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工程常用设计参数
- 格式:doc
- 大小:81.00 KB
- 文档页数:4
暖通专业给建筑专业提资常用数据1. 设计温度设计温度是指在设计建筑物的暖通系统时所考虑的最低室内温度。
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设计温度也会有所不同。
一般可以参考以下标准:•冬季设计室内温度:一般取为18-20摄氏度,但特殊用途建筑物如医院、实验室等可能会有不同的要求。
•夏季设计室内温度:一般取为26-28摄氏度,但需要注意的是,热带地区的设计室内温度可能更高。
2. 设计室内湿度设计室内湿度是指在设计建筑物的暖通系统时所考虑的最低室内相对湿度。
湿度对人们的舒适感和健康有一定影响,因此在设计中需要予以考虑。
一般室内设计湿度为40-60%之间,具体取值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 供暖方式及热负荷计算设计暖通系统时,需要根据建筑物的供暖方式来计算热负荷,以确保系统能够提供足够的热量。
常见的供暖方式包括:•中央供暖:采用热水或蒸汽通过管道供热。
•分户供暖:每个房间或每个单元都有独立的供暖设备,如电暖器、空调等。
热负荷计算需要考虑建筑物的外墙面积、窗户面积、建筑材料的导热系数等因素,以确定所需的供热能力。
4. 通风量计算通风量是指通过通风设备进入或排出建筑物内空气的体积。
在设计暖通系统时,通风量的计算十分重要,以保证室内空气的新鲜度和舒适度。
通风量的计算涉及建筑物的使用人数、每位人员的新风需求量、通风设备的效率等因素。
5. 空调系统的选型空调系统的选型是指根据建筑物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空调设备。
选型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制冷量:根据建筑物的热负荷计算结果,确定所需的制冷量。
•制热量:根据建筑物的供暖需求,确定所需的制热量。
•能效比:选择具有较高能效比的空调设备,以节约能源。
•噪音控制:选择噪音较低的空调设备,以保证室内的安静环境。
6. 管道和风管设计管道和风管设计是指根据建筑物的布局和需求,设计合理的管道和风管系统以供暖、通风和空调使用。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因素:•管道和风管的材料选择:根据需要输送的介质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材料,如钢管、铜管、塑料管等。
采暖热负荷指标范围
采暖热负荷指标是设计和计算供暖系统时的重要参数,它指的是在规定的设计条件下,为保持室内温度达到舒适标准,单位建筑面积所需的热量。
在北方地区,民用建筑采暖热负荷指标一般按照室内外温差、建筑物保温性能、气候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
1.对于全天连续供暖的住宅建筑,一般可取50W/平方米作为基础热
指标。
2.考虑到间歇供暖、户间传热以及其他修正因素后,实际应用时可
能需要乘以1.2的间歇供暖修正系数和1.8的户间传热修正系数等,这样得到的结果可能接近100W/平方米左右。
3.在特定室外计算温度条件下(例如室外-9°C,室内18°C),可
能会有更高的热负荷需求。
4.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和节能建筑的要求,实际的采暖热负荷
指标可能会有所不同,比如在北京,针对节能建筑,在特定条件下(室外平均-1.6°C,室内保证16°C)的规定平米指标可以低至约20.6瓦/平方米(相当于每平方米20.6W)。
因此,采暖热负荷指标范围通常介于基本的50W/平方米到考虑多种修正因素后的100W/平方米或以上,具体数值需根据建筑设计、地域气候特征以及节能要求等多种因素来精确计算。
供暖面积热指标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住宅供暖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为了确保住宅供暖系统的正常运行和能源的可持续利用,供暖面积热指标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技术标准。
本文将围绕供暖面积热指标展开探讨,旨在介绍其定义、计算方法和重要性。
一、定义供暖面积热指标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单位面积所需的供暖热量。
它是评价供暖系统能效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般以W/平方米(W/m²)为单位进行表述。
