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错构瘤相关知识
- 格式:docx
- 大小:13.31 KB
- 文档页数:2
肺错构瘤病情说明指导书一、肺错构瘤概述肺错构瘤(pulmonary hamartoma)是由于肺组织胚胎发育异常,导致肺部组织异常组合形成的瘤样畸形,是最常见的肺部良性肿瘤,多见于青壮年男性。
肺错构瘤早期多无症状,逐渐发展后由于刺激及压迫支气管,常表现出咳嗽、咳痰、咯血、气短、胸痛、喘鸣及发热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
本病生长缓慢,极少恶变,常用手术治疗,预后良好。
英文名称:pulmonary hamartoma。
其它名称:无。
相关中医疾病:暂无资料。
ICD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暂无资料。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无遗传性。
发病部位:肺脏。
常见症状:咳嗽、咳痰、咯血、气短、胸痛、喘鸣、发热、呼吸困难。
主要病因:肺组织胚胎发育异常。
检查项目:血常规检查、肝肾功能检查、凝血功能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查、结核菌素试验、胸部X线检查、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CT)、支气管镜检查、病理学检查。
重要提醒:肺错构瘤严重时可能引起呼吸困难,需要定期复查,及早治疗。
临床分类:1、基于发病部位分类(1)肺内型肺错构瘤:最多见,指原发于肺表面的肺错构瘤。
(2)腔内型肺错构瘤:也称为支气管内型肺错构瘤,指原发于支气管的肺错构瘤。
(3)弥漫型肺错构瘤:较为少见,指肿瘤数目在2个以上,可分布于单侧或双侧肺部。
2、基于肿瘤数目分类可分为单发型肺错构瘤和多发型肺错构瘤两大类。
二、肺错构瘤的发病特点三、肺错构瘤的病因病因总述:肺错构瘤是由于支气管的一部分组织在胚胎发育时期倒转和脱落,被正常的肺组织包绕,通常这部分组织生长缓慢或不生长,之后逐渐发展成的瘤样畸形。
此外,年龄和性别等因素也可能与本病有关。
基本病因:暂无资料。
危险因素:1、年龄是本病的危险因素,中青年人群的发病风险较高。
2、性别是本病的危险因素,男性患者发病风险高于女性患者。
诱发因素:暂无资料。
肺错构瘤不该归入间叶来源肿瘤摘要(目的)对肺错构瘤的组织细胞来源进行研究,以明确其来源从而合理归类。
(方法)收集31例错构瘤病例;大小0.3-2.6cm,平均1.21cm。
观察分析病理切片中肺错构瘤的细胞组成、形态和分布情况。
重点关注上皮成分的形态和数量,以及它们与间叶组织的关系。
(结果)在病理组织构成上,所有31例都见到明显的增生支气管黏膜上皮组织,大部分明显扩张,截面支气管长径常达数毫米,管腔受压,上皮基本为单层结构,在未受软骨压迫的区域,支气管腔可扩张,内含均质液体成分,基本无炎症细胞浸润。
这些支气管中很大一部分管腔远大于段支气管。
支气管黏膜常分布于错构瘤的椭圆形软骨团之间,及软骨团外侧与正常肺组织的交界区。
支气管黏膜上皮的数量远远超过同等体积周围区肺组织中的支气管黏膜上皮。
支气管腔与椭圆形软骨细胞团在形态上常相匹配。
(结论)肺错构瘤是上皮-间叶来源肿瘤,病理学分类中不该归入间叶来源肿瘤。
关键词:肺肿瘤错构瘤病理学确定肿瘤的分类归属,是病理学工作和研究的基石。
严格把握每一种肿瘤类型的起源特别是常见肿瘤的起源,是正确分类的主要依据。
对于一种肿瘤的瘤细胞来源,需要综合研究肿瘤内各种增生细胞的状态及演变过程,从而得出合理的起源判断。
在新出版的2015年WHO 肺肿瘤病理分类中,将肺错构瘤归为间叶来源肿瘤,从以上角度来看是不对的。
本文通过对一组肺错构瘤病理组织的观察,发现所有肺错构瘤都含有与间质相伴增生的上皮成分,上皮与间叶成分间存在密切关系,因此提出质疑。
