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数加减三位数(连续进位、退位)
- 格式:ppt
- 大小:4.90 MB
- 文档页数:12
《连续进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今天我要讲的是《连续进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是青岛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教学是在学生已经有了不连续进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是不连续进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的延续,在计算方法上是相同的。
这个内容是这个单元的学习重点之一,是学生学习笔算的一个难点,是小学阶段整数加减法的一个小结点。
二、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的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较弱,因此在教学时我准备了课件和配套的画面,以增强直观形象性,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而且学生之前已学过进位计算,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基于以上认识,本节课我确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会计算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的加减法。
过程与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源于生活,体验解决数学问题成功的喜悦,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连续进位、连续退位的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连续进位与退位的算理。
三、教学方法这是一节计算课,传统的计算课可能会多一些枯燥,所以现在的教材都是在生活情境中呈现计算,创设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情境能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算理,也使得乏味的计算多了些生动。
为了更好的让学生理解掌握教学的重点,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用动态的图像、对比的色彩将连续进位强调出来,同时也意在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四、学习方法。
从学法来说, 学生能够主动地去发现、探索问题,他们迫不及待地想发表自己的见解。
在课堂上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真正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其有自主探究的机会,教师适时地启发、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自主、合作和探究性的。
《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A、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会计算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的加减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B、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解决数学问题成功的喜悦,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难点】: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谈话:喜欢猜谜语吗?我们来猜一猜这是什么?(课件出示谜语)身体半球形,背上七颗星。
蚜虫怕见它,棉花最欢迎。
学生回答。
七星瓢虫捉害虫,是农民伯伯的好帮手,(大屏幕)看,这是它们在茄子地和白菜地热热闹闹工作的场面。
请同学们先自己仔细观察画面,你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预设:学生可能提出:一共有多少棵白菜?一共有多少只七星瓢虫?还有多少棵茄子没有检查?已检查的茄子比已检查的白菜多多少棵?……二、算法交流,分析比较1、解决“一共有多少棵白菜”。
谈话: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接下来我们就来解决这些问题。
先来看第一个问题,要求一共有多少棵白菜,需要用哪些信息来解决?怎样列式呢?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189+394=为什么用加法?说说你的理由。
谈话: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想一想、算一算。
并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谈话:哪个小组愿意把小组的算法说给全班同学听?全班交流,可能出现以下几种算法:1)估算2) 用计数器拨3)列竖式计算哪个同学来汇报一下,你是怎么算的?预设1:我是估算的。
追问:你是怎么估算的?师随机板书:189≈200 394 ≈400 200+400=600追问:请同学们想想我们估算的结果与准确的结果是偏大了还是偏小了?为什么? (偏大)谈话:除了估算的结果谁还有别的方法?预设2:我是竖式计算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计算过程:1 8 9+ 31 91 45 8 3学生观察、比较竖式的写法,说出算理及算法。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优秀教案(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会发现信息、整理信息、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经历尝试解决的过程。
2、掌握笔算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认真检查仔细验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3、会用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自己学会连续进位、退位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哪一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的算理;明白哪一位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10再减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自学导航、课堂检测题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同学们,今天田园的小卫士——七星瓢虫要到菜园里去捉害虫!我们也一起去看一看吧。
(出示情境图)【设计意图】由可爱的七星瓢虫引入课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通过这个环节达成目标4。
二、学习新知活动一:发现问题1、请仔细观察,从图中我们能获取哪些关于白菜的信息?关于七星瓢虫的有哪些?关于茄子的呢?(学生交流,随着学生的汇报,逐个在大屏幕出示)2、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提问题)预设可能有:一共有多少棵白菜两块菜地一共有多少只瓢虫?还有多少棵茄子没有检查?……(根据学生的回答师在课件中将问题补充完整)3、这节课我们主要来解决这四个问题问题,剩下的问题我们暂且先放到问题口袋中。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有顺序地、有条理地观察事物,发现信息,整理信息,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
