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格式:doc
- 大小:40.50 KB
- 文档页数:6
野生花卉植物资源开发和利用【摘要】野生花卉植物资源开发和利用是一个重要的话题,对于推动生态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从野生花卉植物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重要性和研究背景入手,介绍了野生花卉植物资源的分类和特点,以及其开发利用方式和保护意义。
探讨了野生花卉植物资源的商业化利用和可持续利用方法。
在指出了野生花卉植物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前景,并强调了保护野生花卉植物资源的重要性。
通过本文的阐述,可以更好地理解野生花卉植物资源的价值和意义,促进相关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和探索。
【关键词】野生花卉植物资源开发和利用,分类,特点,开发利用方式,保护意义,商业化利用,可持续利用,前景,重要性。
1. 引言1.1 野生花卉植物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重要性野生花卉植物资源是自然界中独特而珍贵的资源,其开发和利用对于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野生花卉植物资源包括各种具有药用、食用、装饰、观赏等价值的植物,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文化传承的价值。
通过对野生花卉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推动农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提升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
野生花卉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也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机会的增加,提升居民的生活水平。
通过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野生花卉植物资源,可以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循环利用,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破坏。
保护野生花卉植物资源,促进其合理开发利用,不仅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1.2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是指对野生花卉植物资源开发和利用进行深入研究的背景和动机。
野生花卉植物资源是指生长在自然环境中,未经人为栽培的花卉植物,具有丰富的种类和资源价值。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对野生花卉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日益受到重视。
在过去的研究中,野生花卉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集中在药用方面,如采集野生药材制作中药等。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提高,野生花卉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范围也逐渐扩大,涉及到食品、化妆品、园艺等多个领域。
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复习题一、填空题1、植物资源是生物资源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从它的开发利用方面来看,它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点:地域性多用性分散性再生性近缘种化学成分相似性采收利用时间性可栽培性2、植物资源按用途进行分类,是目前国内外研究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方法,吴征镒系统按植物的用途将植物资源分为五大类:食用植物资源药用植物资源工业用植物资源保护和改造植物资源植物种质植物资源3、我国资源植物极为丰富,形成我国丰富多彩的植物资源的重要条件是:辽阔的疆域中纬度和大陆东岸地理位置起伏多山的地形土壤多种人类活动的巨大影响4植物体内的油脂主要属于各种脂肪酸甘油酯的混合物,还有少量的非甘油酯类化合物,如粘蛋白淄醇色素蜡维生素磷脂游离酸等。
5、植物化学成分主要的分离纯化方法:结晶法透析法萃取法分馏法沉淀法盐析法透析法层析法6、植物资源的合理利用是要达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和谐和统一。
7、引种驯化是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此工作中须注意以下几点:气候相似论、北种南移比南种北移容易、草本比木本容易。
8、植物纤维存在于植物体内的各部分,按其存在的部分不同分为以下类别:韧皮纤维种子纤维果壳纤维木材纤维根纤维叶纤维和茎干纤维。
9、中药的炮制方法有:洗、漂、泡、渍、煅、炒、煨、灸、蒸、煮。
二、名词解释1、芳香油:亦称精油或挥发油,它与植物油不同,主要化学成分有掂烯类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脂肪族直链化合物和含硫含氮化合物等,其中掂烯类是最重要的成分,这些挥发性物质大多具有发香团,因而具有香味。
是一类取之于植物原料,不溶解于水,能随水蒸气蒸发的具有芳香气息的油状液体。
2、鞣质:又称植物单宁,它是分子量500~3 000,能与明胶及其他蛋白质产生沉淀的水溶性多元酚的衍生物,是鞣制生皮革的一种化工原料,是一种棕黄色到棕褐色的物体,呈粉状、粒状、块状或浆状,工业称栲胶。
3、中药的炮制:是药物在制成各种剂型之前,对药用植物的清洗、整理和根据医疗需要进行加热处理等的加工过程。
植物资源利用学研究植物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中,植物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变得越来越重要。
