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炮制实训室的建设方案

中药炮制实训室的建设方案

中药炮制实训室的建设方案
中药炮制实训室的建设方案

中药炮制实训室建设方案

一、目前状况

我院现有中药炮制实训室一个(实训1-307室),共有炮制工位15个(其中燃气加热工位6个)。工位少的现状很难满足中药系三个专业学生学习的需求。同时,原有实训室的布局不适合中药炮制技术教学,急待改进。

二、新建中药炮制实训室的功能与目标

1、教学实践、实训功能

根据教学要求结合教学计划,对学生进行中药炮制技能培训。把学生培养成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培训功能

实训室除满足本院中药系及其他各系学生的培训外,还能满足其他制药企业为在岗职工进行中药炮制技能及相关理论的培训,或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等,争取成为具有本地区特色的示范性社会培训实践教学基地。

3、职业资格鉴定功能

争取为“中药炮制与配制工”的职业资格鉴定提供服务。

三、中药炮制实训室“三步走”建设计划

第一步:建设传统炮制实训室

满足传统中药炮制的炒法、炙法、煅法、蒸煮燀法、发芽发酵法等基本技能的培训。使学生掌握中药炮制中火候、辅料的用量、饮片的规格和质量标准,增强动手能力。

附:实训项目与设备配置推荐方案

第二步:建设现代炮制实训室

购进最现代的符合企业需要的中药炮制设备,包括柴田粉碎机、真空加温润药机、振荡式筛药机、滚筒式洗药机、数控往复式切药机、旋转式切药机、磨刀机、滚筒式炒药机、高温煅制茂福炉及各种制药设备、多功能提取设备、干燥设备等。学生在掌握传统中药炮制的基本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能按照设备的标准操作规程及饮片炮制工艺规程进行洗药、切药、干燥、炒炙、蒸煮的中试生产操作,与企业岗位对应。

附:实训项目与设备配置推荐方案

/套)中药饮

片加工

实训

中药前

处理实

1.中药净选、粉碎、过

筛技术;

2.中药清洗、润制技术;

3.中药提取与精制技

术;

4.中药饮片切制技术。

柴田粉碎机组 1

震荡式筛药机 1

滚筒式洗药机 1

真空加温润药机 1

干燥箱 1

往复式切药机 1

旋转式切药机 1

变频风选机 1

中药炮

制加工

实训

1.常用中药炮制设备的

使用方法;

2.中药煅、炒、炙、煨

蒸煮等常用炮制方法。

滚筒式炒药机 1

中药蒸煮锅 1

高温煅制茂福炉 1

第三步:建设中药炮制品质量检测实训室

本实训室是在学生既掌握传统中药炮制技能又能熟练操作中药炮制设备的前提下,能够进行饮片水分含量、灰分、浸出物等项目的检测。

四、附图

中药炮制实训室的建设方案

中药炮制实训室建设方案 一、目前状况 我院现有中药炮制实训室一个(实训1-307室),共有炮制工位15个(其中燃气加热工位6个)。工位少的现状很难满足中药系三个专业学生学习的需求。同时,原有实训室的布局不适合中药炮制技术教学,急待改进。 二、新建中药炮制实训室的功能与目标 1、教学实践、实训功能 根据教学要求结合教学计划,对学生进行中药炮制技能培训。把学生培养成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培训功能 实训室除满足本院中药系及其他各系学生的培训外,还能满足其他制药企业为在岗职工进行中药炮制技能及相关理论的培训,或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等,争取成为具有本地区特色的示范性社会培训实践教学基地。 3、职业资格鉴定功能 争取为“中药炮制与配制工”的职业资格鉴定提供服务。 三、中药炮制实训室“三步走”建设计划 第一步:建设传统炮制实训室 满足传统中药炮制的炒法、炙法、煅法、蒸煮燀法、发芽发酵法等基本技能的培训。使学生掌握中药炮制中火候、辅料的用量、饮片的规格和质量标准,增强动手能力。 附:实训项目与设备配置推荐方案

第二步:建设现代炮制实训室 购进最现代的符合企业需要的中药炮制设备,包括柴田粉碎机、真空加温润药机、振荡式筛药机、滚筒式洗药机、数控往复式切药机、旋转式切药机、磨刀机、滚筒式炒药机、高温煅制茂福炉及各种制药设备、多功能提取设备、干燥设备等。学生在掌握传统中药炮制的基本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能按照设备的标准操作规程及饮片炮制工艺规程进行洗药、切药、干燥、炒炙、蒸煮的中试生产操作,与企业岗位对应。 附:实训项目与设备配置推荐方案

第三步:建设中药炮制品质量检测实训室 本实训室是在学生既掌握传统中药炮制技能又能熟练操作中药炮制设备的前提下,能够进行饮片水分含量、灰分、浸出物等项目的检测。 四、附图

中药炮制学实验讲义

实验二煨、烫、煅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煨、烫、煅法的目的和意义。 2、掌握供试药物的制法、火候和质量要求。 二、实验内容方法 1、煨制法 (1)取肉豆蔻100g,麦麸50g,同置锅内文火加热,适度翻动至色度深,趁热指掐有油痕,抛落声哑,表面偶有裂纹;麸香气浓,麸显焦黄色,显油性,有香气。 (2)取诃子肉50g,麦麸25g,同置锅内文火加热,适度翻动至表面皱缩,略鼓起,具焦香气,麦麸显焦黄色。 2、蛤粉烫法 取蛤粉(200g)适量加热至灵活状态,加入阿胶丁(宜小),快速翻炒,揉压,使鼓起呈圆球形,内无溏心,表面无焦斑,及时取出,筛去蛤粉,放凉。 3、砂烫法 (1)先将砂置锅中加热至滑动流利状态,投入骨碎补50g,烫至鼓起,绒毛(鳞片)呈焦黄色,折断面呈红棕色、软木状,无焦糊,取出,筛去砂,放凉。(2)先将砂置锅中加热至滑动流利状态,投入鳖甲50g,烫至质酥脆,表面黄色,取出,趁热浸入米醋中,浸淬,捞出干燥。 (3)先将砂置锅中加热至滑动流利状态,投入马钱子50g,烫至鼓起,呈棕色或深棕色,表面茸毛焦糊,从外侧可砸开,内部呈褐色,并起小泡。 4、明煅白矾 白矾适量(三分之一蒸发皿)置洁净蒸发皿中,加热使其熔融,鼓泡,结晶水完全蒸发,至膨胀干枯疏松时离火放凉。 三、注意事项 1、麸煨时用文火。 2、砂烫时马钱子最后操作,热砂另存。 3、蛤粉烫阿胶时,胶丁宜小,翻动宜勤,及时出锅,防烫焦。 4、明煅白矾时容器要洁净,一次煅透,中间不停火,不搅拌。