组织学生充分交流,利用从情境图中搜集到的信息提出问题,体会这些信息间的内在联系。
通过这个环节达成目标1、4。
活动二:尝试解决问题一、探索连续进位的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1、解决关于白菜的问题我们先来解决关于白菜的问题,自己先将题完整地读一遍。
5.练习。
完成课件当中“找朋友”。
6.师:下面我们再来解决“还有多少棵茄子没有检查?”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你能自己试着解决这个问题吗吗?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师:把你的算法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会出现的算法:(1)估算:435≈440 276≈280435-276≈160(棵)(2)用学具摆一摆(3)笔算:435-276=159(棵)师:你觉得哪种方法最好?为什么?把你喜欢的方法介绍给小组同学。
7.师: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已经检查的茄子比白菜多多少棵?”这个问题。
学生汇报做法。
师:你觉得我们在计算减法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课件展示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法的方法)【引导学生在生动的生活问题情境中进行自主探究,让学生经历数学发现的过程。
】活动三:反馈练习1.练习。
完成课件当中的“大展拳脚”。
2.完成自主练习1、3【简单有效的自主达标训练有助于深化学生对新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活动四:教师引导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的加减法189+394= 435-276=189 435+394 -276583 159青岛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信息窗一菜园卫士第一课时学情分析本次“一师一优课”活动我展示的是青岛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信息窗一菜园卫士第一课时。
下面我从以下两个方面对本班学情进行分析。
一、班级情况分析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我对本班学生有了一定的了解。
本班学生开始从被动的学习主体向主动的学习主体转变,心理发生了明显的转变。
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较好的学习习惯。
虽然有了自己的想法,但是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有限,社交经验缺乏,在阅读与学习中,经常会遇到很多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
本班的学生思维开始从模仿向半独立和独立转变,如果经过正确引导,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可以得到快速的提高,在学习上就会有较大的进步。
二、学习情况分析1.据了解本班学生学习习惯不好,表现最为明显的是计算能力差,上课小动作多。
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临朐县辛寨镇辛寨小学陈洪霞(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5-56页,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的加减法。
(二)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会计算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的加减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德计算方法,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源于生活,体验解决数学问题成功的喜悦,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三)重点难点重点:掌握连续进位的三位数加三位数和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三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能熟练地笔算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七星瓢虫吗?它可是田园的小卫士呢,想不想去看看他们的工作场面?(出示课件:信息窗1的情境图)学生观察情境图。
在纸上画出相关主题,如七星飘虫。
2、师:观察画面,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根据画面可能发现:七星瓢虫正在田园里捉害虫呢。
七星瓢虫正在田园里给白菜、茄子捉害虫呢。
……画出相关植物,如茄子、白菜。
二、导入新知。
1、提出问题。
师:根据情境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根据情境图可能提出的问题有:田园里一共有多少只七星瓢虫?一共有多少棵大白菜?还剩多少棵茄子没检查?几经检查的茄子比白菜多多少棵?没检查的白菜比茄子多多少棵?……根据手抄报的版式,在相应位置写出问题。
2、解决问题。
(1)一共有多少棵白菜?师:你能解决刚才提出的“一共有多少棵白菜”这个问题吗?自己试一试。
学生利用已有的加法经验,想一想、算一算。
师: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算法。
师:哪个小组愿意把小组的算法说给全班同学听?全班交流,可能出现以下几种算法:①估算②列竖式计算③用计数器拨当出现竖式计算时,可让学生板书自己的计算过程:1 8 9+ 31 91 45 8 3学生观察、比较竖式的写法,说出算理及算法。
《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信息窗1 “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第55-56页内容。
【教材简析】:本节课是在第四单元学习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计算(一次进位和一次退位)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整数加减法的完成阶段,也是今后学习乘数是两三位数乘法及大数目加减计算的基础。
情境图呈现的是瓢虫在菜园里捉蚜虫的情境,图中提供了正在捉蚜虫的瓢虫的只数和茄子、白菜的数量及“已经检查”的棵数等丰富的数学信息,从而引导学生根据瓢虫的对话提出数学问题,进行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学习。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会计算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的加减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解决数学问题成功的喜悦,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难点】: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谈话:大家认识七星瓢虫吗?七星瓢虫捉害虫,是农民伯伯的好帮手,(大屏幕)这是它们在茄子地和白菜地热热闹闹工作的场面。
请同学们先自己仔细观察画面,你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预设:学生可能提出:一共有多少棵白菜?一共有多少只七星瓢虫?还有多少棵茄子没有检查?已检查的茄子比已检查的白菜多多少棵?……【设计意图:创设情境,由可爱的七星瓢虫引入,引导学生有顺序的、有条理的观察事物,发现信息,整理信息,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
