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思想道德教育必须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36 MB
- 文档页数:31
“五育并举,德育为先”全面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华中路第二小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汇报材料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全民族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增强我国发展后劲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
一直以来,我校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根据青少年身心特点,坚持育人为本,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校在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具体如下:一、多方位、全方面的构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体系我校提出“五育并举,德育为先”的教育观念和实施策略,在教育主体上,成立了德育领导小组,明确以共青团、少先队、班主任和广大教师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教育主体,同时发挥家长、社会的协同教育作用;在教育内容上,突出爱国主义、法制纪律、行为规范养成和公民道德等教育;在教育资源上,结合现行教材、爱国主义教育读本、《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条例条规开展多样少先队活动,如建立德育法制基地、开展“手拉手、献爱心”活动、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等,多方位构建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努力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
由于我校少先队工作突出,受到团中央高处长高度赞赏,并被评为“全国少先队特色小队”。
我校团支部也被评为市五四红旗团支部。
二、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培育青少年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为了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增强他们的民族责任感,担负起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光荣使命,我校先后开展过“红色之旅”、“心系祖国,健康成长”和“知荣辱,树新风”等为主题的征文、演讲活动。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必须渗透社会主义荣辱观最近,胡锦涛同志提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特别强调青少年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这不仅为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
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是加强和改进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同时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需要。
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过程中,要突出青少年人群这一重点,搞好五个方面的结合。
一、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结合正确的荣辱观源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青少年正是思想道德的奠基时期,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未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青少年了解世界、增长知识、开阔视野的条件更加有利。
同时,社会的剧烈变迁也使青少年健康成长面临着多重问题,一些成年人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生,以权谋私等消极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给青少年成长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部分青少年荣辱倒错;互联网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给青少年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渠道的同时,腐败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也通过网络传播,腐蚀青少年的心灵,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给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课题。
青少年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价值选择,“八荣八耻”实际上回答了青少年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即树立进步的社会价值。
能否树立社会主义的道德观、价值观,直接关系到当代青少年个体是否适应现存社会,是否与周围世界建立起融洽的、和谐的关系。
从这个意义上说,荣辱观作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应当全面纳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过程中去。
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性工作,贯穿于道德工作的全过程,渗透到学习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把“八荣八耻”的基本要求,体现到学校的思想政治课教材之中,充实到相关学科的教学内容中,帮助未成年人明是非、知荣辱,树立远大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