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产业转移对中国沿海城市的影响

国际产业转移对中国沿海城市的影响

国际产业转移对中国沿海城市的影响
国际产业转移对中国沿海城市的影响

国际产业转移对中国沿海城市的影响

国际产业转移是指某些产业从一个国家和地区通过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等多种方式转移到另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过程。而移出国成本的不断上升和市场的国际性扩张是促使发达国家产业向外转移的内在动因,而移入国的成本优势和庞大市场则是产业转入的根本动力。成本优势包括多方面,例如,土地等资源的成本,等综合性的商务成本,等等。

一、国际产业转移的动因和背景

1.国际产业转移是产业升级的客观要求。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产业结构中制造业的比重趋于下降,服务业比重不断上升,部分国家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型,一般制造业的生产成本不断上升,产业竞争力下降,因此产业国际转移的步伐明显加快。同时,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也加入了国际产业转移的行列。国际产业转移的每一个阶段都与世界范围内产业升级有着密切的关系。具体地说:(1)国际产业转移一般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逐步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推进;(2)国际转移的内容通常是已经标准化的技术和产品,或在转移国已经成熟的产业;(3)国际产业转移由加工装配开始,逐步向本土化生产过渡。

2.国际产业转移是企业战略性扩张的内在需要。国际产业转移主要是由跨国公司推动的,而跨国公司对外转移的资产并不仅仅局限于衰退产业。在很多情况下,跨国公司海外发展的决策更多的是基于战略层面的考虑,包括规模扩张、分散风险、在全球范围内发挥竞争优势以及与竞争对手争夺海外市场等。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是跨国公司,一方面,跨国公司为了在更大范围内发挥垄断优势,有必要进行水平型产业转移;另一方面,跨国公司为了维护其市场垄断地位,将部分工序分离到国外,从而形成了纵向转移。

3.科技革命与知识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国际产业转移。科技进步带动了高技术产业的高速增长,促进了发达国家主导产业的更替。因此,发达国家产生了新一轮产业转移的需求。通过产业转移,发达国家不仅要把一些传统的资本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而且还将加深发达国家之间在新兴高技术领域的分工与合作。同时,知识经济的发展加大了新兴工业化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促使这些国家加快产业升级的步伐;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传递成本下降,加快了信息传播和交流。国际金融与贸易的电子化和网络化不仅为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务,而且网络和信息技术的推广还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和交易方式,为国际产业转移方式的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二、国际产业转移对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

贸易与投资自由化趋势推动了国际产业转移。在WTO多边贸易体制的协调下,为全球商品和服务交换营造了更广阔的空间。2003年,世界贸易总额达到了9.09万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为7.29万亿美元,分别是1983年和1993年世界货物贸易额的3.95倍和1.98倍。当然国际贸易的发展既是国际产业转移加快的结果,反过来又促进了国际产业转移的实现。同时,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直接投资的发展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包括曾经对外资实行过严格控制的国家对本国的外资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外资政策调整的主基调是消除FDI进入的障碍,优化外资企业的经营环境。1991—2003年间,世界各国做出的有关 FDI的政策调整共1885项,其中,有1771项措施是为了进一

步吸引外资,约占全部政策变动的94%。在双边和地区层面,各国、各地区纷纷签订了促进FDI自由化的双边或地区性协议。其中,截至2014年,中国与各国家和地区之间缔结的投资双边协定和双重征税协议的数目分别达到了101个和99个。这些政策协调活动大大提高了中国外资政策的整体透明度,增强了中国FDI流入量。发展中国家的FDI流入量在2006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为3790亿美元,比2005年的3143亿美元增长21%。中国和中国香港继续处于发展中经济体前两位,其次是新加坡、土耳其、墨西哥和巴西。非洲在2006年的FDI流入量也达到360亿美元,是2004年的两倍。

上图中,中国年收到的对面直接投资FDI承良好的上升趋势,就目前来看国际产业转移对中国的经济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上图为沿海主要城市对外直接投资数据,各沿海城市FDI也承上升态势,带动整个省份GDP的增长,在国际产业转移的影响下,中国沿海城市收到了良性的作用与引导。

5.跨国公司的扩张,逐步建立起全球一体化生产体系。据联合国贸发会的统计,目前,全球跨国公司超过了

6.5万家。1990~2001年间,全球500强跨国公司的销售额增长了3倍,而同期全球GDP(现价)仅增长了1.5倍。目前,跨国公司控制了全球50%的国际贸易、90%以上的国际直接投资、80%以上的新技术、新工艺和专利权,有70%的国际技术转让是由跨国公司完成的。这表明在国际产业转移中跨国公司已经处于支配地位。其中500强内有85%的亚太地区中心开在了沿海城市及主要一线城市。有超过60%的跨国企业表示未来亚太地区中心选址会在中国沿海城市。

诸多跨国公司相继将其亚太地区总部从日本东京、中国香港等移往国内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其中很多为世界500强企业。跨国公司通过在京、沪、津等城市的地区总部,向其在亚太地区和中国的各个子公司、工厂和办事处发出指令,进行资金、生产、贸易、人才、信息的集中整体运作。截至2002年8 月,跨国公司在华设立地区总部218家,注册资本总额达128.63亿美元,其中外国投资者出资额为120.84亿美元。据统计,截至20013年8月,在沪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累计已达148家,占全国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总数的35.8%。过去,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地区总部是以投资性公司的名义出现的。目前,现有的部分投资规模较大的投资性公司正计划向地区总部过渡。

三、国际产业转移给中国沿海城市产业结构带来的影响

迄今为止,历史上发生了5次大规模的国际产业转移,其中最近的一次就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向中国转移,由此中国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全球制造业基地。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国际产业转移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中国逐步融入了国际产业分工体系,成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最重要的国家之一。准确把握国际产业转移的特点和趋势,对于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进行的国际产业转移,主要有雁行形态发展模式和产品循环发展模式。雁行形态发展模式是后发展工业国为了弥补与工业发达国家在上的差距而采取的一种模式,后进国家的产业发展应遵循“进口—国内生产—”的模式,使其产业相继更替发展。产品循环发展模式是欧美等工业发达国家的发展过程,当后发工业国雁行形态发展模式结束后,也会进入该模式。

长期以来,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的国际产业转移主要发生在领域,但其内涵

发生着不断变化。从资源密集度来看,产业转移从早期的,逐步过渡到,再到技术、;从来看,由低附加值产业(如)发展到(如集成电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从劳动密集型的纺织化纤业,到资本密集型的、、行业,再到兼具资本、技术密集型的汽车、、电器,直到目前的技术密集型的微电子和制造业。一直以来,是我国接收国际产业转移的最主要方式。与我国的不平衡状况相对应,我国吸收国际产业转移也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地区、地区和,幅员辽阔的中西部地区只占的15%左右。这一发展状况客观上形成了东西部的产业梯度差,并给我国东西部的进一步带来了可能和机会。

长江三角洲,地处长江经济带和沿海经济带的结合部,是我国经济最发达、最活跃的核心区域之一。长三角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长三角是一个城市群的概念,主要是指以上海为中心,包括江苏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扬州、泰州以及浙江的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和台州在内的占地面积为10万平方公里的16个城市区域,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达到或接近于世界中等国家的水平,属于长三角发达地区。广义的长三角则泛指由上海、江苏和浙江三个省市组成的行政区域,即由长三角发达地区加上江苏苏北的盐城、连云港、徐州、淮安、宿迁五市和浙江西南的温州、金华、衢州、丽水四市构成。

目前长三角的发展出现了其内部各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的问题,并且这一问题日益严峻。一个比较现实、合理的解决方法是推动长三角发达地区的部分产业向长三角欠发达地区转移。先进的地区,力争通过制造业转移的机会,拉大与其它地区的差距;落后的地区,则希望通过制造业转移的机会,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

制造业既是一个带动力、拉动力很强的产业,同时,又是一个消耗性、占用性、破坏性很强的产业。其消耗性主要表现在对资源、能源的消耗,其占用性主要表现在对土地的占用,其破坏性主要表现在对环境的破坏。先进的制造业,对于拉动地区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汽车、机械、电子、装备等,不仅对经济的贡献力很大,对其它产业的带动力也很强。这些重点产业发展一个,可以带动若干个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对GDP和就业的贡献,更具有其它行业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在追求总量效应、政绩效应的思想下,重视制造业的引进,就成了地方政府无法拒绝的诱惑。事实上,一些地区依靠引进制造业,已经取得了这方面的成效,并且,他们的“成也”其它地区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因此,引入制造业,已经成为很多地区发展经济的头等大事、最重要的工作。

