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创新思维的参考文献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1
论写作教学的创新思维摘要:学生怕写作,感觉写作难,语文教师怕写作课,感觉写作教学难。
学生是写作的主体,教师是主导。
如何引导学生顺利走进写作的殿堂,感受写作的快乐,提升写作能力,是中小学写作教学的一项系统工程。
关键词:写作教学;创新思维为了重新树立教师与学生对写作的信心,唤醒他们对作文的热情,在此我仅就如何在小学阶段的写作教学中进行创新思维展开论述。
一、课堂模式小创新实际上小学作文教学是很富有个性的学习创造活动,是培养学生个性,开发创造潜力的沃土。
如利用一年级学生活泼爱动、爱说的特点,在每节语文课前都安排2至3分钟的“小小巧嘴巴”活动,让部分学生轮流上台讲一两句话,说得好的给予表扬。
一年级孩子比较天真,又比较喜欢在教师、同学面前表现,所以都比较积极。
他们会把在家里、学校见到的或想到的事件、想法等,统统搬出来说一说。
到了一年级下学期,学生学会了拼音,又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文字,就可以鼓励他们说了之后再写下来。
到了二年级,学生积累的字更多了,又学习了查字典的方法,我又让学生把“天天一句话”上升到“天天一段话”。
当然学生的说、写材料都是从实际生活中选取,只要是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都可说,不要求一定要有意义,只要学生感兴趣就好,这样开始作文训练,学生不仅毫无压力,而且我手写我口,非常乐意。
对学生的写话,教师每周一定要抽时间点评,并搞一些小活动,如评出本周的“小小作家”,将他的名字精心布置在每期板报的“优秀小作家”栏目中,当学生看到自己的名字进了“优秀小作家”心里乐滋滋的,兴致更高了。
二、巧设故事接龙,加强想象作文练习《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在小学写作教学中要挖掘教材有利的创造因素,帮助学生树立远大志向,与学生探讨成才过程,有意识塑造学生的创造性格。
如依据故事情节的发展,指导学生说说写写。
一般低年级的课文故事性很强,富有情趣,学生常常会被故事的情节深深吸引,而故事的结尾又常常意犹未尽,这就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也提供了丰富的说、写素材,如《狼和小羊》一课,故事的结尾写道:“狼向小羊扑去”。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作用摘要:创新思维是科技发展、人类进步的动力,而语文课堂正是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阵地,因此,小学语文加强创新思维的培养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同时也符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有利于教育的发展,也是为我国提供创新人才、建设创新国家的保证。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思维;作用;教育一、引言教育在培育民族精神和创新人才方面肩负着重要的使命。
创新教育是21世纪教育的主题,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途径。
创新教育是一种超越化的教育、人格化的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它属于高层次的教育,力求塑造学生们的情商与智商能够共融、和谐,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独立的人格品质。
“语文是百科之母”,学好了语文才能为其他各学科打好基础。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的学科,也是非常重要的学科,它极具个性、极富情感、极具创造性思维。
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思性维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如果在语文教学中能够多一些创新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那么创新人才就会多一些。
由此可见,语文创新教育,培养创新思维和创造力是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
二、创新思维的重要意义1.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体现了素质教育大纲的要求素质教育是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综合素质为根本目标的教育方式,重视思想道德、个性发展、能力培养以及身心健康的教育模式。
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教育实践活动。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了小学教育改革中进行素质教育是改变传统教育理念的根本途径,也只有素质教育模式才能够培养出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
每一名学生都有创造的潜力,只有在适当的教育体制下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
当前我国小学语文的教育工作者很不适应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大纲要求,主要原因是传统教育模式束缚了教师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被纳入到新时期素质教育大纲的要求中,也由此被提到了新的高度。
