吻合器技术改进分析及其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339.58 KB
- 文档页数:3
2024年电动腔镜吻合器市场分析现状引言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动腔镜吻合器作为一种重要的医疗设备,在医疗行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就电动腔镜吻合器市场进行详细分析,总结其现状及未来趋势。
市场概况电动腔镜吻合器市场在过去几年中持续稳定增长。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动腔镜吻合器的需求迅速增加。
无论是在手术中的使用,还是在诊断中的辅助,电动腔镜吻合器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市场驱动因素技术进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动腔镜吻合器的性能和功能得到了显著提升。
创新的设计和先进的材料让电动腔镜吻合器具有更高的精确度和可靠性。
这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和专业人士的关注。
人口老龄化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心血管疾病、癌症等疾病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
这些疾病通常需要通过手术进行治疗或减轻病痛。
电动腔镜吻合器的应用在这些手术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因此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医疗支出增加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电动腔镜吻合器的广泛应用使得医疗机构能够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同时也带来了市场的增长。
市场挑战高昂的研发成本电动腔镜吻合器作为一种高技术产品,研发成本非常高昂。
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用于研究和开发,这对于一些中小型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市场竞争激烈随着市场的发展,电动腔镜吻合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来自全球各地的制造商都在不断推出新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
这对企业而言是一项挑战,需要不断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
医疗法规限制电动腔镜吻合器是一种医疗设备,需要符合各国的医疗法规和标准。
这些法规和标准对于制造商来说是一种限制,需要不断投入资源以确保产品合规性。
市场前景技术创新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动腔镜吻合器市场有望迎来更多的技术创新。
例如,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发展,电动腔镜吻合器可以实现自动化操作和更准确的诊断,提高手术效率和精确度。
新兴市场的增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医疗水平逐渐提高,在电动腔镜吻合器市场中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诊疗体会【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的诊疗体会。
在我将介绍研究背景、目的和方法。
在将详细描述手术操作技术、并发症与处理、术后护理、预防措施和疗效评估。
结论部分将重点讨论术后效果、心得体会和展望。
该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痔疮的方法,具有较好的疗效。
通过本文的分享,希望能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关于该手术的实用信息,促进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关键词】关键词: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诊疗体会、手术操作技术、并发症、术后护理、预防措施、疗效评估、术后效果、心得体会、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方法,通过将痔疮上方的痔结组织切除,再利用吻合器将黏膜吻合,从而达到治疗痔疮的效果。
相比传统治疗方法,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疼痛少等优点,被认为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目前对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处理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争议和不足。
本研究旨在对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的疗效、并发症、术后护理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
1.2 目的痔疮是一种常见的肛门疾病,给患者带来不适和困扰。
为了有效治疗痔疮,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被广泛运用于临床实践中。
