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2.17 MB
- 文档页数:25
耐高温材料金属
耐高温材料金属是一种能够在高温下保持其结构稳定性和性能的材料。
由于其具有非常出色的防火性和耐高温性能,因此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
船舶、汽车、石油化工、电力等领域。
本文将从金属的力学特性、物理特
性和化学特性三个方面进行详细描述。
1.金属的力学特性
金属的耐高温性能主要取决于其力学特性。
高温会使金属材料发生相
应的变化,包括热膨胀、流动、软化、变形等。
因此耐高温材料必须具有
高的热稳定性和高坚韧性。
(1)热稳定性
金属材料在高温下易发生氧化、腐蚀、晶粒长大、热膨胀等问题。
因此,耐高温材料应具有高的抗氧化性、抗腐蚀性和抗晶粒长大能力。
例如,钼、钨等金属在高温下不会与空气反应,从而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2)坚韧性
高温会导致金属材料软化,易发生变形、裂纹等问题。
因此,耐高温
材料必须具有高的坚韧性。
例如,镍基合金、钴基合金等材料具有较高的
抗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能够在高温下保持较好的机械性能。
2.金属的物理特性
金属的物理特性对其耐高温性能也有较大影响。
例如密度、导热性、
热扩散系数等都是影响金属材料在高温下性能的重要因素。
(1)密度
(2)导热性
3.金属的化学特性
总之,耐高温材料金属是一种能够在高温下保持其结构稳定性和性能
的材料。
其力学特性、物理特性和化学特性都对其耐高温性能有重要影响。
通过对这些特性的理解和优化,可以开发出更高效、耐用的耐高温材料,
在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金属的共同特征金属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的元素或化合物,它们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也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
金属具有很多共同的特征,这些特征是金属区别于其他物质的重要标志。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金属的共同特征。
一、物理性质1. 密度高金属的密度通常比较大,一般都在4~20g/cm³之间。
其中,铁、钴、镍、铜等重要金属的密度都超过了7g/cm³。
2. 导电性好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这是其广泛应用于电子领域和制造业中的重要原因。
金属中自由电子数量较多,因此它们能够轻松地传递电流和热量。
3. 延展性好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塑性。
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它们可以发生形变而不会断裂。
这种特点使得金属非常适合制造各种形状复杂的零件和构件。
4. 熔点高绝大多数金属都具有较高的熔点,其中一些金属的熔点甚至超过了1000℃。
这使得金属在高温环境下仍然能够保持其结构和性质的稳定性。
5. 光泽度高金属具有良好的光泽度,这是由于它们表面存在大量自由电子所致。
这种光泽度使得金属非常适合用于制造装饰品和珠宝首饰等物品。
二、化学性质1. 与氧化反应金属通常会与氧化物(如氧气、水等)发生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氧化物。
例如铁会与氧气反应生成铁氧化物,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生锈”。
2. 与酸反应大多数金属都会与酸发生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氢气。
例如铜会与硫酸反应生成铜硫酸盐和氢气。
3. 与碱反应一些金属也会与碱发生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水。
例如钠会与水发生剧烈反应,生成钠水合离子和氢气。
4. 阳离子特性强金属通常是阳离子,它们的特点是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因此它们通常会与阴离子(如氧、氯等)结合形成盐类。
5. 金属离子的还原性金属离子通常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它们能够接受电子而转化为相应的金属。
这种特性使得金属在电化学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三、晶体结构1. 金属晶体结构金属通常具有紧密堆积的晶体结构,其中每个原子都被周围的多个原子包围。
机电信息工程金属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分析王栋1王瑞2(1.新乡职业技术学院,河南新乡453006*.豫新汽车热管理科技有限公司,河南新乡453006)摘要:金属材料在加工和使用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其性能要求,来满足工艺性能的需要。
本文主要分析金属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包含的内容和特点,要求。
关键词:材料;物理性能;化学性能;要求1物理性能1.1密度金属的密度就是单位体积金属的质量,其单位为Pg/n?,金属按照密度的大小分为轻金属和重金属,我们把密度小于4.5X103kg/m3的金属称为是轻金属,常见的有铝、镁、钛及其合金;把密度大于4,5X103 kg/m?的金属称为是重金属,这样的金属有金、银、铜、铅等。
在航空、汽车和较大体积的机器时,都应当考虑其密度要求,因为密度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零件的自身重量。
