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学(071002)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129.50 KB
- 文档页数:11
生物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授予学位类别:理学硕士学位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710 生物学二级学科代码名称:071001 植物学071002 动物学071003 生理学071005 微生物学071006 神经生物学071007 遗传学071008 发育生物学071009 细胞生物学07101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071021生物信息学0710Z2 生物工程0710Z1 生物统计制订单位:生命科学学院(牵头)基础医学院、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参与)培养方案版本号:2016版一、学科概况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系统各个层次的种类、结构、功能、行为、发育和起源进化以及生物与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等的科学。
中南大学生物学学科伴随着“百年湘雅”医学教育的发展而成长,湘雅医学院的生物学教学始于1914年湘雅医学专门学校建校之初的医学预科,1946 年湘雅医学院即建立了生物化学科。
在100 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本学科在我国医学专门人才的培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涌现了卢惠霖、夏家辉、任邦哲等蜚声中外的科学家,培养了以张友尚、刘德培、刘斯奇、黄承汉为代表的一大批遍布海内外的优秀人才。
本学科点分别于1977 和1981 年获首批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1994年获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本学科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遗传学为国家重点学科,生物学为湖南省重点学科,生物学和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神经科学和行为科学3个ESI 学科已经进入世界排名前1%。
学科拥有“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外专局创新引智基地等国家级平台,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中组部千人计划1人、万人计划2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8人。
近年来,承担了国家“973项目”、“863项目”、国家重大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多项国家级重大项目。
本学科在国内最早开展人类遗传资源的收集、保藏和利用,致病基因克隆、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等方面处于国内一流、国际先进水平,在临床医学中开创了“医学遗传科”,引领了我国医学遗传学的发展。
生物学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71000)一、学科方向1、07101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2、071009 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3、071007 遗传学Genetics4、071006 神经生物学Neurobiology5、071004 水生生物学Hydrobiology6、0710Z2 生物医药Biomedicine7、0710Z1 海洋生物学与生物技术Marine 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8、071002 动物学Zoology9、071011 生物物理学Biophysics10、071008 发育生物学Development Biology11、071005 微生物学Microbiology12、071003 生理学Physiology二、学制全日制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3年。
根据情况学习年限可以适当延长,但最长不能超过5年。
兼读制研究生学习年限不少于4年。
如不能按期完成培养计划者,由硕士生和导师提前3个月提出延期申请,具体按《暨南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办法》。
三、课程设置本学科要求修满22-26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7学分,专业学位课6-12学分。
非学位课程可跨方向选修。
四、必读和选读书目五、学位论文与申请硕士学位科研成果的要求1.学位论文工作要求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进行按照制定培养计划——>开题——>中期检查——>论文写作与答辩等四步骤进行。
1.1培养计划的制定研究生在入学后的6-8周内在导师指导下确定培养计划,初步设计学位论文的内容与进度安排等,网上填写暨南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表。
第一学期10月底之前网上提交,同时提交纸质版原件至学院研究生管理办公室,学科点、导师、学生各留一份复印件。
研究生申请毕业时,学科点将按培养计划进行审核,以确定研究生是否达到培养目标。
1.2论文开题研究生在校期间应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中期考核后方可进行毕业论文开题,开题时间在入学后第三个学期。
