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高分突破
- 格式:pptx
- 大小:124.82 KB
- 文档页数:15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高分突破卷(二)考试范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考试时间:150分钟;试题总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语文知识积累(共10分)1.(本题2分)(2022·陕西咸阳·八年级期末)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记载.(zǎi)跳蚤.(sāo)黝.黑(yǒu)惟妙惟肖.(xiào)B.宏敞.(chǎng)雕镂.(lòu)兴.味(xìng)油光可鉴.(jiàn)C.纤.维(xiān)斟酌.(zhuó)倔.强(jué)恹.恹欲睡(yē)D.辟.邪(bì)濒.临(bīn)踌躇.(chù)摩肩接踵.(zhǒng)【答案】B【详解】此题考查字音。
A. 跳蚤.(sāo)——(zao);C.恹.恹欲睡(yē)——(yān);D.踌躇.(chù)——(chú);故选B。
2.(本题2分)(2022·陕西渭南·八年级期末)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穹顶枷锁致密安营扎寨B.演绎萦绕锵然庭台楼阁C.暄腾寒噤缄默招摇撞骗D.颠簸诬蔑山麓轻歌漫舞【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常见易错字。
B.庭台楼阁——亭台楼阁;C.暄腾——喧腾;D.轻歌漫舞——轻歌曼舞;故选A。
3.(本题2分)(2022·湖南株洲·八年级期末)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在这个时期里,我们完全被那展开在我们面前的新领域______住了。
②他们就在黑板前谈话,这种谈话给人留下了______的记忆。
③她______地走上前去找,找到一张有草垫的椅子,坐下了。
A.迷惑清晰谨小慎微B.吸引清晰小心翼翼C.迷惑深刻小心翼翼D.吸引深刻谨小慎微【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词义辨析。
八年级语文广东高分突破期末测试答案一、基础(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1)□□□□,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1分)(2)可怜身上衣正单,□□□□□□□。
(白居易《卖炭翁》)(1分)(3)青树翠蔓,□□□□,□□□□。
(柳宗元《小石潭记》)(2分)(4)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描写大风过后,下雨之前天昏地暗的诗句是:□□□□□□□,□□□□□□□。
(2分)(5)请把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默写完整。
(4分)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
□□□□□,□□□□□。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它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继续保持它在冬季的jiᾱn mò( ) 。
(2)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rŏng zá()的观众的心上。
(3)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xiù shǒu páng guān ()(4)除了扑面而来的水汽,zhèn ěr yù lóng ( )的涛声,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正在进行旅游开发论证的水下孤城景区,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一千年以前。
B.发展学校办学特色和提倡创新教育都不应该为了作秀,而应该扎扎实实地进行素质教育。
C.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可是日本文部却别具匠心地一再修改日本中小学课本,试图掩盖战争罪行。
D.专家指出,前段时间社会上流传的吃甜食容易致癌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央视《朗读者》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文化内涵丰富、形式新颖的缘故。
(删去“的缘故”)B.佛山顺德大良的双皮奶味道浓郁,口感香甜,是顺德特有的传统手艺。
(将“手艺”改为“美食”)C.能否根治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的网瘾症状,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八年级新题型特训课内文言文阅读(新题型)(一)三 峡(10分)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獉,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獉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獉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獉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隐天蔽日獉/士别三日獉B.虽乘奔獉御风/屠乃奔獉倚其下C.清獉荣峻茂/濯清獉涟而不妖 D.故獉渔者歌曰/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獉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2)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3.选文是怎样凸显三峡秋季特点的?请作简要分析。