而机床外壳,底座、箱体等要求自重的,我们就采用密度较大的材料来保证其自身的强度和硬度。
1.2熔点熔点对于金属材料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金属材料一般在作为成品使用之前都需要进行热处理工艺,如果不能准确地掌握材料的熔点的话,那作能够直接完成所有的工作,个别重要岗位仍然需要钳工进行手工操作,包括设备的维护、维修等等。
3.2钳工工艺在先进制造技术中的实际应用基于现代制造技术社会及企业对制造技术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与此同时,基于钳工工艺也开始要求精密度和准确度,其能够切实满足多元化的维修需要。
在进行一些较大的零件切割时,技术人员可以不再单纯地使用传统技术技能,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及制造技术实现机床切割或自动化切割。
而对于一些微型零件的切割时,也可以采用微细车削、铳削,同时也可以利用渗透融合先进技术的微细钻削。
例如,在当前社会极其常见的桌面微细锂削机,其体积小、占地面积小,在使用时能够快速移动,像行李箱一样拖走。
据调查显示,钳工工艺中极其重要的工艺主要包括装配钳工、机修钳工及工具钳工。
首先,所谓装配钳工,本质上来讲是通过工件加工、机械设备装配实么在进行热处理时就不能准确地得到我们需要的合金组织。
1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金属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特性,这些特性使其在工程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金属材料的一些主要物理特性:1.密度:金属材料具有高密度,这使得它们具有较高的重量和质量。
这为金属材料提供了一定的坚固性和稳定性。
2.熔点和沸点:大多数金属材料具有相对较高的熔点和沸点,这使得它们能够在高温下保持稳定性。
这也使得金属材料适用于高温应用,例如航空航天和汽车引擎部件。
3.导电性:金属材料是良好的导电体,电子在金属晶格中自由移动,使其能够迅速地传导电流。
这使得金属材料广泛用于电线、电缆和电子器件,以及许多其他电气应用中。
4.热导性: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热导性,即能够迅速传导热量。
这使得金属材料能够有效地分散和散热,并在许多工业和制造过程中用作导热元件。
5.耐蚀性:一些金属材料具有较高的抗腐蚀性能,能够抵抗氧化和化学侵蚀。
例如,不锈钢是一种常用的抗腐蚀金属,常用于制作厨具和化工设备。
6.可塑性: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可塑性,能够在受力下发生永久形变而不断裂。
由于可塑性的特性,金属材料可以通过加工方法,例如锻造、压延和挤压,来制造出复杂的形状和结构。
7.韧性:金属材料具有较高的韧性,即能够在受到冲击或载荷时,能够发生塑性变形而不破裂。
这使得金属材料在建筑和结构工程中具有优势,能够承受外界的冲击和负荷。
8.导磁性:一些金属材料,例如铁和镍,具有较好的导磁性。
这使得它们广泛用于电动机、变压器和其他磁性设备等应用中。
9.反射性:金属材料具有较高的反射率,能够反射光线和热辐射。
这使得金属材料常用于反射器、镜面和照明设备中。
10.磁阻尼:金属材料具有较高的磁阻尼,即能够吸收和耗散磁场的能量。
这使得金属材料在减震和降噪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总之,金属材料具有许多独特的物理特性,使其成为工程和制造领域中不可或缺的材料。
通过了解和利用这些特性,我们能够设计和制造出更高效、更安全和更可靠的产品和结构。
金属材料和其特性金属是指具有金属性质的元素、化合物和合金等的总称,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延展性、塑性和强度等优异的物理性质。
金属材料作为一种重要的工程材料,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文将从金属材料的特性、分类以及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金属材料的特性1.导电性和导热性: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是传递电能和热能的理想材料。
2.机械性能: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表现在塑性、延展性和强度等方面。
其中塑性和延展性是金属材料的重要特点,可以使金属材料形成各种形状、大小和结构;强度是指金属材料抗拉、抗压、抗剪的能力,强度越高,材料的使用寿命就越长。
3.耐腐蚀性: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表现在不易氧化、不受酸碱腐蚀等方面,是金属材料能够长期保存和应用的重要保证。
4.可塑性:金属材料具有强大的可塑性,可以通过锻造、拉拔、挤压等加工工艺制备出各种形式的零件。
二、金属材料的分类从元素化学性质上看,金属材料可以分为铁类金属和非铁类金属。
1.铁类金属:铁类金属包括纯铁、钢、铸铁等。
其中,纯铁是指纯度高于99.5%的铁,一般用于电磁材料、热交换器等领域;钢是指含碳量小于2%的铁合金,在建筑、机械、船舶等领域被广泛应用;铸铁是指含碳量大于2%的铁合金,常用于汽车制造、机床制造等领域。
2.非铁类金属:非铁类金属包括黄铜、铝、铬、镍、锡等。
其中,黄铜是一种铜合金,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加工性能,广泛应用于管道、水表等领域;铝是一种轻质强度高、可再生的金属,广泛应用于飞机、汽车、建筑等领域;铬主要用于制造不锈钢等领域;镍是一种强度高的合金材料,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锡主要用于焊接、电子器件等领域。
