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弹性理论与均衡理论
- 格式:ppt
- 大小:846.50 KB
- 文档页数:118
西⽅经济学微观均衡价格理论均衡价格理论与弹性理论⼀、选择题1、在下列因素中,除哪⼀种外都会使需求曲线发⽣移动?( )A.个⼈偏好; B.个⼈收⼊;C.其他商品的价格;D.商品本⾝的价格。
2、均衡价格随着( )。
A.需求的增加和供给的减少⽽上升; B.需求和供给的减少⽽上升;C.需求和供给的增加⽽上升; D.需求的增加和供给的减少⽽下降。
3、当需求和供给都减少时,将出现( )A.均衡产量减少,均衡价格下降;B.均衡产量减少,⽽均衡价格⽆法确;C.均衡产量减少,均衡价格上升; D.均衡产量增加,均衡价格下降。
4、在得出某商品的个⼈需求曲线时,下列哪些因素是可变的:( )A.个⼈偏好; B.求量变动幅度⼤⼩的就是弹性,通常弹性有四种情况,下列情况哪⼀种除外:( 个⼈收⼊; C.其他商品的价格;D.商品本⾝的价格。
5、衡量因价格的变动引起需)A.弹性⼤于零⼩于1; B.弹性为1; C.⽆弹性;D.弹性不定;E.弹性为⽆穷⼤。
6、均衡价格是指()。
A.供给等于需求时的价格 B.供给量等于需求量时的价格C.供给价格等于需求价格时的价格D.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交点上的价格7、假定其它条件不变,如果汽车的价格下跌,则汽油的需求量将()。
A.减少 B.增加 C.不变 D.为零8、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某种商品的价格下跌了10%,其需求量增加了15%,这种情况属于需求()。
A.富有弹性 B.缺乏弹性 C.完全弹性 D.完全⽆弹性9、假定其它条件不变,如果咖啡的价格上涨,则茶叶的需求量将()。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10、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了10%,其需求量减少了5%,这种情况属于需求()。
A.完全弹性 B.完全⽆弹性 C.富有弹性D.缺乏弹性11、供给是⽣产者的出售欲望和()的统⼀。
A.购买能⼒B.出售能⼒ C.购买欲望 D.消费欲望12、下列哪种情况不可能引起⽟⽶的需求曲线移动()。
价格理论和价格弹性价格是市场经济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直接影响着商品的供求关系以及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价格理论和价格弹性是经济学中与价格相关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对于我们理解市场运作和经济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价格理论价格理论是指从经济学角度研究价格形成和演变的理论体系。
在市场经济中,供求关系是决定价格的关键因素。
根据供给定律和需求定律,当需求增加而供给不变时,价格会上涨;而当供给增加而需求不变时,价格会下降。
供求关系的变化会引起价格的波动,形成市场上的价格变动。
除了供求关系外,价格形成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成本、市场结构以及政府政策等。
成本是决定价格的重要因素,它包括生产成本、运营成本以及企业管理成本等。
不同企业之间的生产成本和经营效率差异,将导致产品价格的差异。
市场结构也会对价格产生影响。
在完全竞争市场下,供需均衡时的价格会相对较低;而在垄断市场下,垄断企业可以通过限制供给以提高价格,从而获得更高的利润。
最后,政府政策对价格的影响广泛存在。
政府可以通过税收、补贴、价格管制等手段干预市场价格,以满足公共利益或调节市场失灵。
价格管制可以限制物价上涨,保护消费者利益;而价格补贴可以鼓励企业提供公共产品,降低市场价格。
二、价格弹性价格弹性是指价格变动引起需求或供给的相对变化程度。
价格弹性可以分为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两种。
需求弹性是指商品需求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如果需求对价格变动的变化幅度大,则称为需求弹性较高;而如果需求对价格变动的变化幅度小,则称为需求弹性较低。
需求弹性的高低会对市场产生重要影响。
在需求弹性较高的情况下,价格变动会引起较大的需求变化,从而导致市场供求关系的紊乱;而在需求弹性较低的情况下,价格变动对需求的影响相对较小,市场较为稳定。
供给弹性是指供给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供给弹性较高意味着供给对价格变动的反应较为敏感,供给变化较大;供给弹性较低意味着供给对价格变动的反应较不敏感,供给变化较小。
西经简答题⼆,简答题1,运⽤均衡价格理论及弹性理论,说明“⾕贱伤农”的原因。
答:均衡价格理论:价格下降时所带来的收⼊的减少⼤于因需求量增加所带来的收⼊增加,在图形上表现为:212211FP E P S Q FQ E S >弹性理论:在丰收的年份,由于供给增加供给曲线向右移动,使得均衡价格下降;⽽农产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往往是⼩于1的,即当农产品的价格发⽣变化时,农产品的需求往往是缺乏弹性的,因此价格下降会使农民的总收⼊减少。