2.创新思维的培养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创新思维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为创新思维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灵感。
阅读写作课程教育研究194 学法教法研究人教版高中语文安排了多个单元的古今中外散文,这些散文如提示中所指出的那样:“或重在叙事,或重在抒情,或重在说理,但都打上了作者鲜明的主观烙印。
”它们无论在思想内容,艺术形式,语言运用,表现手法上都值得师生共同赏析、品味。
“文为情而发”,“文贵乎情”,散文更以情感即内心强烈感受的抒发为贵。
教学中以怎样的方式才能达到让学生真正领悟文情的目的,那种分段后再逐段逐句逐词讲析的肢解式做法显然难以收到奇效,况且讲得多还往往会费力不讨好。
因此,我在教课中尽量少讲精讲,引导学生多读。
“多读”不是一句简单的指令用语,不是叫学生一遍遍的泛读,要指导学生在读中学会读,在读中培养出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激情,而巧妙的鼓励学生多样化朗读能达此目的,也只有鼓励出朗读的多样化,才能使学生的阅读激情得到激发,并使他们的朗读充满个性化和创造性,进而达到领悟情感、品味语言的目的。
以《在巴尔扎克葬礼上的演说》为例。
该文充满了对巴尔扎克的悼念、讴歌之情,作者在行文中或悲切或激越或昂扬,感情基调变化起伏,依靠了得体的文词将其融为一体,教学中只是靠讲解和师生的泛泛阅读恐怕难以达到把握这些基调,进而真正“领情”的目的,怎样处理才好?我首先用学生曾学过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作文体、内容上的简单导入,使学生对文体特点和作者与被葬者的关系有初步的认识。
再简介一下巴尔扎克和雨果对法国及世界文坛的贡献与影响,从而阐明本文的写作背景和主旨。
但作者在文中所倾注的对巴尔扎克作品与人格魅力的盛赞之情,学生所能感受到至此还是粗浅的。
若接下来泛读,然后再分段讲解,恐未必使能学生受到更多的感染。
因此,作导入后我又让学生在浏览的基础上,揣摩怎样朗读才能淋漓地表达尽字里行间渗透的感情。
对朗读的揣摩,可以是整篇,也可以是几节几句,乃至一节一句。
然后让同位或前后位同学互相试读,评判,改进(实际上这是学习中一个的研究过程),并作好范读的准备。
作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发表时间:2015-07-15T14:11:25.47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5年7月总第212期作者:郑雪英[导读] 新课标要求作文要感情真挚,要有创新,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郑雪英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第五中学365100摘要:作文教学中对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是课程改革的要求,而且也是时代的要求。
对作文教学进行科学指导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为培养新一代高素质的人才打下基础。
关键词:素材多角度审题创新能力想象中学语文新课标强调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新时代的中学语文教师,担当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的重任,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语文作为工具性学科,就是要开启学生思维,为学习其它学科提供智力资源。
写作作为最具个性特征的创新劳动,为培养人的创新能力提供了一片领域。
如何在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时代对语文教师提出的重要课题。
下面就作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谈谈我的看法。
一、留意生活,积累素材新课标要求作文要感情真挚,要有创新,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对于学生来说,没有生活就没有作文,平时的点滴生活体验和感悟是他们切实感受到的。
要让学生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就必须从认识自然,感悟生活入手,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
这为写作中思维的创新奠定了基础,因为善于发现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必要条件。
教师在培养学生作文创新思维时,可先从小处着眼,从细处入手,引导学生将生活和写作结合起来,将生活中的真切想法和情感倾注于作文的字里行间,有创意地写作。
就以《家乡的田野》来说,田野一年四季的风光各不相同,春天的忙碌,夏天的成熟,秋天的丰收,冬天的沉寂无疑都是田野里的一道道风景线。
即便是春天的田野,田野里碧绿的麦苗、金黄的油菜花固然值得欣赏,但田边的野草、野花这些点缀也不容易忽视,他们都代表着生命和活力。
浅谈中学作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摘要】开展创造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已成为新时代发展的需要。
长期以来,传统作文教学的相对落后,以及中学生生活面的狭窄,致使在写作过程中面临很大的困惑。
新课程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提出,要求每一位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实施创新教学方法,要求每一个学生写出新颍的作文。
