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斜视诊断和治疗的一些常见问题的讨论
- 格式:ppt
- 大小:795.00 KB
- 文档页数:42
眼睛斜视怎么治
一、眼睛斜视怎么治二、如何预防孩子斜视三、小孩子如何保护眼睛
眼睛斜视怎么治1、眼睛斜视的治疗方法:非手术治疗
治疗斜视,首先是针对弱视,以促使两眼良好的视力发育,其次为矫正偏斜的眼位。
斜视的治疗方法包括:戴眼镜、戴眼罩遮盖、正位视训练。
戴眼罩是治疗斜视所引起的弱视的主要方法。
眼肌手术则包括放松(减弱)或缩短(增强)一眼或两眼的眼外肌中的一条或多条肌肉。
轻度斜视可以戴棱镜来矫治。
正位视训练可以作为手术前后的补充。
2、眼睛斜视的治疗方法:手术治疗
斜视治疗的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
斜视手术不仅为了矫正眼位、改善外观,更重要的是建立双眼视功能。
手术时机以6~7岁前为最佳。
眼位能否长期保持稳定、立体视能否建立仍需定期随访。
3、眼睛斜视的治疗方法:遮盖训练方法
用健眼遮盖法以消除麻痹眼或斜视眼的眼球运动抑制,根据悄况亦可用交替遮盖法使其达到同样的目的。
触象性辐揍训练方法,对内斜视术后的辐揍功能不全,间歇性外斜视、外隐斜等,利用融象进行融象性辐揍训练。
4、眼睛斜视的危害
首先是外观的影响,这也是使患者就医的主要动机。
更重要的是,斜视影响双眼视觉功能,严重者没有良好的立体视力。
立体视力是只有人类和高等动物才具有的高级视觉功能,是人们从事精细工作的先决条件之一。
如没有良好的立体视觉,在学习和就业方面将受。
斜视三法则(原创实用版)目录1.斜视的定义和原因2.斜视三法则的概述3.斜视三法则的内容详解4.斜视三法则的应用和意义5.结论正文斜视是指人的眼睛无法同时注视一个物体,两只眼睛的视线呈现不一致的状态。
斜视不仅影响人的视觉,还会对患者的生活和心理产生负面影响。
斜视的原因有很多,包括遗传因素、眼部疾病、视神经损伤等。
斜视三法则是眼科医生在诊断和治疗斜视时常用的一种方法,它包括了三种规律,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理解斜视的成因和处理方法。
斜视三法则的概述:斜视三法则是指在处理斜视问题时,需要遵循的三个基本原则。
这三个原则是:1.眼的动作与头的动作是协调的;2.两眼视线的偏离是等量的;3.斜视眼的运动是由神经控制的。
斜视三法则的内容详解:1.眼的动作与头的动作是协调的:正常情况下,人的眼睛和头部是协调一致的,当头部转动时,眼睛也会跟随头部的动作,保持注视物体的能力。
斜视患者则失去了这种协调性,其眼睛和头部的动作不再一致。
2.两眼视线的偏离是等量的:正常情况下,人的两眼视线是重叠的,当眼睛注视一个物体时,两眼的视线是重叠在一起的。
而斜视患者则出现了两眼视线偏离的现象,且这种偏离量在两只眼睛之间是相等的。
3.斜视眼的运动是由神经控制的:斜视的发生与眼部神经有关,当神经功能受损时,眼睛的运动就会失去控制,导致斜视的发生。
因此,在治疗斜视时,需要针对神经功能进行调节。
斜视三法则的应用和意义:斜视三法则在眼科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地判断斜视的类型和程度,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此外,斜视三法则还可以用于评估治疗效果,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康复指导。
总之,斜视三法则是眼科医生在诊断和治疗斜视时常用的一种方法,它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理解斜视的成因和处理方法,提高治疗效果。
斜视诊治指南斜视是导致儿童视觉发育障碍的常见眼病。
斜视除了影响美观外,还会导致弱视及双眼单视功能不同程度的丧失。