本文旨在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的诊疗体会,通过详细介绍手术操作技术、并发症与处理、术后护理、预防措施和疗效评估等内容,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对术后效果、心得体会和展望的分析,旨在总结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的优缺点,为提高痔疮治疗效果探索更有效的方法,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希望本文能为临床医生提供有益的指导,促进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的进一步应用和研究。
感谢您的阅读和关注。
1.3 方法研究中采用了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痔疮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该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及治疗效果。
通过医学文献回顾分析及临床实践总结,选取了符合研究要求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并对手术过程及术后恢复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和观察。
2024年外科吻合器市场发展现状引言外科吻合器是一种医疗设备,用于连接和修复人体组织或器官的断裂或切口。
在外科手术中,吻合器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手术过程,包括胃肠吻合术、心脏手术和血管手术等。
外科吻合器市场是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根据市场研究公司的报告,外科吻合器市场在过去几年中保持了较快的增长。
预计到2025年,全球外科吻合器市场的价值将超过100亿美元。
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人口老龄化、慢性疾病的增加以及医疗技术的不断创新。
市场细分外科吻合器市场可以根据不同的产品类型进行细分,主要包括缝合吻合器、切割吻合器和自动化吻合器。
缝合吻合器是传统的吻合器类型,通过缝合线将组织连接在一起。
切割吻合器使用切割和缝合技术,可以更快地完成吻合过程。
自动化吻合器是一种较新的技术,通过机器替代人工完成吻合过程,具有更高的精度和效率。
市场竞争情况外科吻合器市场竞争激烈,存在多个主要的参与者。
这些公司包括美敦力、爱力克、强生和美加凯等。
这些公司通过不断创新和产品差异化来竞争市场份额。
它们在产品质量和可靠性方面具有较高的声誉,并与医疗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
市场挑战与机遇外科吻合器市场面临一些挑战,如高昂的设备成本、技术复杂性和监管要求。
然而,市场也存在着一些机遇。
随着技术的进步,新型吻合器不断涌现,具有更高的精度和效率。
此外,发展中国家对外科吻合器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这为市场的扩展提供了机会。
市场地域分布外科吻合器市场地域分布广泛,包括北美洲、欧洲、亚洲太平洋地区、拉丁美洲和中东和非洲地区。
目前,北美洲拥有最大的市场份额,其次是欧洲和亚太地区。
随着发展中国家医疗设施的改善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亚太地区的市场份额将继续增长。
结论外科吻合器市场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将持续增长。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加,外科吻合器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将继续扩大。
吻合器市场分析现状1. 引言吻合器是一种医疗设备,用于组织和器官的缝合,并被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中。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手术操作的发展,吻合器市场也在不断扩大。
本文将对吻合器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发展趋势。
2. 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随着人们对健康和医疗需求的增加,吻合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的数据,全球吻合器市场规模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保持稳定的增长,预计2025年将达到X亿美元。
吻合器市场的增长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2.1 医疗技术进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吻合器的创新和改进也在不断进行。
新型吻合器的出现不仅提高了手术效率和精确度,还减少了手术并发症的风险。
这促使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选择更新换代吻合器设备,推动了市场的增长。
2.2 人口老龄化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慢性疾病和手术需求也在增加。
老年人更容易患有各种疾病和病症,需要手术治疗。
作为手术必备设备之一,吻合器在老年人群体中的需求增加,进一步推动了市场的增长。
2.3 新兴市场需求由于新兴经济体的医疗服务日益完善,人们对高质量医疗的需求也在增加。
这些市场对吻合器等高端医疗设备的需求在快速增长,为市场的拓展提供了机遇。
3. 市场竞争格局分析吻合器市场具有一定的竞争性。
目前,市场上存在多家拥有强大技术实力和品牌影响力的厂商。
同时,吻合器的技术门槛相对较高,新进入市场的厂商面临较大的挑战。