中国幅员广阔,劳动力众多,地区差异大,这就为产业结构的内部转移提供了足够的空间,从东部沿海到中部再到西部内地,将出现一个产业技术上的梯次。这种格局将为东部沿海制造业的技术升级,提出新的要求和空间。东部的制造业向西部转移,而东部的产业向低能耗、高回报的先进制造业及现代服务业等方面转移已势不可挡。

东部不断的提升。今后,向我国转移的将主要集中在高技术密集型、、高加工度的“三高”行业,而不再像过去以传统制造业为主。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东部地区本身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另一方面,随着东部地区的发展,原有的传统的成本优势逐渐丧失,因此,未来几年,我国将出现传统制造业由东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从而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有利景象。

四、国际产业转移在中国沿海城市新趋势

1、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投资将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热点。

服务业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热点。1990—2002年间,服务业国际直接投资流入存量达到了9 500亿美元,占同期全球FDI总流人存量的60%,而20世纪80年代服务业FDI占全球FDI的比重不足50%。从增长速度来看,服务业的外资开始超过制造业。1999—2002年间,流入全球制造业的FDI存量增长了2.03倍,而同期世界范围内服务业FDI的增幅达到了3.6倍。

从服务业产业转移的内部结构来看,贸易和金融行业一直是服务业国际产业转移最活跃的领域,20世纪90年代,流入这两个行业的国际直接投资约占服务业FDI总量的25%~40%。2002年贸易和金融业仍是吸引跨国投资最多的服务行业,分别占当年服务业FDI的29%和18%。网络、电信、电力、自来水供应及其他公用事业的FDI也出现了高速增长。美国是服务业国际产业转移的最重要输出国,2002年,美国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占9个主要服务业输出国FDI存量的2/3。

随着和的发展,在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同样,伴随着作为“世界工厂”地位的形成和发展,与国际贸易、和相关的的外商投资也越来越多。以上海为例,2005年,上海吸收外资合同金额73.1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0.2%,占全市合同金额的比重首次超过50%,达到52.9%。与需要耗费大量土地、能源的相比,现代服务业具有智力高、产出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等特点,因此发展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下一轮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上海“四个中心”(、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的定位就反映了这样的发展趋势,也为上海承接转移做出了总体的规划。这也同时意味着沿海城市产业升级与转变。

2.国际产业转移由不同产业的梯度转移逐步转向产业价值链各环节的新热点。

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跨国公司向海外转移已经由衰退产业或成熟产品的生产制造能力为主向研发、制造、销售、服务等价值链各个增值环节迅速辐射。在产品价值链中,价值链各环节的投入要素相差较大,即使在高技术行业这种差距也明显存在。在各国要素禀赋存在差异的情况下,一国的比较优势既体现在不同产业上,又反映在同一产业价值链不同环节上。跨国公司正是利用各国在价值链各环节上要素禀赋的差异,通过价值链拆分,把各个环节配置到能够满足其全球战略需要的最佳区位,不仅在跨国公司内部完成了产业整合,而且还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产业的空间分割,从而大大提高了国际产业转移的深度和广度。

目前,基于价值链拆分的产业空间分割已经成为汽车、电子、通讯设备、计算机等行业国际分工及跨国公司生产组织的主要方式。跨国公司价值链各环节的全球布点突破了国际产业转移的梯度限制。随着中国制造业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跨国公司在向中国大量转移最终产品加工组装环节的基础上,开始向制造业的上游和下游辐射,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研发、售后服务、管理投入呈上升趋势。

3.进入21世纪,发展中国家开始参与国际产业转移,其作为产业输出国的地位逐步提高。2000~2003年,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达到了 596亿美元,占同期全球FDI流出总量的7.65%, 2001~2003年间,新加坡对外直接投资占其国内资本形成的比重高达36.3%,中国香港为28.2%,印度和中国的这一比重也分别为 1.0%和0.8%。

国际产业转移中的产业集聚效应日益突出。在当今跨国公司的分工体系中,跨国公司及其战略伙伴之间形成了密切的技术关联、生产关联和市场关联。一旦跨国公司到海外投资,必然带动与其相关联的上游和下游产业的企业相继进行

跟进投资,最终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并通过集群内部的高度专业化分工,使集群中各企业共享产业关联效应。

目前,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集聚效应也已初步显现。如韩国的现代公司在山东威海设立投资项目后,已有300多家韩国的汽车零配件及相关企业进入威海投资。再如,2000年以来,中国台湾地区在大陆IC业的投资迅速扩展到上游的设计、中游的制造以及下游的封装,已经形成了较完整的产业链条,并且逐步向长江三角洲的苏州和珠江三角洲的东莞等地区集聚。

过去的国际产业转移往往只是发生在处于产业核心地位的跨国公司,以汽车行业为例,初创时,其零部件大量依靠进口,然后再逐步实现。而近年来的发展趋势则有所不同,组团式或产业链整体转移的趋向很明显。如以上海—为中心的地区形成的投资集聚区,其中苏州已经形成以明基电脑、全友电脑和为核心的

IT产业群,建立起鼠标、彩显、液晶显示器、超微半导体等多个大规模生产基地。研发、制造、服务的一体化联动将是未来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趋势,会有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基于降低成本、贴近市场等方面的考虑,将其研发、物流等非制造环节也转移到中国来。这一趋势对于我国各类开发区做好规划和招商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国际产业转移热点—外包

外包逐步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新兴主流方式。外包是指跨国公司把非核心的生产、营销、物流、研发、设计活动,分别转包给成本低的中国的企业或专业化公司去完成。21世纪初,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更加注重核心业务的发展,而将非核心业务以“外包”的方式,交由其他专业公司处理,其实质在于截取价值链中的高利润环节,缩小经营范围,将有限的资源集中配置到企业的强势领域,以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突出企业的竞争优势。德勤公司对全球42家电信运营商的调查显示,53%的企业采用外包最主要的动力是削减成本。同时,通过外包,企业能以更低廉的薪金雇用更高素质的人才,以支持更高层次的技术需求或更大的制造规模。此外,离岸外包还能充分利用世界不同时区的差异,24小时不问断地开展业务,从而大大缩短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周期。

2003年,全球外包市场达到了5.1万亿美元的规模,占全球商务活动总额的14.8%,其中,离岸外包项目占外包总项目的比例超过了 50%。预计全球外包市场将以每年近20%的速度递增,2010年将形成20万亿美元的市场。目前,外包已不再是个别企业的孤立行为,而成为跨国公司重要的发展战略和管理模式。2003年,在美国的2 600多万家企业中,采用项目外包方式的企业占到了2/3。目前,欧美公司将离岸外包项目的大部分都放到了亚洲市场。其中,先期进入这一市场的印度在软件外包市场中占有80%的份额。菲律宾、中国的离岸外包也呈加速发展之势。

五、国际产业转移带给沿海城市新变革

2005年,跨国公司占据了全世界40%的生产和90%的国际投资,的60%、的80%、科研开发的90%也是在跨国公司之间进行的。毋庸讳言,这一趋势是的必然结果。在的驱动下,跨国公司往往有着强烈的扩张欲望,而且跨国公司产业转移的投资方式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已不再是唯一的投资方式,等方式的比重将越来越大。根据这一特点,上海近年来大力发展并取得成效,至 2005年底,上海集聚了跨国公司的地区总部133家、投资性公司136家和研发中心177家。的不仅促进了上海的发展,而且对全国其他地方吸收外商投资和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产生了辐射作用,同时也带来的技术研发的变革。为节约研发经费,利用中国人才

资源,跨国公司将原创技术基地转向中国已显端倪,中国已成为跨国公司设立技术导向型研发中心的首选地。

技术研发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核心技术研发,另一类是产品技术研发。在华落户的跨国公司主要是围绕产品生产和市场的研发,为生产机构服务是其主要目的,如摩托罗拉、飞利浦、明基等跨国公司把他们的研发机构多建立在生产基地周边,在投资东莞的124家跨国公司,已相继建立了106家研发机构。而更多的跨国企业单独建立了研发中心。如下图。

