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国际供应链管理
- 格式:ppt
- 大小:56.50 KB
- 文档页数:17
第7章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采购管理思考与练习1.如何界定采购的定义?举例描述采购的过程。
2.传统采购模式的主要特征是什么?3.比较分析供应链环境下的采购管理模式与传统采购管理模式之间的特点。
4.简述战略采购对供应链协调运作的意义和价值。
5.如何理解不同的供应商管理的原则?6.讨论供应商管理中的竞争关系模式和双赢关系模式之间的异同。
7.供应商的选择受哪些因素的影响?试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
8.供应商选择的一般步骤包括哪几个阶段?9.实地调研一家企业,分析其在供应商关系管理方面的经验及问题。
10.准时采购的意义和特点是什么?准时采购应该遵循什么原则?讨论案例 L公司的零星采购问题L公司是国内一家有名的民营汽车制造企业。
为了改善公司各职能部门和车间的工作流程,进一步提升公司内部管理,公司在每年的年终都会举行一次为期4天的公司级沟通交流会。
参会人员为公司总经理、职能部门全部工作人员以及车间班组长以上人员(包括班组长)。
这不,在今年的年终沟通交流会上,涂装车间(以下简称“涂装”)的班组长们正在向总经理抱怨着他们的服务部门——零星采购部(以下简称“零采”)给他们的工作带来的种种不便。
涂装A:现在零采的喷枪到货时间越来越长了,误了不少事儿,有时采购回来的东西还不是我们要的。
涂装B:并且采购回来的工作服、手套,还有防毒面具质量越来越差了,工作服一穿上就起毛球。
涂装C:是呀,客户对汽车的表面质量是很看重的,它就好比人的一张脸,所以在涂装车间里,对工作环境洁净度要求很高,工作服表面的毛球对车身表面质量影响很不好,会引起颗粒,还得我们返工,很麻烦,并且导致我们的一次下线通过率很低。
涂装B:其实,我们有时觉得某一批工作服的质量还可以,可下一次零采给我们送的工作服牌子又换了,工作服的牌子和供应商变了很多个,所以质量也很不稳定。
总经理:你们可以跟零采的工作人员说呀,让他们采购你们以前用过的质量较好的工作服。
涂装C:这些都不知道跟他们说了多少次了,可每次零采的人都说现在给你们采购回来工作服已经不错了,还挑三拣四的,这样我们也不知道给线上的员工怎么交代,只好让他们每天到公司先把工作服洗了,用风机吹干。
供应链管理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供应链管理导论1.供应链的结构特征是什么?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
2.何谓供应链管理?简述供应链管理与传统企业管理的区别和联系。
供应链管理就是使以核心企业为中心的供应链运作达到最优化,以最低的成本,另供应链从采购开始,到满足最终用户的所有过程,包括工作流、实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均高效率运作,把合适的产品,以合理的价格,及时准确的送到消费者手中。
区别:①传统企业的运营思想是生产是为了销售,而供应链企业运营的思想是按订单准时生产、快速响应客户需求②传统企业的管理手段是控制库存、降低库存成本,而供应链管理的手段是供应链企业协同创新、共创价值③传统企业提高生产效率的主要方法是扩大批量、增加规模效应,而供应链企业提高效率的主要方法是提升企业的柔性和敏捷性联系:供应链管理主要是以物流运行作为流程的,是开放性的,传统企业只是供应链管理中的一个环节,是闭环的。
3.供应链管理的关键在于实现企业内部及企业之间资源的集成。
从这个角度,分析互联网在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从管理难度的角度:现在的客户关系管理、企业资源计划等系统使得管理更加容易,尤其是对于一些全球性企业和跨区域企业从效率的角度:通过IT系统,从客户需求到计划、采购、生产、运输等供应链的整个过程更加迅速、高效。
当然也包括上下游企业和核心企业之间的沟通。
从成本的角度:管理难度下降,效率提升,这实际上降低了企业的成本4.电子商务将成为21世纪最主要的商业模式之一,它将对企业传统的业务流程带来巨大变革。
请阐述供应链管理对我国企业成功实施电子商务的重要意义。