实验三炙法 一、实验目的要求 (1)了解各种辅料炙法的目的和意义。 (2)掌握药材加不同辅料的炙制方法、火候及成品质量要求。 二、供试饮片及辅料 饮片均经净选,除乳香50g、车前子50g、竹茹3个外均取100g。 辅料符合食用标准,米醋、炼蜜按1:1稀释,盐水浓度10%,姜汁浓度25%。 三、实验方法及要求 1、酒炙 (1)取净白芍加20ml稀释酒拌匀、稍闷,待酒被吸尽后,用文火炒至深黄色,透香气,略带焦斑,取出放凉。 (2)取净川芎加20ml稀释酒拌匀、稍闷,待酒被吸尽后,用文火炒至色泽加深,略带焦斑,取出放凉。 2、蜜炙 (1)取净黄芪加50ml稀释炼蜜,拌匀,闷润,置热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表面深黄色、有光泽、具蜜香气、不粘手时,取出,晾凉。 (2)取净百合,置热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颜色加深时,加入10ml稀释炼蜜,迅速翻炒均匀,炒至微黄色、不粘手时,取出,晾凉。 3、醋炙 (1)取净延胡索,加40ml稀释醋拌匀,闷润至醋被吸尽,置热锅内,文火加热,炒至色泽加深,微具焦斑,略具醋气,取出,放凉。 (2)取净乳香,置热锅内,文火加热,炒至冒烟,表面微熔,喷淋10ml稀释醋,略炒,取出,摊开放凉。 4、盐炙 (1)取黄柏,加盐水20ml拌匀,润透,置热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颜色变深显棕黄色,有焦斑,取出,晾凉。 (2)取净车前子,置热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略有爆裂声、微鼓起时,喷淋盐水20ml,炒干炒散,取出,晾凉。 5、姜炙 (1)取厚朴,加姜汁40ml拌匀,闷润至姜汁吸尽,置热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色泽加深,微带焦斑,稍具姜辣气味,取出晾凉。 (2)取竹茹3个,加姜汁12ml拌匀,闷润至姜汁吸尽,置热锅内,用文火加热,烙至微黄色,偶有黄色焦斑,取出,晾凉。 四、注意事项 1、炙前要净选,干燥分档。 2、尽可能使液体辅料渗入药材组织内部。 3、文火炒炙。 4、成品易吸潮,注意防潮。 5、建议炒炙顺序:车前子、百合、其他、乳香。 1

中药炮制实验报告

中药炮制实验报告 实习时间:2018年5月7日至2018年5月18日 实习地点:北京医保全新大药房有限责任公司 指导老师:岳玥 实习科目:中药炮制 实习主要内容:清炒、炙法的炮制方法 实验一清炒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清炒的目的和意义。 (2)掌握炒黄、炒焦和炒炭的基本方法和质量标准。 (3)掌握三种炒法的不同火候,炒后药性的变化及炒炭“存性”的总义。 二、实验原理 炒分清炒和加辅料炒两种。根据炒的火候不同,清炒又分为炒黄、炒焦和炒炭。炒黄多用“文火”,炒焦多用“中火,炒炭多用“武火”。炒制的目的是为了改变药性,提高疗效,降低毒性和減少副作用,矫味、矫臭以及便于制剂等等。 三、实验内容 1.炒黄酸枣仁、王不留行、牵牛子、冬瓜子、薏苡仁。 2.炒焦山楂、槟榔、麦芽、梔子。 3.炒炭蒲黄、槐米、荆芥。 四、实验器材 炉子、铁锅、铁铲、瓷盆、筛子、温度计、天平、竹匾等。 五、实验方法 (一)炒黄 1.酸枣仁取净酸枣仁,称重,置热锅内,用文火炒至鼓起微有爆裂声,颜色微变深,并嗅到药香气时,出锅放凉称重。 成品性状:本品呈紫红色,鼓起,有裂纹,无焦斑,手捻种皮易脱落。具香气。 2.王不留行取净王不留行,称重,置热锅内,用中火加热,不断翻炒至大部分爆成白花,迅速出锅放凉,称重。 成品性状:本品炒后种皮炸裂,80%以上爆成白花,体轻质脆。 3.牵牛子取净牵牛子,称重,置热锅内,用文火加热,不断翻炒至鼓起,有炸裂声,并逸出香气,取出放凉,称重。用时捣碎。 成品性状:本品炒后色泽加深,鼓起,有裂隙,微具香气。

4.冬瓜子取净冬瓜子,称重,置热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表面略呈黄白色稍有焦斑,香气逸出时,取出放凉,称重。用时捣碎。 成品性状:本品炒后呈黄白色,鼓起,有裂口,微有焦斑。具香气。 5.薏苡仁取浄薏苡仁,称重,置热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微黄色,鼓起,微有香气时,取出放凉。称重成品性状:本晶呈黄色,略具焦斑,有香气。 (二)炒焦 1.山楂取净山楂,称重,分档置热锅内,先用中火后用武火加热,不断翻炒至表面焦褐色,内部焦黄色,有焦香气逸出时,取出放凉。筛去碎屑,称重。 成品性状:本品表面呈焦褐色,具焦斑,内部焦黄色。具焦香气,酸味减弱。 2.槟榔取浄槟榔片,称重,分档,置热锅内,用文火加热,不断翻炒至焦黄色焦斑,取出放凉。筛去碎屑,称重 成品性状:本晶大部分为完整片状,表面焦黄色,具焦斑有香气。 3.麦芽取净麦芽,称重,置热锅内,先用文火后用中火加热,不断翻动,炒至表面焦褐色,喷淋少许清水,炒干取出,放凉。筛去碎屑,称重。 成品性状:本品呈焦褐色,膨胀,少部分爆花。 4.栀子取碎栀子,称重,置热锅内,用中火炒至焦黄色,具焦香气,取出放凉,称重。 成品性状:本品呈黄色或红棕色。有香气,味苦微涩。 (二)炒炭 1.蒲黄取浄蒲黄,称重,置热锅内,用中火加热,不断翻炒至焦褐色,喷淋少量清水。灭尽火星,略炒干,取出推晾,干燥,称重。 成品性状:本晶呈深褐色,质地轻松。味涩,存性 2.槐米取净槐米,称重,置热锅内,用中火加热不断翻炒至黑褐色,发现火星,可喷淋适量清水熄灭,炒干,取出放凉,称重。 成品性状:本品表面呈焦黑色,保留原药外形,存性。 3.判芥取浄判芥段,称重,置热锅内,用中火加热不断翻炒至黑褐色,喷淋少许清水,灭尽火星,略炒干,取出,摊晾,干燥,称重。 成品性状:本晶呈黑褐色,香气减弱。 实验二炙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各种炙法的目的意义。 (2)掌握各种炙法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成品规格、辅料选择和一般用量。 二、实验原理

