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域环境监测与评价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76.50 KB
- 文档页数:7
年月人员培训试题姓名:分数:一、填空题(每空2.5分,共65分)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按照地表水和,规定了水环境质量应控制的项目及限值,以及、的分析方法和标准的实施与监督。
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等具有使用功能的地表水水域。
3.具有的水域,执行相应的水质标准。
4.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应根据应实现的水域功能类别,选取相应类别标准,进行,评价结果应说明水质达标情况,超标的应说明和。
5.丰、平、枯水期特征明显的水域,应分水期进行。
6.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由及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监督实施。
7.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水质超标项目经后,必须达到《》的要求。
8.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对本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制定地方补充标准,并报备案。
9.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标准限值中,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二氯甲烷、氯乙烯、的标准值为、、、mg/L。
10.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分析方法中,pH值、化学需氧量、铬(六价)分别使用、、测定。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Ⅰ类水主要适用于国家自然保护区()2.Ⅱ类水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3.Ⅲ类水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4.Ⅳ类水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5.Ⅴ类水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三、解答题(第一题10分,第二题15分,共25分)1.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标准限值 mg/L计)Cl-2.请写出①二甲苯、②三氯苯、③四氯苯、④二硝基苯、⑤硝基氯苯各指什么。
答案1.环境功能分类、保护目标、水质评价、水质项目2.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3.特定功能、专业用水4.单因子评价、超标项目、超标倍数5.水质评价6.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7.自来水净化处理、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8.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9. 0.06、0.002、0.02、0.00510.玻璃电极法、重铬酸盐法、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判断题:X√X√√简答题1SO2502.①二甲苯:指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
环境监测模拟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1、用酒精灯加热时∙,受热物应放在火焰的0。
A、内焰B、外焰C、内焰和外焰之间D、焰心正确答案:B2、仪器设备三色标识中,红色代表()。
A、停用B、合格C、租借D、准用正确答案:A3、验收监测应在工况稳定、生产负荷达到设计能力()的情况下进行。
A、50%以上B、75%以上C、85%以上D、95%以上正确答案:B4、如无明显生产周期、稳定、连续生产,采样时间间隔应不小于Oh,每个生产日内采样频次应不少于()次。
()A、2、4B、4、3C、4、4D、2、3正确答案:B5、如果实验出现火情,要立即:()A、停止加热,移开可燃物,切断电源,用灭火器灭火B、用干毛巾覆盖上火源,使火焰熄灭C、打开实验室门,尽快疏散、撤离人员正确答案:A6、若标准中要求某项杂质的含量W0.03%,而实测结果只有0.001%,应如何报出结果()。
A、报出0;B、报出V0.03%;C、报出“微量”。
D、报出O.OO1%;E、报出V0.01%;正确答案:E7、某弱酸HAC的KA=IX10-5,则其O.1mo1∕1溶液的PH值为:()。
A、1.0B、2.0C、3.0D、3.5E、5.0正确答案:C8、在使用设备时,如果发现设备工作异常,怎么办?OOA、停机并报告相关负责人员B、关机走人C、停机自行维修D、继续使用,注意观察正确答案:A9、使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度时,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A、将试纸扔在待测液中,再将待测液中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比色卡对照B、把待测液滴在试纸上,再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比色卡对照。
C、把试纸用蒸僧水润湿,再将待测液滴在试纸上,最后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比色卡对照D、把试纸浸入待测液中,再取出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正确答案:B10、用重铝酸钾法测定CODCr时加入硫酸汞的目的是()。
A、催化剂B、增加回流的温度C、消除干扰D、灭菌正确答案:C二、多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下面关于地下水留样说法正确的是()。
环境监测第三章答案【篇一:环境监测第三章】水体污染类型1、按污染源排放不同分为点污染源和面污染源2、根据污染物及形成污染的性质:化学型污染、物理型污染和生物型污染。
水体自净:水体可以在其环境容量范围内,经过自身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使受纳的污染物浓度随时间和空间的推移而不断降低,逐渐恢复原有的水质的过程。
物理作用和生物化学作用是主要的。
水质监测的对象按监测对象分:1、环境水体:地表水、地下水、近海海域2、水污染源监测:生活污水、医院污水及各种废水水质监测的目的地表水及地下水——经常性监测生产和生活过程——监视性监测事故监测——应急监测对水污染纠纷监测——提供执法依据为环境管理——提供数据和资料为环境科学研究——提供数据和资料监测项目筛选原则:首先应该选择有广泛代表性的、综合性较强的水质项目——标准要求控制项目——必测项目。
其次再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有针对性的项目。
——选测项目。
监测任务的总体构思和设计明确监测目的、进行调查研究、确定监测对象、设计监测网点安、排采样时间和频率、选定采样和保存方法、选定分析测定技术、提出监测报告、要求制订质量保证程序、措施和方案的实施计划存档水质监测方案:是完成水质监测任务的总体构思和设计,内容包括采样方案、分析测定方案和数据处理方案等。
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布设采样断面、监测断面:指在河流采样时,实施水样采集的沿水深的整个剖面。