供暖面积热指标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居民生活的舒适度和供暖系统的能耗情况。
二、计算方法供暖面积热指标的计算方法通常如下:1. 确定供暖季节的起止日期。
根据当地气象数据,确定供暖季开始和结束时间。
2. 收集相关数据。
包括建筑面积、室内设计温度、节能保温措施、当地气象数据等。
3. 计算供暖期间平均室内温度。
根据当地气象数据和室内设计温度,计算供暖期间的平均室内温度。
4. 计算供暖季节的总供暖热量。
根据建筑面积和平均室内温度,计算供暖季节的总供暖热量。
5. 计算供暖面积热指标。
将总供暖热量除以建筑面积,得到供暖面积热指标。
三、重要性供暖面积热指标在住宅供暖系统设计和运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障居民舒适度。
供暖面积热指标可以帮助设计师确定合理的供暖热量,确保室内温度在舒适范围内,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2. 提高供暖系统能效。
通过合理计算供暖面积热指标,可以避免过度供暖或供暖不足的情况发生,减少能源的浪费,提高供暖系统的能效。
3. 降低能源消耗。
供暖面积热指标可以帮助设计师选择适当的保温材料和方式,减少能源的消耗,降低居民的供暖费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应用案例以下是一个供暖面积热指标的应用案例,以便更好地理解其在实际中的作用。
假设某小区的建筑面积为10000平方米,供暖期间为120天,室内设计温度为20摄氏度,当地供暖季开始日期为11月1日,结束日期为次年2月28日。
根据当地气象数据,供暖季间平均室内温度为18摄氏度。
课程设计说明书1.设计题目B、某小学学校教学楼采暖系统设计2.原始资料1、建筑物修建地点:银川市。
2、建筑物朝向:南。
3、土建资料:建筑物的平、立面图。
4、其他资料:热源:独立的锅炉房;资用压头:10000Pa;设计供回水温度:95℃/70℃;建筑物周围环境:市内、无遮挡;3.设计内容和要求1、设计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计算供暖设计热负荷(2)布置管道和散热设备、选择计算散热设备(3)管道的水力计算及附属设备的选择2、说明书要阐述设计方案主要依据和基本计算公式。
说明书的文字要简练,字迹要工整。
说明书中要有以下几张表格和附图:(1)房间围护结构耗热量计算表(2)散热器计算表(3)管路水力计算表、局部阻力系数统计表(4)管路水力计算简图3、绘制的图纸图面要清洁,图中各项内容符合制图要求,要有文字说明,要有以下图纸:(1)采暖系统平面图(2)采暖系统图本设计涉及到的规范有:(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规范》GB 50019-2003;(2)《采暖与卫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42-2002;(3)《暖通空调制图标准》GB/T 5014-2001;(4)《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95(5)《集气罐制作与安装》T903;(6)《散热器系统安装》K402-1~2;(7)《方形伸缩器》N106。
目录1 原始资料................................................................................................... - 1 - 1.1自然条件.. (1)1.1.1气象条件(银川市): (1)1.1.2设计热媒: (1)1.2土建资料 (1)1.2.1建筑平面图(已知) (1)1.2.2屋顶构造图: (1)1.3墙体构造 (2)2 热负荷的计算............................................................................................- 2 - 2.1围护结构耗热量.. (3)2.1.1围护结构的热系数的校核计算 (4)2.1.2室内温度设计=18℃ (5)2.1.3室外温度的确定 (5)2.2围护结构的附加耗热量 (5)2.2.1朝向修正耗热量: (5)2.2.2风力附加耗热量: (5)2.3门窗缝隙渗入冷空气的耗热量 (6)2.4冷风侵入耗热量 (7)2.5建筑物采暖热指标的计算 (7)2.6热负荷计算 (8)3 采暖热媒和采暖系统的选择 ...................................................................- 9 -3.1采暖热媒的选择 (9)3.2采暖系统的确定 (10)4.