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 赏析艺术技巧
- 格式:ppt
- 大小:1.13 MB
- 文档页数:63
阅读专项小说阅读专题2:分析环境描写,赏析艺术技巧(考点+题型+解题指导)考点一:分析环境描写小说环境作为小说三要素之一,是小说阅读的重要考点之一。
在考查时,又往往以自然环境作为重点,命题的重心有三:一是环境描写的特点,二是环境描写的方法,三是环境描写的作用。
这三个命题重心往往以综合形式出现。
对这一考点需要从以下几方面把握:【常见提问方式】1.本文第×(×多是文章的第一段或最后一段)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2.本文多次出现对××的描写,请分析其在全文中的作用。
3.请阅读第×段内容,试分析其景物描写的作用。
【解题思路】1.判定环境的描写特点小说中环境描写的特点可以从以下方面来思考:①抓住特征,从形、声、色等方面来考虑景物特点;②调动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官来感知景物特点。
2.区分环境描写的手法小说中环境描写手法可以从以下方面来思考:①从写景的层次和观察角度,如远景与近景,俯视与仰视等;②描写技巧: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起烘托作用,相得益彰)、虚实结合(“实”指现实存在的事物。
“虚”指作者的想象和联想)、正侧描写、细节描写、工笔(对对象多用笔墨做细致入微的刻画)和白描(不用浓丽的形容词和繁复的修辞语,也不精雕细刻,大加渲染,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用准确有力的笔触,简练的语言,寥寥数笔就写出活生生的形象来,表现出自己对事物的感受)等。
3.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分析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可从以下方面分析:(1)对主题思想的暗示和深化。
如《祝福》中第四次写雪时的暗示。
(2)对人物形象的烘托。
(3)对主人公活动场所的创造、对时代背景的暗示。
如鲁迅小说《故乡》开端部分对故乡凄凉环境所作的描绘,不仅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落后封闭的农村小镇,为小说情节的展开创造了一个典型环境,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辛亥革命十余年后中国广大农村依然如故的社会现实,封建思想、封建秩序依然占据着统治地位,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没有得到丝毫改善,这也就揭示了闰土悲惨命运的必然性。
阅读短篇小说的技巧与欣赏方法短篇小说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一种形式,具有简洁、精炼的特点。
阅读短篇小说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放松身心,还能够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和文学欣赏水平。
在本文中,将介绍一些阅读短篇小说的技巧与欣赏方法,希望能给读者带来一些启发与帮助。
首先,要注意对于短篇小说的整体把握。
短篇小说通常有一个精心设计的结构和一个独特的主题。
在阅读前,我们可以先研究短篇小说的题目和简介,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意图。
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抓住故事的起承转合,把握故事的发展脉络,以及作者通过故事向读者传达的信息和情感。
其次,要仔细观察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短篇小说的篇幅较短,因此人物形象的描写往往比较简练。
读者需要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分析,才能逐渐深入了解和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可以关注人物的外貌特征、语言行为、思想感情等方面的描写,以及作者对人物的态度和观点。
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深入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故事的内涵和主题。
第三,要关注小说中的语言运用。
短篇小说的篇幅有限,因此每一个词语都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通常会用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的语言来塑造意境和情节,以及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感受。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可以留心作者使用的修辞手法、比喻、象征等语言技巧,分析它们在文本中的作用和效果。
通过对语言运用的细致品味,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短篇小说的艺术魅力。
最后,要注意把握短篇小说的主题和内涵。
每个短篇小说都有自己独特的主题和意义,通过对主题的把握,可以更好地理解整个故事。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可以思考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思考故事背后的隐含含义和象征象征意义等。
通过深入挖掘短篇小说的主题和内涵,我们可以获得更多的思考和启示。
综上所述,阅读短篇小说需要一定的技巧与欣赏方法。
通过整体把握、细致观察、关注语言运用以及把握主题和内涵等方面的努力,我们可以更好地享受短篇小说带来的阅读乐趣,并且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文学欣赏水平。
文学类文本阅读赏析语言艺术和表达技巧表达技巧和精彩的语言是小说鉴赏的重要组成部分,小说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结构特色鲜明,表现手法和语言运用灵活多变。