中国企业亦可以借此与跨国公司以及国内企业间创建技术共享机制,共同拥有知识产权,分享技术成果研发机构与制造业基地间存在互促关系,吸引外国研发机构会对制造业基地的自身发展有积极作用。

六、面对国际产业转移的影响下的政策

截至2004年底,全国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508 941家,实际使用外商投资金额5 621亿美元,已连续11年成为FDI流入量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并已成为亚太地区FDI存量规模最大的国家。

跨国公司的产业转移对我国产业成长、技术进步以及结构调整产生了重大影响。一方面,跨国公司产业转移促进了我国制造业生产能力的提高,带动了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加快了我国技术进步的步伐,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制造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并由此促进了我国出口竞争力的提升和出口结构的升级优化。另外,跨国公司的大规模产业进入,促进了行业竞争主体的多元化,加剧了企业竞争,对国内企业产生了积极的竞争示范效应,一些国内企业从跨国公司的产业和技术转移过程中获得了学习机会,增强了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虽然跨国公司产业转移对我国产业成长和结构调整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对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安全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1)跨国公司产业转移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径偏差和外部依赖;(2)跨国公司技术转让的水平偏低,而且以生产设备等硬件技术为主。跨国公司技术溢出的范围有限;(3)由于现阶段外商投资企业出口主要采取加工贸易方式,跨国公司产业转移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我国对外贸易的低水平扩张;(4)跨国公司凭借强大竞争优势,在我国部分行业中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形成了一定的行业垄断,抑制了国内产业竞争力和市场份额的提高。国际产业转移的负面效应使国家利益与跨国公司利益产生冲突。

针对国际产业转移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利和弊,中国采取措施也需要随着情况的变化进行挑战和完善。

第一,由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与工业发达国家仍然存在着较大差距。一国在国际产业转移中的地位与其经济发展阶段紧密相连。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产业转移中主要作为承接国是普遍规律。因此,拒绝或收缩接受国际产业转移是不可取的,积极利用外资的政策应当继续坚持。

第二,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具有多层次性,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相比,有很多特殊性,特别是在基础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领域已形成较强的基础。我们必须避免拉美地区的一些大国在承接国际转移中的教训,即跨国公司控制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命脉的产业,与此同时GDP增长快但GNP并没有获得相应增长,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长期处于受制于人的境地。为了避免这种局面的出现,我国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经济安全的关键性的技术密集型产业方面,应以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为主,利用外资为辅。

第三,有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全球化和产业链在全球布点的情况下,工业已经

没有国界,因此也不存在什么民族工业。这种认识是片面的。从产业的生产过程看,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确实已超越了国界的限制,但是利益仍然有国界,其中的关键是对于资本和核心技术的控制权。所以对不同产业参与国际分工,要进行分类指导,对基础产业的国际合作我国应坚持绝对控股,对技术密集型产业要提升和争夺核心技术的控制能力。

第四,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的目的主要是弥补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两个缺口,即资本缺口和技术缺口。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解决资本缺口已不是突出矛盾。国内的资本积累能力和外汇储备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难以企及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是高新技术产业缺乏核心技术。所以利用外资的重点应转向提高质量和水平,外资进入并非多多益善、来者不拒。如何获得先进技术、增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是最突出的任务。因此,对外资进入的项目应进行筛选,要求新的投资必须是技术先进的项目。

第五,对于关系到我国产业升级且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及重大技术装备,应坚持中方控股、合作生产、转让技术为主,例如高速铁路、干线大飞机等,暂时国内企业不能制造的部件可以外购,但要加强对引进的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而不应长期依赖从国外购买。

第六,实施政府采购,推动重大技术装备的市场实现。政府的最大支持不仅在于提供多大的投入,而且在于提供多大的市场。20世纪中叶以来,政府采购成为体现国家意志、扶持本国重大技术发展的政策工具。目前,各国政府采购占GDP的比重已达10%的平均水平。政府采购支出占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国际标准是30%。近几年来,中国开始运用政府采购手段支持重大技术发展。但是,问题在于:一是规模较小,中国政府采购占GDP的比重不到1%;二是规则不全,至今没有一套系统的通过政府采购扶持本国重大技术的行动方案。为此,应尽快将政府采购纳入国家创新体系,发挥政府采购在重大技术市场实现中的作用。WTO对发展中国家的政府采购有一定的选用本国技术以及产品的优惠空间,大力扶持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技术,政府采购可向这一方向倾斜,以充分利用国际规则。建议国家在京沪高速铁路、核电站建设等重大工程建设领域出台相关政策,引导或明确要求相关工程使用国产装备。当然,在运用政府采购工具时,应注意避免保护本国落后企业的问题。

第七,尽快推进国内企业与外资企业的税率并轨,使国内企业与外资企业处于同等的竞争条件,以增强内资企业的竞争力。

七、国际产业转移对中国沿海城市地区的启示

最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特点反映了各国和各地区对自身经济发展状况的认识和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定位。在产业调整和升级的过程中,长三角区域与这些国家和地区有许多相似点,因此可以借鉴他们的经验。

长三角欠发达地区不能一味照搬日本和韩国等国家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模式和经验,必须在战略和战术上进行适应性调整。在战略上,必须强调走“开放与共赢”的化道路。既要保持该区域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的比较优势,也要为长三角发达地区留有足够的发展空间;既要对该区域战略产业提供一定的保护与扶持,也要为各类资本的进入与发展提供一个相对公平、开放与透明的竞争舞台。

1、产业政策是长三角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保障

虽然竞争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但国际经验和我国的实践表明,在结构变化剧烈的时期,如果没有配套的产业政策来弱化产业结构调整或升级对某些部门的冲击,结构变化的过程就会受阻,经济的稳定性就会受到影响。产业政策可

以实现资金、人才、信息等要素在短期内大规模的重新配置,为产业结构的调整或升级提供市场无法提供的大环境。

九州曾是日本的主要煤炭产区,但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煤炭的开采条件开始恶化,而且受到廉价进口石油的巨大冲击,日本政府最终决定在60年代初期放弃对这一煤炭区的扶持和保护。这一决定导致大片煤井关闭、十几万煤炭就业者以及数十万家属的工作和生活失去了保障。日本政府马上制定了一系列产业政策,如设立专门的机构并向其提供资金和给予土地转让权,使其主持在九州开发适合制造业发展的新工业区;以优惠政策吸引其他地区的家前来投资,对这类投资者给予财政、税收和等各方面的优惠;对雇佣煤炭工人及其子女的企业给予补助,对那些愿意对失业煤炭工人进行培训后再雇佣的企业,政府将负担其培训费用。这些产业政策成效显著,到20世纪70年代初,九州这块旧工业区上已建立起76个新工业区,大量新企业和从其他地区迁来的企业入驻,整个工业开发区的利用率高达85%;原来的煤炭工人及其家属基本找到了工作,没有发生严重的失业问题。

随着我国成为WTO的成员国,长三角各区域现在面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竞争对手,应该主动借鉴日本等东亚先行发展国家制定和执行产业政策的理论和经验。应及时地运用产业政策帮助各区域有目的、有步骤地改革自身的产业结构,改善产业布局,保护尚未成熟的主导产业,为实现各区域经济发展融入全球一体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提供正确的指导和有力的保障。

2、充分利用产业转移促进长三角结构调整和升级

将长三角发达地区的夕阳产业或者不适宜继续发展的产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为朝阳产业和适宜在本地区继续发展的产业提供了发展空间,从而为本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创造了契机。因此,不能只转移而不调整、不升级,而应将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产业转移对人才、资源、资金等要素的重新配置作用,服务于新产业的引进、扶持以及主导产业的巩固。例如日本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向亚洲“四小龙”、东盟四国转移大量轻工业及一部分重化工业的同时,对从这些产业分流出来的劳动力进行了大规模的再就业培训。同时,日本进一步放开人才市场,鼓励劳动力进入新兴产业;设立专门基金,扶持企业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降低企业的研发成本;对原有工业区进行基础设施的重新建设和改造,提高信息化程度等。

3、最大限度地发挥比较优势

这是长三角域内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优化的根本原则。无论是日本学者赤松要提出的“雁行发展理论”,还是美国学者费农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其本质都是比较优势的变迁和转移。长三角各区域不应盲目地追随国际潮流,因为每个区域的比较优势都存在差异,同一个区域的比较优势也会随着各种内外部因素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在进行长三角域内产业转移和各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时,一定要先通过对不同区域的横向比较了解各区域的比较优势,还要通过对各区域内部的纵向比较了解本区域内大城市、中小城市、乡镇以及比较优势的差异。这将为正确制定各区域的产业政策树立、合理的标准,为高效、有力地执行这些政策打下坚实的基础。

合理地将国际产业结果带来的影响全部吸收消化转化为经济与科技飞速发展的动力。

[1] 俞国琴:地区产业转移[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

[2] 戴宏伟:国际产业转移与中国制造业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 李作战:全球产业转移背景下如何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J].企业经济,2007(4).