散热器的选择与计算.............................................................................. - 10 - 4.1散热器的计算. (10)4.1.1散热面积的计算 (10)4.1.2散热器内热媒平均温度 (11)4.1.3散热器传热系数 (11)4.1.4散热器片数的确定 (11)4.2散热器的计算实例 (11)5 水力计算................................................................................................. - 12 - 5.1水力计算的基本原理. (12)5.2水力计算的方法 (13)5.3水力计算 (13)6 辅助设备的选择与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业厂房采暖热指标工业厂房采暖热指标是指对工业厂房进行采暖时关于热能的一些重要指标。
这些指标通常用于评估工业厂房采暖系统的效能和效果,以及为厂房采暖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依据。
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些与工业厂房采暖热指标相关的内容。
首先,工业厂房采暖热指标可以从能源效率的角度来考虑。
工业厂房通常有较高的热能需求,因此如何提高采暖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成为一个关键问题。
常见的能源效率指标包括热能供热效率、热能回收利用率等。
热能供热效率是指将供应给工业厂房的热能转化为实际用于采暖的热能的比例。
提高热能供热效率可以减少能源的浪费和二氧化碳的排放。
热能回收利用率是指在热能供应过程中回收利用废热的比例。
通过回收利用废热,可以进一步提高热能的利用效率。
其次,工业厂房采暖热指标还可以从室内舒适度的角度来考虑。
工业厂房通常有特殊的工作环境和工艺需求,因此采暖系统不仅需要满足室内空气温度的要求,还需要考虑室内空气湿度、空气流通性等因素的影响。
室内空气温度是影响室内舒适度的关键因素之一、工业厂房通常有较大的空间和散热面积,因此需要一定的供热能力来满足室内空气温度的要求。
另外,室内空气湿度也是影响舒适度的重要因素。
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人体健康和工艺流程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需要合理控制室内湿度。
此外,工业厂房采暖热指标还可以从环保性能的角度来考虑。
工业厂房通常有较高的能源消耗和排放量,因此采暖系统的环保性能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常见的环保性能指标包括二氧化碳排放量、氮氧化物排放量等。
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应对气候变化和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任务之一、由于工业厂房的特殊工艺需求,其热能需求较高,因此减少供热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对于实现工业厂房的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
同样,减少氮氧化物排放量也是保护环境的重要任务之一综上所述,工业厂房采暖热指标涉及能源效率、室内舒适度和环保性能等多个方面。
通过优化采暖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减少环境污染,推动工业厂房的可持续发展。
暖通专业常用计算内容计算方法电算表汇总和使用采暖计算1、冬季采暖房间耗热量计算根据采暖房间性质(建筑高度、应采用的冷风渗透计算方法),采用计算共享库3.1中对应表格,计算房间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和房间耗热量。
冬季采暖房间耗热量计算表内容和适应范围表1:K值计算表2:按单位面积换气量计算的房间热负荷(简称“换气法”)适用于人员长期停留、一般层高且采用自然通风、约20层及其以下建筑的房间,或更高层建筑的较高层房间和处于下层但考虑房间面积和朝向等因素冷风渗透量渗透法不会大于换气法的房间。
例如住宅户内房间、单宿、办公室等。
表3:多层建筑采用缝隙法计算的房间热负荷(简称:“多层缝隙法”)冷风渗透量采用门窗缝隙渗透量法,但忽略热压影响、只考虑风压。
适用于18m及其以下建筑,人员不长期停留(包括值班采暖)的房间和大空间。
表4:高层建筑采用缝隙法计算的房间热负荷(简称:“高层缝隙法”)适用的建筑物:超过18m;房间特征:同表3表5:采用缝隙法和换气法比较计算房间热负荷(简称:“高层比较法”)需满足换气卫生要求且超过20层的高层建筑的最底若干层中,有可能冷风渗透量渗透法大于换气法(例如住宅朝向较差的厨房卫生间),需比较后采用较大值的采暖房间。
