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小魔盒》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67 MB
- 文档页数:18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师:欢迎同学们来到“魔法世界”,在这里到处都充满神秘,每样东西都可能被施了魔法,在这里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大魔法师。
(1分钟)二、魔法游戏:老师这里有一些盒子,这会是一些普通的盒子吗?(以变魔术的形式进行)出示盒子(1)--(5)分别让第一至第五组中一位同学打开,并在一旁展示。
(5分钟)1、 2、35、三、让学生自主研究盒子的制作方法:师问:这些盒子有趣吗?生:有趣。
师问:老师真的懂魔法是吗?生:不是!只是老师给盒子加工了一下。
师问:你们知道老师是怎样给这些盒子施魔法的吗?生:不知道。
老师先不告诉你们,但可以把盒子送给你们带回自己组里跟组员研究盒子的制作方法。
(2分钟)四、各组派一名同学汇报研究成果,盒子的制作方法。
(3分钟)五、各组汇报结束,师问个别学生:“你喜欢哪款小魔盒?为什么?”生答:喜欢自己组的...喜欢别的组的...(1分钟)六、让学生说说各个小魔盒的区别点出小魔盒的种类:静态的,活动的。
(出示幻灯片)(2分钟)七、讲解小魔盒的制作方法:1、盒子外形选择,如横放还是竖放,盖子是如何打开的,适合做静态的还是活动的。
(提问学生,“你带来的盒子是什么款式的?你打算做静态的还是活动的”)2、物象设计,盒子藏些什么?变些什么才有趣?(提问学生:“你带来了什么材料,适合做什么?”提示学生以前学过的“玩具蛇”、“有趣的吊饰”、“纸拉花”等这些都可以运用到小魔盒的制作里面)3、伸缩变化设计(这是本课的难点,需学生发挥想象力)4、注:提交时,请将表格中蓝色字说明部分删除,并将编辑好的内容复制到“作业提交框”中。
如果表格中含有复杂的公式、图片等信息,请以附件的形式上传。
教案标题:三年级下美术教案-18、小魔盒-岭南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小魔盒的基本特征和岭南版的特点,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的热爱。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色彩表现小魔盒的美感,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小魔盒的基本特征2. 岭南版的表现手法3. 小魔盒的绘画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小魔盒的基本特征和岭南版的表现手法,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线条、色彩表现小魔盒的美感,以及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意。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向学生介绍小魔盒的基本特征和岭南版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 引导学生观察小魔盒的形状、线条、色彩等,让学生了解岭南版的表现手法。
2. 教师示范- 教师示范如何用线条、色彩表现小魔盒的美感。
- 引导学生注意小魔盒的细节,如装饰、图案等。
3. 学生练习- 学生根据教师示范,运用线条、色彩表现小魔盒的美感。
- 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作品给予评价和指导。
4. 作品展示与评价-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欣赏、评价。
-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总结性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5. 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 强调小魔盒的美感和岭南版的表现手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了解小魔盒的基本特征和岭南版的特点,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的热爱。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教学评价环节,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相互欣赏、评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
同时,加强课堂管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美术课堂上找到自己的兴趣和快乐。
六、附录1. 教学课件2. 教学示范视频3. 学生作品展示照片注:本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过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教案标题: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8课小魔盒|岭南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魔盒的基本特征和结构,学会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进行创作。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体验合作、分享的快乐,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魔盒的基本特征和结构2. 线条、形状、色彩的应用3. 创作方法及步骤4. 合作、分享的重要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魔盒的基本特征和结构,线条、形状、色彩的应用,创作方法及步骤。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具有个性的魔盒作品。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魔盒的基本特征和结构,线条、形状、色彩的应用。
2. 示范法:示范创作方法及步骤。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如何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具有个性的魔盒作品。
4. 小组合作法:分组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五、教学准备:1. 教具:魔盒实物或图片,彩色笔、纸张、剪刀、胶水等创作材料。