主要竞争厂商包括:•公司A:作为市场的领导者,公司A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
其产品技术先进,品质稳定,受到了广大医疗机构和医生的认可。
•公司B:具有多年制造经验的公司B,积累了一定的市场份额,近期也在进行创新研发,希望能够在市场上取得更大的突破。
•公司C:作为新进入市场的厂商,公司C具备独特的技术优势,并通过开展合作和推广活动积极扩大市场份额。
除了上述厂商外,竞争压力还来自于逐渐发展壮大的新兴市场中的本土企业。
4. 主要市场驱动因素吻合器市场的发展离不开以下几个主要市场驱动因素:4.1 医疗支出增加全球各国的医疗支出不断增加,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2020年5月 第6卷 第3期Journal of Vascular and Endovascular Surgery Vol.6, No.3, May 2020Abstract: Microsurgery is the basis of vascular anastomosis technology. The improvement of vascular anastomosistechnology determines the development of microsurgery. The innovation of vascular anastomotic instrument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icroscopes and microsutures can improve the precision, speed and success rate of vascular anastomoses. On the basis of improving the vascular suturing technique, by inventing new anastomotic apparatus, materials and searching for new anastomotic technology to optimize the vascular anastomotic effect, this study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progress and application status of vascular anastomotic technology from five aspects: suture, anastomat, adhesive, laser and tissue engineering.Key words: vascular anastomosis technology; research progress; application status血管吻合技术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彭 云 黄文贤 江 盼中国人民解放军77231部队医院急诊科,云南 临沧 677000摘要:显微外科是血管吻合技术的基础,血管吻合技术的提高决定了显微外科学的发展。
改良胰肠内陷式(Jiang式)吻合法的应用分析改良胰肠内陷式(Jiang式)吻合法是一种用于胰腺手术的创新技术,它在胰头-胰体切除术中应用广泛,能够有效地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本文将从该技术的原理、特点、临床应用以及优势等几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技术原理改良胰肠内陷式吻合法(Jiang式)是在传统的Whipple手术中加入新的吻合技术。
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是胰十二指肠切口,然后将十二指肠后壁做一小切口,接着在十二指肠前壁镜下用吻合器分层吻合,最后在十二指肠后壁用吻合器吻合。
这种分层吻合技术能够有效地减少胰漏的发生率,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二、技术特点1. 减少术后胰漏的发生率:传统的Whipple手术术后胰漏的发生率较高,给术后患者造成了较大的痛苦和困扰。
而改良胰肠内陷式吻合法通过分层吻合技术,能够有效地减少胰漏的发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
2. 降低胰肠吻合口狭窄的风险:传统的Whipple手术容易出现胰肠吻合口狭窄的情况,而通过应用改良胰肠内陷式吻合法,能够减少吻合口狭窄的风险,提高手术的顺利进行。
3. 方便操作、操作时间短:改良胰肠内陷式吻合法技术简单易行,手术操作时间短,便于术者掌握,提高手术效率。
三、临床应用改良胰肠内陷式吻合法主要用于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用于治疗胰头癌等疾病的主要手术方式,而改良胰肠内陷式吻合法的应用能够大大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存率。
该技术已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四、优势和前景改良胰肠内陷式吻合法相比传统的胰十二指肠吻合技术,具有如下优势:1. 提高手术成功率:该技术能够有效地减少胰漏和胰肠吻合口狭窄的风险,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2. 降低术后并发症:改良胰肠内陷式吻合法能够减少术后胰漏和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者的痛苦。
3. 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2021年3月第28卷第6期痔疮套扎吻合器技术治疗混合痔效果观察胡深陆 韦 宁 吴康杨 宋 佳 刘 宇混合痔伴有反复便血、肛门疼痛及脱垂等症状。
对于Ⅲ、Ⅳ度混合痔,治疗要求相对较高,需要进行手术。
在传统胶圈套扎术基础上进行改良形成的弹力线痔疮套扎术,有操作简捷、损伤小、复发率低的优点[1]。