植物不仅仅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形式,还具有丰富的资源和多样的价值。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植物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1. 植物资源的经济利用植物资源在经济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许多植物被用作食物,如谷物、蔬菜和水果。
这些食物提供了人们所需的营养和能量。
此外,一些植物还被用于制作药物,如中药。
中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植物被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此外,植物还被用于制作纤维、木材、纸张等各种工业材料。
2. 植物资源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利用植物资源在环境保护和生态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空气。
植物还可以防止土壤侵蚀,保护水源,并提供野生动物的栖息地。
此外,植物还被用于城市绿地建设、景观园林和森林保护。
通过合理利用和保护植物资源,我们可以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
3. 植物资源的科学研究植物资源的利用和开发需要科学研究的支持。
科学家们通过对植物的研究,探索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营养需求和抗病能力。
他们还研究植物的基因,通过基因改良培育新品种,提高产量和质量。
此外,科学研究也在寻找植物中的新物质,如抗癌药物、抗菌剂和植物激素。
这些研究为植物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4. 植物资源的文化价值植物资源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
许多植物与人类的文化紧密相连。
比如,一些植物在宗教仪式和传统节日中扮演重要角色。
一些植物也被赋予了象征意义,成为艺术品和装饰品。
此外,植物的外观和花卉也被用于园艺和花卉观赏。
通过保护和传承植物的文化价值,我们可以丰富人类的文化生活。
综上所述,植物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是一个复杂而多样的领域。
它涉及到经济、环境、科学和文化等多个方面。
只有通过合理利用和保护植物资源,我们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为人类带来更多的福祉。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植物资源的研究和利用,为未来的发展做出贡献。
11级经济学系国贸1班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前对植物资源就一直很有兴趣,这个学期很开心有机会选修李爱民老师的《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门课。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学到了很多有趣又实用的知识。
很多平常生活中常见的植物,学之前也许我们见到也会不以为然,但学过之后,在我了解它、认识它之后,我开始关注它,再次见到,我会联想到有关它的一些东西。
下面介绍四种我所熟知的植物。
一、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 )1、形态特征:1)寄生在蝙蝠蛾科幼虫蝙蝠蛾越冬幼虫体上。
2)虫体似蚕,长3~5cm,直径3-8mm;外表黄棕色至土黄色,粗糙,环纹明显。
头部红棕色,长有子座;胸腹部深黄色至黄棕色,胸节3,胸足3对,腹节10,腹足5对,中部4对明显;表面有环节20~30个;质脆,断面淡黄色3)子座出自寄主头部,单生,细柱形,头部为棕色,稍膨,其上密生多数子囊壳4)夏季子囊孢子从子囊内射出后,产生芽管或从分生孢子产生芽管穿入寄主幼虫体内生长,染病幼虫钻入土中,冬季形成菌核,菌核破坏了幼虫的内部器官,但虫体的角皮仍完好无损,第二年夏天从幼虫尸体的前端生出子座2、分布与生境:⏹主要分布在中国西藏东南部、四川西北部、云南、贵州西北部、青海及甘肃东南部海拔3500-5000米左右的高海拔地区⏹野生冬虫夏草分布地区狭窄、自然寄生率低、对生活环境条件要求苛刻2、成分与作用:1)化学成分:药理学现代研究结果中,青海冬虫夏草含有虫草酸约7%,糖类28.9%,脂肪约8.4%,蛋白质约25%。
冬虫夏草中82.2%为不饱和脂肪酸,此外,尚含有维生素B12、麦角脂醇、六碳糖醇、多种生物碱等。
据医学科学分析,虫草体内含虫草酸。
维生素B12、脂肪、蛋白等。
虫草性甘、温平、无毒,是著名的滋补强壮药,常用肉类炖食,有补虚健体之效。
适用于治疗肺气虚和肺肾两虚、肺结核等所致的咯血或痰中带血、咳嗽。
气短、盗汗等,对肾虚阳痿、腰膝酸疼等亦有良好的疗效,也是老年体弱者的滋补佳品。
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1:生物多样性是如何影响植物资源的?生物多样性在影响植物资源时是怎么工作的?答: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由于不理智的行为也使资源遭到了惨重破坏,其资源的破坏程度最终导致资源的枯竭,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植物资源也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成分,开发利用不当而引起的环境恶化和资源破坏,则会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
所以生物多样性能影响植物资源,而植物资源也能影响生物的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也就是生物的遗传基因的多样性。
任何一个物种或一个生物个体都保存着大量的遗传基因,一个物种所包含的基因越丰富,它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越强。
基因的多样性是生命进化和物种分化的基础。
如遗传的多样性受到了影响,那植物资源的多样性也同样受到影响,植物种内所有个体的所有遗传性状的基因构成了该物种的基因库,其中可能蕴藏着丰富的已知或未知的有用基因,如控制高产、抗病、抗逆等优良性状的基因和控制有效成分代谢途径和代谢速度的基因。