参考书目专业课复试参考书目071002动物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医学实验动物学》071003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生理学》071005微生物学:周正任主编科技出版社《病原生物学》第二版(寄生虫学部分除外)071006神经生物学:《神经生物学》(中国医大2005年印制)071007遗传学:卫生部规划教材左伋主编第四版《医学遗传学》071008发育生物学:发育生物学(参考杨恬主编的八年制细胞生物学第10至16章) 071009细胞生物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宋金丹主编《细胞生物学》第三版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生物化学》071011生物物理学:林克椿主编《医学生物物理学》083100生物医学工程:童词白主编高教出版社《模拟电子技术基础》100101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人体解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系统解剖学》第六版组织胚胎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组织学与胚胎学》第六版100102免疫学:杨贵贞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五版《医学免疫学》100103病原生物学:周正任主编科学出版社第二版《病原生物学》100104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病理学:王恩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统编教材第六版100105法医学(基础医学院):《法医毒物分析》国家统编教材第3版100120组织工程学:《系统解剖学》第五版100216运动医学:《运动生理学高级教程》田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版100401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第五版、《卫生统计学》第五版100402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第五版、《环境卫生学》第五版100403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第五版、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轻工)100404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儿童少年卫生学》第五版100405卫生毒理学:《毒理学基础》第四版107302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公卫学院):梁万年主编《卫生事业管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版120502情报学:《医学文献检索》、《情报学概论》010105伦理学:孙幕义主编《医学伦理学》,高教出版社,第一版040203 应用心理学(社科部):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120402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社科部):梁万年主编《卫生事业管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版100704药物分析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五版《药物分析》教材100706药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药理学》100105法医学(法医学院):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四版《法医学》教材040203应用心理学(一院):姜乾金主编《医学心理学》100201内科学(一院)呼吸系病:朱元珏主编《呼吸病学》、新版《内科学》心血管病:《内科学》(6版教材)、《内科学》(七年制教材)、心脏病学(5版)Braunwald 主编,陈灏珠主评内分泌与代谢病:《内科学》第六版肾病:《内科学》第六版血液病:《内科学》第六版风湿病:《内科学》第六版感染内科:《现代感染病学》翁心华等主编消化系病:《内科学》第六版100202 儿科学(一院):《小儿肾脏病基础与临床》杨霁云主编、《实用儿科学》胡亚美、江载芳主编100203 老年医学(一院):《内科学》、《神经内科学》100204 神经病学(一院):《神经病学》八年制教材100205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精神病学》郝伟主编100206 皮肤病与性病学(一院):国家规划教材《皮肤性病学》第六版、赵辨《临床皮肤病学》100207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一院):超声:《临床超声影像学》李治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放射:《医学影像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五版核医学:《核医学》李少林主编七年制教材(2002),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00208 临床检验诊断学(一院):《实验诊断学》100210 外科学(一院):普一、普二:《外科学》第六版普三:《黄家驷外科学》、《遗传学》、《克氏外科学》泌尿外科:吴阶平泌尿外科学胸外科:《外科学》人卫出版社第六版、《现代胸外科学》人民军医出版社心脏外科:《心脏外科学》汪曾炜主编骨外: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第六版神经外:《现代神经外科学》周良辅主编烧伤: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第六版局解:GRAYSANATOMY外科学整形: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第六版100211 妇产科学(一院):《妇产科学》6版、《妇科肿瘤学》曹泽毅主编、《妇科肿瘤学》林巧雅主编3版100212 