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绩效评估.ppt
- 格式:ppt
- 大小:741.50 KB
- 文档页数:47
供应链全成本管理——
采购与物流成本管理、供应链绩效评估
*
2
第一部分采购成本管理
第二部分物流与配送管理
第三部分供应链绩效管理
第四部分供应链全成本管理研讨与演练
规则加法法则减法法则
成本=市场价格-预定利
润
成本+预定利润=
售价
计算原理
Cost-driven Price-driven costing
pricing
应用原理
适应情形生产导向客户导向
满足要求满足规格要求满足客户要求
价格确定成本市场
传统观念今日观念
.成本观念的改变
3
采购总成本,又称为战略采购成本,是除采购成本之
外考虑到原材料或零部件在本企业产品的全部寿命周期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它包括采购在市场调研、自制或采购决策、产品预开发与开发中供应商的参与、供应商交货、库存、生产、出货测试、售后服务等整体供应链中各环节所产生的费用对成本的影响。
一、采购成本的构成
.总体拥有成本(TCO)模型:价格
物流成本
订购成本
维修成本
质量成本
采购管理成本
库存成本
到货成本
采购总成本
供应绩效成本。
供应链企业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CATALOGUE目录•供应链企业绩效评价概述•供应链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供应链企业绩效评价方法•供应链企业激励机制设计•供应链企业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案例研究•研究展望与未来发展趋势CHAPTER供应链企业绩效评价概述供应链企业绩效评价的定义供应链企业绩效评价的目的和意义1. 帮助企业了解自身在供应链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自身的优势和不足;2. 评估整个供应链的运营效果和价值创造能力,为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供应链提供依据;供应链企业绩效评价的目的在于•通过与其他企业或行业标杆的比较,发现自身的差距和改进方向,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供应链企业绩效评价的目的和意义供应链企业绩效评价的目的和意义1. 提高企业的战略规划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供应链企业绩效评价的体系和框架010*******CHAPTER供应链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目的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动态性原则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和方法财务类指标收入增长率利润率现金流充足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客户类指标客户满意度反映客户对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的投诉情况。
客户投诉率交货准时率产品质量合格率01020403反映企业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合格程度。
反映客户对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的满意程度。
反映企业按时交货的能力和效率。
内部运营类指标库存周转率反映企业库存的流动速度和管理效率。
生产计划完成率反映企业生产计划的执行情况。
采购周期反映企业采购的周期和效率。
运输准时率反映企业物流运输的准时程度和效率。
学习与成长类指标员工培训率反映企业员工接受培训的比例和频率。
员工满意度反映员工对企业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的满意程度。
关键人才流失率反映企业关键人才的流失情况。
技术创新投入率反映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比例和增长速度。
CHAPTER供应链企业绩效评价方法总结词详细描述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总结词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综合评价方法,适用于具有模糊性的多个因素影响下的对象评价。
供应商绩效评估供应商绩效评估是一种对供应商在合作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估和分析的方法。
通过对供应商的绩效进行评估,可以匡助企业了解供应商的能力和表现,从而更好地管理供应链,提升供应链的效率和质量。
一、评估指标的选择在进行供应商绩效评估时,首先需要确定评估指标。
评估指标应该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供应商的绩效情况。
常用的评估指标包括:1. 交货准时率:评估供应商在交货期限内完成交货的能力。
2. 产品质量:评估供应商提供的产品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3. 价格竞争力:评估供应商提供的产品价格是否具有竞争力。
4. 售后服务:评估供应商在售后服务方面的表现,包括产品维修、退换货等。
5. 供应商稳定性:评估供应商是否具有稳定的经营能力和财务状况。
二、评估方法的选择在确定评估指标后,需要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进行评估。
常用的评估方法包括:1. 问卷调查:通过向相关部门或者员工发放问卷,采集他们对供应商绩效的评价和意见。
2. 实地考察:对供应商的生产工艺、设备、质量管理体系等进行实地考察,了解供应商的实际情况。
3. 数据分析:通过分析供应商的交货记录、质量记录等数据,评估供应商的绩效情况。
4. 供应商自评:要求供应商自行填写绩效评估表,评估自身在合作过程中的表现。
三、评估结果的分析和应用在评估完成后,需要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和应用。
具体步骤包括:1. 综合评估:将各项评估指标的得分进行综合,得出供应商的总体绩效评分。
2. 分析问题:对评估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3. 制定改进计划:根据评估结果和问题分析,制定供应商绩效改进的具体措施和计划。
4. 与供应商沟通:将评估结果和改进计划与供应商进行沟通,共同商讨解决方案。
5. 监督执行:对供应商的改进计划进行监督和跟踪,确保改进措施的有效执行。
通过供应商绩效评估,企业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供应商存在的问题,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质量,从而实现企业和供应商的共赢。
绩效评价体系的构架建立在绩效评价指标基础上的体系模型,对于精确地进行供应链绩效评价和控制尤为重要。
