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物形象最终版教学教材
- 格式:ppt
- 大小:2.36 MB
- 文档页数:17
郁达夫笔下“零余者”的人物形象分析[摘要]:零余者又称作多余人,中国现代小说中的零余者形象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多余人”形象的延伸和演变,但中国的零余者形象又带有很鲜明的中国色彩。
在中国文坛上,郁达夫、鲁迅、巴金、叶圣陶、王蒙等作家都塑造了一大批典型的零余者形象,但对塑造零余者形象成就最大的当属郁达夫了。
[关键词]:零余者郁达夫孤独无奈零余者,又叫做“多余人”,是十九世纪俄国文学中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
零余者形象最早出自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主人公奥涅金,而“多余人”这一称谓被广泛认知则是在屠格涅夫的《零余者的日记》出版之后。
郁达夫深受屠格涅夫的影响,从而创作除了一大批有心自救却无能为力,最后被社会遗弃的悲剧人物形象。
1郁达夫小说中的零余者形象郁达夫塑造的零余者形象,来自不同阶层和不同背景,可以把他们归为以下三类:1.1弱国子民的留学生《南迁》中的伊人期望从女学生O处获得同病相怜的温情,然而却因为是支那人而自惭形秽备受歧视,最终处于苦闷彷徨的心境。
《银灰色的死》(1921年)中的“Y君”也是留日学生,在异域承受不起亡妻后“北极雪地里的漂泊者”的孤寂,承受不起对静儿的单恋破灭后的恍惚,承受不起生计无着,更承受不起弱国子民的自卑,爱和同情都不可得,最终死在洒满了银灰色的月光的空地上。
在茫茫人海中,他们时时为自身的茕茕孓立,几乎被世人遗忘的境遇深感痛苦,他们为自己只是一个生活的“零余者”落泪叹息,但心中始终没有减退追求理想生活的热情,他们纤敏柔弱的气质赋予了零余者形象相当浓厚的感伤色彩。
1.2时代的隐退者但人生坎坷磨灭不了她永久的小孩子天性,善良质朴且单纯天真,透出的成熟美和青春美令人心动。
“我”应邀贺婚,偶逢莲妹。
在山中游玩一度忽生妄念,但继而又幡然悔悟,用理性克制情欲与莲妹结成兄妹而后欣然远去。
“他们是被挤出社会而无力把握自己的命运的小人物,被压迫被损害的弱者”。
⑶1.3社会的遗弃者第二,周身所处环境不同。
初中语文教案红楼梦中的人物性格和命运分析初中语文教案: 《红楼梦》中的人物性格和命运分析一、引言《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世界文学宝库里的明珠。
作为一部描写封建社会的长篇小说,其人物形象和命运的塑造是其核心内容之一。
本教案将分析《红楼梦》中几个典型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命运走向,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小说的内涵和主题。
二、人物性格分析1. 贾宝玉贾宝玉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也是故事的灵魂。
他性格温和善良,有着诗书礼仪的教养,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叛逆性。
贾宝玉身处封建社会的道德桎梏之中,但他内心深处渴望自由和真情的追求,因此常常受到现实的压抑和束缚。
2. 林黛玉林黛玉是另一个备受关注的人物,她是红楼梦中的痴情女子。
林黛玉性格独立坚强,有着敏锐的感知力和深沉的情感。
她对于贾宝玉的感情执着而无法自拔,但同时也受到封建礼教和家族压力的困扰,最终走向了悲剧的命运。
3. 薛宝钗薛宝钗是一个形象优美、才华出众的女性,她与贾宝玉没有血缘关系,却与他有着复杂的情感纠葛。
薛宝钗性格淡雅自持,温顺柔和,但也因此显得缺乏主见和独立性。
她最终成为了贾府的主妇,但却无法完全掌控自己的命运。
4. 贾母贾母是贾府的老太太,也是一位权威的长辈。
她性格和蔼可亲,善于悉心照料家族成员,同时也秉持着严格的家族传统和封建礼教。
贾母的命运受到了众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家族利益、贾府内部的权力斗争等。
三、人物命运分析1. 人物命运的塑造《红楼梦》中的每个人物都有着各自的命运轨迹,这些轨迹往往是由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封建社会的束缚、家族压力、权力斗争等都是塑造人物命运的关键因素。
2. 命运的反转小说中出现了许多戏剧性的命运反转,例如贾宝玉的早夭、林黛玉的死亡等。
这些反转展示了人类命运无法掌控的一面,同时也揭示了封建社会的残酷和不公。
3. 人物性格与命运的关系人物的性格特点往往影响着其命运的走向。
例如,贾宝玉渴望自由和真情却受到压抑,最终使其走向悲剧;林黛玉对贾宝玉的痴情成为了她命运的束缚。
水浒传部分人物性格及故事情节1.宋江:绰号:及时雨性格特点:为人仗义、善于用人,但总想招安。
他谦虚谨慎,疏财仗义,任人唯才,具有高超的组织管理才能和军事指挥才能,但忠义是他的本色,报君是他的信念,他将招安视为起义军最完满的归宿,最终落得个毒酒赐死的下场。