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将为评估基因资源的开发前景提供重要信息。
特别是在药用植物资源方面,植物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是育种的基础,药用植物的“优良品种”对药材生产存在着巨大的潜力,许多疗效优异的“道地药材”的形成在某种程度上应归功于“地方品种”的作用。
“高含量育种”是药用植物育种的主要目的和特色。
任何一个新品种的培育都是在原有的植物资源基础上通过选择、杂交、回交、诱变等方法修饰、加工、改良后培育出来的。
物种多样性是指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种类的丰富性,它们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是生物多样性的简单度量。
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增加,植物资源也随之增加,某一地区的植物物种与植物资源的数量成正相关,此外动物的多样性受到食物链或食物网的影响有可能会导致植物资源的减少,因为动物增加了,草食动物每天吃的也就增加,这样一来有些植物就容易灭绝,最终导致植物资源的减少。
生态系统多样性中生态系统是各种生物与其周围环境所构成的自然综合体。
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植物资源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宝贵财富。
植物提供了食物、药物、建筑材料、纤维等多种资源,同时也是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繁荣,对植物资源的需求和利用也日益增加。
然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行为也给植物资源带来了威胁,因此我们必须同时保护和合理利用植物资源。
一、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食物资源植物是人类最主要的食物来源之一。
水稻、小麦、玉米等谷物作物是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人们一直在改良和培育这些作物,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需求。
此外,蔬菜、水果等植物也是人类不可缺少的食物,它们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对保持健康非常重要。
2.药物资源植物中含有许多活性物质,如生物碱、鞣质、挥发油、黄酮类等,这些物质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广泛应用于医药、保健、化妆品等领域。
中国传统药材就是以植物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例如黄芪、当归、白术等药材,它们已成为中医药的代表性药材,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3.建筑材料与木材资源植物提供了丰富的建筑材料,如竹子、木材、红砖等。
木材是人们广泛使用的一种建筑材料,它被用于建造房屋、桥梁、家具等。
但是由于过度砍伐,许多地区已经出现了森林资源短缺的情况,因此我们需要合理利用木材资源,加强森林保护。
4.纤维资源植物纤维是纺织业的一个重要原料,如棉花、亚麻、大麻等植物纤维被广泛用于制造衣服、床上用品等纺织品。
此外,纤维素是造纸的主要原料,许多工业产品也需要纤维素。
二、植物资源的保护1.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植物是整个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植物资源就是保护生态环境。
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减少污染、劣化、退化、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切实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要加强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区、湿地保护等领域的保护工作,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恢复。
2.严格控制采伐行为要合理利用植物资源,就必须对采伐行为严格控制。
尤其是对于珍稀植物和野生动植物,更应该设立保护区,禁止采伐、买卖、捕捉等行为。
野生植物资源合理利用与经济开发野生植物资源是自然界的宝贵财富,它们具有丰富的生物学特性和医药、食品、装饰等多种用途。
合理利用这些资源不仅能够维持生态平衡,还能够为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收益。
本文将探讨如何合理利用野生植物资源并实现经济开发。
一、了解野生植物资源野生植物资源是指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生长繁殖的各种植物。
在刚柔并济的原则下,我们需要了解野生植物的分类、生长环境、繁殖方式等基本情况,以便更好地进行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
二、保护与恢复野生植物资源保护野生植物资源是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基础。
第一步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区,对濒危物种进行特殊保护。
同时,建立严格的法律法规,禁止非法采伐和破坏野生植物资源。
另外,还可以采取科学的种植育种技术,加强野生植物的繁育与栽培工作,以减少对野生植物的过度采集。
三、开发利用野生植物资源的方式1. 医药开发野生植物资源中含有许多珍贵的药用植物,在传统医学中被广泛应用。
通过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可以提取有益物质,并进一步研制成新药或保健品。
这不仅可以促进人们的健康,还可以为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收益。
2. 食品加工野生植物具有独特的口感和营养价值,可供食品加工行业使用。
例如,野生菌类可以被用于烹饪、食材制作和保健食品的加工。