创新作文教学,要训练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充分利用生活实践、素材积累、随文练笔、发表作品等因素,以唤起学生的作文兴趣和创作欲望,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作文能力,从而,探索创新作文教学的新路。
【关键词】中学生作文教学创新能力创新思维语文作文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全景式观察生活,用自己的眼睛,以自己的心灵去理解、感受多彩的生活,深入挖掘生活中最熟悉、最能打动学生心灵的宝库,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
根据中学作文教学的特点,充分利用生活实践、素材积累、随文练笔、发表作品等因素,激发学生的创新因子,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让作文回归本色,回归生活,回归学生。
培养中学生独特的慧眼,抒发真我的纯真心情,有创意的、无忌的情感表达,富有悟性美感和创新精神的张扬个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作文思维。
下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来谈谈关于中学生创新作文的几点看法。
一、生活实践是生成创新思维的源泉“生活即课堂”,我们的语文作文教学的课堂应该不设“壁垒”,要引导学生去到大自然的怀抱中抒写充满诗情画意的诗篇。
其实,生活就是最大的作文素材宝库。
语文教师要利用好生活与课堂的关系,以生活课堂的作文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探究生活,独立地去观察分析生活,赋予作文教学以生活的气息、生命的灵性,全面提升学生对作文的思想认识和作文创新能力,提高中学作文教学的生命活力。
生活实践活动,是学生习作的源泉,写生活实践,写真情实感,这样的作文才能生动感人,言之有物,打动人的作文绝不是忸怩作态,用编造的或悲惨、或凄凉的故事,来获取别人的同情。
作文指导论文参考文献一、作文指导论文期刊参考文献[1].语言学家笔下的作文指导书——朱德熙《作文指导》的贡献与局限. 《语文建设》.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4年11期.温立三.[3].作文指导有时也讲究一个“细”字以“总理与母亲”材料作文指导为例.《作文成功之路(中旬)》.2014年12期.包春艳.[4].积累感悟放飞想象本真创作——小学生作文指导研究.《速读(下旬)》.2015年12期.宋爱芳.[5].初中作文指导的有效方法小议.《关爱明天》.2015年5期.吴尚凯.[6].谈如何开展小学生作文指导教学.《新校园(中旬刊)》.2015年10期.赵静.[7].提高小学语文作文指导效果的若干思考.《新课程·小学》.2015年9期.李生红.[8].活学活用让小学课文更好地服务作文指导教学.《学周刊》.2015年6期.庄秀雪.[9].作文指导:踏阶而上,远离茫然.《语文教学通讯·A刊》.2015年3期.石修银.[10].作文指导:如何帮助学生打开思维.《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年27期.李鲜艳.二、作文指导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1].初中作文教学中教师作文指导的有效性研究.被引次数:5作者:李美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广西师范学院2011(学位年度)[2].最近发展区理论在同伴作文指导中的应用.作者:李金凤.学科教学(英语)首都师范大学2007(学位年度)[3].中国小学主题生活作文教学研究.被引次数:2作者:雷雨.学科教学(语文)西南大学2009(学位年度)[4].作文考教结合探讨.被引次数:2作者:刘大川.学科教学(语文)西南大学2006(学位年度)[5]借鉴美国作文教学经验提高我校学生作文水平——北京钢院附中教师作文指导策略研究.作者:辜孝红.学科教学(语文)北京师范大学2012(学位年度)[6].小学语文三年级起步作文指导方法初探.被引次数:2作者:王时彬.教育学苏州大学2014(学位年度)[7].高考作文指导的校本课程研究.作者:周奉兵.教育学湖南科技大学2008(学位年度)[8]小学四年级作文指导策略初探——以北京建华实验学校为例.作者:杨燕.学科教学(语文)北京师范大学2012(学位年度)[9].中学作文全程指导“八环十六法”析论.被引次数:3作者:朱纬辉.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湖南师范大学2012(学位年度)[10].语境与中学作文教学.被引次数:1作者:陈海东.课程与教学论(语文)华东师范大学2007(学位年度)三、作文指导论文专著参考文献[1]依托网络开放资源,进行学生作文训练——一堂《我的父亲母亲》网络作文指导课.孙坚岗,2009第九届中国教育信息化创新与发展论坛[2]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作文指导.黄爱菊.黄日汉.陆荣春,2007中华创新教育论坛[3]小议作文指导.黄凤香,2007中华创新教育论坛[4]作文指导课的体会.马俊彪.马俊礼,2007中华创新教育论坛[5]怎样指导三年级学生作文.李俊,2007中华创新教育论坛[6]写出事件的波澜.莫明珉,2002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2年年会[7]写出事件的波澜.莫明珉,2003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3年年会[8]如何指导学生观察生活写作文.汤晓莹,2007中华创新教育论坛[9]用多媒体指导作文教学.陈承炎,2008第三届中国教育技术装备论坛[10]初中作文评语写作研究.何爱英,2011北京市区县教育科研人员第四届(2011)学术年会。
作文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创造是推动人类文明前进的车轮;是托着人类理想飞翔的翅膀。