[4]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原则和思路[J].中国产业经济动态,2007(3).

[5] 陈永华:国际、国内产业转移与江苏沿海经济发展[J].江苏商论,2007(9).

2019年中国产业外迁研究:产业转移的触发条件与转移规模的测算依据

2019年中国产业外迁研究:产业转移的触发条件与转移规模 的测算依据

目录 1.东北亚地区产业转移进程概览 (3) 1.1.中国台湾 (4) 1.2.韩国 (7) 1.3.日本 (8) 1.4.东北亚地区产业转移模式的共性 (10) 2.当前的中国制造位居全球产业链何处? (11) 3.产业转移的触发条件与转移规模的测算依据 (14) 4.产业外迁是否一定意味着行业走向衰落? (18) 5.中国产业转移未来10年或达2万亿以上,占比当前工业增加值 6.5%左右 (21)

1.东北亚地区产业转移进程概览 产业转移的背后是产业链国际分工的重新调整。我们试图通过观察东北亚地区日本、韩国、中国台湾产业转移的过程,来判断中国产业转移的规模、路径与影响。 关于产业转移,经典经济学理论从国家间比较优势、产品的不同生命周期入手对产业转移进行了理论分析: (1)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来看,产业转移由产品的成熟程度所致。产品的在不同阶段分为创新产品、成熟产品与标准产品,三者依次递进,创新产品的生产集中在国内,成熟产品的生产开始逐步向其他发达国家进行转移,标准产品的生产则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图1产品生命周期下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变化 生 产 量与 消 费 量 创新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段标准化产品阶段 时间 (2)比较优势角度来看,国际间产业转移首先从本国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边际产业)开始,并依次进行转移。在这个过程中,东亚地区国家采用进口替代战略与出口导向战略相结合(雁阵模型),通过进口提升本国技术水平,再进而通过改善生产,并通过开发国外市场,以出口进一步拉动增长,当产业比较优势消失后,再度进行产业转移。

中国开放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

中国开放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 图片: 首批沿海开放城市 概述: 1983年底和1984年初,邓小平同志亲自视察深圳、 珠海、厦门经济特区,充分肯定了办特区的成功经验,回 京后于2月24日就对外开放和特区工作作了重要谈话, 提出:“除了现在的特区之外,可以考虑再开放几个点, 增加几个港口城市,这些地方不叫特区,但可以实行特区 的某些政策。” 3月中旬,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宣布,中央决定扩大厦门经济特区的范围,并在沿海一线,北自辽宁的大连,南到广西的北海,选择若干城市采取某些特殊政策作为开放城市。3月26日至4月6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和国务院联合在北京召开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胡耀邦、赵紫阳等人和有关省、市、自治区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建议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沿海港口城市对外开放的主要内容是:(一)扩大这些城市的自主权,使其有充分的活力去开展对外经济活动;(二)对前来投资的外国人士、华侨、港澳台同胞及其公司、企业予以优惠待遇,以利于更好地利用外资和引进技术。座谈会还讨论了进一步搞好对海南岛的开发建设。这是继1979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建立深圳、珠海、度门、汕头4个经济特区以来的又一次对外开放的重大步骤,1985年3月,国务院批准营口市“享受沿海开放城市某些权限”。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后,中共中央、国务院进一步开辟了海南岛以及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和闽南厦(门)漳(州)泉(州)三角地区为对外开放地区。这样,形成了从“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有中国特色的对外开放的总体格局。

国际产业转移历程中的四次浪潮

国际产业转移历程中的四次浪潮 1、第一次浪潮发生在第一次科技革命后期的18世纪末19世纪上半叶,产业转移的路径是从英国向欧洲大陆和美国转移。第一次科技革命完成后,英国成为当时名副其实的、也是第一个“世界工厂”。当时仅占世界人口2%的英国,在19世纪前70年里,一直控制着世界工业生产的到,世界贸易的到1/ 4。" 第一次国际产业转移的输出地是英国,目的地主要是法国、德国等欧洲大陆国家以及北美。美国作为一个新兴国家,是这次国际产业转移的最大受益国。美国作为英国的殖民地,又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和资源条件,使“工业革命的新技术先在北美殖民地尔后又在美利坚合众国遇到了肥沃的土壤……到18世纪70年代美国独立战争时,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上大约有200个造铁厂,年产铁约3万吨。超过它的只有英国本土、法国、瑞典和俄国”。正是对这次来自英国的国际产业转移的承接,奠定了美国后来领跑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物质和技术基础,我们可以设想,如果没有美国对英国的产业转移的承接或承接的力度不是足够大,那么,世界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爆发时间就要推迟,产生的影响力就要大大缩水。美国以承接第一次国际产业转移为历史前提,以领跑第二次科技革命为技术基础,才推动了本国工业的迅速发展,并在19世纪末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强国,当之为愧成为世界工业发展史的第二个“世界工厂”。可以说,第一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推动了“世界工厂”的第一次变 1迁。 2、第二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产业转移的路径是从美国向日本和原联邦德国转移。20世纪50年代,美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大背景下,对其国内的产业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将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转移到日本和原联邦德国,美国国内主要致力于集成电路、精密机械、精细化工、家用电器和汽车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美国之所以将国内的部分产业转移到日本和原联邦德国,首先是处于冷战状态下的国际政治格局所决定的。

产业转移研究综述

产业转移研究综述 摘要: 关键词: 关于产业转移,已越来越多引起各界的重视。2008年4月在武汉举行的第三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提出的口号就是:“承接产业转移,实现中部崛起”。着充分说明了产业转移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作用,是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途径。 正因为此,学术界十分重视产业转移研究,并出了不少研究成果。现本文予以走在那综述,旨在推动研究的深入。 一、关于产业转移的定义 苏华、杨三冠在其撰文《国内外产业转移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J](载《价格月刊》2008年滴1期)。认为:所谓产业转移是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等因素发生变化后,产业从某一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国家和地区的一种经济过程。按照涉及的地域范围,产业转移包括国际产业转移和区际产业转移。国际产业转移是指某些产业由某些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它是伴随着国际直接投资而产生的,突破了国界线的地域限制。区际产业转移是指某些产业由一个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地区,它完全发生在一国之内,没有突破国界线的地域限制。 冯启文在其撰文《金融危机下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机遇与挑战》[J].(载《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第8期),认为:产业转移是指产业由某些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国家或地区,是一种产业空间上移动的现象。是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的变化,引起产业在一国内部,以企业为主导的转移活动。是一个具有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动态过程。是通过生产要素的流动从一个区域转移到另一个区域的解决行为和过程,是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主要途径。 二、产业转移的理论基础 关于产业转移的理论基础李晓青等归纳为4种: 1、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 美国发展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W.Arthur Lewis)在《美国经济秩序的演变》一书中指出,20世纪60年代,由于二战后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率几乎为零,而工业又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引致非熟练劳动力不足,某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产品生产可以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进行,而发达国家所需劳动密集型产品则从发展中国家进口。据此,区域经济学家们把它深入到国际(区域)产业转移问题的研究领域。 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1966年哈弗大学商学院教授雷索德.费农(Raymond Vernon)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当产品处于创新阶段时,本国生产具有竞争优势,产品可以采取出