本文探讨痔疮套扎吻合器技术治疗混合痔的效果,并与传统胶圈套扎术作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与分组 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8月我院肛肠外科收治的Ⅲ、Ⅳ度混合痔患者104例。
纳入标准:符合《中医肛肠科常见病诊疗指南》(2012版)Ⅲ、Ⅳ度混合痔的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环状混合痔嵌顿、肛周脓肿等,月经期、哺乳期或妊娠期妇女,合并严重原发性疾病、糖尿病等。
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2例。
研究组:男25例,女27例;年龄21~69岁,平均(41.4±11.5)岁;病程(9.2±5.1)年;Ⅲ度42例(80.8%),Ⅳ度10例(19.2%);合并便秘10例(19.2%),糖尿病4例(7.7%)。
对照组:男27例,女25例;年龄21~70岁,平均(41.8±12.1)岁;病程(9.2±5.2)年;Ⅲ度44例(84.6%),Ⅳ度8例(15.4%);合并便秘11例(21.2%),糖尿病3例(5.8%)。
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接近。
1.2 治疗方法 两组术前均行常规检查,禁食、禁饮,温水清洁肠道。
术后予消肿止痛洗剂(医用中药熏蒸仪)熏蒸坐浴,15~20min/次,2次/d。
基金项目:东阳市科学技术研究计划公益类项目(19-331)作者单位:322100 浙江东阳市红十字会医院外科通信作者:胡深陆,1.2.1 研究组 患者腰麻后取俯卧位,常规消毒铺巾。
适当扩肛后将一次性肛门镜置入肛内,充分暴露齿状线和内痔,选择内痔最明显区域齿状线上1.5~2.5cm为套扎位置,开启弹力线痔疮套扎吻合器负压开关,轻微摆动将目标组织充分吸入管内,当吸引器负压上升到-0.08~-0.10MPa 时,转动棘轮360°。
2024年吻合器市场发展现状1. 市场概述吻合器是一种常见的医疗设备,用于在外科手术中连接和修复组织和器官。
吻合器广泛应用于胃肠道、血管、胸腔、泌尿系统等多个领域。
2. 市场规模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吻合器市场在过去几年中保持了稳定增长。
预计到2025年,全球吻合器市场规模将达到X亿美元,并继续保持增长。
3. 市场驱动因素3.1 技术进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突破,吻合器的设计和性能得到了显著改善。
新型的吻合器具有更精确的操作、更快速的愈合和更低的并发症风险,从而推动了市场的发展。
3.2 人口老龄化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慢性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增加。
吻合器在老年人手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从而为市场提供了增长机遇。
3.3 外科手术的普及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和外科手术技术的提升,越来越多的疾病可以通过手术治疗。
吻合器作为外科手术的重要工具,在手术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4. 市场竞争格局目前,全球吻合器市场竞争激烈,主要厂商包括XX公司、YY公司和ZZ公司等。
这些公司通过不断研发创新产品、扩大销售网络以及与医疗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等方式来提高市场占有率。
5. 市场地区分布吻合器市场的地区分布不均衡,北美地区是最大的市场,占据了市场的相当大份额。
欧洲和亚太地区也是重要的市场,预计在未来几年中将保持较高增长。
6. 市场趋势6.1 运用3D打印技术近年来,3D打印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吻合器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
利用3D打印技术,可以定制化生产吻合器,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舒适度。
6.2 趋向微创手术随着技术的进步,微创手术在外科手术中得到广泛应用。
微创手术减少了手术创伤、恢复期缩短,吻合器在微创手术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因此对市场的需求将继续增长。
7. 市场挑战7.1 质量管控问题吻合器是一种极其关键的医疗设备,质量问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因此,严格的质量管控流程对生产商至关重要。
7.2 价格竞争压力吻合器市场竞争激烈,价格压力不容忽视。
全直肠系膜切除联合国产双吻合器技术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TME)联合国产双吻合器技术(DST)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采用TME联合国产DST行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40例患者,无闭合失败、术中大出血及手术死亡情况。
术后出现吻合器切割不全1例,吻合口瘘2例。
术后随访1~2年,局部复发2例、吻合口复发的1例、肝转移1例、死亡1例。
结论中低位直肠癌采用TME能降低局部复发,而DST的应用能提高低位直肠癌的保肛率。
国产双吻合器价格较进口吻合器便宜,可减轻患者的医疗费用,更适合基层医院。
关键词全直肠系膜切除;国产双吻合器技术;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直肠癌在我国患病率一般都比较高,而且这种病情是属于大肠恶性肿瘤的情况之一,最近这几年发病率一直比较高一些,这是由于很多患者工作的压力比较大,再加上生活上的压力导致患者持续发病率也比较高,其中中低位直肠癌占85%[1]。
治疗该病的最好办法是手术切除,这也是临床研究实践的结果。