(根据总收益与价格弹性的关系:)1(*** d E Q P R QP R -?=?=总收益..0R 0,1农”反⽽减少,即“⾕贱伤使价格下降时,总收益即由于农产品供给增加时,当农产品缺乏弹性,即2.什么是边际效⽤递减规律?作图并说明边际效⽤与总效⽤的关系。
答(1)定义:在⼀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增量即边际效⽤是递减的。
(2)图形(3) 边际效⽤与总效⽤的关系。
a 、只要边际效⽤⼤于零,总效⽤必定不断增加。
b 、当边际效⽤为零时,总效⽤达到最⾼点。
c 、当边际效⽤为负值时,总效⽤曲线开始下降。
d 、总效⽤以固定速率增加时,边际效⽤不变。
3,钻⽯⽤处极⼩⽽价格昂贵,⽣命必不可少的⽔却⾮常便宜。
请⽤边际效⽤理论加以解释。
答(1)边际效⽤理论:边际效⽤递减规律(2)根据基数效⽤论,花在各种商品上的最后⼀元钱带来的边际效⽤相等(3)钻⽯于⼈的⽤处确实不如⽔,所以⼈们从⽔中的消费中所得的总效⽤远远⼤于⼈们从钻⽯的使⽤中所得的效⽤。
但是商品价格不是由总效⽤决定⽽是由商品的边际效⽤决定。
虽然⼈们从⽔的消费中所得的总效⽤很⼤,但是由于世界上的⽔数量很⼤,因此,⽔的边际效⽤很⼩,⼈们只愿意付很低的价格。
相反钻⽯⽤途不如⽔,但是它的储量很少,因此其边际效⽤很⾼,价格很⾼。
(4)图形分析4,简述⼀般正常商品的总效应,替代效应,收⼊效应。
第二章均衡价格理论一、解释概念需求需求价格弹性供给均衡价格支持价格限制价格二、判断1、价格分析是微观经济学分析的核心。
2、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包括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单个市场在内的个体经济单位。
3、若某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Ed=0.6,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卖者提高价格肯定增加销售收入。
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的价格与销售收入呈同方向变动关系。
5、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6、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消费者的收入发生变化时,会引起需求曲线的移动。
7、Ed> 1的商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降低价格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
8、若某商品的Edv 1,表明当该商品价格下降20%寸,该商品需求量减少小于20%。
9、卖者提高价格肯定会增加销售收入。
10、在几何图形上,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供给量组合点沿着同一条既定的供给曲线运动。
11、在几何图形上,需求水平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 需求量组合点沿着同一条既定的需求曲线运动。
12、某商品的可替代品越多,相近程度越高,则该商品需求弹性越大。
13、商品用途越广,需求价格弹性越大。
14、当对农产品的需求缺乏弹性寸,粮食丰收,粮价下跌,农民收入反而会减少。
三、选择题1、当出租车租金下调后, 对公共汽车服务的()。
A、需求减少B需求量增加C需求曲线右移D需求无法确定2、粮食市场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当粮食产量因灾害而减少时()。
A、粮食生产者的收入减少,因粮食产量下降B粮食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因粮食价格会更大幅度上升C粮食生产者的收入减少,因粮食需求量会大幅度减少D粮食生产者的收入不变,因粮食价格上升与需求量减少的比率相同3、下列商品中, 需求价格弹性最大的是()。
A、低档服装B低档化妆品C金银首饰D食盐4、某一时期彩电的需求曲线向左平行移动的原因可以是()。
A、彩电价格下降B消费者对彩电的预期价格上升C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上升D消费者对彩电的预期价格下降5、食盐市场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由于某种非价格因素的影响使食盐产量下降20%,在这种情况下()。
均衡价格理论和弹性理论习题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需求曲线上任意一点对应的价格是( )。
A.均衡价格B.市场价格C.需求价格D.最低价格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收入增加将导致( )A.需求量增加B.需求增加C.需求量减少D.需求减少3.下列因素中不能导致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是( )。
