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表面粗糙度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2
第五章表面粗糙度一、判断题。
1.评定表面轮廓粗糙度所必需的一段长度称取样长度,它可以包含几个评定长度。
F2.R z参数由于测量点不多,因此在反映微观几何形状高度方面的特性不如Ra参数充分。
T 3.选择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值应尽量小好。
F4.零件的尺寸精度越高,通常表面粗糙度参数值相应取得越小。
T6.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值越小,则零件的尺寸精度应越高。
F7.摩擦表面应比非摩擦表面的表面粗糙度数值小。
T8.要求配合精度高的零件,其表面粗糙度数值应大。
F9.受交变载荷的零件,其表面粗糙度值应小。
T二、选择题1.表面粗糙度值越小,则零件的AB。
A.耐磨性好。
B.配合精度高。
C.抗疲劳强度差.D.传动灵敏性差。
E.加工容易。
2.选择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值时,下列论述正确的有BCD.A.同一零件上工作表面应比非工作表面参数值大。
B.摩擦表面应比非摩擦表面的参数值小。
C.配合质量要求高,参数值应小。
D.尺寸精度要求高,参数值应小。
E.受交变载荷的表面,参数值应大。
3.下列论述正确的有AE。
A.表面粗糙度属于表面微观性质的形状误差。
B.表面粗糙度属于表面宏观性质的形状误差。
C.表面粗糙度属于表面波纹度误差。
D.经过磨削加工所得表面比车削加工所得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值大。
E.介于表面宏观形状误差与微观形状误差之间的是波纹度误差。
4.表面粗糙度代(符)号在图样上应标注在ABD。
A.可见轮廓线上。
B.尺寸界线上。
C.虚线上。
D.符号尖端从材料外指向被标注表面。
E.符号尖端从材料内指向被标注表面三、问答题。
(1)简述表面粗糙度对零件的使用性能有何影响。
答:表面粗糙度对零件的使用性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对配合性质的影响由于零件的表面粗糙不平装配后,引起实际间隙的增大或减小了实际过盈,从而引起配合性质的改变或降低了配合的边接强度。
2)对耐磨性的影响因零件表面粗糙不平,两个零件作相寻运动时,会影响它们之间的摩擦性能,并且粗糙的表面会主生较大的摩擦阻力。
模块4 表面粗糙度
一、选择与填空题
1.表面粗糙度属于误差。
2.在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中,反映表面接触刚度和耐磨性的参数是。
A. t p
B. R a
C. R y
3.取样长度是指评定表面粗糙度时所规定的一段长度。
4.表面粗糙度所研究的是波距在范围的几何形状误差。
A. 1~10mm
B.<1mm
C.>10mm
5.测量表面粗糙度时,规定和选择取样长度,主要是为了限制和削
弱对表面粗糙度测量结果的影响。
6.能客观地反映表面微观几何形状特征的参数是。
A. R a
B. R z
C. R y
7.表面粗糙度的六个评定参数中,R a、R z、R y、为,S m、
S、t p为。
8.表面粗糙度参数选择时,应优先选用。
A. R a和R z
B. R a
C. R y
9.表面粗糙度是指加工表面所具有的间距
和峰谷不平度。
10.表面粗糙度参数中,采用触针法测量的是。
A. R a
B. R z
C. R y
11.当测量面积很小,象顶尖,刀具的刃部等表面,通常选作为测量
表面粗糙度的参数。
A. R a
B. R z
C. R y
12.表面粗糙度常用的检测方法有、、
和。
13.在表面粗糙度三个主要评定参数中,能反映表面峰、谷尖锐程度的参数
为。
A. R a
B. R z
C. R y
14.在表面粗糙度参数中,能反映表面外观质量和可漆性的参数
是。
A. S m
B. t p
C. R z
15.标准推荐优先选用Ra,因为测Ra参数通常是用效率很高的
进行连续测量,其所测Ra值常用的范围为。
二、判断题
1. 表面粗糙度值越小,表面越光滑,使用性能越好,所以表面粗糙度值越小越好。
()
2. 在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中,能间接评价表面峰、谷尖锐程度的参数为Ry。
()
3. 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Ra,不适合评定太软的材料。
()
4. 只要材料不是太软,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选Ra作为评定参数。
()
5. 配合性质相同,零件尺寸越小则表面粗糙度值应愈小。
()
6. 一般尺寸精度高时,表面粗糙度参数值也小,所以,表面粗糙度值小。
零件的
尺寸精度一定很高。
()
7. 表面粗糙度标准中规定了参数Ra、Rz值,在加工后,同一表面测得的Ra与
Rz值应相等。
()
8. 用双管显微镜测量表面粗糙度,既可测Rz ,又可测得参数Ra
值。
()
9. 双管显微镜测量表面粗糙度采用的是光切原理。
()
10.干涉显微镜通常用于测量表面粗糙度参数Rz和Ry值。
()
11.在图样上标注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时,一般应将其标注在可见轮廓线、尺寸
界线、引出线或它们的延长线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