】二、算法交流,分析比较1、解决“一共有多少棵白菜”。
谈话: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接下来我们就来解决这些问题。
先来看第一个问题,要求一共有多少棵白菜,需要用哪些信息来解决?怎样列式呢?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189+394= 为什么用加法?说说你的理由。
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教学内容: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教科书65-68页。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会计算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的加减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源于生活,体验解决数学问题成功的喜悦,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三位数连续进位加、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难点:能熟练地笔算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七星瓢虫吗?它可是田园的小卫士呢,想不想去看看他们的工作场面?(出示课件:信息窗1的情境图)观察画面,你发现了什么?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2.出示学习目标(1)能说出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两次进位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计算三位数连续两次进位的加法。
(3)能用三位数连续两次进位的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一共有多少棵白菜?(2)两块菜园一共有多少只瓢虫?(怎样列式计算呢?)(3)还有多少棵茄子没检查?(该怎样列算式呢?)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1)一共有多少棵白菜?师: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算法。
师:哪个小组愿意把小组的算法说给全班同学听?全班交流,可能出现以下几种算法:①估算②列竖式计算③用计数器拨当出现竖式计算时,可让学生板书自己的计算过程:1 8 9+ 31 91 45 8 3学生观察、比较竖式的写法,说出算理及算法。
师:你喜欢用哪种方法计算?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并说明理由。
(2)两块菜园一共有多少只瓢虫?师:谁愿意说说你的算法?学生独立思考,并列竖式解答。
全班交流,将自己的算法进行展示。
计算加法时要注意些什么?(3)还有多少棵茄子没有检查?想一想:笔算减法的计算方法,即相同数位对齐,从()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在本位上加()再减。
标题: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连续进位、退位)|青岛版(五四学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2. 连续进位和退位的计算方法。
3. 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计算方法,连续进位和退位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连续进位和退位的计算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教具(计数器、计算器等)。
2. 学生准备: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2. 探究:引导学生观察计算实例,发现连续进位和退位的现象,并总结计算方法。
3. 讲解:教师讲解连续进位和退位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演示。
4. 练习: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应用:教师出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6.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连续进位和退位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积极性和合作精神。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单元测试:通过单元测试,评价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适当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
2. 加强个别辅导,关注学生的学习困难,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4. 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分析存在的问题,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提供参考。
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1菜园卫士——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三位数⏹教学内容教材第65~67页,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教学提示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是以万以内数的认识和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为知识基础,它既是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的延续及发展。
本课共设置4个问题,前两个问题主要学习连续进位的加法,后两个问题主要学习连续退位的减法。
其中,两个红点问题是关键,教材作了全方位的探索,以学生已有知识为起点,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利用已有的一次进位和一次退位的知识,通过迁移得到连续进位或退位的加减法计算方法。
用竖式计算是本节课的重点,教材以电脑娃娃的话“计算加(减)法时,要注意些什么”提示我们对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可采用先尝试再讨论交流的方法,使学生明确“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以及“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10再减。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会计算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的加减法。
过程与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源于生活,体验解决数学问题成功的喜悦,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连续进位、连续退位的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连续进位与退位的算理。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计数器学生准备:计数器,学习用品⏹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同学们,你们知道七星瓢虫吗?(知道)2、它可是田园的小卫士呢,想不想去看看他们的工作场面?3、(课件出示信息窗)仔细观察画面,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1)数学信息:生:茄子一共有435棵,已检查了276棵生:白菜已检查了189棵,还剩394棵没有检查生:七星瓢虫,茄子地里有247只,白菜地里有158只(2)数学问题:生:一共有多少棵白菜?生:地里共有多少只瓢虫?生:还有多少棵茄子没有检查?生:已检查的茄子比已检查的白菜多多少棵?生:……设计意图:农村的小孩子们都认识七星瓢虫,提到它,孩子们兴奋了很多,整节课对今天的学习内容都会投入最大的热情。