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新世纪人才必备素质之一。
在作文教学中,我试着寻求多渠道,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一、结合教材编写故事在学生熟悉掌握课文思想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多角度地进行故事接龙,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例如: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在学生领会思想内容的基础上,我给同学们出一道作文题,同学们积极想象,思路开阔。
有的写凡卡到乡后,仍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他为了挣得一块面包,不得不去求菲吉卡让他答应自己去为老爷擦皮鞋……有的写凡卡为了减轻爷爷的负担,他来到管家家里,经过苦苦哀求,管家才答应让他去放羊……还有的写凡卡为了履行自己的诺言,每天干完活回来.,总忘不了给爷爷捶背,搓烟叶,或为爷爷祷告上帝……不管同学们如何想象凡卡回乡下的生活,他们都清楚,在那黑暗的资本主义社会里凡卡不管到哪里,他的生活都是痛苦的。
再如我在教学孩这篇课文时,我又以为题,来拓展学生们的思维,大家一看到这个题目,便进行大胆的构想。
我清楚地记得有个学生这样写道:卖火柴的小女孩随着奶奶飞到上帝那儿,她向上帝诉说自己的苦难,上帝对她十分同情,并对她说:“在遥远的东方,有一个美丽的国度,那儿没有寒冷,没有痛苦,人们都过着幸福的生活,现在我赐给你一双神奇的翅膀,你快飞到那儿去l”于是小女孩飞到中国,来到我们中间,同学们像对待亲姐妹一样对待她,让她应有尽有……同学们的构思虽然各不相同,但中心都一致:卖火柴的小女孩只有到我们中间来,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从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结合教材,编写故事,既有利于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又消除了同学们对作文的恐惧,这样他们写得高兴,想得奇妙,作文质量也大有提高。
二、创设情境编造童话创情境,编童话,是同学们乐于接受的又一作文形式,因为它不受时空的限制,任学生自由翱翔。
教师选好内容,放手让学生自由编写,充分展现学生的创造力。
对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创新意识的思考摘要: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时下广大语文教师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作者从培养学生的作文创新意识、增加知识积累、加强方法指导、激发创新兴趣、做好适时鼓励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以期对作文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创新意识作文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培养学生的作文创新意识是基层语文教师应该努力解决的问题,那么,如何才能让作文教学上一个台阶呢?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与经验,我认为以下几点值得探讨。
一、打破思维定势,培养学生的作文创新意识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受应试影响往往运用同向思维(即一种定式)的思维方式,使学生思想僵化,学生也求四平八稳,墨守成规,不敢越雷池一步,导致学生原有的创新和突破的睿智被无形消磨了。
如今教育界渴望创新,呼唤创新,然而惯性思维想在一定时间内改变实为不易,逐步有意识地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培养学生的作文创新意识却有可能,但要下一番大力气。
创新意识强的人总能从不寻常的视角研究问题,这种独特的视角就是求异思维。
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救小孩的故事就是突破思维定势采用求异思维方法解决问题的典范。
我们要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就必须在求异思维的训练上下工夫。
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要求学生在审题、立意构思的整个思维过程中突破常规思维的束缚,使思维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发展,得出不同一般的结论。
如在教学话题作文“家”时,先让学生自由构思并写出提纲,结果发现学生囿于习惯,写作内容不广泛,总是不离自己那个小家,形式上过于单一。
于是我趁机点拨学生在内容上除了自己那个小家,是否也可以考虑班级、祖国乃至大自然这些“大家”呢?在形式上除了可写我们常见的记叙文,能否写学过的说明文、小说、童话等体裁的文章呢?在学生重新构思后,我发现他们的习作提纲呈现出“多彩”景象,单从所取题目就可见一斑,如《我的小天堂》、《小鸟的哭诉》、《他哭了》等。
可见,学生并不是缺少创新,而是缺少创新思维的有效引导。
现场作文的创新意识摘要:写作在常规教学中往往限于几种方式,虽能在短时间内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但时间一久,学生易产生厌倦情绪。
教师在花费的时间等方面也不适宜,非长远之计。
说到现在的作文之难,有人归纳了“三说”:“学识积累贫乏”说;“生活蓄积贫乏”说;“思想情感贫乏”说。
作为教师,我们更应作一些反省怎样让每一个学生喜欢作文、会写作文。
教师要构建一个“以内容题材为中心,以创新为主题,贴近生活、凸现个性、充满生命活动的、开放的作文教学模式”。
使学生爱写、会写、善写,从而写出有时代气息、有灵性的习作来。
笔者在作文的教学中作了一些探索和尝试,进行一些写作上的创新研究,力求有新意的写法。