早期治疗斜视可以在矫正眼位、恢复外观的根底上,促进视力发育和双眼视觉功能的建立。
为标准斜视的诊断治疗,制定本指南。
一、斜视的根本检查( 一) 询问病史询问斜视发生〔发现〕的时间及病症,询问母亲妊娠史、是否早产、难产、出生时缺氧史及出生体重。
是否存在相关诱因,如发热、外伤等疾病。
b5E2RGbCAP询问斜视为恒定性或间歇性,同时观察患儿是否有代偿头位、斜视出现在视近还是视远或远近均有、是单眼恒定性斜视或双眼交替性斜视。
p1EanqFDPw询问既往治疗情况,是否做过弱视治疗,或集合训练等双眼视功能训练,是否配戴过眼镜,是否做过斜视矫正手术。
DXDiTa9E3d询问是否有斜视家族史,是否有甲状腺疾病、糖尿病、高度近视等病史。
( 二) 视力与屈光检查1.视力检查〔 1〕分别查裸眼及矫正的远近视力。
远视力检查常用 E 字视力表,对年幼儿童也可应用儿童图形视力表。
近视力检查多采用Jaeger 近视力表和标准近视力表。
RTCrpUDGiT(2〕对于眼球震颤患儿,检查时保持双眼同时睁开,雾视一眼〔在该眼前多加 +5.00Ds 球镜〕以检测对侧眼视力,用此方法可检测出接近实际生活的视力。
另外,要查双眼视力,对伴有代偿头位的患儿应检查有头位偏斜时的视力。
5PCzVD7HxA2.屈光检查适当的睫状肌麻痹对于儿童进行准确的屈光检查是必须的。
常用的睫状肌麻痹剂有1%的阿托品眼膏或凝胶和1%环戊通滴眼液。
对于局部病例〔例如屈光状态为远视和内斜视患儿〕,建议滴用 1%硫酸阿托品眼膏或凝胶来获得最大的睫状肌麻痹效果。
对于年龄大于 12 岁且不伴有与调节相关的内斜视或调节功能异常的儿童,可应用复方托吡卡胺散瞳后进行屈光检查。
jLBHrnAILg3.常规外眼、眼前节及眼底检查。
二、斜视的专科检查专科检查包括眼球运动功能检查和双眼视觉功能检查两局部。
眼科斜视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斜视概念及分类斜视是一种眼球的位置异常,表现为眼球的方向、角度或位置不同于正常的情况。
根据斜视的性质和发生的时间,斜视可以分为先天性斜视和后天性斜视。
1. 先天性斜视:在婴幼儿时期即可发现,通常在6个月至3岁之间。
先天性斜视主要是由于眼球运动肌肉的不协调引起的。
2. 后天性斜视:后天性斜视通常在6岁以上出现,可能是由于弱视、感染、外伤或其他眼部疾病引起。
根据眼球的斜视方向,斜视可以分为内斜视、外斜视、上斜视和下斜视。
1. 内斜视:眼球向内侧偏斜,即眼球朝向鼻子方向。
2. 外斜视:眼球向外侧偏斜,即眼球朝向外侧。
3. 上斜视:眼球向上方偏斜。
4. 下斜视:眼球向下方偏斜。
二、斜视的病因1. 先天性斜视的病因主要包括遗传、先天性肌肉发育异常、神经系统发育不良等因素。
2. 后天性斜视的病因可能是弱视、感染、外伤、屈光不正、近视、斜视手术并发症等。
三、斜视的临床表现1. 双视:在正常人的眼球看到的是一个物体,而斜视患者的眼球则可以看到两个物体,即出现双视现象。
2. 眼球偏斜:眼球出现朝向鼻侧或外侧的偏移,或者朝上或者朝下的偏移。
3. 弱视:因为眼球的斜视导致了不正常的视觉刺激,眼睛就会失去对该类视觉刺激的敏感性,最终导致患者的一只眼睛出现视觉衰退现象,即弱视。
四、斜视的诊断与检查1. 目视检查:通过目视检查可以初步判断患者是否患有斜视。
2. 散瞳检查:散瞳后可以清晰的看到眼球的斜视程度。
3. 覆盖试验:通过对患者双眼进行交替覆盖,观察患者的反应,来判断是否患有斜视。
4. 视觉诊断:通过视觉检查可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弱视等。
五、斜视的治疗方法1. 保守治疗:对于轻度斜视和弱视, 可以选择保守治疗,包括眼罩、眼睛遮挡等方法。
2. 手术治疗:对于先天性斜视、严重的后天性斜视等,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的方式包括外斜视手术、内斜视手术、上斜视手术和下斜视手术等。