供应链绩效评价是一项比企业绩效评价更加复杂的系统工程,简单地指标组合不能正确反映企业的极小水平,单一企业的绩效评价不能反映供应链的绩效水平,必须采用合理的体系架构.1、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模型长期以来,各国学者从不同的决度研究了建立不同企业绩效评价框架模型的方法,著名的有Sink and Tuttle模型、绩效改进度量方法模型、评价指标家族模型、均衡记分卡模型等。
为此,下面将简单介绍这样模型.(1) Sink and Tuttle模型建立“供应商—投入、加工—产出—客户—成果”模型基础上的Sink and Tuttle(SaT)体系,共包含七项评价指标,即效率(投入)、有效性(成果)、生产率(产出/投入)、盈利能力、质量(加工额恩、创新和工作环境质量、该体系的突出特点是将企业寂寥的评价与战略计划过程紧密结合在一起。
(2)绩效改进度量方法模型绩效改进度量方法(Performance Impgovement Measurnment Mnthodology,PIMM),可以广泛用于评价企业的研发绩效和一般绩效,该体系的基本思想是根据企业的近期和元气目标来衡量企业的改进程度,根据客户的投入社定组织目标,并及时进行内部质量检查。
PIMM综合衡量了绩效改进的客观成果,成本状况和技术风险三项指标。
(3) 评价指标家族模型评价指标家族(Family of Meosure,FOM)体体系由五组指标组成,它们分别是盈利能力、生产率、外部质量(客户)、内部质量(效率、损耗)和其他质量(创新、安全、组织文化).该体系强调FOM的概念和跨组织层次的评价指标的集成.企业追每个只能部门的指标均分为两类:一类是该部门自身特有的评价指标;另一类指标则科技成为下一层次上的一项相关指标.(4)均衡记分卡模型均衡记分卡(Balanced Scorecard)模型,是由Kaplan和Norton于1992年提出来的。
供应商绩效评估供应商绩效评估是一个重要的管理工具,用于评估和监控供应商在业务合作中的表现和绩效。
通过对供应商的绩效评估,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供应商的能力和可靠性,从而更好地管理供应链,降低风险,提高效率和质量。
一、评估指标1. 交货准时率:评估供应商按时交付产品或服务的能力。
可以通过比较实际交货时间和约定交货时间的差异来计算准时率。
2. 产品质量:评估供应商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水平。
可以通过抽样检验、产品退货率、客户投诉率等指标来评估。
3. 价格竞争力:评估供应商的价格是否具有竞争力。
可以通过市场调研、比较不同供应商的价格来评估。
4. 供应商的服务水平:评估供应商在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方面的表现。
可以通过客户满意度调查、服务响应时间等指标来评估。
5. 供应商的创新能力:评估供应商在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方面的能力。
可以通过供应商的专利申请数量、新产品推出率等指标来评估。
6. 供应商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供应商的财务状况、供应链稳定性和环境责任等方面的能力。
可以通过供应商的财务报表、供应链风险评估等指标来评估。
二、评估方法1. 定期评估:建立定期评估制度,例如每季度或每年对供应商进行评估。
评估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数据分析等方法进行。
2. 综合评估:将以上评估指标综合起来,给出一个综合评分。
可以根据不同指标的重要性给予不同的权重,然后计算得出综合评分。
3. 供应商分类:根据综合评分,将供应商分为不同的等级或类别。
例如,将供应商分为优秀供应商、合格供应商和不合格供应商。
4. 激励措施: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
例如,给予优秀供应商更多的订单或提供更好的合作条件,对不合格供应商进行警告或终止合作。
三、评估结果的应用1. 供应商管理:根据评估结果,对供应商进行分类管理。
优秀供应商可以享受更好的合作条件,不合格供应商需要进行改进或终止合作。
2. 供应链优化:通过对供应商绩效的评估,可以发现供应链中的瓶颈和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优化和改进。
供应链监控及绩效评估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供应链管理变得愈发重要。
供应链监控及绩效评估是确保供应链高效运作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探讨供应链监控的重要性、监控方法以及绩效评估的意义和方法。
一、供应链监控的重要性供应链监控是指对整个供应链活动进行实时跟踪、监测和评估,以确保供应链各环节的顺畅运作。
供应链监控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供应链的可视性:通过监控,企业可以清晰了解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提高供应链的可视性和透明度。
2. 降低风险:供应链监控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因素,如供应商延迟、原材料短缺等,从而降低风险,保障供应链的稳定性。
3. 提高效率:监控可以帮助企业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库存管理等,提高供应链运作的效率,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
4. 改善客户满意度:通过监控供应链,企业可以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提高交货准时率和产品质量,增强客户满意度。
二、供应链监控方法供应链监控方法多种多样,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监控方式。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供应链监控方法:1. 数据监控:通过收集、分析和监控供应链相关数据,如订单处理时间、库存水平、交货准时率等,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2. 报告监控:定期生成供应链绩效报告,对供应链各环节的运作情况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3. 技术监控: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实现对供应链的实时监控和预警,提高监控效率和准确性。
4. 风险监控:建立风险管理机制,对供应链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监控和评估,及时应对,降低损失。
三、供应链绩效评估的意义供应链绩效评估是对供应链运作效果的定量评价,可以帮助企业了解供应链的优势和不足,为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供应链绩效评估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优化资源配置:通过绩效评估,企业可以了解各个环节的表现,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 持续改进:绩效评估可以帮助企业发现问题和瓶颈,及时进行改进和优化,不断提升供应链的运作效率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