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项目一览表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1
哪些工程场地需要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下列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由地震行政主管部门根据评价结果确定抗震设防要求:
(一)公路与铁路干线的大型桥梁和隧道,大型车站,港口,码头及二类以上飞机场,高速公路等工程;
(二)大中型水库的大坝,位于城市市区或上游的一级挡水建筑;
(三)单机容量30万千瓦以上或规划总容量80万千瓦以上的火力发电工程,设计容量75万千瓦以上的水力发电工程,电压330千伏以上的输变电站工程和重要电力调度中心;
(四)大功率广播电视发射台和电视台工程,大中城市长途电话枢纽工程;
(五)大中城市大型供水、供气、供油、供电调度控制工程;
(六)设防烈度7度及7度以上地区80米以上的建筑;
(七)大中型易燃易爆、剧毒或者强腐蚀性物质的生产、输送和贮存设施;
(八)核电站和核设施建设工程,以及受地震破坏可能引发放射性污染的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
(九)国家或者省地震行政主管部门与发展计划部门或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共同确定的其他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
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及抗震设防要求问题解答2005-09-13一、什么叫抗震设防要求?抗震设防要求是国务院地震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工程制定的必须达到抗御地震破坏的准则。
它是综合考虑地震环境、工程的重要程度、允许的风险水平及要达到的安全目标和国家的经济承受能力等多种因素来上确定的,主要以地震烈度或地震动参数表述。
简单地说:就是在工程建设时设立防御地震灾害的措施。
抗震设防通常由三个环节来实现:确定抗震设防要求,即确定建筑物必须达到抗御地震灾害的能力;抗震设计,采取基础、结构等抗震措施达到抗设防要求;抗震施工,严格按照抗震设计施工,保证建筑质量。
上述三个环节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是国家用法律法规强制要求执行的。
二、如何正确使用第四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一)新建、扩建、改建一般建设工程的抗震设计和已建一般工程的抗震鉴定与加固必须按本标准规定的抗震设要求进行。
(二)本标准的附录A(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附录B(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的比例尺为1:400万,不应放大使用。
(三)下列工程或地区的抗震设防要求不应直接用本标准,需做专门研究。
A、抗震设防要求高于本《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抗震设防要求的重大工程、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工程、核电站和其它特殊要求的核设施建设工程;B、位于地震动参数区划分界线两侧各4公里区域内的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C、位于复杂工程地质条件区域的大城市、大型工矿企业、长距离生命线工程以及新建开发区等。
三、地震安全性评价与抗震设防要求有什么关系?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是确定抗震设防的重要前提和依据。
地震安全性评价是一种科技行为,是地震科技直接服务于国民经济的体现,凡是具有地震安全性评价资质的单位都可以在资质确认的范围内从事此项工作。
而确定抗震设防要求是一种政府行为,其带有明显的强制性。
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经授权的评审机构审定通过后,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由相应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机构根据审定的结果,综合工程的类别和重要程度确定抗震设防要求,具有法律效力。
地震安全性评价费用实务项目阶段:四证一、 工作内容地震安全性评价费用确定。
下列建设工程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1、国家重大建设工程;2、受地震破坏后可能引发水灾、火灾、爆炸、剧毒或者强腐蚀性物质大量泄露或者其他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包括水库大坝、堤防和贮油、贮气、贮存易燃易爆、剧毒或者强腐蚀性物质的设施以及其他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3、受地震破坏后可能引发放射性污染的核电站和核设施建设工程;4、省、自治区、直辖市认为对本行政区域有重大价值或者有重大影响的其他建设工程。
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内容为:1、区域地震活动性和地震构造分析;2、近场场区地震活动性与地震构造分析;3、场地工程地震条件评价;4、地震烈度与地震动衰减关系分析;5、地震危险性确定性分析;6、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7、场地基岩地震动参数确定;8、场地设计地震动参数确定;9、地震小区划综合分析;10、地震地质灾害评价;11、震害预测;12、抗震性能鉴定;13、辅助工作与评审。
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应当自收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之日起15日内进行审定,确定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
二、 工作时间开始时间:交地日后结束时间:抗震审查前周 期:2个月三、 责任部门:项目公司设计部四、 配合部门:项目公司成本部五、对接部门:无六、工作要点1、前置条件:签订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合同2、付款流程:项目公司设计部-项目公司成本部-项目公司设计副总-项目公司成本副总-项目公司财务副总-项目公司总经理3、模板;无七、完成标准完成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确定建设项目抗震设防要求。
八、工作成果用途确定建设项目抗震设防要求,用以编制可研报告及指导后续施工设计。
九、跟踪落实要点1、建设项目是否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2、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的选择与确定;3、项目公司应紧密跟踪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进展,积极协调、协商处理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提出的各项意见,减少对成本的影响。