关键字:现场作文模式探索创新写作在常规教学中往往限于以下几种方式:一是让学生精写、教师细批阅。
此种方法的优点是教师能够对学生作文的句、词、字、文章内容作全方位的了解,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
不足的是学生之间缺少相互了解和交流,难以使学生的作文形成一种纵横比较;再者由于教师的细批阅需要一段时间,当作文发到学生手中时,学生对这篇作文的思考已处于低谷,不能借助学生在构思作文时的那分热情和逻辑思维过程给予及时指导、点拨,使其作文趋于完美达到教师所要求的目标;再次是评阅过程由教师代包,学生未参与,难以培养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二是教师习惯于学生作文前找已出版的优秀作文读给学生听,以期望学生能从中得到启发、借鉴。
此种方法使学生听读后,只要遇到类似的作文题目就回想起教师所念过的优秀作文,思路打不开。
在落笔时总是找不到自己想说的话。
也就难以自制的模仿、套用甚至照搬记忆中的段落。
在考试时出现背优秀作文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
三是教师让学生勤写教师勤批阅。
此种方法虽能在短时间内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但时间一久,学生易产生厌倦情绪。
教师在花费的时间等方面也不适宜,非长远之计。
说到现在的作文之难,有人归纳了“三说”:由于各学科难度普遍提高,社会对语文教育的淡化而引起学生课外阅读大幅度减少的“学识积累贫乏”;由于“两点一线”式和家长包办过多造成的“生活蓄积贫乏”;由于独生子女因素和社会普遍防备心理而造成的“思想情感贫乏”。
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思维就是在特定条件下,人脑对符合客观事物的存在及规律的重新认识和正确概括等间接反映并提出新观点的能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们的思维创造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近几年,我在作文教学中就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做了一些尝试:一、命题创新,开辟选材思维作文命题是智慧和创造力驰骋的疆场。
教师在作文命题时敢于创新,就能触发学生创作灵感。
1.抓典型——为个别同学创新学生既生活在群体中又是一个独立个体。
他们所遇之事必有与众不同之处。
教师善于观察,处处留心个体,利用生活中的偶发事件,为个别同学的选材提供广阔空间。
一次,我班同学与别班同学悄悄举行了一场足球赛,我得知后,便找来参加这次比赛的同学一一谈话,要求他们站在各自的角度写好这次足球对抗。
因所选角度不同,选材亦不同,再加上学生亲身经历,各人写出的文章别具一格。
像这类“偶发事件”,比比皆是。
这就需要教师独具慧眼,抓住契机,即兴命题。
2.百花齐放——为多数同学指路百花齐放是指在同学们共同经历的事情上做文章、创新出各具特色的命题。
如在抗震救灾活动中,我拟了《我们同是一家人》、《汶川,我想对你说》、《生命》等多个题目供学生选择。
这些题目既能唤起学生创作欲望,又能帮助学生选材,拓展学生思维。
二、一题多意,多角度思维一题多意是指同一题目,从不同角度构思立意,促进学生在立意新颖上下工夫。
1.突破常规、逆向立意。
要想创新,就必须从新视角切入,突破常规,才能借助创新思维,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逆向立意”不同于习惯性思维方式,要求我们对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想一想”,见他人之未见,发他人所未发,发出全新的思想和观点来。
审题时,应指导学生先从正面想一想大多数同学会写什么,再从反面理解题意,试图标新。
如写《一次秋游》,我要求学生突破思维定势,不写秋游美景、愉快心情,而是秋游中的不良现象。
有的同学写在途中有老头、老太一步一叩头,在庙中烧香还愿之后,又匆匆回去,他不禁想到,愚昧也能产生巨大的力量,只有加强教育,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才能消除愚昧;有的写途中见有人直闯铁路红灯,指出“珍爱生命”。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创新与实践摘要: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一直是教育领域中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
本论文旨在探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创新与实践,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通过分析现行教学方法的不足之处,本文介绍了多种创新方法,包括鼓励创意表达、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以及实践案例的分享。
这些方法的实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质量,以及促进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创新、实践、写作能力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一直是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逻辑和创造力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然而,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存在一定的不足,如学生缺乏写作兴趣、写作质量不高以及教师在实践中面临的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实践,以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鼓励创意表达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鼓励创意表达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相辅相成,共同推动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