(3分)(二)答谢中书书(10分)山川之獉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獉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獉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獉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山川之獉美/曲肱而枕之獉B.实是獉欲界之仙都/日中不至,则是獉无信C.清流见獉底/见獉往事耳D.四时獉俱备/元方时獉年七岁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文章结尾说:“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想一想,其中有什么言外之意?(3分)(三)记承天寺夜游(10分)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獉。
念无与为乐者獉,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獉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獉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A.欣然起行獉/夫君子之行獉B.念无与为乐者獉/卿今者獉才略C.何獉夜无月/大兄何獉见事之晚乎 D.但獉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獉当涉猎,见往事耳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狼籍斑斓屏息敛声B. 诘责侏儒粗制烂造C. 迁徙禁锢油光可鉴D. 虐待黝黑正经危坐(答案)C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在演讲时慷慨激昂,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B. 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让人欲罢不能。
C. 他对待工作一丝不苟,深受同事们的尊敬。
D. 他在比赛中表现出色,锋芒毕露,最终夺得了冠军。
(注:此题假设“锋芒毕露”在此处使用不恰当,通常用于贬义,指人好表现自己。
但根据语境,若需选出不恰当的一项,且其他选项均无明显错误,则可勉强视为不恰当使用,尽管在某些情境下该词也可中性或褒义使用。
)(答案)D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认识到了团结的重要性。
B. 我们应该防止类似事故不再发生。
C. 他的学习成绩不仅在班里名列前茅,而且在全校也是佼佼者。
D. 能否坚持体育锻炼,是身体健康的保证。
(答案)C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藤野先生》是鲁迅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一篇。
B. 《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C. 《背影》是现代作家朱自清于1925年所创作的一篇回忆性散文。
D. 《中国石拱桥》的作者是茅以升,他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答案)D(茅以升是著名的桥梁专家,非文学家)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你为什么不说话呢?是不是有什么心事?”妈妈关切地问。
B. 他喜欢的书有:《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等。
C. “快点,”他着急地说:“我们马上就要迟到了!”D. 这个地方,既美丽、又富饶,真是个好地方!(答案)A6、下列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新闻两则》通过报道人民解放军的渡江战役,展现了革命军队的英勇无畏。
B. 《芦花荡》通过描写一个老英雄的故事,表现了抗日战争时期人民的英勇斗争精神。
C. 《阿长与<山海经>》通过回忆阿长的点滴事迹,表达了对她的怀念和感激之情。
语文八年级高分突破答案1、33. 下列各项中,加双引号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单选题] *A.推“搡”(shǎng)“拙”劣(zhuó)“喧”哗(xuān)归“省”(xǐng)B.浮“躁”(zào)“漫”溢(màn)“骤”然(zòu)“行”辈(háng)C.“衰”竭(shuāi)“敦”实(dūn)驰“骋”(chěng)挑拨离“间”(jàn)(正确答案) D.蛮“横”(hèng)“瞭”望(liào)“缅”怀(miǎn)“强”词夺理(qiáng)2、1某老教授在询问对方家人情况时说:“令尊身体可好吗?令弟大学毕业后在哪里高就?令郎小学毕业了吧?”他这样表述是得体的。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3、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爱而不见(xiàn)B、搔首踟蹰(zhī)(正确答案)C、静女其娈(luán)D、彤管有炜(wěi)4、48.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单选题] *A.为了防止这次竞拍免遭再次流拍的结局,拍卖行可谓是绞尽脑汁,制订了一系列的对策,但结果还是让人遗憾。
B.这位江西姑娘在51届“世界小姐”大赛中脱颖而出,获得第四名,成为本次大赛唯一进入“十佳”殊荣的亚洲选手。
C.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之后,面临着一系列深层次的重大思想理论问题,它们是中国改革和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带有全局性的重大问题。