背景断面、对照断面、控制断面、消减断面。
背景断面:须能反映水系未受污染时的背景值。
要求:基本上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远离城市居民区、工业区、农药化肥施放区及主要交通路线。
原则上应设在水系源头处或未受污染的上游河段,如选定断面处于地球化学异常区,则要在异常区的上、下游分别设置。
如有较严重的水土流失情况,则设在水土流失区的上游。
对照断面:具体判断某一区域水环境污染程度时,位于该区域所有污染源上游处,能够提供这一区域水环境本底值的断面。
控制断面用来反映某排污区(口)排放的污水对水质的影响。
一、填空题:(40分)1、污染物进入生物体内的途径有、和。
污染物在植物体内的一般规律为 > 茎 > 叶> > > 。
2、TSP测定的主要方法是;SO2测定主要的测定方法是; NO X测定主要方法是;硫酸盐化速率测定的主要方法是。
3、在COD测定中,我国规定的标准方法是;在此方法中,需要在水样中加入Ag2SO4-H2SO4溶液30ml,加入Ag2SO4-H2SO4溶液的作用是;同时,在加热回流两个小时里,必须保持溶液的色。
4、在环境监测中要遵循 _______________ 原则。
5、用堰板法测量一不规则污水渠的废水流量,测得过堰水头高度为0.14m ,从水底至堰缘的高度为0.22m,堰上游水流宽度为0.55m,问此污水渠的流量为 ________(m3/s )。
(2%)6、生物样品预处理时,如需要测定金属元素时可用进行消解预处理;测定汞的时候,可用进行消解预处理。
在水样的预处理中,测定非金属无机化合物一般用方法作预处理;测定有机化合物一般用作预处理。
7、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依据地面水域的不同分为五级标准,下面各水体各适用哪一级标准:神农架自然保护区:___________ 长江回游鱼类产卵区:_____________麦田灌溉用水区:______________ 淡水浴场:___ ______________8、在含氮化合物测定中,三氮指的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
含氮化合物在一般情况下分解的最终产物是。
9、在水样的保存中,常采用的保存措施有:;;;。
10、原子吸收光度法中,被吸收光的强度与蒸汽基态原子浓度的关系在一定范围内符合定律;原子吸收光度法可以根据基态原子化过程划分为、、三种方式。
11、在土样制备过程中,风干的土样碾碎后,先过尼龙筛,然后用弃取样品至足够分析用的数量,最后全部通过的尼龙筛。
二、问答、计算题:(60分)1、有一条流经城市的河段如图所示,请在图上描绘出采样断面,并据所给条件确定采样点位置。
[单选题]1.北方某流域拟建引水式电站,坝址处多年平均枯水期月平均流量为20m3/s,坝址至厂房间河段工业取水量为2m3/s,农业用水量为1.5m3/s。
为保障坝址下游河道生态用水,该电站下泄的水量最小应为()。
[2017年真题]A.2.0m3/sB.3.5m3/sC.5.5m3/sD.6.5m3/s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维持水生生态系统稳定所需最小水量一般不应小于河道控制断面多年平均流量的10%,则该电站下泄的水量最小=2+1.5+20×10%=5.5(m3/s)。
[单选题]2.某河道断面水位(Z)、流量(Q)、过水面积(A)之间的关系为:Q=5×(Z-50)1.4;A=100×(Z-50)1.0。
在枯水期设计流量Q=5m3/s的条件下,河道断面平均流速估值是()。
[2017年真题]A.0.048B.0.050C.0.057D.0.066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由题意可知,枯水期设计流量Q=5m3/s,且Q=5×(Z-50)1.4A=100×(Z-50)1.0解得Z=51(m),A=100(m2)。
根据断面平均流速为u=Q/A,则河道断面平均流速估值=5/100=0.050。
[单选题]3.某河道控制断面BOD5、氨氮、DO执行的水质标准分别是4.0mg/L、1.0mg/L、5.0mg/L,枯水期三者的实测值分别是3.0mg/L、2.0mg/L、4.0mg/L,相应的饱和溶解氧值是8.0mg/L,则BOD5、氨氮、DO的标准指数应为()。
[2017年真题]A.1.33、2.0、2.8B.1.33、1.0、1.2C.0.75、2.0、5.5D.0.75、2.0、2.8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根据单因子标准指数公式式中:S i,j为标准指数;C i,j为评价因子i在j点的实测统计代表值;C s,j为评价因子i的评价标准限值。
则:BOD5的标准指数=3.0/4.0=0.75氨氮的标准指数=2.0/1.0=2.0当在J点的溶解氧实测统计代表值(DO j)小于溶解氧的评价标准限值(DO s)时,DO的标准指数:(S DO,j)=10-9DO j/DO s=10-9×4.0/5.0=2.8[单选题]4.控制断面实测氨氮浓度超标2.5倍,则其标准指数为()。
环境监测答案1.怎样制定地面水体的水质监测方案?以河流为例,说明如何设置监测断面和采样点。
答: 制定步骤:①基础资料收集②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设置③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的确定④采样及监测技术的选择⑤结果表达,质量保证及实施计划.对于河流,首先,在水质变化较为明显或特定功能的水域,及有参考意义的水体处,设置监测断面.监测断面有四种.①背景断面,用于评价一完整水系污染程度时设置.②对照断面,一般只设一个,在该区域所有污染源的上游,排污口上游100-600m处③控制断面,排污口下游500-1000m处,河水基本混匀处,再有特殊要求的地区的河段上也应该设置④消减断面:经稀释扩散自净作用后水质情况,最后一个排污后下游1500m以外河段上.然后,根据河宽确定监测垂线.w=<50m,一条中泓垂线,50-100m左右各一条,w>100左中右三条,如均匀可仅中泓垂线一条.w>1500m 等间距,至少设五条.最后根据水深确定采样点,h=<5m时水下0.5m处,h=<1m,1/2 水深处; 5-10m时水面下0.5m 河底0.5m处;h>=10m时水面下0.5m,河底上0.5m及1/2h 处.2.工业废水排放源,怎样布设采样点和采样类型?答:一类污染物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的废水排放口设采样点;二类污染物在工厂废水总排放口布设采样点.3.从哪些方面可以保证采集的水样具有完整性和代表性答:①选择合理的时间,地点和频率进行采样.②根据要求选择合理的采样类型.③选择合适的采样方法,包括选择合适的采样器及采样器的材质④根据不同的检测项目,确定合理的采样量.4.从哪些方面可以保证保存的水样具有完整性和代表性?答:①选择合适的容器进行保存②考虑密封性如,DO,BOD的保存需要密封③时间,不同的项目,有不同的保存时间,需要保存期内进行测定④保存方法,根据不同的检测项目选择合适的保存方法如是否需要避光保存.⑤保存剂尽量使用优级纯,应不反应,不玷污,不损失组分5.环境监测水样有几种保存方法?试分析,BOD5,DO,COD,重金属,氨氮,总磷水样的保存方法.答:保存方法有:冷藏或冷冻法,加入化学试剂保存法.COD:加入H2SO4,PH<2,4℃,48h. BOD5:4℃,避光,6h DO:加入MnSO4,碱性KI-NAN3,溶液固定,4℃暗处24h 总P:加H2SO4 PH=<2,24h 氨氮:加H2SO4,PH<2,4℃,24h. 六价镉Cr6+:加NaOH,PH8-9,24h. NO3-,NO2-:4℃,避光,24h. 氰化物:加NaOH,PH>12,4℃暗处24h. 总N: 加入H2SO4,PH<2,4℃,24h6.水样在分析之前为什么要预处理?包括什么?答:环境水样所含组分复杂,多数污染组分含量低,存在形态各异,所以在测定前预处理以得到欲测组分适合测定方法要求的形态,浓度和消除共存组分的干扰的式样体系.包括水样的消解和富集与分离.7.水样消解的目的是什么?有哪些方法.答:目的:①破坏有机物②溶解悬浮性固体③将各种价态的欲测元素氧化成单一的高价态或转变成易于分离的无机化合物.有湿式消解,[酸式和碱式(通常当酸体系消解易挥发损失组分时用,H2O2氧化)]干灰化法(利用高温450-550℃)8.