2、采暖系统水力计算(专题)3、室外供热管网水力计算(专题)采暖循环泵等设备选择计算1.循环泵总流量按下式计算:Gn=0.86k1•Qr/(tg-th)式中Gn——采暖循环泵总流量(m3/h);Qr——总供热量(KW);k1——热网损失附加系数,k1=1.05~1.1;tg 、th——供回水温度(℃)。
循环泵扬程按下式计算:Hn =1.1(H1+H2+H3+H4)式中Hn——采暖循环泵扬程(m);H1——热水锅炉或换热器的水流压力降(m),由锅炉或换热器制造厂提供(估算时5.6MW以下的强制循环热水锅炉可取H1=8~15m,换热器可取3~8m);H2——锅炉房或热交换间内循环水管道系统的阻力(m),用计算共享库5.1进行计算(估算时根据系统大小可取H2=5~10 m);H3——锅炉房或热交换间至最不利用户供回水管的阻力(m)(4.3的计算结果);H4——最不利用户内部系统的阻力(m)(4.2的计算结果)。
城市供热规范供热管网和热力站的设计要求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城市供热系统的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
供热管网和热力站作为城市供热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其设计要求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城市供热规范对供热管网和热力站的设计要求,以确保供热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
1. 供热管网的设计要求1.1 管网布局:供热管网应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进行布局,合理规划主干干线、支线和终端用户之间的连接方式。
主干干线应尽量少穿越重要建筑物和交通干线,以减少对城市运行的影响。
1.2 管径设计:供热管网的管径应根据供热负荷和输配距离进行合理选择。
一般来说,较长的输配距离和大的供热负荷需要较大的管径,以保证供热能力和补偿压力损失。
1.3 管材选择:供热管网的管材应具有良好的耐压、耐腐蚀和导热性能。
常用的管材包括钢管、玻璃钢管和预隔热管等。
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经济性,选择合适的管材以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运行效果。
1.4 管道绝热:为了减少散热和能量损失,供热管道应进行绝热处理。
常用的绝热材料包括聚氨酯泡沫、硅酸铝和硅酸钙等。
绝热层材料应具有良好的绝热性能和耐久性,以保证供热管网的热损失率在规范范围内。
2. 热力站的设计要求2.1 布置和功能划分:热力站应根据城市布局和热源位置合理布置,便于供热管网的连接和管线的维护。
热力站应具备供热、检修和控制等功能,并设有相应的加热设备、泵站和阀门等。
2.2 热源选择:热力站的热源可以采用锅炉、燃气轮机、余热发电机组等不同形式。
根据热负荷和环保要求,选择合适的热源设备,以保证供热系统的可靠性和高效性。
2.3 热力站的安装与运行:热力站的设备安装应符合相关标准和施工规范,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热力站应设有相应的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热源和管网的运行状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维护。
2.4 热力站的自动控制:热力站应配备先进的自动控制系统,实现对供热水温和压力等参数的精确调节和控制。
自动控制系统应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提高供热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采暖建筑热负荷指标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采暖建筑热负荷指标是指用于评估建筑物在采暖季节内所需要的供热能量的衡量标准。
对于合理设计和选择供热设备、节能减排以及维护舒适室内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现代社会对能源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日益重视,研究和应用采暖建筑热负荷指标已成为建筑工程领域的关键课题。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五个部分对采暖建筑热负荷指标进行详细探讨。