(正确答案)D.为了实现居民消费增长率在这几年中比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高出1-2个百分点,必须实行切实的鼓励政策。
5、1林黛玉是曹雪芹的长篇小说《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6、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埋怨(mán)目睹(dǔ)对峙(zhì)B、弊病(bì)栖息(qī)烘托(hōng)C、绷带(bēng)骤然(zhòu)哽咽(yè)D、吹嘘(xū)浮躁(cào)停滞(dài)(正确答案)7、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单选题] *A、毗邻/脾气绮丽/倚仗着陆/着凉B、肋骨/勒索蒿草/枯槁血性/血库C、分娩/缅怀喟叹/称谓思量/量力D、估计/窟窿礁石/樵夫划算/划分(正确答案)8、21.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单选题] *A.临近期末,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都有很大的提高。
1、下列哪个词语填入句子中最为恰当?在____的秋天,我们迎来了新学期的开始。
A. 春暖花开B. 烈日炎炎C. 秋高气爽D. 白雪皑皑(答案)C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你吃饭了吗,”妈妈问,“今天想吃点什么?”B. “你吃饭了吗?妈妈问,今天想吃点什么”。
C. “你吃饭了吗妈妈问今天想吃点什么。
”D. “你吃饭了吗?”妈妈问:“今天想吃点什么?”(答案)A3、下列成语中,与“持之以恒”意思相近的是:A. 半途而废B. 锲而不舍C. 一曝十寒D. 三心二意(答案)B4、下列哪部作品不属于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A. 《红楼梦》B. 《西游记》C. 《水浒传》D. 《封神演义》(答案)D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认识到了团结的重要性。
B. 我们应该防止类似事故不再发生。
C. 他的学习成绩不仅在班里名列前茅,而且在全校也是出类拔萃的。
D. 能否坚持体育锻炼,是身体健康的保证。
(答案)C6、下列哪项不是修辞手法?A. 比喻B. 拟人C. 排比D. 记叙(答案)D7、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弱冠”指的是男子十八岁的成人礼。
B. “端午”节有赛龙舟、吃粽子的习俗,是为了纪念屈原。
C. “寒舍”是古人对自己住处的谦称,而“府上”则是尊称对方的住处。
D. “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史记》。
(答案)B8、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脍炙人口B. 咳漱不止C. 迫不急待D. 世外桃园(答案)A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加点词语为“津津有味”:A. 他津津有味地读着那本小说。
B. 孩子们津津有味地听着老师讲故事。
C. 她津津有味地品尝着那道难以下咽的菜肴。
D. 他们津津有味地讨论着昨晚的球赛。
(答案)C10、下列关于文学作品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A. 《春》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
高分突破八年级上册语文答案第一课思维锻炼选择题1. A2. C3. B4. B5. C填空题1.价格2.难3.笑4.尿尿5.成功解答题1.小华想要成功,但他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
他应该坚持努力,勇敢面对困难,并寻求帮助。
同时,他也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够取得进步,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才能成功突破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2.小明在做选择题时,要先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
然后,根据题目的要求,仔细分析选项,找出正确的答案。
在选择时,可以使用排除法,将明显不对的选项先排除。
最后,要再次核对答案,确保没有遗漏或者错误。
这样,才能够做好选择题。
第二课词语解释选择题1. A2. B3. C4. D5. A填空题1.艰巨2.歌唱3.平淡4.目解答题1.用心灵去感受诗歌,可以发现其中的美妙和内涵。
诗歌是一种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通过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诗人可以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当我们读诗时,应该用心去感受并理解其中的意境和情感,能够体验到诗歌所传递的美妙之处。
2.人们发表演讲的目的有很多,有的是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有的是为了宣传和推广某种理念或产品,还有的是为了激励和感染听众。
无论是哪种目的,一个成功的演讲都应该具备几个要素,包括清晰的结构、生动的语言、有力的论证和深入人心的感染力。
只有将这些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够做到让人们产生共鸣,达到演讲的目的。
以上是《高分突破八年级上册语文答案》的部分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八年级上册语文高分突破一、引言在八年级上册的语文学习中,掌握高分的关键是理解和运用好各种语文知识和技巧。
