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归一、归总练习课
- 格式:ppt
- 大小:3.19 MB
- 文档页数:27
6.4.2 “归一”问题1.小林5分钟写了15个毛笔字,8分钟能写多少毛笔字?12个毛笔字需要多长时间写完?2.12元可以买3辆玩具小汽车。
20元可以买多少辆玩具小汽车?李老师想给同学们买5辆玩具小汽车,应该付多少钱?3.富荣小区2个单元有12户住户,6个单元有多少住户?答案:1.15÷5=3(个)8×3=24(个)答:8分钟能写24个毛笔字。
12÷3=4(分)答:12个毛笔字需要4分钟写完。
2.12÷3=4(元)20÷4=5(辆)答:20元可以买5辆玩具小汽车。
5×4=20(元)答:李老师买5辆玩具小汽车应付20元。
3.12÷2=6(户)6×6=36(户)答:6个单元有36户住户。
用字母表示算式1.公共汽车上原来有x人,在青少年宫站有5人上车,又有6人下车,现在车上有乘客多少人?2.体育器材室里有篮球24个。
(1)排球比篮球多6个,排球有( )个。
(2)足球比篮球多3个,足球有( )个。
(3)垒球比篮球多x个,垒球有( )个;当x=5时,垒球有( )个。
3.大米的价格是5元/千克,小米的价格是a元/千克,购买30kg大米和40kg小米共需要多少钱?(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来)4.黄河三角洲平均每年大约新增造地是25km2,2年大约造地多少平方千米?3年大约造地多少平方千米?你能用含有字母n的式子表示n年造地多少平方千米吗?答案提示1.x-12.(1)30 (2)27 (3)24+x293.(150+40a)元4.2年:50km23年:75km2n年:25nkm2。
1 1、8箱蜜蜂可以酿48千克蜂蜜。
照这样计算,24箱蜜蜂可以酿多少千克蜂蜜?
思考: 先求 1 箱蜜蜂可以酿的蜂蜜,列式48÷8=6( 千克)
再求 6 箱蜜蜂可以酿的蜂蜜,列式 6×24=144(千克)
答: 24箱蜜蜂可以酿144千克蜂蜜。
2、工人师傅准备给动车做电焊,每组6人,可以分成6组。
如果每组9人,可以分成几组?
6×6=36(人)求的是 一共的人数
36÷9=4(组)求的是 如果每组9人,可以人分成4组。
答: 如果每组9人,可以人分成4组。
3、小林用小棒摆了8个三角形。
如果用这些小棒摆正方形,可以摆多少个?(图
形的边不重合) 先求 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列式 3×8=24(个) 再求 可以摆几个正方形 列式 24÷4=6(个) 答: 可以摆6个正方形。
4、把3本相同的书摞起来,高度是18毫米。
如果把30本这样的书摞起来,高
度是多少毫米?先求 一本书的高度 列式 18÷3=6(毫米) 再求 30本书的高度 列式 6×30=180(毫米) 答: 30本书的高度是180毫米。
三年级上册数学
《归一归总问题》必考题型
一、归一问题:知多求少,用除法
例:小松鼠吃坚果,给5只松鼠7天准备350个坚果,每只每天吃的一样多,每只小松鼠每天吃多少坚果? 5只7天:350个
5只1天:350÷7=50(个)
1只1天:50÷5=10(个)
二、归总问题:知少求多,用乘法
例:1只小马1天吃了3捆草,照这样计算,3只小马4天吃多少捆草?
1只1天:3捆
3只1天:3×3=9(推)
3只4天:9×4=36(捆)
三、归一又归总问题
例:3人5小时种150棵树,照这样计算,6人7小时种多少棵树?
