
"以"一宵"言"相忆"时间之长;以"潜"表深思的神态。
由于夜不能寐,思绪万千,便从人的悲欢离合又想到月的阴晴圆缺,嘉陵江岸与曲江池畔相距很远,诗人不知道两地是否都是这样的"明月"之夜,这样的诗句将离情别绪说得十分动人。
"两地阴晴远不知"在诗的意境创造上别出心裁。
第一联里,离人虽在两地还可以共赏一轮团?"明月",而在第二联里,诗人却担心着连这点联系也难于存在,从而表现出更朴实真挚的情谊。
诗的后半则是写诗人处于"新境",叙述他对"旧事"的看法。
"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正当"表现出白居易和元稹推心置腹的情谊。
白居易纪念元稹的诗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白居易(772-846年)是唐代伟大的诗人和文学家,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
他的诗歌表现了饱含感情的生活体验和对社会现实的犀利观察,深受后人的喜爱和推崇。
而元稹(779-831年)也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与白居易齐名、并称为“白元”,被誉为“永和二生”。
他们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和交往,彼此互相尊重、学习借鉴,共同推动了唐代文学的繁荣。
白居易纪念元稹的诗作流传至今,表现了对友情和才华的赞美,对人生和文学的思考。
在这些诗作中,白居易用细腻的笔触写下了他对元稹的敬爱之情,以及对他诗才的赞赏和怀念。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品读几首白居易纪念元稹的诗,感受唐代文学的风采和风华。
白居易在《元郎墓》中写道:“墓畔迎雷雨,草间送风尘。
墓前逢白日,池上见红莲。
一曲请吟罢,千年事一言。
”这首诗描绘了元稹的墓地,描述了墓地周围的景物,表现了白居易对元稹的怀念和景仰之情。
他将元稹比作雷雨、风尘、白日、红莲等自然界的景物,展现了对他卓越才华和灿烂人生的敬意。
最后一句“一曲请吟罢,千年事一言”,表达了白居易对元稹永恒的缅怀和赞美之情。
在《贺元十七题图》中,白居易写道:“灞滻隔山近驿路,长安连水净街楼。
鴈初见寻莺柳抱,鹏欲曾期水月愁。
筑坟松稠多少柳,开席花繁几年秋。
椒厨开了烟尘散,疑是车书在转头。
”这首诗是白居易为元稹创作的祝词。
他以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元稹的风采和才情,将元稹比作“水月愁”、“鹏欲曾期”等,赞誉了他的才华和魅力。
整首诗情绪跌宕起伏,抒发了白居易内心深处的感慨和思念之情。
在《哭元稹》中,白居易描绘了元稹临终前的景象和情感:“罗袖联图铁案前,独排云阶泪滴旁。
陶令三重黄鹤路,戴诗半伏白龙郎。
俱来病起情何极,谁信忧谣命必亡。
圣主岂知深道意,于君翛然哭浴场。
”这首诗写出了白居易对元稹离世的悲痛和痛苦,表现了他对于友情和命运的深刻思考。
白居易在诗中用“罗袖”、“独排云阶”等抒发哀思,表现了对元稹的深切怀念和不舍之情,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气吞云水的才情。
白居易为元稹写的墓志铭原文为:
大唐故中书令、尚书右仆射、天宝末年进士榜眼、左迁司员外郎、转吏部侍郎、紫阳县开国公元稹之墓志铭: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相逢应无辞。
琅琅玉琮,有辞知为。
吾友元德行,风华天资,诗书绮则,悲伤以炼。
任气诚久,匪云可嗟。
哀吾君矣,安得复见。
开筵送我,酒长纯。
伊昔秋容,章瑞在焉。
从吾仍是,乞人咸馨。
运斯宽福,复斯泽矣。
同载雾霭,曾无罪矣。
真卿达命,江山拱棁。
鲁阳事业,窒闭岂卑。
三练成功,万古乐归。
拱极金螭,草长风渚。
风渚岂宜,放情岂儿。
达命宏奥,应变国隅。
罟矣愚甚,促则穷之。
我以仰心,斯实之。
伯尔提儿,荐诸天子。
拱金虎符,庆元年始。
宣不虞之,纳美甘至。
公则信之,惜夫驷马留尔助。
公之智有余,公之功无过。
兹其机制,知余而不贰。
须贱无差,吾辈比一。
元晖沉煦,齐载兰蕙。
论礼法经,风鬟雨鬓。
论奇轨则,猗与天同时。
公之神化,韩行于所。
罗矣清明,南有许陆。
未奏安乐,不思我鹄。
吾道生从,不可推耳。
墓中为尔心欣,骨与尘并,缭绕淋漓。
余何为其徒云云然。
尚清风以和,惜以不至。
白居易写给元稹的诗 人生中,能遇到一个知己是件多么难得的事情,但是白居易 和元稹的友情一直传承到现在。
今天小编来告诉大家白居易写给元稹的诗有 哪些吧,请阅读下面的内容! 白居易写给元稹的诗 《禁中作书与元九》: : 心绪万端书两纸,欲封重读意迟迟。
五声宫漏初明夜,一盏残灯欲灭时。