中药炮制学实验指导

中药炮制学实验指导 实验一饮片切制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饮片切制的目的和意义。 2. 掌握饮片切制的基本操作方法和饮片类型。 3. 掌握饮片干燥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1. 手工切制 薄片:当归、白芍。 厚片:丹参、大黄。 斜片:黄芪。 直片:白术。 段:党参、麻黄。 丝:陈皮(细丝)、瓜蒌皮(宽丝)。 块:阿胶(丁)。 2. 机器切制 槟榔、川芎、甘草。 三、实验工具、设备 片刀、切药刀、切药板、大号搪瓷盘、中号搪瓷盘(具盖)、小号搪瓷盘(具盖)、压板、铁夹、切药机等。 四、实验方法 1. 当归: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稍润,切薄片,低温干燥。 2. 白芍: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大小分开,洗净,浸、润软化,切薄片,干燥。 3. 丹参: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残茎,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4. 大黄: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大小分开,洗净,浸、润软化,切厚片, 晾干或低温干燥。 5. 黄芪: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斜片,干燥。 6. 白术: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直片,干燥。 7. 党参: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或段,干燥。 8. 麻黄:取原药材,除去木质茎,残根及杂质,洗净,稍润,切段,干燥。 9. 陈皮: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喷淋清水,润透,切细丝,阴干。 10. 瓜蒌皮: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软,切宽丝,干燥。 11. 阿胶:取阿胶块,烘软,切成小丁块。 12. 槟榔: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浸、润软化,切薄片,干燥。 13. 川芎: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大小分开,洗净,浸、润软化,切薄片,干燥。 14. 甘草: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五、注意事项 1. 为减少药材浸入水中的时间,应大小、粗细分档软化,以少泡多润,药透水尽为原 则。 2. 软化过程较长,药材易发生质变,应勤检查,勤处理。 3. 软化太过或不及均影响药材质量或增加切制时的困难,应经常检查药材软化程度。 4. 机器切制应注意检查机器,按章操作;手工切制应注意掌握压板向前移动的速度, 放刀要平稳;注意操作安全。 5. 自然干燥应注意防止外来杂质;人工干燥应控制好干燥温度及时间。 附1:药材软化程度检查方法 弯曲法——将软化后的药材握于手中,大姆指向外推,其余四指向内缩,以药材略弯曲,不易折断为合

中药炮制实训

《中药炮制技术》实训指导书 主编梁德海 参编李兴然 孙福生 高新芳 赵玉贵 亳州市景福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2010年07月

编写说明 《中药炮制技术》实训指导依据国家劳动部、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药行业工人等级标准》(高级“中药炮炙工”)(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5.10)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一部、《全国中药炮制规范》及现代中药技术专业、中药制药专业、中药制药与产品开发专业、中药学专业等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要求编写而成。适用于中药类相关专业使用。 《中药炮制技术》实训教学是中药炮制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本书通过代表药物的炮制和炮制品质量的评判,使学生加深理解、记忆课堂上所学的基本知识,掌握中药炮制的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和操作技巧,培养学生规范操作、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对事物观察、比较分析能力以及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为以后从事中药饮片生产、炮制品质量检测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在使用过程中各饮片厂及参阅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修订。 编者 2010年07月

目录 项目2 净选加工 2-1净选加工(传统炮制) 2-2净选加工(现代炮制) 项目3 饮片切制 3-1饮片切制(传统炮制) 3-2饮片切制(现代炮制) 项目4 清炒法 4-1清炒法---炒黄(传统炮制) 4-2清炒法---炒焦(传统炮制) 4-3清炒法---炒炭(传统炮制) 4-4清炒法(现代炮制) 项目5 加固体辅料炒法 5-1加固体辅料炒法---麸炒、米炒(传统炮制) 5-2加固体辅料炒法---砂炒(传统炮制) 5-3加固体辅料炒法---土炒、滑石粉炒和蛤粉炒(传统炮制) 5-4加固体辅料炒法(现代炮制) 项目6 炙法 6-1-酒炙、醋炙(传统炮制) 6-2盐炙、姜炙(传统炮制) 6-3蜜炙、油炙(传统炮制) 6-4炙法(现代炮制) 项目7 煅法(传统炮制、现代炮制) 项目8 蒸、煮、燀法 8-1蒸法(传统炮制、现代炮制) 8-2 煮燀法(传统炮制、现代炮制) 项目9 复制法(传统炮制、现代炮制) 实训10 其他制法(传统炮制、现代炮制) 10-1发酵法、发芽法、制霜法(传统炮制、现代炮制) 10-2烘焙法、煨法、提净法、水飞法、干馏法(传统炮制、现代炮制) 附录

中药炮制学实验指导

中药炮制学实验指导 中药教学部 重庆邮电学院生物学院 二 O O五年八月

前言 中药炮制实验课是中药炮制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其目的在于验证,巩固课堂讲授的内容,通过典型药物的炮制,使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在课堂上所学到的基本理论。通过实验课教学,使学生掌握中药炮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科学的工作方法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及独立思考与独立工作的能力,为开展中药炮制生产工作,整理及发展中药炮制学,不断提高药品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科学工作的严肃态度,严密的工作方法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及对事物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的能力。 本实验指导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其实验内容包括传统实验与现代实验两部分。要求同学结合中医学、中药学基本理论,以药物分析化学、中草药化学、药理学、微生物学等现代科学知识为指导,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操作,记录实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 重庆邮电学院生物信息学院 王允唐坤闫光凡编 二 00 五年八月

目录 实验一、药材的净选加工与饮片的切制干燥 (3) 实验二清炒法 (5) 实验三槐米炒炭前后鞣质及芦丁总量比较 (7) 实验四加固体辅料炒 (11) 实验五中药炮制前后煎出物的比较 (14) 实验六煅法 (15) 实验七自然铜的炮制及其Fe2+煎出量的测定 (17) 实验八炙法 (19) 实验九香附、钩藤醋炙、钩藤炮制前后生物碱总量初步测定 (22) 实验十钩藤炮制前后生物碱降压、镇静、镇痛比较实验 (23) 实验十一蒸法(生地、山茱萸、黄芩)、煮法(川乌)、燀法(桃仁) (24) 实验十二黄芩炮制的质量控制 (26) 实验十三川乌炮制前后成分的比较 (27) 实验十四炮制对桃仁所总苦桃仁苷及酶活性的影响 (29) 实验十五煨法葛根、肉豆蔻、木香,提净法(芒硝、紫囱砂)干馏制备蛋黄油法 (30) 实验十六山楂的炮制及其总有机酸和总黄酮总量测定 (32) 实验十七黄连炮制及其成分在炮制前后的变化 (33)