国际产业转移与福建产业定位

国际产业转移与福建产业定位 1 国际产业转移推动福建产业结构的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对外开放的加大,福建省引进的外资规模也日益增加。由外商直接投资带动的国际产业对该省的转移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是1978-1987年,国际产业转移起步发展阶段。随着市场开放,外资从小规模试探逐步加快进入,1984-1987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平均为7千万美元。1985年首次突破1亿美元。从1979年至1987年,全省累计承接国际资本转移 3.01 亿美元。(2)第二阶段是1988-1995年,國际产业转移高速发展阶段。1988-1993年期间,除个别年份外,每年外商直接投资金额都成倍增长。尤其是大型跨国公司自90年代开始进入福建,较多投资于资金、技术密集型项目。从1988年至1995年,这一时期全省累计承接国际资本转移134.28亿美元。(3)第三阶段是1996年至今,国际产业转移平稳发展阶段。外商直接投资在经历1999年和2021年小幅下滑之后,2021年有了明显增加,达到47亿美元。同时进入世界500强的跨国公司来闽投资增多,国际转移产业结构得以优化。从1996年至2021年底,这一时期全省累计承接国际资本转移369.31亿美元。 由外商直接投资带来的国际产业转移对福建产业结构变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促进福建产业结构的工业化。 改革开放以来,外商对第二产业的投资比重一直保持较高水平,推动了全省产业结构的工业化(见表1)。2021年外资在第二产业的比重达到79.5% ,远远高于全省总体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所占48.7%的比重,两者相差30.8个百分点,这表明外资已成为推动产业结构工业化的重要力量。2021年,规模以上“三资”工业企业的产出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出的份额是:工业总产值占59.55% ,工业增

产业转移答案

探究一产业转移的原因 (1)相同点:三家工厂的加工地都在我国。不同点:a厂是原料和市场均在外,b厂的原料地在国外、产品市场在国内,c厂的产品市场在国外、原料地在国内。 (2)a厂是典型的两头在外,主要是为了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资源;b厂主要是受我国庞大的市场吸引;c厂既利用我国的资源优势,又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优势。 (3)在区位选择上,a厂家选择在我国离日本(原料地和市场)比较近的青岛,b厂家选择在对我国汽车市场有很大辐射作用的中心城市——北京(且北京自身市场潜力较大),c厂家选择在有优惠条件的且交通方便的特区城市——深圳。 (4)为了选择原料供应、产品加工和销售的最优区位,减少生产成本,扩大销售规模,获得规模效益。 探究二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1.(1)①日本,②韩国、我国台湾和香港地区,③我国东部地区,④我国中西部地区。 (2)劳动密集型产业。20世纪50年代,日本处于工业化初期,劳动力价格低廉,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经济的迅速发展;20世纪60年代,日本经济水平提高,劳动力成本上升,且为了本国的产业升级而将此产业进行转移。 (3)劳动密集型产业呈现按经济发展水平由高向低逐次转移的规律。 2.(1)企业内部交易成本很高。 (2)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生活和生产等基础设施较好的地区才能设置为出口加工区。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服务意识,改善投资环境以减少企业内部的交易成本。 3.(1)从历史发展来看,我国汽车市场快速发展;从国际市场来看,我国汽车市场潜力巨大。 (2)发展中国家汽车普及率低,发达国家汽车普及率高。这为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3)政策的支持进一步加大了我国的汽车市场,促进了国际汽车产业的转移。 (4)我国劳动力价格低廉,消费市场广阔,汽车整车运输不便;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产品可降低生产成本。 探究三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1)二战后日本的主导产业由轻工业起步,50年代中期转向发展重化工业,进入80年代转向发展高新技术工业,产业结构不断升级。 (2)就业机会减少,环境质量提升。 (3)形成“产业转移出去的多,转移进来的少→国内生产投资不足,生产困难→市场萎缩→产业向外转移,外资不愿进入”的恶性循环。此外,外迁或外建也导致了企业生产技术的下降,削弱了产品的竞争能力。 2.(1)发达国家应重点发展处于开发期、增长期的产业,发展中国家应该发展成熟期和衰退期的产业。日本和韩国应该发展开发期、增长期的产业。 (2)“微笑曲线”向我们揭示了一个现象:在抛物线的左侧(价值链上游),研发环节的附加价值逐渐升高;在抛物线的右侧(价值链下游),随着品牌运作、销售渠道的建立,附加价值逐渐上升;而作为劳动密集型的中间制造、装配环节不但技术含量低、利润空间小,而且市场竞争激烈,容易被成本更低的同行所替代,因此成为整个价值链条中最不赚钱的部分。 (3)加工环节的附加值很低,即利润很低,但一般耗用的劳动力和资源较多。而技术含量高、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产业和高附加值的生产环节留在国内,可以保持自己的技术和优势并获取高额利润。 (4)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在接受产业转移时,最好能引进处于研发期、增长期的产业及高附加值的生产环节。韩国的政策就是避免总跟在发达国家的后面。 3.(1)产业移出地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经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减少;因环境污染减少,环境质量提高。 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劳动力从第二产业移向第三产业,国民经济收入提高(幅度高于产业移入地)。 (2)产业移入地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经济对自然资源大量消耗;因环境污染加剧,环境质量下降。 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劳动力从第一产业移向第二产业,国民经济收入提高。 1.B 2.C 3.D 4.D 5.B 6.(1)改革开放的政策,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广阔的市场。

中国一二三线城市排行榜及明细

中国一二三线城市排行榜及明细 前段时间看了很多关于白领逃离一线城市转战二线城市的帖子。对于这个一线二线城市的定义产生了兴趣。在各大网站论坛仔细查阅了一下,由于没有官方机构发表过类似排行,总结后找出了两个相对广泛认可的排行榜,供大家参考下,也许你的家乡也不错。 排行榜1:从区域中心的角度定义中国大陆的一二线城市 (这是结合国家行政战略的未来格局,现实中略有出入另议) 大区机构,系指设立于非首都城市,但对本省(市)之外区域具有一定管辖职能的国家机关派出机构。通过对各城市重要大区机构的设置,可以约略判定该城市在全国各区域范围内的城市影响力,并可由此大概划分一二三线城市。以下选取出可以代表国家军事、通讯、交通运输、科教、水利、电力、环保等关乎国计民生的最重要10种机构。 1 中国七大军区驻地:北京、沈阳、兰州、济南、南京、成都、广州 2 中国八大通信、交换中心局城市:北京、上海、沈阳、西安、南京、武汉、成都、广州 3 中国七大民航管理局所在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沈阳、乌鲁木齐 4 中国十七个铁路局所在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沈阳、郑州、济南、兰州、成都、南昌、哈尔滨、南宁、昆明、呼和浩特、乌鲁木齐、太原

5 中国九个国家土地督察局驻地:北京、沈阳、上海、南京、济南、武汉、成都、西安、广州 6 中国人民银行九个大区分行城市(总行:北京):沈阳、天津、上海、南京、武汉、广州、西安、成都、济南 7 中国科学院十二个分院城市(中科院:北京):长春、沈阳、上海、南京、武汉、广州、成都、昆明、西安、兰州、合肥、乌鲁木齐 8 中国六大电网所在城市:北京、上海、西安、沈阳、武汉、广州 9 中国六大流域水利委员会驻地:长春天津郑州蚌埠武汉广州上海 10 环保部五大环境保护督察中心:沈阳南京成都西安广州 综合分析: 北京,上海、广州属于一线城市。 沈阳、成都、西安、武汉、重庆、天津、南京属于准一线城市。 深圳、济南、兰州、乌鲁木齐、长春、珠海、南宁、郑州、昆明、哈尔滨等属于二线城市。 其他以及一些未入选城市,属于准二线及三线城市。 排行榜2:中国城市等级排名榜 (结合城市经济辐射实力以及发展潜力,现实中略有出入另议) 第一级:直辖市、特别行政区、GDP大于1600亿且市区人口大于200万的城市