《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 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筹。
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
【拓展阅读】白居易与元稹的唱和诗 [赠樊著作]白居易 阳城为谏议,以正事其君。
其手如屈轶,举必指佞臣。
卒使不仁者,不得秉国钧。
元稹为御史,以直立其身。
其心如肺石,动必达穷民。
东川八十家,冤愤一言伸。
刘辟肆乱心,杀人正纷纷。
其嫂曰庾氏,弃绝不为亲。
从史萌逆节,隐心潜负恩。
其佐曰孔戡,舍去不为宾。
凡此士与女,其道天下闻。
常恐国史上,但记凤与麟。
贤者不为名,名彰教乃敦。
每惜若人辈,身死名亦沦。
君为著作郎,职废志空存。
虽有良史才,直笔无所申。
何不自著书,实录彼善人。
编为一家言,以备史阙文。
「和乐天赠樊著作」元稹 君为著作诗,志激词且温。
璨然光扬者,皆以义烈闻。
千虑竟一失,冰玉不断痕。
谬予顽不肖,列在数子间。
因君讥史氏,我亦能具陈。
羲黄眇云远,载籍无遗文。
煌煌二帝道,铺设在典坟。
尧心惟舜会,因著为话言。
皋夔益稷禹,粗得无间然。
缅然千载后,后圣曰孔宣。
迥知皇王意,缀书为百篇。
是时游夏辈,不敢措舌端。
信哉作遗训,职在圣与贤。
如何至近古,史氏为闲官。
但令识字者,窃弄刀笔权。
由心书曲直,不使当世观。
贻之千万代,疑言相并传。
人人异所见,各各私所遍。
以是曰褒贬,不如都无焉。
况乃丈夫志,用舍贵当年。
顾予有微尚,愿以出处论。
出非利吾已,其出贵道全。
全道岂虚设,道全当及人。
全则富与寿,亏则饥与寒。
遂我一身逸,不如万物安。
解悬不泽手,拯溺无折旋。
神哉伊尹心,可以冠古先。
其次有独善,善己不善民。
天地为一物,死生为一源。
白居易悼念元稹的诗
嘿,朋友!你知道白居易和元稹那深厚得让人感动的友情不?
白居易和元稹,那可是唐朝诗坛上的一对挚友啊!就像两颗闪耀的星辰,彼此照亮。
他们一同吟诗,一同把酒言欢,畅谈人生理想。
白居易悼念元稹的诗,那真是字字泣血,句句含泪。
比如说那首,“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这得多伤心啊!这不就好比你最亲密的伙伴突然离你而去,从此你的世界都变得暗淡无光了吗?你能想象那种痛苦吗?
还有,“八月凉风吹白幕,寝门廊下哭微之”,这场景,多凄惨!仿佛能看到白居易在那秋风中,对着元稹的离去伤心欲绝,难道不让人动容吗?
白居易的这些诗,不只是文字,那是他对元稹深深的思念和不舍,是他们友情的永恒见证。
这就好像是一座坚固的丰碑,永远矗立在历史的长河中,让后人感受到他们那份真挚的情谊。
我觉得啊,白居易和元稹的友情,通过这些悼念的诗,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们的情谊,真的太让人羡慕和感慨啦!。
白居易和元稹的书信
白居易和元稹的书信有很多,其中比较有名的有白居易的《禁中夜作书与元九》和元稹的《得乐天书》。
白居易的《禁中夜作书与元九》:"心事万端书两纸,欲封重读意迟迟。
五声宫漏初明后,一点窗灯欲灭时"。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元稹被贬到江陵府时写的,诗中表达了白居易对元稹的深深牵挂和担忧。
元稹的《得乐天书》:"远信入门先有泪,妻惊女哭问何如。
寻常不省曾如此,应是江州司马书"。
这首诗是元稹收到白居易的书信后写的,诗中表达了元稹收到白居易书信时的激动和喜悦,也体现了两人之间深厚的友谊。
白居易给元稹写的墓志铭
以下是一部分白居易给元稹写的墓志铭:
元稹,字微之,河南人。
始,君与余相知于读书之岁,至是又十五年矣。
君虽我死,我道不孤。
故作君墓志,以告余心。
君之直前勇气,予甚嘉之,以是知君不夭。
呜呼微之!予识君之始,在杭之官;予知君之终,在杭之郡。
天乎痛哉!予与君相知,未尝以死生异心。
故视人世之荣枯翻覆,亦如如也。
今而哭君,安知君不怪我?盖因万劫之中,有五年之别,其所以相知相识,
亦自然之一会也。
始君游我以歌,终君住我以诗。
诗则有《长庆》,歌则有《会真》。
故号微之者,盖取《长庆》编首,以志不忘;取《会真》声元,以志多忆。
呜呼微之!予哭矣!。
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的意思“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古诗作品《江楼月》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
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
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
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