六、斜视的预防1. 一个月龄内的孩子就需要做全面的眼科检查,以发现斜视并及时纠正。
【诊断】1.病史:注意发病年龄,有无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等内分泌疾患史及眼外伤史,注意发病前后有无高热、抽搐、头痛、呕吐等症状,发病后有无复视、歪头视物及眩晕等表现,注意了解有无重症肌无力、眼眶肿瘤、颅内肿瘤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了解治疗经过及疾病进展情况。
2.检查:(1) 眼部一般情况:睑裂大小,有无睑下垂,瞳孔是否对称及对光反应是否正常,详细了解眼底情况。
(2) 斜视角测量:注意右、左眼分别注视时的斜视度是否相等。
(3) 眼球运动检查:分别检查双眼运动及单眼运动六个诊断眼位,确定每条肌肉功能有无异常。
(4) 红玻璃试验:注意记录复视特点,向哪一方向复象分离最大以及周边像属何眼,依据上述检查初步确定病变肌肉。
(5) 头位检查:注意有无代偿头位,但需与先天性胸锁乳突肌纤维化所致的肌性斜颈相鉴别。
(6) 歪头试验(Bielschowsky test)在垂直肌麻痹时,•可据此试验判定是直肌抑或斜肌的病变。
(7) 同视机检查:除检查双眼视功能外,还应做左、右眼分别注视时,向上、向前、向下注视及6个诊断眼位注视时的斜视角(简称九方位检查)。
(8) 有条件还应作lancaster氏率或Hess屏检查。
(9) 全身检查,尤其要注意有无眶内或颅内病变,必要时需请耳鼻喉科,神经科,内分泌科等会诊,查明病因。
【治疗】1.病因治疗:对因眶内或颅内病变以及血管性疾患,糖尿病、内分泌疾患等所致的麻痹性斜视,首先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2.非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后天性麻痹性斜视,包括药物、针灸、物理疗法等治疗,复视严重者可采用单眼遮盖,轻微麻痹者,可配戴压贴三棱镜以矫正复视。
3.手术治疗:主要用于先天性麻痹性斜视,陈旧性眼外肌麻痹及天津眼科医院新近发生的眼外肌麻痹,经非手术治疗无效,病情稳定6个月后可考虑手术治疗。
(1) 手术原则:1) 加强麻痹肌;2) 减弱对抗肌;3) 减弱配偶肌;4) 加强间接对抗肌;以上方法根据病人情况选择应用。
斜视矫正手术前后:一位患者的亲身经历斜视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其主要症状为眼睛不同步运动,导致一个眼睛看向目标时,另一个眼睛朝向其他方向。
这种情况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困扰,影响其正常生活和工作。
我就是一位斜视患者,经过多年的治疗,最终选择了斜视矫正手术。
在手术前后,我有着深刻的亲身经历,愿意与大家分享。
一、疾病的困扰我在很小的时候就发现自己的眼睛有问题,左眼总是向外斜着,而右眼则正常。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我成年。
在我小时候,家人和老师都没有太在意,只是认为我是“眼睛长大了会好”。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斜视症状越来越明显,导致我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了很多麻烦。
最明显的就是我无法与人进行直接的目光交流。
在面试、会议、谈判等场合,我总是会感到很紧张,因为无法直视对方的眼睛,显得缺乏自信和诚意。
此外,斜视还导致我在阅读和写作时容易出现疲劳和头痛的症状,给学习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负担。
在生活中,我也会遇到很多不方便,比如无法准确判断距离和深度,经常碰到东西,感到十分尴尬。