中药炮制学实验指导

中药炮制学 实验指导 中药学专业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中药材系 实验一药物的润法及切制 一、实验内容 1.润法陈皮地黄何首乌。 2.切制山药陈皮地黄何首乌。 二、目的要求 (1)了解润法和切制的目的和意义。 (2)掌握润法和切制的基本方法。 (3)掌握不同药材饮片规格的选择原则。 三、工具设备 切菜板,菜刀,切药机,搪瓷盘 四、实验方法 1.陈皮:取净陈皮,用水冲洗,而后放到搪瓷中,上盖一湿布,每过10分钟喷水一次,并翻动,直到陈皮软化,用弯曲法检查软化程度,切成细丝,50度烘干。 2.地黄、何首乌:取地黄、何首乌,大小分档,而后用清水浸泡12小时,用手捏法检查药材软化程度,注意控制大小药材软化时间的差异,取出后,放置,用湿布盖润,切制成厚片(采用手工和机器切制)。 3.山药:取鲜山药,除去皮,而后切制成斜片(采用手工和机器切制)。 五、注意事项 1.润法要大小分档,注意一次喷水不能过多,否则会伤水,大黄和何首乌不能泡时间过长,否则外面会出现伤水现象。

2.切制要注意根据药材的质地和性质选择适宜的饮片规格,另外注意药材切制后的饮片均匀度,烘干时温度不能超过80度。 实验二清炒法 一、实验内容 1.炒黄酸枣仁、王不留行、薏苡仁。 2.炒焦山楂、槟榔,栀子。 3.炒炭蒲黄、荆芥。 二、目的要求 (1)了解清炒的目的和意义。 (2)掌握炒黄、炒焦和炒炭的基本方法和质量标准。 (3)掌握三种炒法的不同火候,炒后药性的变化及炒炭“存性”的含义。 三、工具设备 电磁炉、铁锅、铁铲、瓷盘、筛子、天平。 四、实验方法 (一)炒黄 1.酸枣仁取净酸枣仁,称重,置热锅内,用文火炒至鼓起微有爆裂声,颜色微变深,并嗅到药香气时,出锅放凉,称重。 成品性状:本品呈紫红色,鼓起,有裂纹,无焦斑,手捻种皮易脱落。具香气。 2.王不留行取净王不留行,称重,置热锅内,用中火加热,不断翻炒至大部分爆成白花,迅速出锅放凉,称重。 成品性状:本品炒后种皮炸裂,80%以上爆成白花,体轻质脆。 3.薏苡仁取净薏苡仁,称重,置热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微黄色,鼓起,微有香气时,取出放凉。称重。 成品性状:本品呈黄色,略具焦斑,有香气。 (二)炒焦 1.山楂取净山楂,称重,分档置热锅内,先用中火后用武火加热,不断翻炒至表面焦褐色,内部焦黄色,有焦香气溢出时,取出放凉。筛去碎屑,称重。 成品性状;本品表面呈焦褐色,具焦斑,内部焦黄色。具焦香气,酸味减弱。 2.槟榔取净槟榔片,称重,分档,置热锅内,用文火加热,不断翻炒至焦黄色,具焦斑,取出放凉。筛去碎屑,称重。 成品性状:本品大部分为完整片状,表面焦黄色,具焦斑。有香气。 (三)炒炭 1.蒲黄取净蒲黄,称重,置热锅内,用中火加热,不断翻炒至焦褐色,喷淋少量清水,灭尽火星,略炒干,取出,摊晾,干燥,称重。

中药炮制-毕业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实习时间: 实习地点: 指导老师: 实习课目: 实习主要内容:清炒、炙法的炮制方法 实验一清炒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清炒的目的和意义。 (2)掌握炒黄、炒焦和炒炭的基本方法和质量标准。 (3)掌握三种炒法的不同火候,炒后药性的变化及炒炭“存性”的总义。 二、实验原理 炒分清炒和加辅料炒两种。根据妙的火候不同,清炒又分为炒黄、炒焦和炒炭。炒黄多用“文火”,炒焦多用“中火,炒炭多用“武火”。炒制的目的是为了改变药性,提高疗效,降低毒性和减少副代用,矫味、矫臭以及便于制剂等等。 三、实验内容 1.炒黄酸枣仁、王不留行、牵牛子、冬瓜子、薏苡仁。 2.炒焦山楂、槟榔、麦芽、栀子。 3.炒炭蒲黄、槐米、荆芥。 四、实验器材 炉子、铁锅、铁铲、瓷盆、筛子、温度计、天平、竹匾等。 五、实验方法 (一)炒黄 1.酸枣仁取净酸枣仁,称重,置热锅内,用文火炒至鼓起微有爆裂声,颜色微变深,并嗅到药香气时,出锅放凉,称重。 成品性状:本品呈紫红色,鼓起,有裂纹,无焦斑,手捻种皮易脱落。具香气。 2.王不留行取净王不留行,称重,置热锅内,用中火加热,不断翻炒至大部分爆成 白花,迅速出锅放凉,称重。 成品性状:本品炒后种皮炸裂,80%以上爆成白花,体轻质脆。 3.牵牛子取净牵牛子,称重,置热锅内,用文火加热,不断翻炒至鼓起,有炸裂声, 并逸出香气,取出放凉,称重。用时捣碎。 成品性状:本品炒后色泽加深,鼓起,有裂隙,微具香气。 4.冬瓜子取净冬瓜子,称重,置热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表面略呈黄白色稍有焦 斑,香气逸出时,取出放凉,称重。用时捣碎。 成品性状:本品炒后呈黄白色,鼓起,有裂口,微有焦斑。具香气。 5.薏苡仁取净薏苡仁,称重,置热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微黄色,鼓起,微有香 气时,取出放凉。称重。 成品性状:本晶呈黄色,略具焦斑,有香气。

中药炮制实验报告

篇一:中药炮制毕业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实习时间: 实习地点: 指导老师: 实习课目: 实习主要内容:清炒、炙法的炮制方法 实验一清炒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清炒的目的和意义。 (2)掌握炒黄、炒焦和炒炭的基本方法和质量标准。 (3)掌握三种炒法的不同火候,炒后药性的变化及炒炭“存性”的总义。 二、实验原理 炒分清炒和加辅料炒两种。根据妙的火候不同,清炒又分为炒黄、炒焦和炒炭。炒黄多用“文火”,炒焦多用“中火,炒炭多用“武火”。炒制的目的是为了改变药性,提高疗效,降低毒性和减少副代用,矫味、矫臭以及便于制剂等等。 三、实验内容 1.炒黄酸枣仁、王不留行、牵牛子、冬瓜子、薏苡仁。 2.炒焦山楂、槟榔、麦芽、栀子。 3.炒炭蒲黄、槐米、荆芥。 四、实验器材 炉子、铁锅、铁铲、瓷盆、筛子、温度计、天平、竹匾等。 五、实验方法 (一)炒黄 1.酸枣仁取净酸枣仁,称重,置热锅内,用文火炒至鼓起微有爆裂声,颜色微变深,并嗅到药香气时,出锅放凉,称重。 成品性状:本品呈紫红色,鼓起,有裂纹,无焦斑,手捻种皮易脱落。具香气。 2.王不留行取净王不留行,称重,置热锅内,用中火加热,不断翻炒至大部分爆成白花,迅速出锅放凉,称重。 成品性状:本品炒后种皮炸裂,80%以上爆成白花,体轻质脆。 3.牵牛子取净牵牛子,称重,置热锅内,用文火加热,不断翻炒至鼓起,有炸裂声,并逸出香气,取出放凉,称重。用时捣碎。 成品性状:本品炒后色泽加深,鼓起,有裂隙,微具香气。 4.冬瓜子取净冬瓜子,称重,置热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表面略呈黄白色稍有焦斑,香气逸出时,取出放凉,称重。用时捣碎。 成品性状:本品炒后呈黄白色,鼓起,有裂口,微有焦斑。具香气。 5.薏苡仁取净薏苡仁,称重,置热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微黄色,鼓起,微有香气时,取出放凉。称重。 成品性状:本晶呈黄色,略具焦斑,有香气。(二)炒焦 1.山楂取净山楂,称重,分档置热锅内,先用中火后用武火加热,不断翻炒至表面 焦褐色,内部焦黄色,有焦香气逸出时,取出放凉。筛去碎屑,称重。 成品性状:本品表面呈焦褐色,具焦斑,内部焦黄色。具焦香气,酸味减弱。 2.槟榔取净槟榔片,称重,分档,置热锅内,用文火加热,不断翻炒至焦黄色, 焦斑,取出放凉。筛去碎屑,称重。