此外,一些野生植物的果实、叶子等也可以用于制作各种绿色食品,满足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需求。
3. 装饰材料野生植物提供了丰富的装饰材料,可以用于室内装修、家具制作和手工艺品的制作。
例如,竹子、藤条等植物材料在家居装饰中被广泛使用。
这些材料不仅具有环保性,还能体现自然的美感,增添生活品质。
4. 生态旅游野生植物的独特性和珍稀性,使其成为生态旅游的重要资源。
通过开展生态旅游项目,可以保护野生植物的生存环境,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同时,游客可以欣赏到丰富多样的植物景观,增加了旅游的乐趣和吸引力。
四、合理利用野生植物资源的挑战在野生植物资源合理利用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珍稀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及保护植物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之一,它们不仅是建立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在人类历史上,各种植物资源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珍稀植物资源在其中更是占据着重要地位。
如何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和保护珍稀植物资源,成为了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下面将结合实例,从珍稀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及保护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珍稀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1. 珍稀植物资源的应用珍稀植物资源的应用非常广泛,它们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化妆品、香料、染料、建材、工艺品等方面。
以中药药材为例,一些珍稀植物资源如人参、灵芝、石柏等几乎都是我们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一些药材如野生天麻、茯苓、丹参等则被广泛地应用于医学研究和开发中。
2. 珍稀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为了更好的利用珍稀植物资源,除了要进行充分的科学研究,还需要创新开发方法。
传统的珍稀植物资源开发方法,如采挖、砍伐及过度利用,会进一步导致原植物资源的枯竭和生命周期不断缩短。
因此,在珍稀植物资源的利用方面,需要采取一些新的方法,如建设民间苗圃、开展种植基地、开发珍稀植物进口贸易等。
这些方法可以相对较好地平衡资源利用和保护的关系,达到长效的可持续发展。
二、珍稀植物资源的保护1. 坚持保护优先对于珍稀植物资源的保护,首先需要遵循保护优先的原则,优先保护的前提是对珍稀植物资源的科学认识。
通过充分的科学研究,对珍稀植物资源的生态环境、分布情况、种群数量等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和保护方案,提高其生存率和繁殖能力,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
2. 加强生态保护针对珍稀植物资源所处的生态环境,需要进行生态保护。
生态环境的稳定对丰富自然资源和珍稀植物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具有重要的保护意义。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必须加强对世界自然遗产、自然保护区、野生植物保护区和珍稀植物保护区等的修复和开发,促进生态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加强法律的保护措施保护珍稀植物资源也需要依靠政策法规的支持。
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植物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可供人类直接或间接利用的植物生物质和有机化学物质的总和。
它们包括了食用植物、药用植物、工业用植物、观赏植物等,对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也越来越成为重要话题。
一、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1、食用植物的开发利用食用植物是指能成为人类食用的植物,比如谷物、蔬菜、水果等。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因此,开发利用各种食用植物资源变得非常重要。
例如,在农业方面,人们不断发展各种新品种的作物,在改良、提高种植技术和提高作物产量、品质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同时,人们还发展了植物加工业,对植物进行加工,制成多种产品,如粮食加工、淀粉加工、果蔬加工等,增加了食品的种类和品质。
2、药用植物的开发利用药用植物是指可以治疗疾病或缓解症状的植物,是世界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使用中草药治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
今天,中草药已经成为全世界公认的一种独特的医学体系,成为了世界医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除中草药外,还有一些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成分经过提纯和加工,制成了各种药品。
药用植物的开发利用,不仅可以提高人类医疗水平,还可以推动经济的发展。
3、工业用植物的开发利用工业用植物是指能够为工业生产提供原材料或中间产品的植物,例如纤维植物、橡胶树、油料植物等。
近年来,全球工业的发展壮大,对工业用植物更为重视。
例如让工业用植物成为生物燃料的来源,这对石油资源的减少,环境保护,以及农民能够增加收入都有很大的好处。
4、观赏植物的开发利用观赏植物是指为了人类审美需要而种植的植物,包括名贵花卉、盆景、室内观叶植物等。
它们的种类和品种非常之多,且多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