三、金属材料的应用领域1.建筑领域:金属材料在建筑领域应用广泛,例如用于制造结构件、铁门窗、屋面大棚等。
2.机械制造领域:金属材料在机械制造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包括制造机床、汽车、船舶、飞机等各类机械设备。
3.电子器件领域:金属材料作为电子器件中的重要材料,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电容器、变压器等电子器件的制造中。
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和工程应用金属材料是一种主要的工程材料,具有众多优异的物理性质,例如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强度、延展性和可塑性等。
这些物理性质使得金属材料在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例如建筑、机械、汽车、电子、航空航天等。
首先,我们来讨论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
金属材料的导电性和导热性非常好。
这是因为,金属原子的外层电子能够自由运动,形成电流和热流。
因此,金属材料常用于制作电子、电器等产品。
同时,金属材料的强度和刚性也很高,因为金属原子之间的键合非常紧密。
这使得金属材料能够承受很大的负荷和扭曲力,并保持稳定的形态。
另外,金属材料还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可塑性,因为金属原子之间的键合可以相对容易地断开和重新连结。
这使得金属材料能够被轻松地加工成各种形状和尺寸,如铸造、锻造、旋压、冷拔、焊接等。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金属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
金属材料的强度和刚性使得它们常用于制造各种机械零件和工具。
例如,大型机床、汽车引擎、空调压缩机等都需要使用金属制成的部件来达到更高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此外,金属材料的导电性和导热性特性也使得它们是电子和电器制造中不可或缺的材料。
例如,手机、笔记本电脑、电视等电子产品中广泛使用金属材料来加强结构和散热。
金属材料还被广泛应用于建筑业中,例如钢结构和铝合金门窗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总之,金属材料是一种物理性质非常优良的工程材料,它在众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不过,金属材料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金属材料的重量较大、易受腐蚀和变形等。
近年来,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正在开发和使用越来越多的高强度、超轻型金属材料,解决了许多传统金属材料所固有的问题。
预计在未来的发展中,金属材料将继续扮演重要的角色。
金属材料和合金的物理性质和特性金属材料和合金是现代工业中最重要的材料之一。
它们在工程上的使用广泛,从建筑材料到制造航天飞行器。
金属材料和合金的物理性质和特性是什么呢?请跟着我一起来了解一下。
1. 密度金属材料和合金的密度通常比其他材料更高。
这也是它们常用于制造重要部件和结构的原因之一。
例如,铝合金比钢轻,但其密度仍高于许多其他材料。
因此,铝合金通常用于制造轻型航空飞行器和汽车部件等。
2. 导电性金属材料和合金的另一个重要特性是其良好的导电性。
大多数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但不同的金属有不同的导电性能力。
例如,铜和铝是优秀的导电体,因此常被用于电力传输线路和电子设备的电线。
然而,其他金属的导电性能可能并不理想。
例如,锌和铅虽然是金属,但它们的导电性能并不好。
3. 热传导性类似于导电性,金属材料和合金的热传导性也非常好。
这是因为金属中的自由电子可以容易地传播热量。
这也使得金属材料和合金成为制造高温设备和部件的理想材料。
例如,氧化铝陶瓷加固钢是一种常见的高温合金,用于制造燃气轮机和航空发动机等设备。
4. 强度金属材料和合金通常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
这意味着它们可以承受更大的压力和重量。
在机械工程领域,强度和硬度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例如,钢板被广泛用于建筑结构和船舶制造中,因为其高强度可以支撑重量,并且对外力有很好的抗拒力。
5. 耐腐蚀性金属材料和合金的耐腐蚀性也是其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许多金属可以在空气中形成一层氧化层,这可以保护其表面避免进一步腐蚀。
例如,铝合金的表面氧化物层可以保护其免受腐蚀和损坏。
然而,这并不适用于所有金属,例如铁可以在环境中迅速生锈,并失去其强度和外观。
6. 可塑性金属材料和合金的可塑性指它们容易变形成各种形状。
这种特性是其成为塑性工程材料的原因之一。
例如,铝片可以很容易地压制成圆形或其他形状。
不仅如此,金属材料和合金的可塑性还使它们成为制造飞机、汽车和船舶的理想材料。
7. 磁性金属材料和合金的磁性也有很大差别。
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金属是天然或精炼的元素或合金,并具有许多独特的物理特性。
这些物理特性可以通过化学制备和物理测试进行评估。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金属物理属性以及它们的实际应用。
1. 导电性金属具有极强的导电性,因为它们的原子是以共价键和金属键相互结合的。
这种结合使得可以自由移动的电子可以在整个金属结构中流动。
金属现在是电力和电子工业的基础原料,用于电线和电线路,电极和传感器以及电子半导体。