A.相关商品的价格不变B.消费者的价格预期C.消费者的收入水平D.商品自身的价格4.两种互补商品中的一种价格下降将导致另一种商品的( )上升。
A.需求量B.需求C.价格D.均衡价格5.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会导致其替代商品的需求曲线( )。
A.向左方移动B.向右方移动C.不变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6.如果一条线性需求曲线与一条非线性需求曲线相切,则切点处两条需求曲线的价格点弹性系数( )。
A.相同B.不同C.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D.根据切点的位置而定7.如果某种商品的供给曲线斜率为正,在保持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该商品的生产技术水平有所提高,必将导致( )。
A.供给量增加B.供给量减少C.供给增加D.供给减少8.下列商品中,没有违反需求规律的是()A.炫耀性商品B.旅游、医疗等服务类商品C.吉芬商品D.投机性商品9.某商品的价格上升,其销售收益非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这是因为该商品的需求是( )。
A.缺乏弹性的B.富有弹性的C.无弹性的D.与弹性无关10.当人们的收入水平提高时,则食物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将( )。
A.大大增加B.稍有增加C.不变D.减少11.如果某商品的价格从3元上升到5元,其需求量从11单位下降到9单位,该厂商的收益将( )。
A.增加B.减少C.不变D.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12.若需求曲线是一条直线,当价格从高到低不断变动时,卖者的总收益会( )。
A.不断增加B.不断减少C.先增加后减少D.先减少后增加1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某商品的价格下降10%能够引起消费者在该商品上的总支出增加1%,则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其价格是( )。
价格弹性理论与均衡理论价格弹性理论与均衡理论是经济学中两个重要的理论概念。
它们对于市场经济中价格的变动和市场的均衡状态有着重要的解释和影响。
价格弹性理论是指价格变动对需求量变动的敏感程度。
根据价格弹性的大小,可以判断商品的需求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价格弹性大的商品,说明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变动较为敏感,对价格变动的反应较强烈;而价格弹性小的商品,说明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变动不敏感,对价格变动的反应较弱。
价格弹性的大小可以通过计算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之比来得出。
价格弹性理论的主要应用之一就是在市场策略制定和定价决策中,帮助企业预测和控制市场需求的变动。
均衡理论是指市场供求关系达到最优状态的一种理论。
均衡状态是指市场供给量等于市场需求量,此时市场达到了供求的平衡状态。
在均衡状态下,市场价格能够达到一个稳定的水平,同时供求双方的利益都能得到最大化。
均衡理论的主要应用之一是在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中,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使市场达到均衡状态,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价格弹性理论和均衡理论在市场经济中相互作用和影响。
价格弹性理论可以用来解释价格变动对市场需求的影响,判断市场需求对价格变动的敏感度,从而指导企业定价和市场策略制定。
而均衡理论则可以帮助理解市场供求关系的最优状态,以及达到这一状态的调节机制和政策措施。
两者相互补充,共同协调市场经济中的供求关系和价格变动,实现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
总之,价格弹性理论和均衡理论是经济学中对于价格变动和市场均衡状态的重要解释方法和工具。
它们为市场经济中的定价和资源配置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理解和应用这两个理论对于企业和政府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价格弹性理论和均衡理论是经济学中两个重要的理论概念,对于市场经济中价格的变动和市场的均衡状态有着重要的解释和影响。
本文将进一步探讨这两个理论并探讨其相关性。
首先来看价格弹性理论。
价格弹性理论是指价格变动对需求量变动的敏感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