观赏植物的开发利用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提高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等方面有很大的作用。
二、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可谓利益和影响并存。
野生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学概述:野生植物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经济价值。
野生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学是研究如何合理开发利用野生植物资源,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学科。
本文将从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性、开发利用的原则和方法、以及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的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性野生植物资源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可以用于食品、药物、化妆品、建材等领域。
首先,野生植物可以为人们提供丰富多样的食物。
例如,蔓越莓、紫苏、海藻等都是人们常见的野生植物食材。
其次,野生植物中含有众多的有效物质,具有药用价值。
比如,银杏、黄芪、当归等已被广泛应用于中药领域。
此外,野生植物还可以提供生物活性物质,用于化妆品的研发与生产。
最后,野生植物在建筑领域也有重要的作用,如毛竹可以用于建筑用材。
二、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和方法开发利用野生植物资源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可持续利用原则: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应保持资源的可持续性,合理保护野生植物的生存环境,防止资源过度开发。
2.科学技术原则: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应以科学技术为支撑,提高利用效率和开发水平。
3.经济效益原则: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应注重经济效益,保证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合理分配利润给当地人民。
4.法律法规原则: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应依法进行,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保证资源开发利用的合法性和可持续性。
开发利用野生植物资源的方法主要包括:1.采集法:采集野生植物的种子、果实、根茎、药材等,并进行初步处理和加工。
2.种植法:通过人工种植野生植物,提高资源的产量和品质,满足市场需求。
3.合作开发法:与相关企事业单位合作,进行野生植物资源的深加工,提高资源的附加值。
4.技术开发法: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野生植物资源进行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例如提取有效成分、研发新产品等。
三、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的措施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是保障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1.建立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通过划定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对野生植物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和保护。
植物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植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从植物中获得食物、药物、能源等多种资源。
植物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是人类文明长足发展的证明。
植物是人类生存在地球上的一个自然条件,如何更好地利用、开发植物资源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第一部分:植物资源的分类植物资源分为食用植物、药用植物、观赏植物、工业和能源植物等几类。
食用植物是我们最常见的植物资源。
绿豆、花生、荞麦、玉米、小麦、大米等是人类常见的食用植物。
药用植物通常分为中药和西药。
中药又分中草药和中药材两类。
观赏植物与人类情感关联较大,可以通过植物的形态、花朵颜色、芳香等吸引人类赏览。
工业和能源植物的利用较为广泛,如橡胶、桑树、松树、竹子等。
第二部分:食用植物资源的开发食用植物资源的开发是我们最常见的植物资源利用。
食用植物包括五谷杂粮、蔬菜、水果和特殊食用植物。
特殊食用植物包括野生食用植物,如野菜、山珍、海味等。
常见的食用植物主要是大米、小麦、玉米、薯类、豆类等。
目前,随着人类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用植物的品质和保健价值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农业科技也在不断发展高品质、高保健、绿色、有机的食用植物。
第三部分: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人类对药用植物的利用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许多现代药品的原料如中药、中药材,大部分是来自药用植物。
药用植物的药理活性成分不仅有临床功能,同时也具有植物学、生物学和生态学的价值。
药用植物中目前已知的有效成分已经超过1万种,这些成分涉及了生物学、化学、物理、药理等学科。
未来,人类对药用植物的研究和利用将会更加深入,开发出更多的药品。
第四部分:观赏植物资源的开发观赏植物以其美好的外表、独特的特性和良好的气质而赢得了许多人的青睐。