二、治疗的过程在发现自己患有斜视症状后,我开始积极寻求治疗的方法。
经过多次医院检查和咨询,我选择了中医针灸和康复训练的方法。
这种方法需要长期坚持,每周进行多次针灸和康复训练,配合一些中药口服和外敷的方法。
在坚持了一年左右的时间后,我的症状有所改善,左眼的斜视程度减轻了,但是仍然无法完全矫正。
此外,针灸和康复训练需要很大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对于工作和生活的影响也比较大,我也开始考虑其他的治疗方法。
在咨询了多家医院和医生后,我最终决定接受斜视矫正手术。
手术前,医生需要对我的眼部进行详细检查和评估,确定手术的方式和方案。
手术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调节肌肉的长度和张力,另一种是调节眼球的位置和角度。
经过仔细考虑和讨论,我和医生决定采用第一种方式进行手术。
手术当天,我被送进手术室,医生对我的眼睛进行局部麻醉和消毒。
然后,医生通过小切口进入我的眼球,调节并缩短左眼的肌肉,使其能够与右眼同步运动。
斜视的检查诊断知觉方面运动方面眼位分离状态通过定性与定量的检查对斜视作出正确诊断和处理操作步骤(一)病史询问1.发病过程是先天还是后天发病突然还是逐渐发生是否复视、斜颈,斜度是否稳定,患病后做过何种治疗个人史发病前后有否其它疾病,早期发病者包括生产过程也要仔细询问。
家族史斜视是否有家族倾向应做详尽调查。
视力检查双眼视力正常或一致是建立双眼视觉重要条件之一(二)眼位检查1.映光法(Hirhberg)根据角膜反光位置判断眼位分离的状况瞳孔缘15º,角膜缘45º,角膜缘与瞳孔缘之间30º。
2.遮闭法(1)交替遮盖法检查目的:发现2º以上某种类型的斜视倾向。
检查方法:先用遮挡板遮闭一眼,另眼注视,很恨将档板移向另眼,观察遮挡眼的运动情况。
(2)单眼遮盖与不遮盖法检查目的:判断隐斜还是显斜。
第一斜视角和第二斜视角是否一致。
何眼为注视眼。
检查方法:用遮挡板遮盖一眼,令一眼注视目标,遮挡不少于5秒后将遮挡板撤离该眼,并观察该眼的注视运动情况,同方法再遮挡另眼,观察注视运动情况。
结果判断:档板撤离遮盖眼后,此眼从其它方向很快返回正位说明患者有隐斜档板撤离遮盖眼后,此眼暴露出斜视并停留此位,说明位显斜档板撤离遮盖眼后二眼暴露出相同斜视度,说明第一、二斜角相等档板撤离遮盖眼后,一眼暴露斜度大,另眼斜度小,说明第一、二斜角不等档板撤离遮盖眼后,该眼虽为斜视眼,但立刻转到注视位,而另眼原注视目标不能维持而滑向斜视位,说明原遮盖眼为注视眼档板撤离遮盖眼后该眼停留在斜视位,另眼仍在注视,说明遮盖眼为斜视眼,另眼为注视眼隐斜计或马氏杆(Maddox)检查检查目的:为自觉的斜视度的定量检查检查方法:(1)须在无杂光的暗室进行(2)头部固定,平视正前方。
(3)一眼注视灯光,另眼注视隐斜计或马氏杆的光线条,根据光线条与灯光位置关系放置三棱镜。
结果判断:马氏杆的光线条与灯光目标合在一起时说明无斜视存在马氏杆光线条在灯光目标同侧位置时说明有内隐斜或内斜可用底外三棱镜置马氏杆前,逐渐加至光线条与灯光合在一起,此三棱镜为所测内隐斜或内斜度。
斜视三法则
【实用版】
目录
1.斜视的定义和原因
2.斜视的三个法则:恒等法则、单眼法则和双眼法则
3.斜视的治疗和预防方法
正文
斜视是指眼睛无法同时注视一个物体,其中一只眼睛的视线偏向外侧,导致双眼无法同时聚焦。
斜视不仅影响外观,还可能导致弱视和双眼视觉障碍。
因此,了解斜视的原因和治疗方法非常重要。
斜视的三个法则——恒等法则、单眼法则和双眼法则,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和治疗斜视的基本原则。
首先,恒等法则是指在斜视的情况下,双眼的视线始终保持一致。
也就是说,无论眼睛如何偏斜,双眼的视线方向是恒定的。
这个法则可以通过一些眼科检查来证实,如角膜反射检查和眼底照相等。
其次,单眼法则是指在斜视的情况下,只有一只眼睛的视线发生偏斜,而另一只眼睛的视线是正常的。