国际产业转移与福建产业定位

国际产业转移与福建产业定位 摘要:以外商直接投资为主体的国际产业转移有力地推动了福建产业结构的升级。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产业转移 北上”趋势明显,该区域产业结构升级面临严峻挑战。在新的国际产业转移背景下,福建产业定位的关键在于强化产业分工和专业化。 关键词:国际产业转移;福建;产业结构;定位 1国际产业转移推动福建产业结构的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对外开放的加大,福建省引进的外资规模也日益增加。由外商直接投资带动的国际产业对该省的转移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是1978-1987年,国际产业转移起步发展阶段。随着市场开放,外资从小规模试探逐步加快进入,1984-1987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平均为7千万美元。1985年首次突破1 亿美元。从1979年至1987年,全省累计承接国际资本转移 3.01 亿美元。(2)第二阶段是1988-1995年,国际产业转移高速发展阶段。1988-1993年期间,除个别年份外,每年外商直接投资金额都成倍增长。尤其是大型跨国公司自90年代开始进入福建,较多投资于资金、技术密集型项目。从1988年至1995年,这一时期全省累计承接国际资本转移134.28亿美元。(3)第三阶段是1996年至今,国际产业转移平稳发展阶段。外商直接投资在经历1999年和2000年小幅下滑之后,2004年有了明显增加,达到47亿美元。同时进入世界500强的跨国 公司来闽投资增多,国际转移产业结构得以优化。从1996年至2004

年底,这一时期全省累计承接国际资本转移369.31亿美元。 由外商直接投资带来的国际产业转移对福建产业结构变动产生 了积极的影响: (1)促进福建产业结构的工业化。 &n bsp; 改革开放以来,外商对第二产业的投资比重一直保持较高水平, 推动了全省产业结构的工业化(见表1)。2004年外资在第二产业的比重达到79. 5% ,远远高于全省总体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所占48. 7% 的比重,两者相差30. 8个百分点,这表明外资已成为推动产业结构工业化的重要力量。2004年,规模以上三资”工业企业的产出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出的份额是:工业总产值占59. 55%,工业 增加值占57.71%,产品销售收入占59.42%,利润总额占69.28% , 资产总额占54. 64%,均已占到1/2甚至更高的比重。 (2)促进福建产业结构向重化工业化发展。 20世纪80年代,国际产业转移的特点是以轻纺产品为主的劳动 密集型产业大量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福建省得改革开放之先,主要承接了来自港澳台和东南亚地区的以轻工制成品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进入90年代以后,在全省承接的国际转移产业中除原先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外,还包括电子信息产业,以及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 这一阶段的产业转移趋势同全省产业结构的升级发展基本一致。20 世纪90年代以后,全省重化工业在工业结构中的比重稳步上升。2002

产业转移理论综述论文

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综述 摘要:本文从产业转移的概念、理论模式、战略与对策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四个方面对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的现状作了简要概括,并指出随着产业转移规模的扩大及转移方式的多样化,产业转移理论顺应实践需要所产生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方向,预示着产业转移理论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产业转移;区域;产业结构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industrial transfer of the concept, theoretical model, strategic and countermeasures and development in china four aspects to industrial transfer theory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research are briefly summarized, and points out that with the expansion of the scale of industrial transfer and transfer the diversification of, the industrial transfer theory to practice need generated research methods and research direction, and indicates the industrial transfer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the theory. keywords: industrial transfer; area; industrial structure 产业转移既是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全球战略的重要手段,也是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实现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它是指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把产业的这种空间移动或空间迁移现象。在广义上的产

国际产业转移与国际直接投资的新趋势

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企业管理国际产业转移和国际直接投资的新趋势 专业:国际商务硕士 姓名:罗琮 学号:201301360030

摘要: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国际分工格局和生产组织方式的深刻变革,国际产业转移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本文先分析了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动因和特征,继而又分析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最后结合两者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中国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中,如何进行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 关键词:国际产业转移、国际直接投资、产业升级 一、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趋势 国际产业转移是各国产业结构升级和开放经济的结果。在过去的国际产业转移中,产业转移的类型是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到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产业转移的主体是从相对发达的国家转移到次发达国家再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逐层推进,产业转移的阶段是从加工贸易到零部件和原材料的本地化生产,产业转移的技术通常都是进入标准化产业阶段的技术。国际产业转移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只是不同的时期在不同区域之间转移,不同的时期转移的内容不同。未来一段时间内,国际产业转移将呈现如下的发展趋势: 1.国际产业转移将延续结构高度化的趋势 这里的结构高度化指的是产业结构不断提升的意思。今后,向我国东部地区转移的制造业将主要集中在高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高加工度的“三高”行业,而不再像过去以传统制造业为主。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东部地区本身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另一方面,随着东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原有的传统制造业的成本优势逐渐丧失,因此,未来几年,我国将出现传统制造业由东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从而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有利景象。 2.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投资将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热点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同样,伴随着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地位的形成和发展,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国际物流相关的服务业的外商投资也越来越多。以上海为例,2005年,上海第三产业吸收外资合同金额73.1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0.2%,占全市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的比重首次超过50%,达到52.9%。与需要耗费大量土地、能源的制造业相比,现代服务业具有智力要素密集度高、产出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等特点,因此发展第三产业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下一轮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上海“四个中心”(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的定位就反映了这样的发展趋势,也为上海承接服务业转移做出了总体的规划。 3.国际产业转移出现了组团式或产业链整体转移的趋势 过去的国际产业转移往往只是发生在处于产业核心地位的跨国公司,以汽车行业为例,上海大众初创时,其零部件大量依靠进口,然后再逐步实现国产化。而近年来的发展趋势则有所不同,组团式或产业链整体转移的趋向很明显。如以上海—苏州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形成台湾信息产业的投资集聚区,其中苏州已经形成以明基电脑、全友电脑和华宇电脑为核心的IT产业群,建立起鼠标、彩显、液晶显示器、超微半导体等多个大规模生产基地。研发、制造、服务的一体化联动将是未来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趋势,会有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基于降低成本、贴近市场等方面的考虑,将其研发、物流等非制造环节也转移到中国来。这一趋势对于我国各类开发区做好区域产业规划和招商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认真研究。 4.跨国公司成为国际产业转移主体,投资方式多样化

中国产业转移及其对就业的影响

我国产业转移及其对就业的影响 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两个重要目标。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高速增长, GDP年均增长率达到8%,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年均增长更是高达9·8%。但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经济发展也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中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以及当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在中国,奥肯定律是失效的,中国经济的高增长并没有伴随着高就业率。很多学者呼吁经济转型,呼吁靠投资带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必须要改变、靠出口带动的增长模式也必须要有改变,靠制造业的模式也要改变,要更多地发展第三产业。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增长最快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发展对世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重点。 资源是稀缺的,过分追求工业化必然造成环境的压力,中国逐渐改变建国初期大力发展重工业的战略,但是处于在工业化中期的中国,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其地位不会改变。中国政府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的政策调整上一直进行着多方博弈,一方面要顾及21世纪的宏伟目标,实现民族复兴而大力发展经济;一方面也要顾及民生,为实现共同富裕,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我国产业转移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但是还是第二产业比重最大。次贷危机以来,我国的经济也受到剧烈波动,在国家经济刺激下,我国经济形势好转。但是由于人民币升值以及当前黄金、石油价格的连续上涨以及的国际贸易壁垒等因素,我国经济发展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经济刺激政策的长期有效性还有待市场验证。投资、出口和消费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过分的依靠国际市场必然会增加经济的不确定性,我国经济体制需要一系列改革,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步伐,减少对国际市场的过分依赖,增强我国实体经济抵御系统风险的能力。 二、我国产业转移现状与趋势 中国对国际产业转移的承接一直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而向前推进的。良好的制度基础和优越的要素禀赋,使中国赶上了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第

