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备考高考作文时事素材5(整理精校版)

  • 格式:doc
  • 大小:55.50 KB
  • 文档页数: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届高考作文时事素材5

作文辅导

0117 0915

局长儿子未毕业就能当公务员? 凭什么?权力是个好爸爸?(西安) 新华评论

吴江:“权力是个好爸爸”有了明文规定?

“照顾一把手亲属子女工作”这个决定,并非没有道理。既然舐犊之情人皆有之,领导也概莫能外,与其亲自上阵,不如直接制度化,可以省去很多麻烦。不仅如此,既然这一规定是集体做出的,既然“照顾一把手子女的工作”成了按规定办事,更可以免去“一把手”们“公权私用”的责任与风险。

事实上,对于子女尚未毕业便被安排了一份公务员工作这样一件荒唐事,当事部门和官员不仅觉得理所当然,反而觉得质疑和追问的公众是小题大做。君不见,人事局的副局长不仅拿出相关决定作为回应,并称“如果这个事你们查还多的是”。言下之意,“照顾领导子女工作”其实并非仅此一件,而是多得想管也管不过来。

某种程度上,出自副局长之口的“这事儿多着呢”,是对想管闲事的公众一句忠告。既然有句话叫“近水楼台先得月”,处于权力层的群体其实同时也决定着利益的分配,这个时候,哪怕不是存心故意,“近水楼台”的他们也难免下意识和不经意之间让自己人“先得月”,尤其当自己的子女面临就业难时,努力当个“好爸爸”,也是人之常情。

然而,本该为民所系的权力,竟然成了“亲属先得利”。当公务员不仅无须毕业,甚至连最基本的招聘过场都不走,“权力是个好爸爸”真是比啥都管用。

按理说,对于官场版的“近水楼台先得月”,本该有相应的制度与严格的监督来加以防范,然而,对于权力的规范与监督未见,“照顾领导子女”反倒成了明文规定,手握权力的“好爸爸”们也从此可以光明正大起来。这出黑色幽默,还真是让人笑不出来。(西安)

辛木:当“暗箱操作”变成“明箱制度”

即将过去的2015年,由于爆出了太多另类招聘事件,上演了“拼爹连续剧”:海南三亚小额贷款担保中心招聘考试中,该市社保局局长的女儿行测考了99分;温州市龙湾区发文规定公务员招录时干部子女加10分;福建省屏南县财政局和浙江上虞市招商局接连爆出“量身招聘”……谁料峰回路转,又起了一个新高潮。而且,发生在湖南冷水江市的这一“集”,在“剧情”上格外曲折离奇:身为大学生的领导子女尚未毕业,工作已经提前安排好了!

与其他地方的“拼爹游戏”相比,这个事件还有两项特别之处:

第一,由“暗箱操作”变成了“明箱操作”。无论是招聘考试中的99分成绩,还是“量身招聘”,尽管“太过明显”,但毕竟属于“暗箱操作”的范畴;而冷水江市根本就不屑搞“暗箱操作”,直接通过打报告、签发行政通知单就搞定了——我们不妨称之为“明箱操作”。

第二,冷水江市的“拼爹游戏”之所以会“明箱操作”并底气十足,是因为已经把这种“明箱操作”制度化了。冷水江市人事局的一位副局长表示,“如果这个事你们查的话还多的是”。看看吧,如此“拼爹游戏”还有什么可顾虑的?还有必要遮遮掩掩地搞“暗箱操作”吗?(西安)

王聃:“冷水江事件”带来的挫败感

要到2015年才毕业的在校大学生,竟然已经被安排进了财政局工作,并享受事业编制。25日,网帖爆料称,湖南省冷水江市人事局局长曹长清就是这样为还在大学校园的儿子曹博文找到了工作,且经过

了该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的层层批示。冷水江市人事局一位副局长回应记者采访时称事件属实,并称“如果这个事你们查还多的是”。

见怪不惊后,我们大概已很难对一起类似事件轻易生出愤懑,但“冷水江事件”无意撕开的公共空间,还是会让人有着深深的无力感:父亲讨要编制、儿子尚未毕业、领导批示、领导层讨论、“如果这个事你们查还多的是”的公开宣示——点滴细节,已经将权力的“轻狂”展现得淋漓尽致,令人生畏。

