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ITS概述
- 格式:ppt
- 大小:4.46 MB
- 文档页数:96
第四章ITS的主要内容ITS的根本功能表现在:减少出行时间、保障交通平安、缓解交通拥挤、减少交通污染等四个方面,其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实时、准确、高效的交通运输管理系统。
ITS的根本功能模块包括:先进的出行者信息系统〔ATIS〕,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ATMS〕,先进的公共交通系统〔APTS〕,先进的车辆控制系统〔A VCS〕,以及商用车运营管理系统、先进的乡村运输系统、自动公路系统等。
考虑到系统在国外、国内投入运营的情况,这里对前四个子系统进行重点介绍,并结合各子系统的特点,选择不同的侧重点分别予以讨论。
第一节先进的出行者信息系统〔ATIS〕1. 根本概念该系统主要是对交通出行者提供及时的信息效劳。
在出行前,通过办公室或家庭的计算机终端、咨询、咨询播送系统等,向出行者提供当前的交通和道路状况以及效劳信息,帮助出行者选择出行方式、出行时间和出行路线;在出行途中,通过车载信息单元或路边动态信息显示板,向出行者提供道路条件、交通状况、车辆运行情况、交通效劳等实时信息,通过路径诱导系统对车辆定位和导航,使汽车始终行驶在最正确路线上,使出行者以最正确的出行方式和路线到达目的地。
ATIS可以通过车载设施、可变标志、交通信息播送、移动等,向驾驶员提供互动信息,让他们始终行驶在最短路线上。
ATIS提供的信息可以分为三类:◆出行前信息◆途中信息◆目的地信息2. ATIS在日本的应用3. ATIS在上海的应用目前,上海市已投入应用的ATIS工程包括:有线通信系统、闭路电视监视系统、道路交通信号控制实时监控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等。
其中,上海市的交通播送电台是全国最早的交通台。
1991年,上海人民播送电台与上海市公安局联合,率先在全国推出了“上海播送电台交通台〔648千赫〕〞,在早晚顶峰期间,报告上海主要路段当前的交通状况,引导司机及早改道,防止堵车。
随之,上海市专门成立了“上海城市交通信息中心〞,并于2000年12月正式推出了“上海交通网站〞〔jt.sh 〕,提供交通与地图智能查询、交通出行指南〔公交为主〕、交通实时动态信息等。
第一章综述:ITS经历了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稳步发展,在解决交通事故、地球变暖、自然灾害、社会老龄化等课题方面被寄予厚望。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电动化的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受老龄化进程的影响,汽车社会和信息通信社会产生巨大变化,特别是东日本大地震发生后,应对灾害和能源环境问题的需求更加迫切,ITS对此做出了重要贡献。
可以说,新型社会的创建离不开ITS。
基于此观点,在ITS概论中,我们着重回顾了以往的ITS基本理念,并阐述了新一代ITS的成长方向。
1.前言1)ITS的概念自1994年召开第1届ITS世界大会以来,到现在已历时18年,ITS被逐步发展进化(第1届会议的名称为ATT and IVHS World Congress and Exhibition,ATT:Advanced Transport Telematics;IVHS :Intelligent Vehicle-Highway Systems。
从第2届开始改为World Congress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日本从1970年开始开发ITS的基础技术,1995年11月在横滨召开了第2届ITS世界会議,会上倡导了“ITS服务于民”,从此ITS开始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现在,汽车导航、VICS、ETC、信号控制、公交车智能管理等应用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保证人和物安全、安心、顺畅移动必不可少的系统。
不仅在日本,ITS在欧洲、美洲、亚洲也被各国积极地开发和应用,并作为国家战略,在居民出行、货物运输、信息传送等各领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ITS担负的重要任务是:通过实现人或物的安全、舒适、高效的移动,满足人们对移动的最根本的需求,从而实现宜于出行的、丰富的移动社会。
同时,当今社会正在向环境社会、老龄化社会、超老龄化社会发展,ITS作为解决这些课题的重要手段被寄予厚望。
从狭义上讲,ITS是通过运用信息通信技术,使汽车和道路联网的系统;从广义上讲,日本的ITS已经历了两个阶段,正处于向新一代网络化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是提高国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活力的重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