当水样中存在有机物和无机物时,如何将其分开?答:①萃取分离②离子交换③消解④利用挥发性等9.什么叫水的真色和表色?测色度如何预处理.答:真色是除去SS后的水样的颜色,表色是没有除去SS的水的颜色.色度一般指的是真色,预处理:放置澄清取上清液,或用离心法除去SS后测定.测表色,待水样中大颗粒悬浮物沉降后取上清液测.10.色度如何测定?如何表示?答:①铂钴标准比色法,基准:每升中含有1mg铂和0.5mg钴所具有的颜色为1个色度单位称为1度,适用于清洁的带有黄色色调的天然水和饮用水的色度测定.②稀释倍数法,适用于手工业废水污染的地面水和工业废水的测定,先用文字描述颜色种类和深浅,再用倍数表示.11.浊度如何测定,如何表示,于SS有何不同与透明度有何联系?答:①目视比浊法.基准:1000ml水样中还有1mg一定粒度的硅藻土所产生的浊度为一个浊度单位,简称一度.影响因素:颗粒物数量,大小,浓度,形状,对光的色散特性.低于10°,100ml在黑色的底板上由上向下目视比较;10-100°250ml与标准液再有黑线的白纸板由前到后比较;超过100°,先稀释测定后乘上稀释倍数. ②浊度反映水中的不容物质对光线透过阻碍程度的指标,通常仅用于天然水和饮用水,而污水中不容物质含量高,一般要求测定SS.③地面水准存在SS,使水体浑浊,透明度降低.12.残渣分哪几种,如何测定?答:①总残渣:水样于恒重蒸发皿中,水浴蒸干,103-105℃烘至恒重,增加的重量②可滤残渣:水样过滤后于恒重蒸发皿中蒸干,一定温度下烘至恒重所增加的重量103-105℃ 水多有机物多;180±2℃水少有机物少.矿化度与103-105℃接近. ③不可滤残渣(SS):过滤后,过滤器上固体物质103-105℃烘至恒重.13.区别PH 酸度和碱度,水中碱度由哪些物质组成.答:酸度:水中所含能与强碱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的总量;碱度是水中含能与强酸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的总量.PH表示水的酸碱性的强弱关系,而酸碱度是水中所含酸或碱物质的含量.碱度由:OH-,CO32-,HCO3-组成.其中酚酞变色为总酸度和部分碱度(OH-+1/2CO32-),甲基橙变色为强酸酸度和总碱度.14.测定DO的水样为什么要单独采集,现场保存,简述测定方法及原理,干扰和消除途径.答:水中DO的含量与大气压力,水温及含盐量等因素有关,是溶解性气体,外界因素的变化将会引起DO含量发生明显的变化,所以应单独采样,用双瓶采样器,密闭采样,且需加入MnSO4碱性KI-NaN3进行固定于冷暗处保存,测定方法:碘量法原理:Mn2+碱性介质DO Mn4+ H+I- I2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淀粉作指示剂(蓝-无) 干扰:存在氧化还原性物质及有机物时.消除干扰:修正后的碘量法(适于受污染的地面水和工业废水) 步骤:①固定,吸液管插入液面下加入1mlMnSO42mlKI-NaN3,混匀静置.②打开瓶塞吸液管液面下加入2mlH2SO4 混匀沉淀溶解,暗处5min.③取100.00ml于250ml锥形瓶中,用硫代硫酸钠滴定至淡黄色加入淀粉滴定至蓝色褪去.计算:DO=M×V×8×1000/100 其中:M:硫代硫酸钠的浓度,V滴定消耗的硫代硫酸钠体积.15.水中含N化合物有哪些类型?测定各形态的含N化合物对评价水体污染和自净状况有何意义?氨氮如何测定,预处理,凯氏N指的什么?如何测定?转换?有机N 如何测定?与蒸馏法测氨氮有何区别.答:有氨氮(游离氨,离子氨),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有机氮,暗淡测定:①采样及保存:H2SO4 PK<2,4℃,防止硝化细菌作用,可加杀菌剂Hg2Cl2②预处理:较清洁水样-絮凝沉淀;污染严重-加MgO弱碱性条件下低温蒸馏,防止某些有机物一起流出③测定: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HgI和KI强碱溶液与氨发生反应生成黄棕色胶态化合物,可用分光光度法测定.④干扰:水样有色,浑浊,有机物,Ca,Mg,Fe及硫化物等,预处理消除凯氏N包括有机氮和氨氮:有机氮测定:①除去NH3,再用凯氏法测.水样+MgO蒸馏 +H2SO4K2SO4催化 Hg盐缩短时间 +MgO蒸馏硫代硫酸钠使Hg氨络合物分解②水样+MgO 蒸馏 NH3测定A 水样- 凯氏法测定B 有机氮=B-A有机氮是在此条件下能转化为铵盐而被测定的有机物N化合物.总N可先用过硫酸钾氧化为NO3- 后用分光色谱法测定16.硫化物的测定方法及预处理答①采样及保存:单独采集,放置曝气,充满样瓶不留空气,加NaOH,乙酸锌-乙酸钠固定,棕色瓶保存②预处理:清洁水样:乙酸锌沉淀过滤法.含SS 有色不透明,混浊物浓度高水样-酸化-吹气-吸收法.③测定:碘量法.对氨基二甲基苯胺分光光度法.④干扰:水样有色,SS,还原性物质,溶解的有机物等.17.水中磷如何存在?如何测定?答:磷主要以各种磷酸盐和有机磷的形式存在.水样—消解测总P 水样—0.45um滤膜可溶性正磷酸盐消解可溶性总磷酸盐正磷酸盐钼锑分光光度法(地表水和废水) 孔雀绿-林木杂多酸分光光度法(地表地下水中痕量P)18.简述K2Cr2O7法测CODcr的原理,如何去除Cl-,为什么要去除?在回流过程中变绿说明什么?如何处理?与微波消解法进行比较.答:①原理:在强酸性溶液中,准确加入过量且定量的K2Cr2O7溶液,加热回流,水样中还原性物质被氧化,过量的K2Cr2O7用试亚铁灵作指示剂用硫酸亚铁氨回滴,根据消耗的K2cr2o7的量可计算COD.②Cl-的存在会消耗K2cr2o7 带来干扰,应用Hg2SO4除去Cl-③变绿说明K2cr2o7不够,水样中含有的有机物含量过高,超出上限,应加水稀释.④G-B与三五法比较:同:原理相同; 不同:①测量范围不同,三五上线1300mg/L,Cl-72000mg/L ②测定试样量不同G-B 20.10.30 三五:5 ③加热时间不同装置不同:G-B回流2h 三五:微波加热,时间由样品数量决定.19.简述酸性法测定CODmn的原理,CODcr,CODmn在原理上有何区别,数量上有何关系?为什么?CODcr的计算.答:①原理:样品中加入已知量的KMnO4和H2SO4 沸水中加热30min,反应后加入过量的草酸钠还原剩余高锰酸钾,再用高锰酸钾回滴过量草酸钠通过计算可得CODmn适用于Cl-<300mg/L水样,否则用碱性法.②CODmn: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等较清洁水样,不适于测定工业废水中有机污染负荷量.CODcr:适用于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受污染水体.CODmn<CODcr, 因为CODmn氧化率为50%,K2cr2o7氧化率为80%③CODcr=(V0-V1)×C×8×1000/V C:硫酸亚铁铵浓度,V0:滴定空白消耗硫酸亚铁铵的用量 V1:滴定水样硫酸亚铁铵用量.20.简述BOD5的测定原理,注意事项,怎样估算水样的稀释倍数?怎样应用和配置稀释水和接种水?答:①原理:将水样注满培养瓶后塞好不透气,在20±1℃条件下培养五天,求出培养前后水样中溶解氧的含量,二者差值为BOD5②注意:BOD5测得的是五日碳化需氧量,应加入硝化抑制剂,抑制硝化作用③稀释倍数:对地表水由高锰酸钾指数与一定系数乘积求得.工业废水由CODcr分别乘以0.075,0.15,0.25获得④稀释水一般用蒸馏水配制PH值7.2,BOD5应小于0.2mg/L21.测BOD5溶液应满足什么条件?才能获得可靠结果,否则应该怎样做?BOD5计算公式含义,BOD与COD有何关系,测定BOD对选择废水处理方法有何指导意义?适用于哪种水样?预处理?答:①其稀释程度应使培养中所消耗的DO>2mg/L,剩余DO>1mg/L,不满足数据应舍弃.②BOD5=(p1-p2)-(B1-B2)f1/f2 B1-B2:稀释水培养后BOD5 mg/L p1与p2分别为五日前后溶解氧浓度 f1:稀释水所占比例 f2:水样所占比例③BOD5<BODu<CODcr BOD5/COD>0.3可生化处理 <0.3另寻途径④2mg/L<BOD5<6000mg/L⑤预处理:①PH值调节②水毒物质抑制生物活性可使用经驯化的微生物接种的稀释水或提高稀释倍数③游离Cl2放置或加入Na2SO3④饱和DO,升温驱氧.⑥水中藻类或硝化微生物可能造成结果偏高22.TOC,TOD如何测定,如何表示?