随着园林绿化的普及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观赏植物的价值不断提高。
观赏植物的开发不仅是为了美化环境,同时也涉及到城市绿化、林业经济等方面。
第五部分:工业和能源植物资源的开发工业和能源植物是人类经济发展中必不可少的资源。
工业和能源植物有时也称为第二代生物质能源。
第二章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植物资源学研究的主要目标,即遵循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挖掘各种野生有用植物,研究其利用途径与方法,开发植物资源产品,提高资源利用率,也就是要在科学、合理、有效充分利用已有植物资源的同时,不断深入、持久地挖掘野生植物新资源、新用途、增加新产品,满足不断增长的社会需要。
理解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熟悉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层次、对象、目标掌握寻找新资源植物及扩繁的途径第一节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我国对野生植物资源管理的方针是“积极保护,采育结合,大力发展,合理利用。
”这十六字方针是正确的和全面的。
它既包括了保护现有的植物资源,也包括了人工培育新的种苗,同时明确保护的目的是在发展与利用。
一、植物资源增长量与植物资源开发利用量相一致的原则两“允许”,“一杜绝”:在允许的繁殖周期内开发利用在允许的采收量范围内开发利用杜绝“竭泽而渔”、“杀鸡取卵”式的掠夺式开发利用达到“生态平衡”二、综合开发利用、提高资源效益的原则“两个一”:一提高、一实行提高废弃物的再生资源化水平(玉米、味精、黄色素)实行无废料生产工艺实现资源利用最优化三、寻找开发新资源,提高资源商品利用率的原则做到“五有”:有目标有分析有方法有工艺有初试为投入生产奠定理论和生产基础,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和经济优势四、摸清资源家底,立足发挥本地优势的原则“一优先”、“两既要,又要”优先发展需求大、投资少、见效快、简单易行的产品。
既要突出重点,又要长短结合;既要大力发展原料生产,又要相应地发展加工业。
做到布局合理、增产增值。
五、着眼长远发展,保护和利用并举的原则“一加强”、“一杜绝”制定措施、加强对植物资源的保护。
杜绝只顾眼前利益,超负荷开发的做法。
实现植物资源的永续利用第二节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层次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层次按采用的主要方式分为针对发展原料的一级开发、针对发展资源产品的二级开发和针对发展新资源、新成分、新产品的三级开发。
植物资源开发研究如何开发利用植物资源植物资源是我们自然界中珍贵的宝藏,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和丰富的经济价值。
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植物资源,我们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和科学的开发方式。
本文将探讨植物资源开发研究的方法和途径。
一、植物资源开发现状植物资源是指植物体内具有经济价值或具有科学研究意义的各类物质和功能组分。
在全球范围内,许多地区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但由于缺乏科学的开发和利用手段,导致其中大部分植物资源一直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
不仅错失了经济价值,也限制了人类获得更多的科学知识。
二、植物资源开发的重要意义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植物资源是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深入研究植物的功能和组分,可以为人类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其次,植物资源的开发可以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地方经济的腾飞。
最后,植物资源的开发还可以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通过替代化学合成物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三、植物资源开发的研究方法1. 植物资源筛选与鉴定。
通过对植物的各种性状和成分的筛选和鉴定,确定其具备的经济价值和应用潜力。
2. 植物资源保护与管理。
建立植物资源保护区,对有潜力的植物资源进行收集和保存,并制定管理规划,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植物资源提取与分离。
通过不同的物理、化学等方法,从植物中提取和分离出需要开发利用的有效成分,并对其进行纯化与检测。
4. 植物资源开发与工程化应用。
根据提取得到的有效成分,研发新产品或新技术,并利用工程化手段进行扩大化生产。
四、植物资源开发的未来趋势1. 借助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植物资源开发的研究方法将更加多样化和精细化。
例如,借助基因组学研究,可以揭示植物基因的功能,并开发出相关的转基因植物。
2. 在植物资源开发过程中,将更加注重可持续利用的原则。
通过合理的种植管理、资源循环利用等方式,避免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浪费。
3. 植物资源开发与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领域的跨界合作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植物资源学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植物资源学: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植物是地球上最为丰富和重要的生物资源之一,其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植物资源学研究着如何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植物资源,以满足人类的需求,并在此过程中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本文将从植物资源的概念、开发利用的重要性、主要开发利用方式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植物资源的概念植物资源是指供人们利用的植物及其相关产品和信息。