3人5小时:150棵
1人1小时:150÷3÷5=10(棵)
6人7小时:10×6×7=420(棵)
四、当除不开时,利用倍数关系解决问题
例:张爷爷家养了5头奶牛,3天生产牛奶100千克,照这样计算,10头奶牛9天可生产牛奶多少千克? 5头3天:100千克 10÷5=2 9÷
10头9天:108×3×2=320(千克)。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归总问题)》教学详案(附板书设计和教学反思)▶教学内容教科书P72例9及“做一做”,完成教科书P74“练习十五”第11~13◎教学笔记题。
▶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的一类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能正确地找到中间问题。
2.经历探索乘、除两步计算(归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有条理地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会画线段图,并借助线段图分析题中数量关系;建立解“归总问题”的一般思路。
▶教学准备课件、直尺。
▶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引入新知课件出示习题。
师:你是怎么解决的?【学情预设】预设1:5+5=10(元)预设2:2个5元相加,根据乘法的意义,列式为2×5=10(元)。
师:如果用这些钱买2元一本的,可以买几本?师:我们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探究的问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3)]【设计意图】通过对乘法定义的复习,为后面学习“归总问题”做好铺垫,同时设置了问题来制造悬念,从而充分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新课,探究新知识课件出示教科书P72例9。
1.阅读与理解。
(1)学生自主读取信息。
师:自由读一读,你从题中能获取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数学问题?指名多名学生发言,明确已知的信息和要解决的数学问题。
【学情预设】知道了买6元一个的碗可以买6个。
求用这些钱买9元一个的碗可以买几个。
师:请选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将题中的信息和问题呈现出来。
学生自主呈现。
【学情预设】预设1:受前面学习的影响,学生会想到用□来表示碗,但是用一个□来表示一个碗,6个碗就是□□□□□□,无法与9元一个的碗区分开来。
◎教学笔记【教学提示】注意让学生通过画图来分析题意,并体会画线段图的简洁性。
预设2:学生有画线段图的经验,会想到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解决。
有的可能想到画一条线段,有的可能画两条线段。
在解答某些应用题时,常常需要先找出“单一量”(一份数是多少),然后以这个“单一量”为标准,根据其它条件求出结果。
用这种解题思路解答的应用题,称为归一问题。
所谓“单一量”是指单位时间的工作量、物品的单价、单位面积的产量、单位时间所走的路程等。
归一问题的解法: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即单一量)是多少,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要求的数量。
例1 妈妈买3个碗18元。
如果买7个同样的碗,需要多少钱?分析:要求买“买7个同样的碗,需要多少钱?”,应先算出“买一个碗多少钱”。
以“一个碗多少钱”(即碗的单价)为单一量。
(1)一个碗多少钱?18÷3=6(元)(2)买7个同样的碗,需要多少钱?6×7=42(元)解:18÷3×7=42(元)答:需要42元。
小结:第一步求先用除法求出单一量,第二步用乘法求几个单一量是多少,这样的归一问题属于“正归一问题”。
例2 20元可以买5个碗,28元可以买几个同样的碗?分析:以“一个碗多少钱”(即碗的单价)为单一量。
(1)一个碗多少钱?20÷5=4(元)(2)28元可以买几个同样的碗?想一想:28里面有几个4?28÷4=7(个)解:分步计算:20÷5=4(元)28÷4=7(个)综合计算:28÷(20÷5)=7(个)答:28元可以买7个同样的碗。
小结:第一步先用除法求单一量,第二步也用除法求包含几个单一量,这样的归一问题属于“反归一问题”练习题:小红买5支铅笔10元钱。
(1)如果买同样的6支铅笔要多少钱?(2)小玲有18元钱,能买这样的铅笔几支?与归一问题类似的是归总问题,归一问题是找出“单一量”,而归总问题是找出“总量”,再根据其它条件求出结果。
所谓“总量”是指总路程、总产量、工作总量、物品的总价等。
归总问题的解法:先用乘法求出总量,再用除法求出新的每份数或者新的单一量。
例1 小莉看一本书。
人教版三上数学归一归总应用题(附答案)姓名: 成绩: 一、正归一应用题1、妈妈买5个盘子用了30元。
如果买8个同样的盘子,需要多少钱?2、织布机4小时织布400米,照这样计算,6台织布机可以织布多少米?3、一个修路队5天修路200米,照这样计算,7天可以修多少米?4、小东家5天吃完了30千克蔬菜,照这样计算,9天要吃多少千克?5、小丽买7只笔用了56元。
买10支同样的笔需要多少钱?6、买5支铅笔要10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支,需要多少钱? ①分步计算: ②列成综合算式:7、小敏看一本故事书,3天看了27页,12天能看多少页? ①分步计算: ②列成综合算式:挑战题: 工厂原计划8天制造40台机器,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制造2台,实际制造了多少台? ①分步计算: ②列成综合算式:二、反归一问题1、小丽买7支笔用了35元。
40元可以买几支同样的笔?2、东东骑自行车5小时行了50千米,照这样计算,他行90千米需几小时?3、大卡车6次共运沙土120吨,照这样计算,运200吨沙土需要几次?4、小猴子8天吃了80千克香蕉,照这样计算,60千克香蕉可以吃几天?5、小明看一本书,3天看了90页。