中药炮制实验一

《中药炮制》实验报告 姓名:颜文孟学号:201225821006 专业:中药学实习时间:2014.9.7-2014.9.20 实习地点:汕头市金润堂中药饮片厂有限公司 指导老师:吴晓杰 实习课目:《中药炮制》 实习主要内容:中药的净选、切制、炒制、炙法、蒸法、醋制、煅制 实验一净选加工 一、实验目的 1.学会使用常见的净选工具 2.能根据药物所含杂质的类型确定净选方法 二、实训设备及材料 1.设备:簸箕 2.材料:车前子、王不留行、紫苏子、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挑选:适用于对药物进行大小分档,除去药物中所含的霉变品、虫蛀品、泛油品等,或者药物中所含杂质少且明显,用其他器具难以与药物相分离时选用,还常用于分离不同的药用部位。 2.将已称好的药物(即供试药物,如车前子、王不留行、紫苏子等)置簸箕内,两手握住簸箕边缘后部的2/3 处,均匀用力借扬、簸、摆等力量,将杂质、瘪粒、碎屑等除去。 四.总结 净制是中药炮制的第一道工序,是影响中药饮片质量的首要环节。一般分为清除杂质、大小分档、分离不同的药用部位、除去非药用部位和其他加工等环节。药物经净制后可便于切制和进一步炮炙,能保证临床用药的准确性,减少副作用。

实验二饮片切制 切制是指将净选后的药材进行软化,切成一定规格的片、丝、块、段等的炮制技术。包括浸润、切制和干燥三个步骤。 一、实训目的 1.学会使用RY 型润药机润制药物 2.学习使用QWZL 型切药机切制药物 二、实训设备及材料 1.实训设备:RY-500 型润药机、QWZL—300 型直线往复式切药机 2.实训材料:陈皮 三、实训内容及步骤 (一)RY 型润药机的操作 1.工作原理:物料由人工装入圆形箱体内,锁闭箱门,按下启动按钮,抽真空,保持箱内真空度,雾化水喷淋,保持箱内高压(物料软化时间),放汽、停机、整个操作过程自动完成。根据气体具有强大穿透性的特点,将处于高真空下的药材通入水蒸汽,水分即刻充满所有空间,使药材在低含水量的情况下,快速均匀软化。 2.1 操作 2.1.1 装料打开箱门,将药材用透气的料箱(袋)装进箱体内,装好后锁闭箱门。 2.1.2 参数设定抽真空时间一般设定在20~50min 左右,软化(润药)时间一般设定在5~10min 范围内,在软化(润药)参数设定时,还要根据药材的质地及软化要求等确定其软化(润药)时间。真空表上限压力设定在0~0.01MPa。 2.1.3 开机按下启动按钮,以下过程自动完成。 2.1. 3.1 抽真空放空阀关、真空阀开、真空泵开、蒸汽阀关、排污阀关,真空时间继电器计时0~99min。 2.1. 3.2 充蒸汽(真空时间继电器结束) 真空泵停、真空阀关、放空阀开、蒸汽阀开,真空表控制真空箱压力,真空箱内压力达到上限设定值时。 2.1. 3.3 浸润蒸汽阀闭,软化(润药)时间继电器计时5~20min。 2.1. 3.4 润药过程自动完成后,充气阀关、放气阀开。 2.1.4 自动停机。

中药炮制学实验大纲

中药炮制学实验 中药炮制实验课是中药炮制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通过实验教学,一方面使学生掌握中药炮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使学生掌握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应用现代科学手段探讨炮制原理,从而加深理解在课堂上所学到的基本理论,进一步为探讨炮制原理,规范工艺、制订饮片质量标准奠定良好的基础。 实验教材列出十二个实验,共58学时,根据教学任务,实验课为36学时,故根据学生毕业之后的实际工作情况,有选择的开设八个实验。除第一个实验以参观形式完成外,其余均要求学生每人一组动手操作。 实验一饮片厂见习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饮片工业的现状及饮片厂的设计。 2、了解中药饮片生产中净制、切制、炮炙及贮藏保管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二、实验器材:无。 三、实验内容:参观中药饮片厂。 四、实验作业:写一份参观后的报告。 五、实验时数:5~6学时。 实验二净选与切制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净选加工及切制的目的。 2、掌握净选加工的一般方法及药材的软化方法、程度及条件。 3、掌握手工切制及机器切制和饮片干燥的方法。 二、实验器材:锅、锤子、笊篱、盆、蒸煮容器、恒温水浴箱、电炉、抽滤器、两通活塞、水银减压计、切药刀、压板、铁夹、切药机等。

净制药物:剥取巴豆仁、砂烫骨碎补、制白扁豆。 切制药物:大黄、赤药、槟榔、陈皮。 软化:冷浸软化、热浸软化、减压浸泡软化。 切制:手工切制、机器切制。 干燥:自然干燥、干燥箱干燥。 四、实验作业:完成实验报告及思考题。 五、实验时数:5学时。 实验三清炒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清炒的目的和意义。 2、掌握炒黄、炒焦、炒炭的基本方法和质量标准。 3、掌握三种炒法的不同火候,炒后药性的变化及炒炭“存性”的含义。 二、实验器材:炉子、铁锅、铁铲、瓷盆、筛子、温度计、天平、竹匾等。 三、实验内容 1、炒黄:酸枣仁、王不留行、牵牛子。 2、炒焦:山楂、麦芽。 3、炒炭:蒲黄、槐米。 四、实验作业:完成实验报告及思考题。 五、实验时数:2学时。 实验四加固体辅料炒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加固体辅料炒的目的和意义。 2、掌握加固体辅料炒的方法及质量标准。 3、掌握加固体辅料炒的火候及注意事项。 二、实验器材:炉子、锅、铁铲、扫把、筛子、台称、瓷盆、温度计等。

中药炮制技术实验教案

中药炮制技术实验教案

实验一观看中药炮制技术相关教学录像 一、实验目的要求 了解中药炮制各种方法的操作方法、炮制目的,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二、实验内容 1、观看中药炮制学录像 2、中药炭药与干馏品 三、实验器材 多媒体辅助教学、相关课件 四、实验方法 将学生分为2大组,其中一组观看教学录像,另一组观察中药炭药与干馏品 五、实验过程(学生操作) 六、思考题 1、药材为什么要经过炮制才能应用与临床? 2、中药炮制的目的是什么?