眼科学(一院):《眼科学》第六版100213 耳鼻咽喉科学(一院):《头颈-耳鼻咽喉科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00214 肿瘤学(一院):肿瘤外:汤钊猷主编《现代肿瘤学》、张文范等主编《胃癌》(第二版)、全国医学高校统编教材《外科学》肿瘤内:《内科肿瘤学》孙燕主编放疗:《肿瘤放射治疗学》第三版,殷蔚伯主编肿瘤研究所:汤钊猷主编《现代肿瘤学》第二版,曾益新主编《肿瘤学》第二版100215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一院):《康复医学》第三版,南登崑主编,人卫出版社100217 麻醉学(一院):《临床麻醉学》、《外科学》第六版100218 急诊医学(一院):《急诊医学》第二版,王一镗主编,学苑出版社100302口腔临床医学(一院):口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五版教材《口腔颌面外科学》100401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一院):《流行病学》第五版或《临床流行病学》第二版100602中西医结合临床:统编中医基础、中医内科、金匮要略040203应用心理学(二院):姜乾金主编《医学心理学》083100生物医学工程(二院):童词白主编高教出版社《模拟电子技术基础》100104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二院):七年制规划教材《病理学》100201内科学(二院):呼吸系病:《内科学》第六版心血管病:《内科学》第六版消化系病:《内科学》第六版血液系病:《内科学》第六版肾病:《内科学》第六版内分泌及代谢病:《内科学》第六版风湿病:《内科学》第六版传染病:《传染病学》第六版100202儿科学(二院):五年制《儿科学》第六版100204神经病学(二院):人民卫生出版社《神经病学》第四版100205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二院):《精神病学》郝伟主编100206皮肤病与性病学(二院):《皮肤性病学》第六版,张学军主编100207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二院):放射:《实用放射学》、《医学影像学》超声:《超声诊断学》第二版,《腹部超声诊断学》100208 临床检验诊断学(二院):《临床微生物学及微生物检验》100210外科学(二院):普外科:《外科学》第六版泌尿外:《外科学》第六版胸外科:《外科学》第六版心脏外科:《外科学》第六版骨外科:《外科学》第六版神经外科:《外科学》第六版100211妇产科学(二院):《中华妇产科学》,《妇科肿瘤学》100212眼科学(二院):《眼科学》第六版100213 耳鼻咽喉科学(二院):《耳鼻咽喉科学》第六版100214肿瘤学(二院):《肿瘤放射治疗学》第三版殷蔚伯主编100215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二院):《康复医学》第三版,南登崑主编,人卫出版社100216运动医学(二院):《外科学》第六版100217麻醉学(二院):《实用临床麻醉学》盛卓人主编,《外科学》第六版100218急诊医学(二院):《急诊医学》100302口腔临床医学(二院):大学本科相应最新版教材100706药理学(二院):《临床药理学》《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理学》《药剂学》任选3本100201内科学(四院):呼吸疾病: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内科学》教材心血管病: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内科学》教材消化系病: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内科学》教材内分泌与代谢病: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内科学》教材肾病: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内科学》教材100202儿科学(四院):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儿科学》教材100204神经病学(四院):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神经病学》教材100207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四院):超声:《超声医学》第五版放射:《医学影像学》五年制及七年制教材100208临床检验诊断学(四院):大学本科最新版教材100210外科学(四院):普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外科学》教材骨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外科学》教材胸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外科学》教材泌尿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外科学》教材神经外:《神经外科学》100212眼科学(四院):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眼科学》教材100213 耳鼻咽喉科学(四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六版教材100214肿瘤学(四院):《临床肿瘤学》科学出版社100217麻醉学(四院):大学本科最新版教材100706药理学(四院):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药理学》教材,第五版《药物分析》100217麻醉学(口腔医学院):《实用临床麻醉学》100301 口腔基础医学(口腔医学院):《口腔组织病理学》统编教材100302 口腔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院):口内: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五版教材《牙周病学》、《牙体牙髓病学》《口腔粘膜病学》口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五版教材《口腔颌面外科学》修复: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五版教材《口腔颌修复学》、《口腔材料学》正畸: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五版教材《口腔正畸学》儿牙:《儿童口腔病学》100209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三版《护理学基础》教材。