本文将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帮助同学们在语文学习中取得突破。
二、深入理解课本知识要取得高分,首先是对课本内容进行深入理解。
八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内容涉及到多种文学体裁,如古诗、文言文和现代散文等。
同学们需要仔细阅读每一篇文章,并理解文章的主旨、情节和结构。
除了理解文本的表面意思,还可以尝试挖掘文章背后的深层含义,进一步领悟作者的情感、思想和审美观。
三、加强阅读理解能力阅读理解是语文考试中常见的题型,对于提高语文成绩至关重要。
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积累词汇:扩大词汇量有助于快速理解文章内容。
可以通过背诵单词、阅读课外书籍和报纸等方式来积累词汇。
2.提高阅读速度:在训练中逐渐增加阅读的速度,提高阅读的效率。
可以通过做定时阅读练习,逐渐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
3.注意阅读方式:在阅读题目之前,先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
然后再根据题目要求有目的地找相关信息,避免陷入细节的困扰。
4.做真题练习:做一些历年的语文考试试题,熟悉考试形式和题目类型,提升答题的准确性和速度。
四、提升写作技巧写作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环节。
八年级上册的语文课程要求同学们进行论述文的写作,要求有清晰的逻辑和明确的观点。
以下是一些提升写作技巧的方法:1.积累素材:多读书、多看电影、多关注社会事件,积累各种素材。
尤其要注意积累一些经典的名句,可以在写作中巧妙地运用。
2.关注语言表达:要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表达的清晰性。
可以多阅读一些优秀的作文,学习其中的表达技巧。
3.锻炼逻辑思维:写作要求有较强的逻辑性,可以通过练习写作提纲、归纳总结等方式锻炼逻辑思维能力。
4.多练习写作:写作是需要大量练习和积累的过程。
可以请老师或同学批改自己的作文,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
五、注重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语文学习不仅仅是对课本知识的学习和应试,还应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广东中考高分突破语文八年级上册一、导论近年来,广东省中考语文试卷难度逐渐增加,对考生的综合能力和解题技巧要求越来越高。
八年级上册是学生中考备考的重要阶段,语文作为综合性科目,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综合运用能力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
如何突破语文的学习,取得较好的成绩,对广东省的中考考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二、认识八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1. 课文内容八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内容涵盖了古代文学、现代文学、修辞手法、作文技巧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考生需要熟练掌握课文的主题、情节及作者的写作意图,能够领会文学作品的内涵和艺术特色。
2. 阅读理解阅读理解在中考语文试卷中占据相当大的比重,要求考生具备较强的阅读能力和推理能力。
八年级上册的语文内容涉及到古代文学名篇、现代散文故事等多个方面,要求考生对文学作品有着深入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作文技巧作文是语文考试中的重要部分,要求考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一篇主题明确、观点鲜明、内容充实的文章。
八年级上册的语文要求考生掌握多种写作技巧,如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等,能够熟练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提升作文的表达能力。
三、突破语文学习的有效方法1. 夯实基础八年级上册的语文部分是基础扎实的关键阶段,考生需要加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逐步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掌握好基础知识,对后期的阅读和作文能力提升是非常有帮助的。
2. 多练习题型八年级上册的语文试卷中涉及到不同类型的题目,如填空题、选择题、阅读理解题和作文题等。
考生需要根据试卷的要求,针对不同类型的题目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提高解题技巧和应试能力。
3. 提高阅读量阅读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广泛的阅读可以拓展知识面,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八年级上册的语文内容涉及到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考生需要多读名著、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阅读体验,提高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4. 培养语言表达能力语文学习不仅仅是对知识点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对语言的表达能力的培养。
语文高分突破八年级上册一、基础知识。
1. 字词积累。
- 重点生字词:- 多音字:如“行”,在“行辈”(háng)和“行走”(xíng)中的读音不同,要根据语境准确判断。