关于国家沿海战略带来的机遇

关于国家沿海战略带来的机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从辽宁到广西形成了一条中国经济发展龙头的开发地带。是中国对内推动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对外开放的重要前沿阵地。 这一地带的典型代表是;辽宁沿海经济带(研究中);天津滨海新区;河北曹妃甸开发区;河北渤海新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待批复);江苏沿海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海南国际旅游岛等。 这一区域地带的显著特点是:是中国经济最活跃、吸引外资最多、经济总量最大、对国家贡献最大、对外影响力最大的区域。同时也是房地产发展最繁荣、房价最高的区域,还是投资者投资增值最大的区域! 现在中国沿海城市又一次面临更大的机遇和挑战! 沿海房地产开发热潮蓬勃兴起,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山东蓝色半岛经济区、环渤海都市圈等快速推进,这是继80年代沿海城市开发以来为滨海地产开发和投资再次注入的一针兴奋剂。 一、为什么要特别重视国家沿海开发战略呢? 国家之所以重视沿海战略开发,主要是因为以下这样几个因素: 1、世界格局。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与美国的贸易日益扩大,人民币不断升值,挑战以美元为主导的世界货币体系。中国的经济增长占全世界经济的17%,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出口额和进口额已经占到了60%,明显成为为典型的外向型经济。在这种世界格局下面,中国在世界经济领域越来越彰显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2、大国崛起。目前中国是美国的最大债权国,也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2009年,中国的GDP为49,090亿美元,日本GDP50,849亿美元,相差一千亿美元左右。由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今年中国GDP增长速度在8%以上,今年底中国将超越日本成为第二大经济大国。 3、产业创新。中国经济亟需结构性调整,我国以服务业、纺织、家电为主的中小企业面对2008年金融危机,企业整体效益下滑,一部分企业出现了停产、半停产状态,甚至破产倒闭。中国经济亟需创新技术的应用,中国生产8亿件衬衫,才能换一架空客380,可想而知,要浪费多少能源、资源,和廉价劳动力?中国经济转型、产业创新与调整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制约瓶颈。 4、环保压力。中国现在的温室排放已经到了全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到2025年,中国将

国际产业转移分析报告

分报告一:国际产业转移 一、国际产业转移理论概述 1.1 国际产业转移的基本内涵 国际产业转移是指某些产业由某些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些国家和地区。它是一个具有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动态过程,一个包含着国际产业贸易与国际产业投资的综合过程。它既是对产业构成要素的国际移动的描述,也是对产业形成与演进历史的梳理。 国际产业贸易往往意味着转入国必需的某些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技术设备、原辅材料、中间产品的输入,因而对转入国产业结构发生影响。在一系列严格的假设条件下,它有助于转入国产业成长与结构转换。也就是说转入国可以利用这些技术设备、原辅材料、中间产品,建立新的工业部门,改造传统产业部门。国际产业投资往往意味着资本、技术等的直接输入,在一系列严格的假设条件下,也能产生与国际产业贸易相同的结果。 国际产业转移是从外在形式来看,与相关国家相关产业之间的贸易和相关国家相关产业之间的投资并无二致。但发达国家与转入国之间的绝大部分贸易,实际上是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两国产业之间的贸易,因此,我们称它为国际产业贸易。发达国家在转入国的投资,尤其是直接投资,一般是伴随着资本输出的较先进技术产业的输出,或者说发达国家较高发展水平的产业向转入国较低发展水平的产业

投资,因此,我们称它为国际产业投资。当产业贸易与产业投资所引起的累积性产业成长达到一定程度时,某些产业在转入国更具有竞争优势时,大规模的产业转移便会发生,从而引起产业转入国与产业转出国产业结构的革命性转换。 转出国之所以进行产业转移,是因为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也是它们开发使用过时技术,实现最后价值增值的需要。它们不可能通过转让高新技术来培植与自己竞争的对手以追逐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资本输出。产业转出国吸收产业转移通常是谋取外来投资的外部经济效应,即获得技术、管理经验、训练人员以及其它的前向联系效应和后向联系效应 1.2 国际产业转移的影响 对于转出国而言,从短期来看,国际产业转移对于发达国家也有负面影响,如对国内就业水平的影响和本国产业“空心化”现象。但从长期来看,其正效应大于负效应。因为归根结底,它为本国的结构转换提供了绝好契机。产业转移的条件是该产业产品不可能在本国生产已经失去了昔日的比较优势,不再具备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这样的产业转移出去,可以为那些附加值高的新产业提供更多的资本和劳动力。 鉴于我国目前主要作为产业转入国参与国际产业转移,我们下面着重分析国际产业转移对转入国的影响。 示范效应、溢出效应、关联效应和竞争效应

中国产业转移及其对就业的影响

我国产业转移及其对就业的影响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两个重要目标。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高速增长,GDP年均增长率达到8%,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年均增长更是高达9 8%。 但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经济发展也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中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以及当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在中国,奥肯定律是失效的,中国经济的高增长并没有伴随着高就业率。 很多学者呼吁经济转型,呼吁靠投资带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必须要改变、靠出口带动的增长模式也必须要有改变,靠制造业的模式也要改变,要更多地发展第三产业。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增长最快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发展对世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重点。 资源是稀缺的,过分追求工业化必然造成环境的压力,中国逐渐改变建国初期大力发展重工业的战略,但是处于在工业化中期的中国,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导 其地位不会改变。 中国政府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的政策调整上一直进行着多方博弈,一方面要顾及21世纪的宏伟目标,实现民族复兴而大力发展经济;一方面也要顾及民生,为实现共同富裕,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我国产业转移的重要性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但是还是第二产业比重最大。 次贷危机以来,我国的经济也受到剧烈波动,在国家经济刺激下,我国经济形势好转。 但是由于人民币升值以及当前黄金、石油价格的连续上涨以及的国际贸易壁垒等因素,我国经济发展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经济刺激政策的长期有效性还有待市场验证。

投资、出口和消费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过分的依靠国际市场必然会增加经济的不确定性,我国经济体制需要一系列改革,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步伐,减 少对国际市场的过分依赖,增强我国实体经济抵御系统风险的能力。 二、我国产业转移现状与趋势中国对国际产业转移的承接一直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而向前推进的。 良好的制度基础和优越的要素禀赋,使中国赶上了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 的第四次的国际产业转移,并成为这次国际产业转移受益最大的国家,维持了经济 的持续高速增长,创造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奠定了中国作为世界制造大国的地位,成为世界上制造业高、中、低端产业链条相对比较完善的少数国家之 。 目前我国正进入东中西部产业转移的发展期。 2000年以来,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产业转移呈现出以下五个趋势: 一是产业转移规模越来越大;二是转移的产业主要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转移的势头强劲;三是对资源能源依赖较强的上游产业转移趋势明显;四是来源地相对集中,大都来自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等地;五是与东部地区相邻且交通运输条件较好的中西部省区,在吸引产业转移方面占据明显优势。 在今后一个时期里,东西部产业转移趋势还会继续加强并呈现新特点: 一是产业转移的层次会逐步提高;二是产业转移从原来的单个项目、单个企业,或者说是单个产业,转变为包括产业的整体性转移;三是产业转移的主导角色转变,从政府的主导作用向企业主导作用转变;四是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面临更大的挑战。 三、我国产业转移对就业的影响及其带来的就业机遇(一)产业转移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产业转移对就业机会和就业结构均会产生重要影响。 对产业承接地区而言,伴随着产业转移,相应的就业机会也会转移到产业承接国,产业承接国从而获得了直接的就业促进效应。 同时,随着产业结构的提升,该地区就业劳动力结构也向受教育程度更高的专

这才是真正的中国城市格局

这才是真正的中国城市格局 中国依然处于发展大浪潮当中,城市格局是由经济结构变迁决定的,而且变化日益微妙,如果不能从深层次上分析这个问题,就永远只能停留在“数字”表面。 请记住:在中国“数字”不会带来任何真相的,更说明不了任何本质问题!中国的真相既不像愤青眼里那么极端,也不像新闻联播里那么堂皇。你只要用“心”,那些虚荣的信息都会被过滤,入不了你的法眼,剥去一层层外皮,真相就自然呈现。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中国城市格局的问题! 首先,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事实:在中国,凡是沿海的经济发达省份,都会有一个“经济中心”城市,其经济发展水平要比“省会”城市高,自南向北依此为:广东的深圳VS广州、福建的厦门VS福州、江苏的苏州VS南京、山东的青岛VS济南、辽宁的大连VS沈阳。也就是说,这些省份都有一个“经济中心”和一个“政治中心”,这叫“政商分家”。只有“政治”和“商业”分家了,经济才能真正的发展,这也是中国第一阶段改革开放的成果,沿海省份经济硕果累累。 同时,我们也会发现,凡是经济欠发达的内地省份,本省经济就会出现“省会独大”的经济现象。比如:湖北的武汉、