2、重大建设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一、事项:重大建设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核准二、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十七条第二款“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根据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确定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
”2、《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第十一条“下列建设工程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㈠国家重大建设工程;㈡受地震破坏后可能引发水灾、火灾、爆炸、剧毒或者强腐蚀性物质大量泄露或者其它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包括水库、大坝、堤防和贮油、贮气、贮存易燃易爆、剧毒或者强腐蚀性物质的设施以及其它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㈢受地震破坏后可能引发放射性污染的核电站和核设施建设工程;㈣省、自治区、直辖市认为对本行政区域有重大价值或者有重大影响的其他建设工程。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7741—1999《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规范》。
4、江苏省地震局、江苏省发展计划委员会、江苏省建设厅《关于印发江苏省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范围的通知》。
三、条件:1、重大建设工程和震后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2、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已获得发展计划部门立项批复,同意立项的建设工程。
四、数量:无数量限制五、申报材料1、建设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申请表;2、有效的立项批准文件复印件;3、建设工程场地位置图。
六、办理程序1、申请人提交申请表和法定材料,办理人员出具接收材料凭证;2、材料符合法定要求的,3日内向申请人发出行政许可受理通知书;材料不符合法定要求的,办理人员3日内向申请人发出一次性补正材料通知书;3、确定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等级和内容,签发审批意见,颁发《重大建设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确认证书》。
七、收费:不收费八、办理期限:自受理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签发审批意见。
九、受理地点、电话:苏州锦帆路31号市地震局0512—十、办理人员:主办:李克偕协办:阙济兴十一、申请表:建设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申请表编号:建设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申请表建设工程名称:建设工程项目业主(盖章):申请日期:苏州市地震局印制填表说明一、《重大建设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申请表》在建设工程项目立项时或可行性论证阶段,由建设工程项目业主填报后按管辖权报当地市、县(市)地震工作主管部门。
附件1: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工程建设项目依据《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办法》和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199号《浙江省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规定,以下十四大类工程建设项目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一)公路与铁路干线的特大桥、长及特长隧道,公路铁路立交桥、城市高架公路;(释义:依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特大桥是指多孔跨径总长大于1000m,或者单孔跨径大于150m的桥梁;长隧道是指隧道长度大于1000m且小于等于3000m的隧道,特长隧道是指隧道长度大于3000m的隧道。
)(二)大中城市火车站与铁路枢纽的主体工程;(释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大城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50万以上的城市,中等城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20万以上、不满50万的城市。
)(三)高速公路的高架桥、II类以上机场、万吨级以上港口工程(码头、泊位等);(四)规划容量≥1000MW的火电厂、装机容量超过200MW的水电厂;超过300KV的变电站和调度楼;海岛市、县装机容量超过200MW的发电厂;省、设区的市所属电力调度中心;(五)大、中城市通讯枢纽的主体工程和重要建筑;(六)大、中城市供水、供气、供热的主体工程;(七)核电站、核反应堆、核供热装置、重要军事工程;(八)大中型水库和蓄能水库大坝、坝高超过60M的高坝和位于大、中城市市区内或上游的I级挡水坝;(释义:依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大型水库是指总库容大于等于1亿m3的水库,中型水库是指总库容大于等于1000万m3且小于1亿m3的水库,Ⅰ级挡水坝是指过闸流量大于等于5000 m3/s的挡水坝。
)(九)重要贮油、贮气工程,易燃、易爆和剧毒物质大型生产车间与仓储设施工程以及地震时容易产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其他建设工程;(十)高层(高度≥80M)建筑工程;(十一)省、设区的市所属医院、疾控中心、急救中心、中心血库;(十二)省、设区的市所属广播电视设施的播控中心、发射塔等工程;(十三)大型影剧院和体育馆等人员集中的公共建筑工程;(释义:依据《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 31-2003)》,大型影剧院是指座位不少于1200座的剧场、电影院、礼堂;大型体育馆(含游泳馆)指观众座位容量不少于6000人的。
、省及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内的市(州)首脑机关的办公大楼,市(州)级以上医院大楼;
2
3、坚硬、中硬场地上80米以上的高层建筑,中软、软弱场地上60
米以上的高层建筑;
4、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内的大跨度的影剧院、体育馆(中心)等建
筑、侯车(机)大楼;
5、铁路、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规定必须进行地震
6、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内的重要旅游索道工程和二类以上飞机场工
7、大中型火力发电生产用房、大型重要输变电工程、大型电力调度
中心用房;
8、大功率广播电视发射(接收)塔、省、市(州)广播电视中心;
9
10、大型粮油库、冷冻库
1
2
3
4
5
6、大中型易燃、易爆、剧毒、易腐蚀、易污染物质的生产、储存工
程和管道输送设施;
7、大中型水库、水电站及位于城市市区内或上游的Ⅰ级挡水建筑;
8
9、大中型储油、储气、储水工程。