答:TOC-总有机碳燃烧法:测定直接法:预先酸化PHC2,CO3-分解再用非色散红外吸收法测定差减法:高温-总碳TC 低温-无机碳IC TOC=TC-ICTOD-总需氧量测定:水样在石英管中高温瞬间氧化燃烧,测前后载气中氧浓度的减少量.可得TOD23.简述TOC,TOD,COD,BOD指标的含义,对同一水样,他们的之间的数量上是否有一定的联系?答:①COD化学需氧量,他表示水中还原性物质多少的一个指标.BOD生化需氧量,反映水中可生物氧化的有机物数量的指标.TOC,以碳的含量表示水体中有机物质总量的综合指标.为总有机碳,不能反应N,P,S等有机物含量.TOD 总需氧量,能反映几乎全部有机物燃烧需要的氧量.②对于同一水样,他们有一定的联系.因为他们都是反映水中有机物含量的因子.BOD与COD比值能说明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有多少是微生物所难以分解的,微生物难以分解的有机物对于环境造成的危害更大.B/C>0.3可生化处理 <0.3不能. TOD/TOC≈2.67说明水样中主要是含碳有机物.TOD/TOC<2.67水中硝酸盐含量大,TOD/TOC>4,水样种可能含较多的N,P,S有机物质. TOD>CODcr>BOD5什么情况下用直接采样法?富集采样?如何提高溶液吸收法的吸收效率?直接采样法用于当空气中被测组分浓度较高,或者监测方法灵敏度高时。
2022水环境监测工真题模拟及答案(4)共709道题1、双指示剂法测定烧碱含量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多选题)A. 吸出试液后立即滴定B. 以酚酞为指示剂时,滴定速度不要太快C. 以酚酞为指示剂时,滴定速度要快D. 以酚酞为指示剂时,应不断摇动试题答案:A,B,D2、对水网地区应视实际情况设置若干控制断面,其控制的径流量之和应不少于总径流量的()(单选题)A. 0.5B. 0.6C. 0.8D. 0.9试题答案:C3、对于较清洁的水样,常采用()进行消解。
(单选题)A. 硝酸消解法B. 硝酸-高氯酸消解法C. 硫酸-磷酸消解法D. 硫酸-高锰酸钾消解法试题答案:A4、重铬酸钾溶液对可见光中的()有吸收,所以溶液显示其互补光()。
(多选题)A. 蓝色B. 黄色C. 绿色D. 紫色试题答案:A,B5、分光光度法中判断出测得的吸光度有问题,可能的原因包括()。
(多选题)A. 比色皿没有放正位置B. 比色皿配套性不好C. 比色皿毛面放于透光位置D. 比色皿润洗不到位试题答案:A,B,C,D6、定量分析工作要求测定结果的误差()(单选题)A. 越小越好B. 等于零C. 在允许误差范围之内D. 略大于允许误差试题答案:C7、原子荧光与原子吸收光谱仪结构上的主要区别在()(单选题)A. 光源B. 光路C. 单色器D. 原子化器试题答案:B8、测定油类的水样,需加()保存,调节水样pH()。
(单选题)A. H2SO4,小于2B. HCI,小于2C. KOH,大于8D. NaOH,大于8试题答案:B9、若一组数据中最小测定值为可疑时,用4d法检验是否≥4的公式为(单选题)A. S/RB. (Xn-Xn-1)/RC. (X2-X1)/(Xn-X1)试题答案:A10、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常用的流动相为()(单选题)A. 氯仿B. 甲醇-水C. 乙醇-水D. 正己烷试题答案:B1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将污染物按性质分两类,下列不属于一类污染物的是()。
水环境监测工考试题1、单选底质样品采样量一般为()公斤,如样品不易采集或测定项目较少时,可酌情减少。
正确答案:B2、多选在下列溶液中,可作为缓冲溶液的是()。
A、弱酸及其盐溶液B、弱碱及(江南博哥)其盐溶液;C、高浓度的强酸或强碱溶液D、中性化合物溶液正确答案:A,B,C3、单选在生产单位中,为检验分析人员之间是否存在系统误差,常用以下哪种方法进行校正()。
A、空白实验B、校准仪器C、对照实验D、增加平行测定次数正确答案:C4、多选气相色谱仪器的色谱检测系统是由检测器及其控制组件组成。
常用检测器有()。
A、热导池检测器、B、电子捕获检测器.C、氢火焰检测器D、火焰光度检测器正确答案:A,B,C,D5、多选在分光光度法的测定中,测量条件的选择包括()。
A、选择合适的显色剂B、选择合适的测量波长C、选择合适的参比溶液D、选择吸光度的测量范围正确答案:B,C,D6、单选汞原子蒸气选择性吸收紫外光的波长是()A、485nmB、253.7nmC、518nmD、560nm正确答案:B7、多选往水样中投加一些化学试剂(保护剂)可固定水样中某些待测组分,经常使用的水样保护剂有各种(),加入量因需要而异。
A、酸B、碱C、盐D、生物抑制剂正确答案:A,B,D8、单选关于水样的采样时间和频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较大水系干流全年采样不小于6次B、排污渠每年采样不少于3次C、采样时应选在丰水期,而不是枯水期D、背景断面每年采样1次正确答案:C9、单选原子吸收光谱主要用于测定环境样品中的()。
A、重金属B、BODC、CODD、有机污染物正确答案:A10、单选氟化物标准溶液最好用()容器保存。
A、聚乙烯B、玻璃C、硼硅玻璃D、金属正确答案:A11、多选NaHCO3纯度的技术指标为≥99.0%,下列测定结果符合标准要求的有()。
A.0.9905B.0.9901C.0.9894D.0.9895正确答案:A, B, D12、多选空心阴极灯点燃后,充有氖气灯的颜色是下列哪些颜色时应做处理()。
水环境监测工测试题(题库版)1、单选测定超纯水的PH值时,PH值读数飘移的原因OA、受溶解气体的影响B、仪器本身的读数误差C、仪器预热时间不够D、玻璃电极老化正确答案:A2、多选可做原子吸收(江南博哥)分光光度计光源的有OβA、空心阴极灯B、蒸气放电灯C、鸽灯D、高频无极放电灯正确答案:A,B,D3、单选1.34X10-3%有效数字是O位。
正确答案:C4、单选测定FeC13中Cl含量时,选用O指示剂指示终点。
AxK2Cr207B、 K2CrO5C、NH4Fe(SO4)2?12H20D、NH4SCN正确答案:C5、单选定量分析工作要求测定结果的误差OA、越小越好B、等于零C、在允许误差范围之内D、略大于允许误差正确答案:C6、判断题水中的溶解氧可用碘量法测定。
正确答案:错7、单选一个分析方法的准确度是反映该方法O的重要指标,它决定着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A、系统误差B、随机误差C、标准偏差D、正确正确答案:A8、单选下列关于平行测定结果准确度与精密度的描述正确的有O0A、精密度高则没有随机误差B、精密度高则准确度一定高C、精密度高表明方法的重现性好D、存在系统误差则精密度一定不高正确答案:C9、单选铭混T与钙、镁、锌等金属离子形成的络合物呈O色。
A、蓝B、酒红Cx黑【)、橙黄正确答案:B10、判断题测所用的敞开式采样器为开口容器,用于采集表层水和靠近表层的水。
当有漂浮物质时,不可能采集到有代表性的样品。
正确答案:对11、单选测定溶解氧的水样应在现场加入O作保存剂。
A、 H3PO4B、 HNO3C、MnSO4和碱性KlD、2.5%的EDTA溶液正确答案:C12、单选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的翁化效率与O无关A、试液密度B、试液黏度C、试液浓度D、表面张力正确答案:C13、判断题氨气的标准气体可由氨水挥发而制得。
正确答案:对14、单选当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物沿河渠排放或渗漏以带状污染扩散时,应根据河渠的状态、地下水流向和所处的地质条件,采用()设垂宜于河渠的监测线。
《水域环境监测与评价》试题和答案一、名词解释(10*3分)1、环境标准(environmental standards)2、指标生物(biological indactor)3、浊度4、氧化还原电位(Eh)5、生化需氧量6、水体污染7、水体自净8、生物监测(biological monitoring)9、指示生物(biological indicator)法10、群落代谢比值法二、简答题(8*5分)1、内陆水体主要用途?2、蓝藻毒素的暴露途径包括?3、我国的环境标准体系分为“六类两级”分别是?4、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5、水体主要监测的物理指标?6、水污染源分类?7、什么叫生物监测以及生物监测的优点?8、水质监测分析方法的选择原则?三、论述题1、试论述污水处理及其净化方法。