实验二净选加工切制饮片 一、实验目的要求 (1)了解切制的目的 (2)初步掌握药材的软化方法、程度及条件 (3)掌握手工切制及机器切制和饮片干燥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净选:去除杂质 2.切制:切薄片、丝、厚片 3.药物:大黄、赤芍、黄芩、槟榔、陈皮 三、实验工具、设备 盆、竹匾、蒸煮容器、恒温水浴锅、电炉、抽滤瓶,两通活塞,水银减压计、切药刀,压板、竹把、铁夹、切药机等。 四、实验方法 将学生每3-4人分为一个小组,以组为单位进行实验 五、实验过程(学生操作) (一)软化 1.冷浸软化 (1)大黄:将净大黄放入盆内,用清水漫过药面15cm,体粗大者,浸泡4~5小时,体细个小者,浸泡2~3小时,然后捞出闷润24~28小时,浸泡和闷润均达到水分适度,即内外一致为标准。对浸泡时间按照季节的不同,需灵活掌握,即“冬长夏短”。 (2)赤芍:将净赤芍用清水浸泡4~6小时,水分约达到内外一致为标准。对浸泡时间应考虑到药材的质地及季节气候的影响,要灵活掌握。 (3)陈皮:将净陈皮铺在竹匾内,均匀喷洒适量清水,上面用湿纱布覆盖,闷润4~8小时,至湿度均匀、内外一致。 2.热浸软化 黄芩:取净黄芩分开大小条,置于沸水锅中煮5~10分钟,不断上下翻动,煮至用手折之略弯曲,立即捞出,趁热置容器内闷润约8~12小时,以达内外湿度一致。或将净黄芩置蒸制容器内隔水加热,蒸至透气后半小时,候质地软化,内外一致,取出趁热切片。 (二)切制

中药炮制学实验一 清炒法

实验一 清炒法 一:实验内容 1. 炒黄:薏苡仁、莱菔子、王不留行 2. 炒焦:山楂 3. 炒炭:槐米 二:实验方法与结果 1. 准备 洗锅→热锅(小火)→用手感知温度至微微烫手时可开始 ③王不留行 步骤:取适量净王不留行,置于已预热的锅内,调至中火加热。炒至大部分爆白花(80%以上),取出,放凉。 性状:大多数爆开球状白花,质地松脆。 图3 炒王不留行 4. 炒炭 ①槐米 步骤:取适量净山楂,大小分档,置于已预热的锅内,保持至中火加热。炒至表面黑褐色,见有火星时喷洒清水,略炒,取出,晾干。 性状:表面焦褐色,质地轻。 图5 槐米炭 1. 炒黄 ①薏苡仁 步骤:取适量净薏苡仁,置于已预热的锅内,保持文火加热。炒至略鼓起,表面呈淡黄色,取出,放凉,观察性状。 性状:略鼓起,微黄色,略有突起,有较明显黑褐色微斑。 图1 炒薏苡仁 ②莱菔子 步骤:取适量净莱菔子,置于已预热的锅内,保持文火加热。炒至鼓起,色泽加深,发出爆裂声并有香气溢出时,取出,放凉,观察性状。 性状:表面色泽加深(近咖啡色),断面浅黄,微鼓起,质地松脆,有特异萝卜香气。 图2 炒莱菔子

3. 炒焦 ①山楂 步骤:取适量净山楂,大小分档,置于 已预热的锅内,保持至中火加热。炒至 外表焦褐色,内部焦黄色,取出,放凉。 性状:外表焦褐色,内部焦黄色,有酸 味。 图4 焦山楂 三:实验讨论与分析 1.讨论: ①锅及锅铲使用之前必须进行清洗以免引入杂质,转换药材时也必须清洗。 ②炒山楂之前须大小分档以免生熟不均匀。 ③炒制应控制顺序,将需要小火炒的药物排在前面。 ④锅必须预热到合适温度,以免形成“僵子”。 ⑤盛放药材的盘子应随时预备在锅旁,以利于火候恰当时及时盛出。 ⑥操作时需随时翻炒不能停,尤其是易焦易炭化的药材。 ⑦研碎焦山楂时应注意随时把山楂核挑出,以免研碎不到位且费力。 2.分析结果: ①炒制的薏苡仁表面黑褐色微斑较多,两次清洗锅具也未得到解决,应该是翻炒时锅铲剐蹭锅具底部导致的。 ②炒山楂的生熟不均匀,不得不把一些丢弃一些重新炒制。据此了解到炒山楂前大小分档应指的主要是山楂切片的厚薄而不是片的大小。 ③其他药材的炒制相对成功。

中药炮制学实验大纲

中药炮制实验课是中药炮制教学过程中地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地重要途径.通过实验教学,一方面使学生掌握中药炮制地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使学生掌握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应用现代科学手段探讨炮制原理,从而加深理解在课堂上所学到地基本理论,进一步为探讨炮制原理,规范工艺、制订饮片质量标准奠定良好地基础. 实验教材列出十二个实验,共学时,根据教学任务,实验课为学时,故根据学生毕业之后地实际工作情况,有选择地开设八个实验.除第一个实验以参观形式完成外,其余均要求学生每人一组动手操作.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实验一饮片厂见习 一、实验目地 、了解饮片工业地现状及饮片厂地设计. 、了解中药饮片生产中净制、切制、炮炙及贮藏保管等方面地基本知识. 二、实验器材:无. 三、实验内容:参观中药饮片厂. 四、实验作业:写一份参观后地报告. 五、实验时数:学时. 实验二净选与切制 一、实验目地 、了解净选加工及切制地目地. 、掌握净选加工地一般方法及药材地软化方法、程度及条件. 、掌握手工切制及机器切制和饮片干燥地方法. 二、实验器材:锅、锤子、笊篱、盆、蒸煮容器、恒温水浴箱、电炉、抽滤器、两通活塞、水银减压计、切药刀、压板、铁夹、切药机等.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三、实验内容 净制药物:剥取巴豆仁、砂烫骨碎补、制白扁豆. 切制药物:大黄、赤药、槟榔、陈皮. 软化:冷浸软化、热浸软化、减压浸泡软化. 切制:手工切制、机器切制. 干燥:自然干燥、干燥箱干燥. 四、实验作业:完成实验报告及思考题. 五、实验时数:学时. 实验三清炒法 一、实验目地 、了解清炒地目地和意义. 、掌握炒黄、炒焦、炒炭地基本方法和质量标准. 、掌握三种炒法地不同火候,炒后药性地变化及炒炭“存性”地含义. 二、实验器材:炉子、铁锅、铁铲、瓷盆、筛子、温度计、天平、竹匾等. 三、实验内容 、炒黄:酸枣仁、王不留行、牵牛子. 、炒焦:山楂、麦芽. 、炒炭:蒲黄、槐米. 四、实验作业:完成实验报告及思考题. 五、实验时数:学时. 实验四加固体辅料炒 一、实验目地 、了解加固体辅料炒地目地和意义.