首先,在引言部分我们将介绍本文的整体架构以及目的。
接着,在第二部分中,我们将定义和解释采暖建筑热负荷指标的概念,并探讨其在热负荷评估中的作用以及不同指标之间的比较与选择方法。
第三部分将介绍采暖建筑热负荷指标的分类及其计算方法,包括静态热负荷和动态热负荷指标以及建筑物总体热传导系数(U值)的计算方法。
在第四部分,我们将通过解释说明不同场景下的应用实例,包括居住建筑、商业建筑和工业建筑,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采暖建筑热负荷指标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采暖建筑热负荷指标的重要性,并提出未来发展方向以及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在于对采暖建筑热负荷指标进行全面介绍和解释,并探讨其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
通过对该指标相关概念、分类和计算方法进行详细阐述,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解析,旨在增进读者对于采暖建筑热负荷指标的理论与实践应用方面的理解。
同时,本文也将突出该指标在能源效率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要性,并提出未来研究需要关注和改进之处,以促进行业发展和实践应用2. 采暖建筑热负荷指标的定义与意义2.1 热负荷的概念采暖建筑热负荷指标是用来衡量建筑物在采暖季节内所需供热能量的指标。
它通常以单位面积的热流量(W/m²)或以总体供热能力(kW)表示。
这个指标反映了建筑物在寒冷季节内对外界环境产生散热的程度,可以帮助确定适当的供暖设备和系统,并为能源消耗评估提供基准。
2.2 采暖建筑热负荷指标的作用采暖建筑热负荷指标在建筑设计、能源规划和节能改造中起着重要作用。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强制性条文第三章室内空气设计参数一.3.0.6 1 公共建筑主要房间每人所需最小新风量应符合表3.0.6-1规定。
3【条文说明】表3.0.6设计最小新风量。
部分强制性条文。
表3.0.6-1~表3.0.6-4最小新风量指标综合考虑了人员污染和建筑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表3.0.6-1中未做出规定的其他公共建筑人员所需最小新风量,可按照国家现行卫生标准中的容许浓度进行计算确定,并应满足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要求。
2由于居住建筑和医院建筑的建筑污染部分比重一般要高于人员污染部分,按照现有人员新风量指标所确定的新风量没有体现建筑污染部分的差异,从而不能保证始终完全满足室内卫生要求;因此,综合考虑这两类建筑中的建筑污染与人员污染的影响,以换气次数的形式给出所需最小新风量。
其中,居住建筑的换气次数参照ASHRAE Standard62.1确定,医院建筑的换气次数参照《日本医院设计和管理指南》HEAS-02确定。
医院中洁净手术部相关规定参照《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
第五章供暖二.5.2.1集中供暖系统的施工图设计,必须对每个房间进行热负荷计算。
【条文说明】集中供暖的建筑,供暖热负荷的正确计算对供暖设备选择、管道计算以及节能运行都起到关键作用,特设置此条,且与现行《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保持一致.在实际工程中,供暖系统有时是按照“分区域”来设置的,在一个供暖区域中可能存在多个房间,如果按照区域来计算,对于每个房间的热负荷仍然没有明确的数据.为了防止设计人员对“区域”的误解,这里强调的是对每一个房间进行计算而不是按照供暖区域来计算。
三.5.3.5管道有冻结危险的场所,散热器的供暖立管或支管应单独设置。
【条文说明】对于管道有冻结危险的场所,不应将其散热器同邻室连接,立管或支管应独立设置,以防散热器冻裂后影响邻室的供暖效果。