第二部分学科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07 学科门类:理学0709 一级学科:地质学070901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和学术作风,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在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方面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专门知识,能够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高层次地学创新型人才。
二、培养方向1. 环境矿物学2.沉积岩及沉积矿产(含含油气盆地分析)3. 矿床学及矿床地球化学三、学习年限博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非全日制博士生或交叉培养的博士生学习年限一般可延长至4年,硕博连读研究生为5年。
四、课程设置博士生的必修课程学习必须修满最低17学分。
选修课根据博士生的具体情况和培养方向而定。
跨一级学科培养的博士生必须补修所修专业硕士生专业基础课2-3门。
五、培养要求与中期考核博士研究生入学后,指导教师应在第一学期第四周前制定出每个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计划。
确定每位博士研究生的主修专业课程、研究方向、研究计划等。
以督促博士研究生完成学业。
学校及学院将第三学期内,按照每位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对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和教师指导工作进行中期考核。
博士研究生在作学位论文之前,必须作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由指导教师主持,3名以上专家参加。
有关开题报告的要求必须列入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中。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展以后,要求进行2次学位论文中期检查,学位论文中期检查必须由3~5名专家参加。
六、学位论文与答辩学位论文是评价博士研究生学术水平和科学创新能力的主要依据。
1、博士研究生在第2学年初,在导师指导下,写出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并在本专业或科研小组内做开题报告。
学位论文的题目应是紧密联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的、具有较高理论价值和生产应用价值的课题,开题报告经审核通过后按计划进行。
在论文工作进行中,要及时写出阶段性科研报告。
2、学位论文完成后,应按规定送同行专家评审,以决定是否可以组织论文答辩,答辩工作应按学校有关规定进行。
生物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2级研究生开始使用)一、专业学科、学制、学习方式一级学科名称:生物学(代码: 0710 )二级学科名称:植物学(代码: 071001 )二级学科名称:动物学(代码: 071002 )二级学科名称:生理学(代码: 071003 )二级学科名称:遗传学(代码: 071007 )二级学科名称: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代码: 071010 )学制:三年学习方式:全日制二、本学科情况介绍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
国家、广东和广州都在十一五规划中将生物技术产业列为优先发展的重点高新技术产业,生物技术正在成为发展最快、应用最广、最具有竞争力的领域之一。
本硕士点建立将为广州及珠三角地区(如广州生物岛)培养植物抗逆基因功能研究与分子育种、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急需人才,增强服务广州及珠三角地区的能力。
本学科硕士点二级学科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植物学(华南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动物学(动物分类与多样性保护)、遗传学(重要基因的功能研究与利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植物逆境生物学与分子育种)、生理学(分子生理与内分泌学)。
现有在职硕士导师14人,包括教授11人,副教授3人,其中获得博士学位导师11人,留学归国人员10人。
近年来逐步在植物逆境、华南生物多样性等领域形成了自己的主要特色和优势,受到国内外同行的肯定,部分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如以田长恩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开辟了“IQM家族的功能研究”领域,发现IQM家族成员在植物对生物胁迫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以郭培国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发现小麦、大麦和香蕉等作物抗逆(如抗旱耐冷等)功能基因30多个、与抗逆密切相关的分子标记5个且用于分子育种;以吴毅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发现蝙蝠和单殖吸虫新种20余个、中国或省新记录近20种;以谢国文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获得永瓣藤、广东松等10多种广东珍稀濒危植物的种群生态特点,为华南地区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提供了依据;以肖洁凝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利用“多靶点微RNA反义核苷酸技术”等进行新药设计及开发、华南地区名贵珍稀鱼类(石斑鱼、唐鱼等)的生理生态与繁殖育种研究方面形成了自己优势与特色。