2. 导热性金属是良好的热导体。
它们的结构中存在着很多导热通道,电子和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增加了传热速度。
由于这一特性,金属在化学工业中被广泛应用,用于加热和冷却;同时还应用于摄像头,发动机,轻金属合金等产品中。
3. 密度金属普遍具有高密度,但也有例外情况。
许多金属被用于制造重机械、船舶和地下设备等需要高密度的应用中。
一些较轻的金属如铝和镁则广泛应用于飞机和汽车等领域,这主要得益于它们相对较轻和强韧的特点。
4. 强度和硬度金属具有高强度和硬度。
这些属性可以通过添加其他元素(如碳和硬化剂)来增强和改变,以满足各种应用需求。
金属的强度和硬度使得其被广泛应用于制造汽车、船舶、飞机等需要高强度的领域中。
5. 塑性和可锻性金属具有很好的塑性和可锻性,这种特性使其适用于锻造和轧制。
这使得金属可以与其他材料组合,产生许多有用的复合材料,如钢铝复合材料(Steel-Aluminum Composite Material)。
塑性和可锻性强的材料也可以满足一些复杂的形状要求,制造特殊的零件和元件。
以上只是对金属物理性质的简单介绍。
金属因其多样化和广泛应用性而受到极大的关注和研究。
我们需要更深入的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和特征,以更好地应用他们,带来创新和变革。
第六章金属第一节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1.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
2.金属的物理性质在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大多数金属呈银白色,铜呈紫红色,金呈黄色);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熔点较高、能够弯曲、硬度较大、密度较大。
3.金属之最(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钙(3)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铁>铝>铜)(4)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银>铜>铝>铁)(5)熔点最高的金属——钨,熔点最低的金属——汞(6)硬度最大的金属——铬,硬度最小的金属——铯(7)密度最大的金属——锇,密度最小的金属——锂(8)延展性最好的金属——金4.金属的分类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5.金属的应用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这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
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还需要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6.合金合金是由一种金属跟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材料。
注意:(1)合金是几种成分加热熔合而成的,既不是简单的混合,也不是相互化合;(2)合金中的元素以单质的形式存在;(3)合金属于混合物;(4)合金具有金属特性,如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7.合金的特性合金和组成它们的纯金属相比,具有以下性能:(1)熔点更低;(2)强度和硬度更大;(3)抗腐蚀性能更好。
由于合金的种类远多于纯金属,性能也更优越,因此,合金的用途更广泛。
第二节金属的化学性质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1)镁、铝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2Mg+O22MgO 4Al+3O2=2Al2O3铝的抗腐蚀性能好的原因:铝虽然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但是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内部的铝进一步被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第二节金属的物理性能与化学性能♦金属物理性能——是指金属在重力、电磁场、热力(温度)等物理因素作用下,其所表现出的性能或固有的属性。
它包括密度、熔点、导热性、导电性、热膨胀性和磁性等。
♦金属的化学性能——是指金属在室温或高温时抵抗各种化学介质作用所表现出来的性能,它包括耐腐蚀性、抗氧化性和化学稳定性等。
一、金属物理性能1♦金属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金属的质量。
一般将密度小于5×103kg/m3的金属称为轻金属,密度大于5×103kg/m3的金属称为重金属。
2.♦金属和合金从固态向液态转变时的温度称为熔点。
纯金属都有固定的熔点。
合金的熔点决定于它的化学成分,如钢和生铁虽然都是铁和碳的合金,但由于其碳的质量分数不同,其熔点也不同。
熔点高的金属称为难熔金属(如钨、钼、钒等),可以用来制造耐高温零件。
熔点低的金属称为易熔金属(如锡、铅等),可以用来制造保险丝(铅、锡、铋、镉的合金)3♦金属传导热量的能力称为导热性。
金属导热能力的大小常用热导率(亦称导热系数)λ表示。
金属材料的热导率越大,说明其导热性越好。
一般说来,金属越纯,其导热能力越大。
合金的导热能力比纯金属差。
金属的导热能力以银为最好,铜、铝4♦金属能够传导电流的性能,称为导电性。
金属导电性的好坏,常用电阻率ρ表示。
取长1m、截面积为1mm2的物体,在一定温度下所具有的电阻数,称为电阻率,单位是Ω·m。
电阻率导电性和导热性一样,是随合金化学成分的复杂化而降低的,因而纯金属的导电性总比合金好。
