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环境评价期末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38.50 KB
- 文档页数:3
《环境质量评价》课程考试题库含答案《环境质量评价》课程考试题库第⼀章、绪论1、名词解释环境环境影响环境质量环境质量评价 EIA EIS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2、填空题环境的基本特征有、、。
环境影响按来源可分、、,做环境评价时⾸先考虑的影响是。
按环境影响的性质可分和。
按环境影响的效果可分和。
环境质量的价值具体表现在、、、等。
?环境质量价值有两个明显的特点,它们是和。
环境质量评价按时间域可分、、。
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功能有、、、。
环境质量评价最早进⼊我国是年,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年以政策形式提出,《环境影响评价法》是年开始施⾏。
11、环境评价资格认证制度有、、,其中分甲、⼄两个等级。
环境质量评价按要素可分、、等。
3、判断题▲环境质量评价的对象是环境质量本⾝。
▲环境整体是由部分组成,故环境整体的功能是各组分的功能之和。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不论它是以法律、法规还是以⾏政规章的形式确定,它们有⼀个共同点就是强制性。
4、简答题环境的基本特性是什么?环境质量的变异规律有哪些?环境质量评价的⽬的和对象是什么?⼀个理想的环境影响评价应包含哪些内容?试述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功能的体现。
我国评价制度有些什么特点?第⼆章、环境影响评价标准体系1、名词解释环境标准环境质量标准环境质量基准2、填空题《空⽓环境质量标准》的浓度限值⼀般是以、、的平均值表⽰。
环境质量标准按管理层次分、、,并有标准优先的原则。
3、判断题▲⽬前,我们⼀般⽤的环境质量评价标准是由环境质量标准替代的。
▲在作评价时,若标准中没有的标准可以找相关卫⽣标准、或地⽅标准、或国外标准作参照标准,但都须先报环保局批复后才能使⽤。
4、简答题环境标准与基准的区别。
第三章、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1、名词解释清洁⽣产环境容量三同时制度风向玫瑰图2、填空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规定,针对项⽬对环境可能产⽣影响的程度,环境影响评价要完成的任务有、、等形式。
环境影响报告书评审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兰州大学 ~ 学年第 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 卷)课程名称: 环境影响评价 任课教师:学院: 资源环境学院 专业: 环境科学 年级: 级 姓名: 校园卡号:一、填空题(共计10分。
每2空1分)1.“十二五”期间国家对 、 、 、 、四种主要污染物实行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管理。
2.1998年颁布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规定对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实行分类管理,按照环境影响程度编制的环境影响文件分 、 、。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于 年颁布并实施;于 年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
4.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划分的主要依据有:、 、。
5.工程分析常用的方法有: 、、 。
7.无组织排放是指 或者 的排放源所产生的排放现象。
8.大气环境现状监测点位设置数量要求是:一级评价项目,监测点不应少于 个。
二级评价项目,监测点不应少于 个。
三级评价项目,如果评价区内有例行监测点,可不在安排监测点;否则,可以安排 个监测点。
二、名词概念(共计20分。
每题2分)1环境影响; 2 环境影响评价; 3 Di 10%;4 环境敏感区;5 三本帐;6 等效连续A 声级;7 固体废物; 8 环境容量; 9 清洁生产; 10 环境风险。
三、简答题(40分。
每题10分)1 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原则有哪些?2 简述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特征?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4 简述中国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依据有哪些?四、分析论述题(30分。
每题15分)1、试分析火电建设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2、试述建设项目水环境现状监测断面设置的原则及每一断面设置的环境学意义?------------------------------------------装---------------------------订----------------------------线----------------------------------------------2兰州大学 ~ 学年第 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 卷)参考答案课程名称: 环境影响评价 任课教师: 学院: 资源环境学院 专业: 环境科学 年级: 级 姓名: 校园卡号:一、填空题(共计10分。