一、资料与方法本组肺错构瘤的数据来自同一个肺肿瘤诊疗中心,自2005年1月至2015年8月间,共计31例,均为手术切除病例,其中部分为肺癌手术中顺带切除的错构瘤。
病例选择是随机的,接近于同期该中心全部肺错构瘤资料。
其中男性15例,女性16例,男女病例数无明显差异;年龄34-73岁,平均54.5岁;大小0.3-2.6cm,平均1.21cm。
研究方法主要是观察分析病理切片中肺错构瘤的细胞组成、形态和分布情况。
肺错构瘤【病因】肺错构瘤的来源和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比较容易被接受的假说认为,错构瘤是支气管的一片组织在胚胎发育时期倒转和脱落,被正常肺组织包绕,这一部分组织生长缓慢,也可能在一定时期内不生长,以后逐渐发展才形成瘤。
错构瘤大多数在40岁以后发病这个事实支持这一假说。
【症状】错构瘤的诊断主要依靠X线检查,多数是在X线常规检查时偶然发现的。
X线上表现为均匀致密的阴影,也可以不均匀阴影,还可以有钙化,钙化影呈现爆米花状的图案,周边部密度相对较低,可能为脂肪组织。
爆米花征是肺错构瘤的特征性表现,但不多见而且不是肺错构瘤所独有。
肺错构瘤一般为单发,多发者极为罕见,国内尚未见报道。
单发错构瘤绝大多数为肺实质内型,支气管腔内型极少见。
在右肺的较左肺多,在下叶的较上叶多,部分发生在右中叶和左上叶舌段。
错构瘤病理学特征是正常组织的不正常组合和排列,这种组织学的异常可能是器官组织在数量、结构或成熟程度上的错乱。
错构瘤的主要组织成分包括软骨、脂肪、平滑肌、腺体、上皮细胞,有时还有骨组织或钙化。
尚未见有错构瘤恶变的报道。
错构瘤一般为实质致密的球形、卵圆形,也可以是分叶状或结节状,大多数直径在3cm对下。
错构瘤的发开门见山年龄多数在40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
绝大多数错构瘤(约80%以上)生长在肺的周边部,紧贴于肺的脏层胸膜之下,有时突出于肺表面,因此临床上一般没有症状,查体也没有阳性体征。
只有当错构瘤发展到一定大小,足以刺激支气管或压迫支气管造成支气管狭窄或阻塞时,才出现咳嗽、胸痛、发热、气短、血痰,甚至咯血等临床症状,这时也可以出现相应临床体征,如哮鸣音或管性呼吸音。
【饮食保健】1.肺错构瘤吃这些食物对身体好:蔬菜(红色(如西红柿)黄色(如胡萝卜))、水果、瘦肉、鱼类等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莲子、山药、核桃、大枣、猪腰2.最好不要吃这些食物:牛、羊、猪、狗肉,忌食油腻厚味、烈性酒及辛辣煎炸食品(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细请咨询医生)【护理】虽从病因上来说本病并不是很明确,故无有效的预防措施,而目前更多地是要注意慎重的选择手术方式,对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尽量保存正常肺组织,避免手术过度,这也成为近年来外科治疗此类患者的原则。
肺错构瘤
【概述】
是正常肺组织结构在胚胎发育过程,错乱组合过度生长形成的瘤样畸形,是常见的肺部良性肿瘤,生长缓慢极少恶变。
【诊断】
一.病史、症状:
多见于成人,一般无症状。
肿瘤较大,生长在支气管旁或内时可有刺激性咳嗽、喀痰,气道阻塞引起的呼吸困难、阻塞性肺炎等症状。
偶有咯血及紫绀。
二.体检发现:
多无阳性体征,或有局限性呼吸音减弱及哮鸣音。
有炎症感染或有阻塞性肺不张时,出现相应肺部体征。
三.辅助检查:
(一)X线胸部检查为主要手段,胸片呈大小不等,单个圆或椭圆形边缘光滑阴影,可有分叶,瘤体内有时可见钙化或低密度影。
(二)CT胸部扫描更有助诊断。
(三)经胸壁肺活检有助肺周边肿瘤的确诊。
四.鉴别诊断:
应与肺癌及其他良性肺肿瘤相区别。
【治疗措施】
无症状者不需要处理,瘤体巨大压迫症状严重或合并咯血者,可手术切除,一般预后多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