通过鼓励学生进行创意表达,教师能够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使其更加主动参与学习。
传统的作文教学过于注重格式和结构,常常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因此,提供开放性的写作题目,鼓励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表达观点和情感,可以让他们体验到写作的乐趣和自信。
这样的写作方式也更符合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从而有助于培养多样化的写作风格。
同时,组织创意写作比赛也是鼓励创意表达的有效方式。
这种竞赛激发了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激励他们积极参与写作活动。
学生可以在比赛中分享他们的创意和才华,获得认可和奖励,这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此外,创意写作比赛还可以让学生学习他人的优点和经验,促进互相学习和进步。
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写作体验。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这一创新工具正逐渐改变传统作文教学的面貌。
下面将详细探讨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运用,以及它所带来的益处。
(一)引入图片、音频和视频素材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通过引入图片、音频和视频素材来丰富作文内容。
作文教学论文参考文献一、作文教学论文期刊参考文献[1].运用思维导图优化小学作文教学的实践.《中国电化教育》.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2年3期.邓敏杰.李占伟.张豪锋.[2].个性化:作文教学的走向.《学科教育》.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3年5期.肖静芬.[3].个性化作文教学初探.《深圳大学学报《中国电化教育》.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6年1期.蒋丽清.薛辉.[5].从文体角度看中小学作文教学——从《国文百八课》说起.《上海教育科研》.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8年3期.王荣生.[6].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及其改革.《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探索》.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7年4期.曹茂才.[8].基于博客的教师专业发展个案研究及启示.《中国电化教育》.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0年7期.郑小军.杨满福.林雯.黄春燕.[9].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中学作文教学应用研究.《中国电化教育》.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5年z1期.陈锋.[10].作文教学中的情景问题.《当代教育科学》.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3年6期.曹茂才.二、作文教学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1].写作课程范式研究.被引次数:51作者:荣维东.学科教育·语文华东师范大学2010(学位年度)[2].我国小学作文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研究.被引次数:47作者:李新农.教育湖南师范大学2004(学位年度)[3].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问题研究.被引次数:29作者:熊艳.教育学上海师范大学2012(学位年度)[4].对高中作文教学的困境及出路研究.被引次数:25作者:郝淑美.学科教学·语文山东师范大学2007(学位年度)[5].初中作文教学有效性初探.被引次数:21作者:程梅.学科教学(语文)华东师范大学2009(学位年度)[6].初中作文教学的困境及其出路探究.被引次数:16作者:俞毅.教育学湖南师范大学2012(学位年度)[7].小学作文教学低效原因及对策.被引次数:22作者:赵东阳.课程与教学论河北师范大学2007(学位年度)[8].田东中学作文教学的调查研究.作者:黄秀读.学科教学·语文广西师范大学2015(学位年度)[9].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被引次数:14作者:陈璐.教育学原理华中科技大学2011(学位年度)[10].小学作文教学与评价策略研究.被引次数:16作者:陈海云.