1.环境标准(environmental standards):是为了保护人群健康,防治环境污染,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发展,依据环境保护法和有关政策,对环境中有害成分含量及其排放源规定的限量阈值和技术规范。
2.指标生物(biological indactor):对水域生物进行系统的调查、鉴定,根据物种的有无来评判水质的优劣,是一种经典的生物监测方法3. 浊度:浊度是表示水中悬浮物对光线透过时所产生的阻碍程度。
我国采用1L 蒸馏水中含有1 mg二氧化硅为一个浊度单位。
4. 氧化还原电位(Eh):在既含氧化态又含还原态的某些物质的溶液中,若插上铂一类的金属电极,电极与溶液之间便产生电位差,最后达到平衡。
该电极与标准氢电极组成电池时的电动势就是该电极的电位,称为氧化还原电位,用Eh表示。
5. 生化需氧量:是指好氧条件下,微生物分解水中有机物质的生物化学过程中所需溶解氧的量,通过生化需氧量的测定,可以反映出水中能被微生物分解的有机物的含量。
6.水体污染:是指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的影响可使水的感官性状、物理化学性质、水生物的组成,以及底部沉积物的数量和组分发生恶化,破坏水体原有的功能。
环境监测模考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l、下列哪项不属于实验室质量控制中的外部质量控制。
()A、留样复测B、实验室间比对C、测定方法检出限D、密码加标样正确答案: C2、助凝剂与絮凝剂的添加浓度分别为()A、3%和1%B、3%和2%C、2%和3%D、1%和3%正确答案: D3、在酸碱中和滴定时,不会引起误差的操作是()。
A、滴定管用蒸馈水冼净后,直接注入标准溶液,再滴定B、锥形瓶用蒸熘水洗净后,留有少许蒸熘水便注入待测液,再滴定C、移液管用蒸馈水洗净后,直接用来移取待测液D、锥形瓶用待测液洗过后,直接注入待测液再滴定正确答案: B4、指运输过程中由千突发环境事件,在瞬时或短时间内排放有毒、有害污染物,造成对环境污染的源。
()A、流动污染源B、交通污染源C、工业污染源D、固定污染源正确答案: A5、底质中含有大量水分必须用适当的方法除去,下列几种方法中不可行的是哪一种()。
A、真空冷冻干燥B、离心分离C、高温烘干D、在阴凉、通风处自然风干正确答案: C、下列三种元素,按照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Fe、Zn、C uB、C u、Fe、ZnC、Fe、C u、ZnD、Zn、Fe、C u正确答案: D、使用玻璃玵坰过滤沉淀时,倒入溶液与减压的操作顺序应是()。
A、先减压,后倒溶液B、先倒溶液,后减压C、不一定减压过D、同时进行正确答案: A8、需要单独采样并将采集的样品全部用千测定的项目是()。
A、非甲烧总经B、油类C、硫化物D、余氯正确答案: B、检验检测机构及其人员从事检验检测活动,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遵循客观独立、公平公正、诚实信用原则,恪守职业道德,承担()A、刑事责任B、社会责任C、法律责任D、民事责任正确答案: B10、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的日平均浓度要求每日采样时间至少有()。
()A、16小时E、14小时B、18小时C、10小时D、12小时正确答案: D11、标定ED TA标准溶液的基准试剂是()。
环境监测模拟习题与答案一、单选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1、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A、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无间隔、B、分子都比原子大、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D、分子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原子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正确答案:C2、金属钠应保存在()。
A、酒精中B、四氯化碳中C、水中D、煤油中正确答案:D3、溶解氧在水体自净过程中是个重要参数,它可反映水体中()。
A、有机物含量B、耗氧指标C、溶氧指标D、耗氧与溶氧的平领关系正确答案:D4、江河、渠道采样垂线数的设置,当设置的垂线数为一条中泓线时,水面宽度应不大于()A、50米B、100米C、30米D、200米正确答案:A5、在用于水和废水中酚类测定方法中,最快速、精密、准确的是()。
A、亚硝基酚法B、4-AAPC、红外法;D、紫外法正确答案:B6、下列水质监测项目应现场测定的是()。
A、CODB、挥发酚C、六价铬D、pH正确答案:D7、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和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的水体属于()类水体。
A、ⅤB、ⅢC、ⅡD、Ⅳ正确答案:D8、在火灾初发阶段,应采取下面哪种方法撤离。
() ()A、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从安全通道撤离B、乘坐电梯C、跳¥逃生D、跑到¥顶呼救正确答案:A9、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下列因素中()不是产生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主要原因。
()A、所用试剂的纯度不够的影响B、非单色光的影响C、非吸收光的影响D、被测组分发生解离、缔合等化学因素正确答案:A10、下列情况中适合瞬间采样的是()A、水和废水特性不稳定时B、连续流动的水流C、测定某些参数。
如溶解气体、余氯、可溶解性硫化物、微生物、油脂、有机物和pH时正确答案:C11、()的主要作用是去除漂浮物和大颗粒物质。
A、沉砂池B、沉淀池C、调节池D、格栅正确答案:B12、对活性污泥的生长有益处的营养剂的是()A、葡萄糖碳铵磷酸二氢钾B、葡萄糖尿素亚硫酸氢钠C、葡萄糖尿素磷酸二氢钾D、白糖尿素磷酸正确答案:C13、标准状态下测定环境空气中CO含量为2.8mg/m3,若用ppm表示,则CO含量为()ppm。
环境监测习题(答案)全1、根据地表水水域目的和保护目标地表水划分为()类?A、6类B、5类C、4类D、3类答案:5类2、在河流监测断面布设过程中,为了解流入监测段的水质状况,提供这一水系区域本底值,需要设置()断面A、背景B、控制C、消减D、对照答案:对照3、根据待测组分的特性需要选择合适的采样容器,测定生物(含藻类)水样的光敏物质指标应使用()采样容器A、聚乙烯塑料B、透明玻璃容器C、棕色或深色非活性玻璃容器D、金属答案:棕色或深色非活性玻璃容器4、用碘量法测定DO,使用()标准溶液滴定A、Mn(OH)2B、NaS2O4C、淀粉溶液D、Na2SO4答案:NaS2O45、双硫腙分光光度测水样中镉的含量,在()波长处进行分光光度测量A、400 nmB、550 nmC、525 nmD、518 nm答案:528 nm6、高激发态的电子先跃迁至低激发态,然后再跃迁回基态时发射的光谱为()A、原子发射光谱B、原子吸收光谱C、原子荧光光谱D、分子吸收光谱答案:原子发射光谱7、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测铬的直接检测对象是()A、二价铬B、三价铬C、六价铬D、总铬答案:六价铬8、测定铜离子含量较高,氯离子含量较低的地表水样,用()方法测定总砷A、硼氢化钾-硝酸银分光光度法B、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C、双硫腙分光光度法D、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答案: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9、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吸收法测定水样中的()A、CODB、BODC、TOCD、DO答案:TOC。