照这样的速度,这本书300页几天看完?6、李阿姨2小时摘桃子200千克,照这样计算,李阿姨摘700千克桃子需要几小时?7、一台拖拉机3小时耕地120亩,照这样计算,耕地400亩需要几小时?挑战题:每人每小时能编织1个工艺品。
一个小组有若干人,他们每人每天工作6小时,5天共编织了120个工艺品。
现有一个订单,180个工艺品要3天完成,如果每天工作时间不变,需增加多少人?三、归总应用题1、服装厂原来做一套衣服用布4米,改进裁剪方法后,每套衣服用布3米。
原来做30套衣服的布,现在可以做多少套? ①分步计算: ②列成综合算式:2、食堂运来一批蔬菜,原计划每天吃40千克,6天慢慢消费完这批蔬菜。
后来根据大家的意见,每天比原计划少吃10千克,这批蔬菜可以吃多少天? ①分步计算: ②列成综合算式:3、工人们修一条路,每天修20米,5天修完。
1、5只小猴摘了35个桃子。
(1)照这样计算,8只小猴可以摘多少个桃?(2)照这样计算,要摘63个桃,需要几只小猴?2、同学们给小树浇水,如果每人浇6棵,6人正好浇完。
如果每人浇4棵,需要几人?3、美国历史上著名的伊利运河全长584千米,我国的京杭大运河的长度比伊利运河的3倍多45千米。
京杭大运河全长多少千米?4、两个非零的乘数,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6倍,它们的积扩大()倍。
1、5只小猴摘了35个桃子。
(1)照这样计算,8只小猴可以摘多少个桃?(2)照这样计算,要摘63个桃,需要几只小猴?2、同学们给小树浇水,如果每人浇6棵,6人正好浇完。
如果每人浇4棵,需要几人?3、美国历史上著名的伊利运河全长584千米,我国的京杭大运河的长度比伊利运河的3倍多45千米。
京杭大运河全长多少千米?4、两个非零的乘数,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6倍,它们的积扩大()倍。
5、小军三天读了90页书,按这个速度,一星期能读多少页?6、三年一班的学生8人一排,站了6排。
4人一排,能站多少排?7、小红看一本漫画,每天看30页,看了8天才看完。
如果每天看24页,需要多少天才看完?8、300个同学乘4辆车去郊游。
前3辆车各坐78个同学,第4辆车要坐多少个同学?9、某乡要挖一条水渠,前3天挖了900米,按这个速度,剩下的正好用6天挖完,还剩下多少米? 5、小军三天读了90页书,按这个速度,一星期能读多少页?6、三年一班的学生8人一排,站了6排。
4人一排,能站多少排?7、小红看一本漫画,每天看30页,看了8天才看完。
如果每天看24页,需要多少天才看完?8、300个同学乘4辆车去郊游。
前3辆车各坐78个同学,第4辆车要坐多少个同学?9、某乡要挖一条水渠,前3天挖了900米,按这个速度,剩下的正好用6天挖完,还剩下多少米?。
三年级体育-归一归总问题练习题
第一题
根据你对三年级体育课研究的理解,总结并归纳三年级体育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请简要描述。
第二题
在三年级体育课上,你认为身体素质和技能哪个更重要?请说明你的观点,并给出至少两个理由支持你的观点。
第三题
运动对儿童身心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请列举并说明至少三个运动对儿童身心发展的积极影响。
第四题
在健康饮食方面,你认为哪些食物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最为重要?请列举并说明你的理由。
第五题
体育课上,你认为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哪些方面?请列举并说明你的观点。
第六题
参加体育活动有很多好处。
请简要描述你最喜欢的一项体育活动,并说明你为什么喜欢它。
第七题
在体育项目选择方面,你认为学生应该优先选择哪些项目?请说明你的理由。
第八题
你认为家长在孩子参加体育活动中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请简要阐述你的观点。
第九题
体育竞赛和比赛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请说明你认为体育比赛对学生有哪些积极影响。
第十题
三年级学生在运动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
请简要描述
一个你曾经面临的运动挑战,并说明你如何克服它。
以上是三年级体育-归一归总问题的练习题,请根据题目要求,进行思考并写下你的回答。
6.4.2 “归一”问题1.小林5分钟写了15个毛笔字,8分钟能写多少毛笔字?12个毛笔字需要多长时间写完?2.12元可以买3辆玩具小汽车。
20元可以买多少辆玩具小汽车?李老师想给同学们买5辆玩具小汽车,应该付多少钱?3.富荣小区2个单元有12户住户,6个单元有多少住户?答案:1.15÷5=3(个) 8×3=24(个)答:8分钟能写24个毛笔字。
12÷3=4(分)答:12个毛笔字需要4分钟写完。
2.12÷3=4(元) 20÷4=5(辆)答:20元可以买5辆玩具小汽车。
5×4=20(元)答:李老师买5辆玩具小汽车应付20元。
3.12÷2=6(户) 6×6=36(户)答:6个单元有36户住户。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一、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 a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 S= a×h÷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 S= a×a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 S= a×b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 S= 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 S=(a+b)h÷2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