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的管理的主要内容涉及订单处理、生产组织、采购管理、运输与配送管理、库存管理、客户服务、支付管理等,供应链管理可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使资源在供应链网络中合理流动,来缩短交货周期、降低库存,并且通过提供自助交易的自助式服务以降低成本,提高速度和精确性,增强企业竞争力。
实验项目名称:供应链设计规划技术应用实验项目性质:普通所属课程名称:供应链管理(英文教材)实验计划学时:6一、实验目的1、在理解供应链战略及网络设计的基础上,熟悉供应链设施规划建模及求解2、掌握供应链需求预测的基本方法,包括静态、动态时间序列法,用Excel提供的预测统计工具,进行需求统计分析及预测,为供应链综合规划作基础;3、建立供应链综合规划模型,用Excel提供的规划工具,进行优化求解。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请上机利用Excel求解以下题目,要求独立求解,课后形成实验报告上交。
1.教材第7章课后练习题1-2和案例分析题.((2学时)三、实验主要仪器设备和材料微型计算机,Excel程序实验报告要求要求每位学生各自将以上各题的实验成果简要记录下来,形成.xls 和.doc文档,内容包括:1、所采用的工具、函数或公式;2、主要结果及图表表示、主要结论。
练习1 静态预测法预测第六年的需求根据表7-3把他转化成以下的表格形式由表7-3可知,p=12,第t 期剔除季节性影响后的需求值=t D =[∑+--+=+-++)2/(1)2/(1)2/(2/(2p t p t i p t p t Di D D )] /2p =7D[]D 2D [D 122131∑=++i i ]/24剔除前面六个需求原始值后,C8单元格:(B2+B14+2*SUM(B3:B13))/24生成图表后:利用回归分析工具,生成回归分析表格。
得到L= 5997.2605,T=70.245784t D t 70.2457845997.2605+=算出剔除季节性影响后的预测需求以及季节系数P=12,r=5个年度循环,利用公式计算季节系数如下:5/)(49372513161S S S S S S ++++=季节系数S61=单元格E62==(E2+E14+E26+E38+E50)/5再根据季节系数,需求水平需求趋势估计接下来一年的需求(橘红色阴影部分为预测需求)TS,MSE,MAD,MAPE 的估计值练习2 Hot 比萨 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1. 四周移动平均法需求水平预测值L 和预测值FN D D D N t t t /)(L 11t +--+⋯⋯++= t t L F =+1F13=F14=F15=F16=L12=99.25,因此未来四周预测的需求是99.25TS ,MSE ,MADT 和MAPE 的值如下图:2. 简单指数平滑法∑==ni Di NL 101 =0L106.3333333在观测到t+1期的实际需求后,对需求水平的预测值进行修正:t t t L D L )1(11αα-+=++预测值F:F13=F14=F15=F16=L12=104.4583,因此未来四周的需求是104.4583,TS,MSE,MADT和MAPE的值如下图:对比后发现用简单指数平滑法算出的MAD,MAPE,MSE和TS总体上比移动平均法的小,因此我更倾向于用简单指数平滑法案例分析—特种包装公司(上)详情见Excel文件,此处只分析哪种方法的预测误差更小。
供应链管理第一章1.纵向一体化:企业对于制造资源的占有要求和对生产过程直接控制的需要,传统上采用的策略是自身投资建厂,或参股到供应商企业,一个产品上所需要的各种零部件基本上都是在自己企业内由各个工厂加工出来的,直接控制着各个零部件的生产过程,这就是“纵向一体化”2.纵向一体化的缺陷:(1)增加企业投资负担:新建工厂和控股都需要筹集资金,用于项目的基本建设时间越长,企业背负的利息负担就越重。
(2)承担丧失市场时机的风险:新建项目由于有一定的建设周期,容易在这过程中丧失市场机会。
(3)迫使企业从事不擅长的业务活动:管理人员要花费过多的时间、精力和资源去从事辅助性的管理工作。
由于精力分散,他们无法做好关键性业务活动的管理工作。