四川省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规定(2017年修正)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7.11.30•【字号】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325号•【施行日期】2017.11.30•【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地质灾害,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正文四川省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规定(1996年3月4日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78号发布根据1997年12月29日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103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四川省旧货业治安管理办法〉等37件规章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01年2月1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146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四川省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规定>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2017年11月3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325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四川省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规定〉的决定》第三次修正)第一条为了加强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管理,提高工程建设项目抗震能力,保障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四川省防震减灾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工程建设场地震安全性评价(以下简称地震安全性评价),是指对工程建设场地的地震烈度复核、地震危险性分析、地震动参数的确定、地震小区划、场址及其周围地区的地震地质稳定性评价等工作。
第三条在四川省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生灾害的建设工程项目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和确定其抗震设防要求,均适合本规定。
第四条省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管理和监督,审定全省工程建设项目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并确定其抗震设防要求。
市(州)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含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下同)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监督管理。
县(市、区)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含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下同)协助上级主管部门管理和监督本行政区域内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
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分类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分类前言本标准由河北省地震局提出。
本标准由河北省技术监督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地震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运启、王中来。
引言本标准依据《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GB 17741-1999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规范》和《河北省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实施办法》制定。
制定本标准的目的是为在河北省境内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提供具体的技术依据和指标,使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更加规范化,为河北省各级人民政府进行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本标准符合国务院颁布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第十一条规定的范围,具体工程的划分,遵照国家关于工业和非工业建设项目的类型和大中小型划分标准,符合《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规定的原则。
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分类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基本要求、类别划分和指标。
本标准适用于河北省境内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8306-2001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地震安全性评价seismic safety evaluation根据对建设工程场地和场地周围的地震活动与地震地质环境的分析,按照工程设防的风险水准,给出与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相应的地震动参数,以及场地的地震地质灾害预测结果。
3.2地震小区划 seismic microzoning对城市或厂矿等区域范围内未来可能遭受地震影响程度的划分。
4、基本要求4.1 对社会有重大价值或者有重大影响的建设工程、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和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者需要尽快恢复的生命线建设工程,应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