学科教学(语文)上海师范大学2010(学位年度)三、相关作文教学论文外文参考文献[1]EXAMPLESASINTERACTION:ONHUMANSTEACHINGACOMPUTERTOPLAYAGAME. DIMITRISKALLESILIASFYKOURAS 《InternationalJournalofArtificialIntelligenceTools:Architectures,Lan guages,Algorithms》,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06[2]DesignandImplementationofanOnlineAuxiliarySystemforCorrectingJ apaneseComposition.YuqinLiuGuohaiJiangLanlingHanMingxingLin 《Internationaljournalofdistanceeducationtechnologies:AnofficialpublicationoftheInformationResourcesManagementAssociation:IJDET》,被EI收录EI.20131[3]PullinMindMapping,PerfecttheTeachingMethodsoftheComputerCompos itionSubjectPrinciple.GuheZouFenghuaLiNianfeng2012[4]MULTIMEDIACOURSEWAREDESIGNANDAPPLICATIONINBASICDANCECOMPOSITIO NTEACHING.LiXianyun2011[5]ApplicationandCompositionofVirtualRealityinTeaching. YuanJiugenLiZhiguo2014[6]Effectsofanevaporativecoolingsystemongreenhouseclimate,fruitdi sordersandyieldinbellpepper(CapsicumannuumL.).. BarTalAAloniBArbelABarakMKarniLOserovitzJHazanAGantzSAvidanAPosalskiI KeinanM《TheJournalofHorticulturalScience&Biotechnology》,被SCI 收录SCI.20064[7]AnApproachtoTeachingDesignPatternsusingMusicalComposition. JohnHamer《SIGCSEbulletin:ACMSIGCSE(computerscienceeducation)》,被EI 收录EI.20043[8]TEACHINGARCHITECTURALCOMPOSITIONDESIGNBETWEENAMERICAANDEUROPA. THEORETICALBASESOFFORM.VerenaCaetanodaSilveira2008[9]Composition&Copyright:PerspectivesonTeaching,Textmaking,an dFairUse.JohnC.Gooch《Journaloftechnicalwritingandcommunication》,被EI收录EI.20104[10]ThighCircumferenceasaUsefulPredictorofBodyFatinAdolescentGirl swithAnorexiaNervosa.Konstantynowicz,JerzyAbramowicz,PawelJamiolkowski,JacekKadzielaOlech, HalinaBialokozKalinowska,IrenaKierusJankowska,KarolinaPiotrowskaJastr zebska,JaninaKaczmarski,Maciej.《AnnalsofNutrition&Metabolism》,被SCI收录SCI.20113四、作文教学论文专著参考文献[1]图形组织者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初探.张敏,20092009教育技术昆明高峰论坛[2]“教学做合一”在作文教学中的现实意义.张友仲,2010陶行知教育思想与西部农村教育发展论坛[3]网络环境下,开辟作文教学新途径.王亚坤,2009第九届中国教育信息化创新与发展论坛[4]信息技术与小学作文教学整合的初探.郝昕.潘日胜,2009第九届中国教育信息化创新与发展论坛[5]恰当利用网络资源有效促进作文教学.刘利,20082008'中国教育信息化创新与发展论坛[6]利用网络平台,改革课堂作文教学的实践探索.杨亚男,20082008'中国教育信息化创新与发展论坛[7]作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赵春香,2009北京市区县科研人员第二届(2009)学术年会[8]用多媒体指导作文教学.陈承炎,2008第三届中国教育技术装备论坛[9]关于作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朱俊,2007中华创新教育论坛[10]小学作文教学的困惑及其对策.陈启华.严妙兰,2007第四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
1 高继红;;初中作文教学方法浅探[J];魅力中国;2010年04期
2 王平香;;激励成功心理是提高写作质量的关键[J];新课程学习(中);2011年04期
3 蹇红;;作文教学中要注重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J];中学语文;2009年27期
4 刘树萱;柳雁;;从知识的传授到能力的培养——试谈作文教学的关键一环[J];语文教学通
讯;1987年10期
5 常青;;談“說文”——成人作文教学經驗[J];人民教育;1957年03期
6 ;面向三大革命改革作文教学[J];四川教育;1966年02期
7 刘连达;;在作文教学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J];天津教育;1984年10期
8 陈晓保;作文教学重在激励[J];安徽教育;1990年12期
9 朱厚荣;;我怎样进行愉快作文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1991年07期
10 陈庆玉;作文教学的尝试[J];安徽教育;1996年Z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