(4)在每个业务领域都直接面临众多竞争对手:选择“纵向一体化”管理模式的企业必须在不同业务领域直接与不同的竞争对手进行竞争。
(5)增大企业的行业风险:不仅会在最终用户市场遭受损失,而且还会在各个纵向发展的市场上遭受损失。
3. 供应链:是指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通过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
4.供应链的特征:(一)复杂性供应链会产生不同的形态结构、行为主体和控制方式。
(二)动态性供应链节点企业的信息流需要动态地更新,这就使得供应链具有明显的动态性。
(三)响应性响应性即供应链以满足用户需求为目的。
(四)交叉性节点企业可以是这个供应链的成员,同时又是另一个供应链的成员。
5.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就是使供应链运作达到最优化,以最少的成本,令供应链从采购开始,到满足最终顾客的所有过程,包括工作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高效率的操作,把合适的产品、以合理的价格,及时准确地送到消费者手上。
6.推动式和拉动式的供应链推动式供应链:以制造商为核心,产品生产出来以后逐级推向下游企业,分销商和零售商则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
供应链管理案例分析优化指南第1章供应链管理基础概念 (4)1.1 供应链的构成要素 (4)1.1.1 原材料供应商 (4)1.1.2 制造商 (4)1.1.3 分销商 (4)1.1.4 零售商 (4)1.1.5 物流企业 (4)1.1.6 信息系统 (4)1.2 供应链管理的关键环节 (4)1.2.1 采购管理 (4)1.2.2 生产管理 (4)1.2.3 库存管理 (4)1.2.4 物流管理 (4)1.2.5 销售与渠道管理 (4)1.3 供应链管理的主要目标 (5)1.3.1 成本最小化 (5)1.3.2 效率最高化 (5)1.3.3 响应速度最快化 (5)1.3.4 服务质量最优化 (5)1.3.5 风险最小化 (5)第2章供应链管理案例分析 (5)2.1 案例选取与分析方法 (5)2.2 国际知名企业供应链管理案例 (5)2.2.1 亚马逊 (5)2.2.2 苹果公司 (5)2.3 我国企业供应链管理案例 (6)2.3.1 巴巴 (6)2.3.2 海尔集团 (6)2.3.3 菜鸟网络 (6)第3章供应链战略规划与设计 (6)3.1 供应链战略制定 (6)3.1.1 市场环境分析 (6)3.1.2 企业资源与能力分析 (6)3.1.3 供应链战略选择 (7)3.1.4 供应链战略实施 (7)3.2 供应链网络设计 (7)3.2.1 节点选择 (7)3.2.2 运输网络设计 (7)3.2.3 信息系统设计 (7)3.2.4 网络优化与调整 (7)3.3 供应链设施布局 (7)3.3.2 设施选址 (7)3.3.3 设施规模与功能定位 (7)3.3.4 布局优化与调整 (8)第4章供应链采购管理 (8)4.1 采购策略与流程优化 (8)4.1.1 采购策略制定 (8)4.1.2 采购流程优化 (8)4.2 供应商选择与评估 (8)4.2.1 供应商选择 (8)4.2.2 供应商评估 (8)4.3 采购成本控制与风险管理 (8)4.3.1 采购成本控制 (8)4.3.2 采购风险管理 (8)4.3.3 采购合同管理 (9)第5章生产与运营管理 (9)5.1 生产计划与调度 (9)5.1.1 实施精细化生产计划 (9)5.1.2 优化生产调度策略 (9)5.2 生产过程优化 (9)5.2.1 精细化生产流程管理 (9)5.2.2 生产过程自动化与智能化 (10)5.3 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10)5.3.1 建立全面质量管理机制 (10)5.3.2 持续改进 (10)第6章仓储与物流管理 (10)6.1 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 (10)6.1.1 仓储布局优化 (10)6.1.2 库存控制策略 (10)6.2 物流运输与配送策略 (11)6.2.1 运输方式选择 (11)6.2.2 运输路径优化 (11)6.2.3 配送策略 (11)6.3 