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患有单眼弱视的患者身上。
由于弱视眼无法提供清晰的影像,大脑会抑制它的视线,导致斜视的发生。
最后,双眼法则是指在斜视的情况下,双眼的视线都发生偏斜。
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患有双眼弱视的患者身上。
由于双眼都无法提供清晰的影像,大脑会试图通过斜视来补偿。
了解斜视的三个法则后,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方法来预防和治疗斜视。
对于轻度斜视,可以尝试戴眼镜或进行视觉训练来纠正。
对于严重斜视,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来矫正。
总的来说,斜视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但它可以通过早期发现和治疗来有效治疗。
斜视弱视治疗中应注意的相关问题近年来,随着中华医药会眼科学分部及斜视与小儿眼科研组的不懈努力,斜视、弱视的诊治技术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愈来愈多的医院开设了斜视、弱视专业诊所,并且将其纳入到幼儿园和学校的筛查体系中,为中国斜视、弱视的防治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在中国不同地区和医院内部,斜视和弱视的诊治技术水平存有显著差异。
对于斜视和弱视治疗中的一些普遍难题,如手术目的、手术时机选择、诊疗规范等,仍然存有模糊的认识。
治疗中应注意的相关问题:①在诊治斜视时,应该依据患者的情况,科学合理选定手术时间,以便尽早实施矫正术,以恢复或重建患者的双眼视力。
对于符合手术条件的儿童,应尽早进行弱视矫正,以取得更好地融合功能和双眼单视效果。
为了取得良好的斜视技术疗效和双眼单视能力,患者需要满足以下要求:(1)双眼视觉相同或近似;(2)具有正常人的眼球运动能力;(3)视网膜相对良好。
因此,针对伴有弱视且双眼视力不等的斜视患者,应先接受弱视诊治,以确保术后双眼视力相同或近似,再选择开展斜视矫正,以免出现术后遮盖等弱视诊治而干扰斜视治疗手术结果的情况。
近年来,学者们认为,长时间的斜视性弱视治疗可能会造成患儿眼位偏斜加重,进而危害术后视觉功能的顺利形成和恢复,因此,在弱视彻底矫治以前,采取斜视矫正术,并在术后持续开展弱视医治,其属于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尽管多数学者认为应该尽快采取措施来提高弱视眼的视力,以便形成健康的双目视野,但是,如果不及时采取手术矫治斜视,即使弱视眼的视力得到提高,也会造成弱视和双眼眼睛功能不均,进而危害眼位稳定,也无法建立完善的双目视野。
而单纯经过手术矫正眼位,有的家长认为孩子“看起来”已经恢复正常,因而忽视了弱视的防治,这种情况也非常危险。
因此,眼科医生应该加强对斜弱视的综合治疗进行宣传,以提高患者的视力,维持稳定的眼位,减少斜弱视的复发。
②弱视诊疗的要点在于及早发现和医治,尤其是对于大龄弱视者,更应该加以重视。
斜视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怎么治疗眼睛是人类最重要的感官之一,它对我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我们的眼睛也容易受到各种问题的困扰,视觉障碍是现代人面临的常见问题之一。
斜视是一种常见的视觉障碍,其特点是一只眼睛的视力比另一只差得多,而且不易被纠正。
斜视不仅会影响一个人的正常生活和学习,还会对其社交生活、职业发展等方面造成影响。