主要事迹:私放晁盖、怒杀阎婆惜、浔阳楼吟反诗,神聚蓼(liǎo)儿洼私放晁盖智取生辰纲之后,事情败露,败露以后,首先宋江知道了。
他明明知道晁盖窃了生辰纲以后,犯了弥天大罪,因为晁盖是他的心腹兄弟,虽然法度上不可能饶恕,但是他还是放走晁盖。
怒杀阎婆惜晁盖派刘唐送金子和书信给宋江,宋江的老婆阎婆惜发现宋江私通梁山,趁机要胁,宋江怒杀阎婆惜,逃往沧州。
2.李逵: 绰号:黑旋风性格特点:嫉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头脑简单、直爽率真。
他疾恶如仇,又莽撞急躁。
他具有最坚决的革命性和最强烈的反抗性,天不怕,地不怕,坚决反对招安。
战场上冲锋陷阵,舍生忘死。
李逵的性格中渗透着“真”和“直”的天性,但他头脑简单,做事鲁莽,此外还贪吃贪喝,耍泼耍赖,乱砍滥杀,破坏性很强。
主要事迹:真假李逵、中州劫法场。
真假李逵李逵回乡探母,路遇一贼剪径。
贼人自称是黑旋风李逵,真李逵见其竟敢冒用自己的名号作恶,怒从心上起,一下擒住假李逵,正待行凶,假李逵苦苦求饶,口称家中上有高堂,下有妻儿。
李逵念此人虽然作恶,但亦是一孝子,于是放过贼人。
其后,李逵路过一山野小店,入内吃饭之时,无意中得知此店乃适才的剪径贼所开。
李逵听那贼人与妻子大侃自己骗过李逵,挽回一命之事,不由恶向胆边生,操起两把板斧,将那贼人并其妻子变作斧下亡魂。
3.武松:绰号:行者性格特点:崇尚忠义、勇而有谋、有仇必复、有恩必报,(不足:滥杀无辜)是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
他武艺高强,机警有智谋,光明磊落,无所畏惧,极富传奇魅力。
但他好勇斗狠,使性逞强,滥杀无辜,手段残忍,思想狭隘,随遇而安。
主要事迹:景阳冈打虎、血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大闹飞云浦:武松在孟州因遭张都监陷害,被刺配恩州。
小英雄雨来是一部描写当代孩子风貌与重任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
该作品以一群生活在乡村的孩子为主角,他们在生活中面对各种没有经历过的挑战,为了拯救家乡的父老乡亲,勇敢地战斗,最终取得了成功。
本文针对小说中人物形象和性格塑造进行分析,以闪光点的形式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人物性格塑造的重要性。
一.人物形象塑造小英雄雨来是一部描写乡村生活的作品,作者通过描绘细腻、生动的文字,刻画出了一批老少咸宜的人物形象。
这些形象深入人心,使人们对乡村生活产生了浓厚的情感。
1.雨来雨来是小说的主人公,他在整个故事中扮演了中心角色。
作者在书中多次描写了雨来的外表,他是一个瘦弱而小巧玲珑的孩子,但是不足的身体并没有影响到他的心理素质,他十分勇敢、聪明而且谦虚,在关键时刻总是能够冷静地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此外,雨来的耕田巧手也是全村有名的,他的能力在最后关头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2.麻子麻子是雨来的朋友,也是小说中的第二主人公,他头上长有许多的痦子,能说会笑,形象有点黑色幽默的感觉。
在整个故事中,麻子是一个非常有幽默感的人物,他总是会用最直白的语言向大家表达自己的想法。
麻子的幽默感极其强烈,总是能够在最紧张的时候缓解一下紧张气氛,并且还能引起其他人的共鸣。
3.美丽美丽是整个故事中的唯一女孩,她善良、细心、聪明,是一个非常温馨的形象。
美丽不仅在外表上比较优秀,同时在心灵上也有很多值得人们学习的品质。
在故事中,美丽始终是这群小孩的心理支柱,她冷静、稳重的态度让所有的小孩都对她十分信任。
4.村长村长是整个故事中的重要角色,他是这个小村庄的主宰,大家都服从他的指挥。
村长在故事中是一个慈父般的形象,他从始至终站在大家的一边支持他们,而且是这群小孩行动计划的制定者。
二.人物性格塑造小英雄雨来的另一大特点就是人物性格塑造上的成功。
作者通过细腻而动人的文字,将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刻画得鲜明而立体。
1.雄心勃勃在整个故事中,孩子们的虽然只是一群青涩而无助的小孩,但是他们的精神却非常雄心勃勃。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周亚夫军细柳》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周亚夫军细柳》是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汉文帝时期,周亚夫驻守细柳营,严谨治军,最终成功击退匈奴的故事。
文章通过周亚夫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他的忠诚、正直、严谨和勇敢。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周亚夫的人物形象,让学生理解他的品质,并从中得到启示。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但对于文中一些深层次的含义,可能还需要引导。
