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电气工程概论第三章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 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58 MB
- 文档页数:11
《电气工程概论》第三章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第1节)课堂笔记及练习题主题:第三章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第1节)学习时间:2015年12月7日--12月13日内容:我们这周主要学习第三章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第一节,主要学习电力系统的组成,发电厂以及输配电系统等相关知识。
第三章电路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第一节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1.电力系统的组成发电机把机械能转变为电能,电能经变压器和电力线路传送并分配到用户,在那里经电动机、电炉、电灯等用电设备又将电能转变为机械能、热能、光能等。
由这些生产、变换、传送、分配、消耗电能的电气设备(发电机、变压器、电力线路及各种用电设备等)联系在一起组成的统一整体就是电力系统,如图1所示。
与“电力系统”一词相关的还有“电力网”和“动力系统”。
前者指电力系统中除去发电机和用电设备外的部分;后者指电力系统和发电厂动力部分的总和。
2.发电厂发电厂是生产电能的核心,担负着把不同种类的一次能源转换成电能的任务。
依据使用的一次能源不同,发电厂可分为许多类型。
例如:燃烧煤、石油、天然气发电的火力发电厂;利用水力能发电的水力发电厂;利用核能发电的核动力发电厂。
(1)火力发电厂火电厂的主要发电设备包括锅炉、汽轮机和发电机,其辅助设备有冷凝器、给水加热器、各种水泵、磨煤机、除氧器、烟囱及各种量测与控制设备。
原煤从煤矿运到电厂后,先存入原煤仓,随后由输煤皮带运进原煤斗,从原煤斗落入球磨机中被磨成很细的煤粉,再由排粉机抽出,随同热空气送入锅炉的燃烧室进行燃烧。
燃烧放出的热量一部分被燃烧室四周的水冷壁吸收,一部分加热燃烧室顶部和烟道入口处的过热器中的蒸汽,余下的热量则被烟气携带穿过省煤器、空气预热器传递给这两个设备内的水和空气。
烟气经过除尘器净化处理,由吸风机导入烟囱,被排入大气。
燃烧时生成的灰渣和由除尘器收集下来的细灰,用水冲进冲灰沟排出厂外。
燃烧用的助燃空气,经送风机进入空气预热器中加热,加热后,一部分被送往磨煤机作为干燥和运送煤粉的介质,大部分送入燃烧室参与助燃。
电力系统及自动化概述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小学科学教材第六册第十三章,主题是“电力系统及自动化概述”。
具体内容包括:电力的产生、传输和分配,电力系统的组成,自动化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力的产生、传输和分配过程,理解电力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2. 使学生认识到自动化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性,了解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力系统的组成,自动化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难点:电力传输和分配的过程,自动化技术的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电力系统模型、自动化设备模型。
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家庭电路,引导学生思考电力的产生、传输和分配过程。
2. 电力产生:介绍火力发电、水力发电等电力产生方式,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
3. 电力传输:讲解电力传输线的构成,演示电力传输过程,让学生了解输电线路的敷设和维护。
4. 电力分配:介绍电力分配的原则,展示配电柜、变压器等设备,让学生了解电力分配的流程。
5. 电力系统组成:讲解电力系统的组成部分,如发电厂、变电站、输电线路、配电网等,让学生掌握电力系统的整体结构。
6. 自动化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介绍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如遥控、遥信、自动调节等,展示相关设备模型和原理图。
7. 随堂练习:让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电力系统模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电力系统及自动化概述1. 电力的产生:火力发电、水力发电等。
2. 电力的传输:输电线路的敷设和维护。
3. 电力的分配:电力分配的原则,配电柜、变压器等设备。
4. 电力系统的组成:发电厂、变电站、输电线路、配电网等。
5. 自动化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遥控、遥信、自动调节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家庭电力系统模型,包括发电、输电、配电等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