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一、名词解轹(每小题4分,合计40分)报考学科、专业:生态学1.分子伴侣2. 异染色质3.蛋白4.抑癌基因5.胞内体6.接触抑制7. CO期细胞8. 离子通道9质子泵10.核型二是非题(每小题1分,合计10分)进化度来看相蛋白是多交的面非组蛋白是保守的。
质膜上糖蛋白的糖基一-般位于质膜的内表面。
5.线粒体中的ATP 合成酶是由线粒体DNA和核DXA中的基因共同编码的。
6.前减数分裂间期中的S期比有丝分裂s期的时间长8.有些细胞细胞公期时大。
9.减散分裂后期11.者丝粒一分为二,两条同源染色体分开。
10.单细胞生物不存在细胞分化的现象。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合计20分)A.病毒B.类病毒C.做菌体2.核酮糖二磷酸玫化酶大亚基和小亚基分别由DNA上的基因编码。
A.细胞核B.叶绿体C.细胞核和叶绿体D. 叶绿体和细胞核3.草果酸脱氢酶位于线粒体的,A. PB.内膜C.外室.D.外膜人微管在细息中部成展下方有一个一一组成的收缩环。
5.在减数分裂s期DNA并不完全复制。
大约还有___ DNA 是在偶线期合成的。
6.中心粒主要在__进行复制。
A.GIB.C2C.sD.8.精子头郎质膜下方有一个较大的困球形的泡状结构,此为。
”.A.圈球体B.溶酶体c. 过氧化物酶体D. 高尔基体A.ATPB.质展上的质子梯度C.CTP蛋白D.CIPA.粘着待贴精斑c接方式,可将整个组织的细胞连成体。
A.胞内体B.溶酶体C.内质网D.液泡12. 线粒体内和细菌内不具下列事件为_13.强交形自成合校其等素所控制C.具有组蛋白D.氧化硝酸化A.微管的动态变化B. 肌球蛋白丝的滑动14. 膜蛋白高度糖基化的细胞器是,D. 微绒毛的伸缩南体B.内质网。
C.过氧化物酶体D.线粒体A.镁离子B. 锅离子C件子D.钙离子16.同一系统中不同细胞.其细胞周期的长短有差异,这种差异主要发生在:17. 在差速离心中最先沉降的细胞器是18.以下不具有DNA的细息器是,C.细胞核D. 过氧化物酶体19. 人胚肺纤维细胞体外培养大约能传代,D.核糖体A. 20次左右B. 150左右C. 40-60次D. 无数次的国我建的领同步收郁形成有效的心跳,传递到每个细息的牧缩电信号也需要同时A.间腺连接B.紧密连接:C.桥粒D. 粘者斑四、问答题(60分)1细息有哪些方式进行通讯? (10分)2. 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10分)4.鸡沫动物细的店限分5.概述细胞凋亡与坏死的区别。
《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1997年颁布)一、《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1997年颁布),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审核授予学位的学科、专业范围划分的依据。
同时,学位授予单位按本目录中各学科、专业所归属的学科门类,授予相应的学位。
培养研究生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以及各有关主管部门,可以参照本目录制订培养研究生的规划,进行招生和培养工作。
二、本目录是在1990年10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联合下发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以下简称原目录)的基础上经过多次征求意见、反复论证修订的。
修订的主要原则是∶科学、规范、拓宽;修订的目标是:逐步规范和理顺一级学科,拓宽和调整二级学科。
本目录与原目录相比,有如下变化∶增加了管理学学科门类,授予学位的学科门类增加到12个;一级学科由原来的72个增加到89个,二级学科(学科、专业)由原来的654种调整为387种。
各学科门类的学科、专业设置情况是∶哲学,1个一级学科,8种学科、专业;经济学,2个一级学科,16种学科、专业;法学,5个一级学科,32种学科、专业;教育学,3个一级学科,17种学科、专业;文学,4个一级学科,29种学科、专业;历史学,1个一级学科,8种学科、专业;理学,12个一级学科,50种学科、专业;工学,32个一级学科,113种学科、专业;农学,8个一级学科,27种学科、专业;医学,8个一级学科,54种学科、专业;军事学,8个一级学科,19种学科、专业;管理学,5个一级学科,14种学科、专业。
三、本目录中有16个二级学科带"(含∶)",括号中的内容是对二级学科所包含内容的强调或补充,其学位授权和研究生培养除医学门类中有关学科按括号中的内容进行外,其它学科均按二级学科进行。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分语族)",其学位授权点的审核、授权和研究生培养按括号中限定的学科范围进行。
动物学(071002)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政治思想进步,专业基础扎实,能够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面向21世纪动物学专业从事教学与科研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团结协作、求实创新和为科学勇于献身的精神,努力为科学事业、振兴经济发展服务。
2.努力学习动物科学的基础理论和知识,熟练掌握和应用动物科学的实验操作技能,深入系统掌握所攻读方向的知识内容,对该方向国内外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有较全面、系统的了解,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独立思考问题、独立从事科研工作和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完成的学位论文应是具有一定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3.身体健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1.动物生态与分子系统学主要开展野生动物的种类、组成、分布及生态研究,利用多种分子生物学手段,结合形态学数据,从分子和形态学水平研究野生动物的物种形成、种及种群的系统发生,比较种间的系统地理结构差异,结合当前的分布格局和栖息地特征,估计物种形成的时间,确定其分类地位。