2. 学具:学生自备彩色笔、纸张、剪刀、胶水等创作材料。
六、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魔盒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魔盒有哪些特点?它们由哪些基本元素组成?2. 新课导入(10分钟)讲解魔盒的基本特征和结构,引导学生了解魔盒的组成部分,如盖子、底座、抽屉等。
同时,介绍线条、形状、色彩在魔盒创作中的应用。
3. 示范与讲解(10分钟)教师示范如何创作一个简单的魔盒,讲解创作方法及步骤。
引导学生注意线条、形状、色彩的搭配,以及如何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具有个性的魔盒作品。
4. 学生创作(2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创作,每组确定一个主题,如动物、植物、卡通人物等。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可以相互讨论、交流,共同完成作品。
5. 展示与评价(10分钟)各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组同学进行评价。
评价标准包括:创意、美观、合作程度等。
教师对每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三年级下美术导学案-小魔盒-岭南版课程概述本次三年级下美术课程以“小魔盒”为主题,包含了岭南文化元素。
学生将学习岭南文化中的传统色彩和造型,并通过小魔盒的设计来练习运用这些元素创意绘画。
学习目标1.了解岭南文化的传统色彩和造型元素;2.掌握小魔盒设计方法;3.运用岭南文化元素进行创意绘画。
课程安排课时内容目标学生了解岭南文化的基本色彩并能够运用到绘画中1岭南文化传统色彩的认识2岭南文化造型的认识学生了解岭南文化的基本造型并能够运用到绘画中3-4小魔盒的设计学生学习小魔盒的基本构造,理解小魔盒的设计要素5-8创意绘画学生通过小魔盒绘画活动的实践,运用岭南文化元素创意绘画课程详细介绍课时1 岭南文化传统色彩的认识1.1 教材介绍本节课程将以教材介绍的方式学习岭南文化传统色彩的知识。
教师可使用以下教材:•《岭南色彩》•《广东工艺美术》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教材。
1.2 教学内容本节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岭南文化中的传统色彩元素,学生需要了解以下内容:•岭南文化传统色彩的概述•岭南文化代表性的色彩元素•如何运用岭南文化色彩元素进行绘画1.3 教学步骤本节课程的教学步骤如下:1.学生观看教材介绍的相关内容,了解岭南文化传统色彩的概述。
2.教师介绍岭南文化代表性的色彩元素,如红色、黄色等,并配以相关图片进行解释。
3.教师指导学生运用岭南文化色彩元素进行绘画,鼓励学生创意绘画。
课时2 岭南文化造型的认识2.1 教材介绍本节课程将以教材介绍的方式学习岭南文化造型的知识。
教师可使用以下教材:•《岭南造型》•《岭南建筑》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教材。
2.2 教学内容本节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岭南文化中的传统造型元素,学生需要了解以下内容:•岭南文化传统造型的概述•岭南文化代表性的造型元素•如何运用岭南文化造型元素进行绘画2.3 教学步骤本节课程的教学步骤如下:1.学生观看教材介绍的相关内容,了解岭南文化传统造型的概述。
岭南2011版三年级美术下册《小魔盒》评课稿一、教材概述《小魔盒》是岭南2011版三年级美术下册的教材之一。
该教材主要围绕小魔盒这一主题展开,通过一系列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美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其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希望学生能够达到的预期结果。
针对《小魔盒》这一教材,教学目标可以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和认识小魔盒的概念和特点;2.学习使用不同的绘画工具和材料,如彩色铅笔、水彩等;3.学习基本的美术技法,如线条的运用、色彩的运用等;4.发展观察和感知能力,培养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细致观察和感受能力;5.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自己的创作表达内心世界。
三、教学内容和活动安排根据《小魔盒》教材的特点和教学目标,可以针对不同的章节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活动。
在这一章中,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介绍小魔盒的概念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思考小魔盒能够装下什么东西,以及它能带给人们怎样的快乐和惊喜。
活动安排可以包括:•教师展示不同种类的盒子,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它们的外形、材质和用途等方面的不同,培养学生对形式的感知;•引导学生自己设计一个小魔盒,包括盒子的形状、装饰和功能等。
借助绘画工具和材料,让学生用自己的创造力发挥想象,绘制出自己心中的小魔盒。
2. 第二章:小魔盒里的颜色这一章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颜色的运用展开,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感受周围事物的颜色,学习如何使用彩色铅笔给画面增色。
活动安排可以包括:•教师带领学生到校园或者周围的环境中观察不同事物的颜色,并引导他们描述这些颜色带给自己的感受和联想;•引导学生用彩色铅笔画出自己心中的小魔盒,通过运用不同的颜色,让画面更加鲜明、生动。
3. 第三章:小魔盒的惊喜这一章主要侧重于表现小魔盒的神奇之处,通过学习绘画技巧,让画面更有层次感和立体感,增强观者的视觉体验。
活动安排可以包括:•教师向学生介绍透视和投影等绘画技巧,通过示范和实践让学生掌握并运用这些技巧;•引导学生通过运用绘画技巧,给小魔盒增加立体感,营造出神奇而惊喜的效果。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小魔盒 - 岭南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了解并描述魔盒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2. 学生能够运用绘画、剪贴等手法,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魔盒作品。