5♦金属材料随着温度变化而膨胀、收缩的特性称为热膨胀性。
一般来说,金属受热时膨胀而且体积增大,冷却时收缩而且体积缩小。
热膨胀性的大小用线胀系数αl和体胀系数αv6♦金属材料在磁场中被磁化而呈现磁性强弱的性能称为磁性。
铁磁性材料──在外加磁场中,能强烈地被磁化到很大程度,如铁、顺磁性材料──在外加磁场中呈现十分微弱的磁性,如锰、铬、钼抗磁性材料──能够抗拒或减弱外加磁场磁化作用的金属,如铜、二、金属的化学性能1.♦金属材料在常温下抵抗氧、水及其它化学介质腐蚀破坏作用的能力,称为耐腐蚀性。
金属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及其在工业应用中的作用金属材料是在金属元素的基础上加工制成的各种形态的材料,其物理和化学性质使得其在各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本文将从金属材料的性质及其在工业应用中的作用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1. 导电性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这一特性使得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电路、电器等领域。
比如铜线是电子电器设备中非常重要的通电线材,它的良好导电性能可以充分保证电器设备的正常工作。
2. 导热性金属材料的导热性同样较为优异,其导热系数一般比较高,这种特性使得金属材料在散热、传热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汽车发动机中的散热器就是一种利用金属材料导热性能的散热器材,它能够充分保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
3. 密度金属材料的密度一般比较大,这一特性使得金属材料在强度、刚性等方面有着重要应用。
比如在航空、航天等领域,要求材料的强度和刚性较高,因此金属材料是不可替代的材料。
二、金属材料的化学性质1. 耐腐蚀性金属材料具有一定的耐腐蚀性,这一特性使得金属在化学工业、制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比如,铜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在制药、电力、电子电器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2. 可锻性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可锻性,这一特性使得金属在机械制造、汽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比如在汽车制造领域,各种零部件都是采用金属材料制成,金属的可锻性能够满足这些零部件在制作过程中的需求。
3. 坚韧性金属材料的坚韧性具有很高的价值,在工业生产、建筑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在建筑领域,金属材料的坚韧性能够满足零部件在使用过程中所承受的各种载荷,保障建筑物的安全性。
三、金属材料在工业应用中的作用1. 机械制造金属材料在机械制造行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比如汽车行业、航空行业等。
在此领域,金属材料主要用于各种零部件的制造,以及包括车床、钻床、加工中心等工作机床的制造。
2. 能源行业金属材料在能源行业也有重要的应用,比如在化学工业、电力行业等领域,金属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反应器、电缆、发电机、输电线路等设备的制造。
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物理和化学特性材料一直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领域,而其中的金属和非金属材料更是备受关注。
这两类材料有着不同的物理和化学特性,本文将深入探讨它们的特性。
一、金属材料的特性1.密度高金属材料因其高密度的特性,所以有着优异的机械性能。
如:高强度、高硬度和高延展性等,这使金属材料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结构材料。
2.导电性好金属材料的电子排列很有规律,因此它可以很好的导电和导热。
而且金属材料的导电性能与其杂质的含量和形态关系不大,因而具有温度稳定性。
3.化学活性强金属材料与环境中的氧、硫、水等化学性质相互作用,容易产生化学反应,常因氧化而变脆、锈蚀等。
4.可再生性好金属材料具有一定的可再生性,因为其可以通过熔炼方式再次得到纯净的金属。
二、非金属材料的特性1.密度低非金属材料相较于金属材料,具有较低的密度,因此它的力学性能相对较差。
2.热膨胀性差非金属材料热膨胀性小,热传导性差,导致其难以快速扩散和散热,所以常用于绝缘材料。
3.可塑性差非金属材料因其分子构造较为复杂,排列不规则,因此难以在受力的情况下进行变形,其可塑性差,常常用于在高温、高压环境中使用。
4.化学惰性好非金属材料因为没有自由电子,无法与其他元素反应,因此它的化学惰性较好,不容易氧化和腐蚀,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高温和化学腐蚀的场合。
结论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各有自己鲜明的特性。
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来选择合适的材料。
有时候需要根据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的特性在设计制造的时候进行组合使用,来达到更好的效果。
材料科技的发展不断地推动着各种材料特性的进一步发展,以适应当前现代社会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