环境设计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环境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涉及以下哪些方面?A. 室内设计B. 建筑设计C.景观设计D. 上述选项的全部2.以下哪个因素在环境设计中被视为最重要的考虑因素?A. 空间布局B. 色彩搭配C. 功能性D. 客户要求3.在进行室内设计时,以下哪个准则是最关键的?A. 气候和环境因素B. 结构和功能性C. 空间和比例D. 装饰风格4.景观设计中的"硬景观"是指:A. 植物B. 石材C. 泳池D. 草坪5.以下哪项属于环境设计师的职责?A. 拟定施工图B. 选择室内装饰品C. 指导施工工人D. 编写项目报告二、简答题1.请简要描述环境设计的工作流程。
答:环境设计的工作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阶段:项目立项和规划、概念设计、设计方案的制定、施工图设计、施工和验收。
首先,在项目立项和规划阶段,环境设计师与客户进行沟通,了解项目需求和限制条件,制定项目的目标和范围。
其次,进行概念设计,环境设计师通过草图和3D模型等形式,提供初步的设计概念和理念,以获得客户的反馈和确认。
然后,设计方案的制定阶段,环境设计师制定具体的设计方案,包括平面布局、色彩搭配、材料选择等,并与相关专业的工程师和承包商进行协调。
接下来是施工图设计阶段,环境设计师绘制详细的施工图纸,包括空间尺寸、材料规格等,以便施工团队按照图纸进行施工。
最后,进行施工和验收,环境设计师与施工团队合作,确保设计方案的质量和进度,并在施工完成后进行最终的验收和调整。
2.请列举环境设计中常用的软件工具。
答:在环境设计中,常用的软件工具有:- AutoCAD:用于绘制施工图纸和平面布局,具有较强的绘图和编辑功能。
- SketchUp:用于进行3D建模和渲染,可以提供直观的设计效果图。
- Photoshop:用于图像处理和色彩调整,可以优化设计效果图的呈现效果。
- 3ds Max:用于进行高级的渲染和动画制作,可以生成逼真的设计效果图和演示视频。
华南师范大学环境影响评价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概念。
1.环境影评价:是指对拟议中的建设项目、区域开发计划和国家政策实箱后可能对天境产生的影
响(后果)进行的系统性识别、顶测和评估,并提出减少这些影响的对策指施。
2.为保群健康社会物财和维持生平对人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
对污染源的监测方法以及其他需要所制定的标准的总称。
二、填空。
1、根据环境影响的性质与类别,环境评价可分为(社会经济环竞影响评价)(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生态影响评价),(环境风险评价)(累积影响评价),(生合周期评价)(环境影响后续评价)。
(固体废产物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健康影评价)(环境噪声、电磁、振动影响评价)(视觉影响评价)。
2.将系统的基本原理合到环境影响评中,在实际评价中应道源的原则有:(格朱性原则),6日的性原则)。
(层次性原则),(主导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参与性原则)。
3.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分为(甲级)和(乙级)两个登记,有效期为(5)年。
大学环境科学期末考试模拟题及解析一、选择题1、以下哪种气体不是温室气体?()A 二氧化碳B 甲烷C 氧气D 一氧化二氮答案:C解析:氧气不是温室气体。
温室气体指的是大气中能吸收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并重新发射辐射的一些气体,包括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等。
氧气在大气中的作用主要是支持生物呼吸,而非影响地球的温度平衡。
2、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A 经济发展B 环境保护C 满足当代人的需求D 在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的前提下满足当代人的需求答案:D解析:可持续发展强调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
这意味着要在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实现平衡和协调发展,不能以牺牲未来为代价来满足当前的需求。
3、以下哪种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引起的?()A 土壤污染B 水污染C 大气污染D 噪声污染答案:A解析: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会导致土壤中的化学成分失衡,有害物质积累,从而造成土壤污染。
这些污染物可能会随着雨水渗透到地下水中,引起水污染,但直接原因还是土壤污染。
大气污染通常与工业排放、交通尾气等有关,噪声污染则主要来自工业、交通和社会活动中的噪声源。