3. 学生能够理解并实践色彩搭配和形状组合的基本原则。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和创作,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 学生通过反思和评价,培养自我评估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培养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和热情。
2. 学生培养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3. 学生培养创新意识和审美观念。
教学内容魔盒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 魔盒的定义和起源。
2. 魔盒的结构和功能。
3. 魔盒在不同文化中的表现形式。
魔盒的创作方法和技巧1. 绘画技法的运用:线条、色彩、形状。
2. 剪贴技法的运用:材料选择、组合方式。
3. 装饰技法的运用:图案设计、纹样搭配。
魔盒的创新和实践1. 个人创意的发挥。
2. 小组合作的实践。
3. 作品展示和评价。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魔盒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绘画、剪贴和装饰技法的运用。
3. 个人创意的发挥和团队协作的实践。
教学难点1. 色彩搭配和形状组合的技巧。
2. 创新意识和审美观念的培养。
3. 小组合作中的沟通和协调。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教学视频、实物模型。
2. 学具:绘画纸、彩笔、剪刀、胶水、贴纸、装饰材料。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引起学生对魔盒的兴趣。
2. 讲解:介绍魔盒的基本概念、结构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和描述。
3. 示范:展示绘画、剪贴和装饰技法的具体操作,引导学生学习和模仿。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疑问。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教师总结和反馈。
板书设计1. 小魔盒2. 副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作业设计、课后反思。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小魔盒-岭南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小魔盒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 通过创作小魔盒,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增强对美术学科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小魔盒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2. 小魔盒的装饰和美化。
3. 小魔盒的创新设计。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小魔盒的制作方法和技巧,小魔盒的装饰和美化。
2. 教学难点:小魔盒的创新设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各种精美的小魔盒,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小魔盒的特点和制作方法。
2. 新课内容:教师讲解小魔盒的制作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动手尝试制作小魔盒。
3. 演示:教师现场演示小魔盒的制作过程,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操作。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小魔盒的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评价: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小魔盒,互相评价,教师给予肯定和建议。
6.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小魔盒的制作要点和技巧。
7. 作业:学生回家后,利用废旧物品制作一个小魔盒,下节课带来分享。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2.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新设计小魔盒,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 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创作。
六、教学延伸1. 开展小魔盒制作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
2.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工艺品店等,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
3. 邀请艺术家或手工艺人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小魔盒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小魔盒的制作方法和技巧,提高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培养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美术,感受美术的魅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小魔盒的创新设计在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小魔盒》的教学过程中,小魔盒的创新设计是教学难点,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