中药炮制学实验指导(1)

实验一清炒法 一、实验内容 1 .炒黄酸枣仁、王不留行、薏苡仁。 2 .炒焦山楂。 3 .炒炭蒲黄、荆芥。 二、目的要求 (1) 了解清炒的目的和意义。 (2) 掌握炒黄、炒焦和炒炭的基本方法和质量标准。 (3) 掌握三种炒法的不同火候,炒后药性的变化及炒炭“存性”的含义。 三、工具设备 电磁炉、铁锅、铁铲、瓷盘、筛子、天平。 四、实验方法 (一) 炒黄 1 .酸枣仁取净酸枣仁,称重,置热锅内,用文火炒至鼓起微有爆裂声,颜色微变深,并嗅到药香气时,出锅放凉,称重。 成品性状:本品呈紫红色,鼓起,有裂纹,无焦斑,手捻种皮易脱落。具香气。 2 .王不留行取净王不留行,称重,置热锅内,用中火加热,不断翻炒至大部分爆成白花,迅速出锅放凉,称重。 成品性状:本品炒后种皮炸裂, 80 %以上爆成白花,体轻质脆。 3 .薏苡仁取净薏苡仁,称重,置热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微黄色,鼓起,微有香气时,取出放凉。称重。 成品性状:本品呈黄色,略具焦斑,有香气。 (二) 炒焦 1.山楂取净山楂,称重,分档置热锅内,先用中火后用武火加热,不断翻炒至表面焦褐色,内部焦黄色,有焦香气溢出时,取出放凉。筛去碎屑,称重。 成品性状;本品表面呈焦褐色,具焦斑,内部焦黄色。具焦香气,酸味减弱。 (三) 炒炭 1.蒲黄取净蒲黄,称重,置热锅内,用中火加热,不断翻炒至焦褐色,喷淋少量清水,灭尽火星,略炒干,取出,摊晾,干燥,称重。 成品性状:本品呈深褐色,质地轻松。味涩,存性。

2.荆芥取净荆芥段,称重,置热锅内,用中火加热,不断翻炒至黑褐色,喷淋少许清水,灭尽火星,略炒干,取出,摊晾,干燥,称重。 成品性状:本品呈黑褐色,香气减弱。 五、注意事项 (1) 依据各法炮制程度及各药特点控制适宜的温度、时间,并注意药材外观变化。炒黄温度一般控制在 160 —170 ℃ ,炒焦一般控制在 190 —200 ℃ ,炒炭一般控制在 220 —300 ℃ 。 (2) 酸枣仁炒黄时火力不宜过强,且炒的时间也不宜过久,否则油枯失效。蒲黄如已结块,炒时应搓散团块。王不留行翻炒不宜过快,否则影响其爆花率及爆花程度。 (3)在操作过程中,要勤翻动,避免生熟不匀的现象。炭药要注意防火,一定要待冷透后入库。 六、思考题 (1) 炒黄、炒焦、炒炭各有那些规格标准 ? 三者炒后对药性各有什么影响 ? (2) 什么是火力 ? 什么是火候 ? (3) 炒药为什么要用热锅? 实验二中药炮制前后煎出物的比较 一、实验内容 王不留行炮制前后其煎出物含量的比较。 二、目的要求 通过对一些中药炮制前后煎出物含量比较,了解中药炮制的目的。 三、实验器材及药品 扭力天平、分析天平、250ml三角瓶、冷凝管、移液管(25ml)、瓷蒸发皿、三角漏斗、水浴锅、干燥器、烘箱等。 四、实验方法 醇溶性浸出物的测定 分别取药材样品各2g,称定重量(准确至0.01g),置100ml三角瓶中,精确加95%乙醇50ml,塞紧,称定重量(准确至0.01g),静置1小时后,连接回流冷凝管,加热至沸腾,并保持微沸1小时。放冷后,取下锥形瓶,密塞,称定重量,用95%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用干燥滤器滤过。精密量取滤液25ml,置已干燥至恒重的蒸发皿中, 在水浴上蒸干后,干105℃干燥3小时,移置干燥器中,

中药炮制学实验2

实验四煨法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煨制的目的和意义。掌握煨制的基本操作方法及质量要求。 主要内容与时间分配: 肉豆蔻(面裹煨) 面粉加水制成团块,压成薄片,逐个包裹肉豆蔻,晒至半干,投入已加滑石粉的热锅中,适当翻动,至面皮呈焦黄色,放凉,剥去面皮。用时捣碎. 柯子(面裹煨) 用泛制法包裹3-4层,晒至半干,投入已加河砂的热锅中,适当翻动,至面皮呈焦黄色,放凉,剥去面皮,轧开去核取肉。 重点与难点: 面团包裹药材厚,必须晾至微干,否则再煨中易裂口,影响其质量。 思考题: 何谓煨法?应注意哪些问题? 实验五炙法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了解各种辅料炙法的目的和意义 2 掌握先加辅料和后加辅料的处理方法 3 掌握炙法的操作方法,火候和质量要求。 主要内容与时间分配: 1酒炙 1.1酒川芎 取净川芎片用白酒加适量水稀释拌匀,稍闷,用文火炒至棕黄色时,取出放凉。 1.2酒黄芩 取净黄芩片用白酒加适量水稀释拌匀,稍闷,用文火炒至颜色加深时,取出放凉。 1.3大黄