它包括植物的生物学特性、种类、数量、分布等信息,以及植物所提供的食物、药物、材料、能源等各个方面的利用价值。
二、开发利用植物资源的重要性1. 经济发展:植物资源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它们提供了丰富的农产品和林业产品,为农村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2. 生态保护:植物在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开发植物资源时,应注重保护野生植物,合理利用植物资源,推动可持续发展。
3. 健康养生:许多植物具有药用价值,能够用来治疗和预防疾病。
通过研究和利用植物资源,可以开发出更多的药物和保健品,促进人们的健康。
三、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1. 农业开发:农业是最基本的植物资源利用形式,通过耕作和种植各种农作物,生产出粮食、蔬菜、水果等供人们食用。
2. 林业开发:林业是指栽培和利用林木及其产品的活动。
通过合理的林业管理,可以获得木材、纤维、果实等资源,同时也可以保持水土、保护环境。
3. 药用开发:许多植物具有药用价值,植物中的有效成分经过提取和加工,可以制成西药、中药、保健品等。
4. 能源开发: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大量的太阳能,可以利用植物生物质来生产生物燃料,是一种清洁能源的替代选择。
5. 工业开发:某些植物可以提供纤维、橡胶、树脂等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纺织、轻工业、建筑等领域。
四、未来的发展方向1. 植物保护与遗传改良:加强对野生和珍稀物种的保护,推动植物遗传资源的整理和利用,培育长效生态系统,提高植物的抗病虫害、产量和品质等特性。
野生花卉植物资源开发和利用野生花卉植物资源是我国丰富的自然资源之一。
这些植物资源具有很高的药用、观赏以及食用价值。
因此,对于野生花卉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着很大的需求和潜力。
本文将介绍野生花卉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1. 药用价值的开发利用野生花卉植物资源的药用价值很高,中国的中草药材经济已经成为了一个行业,其中相当一部分来自于野生的花卉植物资源。
例如,麻黄、川芎、桂皮等都是野生花卉植物资源,这些植物具有一定的药用作用。
对于这些野生花卉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是通过种植、采集和加工进行实现。
唯有保护好生态环境,更好地发展和利用野生花卉植物资源,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野生花卉植物资源的观赏价值同样很高。
到访野生地区,漫步于红黄紫绿的万花丛中,远离城市的喧嚣,静心欣赏大自然的美丽可以成为人们的一种休闲手段。
同时,野生花卉植物也在各地展出,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除此之外,野生花卉植物资源还能作为园林景观和城市绿化的植物。
野生花卉植物资源的食用价值也很高。
在我国传统饮食文化中,有很多的食材来源于野生植物。
例如马齿苋、蒲桃花、小蓟、冬虫夏草等等。
这些野生花卉植物蕴含着丰富的营养价值,特别是其中的一些植物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对于野生花卉植物的食用价值,近年来已经开始被人们重视和发掘。
二、未来野生花卉植物资源的发展趋势1、资源保护增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需求多元化,野生花卉植物资源面临着一些压力。
为了保护好资源,应该加强对于野生花卉植物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工作。
应以生态保护为第一要务,避免破坏野生花卉植物资源的栖息环境,同时加强野生花卉植物资源的监测和数据收集,制定科学合理的野生花卉植物资源利用规划,防止资源开采过度,达到可持续发展度。
2、功能多元化从目前来看,野生花卉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局限在药用和食用方面。
但是随着人们需求和趣味的不断提高,野生花卉植物资源也需要进一步的多元化发展。
例如野生花卉植物的花饮、吐鲁番葡萄江城子、各地有着自己的花灯文化、一些地方还会制作花酒等。
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中文系11级汉语言文学专业一班黄永飞学号:1102401028 五种植物的特征及其主要用途:
1、蒲公英:
形态特征:别名黄花苗、黄花地丁、婆婆丁。
生草本植物,高10~25cm,含白色乳汁。
根深长,单一或分枝,外皮黄棕色。
叶根生,排成莲座状,狭倒披针形,大头羽裂或羽裂,裂片三角形,全缘或有数齿,先端稍钝或尖,基部渐狭成柄,无毛蔌有蛛丝状细软毛。
花茎比叶短或等长,结果时伸长,上部密被白色珠丝状毛。
头状花序单一,顶生,长约3.5cm;总苞片草质,绿色,部分淡红色或紫红色,先端有或无小角,有白色珠丝状毛;瘦果倒披针形,土黄色或黄棕色,有纵棱及横瘤,中产以上的横瘤有刺状突起,先端有喙,顶生白色冠毛。
花期早春及晚秋。
分布和生境:蒲公英资源分布世界许多国家如美国、法国、日本、俄罗斯等,均有野生或种植的蒲公英。
蒲公英在我国的分布则更为广泛,华北、华中、华东、东北等区的许多地方,春、夏、秋三季,田野、路旁、山坡,以及房前屋后,均有蒲公英生长;人工栽培蒲公英的单位或个人也日益增多。
蒲公英的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利用部位和理化性质:其根所含的多种三萜醇为蒲公英甾醇、蒲公英赛醇、蒲公英苦素及咖啡酸、菊糖、果胶:全草含肌醇、天冬酰胺、
苦味质、皂甙、树脂、菊糖、果胶、胆碱:花含毛茛黄素、维生素B 2等。
蒲公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菌株、溶血性链球菌及肺炎双球菌、脑膜炎球菌、白喉杆菌、绿浓杆菌、变形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等均有一定的杀菌作用。