岭南版美术三年级下册《18. 小魔盒》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18. 小魔盒》是岭南版美术三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观察和描绘小魔盒中的物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绘画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一个小魔盒的图片,里面装满了各种奇妙的物品,如魔法棒、水晶球、飞鞋等。
学生需要根据图片中的物品进行观察和描绘,同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属于自己的小魔盒。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和观察能力,他们喜欢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同时,他们对于魔法和神奇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和兴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和描绘小魔盒中的物品,同时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小魔盒。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掌握小魔盒中物品的形状、颜色和纹理。
2.培养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属于自己的小魔盒。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绘画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观察和描绘小魔盒中的物品,创作出属于自己的小魔盒。
2.难点: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小魔盒。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小魔盒中的物品,掌握形状、颜色和纹理。
2.想象力培养法: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小魔盒。
3.绘画指导法:为学生提供绘画技巧和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作品。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小魔盒的图片,用于展示和引导学生观察。
2.准备绘画材料,如画纸、画笔、水彩等。
3.准备学生作品展示的空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小魔盒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物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呈现(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小魔盒中的物品,如魔法棒、水晶球、飞鞋等,引导学生掌握物品的形状、颜色和纹理。
3.操练(10分钟)教师为学生提供绘画技巧和方法,引导学生动手绘画小魔盒中的物品。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其他学生欣赏和评价。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8课小魔盒|岭南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小魔盒的定义和用途。
2.学习如何用简单的景深呈现小魔盒的效果。
3.提高学生的综合美术素养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
1.什么是小魔盒:小魔盒是由两个大小相等的盒子隔成一定距离,分别装有两副相同或不同的图画,通过小孔看进去,给人以立体的视觉效果。
2.小魔盒的制作方法:两个大小相同的盒子,距离可以适当调整,底部粘上黑色不干胶纸,上部透明塑料。
3.绘制小魔盒图案:可以画自己想象中的场景,也可以参考图案教学资源。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通过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了解小魔盒的定义和用途,引导学生的想象。
2. 实践操作
1.学生借助教师提供的工具和教学资源制作小魔盒,注意盒子距离的设置和盒底黑色不干胶纸的使用。
2.学生在制作完成的小魔盒内,用水彩绘制自己喜欢的图案。
3.学生通过小魔盒,观看自己绘制的图案,体验小魔盒呈现出的立体效果。
3. 总结回顾
•教师对学生的小魔盒进行展示,让学生纷纷拿起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和分享,并介绍自己绘制的图案设计的思想和灵感来源。
四、课时安排
•本课程共1学时,其中实践操作为主要环节,其他环节可以适当压缩。
五、教学评价
1.观察学生制作小魔盒的的过程和制品的完成度、质量。
2.评价学生绘制小魔盒图案的创意和技巧水平。
3.评价学生呈现小魔盒的立体效果和对小魔盒应用的理解。
六、教材参考
岭南版三年级美术下册。
三年级下美术教案-小魔盒_岭南版19课:小魔盒一、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能利用盒子的开合特点,设计制作一个“动态”或“静态”的小魔盒。
2、教学过程和方法:①在“猜一猜”活动中,了解“小魔盒”的趣味性。
②在探究设计制作方法中,了解能“伸缩”的设计方法。
③能根据作业评价要点,设计制作“小魔盒”。
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大胆想象和创新设计,满足表演边魔术的欲望,体现创作的乐趣。
二、教学要点:1、重点:能合作设计制作一个“动态”或“静态”的小魔盒。
2、难点:创意设计一个艺术造型能“伸缩变化”、有色彩对比的小魔盒。
3、兴趣点:①裁一裁游戏:②魔术师的故事。
③设计小魔盒。
4、观察点:①动态、静态的小魔盒。
②“能伸缩”的设计方法。
三、课前准备和课时:学生活动学生想象与创作:1、造型夸张、材料妙用、生动有趣、色彩对比。
装饰性、趣味性与实用性的特点2、能创意设计不同小魔盒玩具。
小组活动:1.积极想象和完成各项学习任务。
2.能与同学合作。
3.明确自己的任务。
进行创作。
发展个性小结评价目标:1.有创意2.装饰美作业自评:1能利用盒子开合特点设计制作一个“动态”或“静态”的小魔盒。
3、过程与方法:①构思与想象:盒子怎样开合?变什么物象才有趣、神奇?②装饰与设计:对称设计还是均衡设作业要求:1.基本要求:能设计制作一个“静态”的小魔盒。
2.较高的要求:能合作设计制作一个“动态”的小魔盒。
3.个性探究:设计一个能“伸缩”、有创意、有色彩对比的小魔盒。
发展立体的正负形的构成的感知能力计,主体物突出、色彩对比。
课后记:让学生发挥想象,突出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