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
【注释】
1、无
【解说】
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
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
【鉴赏】
诗的后半则是写诗人处于“新境”,叙述他对“旧事”的看法。
“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正当”表现出白居易和元稹推心置腹的情谊。
以“谁料”冠全联,言懊恼之意,进一层表现出体贴入微的感情:若知如此,就该早寄诗抒怀,免得尝望月幽思之苦。
“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
”以“今朝”、“方”表示悔寄诗之迟,暗写思念时间之长,“共语”和“同悔”又表示出双方思念的情思是一样的深沉。
这首诗,虽是白居易写给元稹的,却通篇都道双方的思念之情,
别具一格。
诗在意境创造上有它独特成功之处,主要是情与景的高度融合,看起来全诗句句抒情,实际上景已寓于情中,每一句诗都会在读者脑海中浮现出动人的景色,而且产生联想。
当读者读了前四句,会联想到江楼、圆月的景象和诗人凝视吟赏的情景,这较之实写景色更丰富、更动人。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白居易写给元稹的诗
本文是关于元稹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人生中,能遇到一个知己是件多么难得的事情,但是白居易和元稹的友情一直传承到现在。
今天小编来告诉大家白居易写给元稹的诗有哪些吧,请阅读下面的内容!白居易写给元稹的诗《禁中作书与元九》::
心绪万端书两纸,欲封重读意迟迟。
五声宫漏初明夜,一盏残灯欲灭时。
《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筹。
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
【拓展阅读】白居易与元稹的唱和诗
[赠樊著作]白居易
阳城为谏议,以正事其君。
其手如屈轶,举必指佞臣。
卒使不仁者,不得秉国钧。
元稹为御史,以直立其身。
其心如肺石,动必达穷民。
东川八十家,冤愤一言伸。
刘辟肆乱心,杀人正纷纷。
其嫂曰庾氏,弃绝不为亲。
从史萌逆节,隐心潜负恩。
其佐曰孔戡,舍去不为宾。
凡此士与女,其道天下闻。
常恐国史上,但记凤与麟。
贤者不为名,名彰教乃敦。
每惜若人辈,身死名亦沦。
君为著作郎,职废志空存。
虽有良史才,直笔无所申。
何不自著书,实录彼善人。
编为一家言,以备史阙文。
「和乐天赠樊著作」元稹
君为著作诗,志激词且温。
璨然光扬者,皆以义烈闻。
千虑竟一失,冰玉不断痕。
谬予顽不肖,列在数子间。
因君讥史氏,我亦能具陈。
羲黄眇云远,载籍无遗文。
煌煌二帝道,铺设在典坟。
尧心惟舜会,因著为话言。
皋夔益稷禹,粗得无间然。
缅然千载后,后圣曰孔宣。
迥知皇王意,缀书为百篇。
是时游夏辈,不敢措舌端。
信哉作遗训,职在圣与贤。
如何至近古,史氏为闲官。
但令识字者,窃弄刀笔权。
由心书曲直,不使当世观。
贻之千万代,疑言相并传。
人人异所见,各各私所遍。
以是曰褒贬,不如都无焉。
况乃丈夫志,用舍贵当年。
顾予有微尚,愿以出处论。
出非利吾已,其出贵道全。
全道岂虚设,道全当及人。
全则富与寿,亏则饥与寒。
遂我一身逸,不如万物安。
解悬不泽手,拯溺无折旋。
神哉伊尹心,可以冠古先。
其次有独善,善己不善民。
天地为一物,死生为一源。
合杂分万变,忽若风中尘。
抗哉巢由志,尧舜不可迁。
舍此二者外,安用名为宾。
持谢著书郎,愚不愿有云。
[感鹤]白居易
鹤有不群者,飞飞在野田。
饥不啄腐鼠,渴不饮盗泉。
贞姿自耿介,杂鸟何翩翾。
同游不同志,如此十馀年。
一兴嗜欲念,遂为矰缴牵。
委质小池内,争食群鸡前。
不惟怀稻粱,兼亦竞腥膻。
不惟恋主人,兼亦狎乌鸢。
物心不可知,天性有时迁。
一饱尚如此,况乘大夫轩。
「和乐天感鹤」元稹
我有所爱鹤,毛羽霜雪妍。
秋霄一滴露,声闻林外天。
自随卫侯去,遂入大夫轩。
云貌久已隔,玉音无复传。
吟君感鹤操,不觉心惕然。
无乃予所爱,误为微物迁。
因兹谕直质,未免柔细牵。
君看孤松树,左右萝茑缠。
既可习为饱,亦可薰为荃。
期君常善救,勿令终弃捐。
[折剑头]白居易
拾得折剑头,不知折之由。
一握青蛇尾,数寸碧峰头。
疑是斩鲸鲵,不然刺蛟虬。
缺落泥土中,委弃无人收。
我有鄙介性,好刚不好柔。
勿轻直折剑,犹胜曲全钩。
「和乐天折剑头」元稹
闻君得折剑,一片雄心起。
讵意铁蛟龙,潜在延津水。
风云会一合,呼吸期万里。
雷震山岳碎,电斩鲸鲵死。
莫但宝剑头,剑头非此比。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