水域环境监测试题和答案一、单选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以下哪种指标常用于衡量水域中的有机物污染程度?()A 溶解氧B 化学需氧量(COD)C 总磷D 重金属含量答案:B解析:化学需氧量(COD)反映了水中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这些还原性物质主要是有机物。
溶解氧能反映水体的自净能力;总磷是衡量水体富营养化的指标之一;重金属含量主要用于评估重金属污染。
2、进行水域环境监测时,采集水样的容器通常使用()A 塑料瓶B 玻璃瓶C 金属瓶D 陶瓷瓶答案:B解析:玻璃瓶性质稳定,不容易与水样中的成分发生反应,能较好地保持水样的原始性质。
塑料瓶可能会溶出一些有机物质;金属瓶可能会引入金属离子干扰监测;陶瓷瓶表面孔隙较多,容易吸附水样中的成分。
3、以下哪种方法常用于测定水中的溶解氧含量?()A 碘量法B 重量法C 分光光度法D 电极法解析:碘量法是测定溶解氧的经典方法,通过化学反应定量测定水中溶解氧的含量。
重量法一般用于测定固体物质的质量;分光光度法常用于测定某些特定物质的浓度;电极法也可用于测定溶解氧,但碘量法更为常用和准确。
4、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是()A 氮、磷含量过高B 重金属污染C 石油污染D 农药污染答案:A解析:氮、磷是植物生长的重要营养元素,当水体中氮、磷含量过高时,会导致藻类等水生植物大量繁殖,引起水体富营养化。
重金属污染、石油污染、农药污染会对水体造成其他类型的危害,但不是导致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
5、以下哪种生物可以作为水域环境监测的指示生物?()A 鲫鱼B 水蚤C 鲤鱼D 草鱼答案:B解析:水蚤对水质变化较为敏感,其生存状况和数量变化可以反映水体的污染程度。
鲫鱼、鲤鱼、草鱼等鱼类虽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水质,但不如水蚤敏感和具有代表性。
6、以下哪种仪器常用于测定水样的 pH 值?()A 电导仪B pH 计C 分光光度计D 原子吸收光谱仪解析:pH 计是专门用于测量溶液 pH 值的仪器。
《环境监测》试卷A一、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10分)1.环境监测: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代表环境污染和环境质量的各种环境要素(环境污染物)的监视、监控和测定,从而科学评价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趋势的操作过程。
2.空白试验:用蒸馏水代替样品进行完全相同的操作、试验,目的是检验水和试剂的纯度。
3.细菌总数:1ml水样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中,于37℃经24小时培养后,所生长的细菌菌落的总数。
4.挥发酚:一般多指沸点在230℃以下的酚类。
5.瞬时水样:在某一时间和地点,从水体中随机采集的分散水样。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环境监测可以分为污染事故监测;纠纷仲裁监测;考核验证监测;咨询服务监测四种;2.在一条垂线上,当水深___时,可设一点,具体位置在____ ,当水深______时,应设两点,具体位置分别是_______ ;3.水样预处理的两个主要目的分别是将含量低、形态各异的组分处理到适合监测的含量及形态;去除组分复杂的共存干扰组分4.直接采样法适用于污染物浓度较高且测定方法较灵敏的情况;5.大气采样时,常用的布点方法分别是功能区布点法;网格布点法;同心圆布点法;扇形布点法6.4氨基安替比林是测挥发酚的显色剂,测六价铬的显色剂是_______;7.将14.1500修约到只保留一位小数___ ___ ;8.土壤样品采集的布点方法有对角线布点法、梅花形布点法;棋盘式布点法;蛇形布点法四种。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下列水质监测项目应现场测定的是(d)A、CODB、挥发酚C、六价铬D、pH2.测定某化工厂的汞含量,其取样点应是(b)A、工厂总排污口B、车间排污口C、简易汞回收装置排污口D、取样方便的地方3.声音的频率范围是(a)A、20Hz<f<20000HzB、f<200Hz 或f>20000HzC、f<200Hz 或f>2000HzD、20Hz<f<2000Hz4.测定大气中NO2时,需要在现场同时测定气温和气压,其目的是(b)A、了解气象因素B、换算标况体积C、判断污染水平D、以上都对5.按照水质分析的要求,当采集水样测定金属和无机物时,应该选择a容器。
《水环境监测工》中级工理论试卷与答案一、不定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水质监测项目应现场测定的是(D)A、CODB、挥发酚C、六价铬D、pH正确答案:(D)2、释水的BOD5不应超过(C)mg/L.A、1B、2C、2D、5正确答案:(C)3、生物作用会对水样中待测的项目如的浓度产生影响(A)A、含氮化合物B、硫化物C、氰化物正确答案:(A)4、地面水依据水域使用目的和保护目标可分为五类其中游泳区属于(C)A、I类水B、Ⅱ类水C、Ⅲ类水D、Ⅳ类水正确答案:(C)5、下列各项中不是国家规定的水库的水质必测项目的是(D)A、悬浮物B、氨氮C、六价铬D、可溶性固体总量正确答案:(D)6、地下水监测项目中水温监测每年1次可与水位监测同步进行。(C)A、平水期B、丰水期C、枯水期正确答案:(C)7、受污染河水灌溉的小块平坦田块的土样的采集应用哪种布点方法(D、)A、棋盘式布点法B、蛇形布点法C、梅花形布点法D、对角线布点法正确答案:(D、)8、下列不属于土壤矿物质主体元素的是()A、钠B、氧C、氢D、镁正确答案:()9、化学试剂中分析纯的标志颜色是(B)A、绿色B、红色C、蓝色D、黄色正确答案:(B)10、采用气相色谱法定量时不必加定量校正因子的方法是(D)。A、归一化法B、内标法C、外标法D、校正面积归一法正确答案:(D)11、配制对痕量非金属进行分析的试液时适宜的蒸馏器是(B、)A、亚沸蒸馏器B、石英蒸馏器C、玻璃蒸馏器D、金属蒸馏器正确答案:(B、)12、定量采集水生附着生物时用最适宜。(C)A、园林耙具B、采泥器C、标准显微镜载玻片正确答案:(C)13、用导管采集污泥样品时为了减少堵塞的可能性采样管的内径不应小于毫米。(B)A、20B、50C、100正确答案:(B)14、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氨氮的最低检出浓度为(A)A、025mg/lB、05mg/lC、5mg/lD、0mg/l15、受污染物影响较大的重要湖泊和水库应在污染物主要输送路线上设置(A)A、控制断面B、对照断面C、削减断面正确答案:(A)16、采集河流和溪流的水样时采样点不应选在(B)A、汇流口B、溢流堰或只产生局部影响的小排出口C、主要排放口或吸水处正确答案:(B)17、水质采样时下列情况中适合采集混合水样的是(A)A、需测定平均浓度时B、.为了评价出平均组分或总的负荷C、几条废水渠道分别进入综合处理厂时正确答案:(A)18、地面水依据水域使用目的和保护目标可分为五类其中源头水属于(A)A、I类水B、Ⅱ类水C、Ⅲ类水D、Ⅳ类水正确答案:(A)19、水质监测采样时必须在现场进行固定处理的项目是(B)A、砷B、硫化物C、COD正确答案:(B)20、对一个监测河段削减断面应设在最后一个排污口下游多少米以外(B)A、1000米B、1500米C、2000米D、500米正确答案:(B)21、渗坑、渗井和固体废物堆放区的污染物在含水层渗透性较大的地区以污染扩散监测井应沿地下水流向布设以平行及垂直的监测线进行控制。(A)A、条带状B、点状C、块状22、测定溶解氧的水样应在现场加入(D)作保存剂。A、磷酸B、硝酸C、氯化汞D、MnS04和碱性碘化钾正确答案:(D)23、需要单独采样并将采集的样品全部用于测定的项目是(C)A、余氯B、硫化物C、油类正确答案:(C)24、下列各项中特别适用于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测定的方法是(A)A、气相色谱法B、薄层层析法C、红外分光光度法D、发射光谱法正确答案:(A)25、测定BOD和COD的如果其浓度较低最较用保存。(B)A、聚乙烯塑料瓶B、玻璃瓶C、硼硅玻璃瓶正确答案:(B)。