而全直肠系膜切除(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及双吻合器技术(double stapling technique,DST)的应用使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技术不断成熟并得到快速推广[2]。
本文对本院自2012年以来应用TME联合国产DST行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性的回顾分析,探讨TME联合国产DST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可行性、临床应用价值及术后相关并发症的防治,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科自2012年以来应用TME联合国产DST行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40例,年龄29~82岁,肿瘤下缘距肛门口约5~13 cm。
病理类型:高分化腺癌6例,中分化腺癌20例,低分化腺癌7例,粘液腺癌7例;Dukes分期:A期6例,B期22例,C期12例。
应用微血管吻合器吻合动脉与静脉的临床体会应用微血管吻合器吻合动脉与静脉的临床体会微血管吻合器是一种医疗器械,用于在手术中将动脉与静脉进行吻合,以促进血液循环的恢复。
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微血管吻合器吻合动脉与静脉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且逐渐被广泛应用于不同的手术中。
应用微血管吻合器吻合动脉与静脉可以提高手术效率。
相比传统的缝合技术,微血管吻合器使用简单,操作快捷。
它可以在几分钟内完成吻合,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患者术中的痛苦。
此外,微血管吻合器可以更好地保留血管的完整性,减少了血管的破坏,从而降低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应用微血管吻合器吻合动脉与静脉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微血管吻合器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可以准确地将动脉与静脉连接在一起,确保吻合部位的血流通畅。
这对于一些需要高度血流供应的手术尤为重要,比如重建手术、器官移植手术等。
微血管吻合器的应用可以确保手术部位的血液供应充足,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应用微血管吻合器吻合动脉与静脉可以更好地保护术后的血管功能。
微血管吻合器吻合的血管吻合口较小,血管壁的损伤较小,术后血管的修复和恢复更为迅速。
相比传统的缝合技术,微血管吻合器可以减少血管的狭窄和闭塞,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这对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和恢复时间。
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微血管吻合器吻合动脉与静脉的体会是积极的。
它不仅提高了手术效率和成功率,还保护了术后的血管功能,为患者的康复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然而,微血管吻合器的应用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微血管吻合器的价格较高,增加了手术的费用。
其次,微血管吻合器的使用需要医生具备一定的操作技术,需要经过专门的培训和实践。
此外,微血管吻合器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也需要医生进行严格的把握,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有效。
应用微血管吻合器吻合动脉与静脉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提高了手术效率和成功率,保护了术后的血管功能,为患者的康复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然而,微血管吻合器的应用也面临一些挑战,需要医生具备一定的操作技术,并严格把握其适应症和禁忌症。
吻合器技术改进分析及其临床应用效果观察发表时间:2015-07-02T10:31:08.723Z 来源:《医师在线》2015年5月第9期供稿作者:赵宇[导读] 直肠癌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它属于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且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工作压力日益增大,其发病率出现上升趋势[1]。
赵宇(北京中法派尔特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102209)【摘要】消化道肿瘤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这类疾病发病率较高,且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其发病率出现上升趋势。
患者发病后临床上主要以吞咽困难、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等为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
传统治疗方法更多的以单吻合器治疗为主,这种方法虽然能够改善患者症状,但是患者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较高。
