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纺织机械协会
- 格式:doc
- 大小:116.50 KB
- 文档页数:6
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的组织架构与职责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是一个由纺织机械器材相关企业和机构组成的自愿性组织,旨在推动和促进纺织机械器材产业的健康发展。
该协会拥有完善的组织架构和明确的职责分工,以有效地服务会员单位和行业发展。
一、组织架构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的组织架构主要包括会员大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和各个专业委员会。
1. 会员大会:会员大会是协会的最高决策机构,由协会的会员单位组成。
会员大会每年召开一次,主要负责审议通过重大事项,选举产生理事会的成员和会长,并对协会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
2. 理事会:理事会是协会的执行机构,由会员大会选举产生。
理事会由会长、副会长和若干个理事组成,负责协会的日常运作和管理工作。
理事会每年定期召开会议,审议并决定协会的工作计划、预算、财务报表等重要事项。
3. 常务理事会:常务理事会是理事会的决策机构,由会长、副会长和其他理事组成。
常务理事会负责研究和决定协会内部事务,制定和调整协会的管理制度和规范,负责组织和协调各个专业委员会的工作。
常务理事会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
4. 专业委员会:专业委员会是协会的工作部门,由会员单位中的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组成。
根据纺织机械器材产业的特点和需要,协会设立了多个专业委员会,如市场发展委员会、技术标准委员会、质量监督委员会等。
每个专业委员会都有一个主任和若干名委员,负责相关领域的研究、规划和推动工作。
二、职责分工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的职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经济服务:协会根据会员的需要,提供经济指导和技术咨询,协助会员进行市场调研、产品开发和营销策划,推动企业的转型升级和品牌建设。
2. 政策研究:协会开展相关产业政策研究,提供政策咨询和意见建议,推动纺织机械器材产业的政策环境优化和法规制度建设。
3. 行业统计:协会定期进行纺织机械器材产业的统计工作,及时掌握行业发展的动态和趋势,为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4. 交流合作:协会组织和承办各类展览会、研讨会、学术交流会等活动,促进会员单位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推动行业的协同发展和技术创新。
F ocus Textile Machinery|纺机054 中国纺织 2019焦点纺机协会换届大会召开 顾平当选新一届会长文|本刊记者 盖佳 高华斌4月3日,中国纺织机械协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八届一次理事会在苏州召开。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兼秘书长高勇、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人力资源部主任孙晓音、中国纺织机械协会第七届各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等代表近300人出席会议。
上午会议由中国纺织机械协会第七届理事会会长王树田主持。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兼秘书长高勇对中国纺机协会发展的三个阶段进行了概括。
高勇指出,1990年成立纺机协会,当时还是纺织工业部时期,成立行业协会是行业管理的一个补充。
1990~1993年是协会的初创时期。
1993年纺织工业部撤销,成立了中国纺织总会。
1998年撤销中国纺织总会,成立中国纺织工业局,同时成立了纺织机械器材协会。
从1998年到现在,20年过去了,这20年来,是纺机协会快速发展、壮大的过程。
中国纺织机械协会第七届理事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徐林做中国纺织机械协会第七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他表示,自2014年3月协会选举产生第七届理事会。
五年来,我国纺织机械国内市场占有率近80%,纺织机械出口额超过30亿美元,纺织机械行业的健康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大幅度提高了中国纺织机械行业地位和更多话语权。
他指出,五年来,纺机协会更加注重结合经济发展规律研究产业趋势与行业需求;推动政府完善助推行业结构调整的各项产业政策;引导行业企业自主研发与科技创新;维护构建市场竞争机制和市场平台;建立健全产品标准质量管理体系;加强行业信息资讯的收集,整理,汇总分析与发布工作;细分市场强化行业分会工作,有效推动了民主办会的协会发展理念。
纺机协会已逐渐成为“企业离不开、政府信得过、行业有地位、国际有影响”的行业协会组织。