取净大黄片用白酒加适量水稀释拌匀,稍闷,用文火炒至颜色加深时,取出放凉。 2醋炙 2.1柴胡 取柴胡节,用醋加适量水稀释,再与净柴胡节拌匀,稍闷,置锅内用文火炒干,取出晾凉。 2.2乳香 先将净乳香捣碎成均匀的小块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外表微溶,加醋(喷匀)在炒至表面明亮光泽(出油)时,迅速出锅,摊开晾凉。 3盐炙 3.1益智仁 取净益智仁,用盐水溶解,拌匀,稍闷,用文火炒至微呈黑褐色,取出放凉。 3.2黄柏 取刮去粗皮的黄柏块,加食盐水拌匀,稍闷,用文火炒干,取出晾凉。 3.3车前子 先将食盐加适量清水溶解后,过滤备用,再取净车前子,置锅内以文火炒至起爆裂声时,喷洒备用盐水,炒干,取出摊凉 4姜炙 4.1草果 先将生姜片,加水适量,挤压取汁过滤,姜渣再加水煎汁,过滤,合并滤液,得姜汁备用。再将草果捣碎,取出内部种子,搓散除去隔膜,取净仁用以上姜汁拌匀,待姜汁被吸尽后,入锅内用文火炒至深黄色,并稍有裂口具香气时,取出晾凉。 4.2厚朴 取刮尽粗皮的厚朴,以生姜取得的汁拌匀,润闷,置锅内以文火炒至姜汁被吸足,取出凉干。 5蜜炙 5.1甘草 取甘草片,用炼蜜加适量开水稀释与甘草拌匀,稍闷,使蜜汁渗入药内,

中药炮制学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 本人在实习期间,我严格遵守该院的劳动纪律和一切工作管理制度,要求约束自己,不畏酷暑,认真工作,基本做到了无差错事故,不怕出错、虚心请教,同带教老师共同商量生产方面的问题,进行生产分析,大大扩展了自己的知识面,丰富了思维方法,切实体会到了实习的真正意义;不仅如此,我们更是认真规范操作技术、熟练应用在平常实验课中学到的操作方法和流程,积极同带教老师相配合,尽量完善日常实习工作,给各带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通过实习笔记的方式记录自己在工作中的点点心得,由于我的主动积极,勤快认真以及良好的操作能力,各科室给予的好评 以下是我在实习期间学到的内容举例说明: 1.学会鉴别较常用的150一200种中药材的真伪与品种。如:1,阿胶一般制成长方 形块状,长形平正,色泽均匀,对光照视呈半透明状,且干燥坚实,不弯曲,夏日亦不湿软。并无异常臭味; 将胶块置于手中,用手往桌面拍,胶块即断成碎块,断面光滑似玻璃,无异物者为真。若拍打不碎,不透明,天热变软,断面不光滑,用火烧会发出臭味者系伪品,不堪入药。2金银花掺入糖、盐、矾及白砂土,正品金银花表面黄白色或绿白色,质轻而柔,气微,味淡。掺伪金银花表面明显有白霜状物,质重而脆,掺糖者味甜; 掺盐者味咸; 掺矾者味涩; 掺白砂土者味淡,用热水泡之,有大量白色沉淀产生。 2.常用中药饮片的鉴别方法。一.眼观法,二.手感法,三.鼻闻法,四.口尝法,五.试验法,六.磁铁探测法 3.公司GSP质量管理,购销存的管理 (1)中药饮片购进管理: ①所购中药饮片必须是合法生产企业生产的合法药品;②所购中药饮片应有包装,包装上应有品名、规格、生产企业、生产日期,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还应有药品批准文号和生产批号; ③购进进口中药饮片应有加盖供货单位质量管理机构原印章的《进口药材批件》及《进口药材检验报告书》复印件; ④该炮制而未炮制的中药饮片不得购入。 (2)中药饮片验收管理; ①验收员应按照法定标准和合同规定的质量条款对购进的中药饮片进行逐批验收; ②验收时应同时对中药饮片的包装、标签及有关要求的证明或文件进行逐一检查; ③验收应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抽样检查; ④验收应按规定做好验收记录,记载供货单位、数量、到货日期、品名、规格、生产厂商、生产日期、质量状况、验收结论和验收人员等项内容;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还应记载药品的批准文号和生产批号; ⑤验收记录应保存至超过药品有效期一年,但不得少于二年; ⑥对特殊管理的中药饮片,应实行双人验收制度。 (3)中药饮片储存与陈列管理 ①应按照中药饮片储存条件的要求专库、分类储存,按温湿度要求储存于相应库中,易串味药品应单独存放; ②中药饮片应按其特性采取干燥、降氧、熏蒸等方法养护,根据实际需要采取防尘、防潮、防污染以及防虫、防鼠、防鸟等措施; ③中药饮片庆定期采取养护措施,按季度对饮片全部巡检一遍。夏防季节,即每年5—9月份,每月要将全部饮片检查一遍;

中药炮制培训

中药炮制学课件 一、中药的炮制 (一)、炮制的目的 1、使药材纯净 中草药多以原生药材入药,因此要首先做到药材洁净,除去非药用部分及霉变、伪杂品、泥沙等,以保证用量准确和疗效。净制、切制、炮炙等方法主要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2、降低或消除药材的毒性和付作用 有些具有毒性的药材,其有效剂量和中毒剂量很接近,为了确保用药安全有效,必须经过适当的炮制,以降低或消除其毒性。如川乌有大毒,炮制后毒性降低。 3、改变药材性能 有的中草药经过适当的炮制,常可改变其性能适应医疗、调剂和制剂的需要。如生大黄泻实热、破积滞、行瘀血,酒炒或酒蒸后则能缓和其泻下作用,炒炭能起到止泻止血的作用。 4、增强药材疗效 炮制过程中常加入一些辅料,可与药材起协同作用,增强药材的疗效。如杜仲炒炭后的降压作用比生杜仲大一倍,历代本草对杜仲的炮制有“炒断丝”的记载,实验证明,杜仲的降压成份是水溶性的,丝被炒断后,可使有效成份的溶解度增加,从而提高疗效。

5、便于制剂 矿石、贝甲、化石及某些种子类药材,质坚难碎,不便制剂,需经煅、炒、捣等方法处理,以利入药。 6、矫臭矫味 动物类及其它具有腥臭气味的药材,服后往往引起恶心甚至呕吐,经用水漂洗或用酒、蜜、醋、土、麸等制后,可以消除腥臭气味。如制龟板、憋甲等,即可使之酥脆,便于制剂,又可除腥去臭。 (二)、炮制的方法 中草药的炮制方法,根椐药材的特性、中医临床用药和制剂的需要,通常分为净制、切制及炮炙三类。 1、净制 即净选加工。经净制后的药材称为“净药材”。药材在切制、炮炙或调配制剂时,均应使用净药材。净制的方法药典2015年版四部中列出了挑选、筛选、风选、水选、剪、切、刮、削、剔除、酶法、剥离、挤压、燀、刷、擦、火燎、烫、撞、碾串及泡洗等方法。如我公司生产的维C银翘片中的金银花、连翘在提取前,就需要进行挑选。挑选(拣选)就是把中草药中的杂质和非药用部分拣去;或是将药材拣选出来,分开大小,为进一步炮制提供条件。如连翘捡去果柄,金银花拣去叶、梗等,为了使药材清洁;穿山甲分开大、中、小,则是为烫制甲珠提供条件。 2、切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