4、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主要是指()A 绿色植物B 食草动物C 食肉动物D 分解者答案:A解析: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为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属于消费者,分解者则负责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5、以下哪种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A 煤炭B 石油C 天然气D 太阳能答案:D解析:煤炭、石油和天然气都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则是源源不断的,只要有太阳存在,就可以被利用,是可再生能源。
二、填空题1、环境科学主要研究人类活动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2、大气污染物中的颗粒物按照粒径大小可分为(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和细颗粒物。
一、概念1.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拟议中建设项目、区域开发筹划和国家政策实行后也许对环境产生影响(后果)进行系统性辨认、预测和评估,并提出减少这些影响对策办法。
2.环境原则:是为了保护人群健康、社会物质财富和维持生态平衡,对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对污染源监测办法以及其她需要所制定原则总称。
3.工程分析:工程分析重要是通过对工程所有构成、普通特性和污染特性进行全面分析,从项目总体上纵观开发建设活动对环境全局关系,同步从微观上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供评价所需数据。
4.空气污染指数评价法:是指用空气污染监测成果,对照空气环境质量原则,运用所构造指数形式及其级别划分原则,对空气受污染限度进行评价一种评价办法。
5.环境影响后评价:是继对开发建设政策、筹划、规划以及详细建设项目EIA之后,检查实际环境影响和减缓办法有效性、监督潜在有损环境活动和行为而进行涉及环境监测、审计和改进办法在内环境研究和管理过程。
二、填空1.依照环境影响性质与类别,环境评价可分为(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生态影响评价),(环境风险评价),(累积影响评价),(生命周期评价),(环境影响后续评价),(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健康影响评价),(环境噪声、电磁、振动影响评价),(视觉影响评价)。
2.将系统基本原理结合到环境影响评价中,在实际评价中应遵循原则有:(整体性原则),(目性原则),(层次性原则),(主导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参加性原则)。
3.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分为(甲级)和(乙级)两个登记,有效期为(5)年。
4.建设项目对环境要素影响预测技术有:(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技术),(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技术),(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技术),(土壤环境影响预测技术),(噪声环境影响预测技术)。
5.经研究,环境影响后评价可以设计成由(监测)、(评估)和(管理)3个某些构成。
6.水体(湖泊、水库)富营养化评价办法有(单因子法)、(营养物质负荷法)、(营养状况指数法)、(主成分分析法)、(评分法)、(浮游植物群落产量和群落构造法)。
.三、论述题(共 40 分,每题 8 分)1 、试述可持续发展的涵义。
答案要点:(2)可持续发展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点:一是强调人类不能采取耗竭资源、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的方式来追求自己生存和发展权利的实现;二是强调当代人在创造与追求今世发展与消费的时候,应承认并努力做到使自己的机会与后代的机会相平等。
(1)可持续发展还包括以下几层含义:可持续发展强调了发展;可持续发展认为,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联系,彼此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可持续发展认为,在环境保护方面,每个人都享有正当的环境权利,享有在发展中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的享有清洁、安全、舒适的环境的权利;可持续发展呼人们放弃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可持续发展要求加快环境保护新技术的研制和普及,并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