经过现场选举,中国纺织机械协会第八届理事会,名誉会长、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名单公布:中国纺织机械协会名誉会长王树田,中国纺织机械协会会长顾平,中国纺织机械协会总工程师李毅,中国纺织机械协会副会长(驻会)刘松、赵晓刚、侯曦,中国纺织机械协会秘书长丛政,中国纺织机械协会副总工程师李雪清,中国纺织机械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孙少波。
《纺织机械安全要求》国家标准导读《纺织机械安全要求》国标制定工作组1.我国纺织机械安全问题的现状现代伤亡事故致因理论的研究表明,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可分为三种,即人的因素、机械本质安全和作业环境安全,在三者当中,机械本质的不安全状态往往更具有决定意义。
在纺织机械中,造成机械本质不安全的因素分为机械危险和非机械危险两类,涵盖挤压、剪切、缠绕、卷入、高压流体喷射、静电、高温、失火、爆炸、噪声等危险形式。
纺织机械安全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能避免人和物不受损失,同时,它是以提高效率为目的的,可以减少中断,有利于产品的使用,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然而,我国纺织机械本质安全的实际状况却不容乐观。
机械制造厂通常最为关心的不是产品的安全性,特别是为保证产品的安全性需改变传统的工艺和方法以及投入额外资金时,他们往往视为负担;而纺织厂更多关心的是产品的作用、价格和质量,对纺织机械安全性重视程度不够,或者认为其不是问题,安全问题靠规章制度来保证就行了。
2.对纺织机械安全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国际上对纺织机械安全问题的研究是建立在机械安全研究的基础之上的,机械安全的研究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首先在欧洲开展。
为消除贸易技术壁垒、实现欧共体内部大市场,欧共体先后发布了很多指令(directive,有的译为法规),如针对低压设备、玩具安全、电磁兼容性、机械设备的指令,等等,以保证符合相应指令的各成员国商品在欧洲市场上自由流通。
依据这些指令制定的标准称为协调标准。
协调标准具有标准自愿采用的性质,但不符合这些标准的产品可视为不符合欧盟指令的要求,从而不能在欧共体市场流通。
欧盟指令还对涉及到的产品规定了相应的合格评定程序,内容包括安全认证、合格认证、体系认证,其中安全认证是强制性的。
通过安全认证的产品必须加附CE标志后方能进入欧洲市场,而有关协调标准是安全认证的重要依据。
有关机械安全的国际“协调标准”很多,为了在机械安全领域建立统一原则和统一方法,以便更好更快地与国际接轨,我国于1994年组建了全国机械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经过几年的工作,制定转化了大量机械安全的基础标准,即A类、B类标准。
自动络筒机可靠性评价文件(试行)二○一○年三月前言为了提高我国棉纺机械产品质量水平和可靠性,增加企业竞争力,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提出了建立纺纱关键设备可靠性评价体系的要求。
并组织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及自动络筒机生产、使用相关单位编写了本文件。
本文件经国家纺织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审核后定稿。
本文件共有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自动络筒机可靠性试验评定规范——第二部分:自动络筒机可靠性分配的原则和方法——第三部分:自动络筒机的故障模式及判据自动络筒机可靠性试验评定规范1 范围本文规定了自动络筒机可靠性测定试验方法及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
本文适用于对批量生产的自动络筒机进行试验及评定。
2 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文件的引用而成为本文件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文件,然而,鼓励根据本文件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GB/T3187-1994 可靠性、维修性术语GB/T5080.1-1986 设备可靠性试验 总要求GB/T5080.4-1985 设备可靠性试验 可靠性测定试验的点估计和区间估计方法(指数分布)GJB899-90 可靠性鉴定和验收试验 FZ/T 94044 自动络筒机 3 试验的目的3.1 通过可靠性试验,了解自动络筒机现有的可靠性水平,找出产品薄弱环节,为企业提高产品可靠性提供依据,不断满足用户对设备的可靠性要求。
3.2 通过测定自动络筒机可靠性的指标值,验证产品的可靠性水平,提高生产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4 测定试验指标及计算方法4.1 早期故障期早期故障期,主要反映产品因环境、设计、工艺、安装、管理等方面缺陷引起的产品初期的各类故障。
根据目前行业情况和自动络筒机的特点,暂时以产品在用户厂安装运转后,统计1个自然月的工作日作为早期故障期,并以故障数来进行统计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