高考对小说语言的鉴赏有两个角度:一是鉴赏小说中人物的个性化语言,即作品中人物的语言;二是鉴赏小说作者的叙述语言(用语特点和语言风格)。
体现在高考中往往有两大题型:理解重要语句含意,品味语言艺术。
其他方面偶有涉及。
复习时需全方位落实各类艺术手法,掌握品味语言效果的方法,并通过对例题的解读掌握答题的方法和技巧。
1.本文细节描写十分精彩,如两处写〃听〃:一为李小二的妻子在小酒店里有意偷听,一为林冲在山神庙门内无意偷听。
这两处细节在写法上有何不同?收到了怎样的效果?(6分)《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提示前一处是略写,因为是密谋,所以才听不清,从而造成悬念;后一处是详写,因为谈话者得意忘形,高谈阔论,所以听者听得真真切切,从而怒火喷发。
2.说说下面两处细节描写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6分)(1)林冲要去沽酒来吃,离开草料场时,〃将火炭盖了……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草厅被雪压倒后,林冲〃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便〃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这才''把门拽上,锁了“,到山神庙里去。
(2)林冲进了山神庙,〃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
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提示(1)一方面表现了林冲安分守己.办事谨慎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告诉读者草料场起火的原因并不是林冲疏忽,使情节发展合情合理。
(2)这个细节描写为下文〃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住了〃埋下伏笔,陆虞候等人只好站在庙外边看火边说话,林冲躲在庙内听得一清二楚,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完成了性格上的重大转变。
3.从表现手法和内容两个方面赏析下面的句子。
(6分)(1)他想:能够撑下去就太好啦。
这要是一场梦多好,但愿我没有钓到这条鱼,独自躺在床上的报纸上面。
(2)把一条鱼弄死也许是一桩罪过。
课时10赏析艺术技巧——精准判断,精析效果复习任务 1.构建小说艺术技巧知识网络,重点掌握人物描写和语言两大艺术技巧。
2.能够赏析小说艺术技巧,精准答好艺术技巧赏析题。
考情微观年份卷别篇名提问方式设题角度命题特点2022浙江卷《逛》赏析小说画线的两处描写及两者对比所构成的艺术效果。
(6分)描写手法和表现手法①小说艺术技巧是一个广泛的概念,考查的重心是描写艺术和语言艺术,要求能准确判断技巧,细致分析表达效果。
②艺术技巧赏析是新课标核心素养中“审美素养”的重要内容。
随着新课标的落地实施,这方面的命题将会加强。
2021浙江卷《麦子》赏析文中画线部分比喻、象征手法的艺术效果。
(4分)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小说用多种风格的人物语言塑造了主人公多方面的品格,试作分析。
(6分)人物语言赏析2020浙江卷《雪》赏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特点。
(4分)语言赏析2019全国Ⅰ卷《理水(节选)》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这样的“中国的脊梁”的。
(6分)写人手法赏析全国Ⅱ卷《小步舞》请以老舞蹈师形象为例,谈谈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6分)写人手法赏析全国Ⅲ卷《到梨花屯去》两个乘客为什么沉默?小说为什么首尾均有这一细节?请结合全文分析。
(6分)细节描写作用2018全国Ⅱ卷《有声电影》小说运用多种手法以取得语言的幽默效果,请从文中举出三处手法不同的例子,并简要分析。
(6分)语言赏析知识图要前备知识——描写艺术和语言艺术小说以综合运用各种表现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任务,并以塑造典型的艺术形象为最高目标。
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可以采用叙述语言,也可以采用对话语言,还可以采用心理描写等手法。
小说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表现手法更是灵活多变,它可以包罗其他艺术体裁的所有写法,有散文式的背景描绘,有特写般的人物刻画,有戏剧般尖锐激烈的矛盾冲突,有诗一般的意境。
教案:“小说阅读:鉴赏艺术技巧之语言技巧”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小说语言的特点和作用。
培养学生对小说语言技巧的鉴赏能力。
1.2 教学内容:小说语言的定义和特点。
小说语言的作用。
1.3 教学步骤:1.3.1 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小说的理解和阅读经验。
1.3.2 讲解小说语言的特点:简练、生动、形象、情感丰富等。
1.3.3 分析小说语言的作用:表达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营造氛围等。
1.3.4 学生阅读一篇短篇小说,注意其中的语言表达。
1.3.5 学生分享对小说语言的观察和感受。
第二章:描绘性语言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描绘性语言在小说中的作用。
培养学生鉴赏描绘性语言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描绘性语言的定义和作用。
描绘性语言的类型和表达方式。
2.3 教学步骤:2.3.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入描绘性语言的话题。
2.3.2 讲解描绘性语言的定义和作用: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人物、场景、氛围等。
2.3.3 介绍描绘性语言的类型: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