- 形似字辨析:例如“拔”和“拨”,“拔”有抽出、拉出的意思,如“拔河”;“拨”有用手指或棍棒等推动或挑动的意思,如“拨动”。
2. 语法知识。
- 句子成分:了解主谓宾定状补等句子成分,有助于提高句子理解和写作能力。
例如在“美丽的花朵在微风中轻轻地摇曳”一句中,“花朵”是主语,“摇曳”是谓语,“美丽的”是定语,“在微风中”“轻轻地”是状语。
- 病句类型及修改: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搭配不当(如“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改进了”,“水平”与“改进”搭配不当,应改为“提高”)、语序不当(如“博物馆展出了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应改为“博物馆展出了刚出土的几千年前的文物”)、成分残缺(如“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应删去“通过”或者“使”)等。
3.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昆明的雨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
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
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
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
”把昆明的雨比作是浓绿的、饱含水分的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昆明雨的特点。
- 拟人:“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将油蛉和蟋蟀当作人来写,赋予它们“低唱”“弹琴”等人的行为,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
- 排比:“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颗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留着我的手印。
”增强了语势,表达了作者对土地的深情。
二、文言文学习。
1. 背诵与默写。
2. 实词与虚词。
- 实词:积累常见实词的含义,如“自三峡七百里中”的“自”(在),“至于夏水襄陵”的“襄”(漫上)等。
- 虚词:像“之”“而”“其”“于”等虚词,要掌握它们在不同语境中的用法。
“之”可以作助词(“山川之美”,可译为“的”)、代词(“下车引之”,代指元方)、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等。
期中强化突破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
(12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翘.首qiáo 屏.息bǐng 镌.刻juàn 殚.精竭虑dānB.不逊.xùn 匿.名nì东皋.gāo 油光可鉴.jiànC.轩邈.miǎo 缥.碧piāo 属.引zhǔ杳.无消息yǎoD.踱.步duó炽.热zhì盎.然àng 鸢.飞戾天yuān【答案】B【解析】A.镌.刻juàn—juān;C.缥.碧piāo—piǎo; D.炽.热zhì—chì;故选B。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候补震撼录像机按部就班诚惶诚恐B.吹噓俸禄挡剑牌关怀备至疾言厉色C.喧嚣蓬蒿吊胃口为虎作伥祟山峻岭D.桅杆娴熟迫击炮正襟危坐般驳陆离【答案】A【解析】B.挡剑牌——挡箭牌;C.祟山峻岭——崇山峻岭;D.般驳陆离——斑驳陆离;故选A。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听了同学的规劝,他如梦初醒....,放弃了离家出走的想法。
B.这个科研所没要国家一分钱,是几个科技人员白手起家....搞起来的。
C.为富不仁....的人无法得到大家的尊重。
D.同学们一个个正襟危坐....,谈笑风生,教室里充满着欢快的气氛。
【答案】D【解析】A.如梦初醒:比喻过去一直糊涂,在别人或事实的启发下,刚刚明白过来。
符合语境;B.白手起家:比喻在没有基础和条件很差的情况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符合语境;C.为富不仁:剥削者为了发财致富,心狠手毒,没有一点儿仁慈的心肠。
符合语境;D.正襟危坐:整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
形容严肃、恭敬或拘谨的样子。
用来形容同学们上课的样子不正确;故选D。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
B.记者又到学校采访到了许多张老师的事迹。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高分突破卷(三)考试范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考试时间:150分钟;试题总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共10分)1.(本题2分)(2022·河南省直辖县级单位·八年级期末)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溃.退(kuì)禁.锢(jìn)鲜腴.(yú)锐不可当.(dāng)B.颁.发(bān)绯.红(fěi)俯瞰.(kàn)正襟.危坐(jīn)C.悄.然(qiāo)教诲.(huǐ)窒.息(zhì)坦荡如砥.(dǐ)D.镌.刻(juàn)崎.岖(qí)蹒.跚(pán)惟妙惟肖.(xiào)2.(本题2分)(2022·河南省直辖县级单位·八年级期末)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帐蓬诘责戴口罩震聋发聩B.倦怠濒临哈密瓜无动于衷C.销逝斟酌储藏室自出心栽D.暄器簇拥统治者共渡难关3.(本题2分)(2022·河南许昌·八年级期末)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上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烈日下,袁隆平一次次潜心试验,以汗水浇灌杂交水稻:风雨中,南仁东一趟趟______探重峦洼地,为中国天眼______精竭虑:病房里,林俊德头冒虚汗,用生命的最后时间整理出宝贵的科研资料。
