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的道德价值及现代意义

  • 格式:docx
  • 大小:27.48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节日的道德价值及现代意义

来源:浙江文明网作者:浙江工商大学常建军编辑:汪维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西方节日在中国越来越被国人接受,而中国本土的传统节日却越来越被人们忽视,西方节日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侵蚀越来越明显。而周边的韩国、日本等在传统节日的维护上却显示出极其的重视,反观中国大陆对传统节日的保护并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在经历韩国端午申遗风波之后,不管是学者还是民众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传统节日。中心城市在经历13年春节禁止燃放爆竹之后在2006年开始限定时间区域进行燃放,2008年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被确定为法定假日等等一系列举措显示了中国政府对于传统节日的重视,但传统节日的启示意义并没有充分发扬,而是停留在简单的表面,忽视其深层的内涵。在传统节日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当前,我们需要振兴我们传统节日,更需要对其包含的道德价值进行发掘、转化,体现传统节日深厚的道德价值,使人们在节日中感受传统道德的力量,为现代社会提供新的道德资源。

一、中国传统节日的特点

在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很多的节日,有的已经消失,也有很多至今仍在被人们熟知。流传至今的节日经历了每一个时期的积淀,逐渐积累了丰富的道德内涵,不仅影响着过去人们的生活,还将继续影响着现代人的生活,以至其他民族的人。在发展中形成其特殊性,那就是内涵形式丰富性,影响深远性,富有道德性。

丰富性。传统节日根植于中国传统社会,每个节日都有其仪式、物质载体等。比如春节,贴福字表达对生活的良好祝愿,大红色彩代表一种喜庆色彩,守岁是对来年生活的期望,压岁钱是长辈对孩子们的祝福,还通过贴春联、放爆竹、拜年等一系列民俗活动表达对未来生活得期盼。在端午节,不仅吃粽子、赛龙舟,还对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进行彰扬。在清明节有折柳、戴柳、放风筝、祭祖、扫墓、踏青等习俗。元宵节闹花灯、吃元宵,在中秋节赏月、吃月饼期盼团圆。丰富多样的仪式物质包涵着民族历史形成和积淀下来的心理、性格、信仰、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情趣,以及诸多民族文化深层结

构内涵的价值取向,是民族精神最具特色的展示。传统节日还是一个民族优秀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美工技艺、文学艺术、传统道德的重要载体。

深远性。流传现在的几大传统节日,一般都具有千年以上的历史。春节、元宵、端午、七夕、重阳等,在汉代已基本定型,清明、中秋在唐代也已出现。这些传统节日伴随着民族的生产与生活实际,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延续、变异、发展,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民众在这些年复一年的传统节日中接受连续不断的伦理道德及风俗习惯的熏陶,并按照这种伦理道德规范自己的行为,同时对后代进行相应的道德教育。“传统节庆生活中的祭祖、祭灶、拜月,以及清明踏青、登高辞青、除夕守岁等活动,均无一例外地是少长咸集,共同去参与其中。

如此,儿童便身在其中,从而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到节庆文化的洗礼和教育”。传统节日有着悠久的渊源,影响着以前的民众,也影响着现在的生活。传统节日是“是一种无声的命令,不是法律的法律,不管地位高低,贫贱富贵,都得遵守,否则就会受到社会的指责,人们的嘲笑。”传统节日在这样的节日氛围中,传统的道德观念、价值理念得到继承,并影响这一代代的民众。

道德性。中国传统节日具有较强的伦理道德价值,承担道德教化的任务。古代社会中,普通民众因为经济原因一般受教育的机会很少,他们不能像知识分子那样认识和了解社会的道德价值体系,但是在不同的节日,年复一年的熏陶体验中,“人们总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能够,达到对自己和本民族人民进行传统的思想教育的目的”,“帮助他们识别真善美和假丑恶,可以培养人们健康、正直的伦理道德观念。”

中国传统节日包含着优秀的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如“重血缘”“天人合

一”“道德教化”等。在每一个节日中,都会有不同的仪式礼仪,“而这些礼仪又深含在人们日常的言行举止之中,成为人们内在伦理道德的一部分。中华大地无论古人今人无不遵循此种价值观念,共同的价值观念成为民族成员间潜在的凝聚点。”在节日相互的礼物往来中,一般是小辈的送给长辈的礼品重,是中国传统孝道、尊老爱幼道德观的体现。每当传统节日来临,人们都要祭拜祖先,诸如清明扫墓、春节祭祖等,以表达对祖先的怀念,对待死亡“事死如生”之礼表达了后辈的孝思与追念,在这个过程中,家庭成员与周围人群进行情感交流,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感恩的道德意识。

二、中国传统节日的道德价值

中国传统节日具有特殊性,在发展过程中吸收融合了本民族及外来民族优秀的伦理观念和道德价值,形成别具特色的道德习俗、审美意识、哲学理念,在儒家思想的浸染下,体现出特有的道德价值。

重视家庭伦理。“伦理本位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中国传统节日都有贵人伦、重亲情的特点,显著体现着中华民族传统伦理和礼俗,成为维系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要感情纽带。合家团聚是春节最显著的特点,俗语说“每逢佳节倍思亲”,过年尤其如此。在春节时候,人们不管工作多么繁忙、离家多远,都会千方百计赶回家过年,与家人欢聚一堂尽享天伦之乐。在除夕之夜,一个大家庭的所有成员一定要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守岁祈福。中秋节也以家庭团圆为主题,月饼象征着对团圆的向往。重视家庭伦理还体现在对孝道的重视。

在每一个节日都有对祖先的祭祀仪式,表达对先人的怀念与孝思之情。重阳节注重敬老孝亲。

端午节又称“女儿节”,妇女回娘家,女婿看望岳父母,都体现了对长辈的关心。由于中国家国同构的特征,在重视家庭伦理的同时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色彩,端午节现在重要的内容就是纪念屈原,彰扬他的爱国主义。中秋节、春节都蕴含着对祖国统一的期待。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传统节日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天人合一”是中国人追求的哲学意境。“中国传统节日大都是先人将自然时间进程与社会活动节律有机结合的产物,体现着传统文化天人合一”在节日的选择上体现了人顺应自然的理念,让民众依照自然节奏适应气候周期的规律进行农业生产。同时在节日来临之际,都会有一系列的仪式,因为人们相信生产是否丰收,身体是否健康,都属于自然神支配,人们希望通过各种节日庆典与仪式取得与自然的沟通,达到美好的愿望。在节日中,注重人与自然的亲近。人们在春天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在清明节踏青娱乐,端午节划船竞赛,中秋节仰望天空,重阳节登高……这些节日活动,都可以让人们亲近大自然,感觉到“天人合一”的氛围,使人们更加重视人自身与大自然和谐、更加热爱自然,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由外而内要求人的内心也要效法自然,“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做人要像自然之天那样刚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