青岛建筑物采暖热负荷指标-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青岛,位于中国东海沿岸,是一座具有丰富历史和优美风景的城市。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发展,青岛的建筑物数量迅速增加,对能源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而建筑物采暖热负荷指标作为评估建筑物能源效率的重要参考指标,在青岛的建筑行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建筑物采暖热负荷指标是指建筑物在供暖季节中所需的热量,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能耗水平和采暖系统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准确计算建筑物采暖热负荷,可以为建筑物供暖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提供科学依据,合理配置采暖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青岛的建筑物采暖热负荷与其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等因素密切相关。
准确评估这些因素对建筑物采暖热负荷的影响,对制定合理的采暖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随着低能耗建筑的发展,建筑物采暖热负荷指标也成为评价建筑节能性能的重要参数。
本文将详细介绍青岛建筑物采暖热负荷指标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影响因素,并探讨其在青岛建筑行业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通过对青岛建筑物采暖热负荷指标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提高建筑物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总之,青岛作为一座快速发展的城市,建筑物采暖热负荷指标的研究对于提高建筑能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青岛建筑物采暖热负荷指标的探讨,为青岛的建筑行业提供科学依据,并为未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如下所示:2. 正文2.1 青岛建筑物采暖热负荷概述2.2 青岛建筑物采暖热负荷计算方法2.3 青岛建筑物采暖热负荷影响因素本文的正文部分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分别介绍了青岛建筑物采暖热负荷的概述、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
在2.1部分,我们将概述青岛建筑物采暖热负荷的概念和意义。
首先介绍建筑热负荷的定义,然后说明青岛建筑物采暖热负荷和其他地区的差异。
接着,我们将探讨青岛建筑物采暖热负荷的主要特点和分类。
在2.2部分,我们将详细介绍青岛建筑物采暖热负荷的计算方法。
单位采暖工程方案设计规范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舒适的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寒冷的冬季,单位采暖工程方案设计规范成为关键的工程技术问题。
采暖工程方案设计规范是指为了满足人们对舒适的室内温度和空气质量的需求,科学合理地选择和配置采暖设备和系统,以保证室内温度的舒适度,并且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确保建筑物内部环境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二、单位采暖工程方案设计规范的基本原则1. 节能原则:在选择采暖设备和系统时,应尽可能选择节能型的设备和系统,同时合理配置和布局,减少能源消耗。
2. 安全性原则:在设计采暖系统时,应考虑建筑物结构的安全性,合理布局和配置设备,确保建筑物内部环境的安全性。
3. 舒适度原则: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和环境特点,科学合理地选择和配置采暖设备和系统,以满足人们对舒适的室内温度和空气质量的需求。
4. 环保原则:在选择采暖设备和系统时,应尽可能选择环保型的设备和系统,减少环境污染。
5. 经济性原则:在设计采暖系统时,应尽可能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提高采暖系统的经济性。
三、单位采暖工程方案设计规范的内容1. 采暖设计的基本要求(1)室内温度要求:根据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和环境特点,确定室内温度的设计要求。
(2)空气品质要求:根据卫生标准,确定室内空气品质的设计要求。
(3)采暖设备和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根据采暖设备和系统的使用要求和环境特点,确定采暖设备和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设计要求。