《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信息窗1)》教案教学内容: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会计算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的加减法。
2、过程与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源于生活,体验解决数学问题成功的喜悦,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三位数连续进位加、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二、出示学习目标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会正确地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课件出示,师指一名学生读)师:要达到学习目标,离不开同学们认真看书自学,同学们有信心达到学习目标吗?(有)三、口述自学指导(教师边口述,学生边自学)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七星瓢虫吗?它可是田园的小卫士呢,想不想去看看他们的工作场面?(出示课件:信息窗情境图)(一学)先看一看:(1)一共有多少棵白菜?(想一想:该怎样列算式?你打算怎样算?怎样估算,189≈()394≈(),最后的结果≈()你会用竖式计算吗?)(2)两块菜园一共有多少只瓢虫?(怎样列式计算呢?)(3)还有多少棵茄子没检查?(该怎样列算式呢?)(4)已检查的茄子比已检查的白菜多多少棵?(该怎样列算式呢?)(二学)手指课本第一个竖式,列竖式时什么位和什么位对齐,现在个位相加,满10向十位进1,而十位相加又满十向百位进()。
第一个笔算加法会做了,自己动手把课本60页还有多少棵茄子没检查?竖式填上。
手指竖式,笔算减法的计算方法,即相同数位对齐,从()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在本位上加()再减。
想一想,笔算加减法时应注意什么?(5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地解决问题?)四、先学(看一看)1、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看书自学。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信息窗3,44至47页,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一次进位和退位)。
教学目标:1.结合蜜蜂采花粉,算距离的情境进一步理解加法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数多多少或少多少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2.能利用所学知识在教师指导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让学生经历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一次退位)笔算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并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并对算法进行比较优化。
4.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自己学会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不连续进位、退位)的笔算。
教学难点:弄清有关进位、退位的算理。
教学过程一.串联情境,导入新知。
孩子们,春天来了,勤劳的小蜜蜂又要开始工作了,这节课,我们将和小蜜蜂一起来学习新知识,你们愿意吗?请看,这是小蜜蜂为我们带来的口算。
1、口算:23+46= 35+24= 58-43=2、这道题你会算吗?算的可真快,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笔算,在竖式计算中,都要注意些什么?3、找近似数689≈()307≈()214≈()594≈()上节课我们看到了上千只小蜜蜂,在蜂王的一声令下迅速按各队的路线飞去,它们飞了好远好远,终于找到了果园和花园二.进入情境,观察思考,探索新知。
1.分类整理信息谈话:仔细观察,你都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生回答)孩子们,你们知道吗,寻找信息时,把相关联的信息放在一起更容易理解题意,你能分类介绍信息吗?2.提出问题提问:如果你是一只小蜜蜂,你想知道什么?想解决什么问题?全班交流。
(贴出学生提出的问题)3.解决问题(1)列式解决:这么多问题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好吗?要解决的问题:果园到花园有多远?应该从图画中寻找哪些有关的信息?你能把你找到的两个信息与小蜜蜂的问题连起来说一说吗?(同位互相说一说)会列式吗?学生列式:592+384=(2)学生估算先别着急算,我们先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估算一下好不好?同桌可以商量一下。
第五单元第1课三位数加减三位数(连续进位和退位)笔算学习任务单济南市钢城区颜庄镇中心小学赵红一、复习链接算一算二、个人学习任务仔细观察情境图,分类说出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
(一)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1.探究:一共有多少棵白菜?这个问题该怎样列算式呢?估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笔算:验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结:怎样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呢?列竖式时,相同数位要(),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要向前一位进()。
2.自主解决:一共有多少只瓢虫?(二)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1.探究:还有多少棵茄子没检查?估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笔算:小结:怎样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列竖式时,相同数位要(),从()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当(),和本位上的数相加后再减。
2.自主解决:已检查的茄子比已检查的白菜多多少棵?笔算:三、自主练习1.算一算。
2.解决实际问题问题(1)一部电话比一部手机便宜多少元?列式解答:问题(2)买一部手机和一个照相机一共花多少钱?列式解答:四、全课小结: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相同数位( ),从( )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 ),要向前一位进( )。
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相同数位( ),从( )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 ),在这一位上加( )再减。
同学们,这个假期虽然漫长,但是相信你们会充分利用每一天,丰富自己的生活,待到春暖花开,你的笑容定会绽放在阳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