由于斜视的发生原因复杂,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本文将具体介绍斜视的形成原因和治疗方法,帮助广大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斜视的治疗方案,提高斜视的治疗效果和优化患者的生活质量。
1什么是斜视斜视是一种常见的眼部运动协调性障碍,也称为小角度异向性斜视或微小度斜视。
与正常双眼在同一方向注视不同,斜视者通常有一个眼睛凝视物体,而另一个眼睛则稍微偏离目标。
斜视会导致双眼图像出现不平行,无法正常叠合,从而形成重影或模糊的视觉,这样会影响人们的立体视觉感知和深度感知,严重时还可能导致头痛、眩晕等不适症状。
斜视的诊断主要通过儿童定向检查来判断,而对于成人斜弱视,医生可以通过眼部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方法来确定。
2斜视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斜视的具体原因有很多种,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脑部控制眼肌运动和协调的神经与肌肉之间的突触连接受到干扰,导致眼球不能同时移动,从而引发斜视。
其次可能是屈光不正,比如近视或远视过度,使得眼球过度近或过度远,进而导致双眼视觉发育不平衡。
还有可能是先天性或外伤性的原因,如新生儿时期,因为双眼协调能力尚未完全发育,当其中一只眼睛出现异样的情况时,需要足够早的发现和治疗才能避免造成斜视。
另外,意外的外伤和疾病也可能导致眼部损伤,从而诱发斜视。
当然,斜视也与环境因素相关。
很多孩子可能过度依赖电视、电脑等视觉媒介,这些媒介通常造成视觉疲劳、光线反射等众多问题,最后导致了视觉障碍。
总的来说,斜视的原因非常复杂,既可能是先天性的也可能是后天性的,经常出现在儿童期和少年期。
如果父母和教育者可以加强儿童眼健康的注意事项,可以尽可能地降低发生此病的风险。
斜视诊治指南斜视是导致儿童视觉发育障碍的常见眼病。
斜视除了影响美观外,还会导致弱视及双眼单视功能不同程度的丧失。
早期治疗斜视可以在矫正眼位、恢复外观的基础上,促进视力发育和双眼视觉功能的建立。
为规范斜视的诊断治疗,制定本指南。
一、斜视的基本检查(一)询问病史询问斜视发生(发现)的时间及症状,询问母亲妊娠史、是否早产、难产、出生时缺氧史及出生体重。
是否存在相关诱因,如发热、外伤等疾病。
询问斜视为恒定性或间歇性,同时观察患儿是否有代偿头位、斜视出现在视近还是视远或远近均有、是单眼恒定性斜视或双眼交替性斜视。
询问既往治疗情况,是否做过弱视治疗,或集合训练等双眼视功能训练,是否配戴过眼镜,是否做过斜视矫正手术。
询问是否有斜视家族史,是否有甲状腺疾病、糖尿病、高度近视等病史。
(二)视力与屈光检查1.视力检查(1)分别查裸眼及矫正的远近视力。
远视力检查常用E 字视力表,对年幼儿童也可应用儿童图形视力表。
近视力检查多采用Jaeger近视力表和标准近视力表。
(2)对于眼球震颤患儿,检查时保持双眼同时睁开,雾视一眼(在该眼前多加+5.00Ds球镜)以检测对侧眼视力,用此方法可检测出接近实际生活的视力。
另外,要查双眼视力,对伴有代偿头位的患儿应检查有头位偏斜时的视力。
2.屈光检查适当的睫状肌麻痹对于儿童进行准确的屈光检查是必须的。
常用的睫状肌麻痹剂有1%的阿托品眼膏或凝胶和1%环戊通滴眼液。
对于部分病例(例如屈光状态为远视和内斜视患儿),建议滴用1%硫酸阿托品眼膏或凝胶来获得最大的睫状肌麻痹效果。
对于年龄大于12岁且不伴有与调节相关的内斜视或调节功能异常的儿童,可应用复方托吡卡胺散瞳后进行屈光检查。
3.常规外眼、眼前节及眼底检查。
二、斜视的专科检查专科检查包括眼球运动功能检查和双眼视觉功能检查两部分。
(一)眼球运动功能检查1.眼位检查测量近距离斜视度的关键是需使用适当的调节性注视视标,如果不使用调节性注视视标,所测量的斜视度就不可能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