2. 采暖设备和系统的选择和配置(1)采暖设备的选择:根据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和环境特点,选择适合的采暖设备。
(2)采暖设备的配置:根据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和环境特点,合理配置采暖设备,确保室内温度的舒适度。
3. 采暖管道和阀门的布局和配置(1)采暖管道的布局:根据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和环境特点,合理布局采暖管道,确保采暖系统的稳定与安全。
(2)阀门的配置:根据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和环境特点,合理配置阀门,确保采暖系统的运行和维护。
1.供热系统方案的确定1.1供热系统方案的确定一项实际的供热工程会有几种可行的供热方案,而且每种供暖方案都有其各自的优缺点,单从经济上考虑,各种方案的初投资和运行费用都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对于不同的运行方案都应该进行全面的技术经济比较。
对于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本文提出以下几种供热方案:方案一:主热源选择3⨯75t/h(蒸汽锅炉配)+2⨯12Mw汽轮发电机,调峰热源选择1台58MW热水锅炉,调峰锅炉建在主热源电厂内,主热源与调峰热源采用并联运行;方案二:方案二与方案一的主热源、调峰热源建设位置以及联合运行方式均相同,不同之处是方案二的调峰热源选择2台29MW热水锅炉;方案三:主热源选择3⨯75t/h(蒸汽锅炉配)+2⨯12Mw汽轮发电机,调峰热源选择1台58MW热水锅炉,调峰锅炉建在主热源电厂外,主热源与调峰热源采用切断运行;方案四:方案四与方案三的主热源、调峰热源建设位置以及联合运行方式均相同,不同之处是方案四的调峰热源选择2台29MW热水锅炉。
·方案一、二的供热管网平面布置图见附图1·方案三、四的供热管网平面布置图见附图21.1.1各方案经济比较中的相同点由于各对比方案的不同点主要集中在热源的配置和运行方式上。
因此,在研究问题时,可以设定一些所有系统所共有的因素,以增强各对比方案间的可比性。
(1)建筑类型均为住宅,室内设计温度均为18℃,连续供暖;(2)用户侧的供回水温差均为25℃;(3)由于供暖热指标的一致性,各方案的供热规模与热源的供热能力均相同。
1.1.2各方案经济比较中的分项对比所谓分项对比,是指对不同供热系统进行详细的分项分析。
本课题中拟进行的分项对比主要包括:(1)相同供热规模不同热源配置形式的投资对比;(2)不同方案热网部分投资的对比;(3)不同方案年运行费用的对比;1.1.3方案经济比较中的综合对比所谓综合对比,是对各种供热系统总投资及运行费用的对比。
其中总投资包括热电厂、调峰锅炉房、外网及热力站。
河南城建学院《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某办公楼采暖设计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课程名称供热工程班级0414092学号*********姓名范东进指导教师卢春焕王靖虞婷婷李丰翠建筑环境与热能工程系目录第一章原始资料及设计依据 (3)第二章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的计算 (4)第一节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 (4)第二节供暖设计热负荷计算 (6)第三章供暖系统散热器的选择 (7)第一节散热器的选择原则 (7)第二节散热器的计算 (7)第三节散热器的布置 (9)第四章系统选择、管路布置及附件 (10)第一节系统选择、管路布置 (10)第五章水力计算 (13)第一节水力计算方法及步骤 (13)第二节水力计算表 (15)附录 (16)热负荷计算表(附表1)各房间散热器所需散热面积及散热器数量(附表2)水平跨越式分户采暖系统管路水力计算表(附表3)分户采暖热水供暖系统立管与水平干管管路水力计算表(附表4)分户采暖热水供暖系统立管与水平干管管路局部阻力系数计算表(附表5)水平跨越式分户采暖系统管路局部阻力系数计算表(附表6)设计总说明图(附图1)首层层采暖平面布置图(附图2)标准层采暖平面布置图(附图3)顶层采暖平面布置图(附图4)采暖系统图(附图5)第一章设计资料及设计依据一、原始资料1、建筑名称:某办公楼2、土建条件:各层平面图,立面图。
二、工程概况该建筑是某办公楼的供暖工程,共三层,层高为3m。
外墙:240mm内面抹灰砖墙,K=2.08W/m℃内墙:240mm砖墙。