2.中国淡水涡虫系统学、毒理学及其再生的分子机理主要开展我国淡水涡虫资源调查以及淡水涡虫生态学、毒理学及其再生分子机理方面的研究。
三、学习年限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第一年一般以课程学习为主,后两年以研究和论文工作为主。
本校在职研究生学习年限为3-4年,每年应完成1/3的助教工作量。
在职研究生从事论文工作时,一般可脱产1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动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表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总学分要求不低于35学分(不包括业务实习与社会实践)。
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前必须修满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所有课程,考试成绩合格方可获得学分,学位课程75分合格,选修课程60分及格。
跨专业考取或同等学力人员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由导师提出具体意见,决定其是否补修大学本科专业主干课程,并报研究生院培养处备案。
补修成绩以60分为及格,并记入成绩档案,注明“本科”字样,不计入总学分。
大学期间通过外语六级者可免修硕士研究生外语,但必须参加过关考试。
开设课程简介附后。
五、培养方式与方法1.实行导师负责制:在以导师为主的同时,建立导师指导小组,导师组成员以本校教师为主,也可聘请校外知名专家担任,由本专业或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担任组长。
研究生导师和指导小组全面负责培养工作,其主要职责是:参与制定本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和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审核学位课程的命题及评分结果;负责对研究生进行中期考核,对研究生科研进展情况和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进行检查;协助组织学位论文答辩;协助作好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2.培养计划的确定:入学后三个月内在导师指导下制定出培养计划。
3.课程的学习:对研究生的培养,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采取系统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讲授与讨论相结合、校内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方法。
要求研究生必须修完所规定的必修课和方向课并取得学分。
同时,在导师指导下,结合自身和科研发展方向以及研究领域所需的知识结构,选修数门选修课程,鼓励学生打破学科界限选择在更为宽广的学术领域里学习。
本专业其它研究方向的方向课和其它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方向课可作为本研究方向的选修课。
4.学术和教学活动:提倡研究生广泛参加各类学术活动。
本专业研究生要积极参加国内外相关学术会议、专家讲学和本专业学术报告会、研究生读书报告会、开题报告会、论文答辩等学术活动。
为了培养研究生的教学能力,在第二学年组织研究生参加大学本科的有关课程的部分教学工作。
采用的形式,可以试讲部分章节,或带实验课。
经考核合格可给予2学分(列入学分计算)。
效果不好的,不给学分,但允许重新安排一次教学实践。
已有教学工作经验的研究生,可适当减免。
5.业务实习和社会实践:硕士研究生可根据科研和论文需要,结合研究课题外出进行野外考察、基地调研、社会调查等业务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完成任务后,必须写出参加业务实习和社会实践的报告。
6.体育锻炼:研究生应重视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同时注意劳逸结合,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课外活动。
研究生要心胸开阔,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
六、考核方式1.课程考核:研究生必修课须安排考试,选修课可安排考试或考查。
公共必修课及专业基础课以笔试为主,专业课采用笔试和专题学术报告相结合的方式,重在考核研究生对专业知识的把握能力及其应用基础理论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考试科目按百分制评定成绩,考查科目按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级记分制评定成绩。
2.中期考核:研究生入学学习一年半后,进行中期考核,由学科点组织有关教师成立中期考核小组,对研究生的学位课程的学习情况、毕业论文的准备情况、基础理论与系统的专门知识与技能以及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掌握情况等进行检查和考核。
对考核不合格或完成学业确有困难者,劝其退学或肄业处理。
对成绩优秀的研究生,按评比条件评选出“品学兼优研究生”,给予奖励。
3.毕业考核:毕业前由研究生导师、学科点、院(系)对研究生三年来的学习工作情况作出评价,按评比条件评选出“优秀毕业研究生”。
七、研究工作与学位论文1.论文选题:研究生应在导师和导师指导小组的指导下,通过阅读文献资料和实际调查,进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选题应主要结合当地经济建设,反映学科研究进展,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或者作为导师科研项目的一部分,并经导师组审核确定学位论文题目,论文选题工作应在第三学期内完成,并向导师指导小组或所属教研室做开题报告,经过讨论认为选题合适且计划切实可行者,方能正式开展论文工作。