此外,学生可能对古代军事制度和历史背景不太了解,需要在教学中进行补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了解周亚夫的人物形象,掌握一些重点词语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会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周亚夫的品质,培养学生忠诚、正直、严谨和勇敢的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分析周亚夫的人物形象。
2.难点:深入理解周亚夫的品质,并将这些品质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和讨论法进行教学。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周亚夫的人物形象;通过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2.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3.PPT课件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听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魅力,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课件,呈现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让学生跟读,解释重点词语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操练(10分钟)分析周亚夫的人物形象,让学生举例说明文中哪些句子表现了周亚夫的品质,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周亚夫的品质。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一个周亚夫的品质,讨论如何在现实生活中体现这个品质,最后每组选一个代表进行汇报。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周亚夫的品质对他的军事生涯有什么影响,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思考自己的品质对学习和生活有什么影响。
贺秀莲人物形象分析贺秀莲人物形象分析平凡的世界中贺秀莲是一位典型的农村妇女形象纯洁善良本分贤惠有很强的奉献精神,以下是店铺整理的贺秀莲人物形象分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贺秀莲人物形象分析1贺秀莲在农村长大,从小就养成刻苦耐劳、勤俭持家、尊老爱幼的优良品德,只要作为一个传统女性应该有的美德,在她身上都能够找到。
她以丈夫为天,对爱情专一、痴心,对男人从一而终,性格温顺而且善良贤惠,有着极强的奉献精神。
她作为一名传统的女性应该是幸运的。
虽出身农民家庭,但却有选择爱情的自由。
她只要找一个让自己随心的丈夫,就可以不要彩礼,这样的决定不仅在当时的那个年代,就是处于现在也是一个比较大胆的创举。
于是缘分促使远方的穷小子孙少安与其结识。
秀莲与孙少安的结合是幸福的,彼此间虽不属父母之命,但也是媒妁之言而成的。
在路遥笔下的女性中,秀莲不同于恋爱中的女性那么完美空洞,它有自身的欲望和缺点,是个实实在在的人。
秀莲与少安一见倾心,他欣赏少安身上那股很强的悍性,喜欢他身上那种即使讨饭也踏实的安全感。
秀莲是一个体面、精明、开朗、乐观的普通姑娘,也正是庄稼人所梦想的那种女人。
她对爱情的追求是热烈、执着的。
第一次与少安见面便舍不得他走,又与少安同去双永村,最后主动提出年后就结婚。
“有知识的人或许可以让爱情具有罗曼蒂克色彩,但是普通的农家姑娘秀莲却有一颗更执着于爱情的心。
”虽然秀莲与少安都出身于普通农民家庭,可谓门当户对,但相比之下,少安的家境却远不如秀莲的家境殷实。
为了追求自己心中的那份真爱,为了能真正得到这份爱,为了能和自己所爱的人生活在一起,苦一点、累一点、穷一点,对秀莲来说都无所谓。
因为秀莲坚信:自己可以和少安用勤劳的双手共同把这个贫穷的家变得富有起来。
因此,秀莲毫不犹豫地走进了那个所谓“无底洞”的家庭。
结婚时,秀莲和少安连一孔属于自己的窑洞都没有,而住在饲养室中。
婚后的生活虽然无法一时从贫困中摆脱出来,但有丈夫的体贴关怀,秀莲还是比较幸福的。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名著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人物形象分析+经典情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描写了前苏联从十月革命到经济建设十多年间的各种激烈矛盾和残酷斗争,塑造了以保尔为核心的英雄群像,表现了一代青年的革命理想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揭示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奉献的主题。