《水环境监测工》中级工理论试卷与答案一、不定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当水面宽大于100米时在一个监测断面上设置的采样垂线数是(C)条。A、5B、2C、3正确答案:(C)2、按照水质分析的要求当采集水样测定金属和无机物时应该选择(A)容器。A、聚乙烯瓶B、普通玻璃瓶C、棕色玻璃瓶D、不锈钢瓶正确答案:(A)3、悬浮物SS指(C)A、总残渣B、总可滤残渣C、总不可滤残渣正确答案:(C)4、新凿地下水监测井的终孔直径不宜不于米(A)A、25B、05C、1正确答案:(A)5、测定矿化度最常用的方法是(A)A、重量法B、电导法C、离子交换法D、比重计法正确答案:(A)6、饮用水水源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交界断面中需要重点控制的监测断面采样频次为(C)A、每年至少一次B、逢单月一次C、每月至少一次正确答案:(C)7、奥氏气体分析器吸收法中用KOH吸收。(A)A、CO2B、COC、O2D、N2正确答案:(A)8、环境空气是指近地面km的对流层。(B)A、5B、10米C、15D、20正确答案:(B)9、地面水依据水域使用目的和保护目标可分为五类其中游泳区属于(C)A、I类水B、Ⅱ类水C、Ⅲ类水D、Ⅳ类水正确答案:(C)10、测定农药或除草剂等项目的样品瓶按一般规则清洗后在烘箱内℃下烘干4小时。冷却后再用纯化过的已烷或石油醚冲洗数次(B)A、150B、180C、200正确答案:(B)11、地下水监测井井管内径不宜小于米。(A)A、1B、2C、5正确答案:(A)12、下列情况中适合瞬间采样的是(C)A、连续流动的水流B、水和废水特性不稳定时C、测定某些参数如溶解气体、余氯、可溶解性硫化物、微生物、油脂、有机物和pH时正确答案:(C)13、用导管采集污泥样品时为了减少堵塞的可能性采样管的内径不应小于毫米。(B)A、20B、50C、100正确答案:(B)14、通常运输水样的最大允许时间为(B)A、12hB、24hC、48hD、72h正确答案:(B)15、在地下水监测项目中北方盐碱区和沿海受潮汐影响的地区应增测项目。(C)A、电导率、磷酸盐及硅酸盐B、有机磷、有机氯农药及凯氏氮C、导电率、溴化物和碘化物等正确答案:(C)16、下列各项中不是国家规定的水库的水质必测项目的是(D)A、悬浮物B、氨氮C、六价铬D、可溶性固体总量正确答案:(D)17、渗坑、渗井和固体废物堆放区的污染物在含水层渗透性较大的地区以污染扩散监测井应沿地下水流向布设以平行及垂直的监测线进行控制。(A)A、条带状B、点状C、块状正确答案:(A)18、生物需氧量测定中样品在恒温箱中培养时间一般为(C)A、3天B、4天C、5天D、7天正确答案:(C)19、湖库的水质特性在水平方向未呈现明显差异时允许只在水的最深位置以上布设个采样点。(A)A、1B、2C、4正确答案:(A)20、铬的毒性与其存在的状态有极大的关系(C)铬具有强烈的毒性。A、二价B、三价C、六价D、零价正确答案:(C)21、水质监测中不反映物体外观指标的项目是(A)A、电导率B、色度C、透明度D、混浊度正确答案:(A)22、测定BOD和COD的如果其浓度较低最较用保存。(B)A、聚乙烯塑料瓶B、玻璃瓶C、硼硅玻璃瓶正确答案:(B)23、采用气相色谱法定量时不必加定量校正因子的方法是(D)。A、归一化法B、内标法C、外标法D、校正面积归一法正确答案:(D)24、下列哪种植物是氟化物的指示植物(C)A、西红柿B、黄瓜C、郁金香D、万寿菊正确答案:(C)25、对一个监测河段削减断面应设在最后一个排污口下游多少米以外(B)A、1000米B、1500米C、2000米D、500米正确答案:(B)26、下列哪一项不是烟气的基本状态参数(A)A、流速B、体积C、温度D、压力正确答案:(A)。
水域环境监测与评价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水域: 是指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水塘及其管理范围,不包括海域和在耕地上开挖的鱼塘。
2.国控断面: 国家控制管理为监测水参数而设置的采取水样的横断面。
3.环境标准: 是为了保护人群健康,防治环境污染,促使生态良性循环,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发展,依据环境保护法和有关政策,对有关环境的各项工作所做的规定。
4.地表水环境质量(GB 3838-2002)标准中的Ⅲ类: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5.水功能区: 指为满足人类对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的需求,根据水资源的自然条件和开发利用现状,按照流域综合规划、水资源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依其主导功能划定范围并执行相应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水域。
6.水质: 水体质量的简称。
它标志着水体的物理(如色度、浊度、臭味等)、化学(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含量)和生物(细菌、微生物、浮游生物、底栖生物)的特性及其组成的状况。
7.水质指标: 表示生活饮用水、工农业用水以及各种受污染水中污染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或限量阈值的具体限制和要求。
它是判断水污染程度的具体衡量尺度。
8.原始样: 是指从取样位置取的样,并且在样品有效期内未经任何处理的样品9.分析样: 需要经过预处理,才能进行测定的样品。
10.标准空白: 对应标准系列中零浓度的分析信号响应值11.分析空白: 指在与样品分析全程一致的条件下,空白样品的测定结果12.检出限:为某特定分析方法在给定的置信度内可从样品中检出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量。
13.标准曲线:应用标准溶液制作校准曲线时,如果分析步骤与样品的分析步骤相比有某些省略时,则制作的校准曲线称为标准曲线。
14.工作曲线:如果模拟被分析物质的成分,并与样品完全相同的分析处理,然后绘制的校准曲线称为工作曲线。
15.重复性和重复性条件:前者:同一实验室中,当分析人员、分析设备和分析时间三因素中至少有一项不相同时,用统一分析方法对同一样品进行的两次或两次以上的独立测定结果之间的符合程度。
后者:在同一实验室,由同一操作员使用相同的设备,按相同的测试方法,在短时间内对同一被测对象,相互独立进行的测试条件叫重复性条件。
16.再现性和再现性条件:前者:不同实验室(分析人员、分析设备、甚至分析时间都不相同),用同一分析方法对同一样品进行多次测定结果之间的符合程度。
后者:在不同的实验室,由不同的操作者使用不同的设备,按相同的测试方法,从同一被测对象取得测试结果的条件。
17.精密度:用特定的分析程序,在受控条件下重复分析均一样品所得测定值的一致程度18.准确度:指在一定实验条件下多次测定的平均值与真值相符合的程度,以误差来表示。
它用来表示系统误差的大小。
19.综合水样:把不同采样点同时采集的各个瞬时水样混合后所得到的样品20.混合水样:某一时间段内,在同一采样点于相同时间间隔所采集的等体积瞬时水样混合后的水样二、填空题1.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
2. 2012年,全国地表水国控断面总体为轻度污染。
3.三湖是指太湖、巢湖、滇池。
4. 根据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规定,中国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4种;其中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又可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两大类。
5. 我国环境标准体系,可概括为“五类三级”,即环境质量标准、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标准样品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和五类,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三级6. 五水是指污水、洪水、涝水、供水和节水。