蒲公英食疗效果好蒲公英不论是野生的还是人工栽培的,均为营养丰富的特种蔬菜。
鲜嫩蒲公英全草的可食部分约为84%,而每100g,可食部分含蛋白质4.8g,脂肪1.1g,糖类5.0g,粗纤维2.1g,钙216.0mg,磷93.0mg,铁10.2mg,胡萝卜素,维生素B 20.39mg,维生素c47.0mg,尼克酸1.9g。
蒲公英不仅营养丰富,而且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蒲公英具有一定的美容作用蒲公英不仅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是食疗佳蔬、疗疾良药,而且也在美容上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蒲公英可以用作兽药蒲公英不仅是人类的食疗佳蔬和疗疾良药,而且也能在畜牧兽医上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既可作为珍贵的饲料添加剂,又可治疗多种家畜的多种疾病。
2、桂圆
形态特征:龙眼常绿乔木,高通常10m左右。
具板根。
小枝粗壮,被微柔毛,散生苍白色皮孔。
偶数羽状复叶,互生;叶连柄长15-30cm,或更长;小叶4-5对,很少3或6对,小叶柄长通常不超过5mm;叶片薄革质,长圆状椭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两侧常不对称,长6-15cm,宽2.5-5cm,先端渐尖,有时稍钝头,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粉绿色,两面无毛。
花序大型,多分枝,顶生和近枝腋生,
密被星状毛;花梗短;萼片近革质,三角状卵形,长约2.5mm,两面均被黄褐色绒毛和成束的星状毛;萼片、花瓣各5,花瓣乳白色,披针形,与萼片近等长,仅外面被微柔毛;雄蕊8,花丝被短硬毛。
果近球形,核果状,不开裂,直径1.2-2.5cm,通常黄褐色或有时灰黄色,外面稍粗糙,或少有微凸的小瘤体;种子茶褐色,光亮,全部被肉质的假种皮包裹。
花期3-4月,果期7-9月。
10月开花。
分布和生境:桂圆又名龙眼,属无患子科植物。
产中国东南、南部及西南诸省。
龙眼肉、核、皮及根均可作药用。
性温味甘,益心脾,补气血;具有良好有滋养补益作用,可用于心脾虚损、气血不足所致的失眠、健忘、惊悸、眩晕等症。
利用部位和理化性质:干果肉含可溶性部分79.77%,不溶性物质19.39%,灰分 3.36%。
其可溶性部分含葡萄糖26.91%,蔗糖(su0.22%,酸类(以酒石酸计)1.26%,腺嘌吟和胆碱等含氮物质6.309%等。
此外,尚含蛋白质5.6%和脂肪杂质及残留的核壳。
理化鉴别薄层色谱取本品0.1g,加70%乙醇1ml振摇,浸泡20min,放置,取上清液作供试液,另取葡萄糖、蔗糖为对照品。
分别点样于桂胶G-1%CMC薄层板上,用正丁醇-冰醋酸-水(4:1:5)上层波展开10cm,重复1次。
喷以邻苯二甲酸苯胶溶液,加热后葡萄糖显棕色;喷以a-萘酚硫酸液,加热后蔗糖显蓝紫色。
3、车前草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无茎,具多数细长之须根;叶根生,薄纸质,卵形至广卵形,具5条主叶脉,叶基向下延伸到叶柄,长6~15cm,
宽3~8cm;周年开花,穗状花序自叶丛中抽出,长约15~30cm;小花白色,花冠4裂,雄蕊4枚;盖果长椭圆形,内藏种子4~6颗。
分布和生境:产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山东、江苏、福建、台湾、广西、海南、四川、云南、西藏。
生于草地、莸椤。
分布欧亚大陆温带及寒温带,在世界各地归化。
模式标本采自欧洲。
本种是一个多型种,曾被划分为许多种下等级,甚至不同的种。
利用部位和理化性质:含熊果酸, 正三十一烷, β-谷甾醇, 豆甾醇, β-谷醇棕榈酸酯, 豆甾醇棕榈酸酯,等等。
4、三叶草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着地生根。
茎细长而软,匍匐地面,植株高30~60厘米。
叶柄长,小叶倒卵形或近倒心形,叶缘有细锯齿。
头状花序,着花10~80朵,白或淡紫红色。
荚果倒卵状矩形,每荚有种子3~4粒。
种子近圆形,黄色,千粒重0.5~0.7克。
喜温暖湿润气候,适应性广,耐酸性强,pH4.5的土壤仍能生长,除盐碱土外,排水良好的各种土壤均可生长。
再生性好,耐践踏,属放牧型牧草。
开花前,鲜草含粗蛋白质5.1%,粗脂肪0.6%,粗纤维2.8%,无氮浸出物9.2%,灰分2.1%。
产量虽不如红三叶,但适口性好,营养价值也较高。
分布和生境:黄花苜蓿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和西北。
蒙古、原苏联和欧洲也有分布。
利用部位和理化性质:含有叶黄素50~52%、叶黄素-5.6-环氧化物、菊黄质9~10%、毛茛黄素7~8%等。
5、仙人掌
形态特征:茎肉质,呈球状、柱状或扁平,常有关节和分枝,茎上有螺旋状排列的特殊刺座,其上着生有刺、毛、腺体或钩毛、花或芽,大小因种的不同而异,小的如衣服钮扣,大的可高达20米。
叶常退化,早期存在,不久脱落,仅少数有正常的叶片(如叶仙人掌)。
花通常为两性,辐射对称或两侧对称,白天或夜间开放;多数有由花托发展而来的长花筒,其上有螺旋状排列的鳞片或刺座;花被片多数,色鲜丽或白色;花萼和花瓣有明显的区别或难以区分,雄蕊多数,多着生于花的喉部,雌蕊花柱单体,远远伸出雄蕊之外,避免自花授粉。
子房上位,1室,胚珠多数。
果常为肉质浆果,种子多数。
染色体基数x=11。
该科植物肥厚多肉,茎内的薄膜组织含有大量水分,被称为多浆植物(或多肉植物);有圆形的茎,多毛刺和退化的叶,可以大大地减少水分的蒸发;根系分布广,有快速吸收水分的能力,在短暂的雨季即可吸足水分,有的能用刺毛在晴朗的夜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
少数附生性的种,如昙花、量天尺、苇枝等则生长于潮湿温暖地区。
分布和生境:仙人掌类植物原产南北美洲热带、亚洲热带大陆及附近一些岛屿,部分生长在森林中。
多浆植物的多数种类原产南非,仅少数分布于其它各洲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因此南非有“多浆植物宝库”之称。
利用部位和理化性质:仙人掌多糖部分理化性质与抗肿瘤活性的研究考察了从仙人掌中提取的仙人掌多糖溶液的粘度与溶液浓度、酸碱
度、温度、离子强度等因素的关系以及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仙人掌多糖具有良好的增稠性,其粘度对盐浓度、pH、温度均有很好稳定性能。
动物实验发现仙人掌多糖对S 肿瘤鼠抑制作用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