1作者简介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前苏联伟大的革命作家。
他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工人家庭,11岁便开始当童工,1919年加入共青团,随即参加国内战争和建设事业。
1924年加入共产党。
由于他长期参加艰苦斗争,健康受到严重损害。
1927年由于病情恶化而双目失明,全身瘫痪。
但他毫不屈服,以惊人的毅力同病魔作斗争,并坚持文学创作。
1933年,以他的革命经历为素材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问世,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影响,激励了无数革命青年的成长。
之后奥斯特洛夫斯基开始创作另一部长篇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
但还没来得及完成便被病魔夺去了生命。
2内容简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描写了前苏联从十月革命到经济建设十多年间的各种激烈矛盾和残酷斗争,塑造了以保尔·柯察金(为了方便阅读,下文将简写为保尔)为核心的英雄群像,表现了一代青年的革命理想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揭示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奉献的主题。
小说通过保尔的成长道路,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
革命者在斗争中百炼成钢,这是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
通过揭示保尔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敢于战胜任何艰难困苦的刚毅性格,小说形象地告诉青年一代,什么是共产主义理想,如何为共产主义理想去努力奋斗,革命战士应当有一个什么样的人生,这是小说的又一主题。
3人物及性格特点保尔·柯察金当过童工,从小就在社会最低层饱受折磨和侮辱。
后来在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
其后他经历了一系列的人生挑战,使自己越来越坚强。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说课稿:第18课杨修之死一. 教材分析《杨修之死》是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讲述了杨修因为多嘴多舌,多次触犯曹操,最终导致被杀的故事。
这篇课文旨在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领会作者的写作手法,并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能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但是,对于文中一些较为复杂的句子和成语,学生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解释和引导。
此外,学生对于古代历史和人物的了解有限,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补充和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掌握一些重点词汇和成语的意思,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历史背景和人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从杨修的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理解力,使他们能够正确对待人际关系,做到言行谨慎。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课文的基本内容,重点词汇和成语的意思,课文中所涉及的历史背景和人物。
2.难点:分析杨修的性格特点,理解曹操的心理和行为,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课文内容,解释重点词汇和成语,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基本意思。