五水共治即是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7. GB T—推荐性国家标准,GB/Z—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文件;GHZB—国家环境质量标准,GWPB—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GWKB—国家污染物控制标准。
8.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中水质常规指标38 项、消毒剂常规指标 4 项、水质非常规指标64 项,规定指标增加到了106 项,全部指标最迟于2012 年7 月 1 日实施。
9.平行样品测试是分析质量控制的方法之一。
原则规定,不与内控样同步测定的项目,一律测试双平行分析样。
溶解氧、水中油类等须测原始样双平行(此类不必测分析样双平行)。
10. 任何特定量的测量结果,都是通过测量得到的赋予被测量的值,也称为量值。
量值一般由一个数字乘以测量单位来表示特定量的大小。
由于不能人为地实现完善的测量过程,所以测量结果不可避免地含有误差。
为了表达测量结果的准确程度,用有效数字表示特定量测量结果的数字部分。
11. 有效数字由一位或多位“可靠数字”和一位“末位欠准数字”组成。
有效数字的有效位数是“可靠数字”和“末位欠准数字”的位数之和。
有效数字的有效位数的多少,除了反映量值的大小之外,在分析领域中还反映该数值的准确程度。
12. 有效数字运算要遵守——对数运算:对数的有效数字位数应和原数(真数)的相同。
平方、立方、开方运算:计算结果的有效数字位数应和原数的相同。
13. 有效数字运算要遵守——用于表示方法或分析结果精密度的标准差,其有效数字的位数一般只取一位;当测定次数较多时可取两位,且最多只能取两位。
报告分析结果有效数字位数,应根据分析方法的精密度即标准差的大小决定。
通常可取四分之一标准差的首数所在数位,定为分析结果的尾数。
14. 某一测定结果为25.352,标准差为1.4,分析结果可报为25.4。
三、简答题1.简述我国河流和重点湖泊(水库)的水质状况和主要污染物指标。
根据最新的全国环境质量报告:十大流域Ⅰ~Ⅲ类水质断面占 69.3%,劣Ⅴ类占 10.8%。
十大流域中,西北诸河高锰酸盐指数平均浓度最低,为 1.8 毫克/升,海河流域高锰酸盐指数平均浓度劣于Ⅲ类水质标准;西南诸河氨氮平均浓度最低,为 0.13 毫克/升,黄河、淮河和海河氨氮平均浓度劣于Ⅲ类水质标准。
61 个国控重点湖(库)中,水质好于Ⅲ类水质标准的共42 个,占 68.8%;达到Ⅳ类或Ⅴ类水质标准的 12 个,占 19.7%;劣于Ⅴ类水质标准的 7 个,占11.5%。
影响湖(库)水质的主要污染指标是总磷、化学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
2.简述湖泊(水库)营养状态的分类和我国60个重点湖泊(水库)的营养状态的概况。
分类: TLI(∑)<30 贫营养(Oligotropher)30≤TLI(∑)≤50 中营养(Mesotropher)TLI(∑)>50 富营养 (Eutropher)50<TLI(∑)≤60 轻度富营养(light eutropher)60<TLI(∑)≤70 中度富营养(Middle eutropher)TLI(∑)>70 重度富营养(Hyper eutropher)根据最新的全国环境质量报告:58 个湖(库)开展营养状态监测。
其中,中度富营养的 3 个,占 5.2%;轻度富营养的 10 个,占 17.2%;中营养和贫营养的 45 个,占 77.6%。
3.简述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的变迁。
本标准自2002年6月1日起实施。
GHZB1-1999《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同时废止。
本标准首次发布为1983年,1988年为第一次修订,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与原标准相比,本标准增加了粪大肠菌群、氨氮和硫化物三项基本项目指标,删除了总大肠菌群一项指标,将苯并(a)芘改为特定项目,同时修订了水温、凯氏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个项目的标准值。
4.简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的基本架构和内容。
本标准按照地表水五类使用功能,规定了水质项目及标准值、水质评价、水质项目的分析方法以及标准的实施与监督5.简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的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具有使用功能的地表水水域。
6.简述我国水功能区的划分体系。
依据地表水水域使用目的和保护目标将其划分为五类: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同一水域兼有多类功能类别的,依最高类别功能划分)7.一般水质指标可分为哪4类?(1)物理指标(嗅味、温度、浑浊度、透明度、颜色等)(2)化学指标[(a)非专一性指标:电导率、pH值、硬度、碱度、无机酸度等;(b)无机物指标:有毒金属、有毒准金属、硝酸盐、亚硝酸盐、磷酸盐等;(c)非专一性有机物指标:总耗氧量、化学耗氧量、生化耗氧量、总有机碳、高锰酸钾指数、酚类等;(d)溶解性气体:氧气、二氧化碳等](3)生物指标(细菌总数、大肠菌群、藻类等)(4)放射性指标(总α射线、总β射线、铀、镭、钍等)微生物指标、毒理指标、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放射性指标。
8.简述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六价铬和总铬的原理。
(P139)在微酸性溶液中,六价铬与二苯碳酰二肼作用生成红紫色的络合物,借以进行分光光度法测定六价铬。
在酸性条件下,用高锰酸钾将三价铬氧化为六价铬,过量的高锰酸钾用亚硝酸钠分解,过剩的亚硝酸钠用尿素分解,得到的清液用二苯碳酰二肼作用生成红紫色的络合物,借以进行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铬。
9.简述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分光光度法测定砷的基本原理。
锌与酸作用,生成新生态氢;在碘化钾和氯化亚锡存在下,使五价砷还原为三价砷,并与新生态氢反应,生成的气态砷化氢,用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三乙醇胺的三氯甲烷溶液吸收,生成红色胶体银,在波长510nm处,以三氯甲烷为参比测其吸光度,用标准曲线法定量。
10.说明碘量法测定溶解氧的原理。
水样中加入硫酸锰和碱性碘化钾,水中溶解氧将低价锰氧化成高价锰,生成四价锰的氢氧化物棕色沉淀。
加酸后,氢氧化物沉淀溶解并与碘离子反应而释出游离碘。
以淀粉作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滴定释出碘,可计算溶解氧的含量11.简述测定溶解氧时干扰物质有哪些?说明主要干扰物产生干扰的机理及其处理方法。
(P71)亚硝酸盐:亚硝酸盐能与碘化钾作用放出单质碘,引起测定结果正误差。
可加入叠氮化钠排除其干扰。
亚铁离子:还原剂,产生负干扰。
用高锰酸钾氧化亚铁离子,生成的高价铁离子用氟化钾掩蔽,从而去除。
有色或含藻类及悬浮物。
在酸性条件下会消耗碘而干扰测定。
可采用明矾修正法消除12.简述COD、BOD、TOD、TOC的含义。
COD:化学需氧量,指在一定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氧化剂的量. BOD:生化需氧量,指在溶解氧充足的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分解水中有机物的生物化学氧化过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