因此,临床对吻合器技术进行积极有效地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以吻合器技术改进分析为主线,分析改进后吻合器在临床上的应用及其效果,使得吻合器技术能够在临床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消化道肿瘤;单吻合器;吻合口漏;吻合口狭窄【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9-0381-02前言直肠癌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它属于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且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工作压力日益增大,其发病率出现上升趋势[1]。
目前,临床上对于消化道肿瘤更多的以手术治疗为主,这种方法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症状,保留患者肛门功能,从而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已经成为治疗低位/ 超低位直肠癌的首选治疗方法。
吻合器在低位/ 超低位直肠癌结肛吻合术中的应用,能够帮助医师在盆腔内顺利完成操作,为成功完成结肛吻合提供了可能。
传统方法主要以单吻合器治疗为主,但是这种方法在治疗过程中也存在许多弊端,如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手术费用高等[2]。
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做好吻合器技术改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以吻合器技术改进分析为主线,分析改进后吻合器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现综述如下。
1 吻合器技术改进现状对于直肠癌患者而言,手术过程中更多的以手工缝合和吻合器吻合或者两者结合治疗为主。
随着我国吻合器的广泛使用以及腹腔镜技术的兴起,手工缝合的应用开始受到一定的限制,尤其是在较深的上腹部近后腹壁进行胃肠道缝合更加困难,手工缝合间距没有吻合器吻合的均匀、可靠,但是,手工缝合与吻合器吻合相比安全性较高,也能够减少手术费用[3]。
1.1 手工缝合手工缝合主要包括两种,即:单层缝合和双层缝合。
单层缝合主要采用ALbert 单层缝合技术,即:全层间断缝合法;而双层缝合技术则主要使用Albert-Lembert 双层缝合术,即 [4]:全层加浆肌层缝合术。
从理论上来说,缝合层次越多,患者吻合口愈合越好,吻合口漏的概率越小。
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单层缝合口和吻合器吻合口的吻合口瘘发生率明显低于双层缝合。
实验结果显示 [5]:单层缝合吻合口瘘发生率为1.66%,显著低于双层缝合的吻合口瘘发生率(5%-10%)(P<0.05),并且患者手术后并没有增加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术后恢复也明显优于双层缝合,手术时间也相对较低。
有关学者进行的对动物的实验中,结果显示:双层缝合时组织对合不如其他两种吻合术式,并且双层缝合患者微血管再生能力相对比较差。
部分学者认为:双层缝合仅仅通过缝线的拉力只有利于力学的愈合,而真正良好的断端组织对合以及局部血液循环才是创口组织愈合的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6]。
同时,双层缝合发生吻合口狭窄的几率较高,其可能原因是双层缝合没有进行浆肌层缝合有关,此外吻合口内翻也相对比较少,再加上吻合口径比较大,弹性和扩展性比较好,由于局部血液循环的存在,使得患者手术后引起炎性反应发生率较低,更加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7]。
因此,单层缝合简化了手术的步骤,大大提高了手术效率,且能够减少手术创伤等问题,手术安全性较高,更加适用于消化道重建等手术。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手术成功率,提高单层缝合的安全性,医师手术过程中应该尽可能注意以下几点:(1)吻合口部位的肠壁应剥光0.5-1.0cm,且长度不宜过长而影响血供[8];(2)两侧吻合口应该尽可能对称、等大、切断断面直接全层充分对合,并且对合时应该保证没有张力;(3)患者术后缝合时缝合线应该选择1号线,并且针距应该控制在3-4mm。
进针距边缘为4-5cm;(4)内翻时应该注意内翻的力度,手术时应该以阻止靠拢为宜,避免组织过紧而发生组织切割,过松则会对组织愈合产生影响。
1.2 吻合器吻合与上文所说的手工缝合情况相比,吻合器吻合在简化手术操作、降低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自上世纪70 年代末,吻合器技术开始在消化道肿瘤中广为使用,并且多种类型的吻合器开始用于临床,如:线型吻合器、管型吻合器、镜下吻合器、PPH等,不同吻合器在不同外科手术中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有关学者进行的实验中,采用吻合器在全胃切除术治疗中,实验结果显示[9]: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为2.3%,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为1.3%,手术时间也比手工缝合组少。
在有关学者的试验中[10],分别比较了单层缝合、双层缝合以及吻合器吻合三种技术,实验结果显示:吻合器吻合引起的吻合口瘘以及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为1.65%和2.75%,显著低于国内相关研究报告。
器械吻合在使用过程中必须遵循减少创伤、彻底止血、保证吻合口血供、无张力、无死腔等原则。
同单层手工缝合一样,吻合口处的肠管或胃壁组织不能过厚,否则在进行钉合时吻合针不会呈“B”型,且容易造成黏膜组织外翻,否则会影响患者的手术成功率[11]。
1.3 双吻合器技术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双吻合器技术在临床上得到了飞速发展,且临床效果理想。