2、生态学具有哪些一般规律?这些规律对于指导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环境保护有何意义?答案要点 :(1) 相互依存与相互制约规律:该规律反映了生物间的协调关系,是构成生物群落的基础;人类的任何活动都要充分认识到“物物相关”“相生相克”规律。
(2)物质循环转化与再生规律:一方面要严格防止污染物质进入生态系统,以免这些物质经多次循环富集后危及人类;另一方面,要设计能量利用率高的系统,以充分利用各种能量。
(3)物质输入输出的动态平衡规律:这里所指的物质输入输出的平衡规律即是协调稳定规律,它涉及了生物、环境和生态系统三个方面。
当一个生态系统不受人类干扰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输入与输出是相互对立的关系,生物体进行输入时,环境必然进行输出,反之亦然。
(4)相互适应与补偿的协同进化规律:生物给环境以影响,反过来环境也会影响生物;人类对大自然无限制的开发利用,势必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因而人类的每一项活动都要充分估计到环境的反作用。
(5)环境资源的有效极限规律:任何生态系统中作为生物赖以生存的各种环境资源,在资源、数量、空间和时间等方面,都有一定的限度。
人类要清楚地认识到每一个生态系统对任何的外来干扰都有一定的忍耐极限。
2020-2021《环境监测》期末课程考试试卷B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对汽车排气中的CO 和碳氢化合物的量,常用 测定。
A.奥式气体分析器吸收法 B.检气管法 C.紫外分光光度法 D.非色散红外吸收法 2、严重污染水样的最长贮放时间为 。
A 、72 hB 、48hC 、36hD 、12h 3、通常所说的烟、雾、灰尘等实际上是用来描述 的存在形式的。
A 、降尘 B 、总悬浮颗粒物 C 、飘尘 D 、气态污染物 4、用预测流速法采集850℃以下烟气中的烟尘时,常用 采集。
A 、超细玻璃纤维滤筒 B 、硅酸铝材质滤筒 C 、刚玉滤筒 5、最基本的噪声测量仪器是 。
A 、声频频谱仪B 、声级计C 、录音机D 、实时分析仪 6、判断饮用水、水源水、地表水等污染程度的标志是 。
A 、总大肠菌群 B 、沙门氏菌属 C 、细菌总数 D 、链球菌 7、以下几个指标中,最接近理论需氧量值的是 。
A 、BOD B 、COD C 、TOD D 、OC 8、 是保证标准物质具有空间一致性的前提。
A 、 稳定性B 、均匀性C 、完整性D 、代表性 9、用于测定降水中的金属和非金属离子的水样,需用 孔径的滤膜过滤。
A 、0.30μm B 、0.40μm C 、0.45μm D 、0.60μm 10、测定水中有机物时,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是 。
A 、气相色谱法B 、分光光度法C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D 、重量法 11、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测定方法可以采用 。
A 、重量法 B 、酚试剂分光光度法院系: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装 订 线C、盐酸副玫瑰苯胺光度法D、撞击法12、下列指标中,一般不在水质监测现场测定的指标为。
A、温度B、电导率C、溶解氧D、高锰酸盐指数13、在测定BOD5时下列哪种废水应进行接种。
A、有机物含量较多的废水B、较清洁的河水C、不含或少含微生物的工业废水D、生活污水14、酚酞酸度是用NaOH溶液滴定到pH值为的酸度。
环境监测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哪一项不是环境监测的作用?A.评估环境污染状况B.预测环境变化趋势C.检测环境法规的执行情况D.检测环境污染源2、下列哪一项不是环境监测的主要方法?A.物理方法B.化学方法C.生物方法D.数学方法3、下列哪一种污染物不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A.工业排放B.汽车尾气C.农业活动D.家庭燃烧化石燃料4、下列哪一种环境问题不是由水污染引起的?A.蓝藻爆发B.水体富营养化C.渔业产量下降D.土壤盐碱化5、下列哪一种方法不是用于检测水体中的重金属离子?A.原子吸收光谱法B.原子发射光谱法C.原子质谱法D.原子荧光光谱法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环境监测的基本任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环境监测的样品采集一般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步骤。
3、水质监测的方法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气监测的内容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土壤监测的指标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请简述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2、请说明环境监测的主要技术方法及其应用。
3、请简述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及相应的监测方法。
随着全球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保护环境,各国纷纷加强了环境监测工作。