湖南的长沙、四川的成都、安徽的合肥、陕西的西安、山西的太原、新疆的乌鲁木齐、云南的昆明等等。这叫“政商不分”,“政治”和“商业”纠结在一起,这些地方的经济往往是依靠“行政”手段堆砌起来的。 这就是“内地”跟“沿海”的区别,经济结构不一样。“省会一家独大”和“两个城市遥相呼应”相比,很明显后者更具协调性、分工性,当然这也是改革开放的政策倾斜导致的。而我更想说的是:对于制定政策的领导而言,为什么那么多内的省级领导依然看不到这个问题呢?比如安徽,这么多年来一直坚持举全省之力建设一个“合肥”。凡是去过合肥的人都知道,论及外表它算是富丽堂皇了。但是一个省会的富丽堂皇跟该省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是没有任何关系!更何况,合肥本地人均收入其实很低,也不能跟其外表成正比。 究其本质,是领导们太喜欢、太在乎自己的家园了,因为他们都是住在“省城”里的。他们难道不明白:要想使一个省的经济水平得到发展,必须“政商分开”,政治的归政治,商业的归商业。选择一个城市作为“经济中心”跟省会遥相呼应,这叫分工明确、定位精准,这样既出政绩,老百姓生活又能提高。乱炖是做不出好菜的! 安徽如此,四川、湖北、湖南、陕西、山西都是如此!现在大家知道为什么有些省会生产很富丽堂皇,而该省的百姓却很穷了吧。所以大家看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不要看新闻、

产业转移模式的理论研究综述

(下转第46页) 5 《华商》 【摘要】就目前的研究理论而言,对产业转移的研究主要 集中在产业转移的概念及类型、产业转移的理论学习和借鉴、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产业转移的效应等方面,对产业转移模式的研究总体来说少,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清晰的分析框架。本文主要是对国内外产业转移模式理论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并认为在以后的研究中加强对产业转移模式的研究很有必要。 【关键词】产业转移;模式;综述 一、国外产业转移模式的理论 1. “雁形模式”理论“雁形模式””(Flying Geese Paradigm)或译“雁阵范式”,是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最早在其《我国经济发展综合原理》中提出的。后来,山泽逸平和小岛清先生先后对该理论进行了的扩展和完善。 在这一理论模式中,赤松要认为,日本产业通常经历了“进 口新产品”、“进口替代”、“产品出口”、“重新进口”四个阶段并周期循环。其图形成倒“V”字形。如图(1): 图(1)资料来源:胡俊文:《“雁行模式”理论与日本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雁行模式”走向衰落的再思考》第24页 日本学者山泽逸平先生将赤松要先生的“雁行产业发展形态”理论进行了扩展,提出了引进 进口替代 出口成长 成熟逆进口五个阶段。该理论更清晰的说明了后进国家在追赶发达国家以及最后超越的整个过程。 图(2)资料来源:(日)山泽逸平:《日本的经济发展与国际劳动分工》第74页 20世纪70年代,日本一桥大学教授小岛清从对外直接投资的角度提出了适合日本国情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比较优势论”, 从而将“雁行模式”理论进一步推向了一个新的理论高度。 2. 梯度转移理论该理论源于弗农提出的工业生产生命周期阶段理论。该理论认为,工业各部门及各种工业产品,都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发展阶段,即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退等四个阶段。此后威尔斯和赫希哲等对该理论进行了验证,并作了充实和发展。创新活动是决定区域发展梯度层次的决定性因素,而创新活动大都发生在高梯度地区。随着产品生命周期阶段的变化,生产活动逐渐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 二、国内产业转移的模式的研究 目前产业转移模式的研究仅仅是作为产业转移的一个很小的 方面去考虑,除了梯度和逆梯度转移模式理论性较强外,其他的转移模式还没有较为系统的阐述。初步归纳起来,现有研究主要是从三个角度提出产业转移模式。 1. 基于产业转移规模视角的模式集群式产业转移是规模最大的产业转移模式。“集群式”的产业转移(郑胜利,2002)即一些有着产业联系的上下游生产企业相继由某一地区转移至另一地区。这种集群转移模式强调的是转移的整体性和网络关系的复制性。 整体转移模式包括整体迁移模式(曹荣庆,2001;蒋文军等,2001)、整价值链转移模式,包括完整价值链垂直型转移、完整价值链水平型转移(赵张耀、汪斌,2005)。 部分迁移模式有要素嫁接式(曹庆荣,2001)、存量激活(蒋文军,2001)、扩张性资本输出、产业关联、部分产业链的转移等模式。 2. 基于产业级差视角的转移模式梯度转移模式(夏禹农、冯文浚,1982)、中心辐射模式(马海霞,2001)逆梯度转移模式(郭凡生,1985)、边际渗透转移模式(陈建军、叶炜宇,2002)、垂直型产业转移模式和水平型产业转移模式(韩文民、王婷,2005)、垂直顺梯度工序型转移模式、垂直逆梯度工序型转移模式、水平工序型转移模式(赵张耀、汪斌,2005)。 3. 基于产业转移的具体形式视角的转移模式从该角度提出的主要模式有:横向兼并或横向一体化、区际直接投资转移模式(陈刚,2001;陈建军,2002b)、设厂(对外建立生产加工点)和设立研发机构转移模式、收购兼并转移模式、委托生产或生产外包转移模式(陈建军,2002b;刘菁、任曙明,2005)、OEM转移模式和对外建立销售网点等(陈建军,2002b)、企业新建投资、并购和非股权方式参与等形式(严双建,2007)。 三、结论 1. 产业转移模式的研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有关理论有待 进一步的深化。产业转移模式的理论研究综述 朱兰春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产业转移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产业转移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1)积极方面外商将生产转移,使得我国的经济面临着一种全新的挑战.我国不得不做出调整。一方面。外商的撤出使得我国依赖的进口加工的贸易模式走向衰退,中国不能一味以出1:3拉动经济。需要扩大国内消费刺激经济增长:另~方面.外商的撤出也给了自主品牌和本土企业一定的机会.让他们进行产业升级.提高技术含量和核心科技。增强竞争力。制造业的出走,也给了我国的第三产业发展的好机会.我国的第三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一直没有制造业水平高.现在制造业陷入了发展的徘徊期.正是第三产业发展的机遇(2)消极方面1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减小2.出13减少.贸易顺差减小我国的出口主要是来料加工贸易和制造业带动的3就业岗位减少外商撤出对华投资最直接的影响莫过于对就业的影响了三产业转移对外部经济体的影响(1】对外商来说1.积极方面外商重新合理配置资源.降低成本。2.消极方面首先.重新投资的成本大其次.进入中国市场的壁垒增加(2)对产业承接国来说1.积极方面( 创造了就业。。②拉动了出口。③投资拉动经济增长2.消极方面。制造业对环境的污染严重,是生态遭到了破坏四、我国应对产业转移的措施(1)改善投资环境既然外商撤出其对华投资的意愿已经显现出来.那么必然是存在着不利于投资的问题的。面对这种局面.我们必须去主动面对问题。改善投资环境。首先要做到继续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完善企业的上下游生产体系,产生集群效益.方便投资者现在的和未来的生产和销售:其次是完善信息配套设施和物流体系.现代的经济首先离不开的就是对信息的把握.完善信息配套设施就是搞好网络建设,提供市场信息,建设物流中心,让厂商更能把握市场脉搏,增加竞争力;最后,改革政府职能,加强服务意识。杜绝腐败。(2)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当投资和出CI对经济的拉动下滑的时候.保证经济继续稳步增长的措施毫无疑问就是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了首先是要增加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使得大家有钱花;其次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分配制度,让老百姓敢花钱;最后我们还应该注意加大城镇化水平(3)支持创业,扶持自主品牌(4)调整产业结构,进行产业升级所谓产业升级。主要是指产业结构的改善和产业素质与效率的提高。产业升级必须依靠技术进步。产业结构的改善表现为产业的协调发展和结构的提升:产业素质与效率的提高表现为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以及产品质量的提高。为了对产业进行升级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注重技术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2.对产业进行组织创新.用科学的方法管理3对传统产业进行体制创新.用市场选择强者我们在新经济形势下.首先就要做到政企分开发挥企业的能动性.创造出最大价值:其次形成公平有效的市场竞争机制.使得各个行业处于同一起跑线,让市场决定企业的生存.这样才能留下最适合市场的,最有活力的企业,自然是代表了产业的发展趋势的企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