2.互动法:教师与学生进行问答,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理解力和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分析杨修的事例,引导学生从中吸取教训,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和作者,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标记出不理解的地方。
3.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4.探究学习: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分析杨修的性格特点和曹操的心理。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归纳杨修之死的教训,提出正确的言行准则。
《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形象分析福建仙游一中林加发摘要高中教材中的《林黛玉进贾府》一文,表现了王熙凤、贾宝玉、林黛玉等三个主要人物。
本文分别从时代背景、人物关系、人物描写、判词解读等几个方面对其形象性格作细致分析。
关键词王熙凤贾宝玉林黛玉人物形象正文《林黛玉进贾府》(人教版高中新课标必修③第一单元第1课),选自《红楼梦》第三回。
它以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为线索,对贾府的环境和主要人物作了细致的描绘。
文中的环境描写突出了贾府的气派。
本节主要来探讨文中的人物描写。
文中提到的人物繁多,但写得最详细的是王熙凤、贾宝玉、林黛玉三人。
我尝试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他们的形象特征。
一、在时代背景中了解人物性格王熙凤贾府的实际掌权者、破坏者故事的背景发生在封建社会的末期,描写了一个封建大家庭由盛转衰的过程。
这个封建大家庭制度严明、等级森严,表面上仍十分牢固,甚至还很繁荣。
但生活上铺张浪费、穷奢极欲,导致其很快走向衰亡。
贾赦、贾珍、贾琏等难辞其咎,但王熙凤才是最大的推手。
王熙凤是贾府的实际掌权者,她既是贾府的维护者,又是贾府的破坏者。
她紧抓权利不放,维护贾府的既有制度和表面繁荣;同时又中饱私囊,当贾府的蠹虫,是这座大厦倒下的最可怕内鬼。
《红楼梦》中探春说道:“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便是最好的注脚。
贾宝玉、林黛玉追求自由、平等,封建社会的叛逆者故事的背景发生在封建社会的末期,同时还描写了宝黛爱情。
这个时期,资本主义开始萌芽,青年人追求自由、平等的思想开始产生,在贾宝玉、林黛玉身上表现的尤为明显。
他们渴望:自由恋爱(爱情理想),不参加科举考试(事业理想),平等对待丫环、消除等级区分(人际理想)等。
但封建家长制最终扼杀了他们的理想。
其实封建家长制曾是宝黛爱情的“温床”,但最终成了“王母”。
在贾府这个封建大家庭里,贾宝玉能认识到的年龄相仿的异性只有堂姐妹、表姐妹以及丫环们。
《红星照耀中国》人物形象分析
《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表现中国共产党从创立到建立新中国历程的电视剧。
该剧中有许多鲜明的人物形象,以下重点分析主要角色:
1. 毛泽东:毛泽东是整部电视剧的核心人物,是中国共产党的领袖。
该剧中,毛泽东被刻画为才华横溢、智勇双全的伟大领袖。
他坚定决绝,富有决策力,在革命斗争中果敢坚毅,屡战屡胜,是中国共产党的代表人物。
2. 刘少奇:刘少奇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之一,他在该剧中被刻画为一个踏实肯干的革命家,思想开明,善于应对各种复杂局面。
他颇具魅力,擅长拉拢人心,在革命斗争中也表现出色。
3. 朱德:朱德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军事领袖,他在该剧中形象良好,被刻画为一位忠诚果敢的将领。
他具有非凡的大局观和作战指挥能力,经历多次战役之后成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指挥官。
4. 周恩来: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他在该剧中被刻画为一个官场老手、政治高手。
他善于识人,用人得当,是毛泽东的左膀右臂,在政治斗争中表现出了良好的应对能力。
5. 程砚秋:程砚秋是该剧中的主角之一,他是一个充满正义感的年轻人,也是一个坚定的共产党员。
他在革命斗争中英勇无畏,战斗一直到最后,最终成为了新中国的英雄。
总之,《红星照耀中国》中的人物形象非常丰富,塑造得自然真实。
这些角色中有英雄、民间人士、邪恶势力,虽然角色背景不同,但通过他们的故事,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