环境监测考试试题是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10套环境监测考试试题,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环境监测知识。
环境监测中常用的仪器有哪些?其作用是什么?大气环境监测中,PM5和PM10指的是什么?如何采样测量?土壤环境监测中,土壤质地和土壤结构指的是什么?如何采样测量?环境监测数据的误差分析和精度控制方法有哪些?大气环境监测中,气态污染物的采样方法有哪些?土壤环境监测中,土壤污染物的采样和检测方法有哪些?生态监测中,动物和植物调查的内容分别是什么?环境监测数据的统计方法和数据分析方法有哪些?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是什么?C.环境保护是经济发展的对立面,不能同时进行D.环境保护是自然演化的过程,不需要人为干预B.环境破坏是不可逆的,但可以通过人为手段恢复C.环境破坏是不可逆的,无法通过任何手段恢复D.环境破坏是可逆的,可以通过任何手段恢复请论述一下气候变化对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大学环境测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环境科学的主要任务是()。
A. 研究环境问题B. 研究环境的物理性质C. 研究环境的化学性质D. 研究环境的生物性质答案:A2. 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是()。
A. 自然因素B. 人为因素C. 社会因素D. 经济因素答案:B3. 环境污染物的来源可以分为()。
A. 自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B. 工业污染源和农业污染源C. 城市污染源和农村污染源D. 固体污染源和液体污染源答案:A4. 环境监测的主要目的是()。
A. 评价环境质量B. 预测环境变化趋势C. 制定环境政策D. 以上都是答案:D5. 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
A. 环境现状评价B. 环境影响预测C. 环境影响评价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6. 环境污染物主要包括()。
A. 化学污染物B. 物理污染物C. 生物污染物D. 放射性污染物答案:ABCD7. 环境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途径包括()。
A. 水循环B. 大气循环C. 生物循环D. 地质循环答案:ABCD8. 环境污染物的控制方法包括()。
A. 源头控制B. 过程控制C. 末端控制D. 综合控制答案:ABCD9. 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包括()。
A. 急性中毒B. 慢性中毒C. 致癌作用D. 致畸作用答案:ABCD10. 环境污染物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包括()。
A. 生物多样性减少B. 生态平衡破坏C. 食物链污染D. 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答案:ABCD三、判断题11. 环境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多个领域。
()答案:正确12. 环境问题只与工业化进程有关,与农业和城市化无关。
()答案:错误13. 环境污染物的排放量与环境质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答案:错误14. 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是环境管理的基础。
()答案:正确15. 环境影响评价可以预测建设项目对环境的潜在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减缓措施。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6. 简述环境科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环境科学期末试题一、选择题(单选题,每题2分)1.生态系统是指()A.仅指自然生态系统B.人工生态系统C.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D.自然生态系统加人工干预生态系统2.我国气候类型()。
A.多样性不高,仅有四个B.气候多样性丰富,涵盖12个气候类型C.气候多样型不高,仅有8个气候类型D.气候类型随处可见,没有明显分布区域3.下列哪一种土地可耕种面积占我国总面积的比例最大? ()A.耕地B.草地C.林地D.湿地4.以下给出的环境事件属于初级污染因素的是()A.光化学烟雾B.酸雨C.温室气体D.三废5.环境管制制度为环境保护提供了以下哪些保护方式()A.预防为主和治理结合的原则B.社会监督C.司法诉讼D.环境审批和许可制度二、判断题(每题2分)6.中国太阳能热水器在环保领域悄然崛起。
()【判断原因】在中国南北经济文化差异较大的情况下,南方的太阳能热水器得到了较大普及,并逐渐行进向北方地区,成为了一种环保型的热水采暖方式。
7. 燃煤污染物是人类环境和健康的重大威胁。
()【判断原因】在燃烧过程中释放的二氧化碳是引起全球变暖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而燃煤污染物的致癌、致畸等多种作用也极大的影响到人类健康。