2.3.4 示例分析一篇短篇小说中的描绘性语言,讲解其表达方式。
2.3.5 学生练习分析自己阅读的小说中的描绘性语言,并与同学分享。
第三章:对话语言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对话语言在小说中的作用。
培养学生鉴赏对话语言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对话语言的定义和作用。
对话语言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3.3 教学步骤:3.3.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入对话语言的话题。
3.3.2 讲解对话语言的定义和作用: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展现性格、情感、关系等。
3.3.3 分析对话语言的特点:个性化、情感化、生动等。
3.3.4 示例分析一篇短篇小说中的对话语言,讲解其表达方式。
3.3.5 学生练习分析自己阅读的小说中的对话语言,并与同学分享。
第四章:修辞手法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修辞手法在小说中的作用。
培养学生鉴赏修辞手法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修辞手法的定义和作用。
专题六——赏析艺术技巧、必备知识归纳:一)、叙述艺术叙述(记叙、叙事)作为小说最主要的表达方式,其技巧表现在叙事的人称、(二)、描写艺术小说中的描写从描写对象看分为环境描写(主要是自然景物描写)、人物描写和场景描写。
其中人物描写是赏析的重点。
(1)景物描写a、抓住特征,进行形、声、色等方面的描写。
b、调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进行描绘。
C、写景有层次,讲究观察角度。
d、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结合,细节描写。
e、白描和工笔。
(3) 场景描写艺术场景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场面描写” 。
它与单纯的环境描写不同,它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环境描写,一般由人物、事件和环境组成。
它是某一段时间内社会生活的横截面,小说就是由一个接一个这样的“面”构成的。
场景描写的作用有:(1) 给全篇“定调”,使叙述更加自然;(2) 营造意境和渲染气氛;(3) 导引人物出场;(4) 揭示人物性格;(5) 作为一种象征。
(4)细节描写细节描写的作用:①推动情节发展。
通过对细节的描写,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②展示人物性格。
一些细小的动作、简短的话语,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的性格、精神风貌。
③凸显环境特征。
文章中作者主观感情的流露,往往要借助典型环境的描写,因此文章对一景一物的细致描写,不仅能准确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还能凸显环境特征。
④表达真挚情感。
一篇文章能感染读者,往往因为其表达的情感真挚。
而真挚情感除了来源于亲身经历的生活,还来源于成功的细节描写。
⑤深化作品主题。
好的细节描写,有助于折射广阔的生活画面,表现深刻的社会主题。
(三)表现手法:常见的表现手法及作用: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一特点(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象征手法的“托义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 ,主旨含而不露,隐而不晦。
衬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
专题01 语言艺术考点分析一、品味小说语言艺术的突破口1.体会、分析作品的语言是否简洁、生动、传神、得体。
语言风格是讽刺还是幽默,是诙谐还是庄重等,要与文章的主旨联系起来考虑。
2.注意把相关词语放入语境中,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要特别注意对语句深层含意的挖掘,要能依据文章的主旨、作者的观点态度、文中人物的性格,读出言外之意。
3.具体在鉴赏语言时,可以从遣词造句(如用词、句式,叠字叠词、动词、形容词、量词的选用,整句散句、长句短句等),语言风格(如典雅与朴实,简约与细腻,沉稳与奔放,轻松活泼与严肃凝重,诗意化与口语化;抒情意味很浓;善用民间俗语,生活气息浓;白描,工笔细描;等等),语体角度(如书面语与口语,普通用语与专业术语等)方面去鉴赏。
4.熟知各种修辞手法及其功能,在鉴赏时能灵活运用。
二、常见设问方式题干中有“语言”“特色”“表达”“手法”“技巧”等关键词。
以XXX为例,任选一个角度谈谈作品在语言运用上的妙处。
本文在语言表达上很有特色,试从某一角度加以分析。
三、常用答题模板:鉴赏作者的语言=语言特点+例句分析。
四、品味小说语言知识点1.词语的锤炼。
准确,简洁,生动,形象;叠音词,拟声词,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2.句式的选择。
长短句的交错运用,整句(对偶句、排比句、四字短语)、散句(句子参差不齐、长短不一)的综合运用等。
3.修辞手法的运用。
为了使语言表达更加生动形象、精辟有力,作者常采用修辞手法。
常见的修辞手法为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顶真、互文、反语等。
解题的时候是将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还原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意思明白的句子,还原出作者原本想要表达的意思。
如果是比喻句,就要从分析喻体和本体的相似性入手,寻找出比喻的本体; 是借代句就要找出相关性;是比拟句就要找出形象性。
4.表达方式的运用。
叙述、议论、描写(多角度描写、色彩方面、动静方面、点面结合、细描和白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