奋斗者的经历表明:“看似寻常最______奇,成如容易却______辛。
”A.勘殚崛艰B.堪殚倔坚C.堪惮崛坚D.勘惮倔艰4.(本题2分)(2022·河南省直辖县级单位·八年级期末)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
代表作有小说《子夜》《林家铺子》《春蚕》等。
B.一般来说,律诗首联、颈联的上下句应是对仗句。
C.《史记》是我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八年级上册语文高分突破一、字词积累。
1. 字音字形。
- 绥靖(suí jìng):本义为安抚、平定,在课文中有特殊含义。
- 疟(nüè)疾:“疟”是个多音字,作“疟疾”时读nüè。
- 寒噤(jìn):因寒冷而哆嗦。
- 仄(zè)歪:倾斜,歪斜。
2. 词语理解。
- 锐不可当: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
- 张皇失措: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 名副其实: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
- 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传神。
二、文学常识。
1. 新闻的相关知识。
- 新闻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 新闻的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标题、导语、主体是消息必不可少的,背景和结语有时则蕴涵在主体里面,结语有时可省略。
2. 作者简介。
1. 实词解释。
- 缘溪行:缘,沿着。
- 落英缤纷:英,花。
缤纷,繁多的样子。
- 欲穷其林:穷,尽,这里是“走到……的尽头”的意思。
- 才通人:才,仅仅。
- 屋舍俨然:俨然,整齐的样子。
2. 虚词用法。
- 之。
- 忘路之远近(结构助词,的)。
- 渔人甚异之(代词,指代见到的景象)。
- 处处志之(助词,补足音节,无实义)。
- 为。
- 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
- 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
3. 古今异义。
- 鲜美:古义为鲜艳美丽,今义为食物味道好。
- 交通:古义为交错相通,今义为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 妻子:古义为妻子和儿女,今义为男子的配偶。
- 绝境:古义为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为没有出路的境地。
4. 特殊句式。
- 省略句:- (渔人)便舍船,从口入。
- (村人)见渔人,乃大惊。
- 判断句: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也”表判断)。
语文高分突破八年级上册答案20221、47. 下面是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相关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单选题] *A.保尔十二岁时因成绩不好,又把烟灰放在了瓦西里教父的复活节面包里,不得已退学。
后来到了一家旅店打杂,因为强迫加班导致误工而被赶出了旅店。
B.沙皇被推翻的消息轰动了俄罗斯。
保尔所在的小镇上,出现了一些“布尔什维克”。
富人都逃跑了,红军来了,市民得到了红军发配的枪支。
C.不好的消息“烧杀掳掠犹太人”在镇上传得沸沸扬扬,引起很多人的惊恐,保尔的好友谢廖沙等人商量着如何躲避。
屠杀进行了三天两夜,有很多人因此丧命,但只有几个人敢于抵抗。
D.苏维埃政权建立了,乌克兰共青团地方委员会建立起来了,红军攻占了谢别托夫卡小镇。
丽达不顾母亲阻拦,加入红军,成为了一个布尔什维克。
(正确答案)2、1“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一句表现了小伙子焦急万分的心情。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3、1“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一句写词人清醒之后漂泊江湖的感受,巧妙地用景写情,景语即情语,将离人凄楚惆怅、孤独忧伤的感情,表现得十分充分、真切,创造出一种特有的意境,成为名句。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4、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单选题] *A.在《红楼梦》里,刘姥姥三进荣国府,见证了贾府的兴盛衰亡。
小说用刘姥姥引出故事,推进情节,提示结局。
因此,在结构上,这个人物起到了贯穿作用。
B.探春在《红楼梦》中的突出表现,一是兴利除弊的家政改革,二是怒斥抄检大观园,这两段也反映了贾府日趋衰亡的趋势。
C.《红楼梦》贾府四姐妹中,元春的父亲是贾政,迎春的父亲是贾赦,探春的父亲是贾政,惜春的父亲是贾敬。
其中惜春与探春均是庶出,但性格迥异。
(正确答案)D.《葬花词》是林黛玉的感叹身世遭遇和悲剧命运的代表作,她以落花自况,血泪作墨,如泣如诉,抒写了这位叛逆者花落人亡的哀愁和悲愤。
5、下列对《红楼梦》有关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单选题] *A.《红楼梦》中“宝黛初会”时宝玉有摔玉举动,摔玉的原因是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来了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