三、简答题(每题10分)8.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中常用的方法以及依据有哪些?【回答要点】常用方法:检查、监视、检验、抽样、勘验、核实、听取陈述和辩解、查封、扣押、拆除、暂扣、罚款、责令停产停业、行政处罚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
9.大气污染的预防与治理策略有哪些?【回答要点】预防方式:防治大气污染的方法主要包括控制企业排放、保护大气环境资源、改进全社会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治理策略:治理大气污染的方法主要分为三种:一是净化技术(如静电沉降、脉冲雾化等)。
二是源头治理技术(如焚烧、选择性催化还原法等),三是进行空气污染防治规划的城市建设。
(如百城千镇清洁空气行动、天然气、沼气等)四、论述题(20分)10、请从构建生态文明和提高环境意识两个角度,谈谈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其对人与自然的意义。
广州大学环境评价期末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35分)。
1、经济活动外部性的危害表现在两个方面,即 有益活动得不到鼓励 , 有害活动得不到抑
制 ,解决办法有 1.补贴,2.征税:显化隐形损失内化生产成本 。
2、2009年国务院转发的发改委等十部门《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
业健康发展》中指出的主要产能过剩的行业有 钢铁、 水泥 、平板玻璃 、煤化工 、
多晶硅 、风电设备 等六大行业。
3、2010年,全国主体功能区划,国家层面主体功能区类型(按开发方式分)有优化开发区
域 、 重点开发区域 、 限制开发区域 、 禁止开发区域 。珠江三角区属于 优化开发区域 。
4、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管理条件》等,“一地、三域”开发利用规划,应当编制 环境
影响篇章或说明;十个专项规划中的指导性规划,编制 环境影响篇章或说明 ;非指导性
规划,编制 环境影响报告书。
5、“两本账”是指 工程自身的污染物产生量 、 按治理规划和评价规定措施实施后能够实
现的污染物削减量(二者之差为污染物最终排放量);“三本帐”是指 技改扩建前污染物排
放量、技改扩建项目污染物排放量、技改扩建完成后(包括“以新带老”削减量)污染物排
放量。
6、波浪形、锥形、平展型、漫烟型烟流扩散情况下的气温层结特点分别为 不稳 、
中性or弱稳 、 下稳,上不稳 、 上逆、下不稳 。
7、常规大气污染物有颗粒物(TSP、PM20)、硫氧化物(SO2) 、碳氢化物(CO) 、氮氧
化物(NO2) 、碳氢化合物等。
8、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一级评价项目的长期气象条件为 近五年内的至少连续三年的逐日、
逐次气象条件 ,二级评价项目的长期气象条件为近三年内的至少连续一年的逐日、逐次气
象条件。
9、据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污水排放标准分级与水环境功能区之间的对应关系是排入三
类水域(除划定保护区和游泳区外)、二类海域执行一级标准、排入四类、五类水域、三类
海域,执行二级标准 、排入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的执行三级标准 。
10、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的计算点类型分别为环境空气质量敏感点、最大落地浓度点、预测范
围内的网格点。
二、简答(共计45分)。
1、环境系统、环境质量、环境价值与环境评价的区别与联系?
环境系统是环境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环境系统的范围可以是全球性的,也可以是
局部性的。地球表面各环境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构成地球环境系统。
环境质量(environmental quality)一般是指一定范围内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素对人类
生存、生活和发展的适宜程度。
环境价值指人类社会主体对环境客体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定性或定量描述。
环境评价指对一切可能引起环境质量变异的人类社会行为(包括政策,社会规划,经济建
设在内的一切活动)产生的环境影响,从保护环境和建设环境的角度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主要内容?
根据环境和工程的特点及评价工作等级,选择下列全部或部分内容进行编制:1.总则:
评价目的,编制依据,采用标准,评价项目,范围,内容,工作等级,及评价重点2.建筑项
目概况3.建设项目工程分析4.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环境状况调查及评价5.环境影响预测6.
评价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7.环保投资估算8.污染物总量控制9.环境监测制度及环境管理、环
境规划的建议10.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1.公众参与12.污染防治措施
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敏感区的定义?