早在上世纪90 年代,双吻合器技术就运用于治疗中下段直肠癌。
后来,随着双吻合器技术的不断实践和发展,目前双吻合器技术已经在直肠癌等消化道肿瘤中得到发展,它能够提高临床保肛率,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在Mittal 等人进行的实验中,将吻合器中心杆从幽门插入残胃和十二指肠作吻合,Oka 等人则认为Mittal 的吻合方法可能会导致肿瘤细胞通过器械发生医源性种植的转移[12]。
因此,他们对该方法进行了改良,在患者胃线附近远侧壁上开口,这样能够有效的避免吻合器械和肿瘤病灶的直接接触。
2005 年,国外学者进行了一次实验,实验中对采用双吻合器技术的18 例直肠癌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实验结果显示[13]:患者总手术时间为105-312 分钟,且患者术后3 个月仅有1 例发生吻合口狭窄,但是该实验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即并没有设立对照组。
近年来,在有关的临床实验中,实验中将双吻合器技术应用于直肠癌患者中,并对吻合器进行了适当的改进,如添加了内外保险机构、声音及状态指示机构、加持力感应机构等等,在保证完整切除肿瘤的前提下,减少了手术操作的步骤,并且吻合也更加方便,手术时间平均为1.5h,有效的缩短了手工缝合所需要的时间;同时,患者手术后并无1 例出现吻合口漏、吻合口狭窄等术后并发症。
由此看出:双吻合器技术是一项使用简便、省时、安全且治疗成功率相对比较高的消化道重建技术,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术后疗效。
因此,双吻合器技术在常规直肠癌患者中适合推广使用。
2 吻合器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为了进一步验证不同吻合器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对我们合作医院收治的80 例直肠癌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2.1 资料与方法2.1.1 一般资料进行手术的80 例直肠癌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吻合器使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有患者40 例,男19 例,女21例,年龄为(21.6 ~ 78.7)岁,平均年龄为(55.7±3.1)岁,患者从发病到入院手术时间为(1.1-15.9)月,平均病程为(4.2±1.1)月;对照组有患者40 例,男27 例,女13 例,患者年龄为(20.3 ~ 71.6)岁,平均年龄为(57.4±1.3)岁,患者从发病到入院手术时间为(1.2-15.8)月,平均病程为(5.4±1.6)月。
患者对吻合器使用、护理措施等有知情权,患者年龄、病程等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2.1.2 方法入选患者均由同一治疗组医师对患者进行术前评估,并由同一治疗组2 名专业医师实施手术。
手术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相关操作进行手术。
患者均选取改良膀胱截石位,并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
手术切口位于患者右侧,在下腹正中做一个18cm 标准切口。
对照组采用单吻合器(SST)治疗,方法如下:在肿瘤远端以及结肠近端先后放置荷包钳,将肿瘤切除,采用合适直径的SDH 型圆形吻合器进行吻合。
充分扩肛后,从肛门置入吻合器杆部,将荷包线收紧并进行肠壁的缝合,将其固定在中央柱根部;在结肠近端放入吻合器钉钻头,将荷包线收紧,并将肠壁进行缝合,固定在钉钻头中央柱上部;采用钉头侧肠系膜位于右侧的角度将钉钻头和吻合器杆部完成吻合。
实验组双吻合器技术(DST)治疗,方法如下:肿瘤远端切除时,使用残端闭合器闭合直肠。
先在结肠近端放置荷包钳,用荷包线缝合,切除肿瘤近端,让结肠充分暴露,将肿瘤外翻,从肛门拖出体外,并采用美国强生公司生产的75-90mm 直线切割吻合器切除并闭合直肠,再根据肠腔直径选择适当直径的SDH 型圆形吻合器进行再次吻合。
从结肠近端放入吻合器钉钻头,收紧荷包线缝合肠壁,固定在钉钻头中央柱上部;从肛门置入吻合器杆部,在吻合线和闭合线不重叠的情况下,使中央柱从自闭合线正中央或周围穿过直肠,并根据侧肠系膜右侧的角度将钉钻头对接于吻合器杆部,以便完成吻合[14]。
2.1.3 统计学方法搜集的数据采用SPSS16 软件分析,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 检验,采用(均数± 方差)表示,P<0.05 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结果本次研究中,实验组95% 对治疗方案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效有效率为85%)(P<0.05);实验组95% 对疗效满意,显著高于对照组(疗效满意率65%)(P<0.05),见表1。
2.3 讨论吻合器的出现为直肠癌患者根治术中保留肛门功能提供了可能。
从大的角度来说,双吻合器技术(DST)是单吻合器技术(SST)基础上的一种补充和改进,这种吻合器和其他吻合器相比具有操作简单、手术安全系数高、吻合成功率高以及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能够有效的提高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率,尤其是对于肥胖、骨盆狭窄以及残端直肠果断缩回盆腔深部患者,使用手工缝合或者荷包钳缝合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能够将直肠残端的手工荷包缝合改为机械一次性缝合,从而能够使残端直肠的处理,更加接近于肛门侧。
这种手术操作更加方便,能够减少手工缝合引起的污染等,还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