玉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和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纳入基本建设管理程序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玉林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6.04.20•【字号】•【施行日期】2006.04.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公安综合规定正文玉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和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纳入基本建设管理程序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市政府各委办局:我市位于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内。
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广西壮族自治区防震减灾条例》、《广西壮族自治区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进一步做好全市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工作.科学合理地确定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确保建设工程的抗震能力,减轻地震灾害损失,经市二届人民政府第32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将新建、扩建和改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和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工作纳入基本建设管理程序。
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全市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必须达到抗震设防要求,并依法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和抗震设计规范进行设计、施工和验收。
本《通知》所称抗震设防要求,是指国务院地震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审定的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必须达到的抗御地震破坏的准则和技术标准。
本《通知》所称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是指以地震观测资料和地震、地质、地球物理等科研和技术工作为基础.对工程建设场地未来可能遭遇到的地震及其不同风险水平所取概率、强度的预测和地震事件对工程建设场地的影响及安全程度的评价。
其主要内容包括对工程建设场地进行的地震烈度复核、地震危险性分析、设计地震动参数的确定、地震小区划、地震地质稳定性评价的震害预测等工作。
二、地震工作主管部门要依法加强对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和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应当按照国家现行的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地震动参数复核结果或者地震小区划成果,确定本行政区域内城市一般工业与民用建设项目的抗震设防要求。
《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23号现公布《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三章地震安全性评价的范围和要求第十一条下列建设工程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一)国家重大建设工程;(二)受地震破坏后可能引发水灾、火灾、爆炸、剧毒或者强腐蚀性物质大量泄露或者其他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包括水库大坝、堤防和贮油、贮气、贮存易燃易爆、剧毒或者强腐蚀性物质的设施以及其他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三)受地震破坏后可能引发放射性污染的核电站和核设施建设工程; (四)省、自治区、直辖市认为对本行政区域有重大价值或者有重大影响的其他建设工程。
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规定(中国地震局令第7号)二○○二年一月二十八日第九条下列区域内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不应直接采用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结果,必须进行地震动参数复核:(一)位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峰值加速度分区界线两侧各4公里区域的建设工程;(二)位于某些地震研究程度和资料详细程度较差的边远地区的建设工程。
第十条下列地区应当根据需要和可能开展地震小区划工作:(一)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内的大中城市和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城市;(二)位于地震动参数0.15g以上(含0.15g)的大中城市;(三)位于复杂工程地质条件区域内的大中城市、大型厂矿企业、长距离生命线工程和新建开发区;(四)其他需要开展地震小区划工作的地区。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建设部2015)第二章申报材料的基本内容第六条建设单位申报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时,应提供以下资料:(一)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申报表和超限情况表(至少5份);(二) 建筑结构工程超限设计的可行性论证报告(附件6,至少5份);(三) 建设项目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四) 结构工程初步设计计算书(主要结果,至少5份);(五) 初步设计文件(建筑和结构工程部分,至少5份);(六) 当参考使用国外有关抗震设计标准、工程实例和震害资料及计算机程序时,应提供理由和相应的说明;(七) 进行模型抗震性能试验研究的结构工程,应提交抗震试验方案;(八) 进行风洞试验研究的结构工程,应提交风洞试验报告。
、省及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内的市(州)首脑机关的办公大楼,市(州)级以上医院大楼;
2
3、坚硬、中硬场地上80米以上的高层建筑,中软、软弱场地上60
米以上的高层建筑;
4、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内的大跨度的影剧院、体育馆(中心)等建
筑、侯车(机)大楼;
5、铁路、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规定必须进行地震
6、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内的重要旅游索道工程和二类以上飞机场工
7、大中型火力发电生产用房、大型重要输变电工程、大型电力调度
中心用房;
8、大功率广播电视发射(接收)塔、省、市(州)广播电视中心;
9
10、大型粮油库、冷冻库
1
2
3
4
5
6、大中型易燃、易爆、剧毒、易腐蚀、易污染物质的生产、储存工
程和管道输送设施;
7、大中型水库、水电站及位于城市市区内或上游的Ⅰ级挡水建筑;
8
9、大中型储油、储气、储水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