信息化技术在仓储物流中的应用 (11)6.3.1 仓库管理系统(WMS) (11)6.3.2 物流运输管理系统(TMS) (11)6.3.3 电子标签辅助拣选系统(RFID) (12)6.3.4 物联网技术 (12)第7章供应链风险管理 (12)7.1 供应链风险识别与评估 (12)7.1.1 数据收集与分析 (12)7.1.2 风险分类 (12)7.1.3 风险评估方法 (12)7.1.4 风险排序与关注重点 (12)7.2.1 多元化供应商策略 (12)7.2.2 安全库存策略 (12)7.2.3 预警机制与应急预案 (13)7.2.4 合作伙伴关系管理 (13)7.3 供应链中断的应对措施 (13)7.3.1 供应链网络优化 (13)7.3.2 灵活调整生产计划 (13)7.3.3 替代性物流渠道 (13)7.3.4 风险分担与保险 (13)第8章供应链协同与合作关系 (13)8.1 供应链协同管理 (13)8.1.1 概述 (13)8.1.2 协同管理的核心要素 (13)8.1.3 协同管理的实施策略 (13)8.2 合作伙伴关系构建 (14)8.2.1 合作伙伴选择 (14)8.2.2 合作伙伴关系建立 (14)8.2.3 合作伙伴关系维护与发展 (14)8.3 供应链利益分配与激励机制 (14)8.3.1 供应链利益分配原则 (14)8.3.2 供应链利益分配方法 (14)8.3.3 激励机制设计 (14)第9章供应链绩效评价与优化 (15)9.1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15)9.1.1 财务指标 (15)9.1.2 运营指标 (15)9.1.3 客户指标 (15)9.1.4 学习与创新指标 (15)9.2 绩效评价方法与工具 (15)9.2.1 平衡计分卡(BSC) (15)9.2.2 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SCOR) (16)9.2.3 数据包络分析(DEA) (16)9.3 基于绩效评价结果的优化策略 (16)9.3.1 财务优化策略 (16)9.3.2 运营优化策略 (16)9.3.3 客户优化策略 (16)9.3.4 学习与创新优化策略 (16)第10章供应链管理未来发展趋势 (16)10.1 新技术应用与供应链管理创新 (16)10.2 绿色供应链与可持续发展 (17)10.3 供应链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趋势 (17)10.4 智能供应链与数字化转型展望 (17)第1章供应链管理基础概念1.1 供应链的构成要素供应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多个相互关联的构成要素组成。
供应链管理优化高级指南第1章供应链管理概述 (3)1.1 供应链的基本概念 (3)1.2 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 (4)1.3 供应链管理的发展趋势 (4)第2章供应链战略与设计 (5)2.1 供应链战略制定 (5)2.1.1 市场分析 (5)2.1.2 企业战略与供应链目标 (5)2.1.3 供应链战略选择 (5)2.1.4 战略实施与评估 (5)2.2 供应链网络设计 (5)2.2.1 设施选址 (5)2.2.2 运输路径规划 (5)2.2.3 网络优化 (6)2.3 供应链结构优化 (6)2.3.1 供应链组织架构 (6)2.3.2 协同运作机制 (6)2.3.3 风险管理 (6)2.3.4 持续改进 (6)第3章供应商关系管理 (6)3.1 供应商选择与评估 (6)3.1.1 供应商选择标准 (6)3.1.2 供应商评估方法 (7)3.2 供应商合作策略 (7)3.2.1 长期合作策略 (7)3.2.2 多元化供应策略 (7)3.2.3 竞争性谈判策略 (7)3.2.4 信息共享策略 (7)3.3 供应商绩效评价 (7)3.3.1 评价指标 (7)3.3.2 评价方法 (8)第4章库存管理与优化 (8)4.1 库存控制策略 (8)4.1.1 定量订货策略 (8)4.1.2 定期订货策略 (8)4.1.3 库存动态调整策略 (8)4.2 安全库存与服务水平 (8)4.2.1 安全库存的设定 (8)4.2.2 服务水平的评估与优化 (8)4.2.3 安全库存与服务水平的平衡 (8)4.3 库存预测与决策支持 (9)4.3.2 预测误差与库存决策 (9)4.3.3 决策支持系统在库存管理中的应用 (9)第5章物流与运输管理 (9)5.1 物流管理概述 (9)5.2 运输方式与选择 (9)5.3 运输成本分析与控制 (10)第6章供应链协同与信息化 (10)6.1 供应链协同理念 (10)6.1.1 协同合作的重要性 (10)6.1.2 供应链协同策略 (10)6.1.3 供应链协同的实施与评估 (10)6.2 供应链信息化建设 (11)6.2.1 供应链信息化概述 (11)6.2.2 供应链信息化架构设计 (11)6.2.3 供应链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11)6.3 供应链数据挖掘与分析 (11)6.3.1 供应链数据挖掘的意义 (11)6.3.2 供应链数据挖掘方法 (11)6.3.3 供应链数据分析应用案例 (11)6.3.4 供应链数据分析的挑战与展望 (11)第7章供应链风险管理 (11)7.1 供应链风险识别与评估 (11)7.1.1 风险识别 (12)7.1.2 风险评估 (12)7.2 供应链风险应对策略 (12)7.2.1 风险规避 (12)7.2.2 风险转移 (12)7.2.3 风险缓解 (12)7.3 供应链韧性提升 (12)7.3.1 建立应急预案 (13)7.3.2 强化供应链信息系统 (13)7.3.3 增强供应链灵活性 (13)第8章绿色供应链与可持续发展 (13)8.1 绿色供应链管理 (13)8.1.1 绿色供应链管理概述 (13)8.1.2 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核心要素 (13)8.1.3 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实施策略 (13)8.2 低碳物流与环保措施 (13)8.2.1 低碳物流概述 (13)8.2.2 低碳物流关键技术与措施 (13)8.2.3 低碳物流实施案例 (13)8.3 可持续发展策略 (13)8.3.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原则 (14)8.3.3 可持续发展策略实施与评估 (14)8.3.4 企业可持续发展案例分析 (14)第9章供应链绩效评价与改进 (14)9.1 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 (14)9.1.1 交货期 (14)9.1.2 成本 (14)9.1.3 质量水平 (14)9.1.4 库存水平 (14)9.1.5 灵活性与适应性 (14)9.1.6 协同效率 (15)9.2 绩效评价方法与工具 (15)9.2.1 指标体系法 (15)9.2.2 比较分析法 (15)9.2.3 客户满意度调查 (15)9.2.4 供应链仿真模拟 (15)9.2.5 数据挖掘与分析 (15)9.3 供应链改进措施 (15)9.3.1 优化供应链设计 (15)9.3.2 强化供应链协同 (15)9.3.3 提高供应链灵活性 (15)9.3.4 降低供应链成本 (16)9.3.5 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16)9.3.6 建立持续改进机制 (16)第十章供应链管理最佳实践与案例分析 (16)10.1 国际供应链管理最佳实践 (16)10.1.1 跨国企业供应链整合 (16)10.1.2 国际供应链风险管理 (16)10.1.3 国际供应链协同优化 (16)10.2 国内供应链管理案例 (16)10.2.1 快速消费品行业供应链管理 (16)10.2.2 制造业供应链管理 (16)10.2.3 电商行业供应链管理 (16)10.3 供应链创新与未来趋势展望 (17)10.3.1 供应链数字化与智能化 (17)10.3.2 绿色供应链管理 (17)10.3.3 供应链金融创新 (17)10.3.4 供应链协同创新 (17)第1章供应链管理概述1.1 供应链的基本概念供应链作为一种重要的商业运作模式,涉及原材料、零部件、产品以及相关信息的有效流动,包括从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到最终用户的一系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