外窗:C:金属框单层玻璃,尺寸(宽×高)为2.4 ×1.5m,可开启部分的缝隙总长为13.8m;外门:M:实体单层木质外门,尺寸(宽×高)为0.9×2m;K=4.65W/m℃顶棚:平屋顶 K=1.17W/m℃,D=1.53地面:贴土非保温地面。
K值按划分地带计算。
三、设计内容。
1、供暖系统的设计2、散热器的选择3、室内热水供暖系统的水力计算。
供热工程基本知识供热工程是指通过热源将热能输送到需要热量的场所或设备,以满足人们对热能的需求。
供热工程应用广泛,不仅可以为居民提供温暖的室内环境,还能为工业生产提供所需的热源。
本文将简要介绍供热工程的基本知识。
一、供热系统的组成供热系统由热源、热网和热用户三部分组成。
1. 热源:热源是供热系统的能量提供者,可以是燃气锅炉、燃油锅炉、燃煤锅炉、地热能、太阳能等。
热源的选择应根据供热负荷、成本和环保等方面进行评估。
2. 热网:热网是将热能从热源输送至热用户的管网系统。
热网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供热主管道、室内分支管道、辅助设施(如泵、阀门等)以及保温材料等。
3. 热用户:热用户是指需要供热的建筑物或设备,包括居民住宅、学校、医院、厂房等。
热用户通过供热系统接收热量,使室内温度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
二、供热工艺供热工程的基本工艺包括热源的燃烧过程、热能的输送和热能的利用。
1. 燃烧过程:燃烧是将燃料转化为热能的过程,燃料在燃烧过程中释放出热量,然后通过热交换装置将热量传递给工作介质,如水或蒸汽。
2. 热能的输送:热能输送是指将热量从热源传递到热用户的过程。
常用的热能输送介质有热水和蒸汽,通过管道将热能输送到需要的场所。
3. 热能的利用:热能的利用是指将热量转化为有用的能量,满足人们的热能需求。
常见的热能利用方式包括供暖、热水供应和工业生产等。
三、供热工程的参数在供热工程中,常用的参数包括供热负荷、供热面积和热损失等。
1. 供热负荷:供热负荷是指供热系统需要提供的热量,通常以热量单位(千瓦或兆瓦)表示。
供热负荷的计算需要考虑到建筑物的保温性能、室内温度要求和使用热量等因素。
2. 供热面积:供热面积是指需要供热的建筑物的总面积,供热面积的大小直接影响到供热负荷的计算和热网设计的合理性。
3. 热损失:热损失是指供热过程中热能的损失,通常包括管道散热损失、设备热损失和室内散热损失等。
减小热损失可以提高供热系统的能效和经济性。
供热运行计算方案1. 引言供热系统是指将能源转化为热能,通过管道输送到用户处进行供热的系统。
为了保证供热系统的正常运行,在设计和运行过程中需要进行计算和分析。
本文将介绍供热运行计算方案,包括供热负荷计算、管道输送损失计算和热源系统参数计算等内容。
2. 供热负荷计算供热负荷是指在给定的时间段内,供热系统需要提供的热量。
供热负荷计算是供热系统设计的基础,它需要考虑到室内外温度差、建筑物外墙的热传递、人员、设备等热源的热负荷等多个因素。
在计算供热负荷时,可以采用经验公式或软件进行计算。
常用的供热负荷计算公式有热损失计算公式、温度梯度法、居民区住宅供热负荷计算公式等。
3. 管道输送损失计算管道输送损失是指在供热系统中,热量输送过程中的能量损失。
计算管道输送损失可以帮助设计师选择合适的管道材料、管道尺寸和绝热材料等。
管道输送损失的计算可以采用定性计算和定量计算两种方法。
定性计算是根据管道敷设方式和绝热材料的热阻系数等因素,估算出损失的相对大小。
定量计算则是根据管道的长度、直径、绝热材料的热导率以及流体的温度、流速等参数,通过数学模型计算出具体的损失数值。
4. 热源系统参数计算热源系统参数计算是指根据供热系统的负荷需求和能源供应情况,计算出合理的热源系统参数,包括锅炉容量、供热管道直径、热水泵功率等。
在热源系统参数计算中,需要考虑热源的稳定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锅炉型号和容量,以及管道尺寸和泵的功率等。
5. 结论供热运行计算方案是保证供热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包括供热负荷计算、管道输送损失计算和热源系统参数计算等内容。
通过合理的计算和分析,可以实现供热系统的高效、稳定和安全运行。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建议根据具体的项目需求和技术要求,采用合适的计算方法和工具,并结合工程经验进行综合计算,以得到最优的供热运行计算方案。
参考文献1.张三, 李四. 供热系统设计手册.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2.王五, 赵六. 供热系统分析与设计.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5.3.王七, 张八. 热力学原理与应用.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