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
艺术上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吸收了汉乐府
的营养,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被称为“五言之冠 冕” “惊心动魄,几乎可谓一字千金。”
——钟嵘《诗品》
03
知识拓展
汉魏晋诗的发展源流及文学地位
诗经 四言叙事民间汉乐府 五言叙事文 学
楚辞 汉赋
杂言抒情
文 人
四六文抒情
创 作
汉末 魏 晋
文人有意识向民 歌学习,创作五言抒 情诗,五言诗走向成 熟,同时出现七言诗。
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什么手法或何种技巧。 (2)结合诗句阐释这种手法在诗文中是如何运用的。 (3)运用这种手法有何效果,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按江南民歌所常用的谐音双关手法,“芙蓉”往往暗关着“夫荣”, “莲子”即“怜子”。
3.所思在"远道",离旧乡而走远道的人在古代大半是男子,那我们就可以 由此推想说话人应是女子。
这两句的语气如何?你从“远道”一词品出 什么?
自问自答,语气缓和。
“远道”为下面的情绪转折透露一些消息。把人 物放在美好、欢乐的采莲背景上,抒写独自怀远 的忧伤,正具有以“乐”衬“哀”的强烈效果。
表
议论、抒情(抒情方式:直抒胸臆 、借景抒情、借古讽今、托物言志等)
达
技
3.表现手法:衬托、对比、渲染、联想、想象、欲扬先抑
巧 4.结构技巧:首尾照应、层层深入、先总后分、铺垫等。
提问方式: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请简析。 提问变体: 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或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描述了怎样的情景?
描述了抒情主人公涉江采摘芙蓉的情景,营 造的是轻松欢快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