不过当我们圈点“冷水江事件”时,会发现,这依然只是一个熟人社会里必然发生的故事。曹长清是在冷水江市工作了几十年的人事局局长,显然既与当地主要领导有着并不生疏的交情,同时因为手握人事大权而拥有不同一般人的话语权。况且,在当地“这样的事情多的是”的前提下,曹长清才敢于为尚未毕业的儿子向领导讨要编制——这里不仅有信心满满,更有一种习惯性运行的县域规则在。

哪怕悖离规则,也要将目的以公开的方式达成;哪怕明知挑战公众极限,也要用集体决策名义将违法进行到底,这样的违法是习惯性的——这就是该事件的真相所在,相对于以往需要在种种力量的博弈中去探究原由的类似事件,“冷水江事件”显然并不试图掩盖与保持沉默,然而正是这样的对话方式,让人错愕与无助:倘若作为底线的用人与决策秩序被习以为常地漠视,这里面除了基本行政法规的失守,又蕴涵着怎样日益深层的沦陷?

不再穷尽伎俩来掩饰,当所有的背离以不由分说的方式发生,这已经给予了我们更深沉的挫败感:透过“冷水江事件”,围观者窥见的只是一个从上到下基本紊乱的基层用人空间,即便“冷水江事件”因为曝光而被纠偏,但因此而浮现出的当地权力生态和习惯性漠视,令公众情何以堪?又该怎样修复?

“冷水江事件”的全部真相和细节是什么?这些当然还有赖于媒体进一步披露,而即便获得事件最终面目,就真正“水落石出”了吗?在这个冬天里,曹博文们已被提前安排好上升的位置与方向,而更多的出身普通家庭的大学毕业生们,却依旧在招聘会上悲情争夺有限的就业机会。2015届是迄今为止大学毕业生数量最多的一届,尽管我还是不愿意用作为个案的“冷水江事件”去联想,但对那些奔跑在求职路上的年轻人,“冷水江事件”无疑已成比寒冬更寒冷的消息。

作为一个不能不提的细节,据媒体报道,“冷水江事件”中主角父子的姓名分别为曹长清与曹博文,用讨要编制的方式为儿子提前安排工作,人事局长“曹长清”如何“长清”?尚未毕业即享受到特权便利,受着高等教育的“曹博文”是否真正像他的同学们那样“博文”?这是巧合性的花絮,更寓含着特定场景中权力与权利的困境。(华西都市报)

曹林:“你们查多的是”挑衅的不只是媒体

一句“如果这个事你们查还多的是”,明显是一种挑衅。不仅是在挑衅媒体——这事早就众所周知了,别只盯着这事啊。也是在挑衅公众——我们就这么干了,能怎么样?谁叫你爸不是李刚?更是在挑衅法律——法不责众,这事一查多的是,又不是只有我们才这么做。

这句“这个事你们查还多的是”,更让公众明白了一个问题:媒体一次次对类似事件的曝光,很难触动和改变现实。因为媒体曝光的仅是个案,可这种现象已非个案,而成为一种可怕的制度性现象。

曝光的只是少数,多数在媒体和公众看不到的地方悄悄进行。媒体曝光某个个案对官场所产生的威慑,远比不上“大家都在这么干”的潜规则对官员们的纵容更有力。

因为“这个事你们查还多的是”,所以一些官员有恃无恐,不怕媒体曝光和监督。对他们来说,激起媒体和公众的讨伐不要紧,只要不被上级反感就行。

因为“这个事你们查还多的是”,所以官员不会担心媒体曝光后会受到什么惩罚。这主要是出于“法不责众”的安全感。

尤其是,这在不少地方已经成为明规则,今年安排这个领导子女的工作,明年安排那个,部门之间互相留名额。——尤其关键的是,既然已形成利益同盟,必然会官官相护了。

也因为“这个事你们查还多的是”,即使官员被曝光后受到惩罚,也不会在官场形成太大的示范和威慑。被曝光的官员只会自认倒霉,怪自己做得太不高明;其他官员也只会将其当做个案,以后该怎么干还怎么干,不过做得更隐蔽。(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