环境敏感区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保护地,以及对建设项目的某类污染因
子特别敏感区域包括:a.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b.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草原,森林公园
c.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为主要功能的区域。
4、环境影响经济评估中的直接市场法与间接(或替代)市场法的区别?
前者将环境质量作为生产要素,后者寻找替代品,把环境要素作为外在属性。
①直接市场法:直接受到影响的物品的相关市场信息中获得。技术:直接的费用—效益分析
法。重点:在于对开发项目的环境影响经济评价。②间接市场法:间接从其他事物所蕴含的
相关信息获得。
5、简述辐射逆温的生消过程与温度层结变化?
晴朗平静的夜晚,地面因辐射而失去热量,近地气层冷却强烈,较高气层冷却较慢,形
成从地面开始向上气温递增,称为辐射逆温。随着夜深地面失热愈多,逆温层愈厚,日出后,
地面增热,逆温逐渐消失。辐射逆温在大陆上常年均可出现,以冬季最强、夏季较弱。山谷
和盆地因冷空气沿斜坡流入,常使辐射逆温加强。云顶因夜间辐射冷却,也可形成空中辐射
逆温层。
6、高斯大气扩散模型,地面轴线最大浓度与绝对地面最大浓度的区别?
区别:线与面;对于高架连续稳定点源烟流扩散模式(有界高斯模式),前者的前提条件
是风速不变,后者的前提条件是风速是变化的。
7、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一级评价项目,监测布点的方法?
A.以监测期间所处季节的主导风向为轴向,取上风向为0°,至少在约0°,45°,90°,
135°,180°,225°,270°,315°方向上各设置1个监测点,在主导风向上风向距离中
心点(或主要排放源)不同距离,加密布设1~3个监测点。具体监测点位可根据局地地形条
件、风频分布特征以及环境功能区、环境空气保护目标所在方位做适当调整。各个监测点要
有代表性,环境监测值应能反应各环境空气敏感区、各环境功能区的环境质量,以及预计受
项目影响的高浓度去的环境质量。B。各监测环境空气敏感区的监测点位置应重合。预计受
项目影响的高浓度区的监测点位,应根据各监测期所处季节主导风向进行调整。
三、论述与分析(2×10分,共计20分)。
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对一级评价项目,气象观测资料的调查要求与调查内容?
对一级评价项目的调查要求:
评价范围小于50km,需调查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并按选取的模式要求,调查必需的常规
高空气象探测资料;
评价范围大于50km,需调查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
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调查要求:近5年内至少连续3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
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调查要求:近5年内至少连续3年的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
调查内容:
(1)地面气象观测资料:遵循先基准站、次基本站、后一般站的 原则,收集每日实际逐次
观测资料。包括:时间(年,月、日、时)、风向(16个 方位)、风速、总云量、低云量、
干球温度。还有一些可选择的观测资料。(2)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一般应至少调查每日
一次(北京时间08点)的距离地面1500米高度以下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 4、补充地面气
象观测:如果地面气象观测站与 项目的 距离超过50km,并且地面站与评价范围的地理特征
不一致,还需要进行补充地面气象观测。
2、以广州大学的建设(视为新建设项目)为例,谈谈工程分析的主要内容?
(1)工程概况(工程一般特征简介、物料与能源消耗定额、项目组成);
(2)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分析(工艺流程及污染物产生环节);
(3)污染物分析(污染源分布及污染物源强核算、物料平衡与水平衡、无组织排放源强统
计及分析、非正常排放源强统计及分析、污染物排放总量建议指标);
(4)清洁生产水平分析;
(5)环保措施方案分析(分析环保措施方案及所选工艺及设备的先进水平和可靠程度、分
析与处理工艺有关的技术经济参数的合理性、分析环保设施投资构成及其在总投资中占有的
比例);
(6)总图布置方案分析(分析厂区与周围的保护目标之间所定防护距离的安全性、根据气
象与水文等自然条件分析工厂与车间布置的合理性、分析保护目标处置设施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