选题一经确定,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尽快拟定论文工作计划并予以实施。
2.研究工作:研究生在研究工作进行期间,在以导师和导师指导小组的指导下,继续搜集文献资料,掌握研究方法和技术。
对所从事的研究工作,应以严谨的科学态度,获得准确的试验数据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和推理,为撰写学位论文作为好研究资料准备。
同时,要定期进行研究进展的交流。
3.论文撰写:在完成研究工作后,研究生应按时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与修改工作。
学位论文应按学校规范要求进行撰写,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要求重点突出,论据充分,观点正确,具有明显的创新性。
论文完成后,经导师、指导小组审查通过后,才能申请答辩。
八、答辩和学位授予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一般在第六学期结束前一个月进行。
论文答辩前应须请两位副高职称以上的专家(其中至少有一位校外专家)对论文进行审阅,论文评审通过后方可进行答辩。
论文答辩要严格按照学校规定程序进行,要求研究生使用多媒体进行汇报。
答辩委员会应选择5名或5名以上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副高以上技术职称的同行专家组成,答辩委员会主席一般应由校外专家担任。
论文答辩做到公正、公开。
答辩完成后,校学位分委员会对通过学位论文者进行审查,对论文质量、研究生阶段的科研成果及其它相关材料进行审核后,上报校学位委员会。
校学位委员会批准后,可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理学硕士学位。
九、思想政治工作要加强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要求研究生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参加本校的政治学习、形势与任务教育、公益劳动等活动,自觉加强道德品质的修养。
要健全研究生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导师及任课教师的作用。
导师要定期与研究生接触,言传身教,教书育人,严格要求,耐心引导。
研究生要严格要求自己,并具有严谨求实的学风和团结协作精神。
附:动物学专业开设课程简介课程编号:040201 课程名称:动物分类学原理总课时数:36 学分:2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开课学期:Ⅱ授课教师:陈晓虹教学要求:掌握分类学概念、动物分类学原理及国际动物命名法则教学内容:分为三大部分:分类学阶元和分类学概念;分类学步骤(包括标本的采集、收藏、鉴定与分类识别,分类性状与数量分析方法);动物命名法则(包括动物命名的优先权原则,动物名称的构成与处理,科级、属级、种级单元和名称,同名关系,命名中的模式概念等)。
预修课程:教材及参考书目:(1)Mayr, E. and P. D. Ashlock.1991.Principles of Systematic Zoology. (2 ed.) McGraw-Hill, New York;(2)郑乐怡 1987 《动物分类学原理与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3)朱弘复1987《动物分类学理论基础》上海科学出版社;(4)朱弘复等1988《国际动物命名法规》科学出版社.课程编号:040202 课程名称:动物生态学总课时数:36 学分:2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开课学期:Ⅱ授课教师:吕九全教学要求:学习动物生态学基本原理,掌握动物生态学的应用和研究方法教学内容:主要讲授有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种群数量的时空动态、种群增长、种群遗传与进化的关系、行为生态、种群间相互作用、群落生态、生态系统、大尺度生态学、应用生态及生态学研究方法。
预修课程:教材及参考书目:(1)孙儒泳,《动物生态学原理》(第三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尚玉昌,《普通生态学》(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课程编号:040203 课程名称:分子系统学总课时数:36 学分:2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开课学期:Ⅱ授课教师:张合彩教学要求:通过学习分子系统学的原理,掌握分子系统学的应用和研究方法,同时了解当今分子系统学领域的新进展。
教学内容:主要讲授分子系统学的原理、方法及其在动物学领域的应用。
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分子系统学概论、分子系统学基础、蛋白质的分子系统学、分子数据的系统发育分析方法、分子系统学的新进展。
预修课程:教材及参考书目:(1)《分子系统学-原理、方法及应用》黄原,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8;(2)Molecular Evolution and Phylogenetics《分子进化与系统发育》,Masatoshi Nei & Sudhir Kumar 著,吕宝忠等译,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3)Molecular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edited by R. DeSalle,G. Giribet & W.Wheeler; Boston; Berlin: Birkhäuser, 2002.课程编号:040204 课程名称:中国淡水涡虫总课时数:36 学分:2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开课学期:Ⅱ授课教师:陈广文教学要求:掌握淡水涡虫的标本采集,外形及分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