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方审核评估准则
- 格式:doc
- 大小:195.50 KB
- 文档页数:7
审核评估范围的基本准则一、引言审核评估是指对某项工作、计划或项目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以确定其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审核评估范围的基本准则是指在进行审核评估时,应该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标准。
这些准则可以帮助审核人员更好地开展工作,确保审核评估的公正性、客观性和科学性。
二、审核评估范围的基本准则1.明确审核评估的目标和任务在进行审核评估前,必须明确其目标和任务。
这包括确定被审查对象、审查内容和审查时间等方面。
只有明确了目标和任务,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2.保证客观公正在进行审核评估时,必须保证客观公正。
这意味着不应该受到任何个人或组织的干扰或影响。
同时,在开展工作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地收集各种信息,并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判断。
3.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在进行审核评估时,必须遵循相关法律法规。
这包括国家法律法规、部门规章以及组织内部制度等方面。
只有遵循相关法律法规,才能确保审核评估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4.确保评估的全面性在进行审核评估时,必须确保评估的全面性。
这意味着需要对被审查对象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检查和分析。
同时,在开展工作过程中,应该注意对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5.注重数据和事实在进行审核评估时,必须注重数据和事实。
这意味着需要充分收集各种信息,并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判断。
同时,在开展工作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地排除主观臆断和猜测。
6.尊重被审查对象的意见在进行审核评估时,必须尊重被审查对象的意见。
这意味着需要与被审查对象进行充分沟通,并听取其意见和建议。
同时,在开展工作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地解释工作目的和任务,以便被审查对象理解并支持工作。
7.保护涉密信息在进行审核评估时,必须保护涉密信息。
这包括国家秘密、商业机密以及个人隐私等方面。
只有保护好涉密信息,才能确保审核评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8.确保评估结果的可靠性在进行审核评估时,必须确保评估结果的可靠性。
这意味着需要对各种信息进行准确、全面、客观地分析和判断。
说明第一方审核:组织内部的审核第二方审核:客户审核第三方审核:具有认证资质机构的审核第一方、第二方、第三方审核对比内部审核与管理审核的区别第一方、第二方、第三方审核的异同点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一搬步骤不管是由组织本身进行审核或是顾客对供方进行审核,还是由第三方进行审核,确定审核、计划审核、执行审核和报告审核的原则是基本相同的。
单在强调它们类似之处的同时,还应考虑它们之间存在的差别。
由于每个组织都可能面临这三支奴干审核,所以了解这三种审核的基本过程加以比较、区别是必要的。
1.1 第一方审核(内部审核)的步骤:内部审核不同于外部审核,其审核程序应由组织按照审核的基本要求和自身特点制定。
内审流程应简明可行,严格完整,闭环运转。
审核步骤通常如下:1.1.1 审核策划按照内审程序规定,制定年度审核计划,管理者授权成立审核组,由审核组长制定专项审核活动计划,准备审核工作文件,通知审核。
工作文件的准备主要是指审核所依据的标准和文件,现场评审记录、不合格报告等。
标准和文件必须是有效版本,必须已在现场实施。
它们主要有:a)ISO9001标准b)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质量计划和记录c)合同要求d)社会要求(有关法律、法规和卫生、生态要求)e)有关质量标准(包括产品、设备、材料、环境、方法、人员等产品、资源性标准)检查表示审核员需准备的重要文件,应精心策划。
通知审核是审核组向受审核方通知具体的审核日期、安排和要求。
必要时受审核方应准备基本的情况介绍。
1.1.2 审核实施以首次会议开始现场审核。
审核员运用各种审核方法和技巧,收集审核证据,得出审核发现,进行分析判断,开具不合格项报告,并以末次会议结束现场审核。
审核组长应实施审核的全过程控制。
1.1.3 审核报告现场审核结束后,应提交审核报告。
工作内容包括:审核报告的编制、批准、分发、归档、考核奖惩,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的提出,确认和分层分布实施的要求。
1.1.4 跟踪审核应加强对审核后的区域、过程的实施及纠正情况进行跟踪审核,并在紧接着的下一次审核时,对措施的实施情况及效果进行复查评鉴,写入报告,实现审核闭环管理,以推动连续的质量改进。
受控编号:Q/XCMG01343—2006第二方质量审核实施办法B 版文件说明第二方质量审核实施办法1 目的和适用范围通过第二方质量体系认证,对供方产品相关主要过程的质量体系运行有效性、符合性进行现场审核或评价,以期达到为我公司供货产品的实物质量得到提高,并对供方的选择和评价提供依据。
1.1适用新选择的供方,通过现场评价,对其选择做出判断。
1.2适用供方产品近期在配套厂的内、外部质量反馈出现异常波动时,以期寻求最佳质量改进方法或有效的纠正措施。
1.3适用必要时的供方产品现场评价,以便对实物质量进行认可或评定。
2 职责2.1供方管理处负责按要求组织对供应商的质量审核,审核人员在公司人才库内随机抽取。
2.2供方管理处根据对供应商的评价情况,对需第二方质量审核的供方提交供方发展委员会质量业绩考评组。
3 过程方法及要求3.1认证的依据及主要审核文件①GB/T1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②供方《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其它支撑性现行有效的文件及清单。
③供货产品相关的产品标准、图纸、工艺、工装等技术文件。
④供货产品相关的技术协议、质量保证协议、合同(协议)及订单。
⑤供货产品相关的产品认证证书及产品检测报告。
3.2 审核内容3.1企业简况见《供方基本情况表》3.2组织机构3.3文件控制3.4采购控制3.5基础设施及测量装置3.6过程控制及过程检验3.7不合格品控制3.8质量分析与改进3.9 交付提供控制4 审核程序4.1 审核人员应事前通知供方做好审核前的准备工作,以明确本组织的要求,必要时可提供简要的审核评定资料。
4.2 召开认证(审核)首次会向供方提供《第二方质量审核实施办法》及《供方基本情况表》,并通报本次审核的目的、内容、工作要求及具体审核办法或程序。
4.3 现场审核4.3.1现场审核的原则①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反对推理或猜想。
②坚持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排除一切外来干扰。
③实行该说的是否说道?说道的是否做到?做到的是否能够提供证据的原则。
谈谈农产品加工企业顾客验厂的一些要求与体会陈亦辉(海通食品集团余姚有限公司)摘要:近年来,出于食品安全、质量保证及供应方分等定级考核的需要,一些客户需要对向其提供产品的国内供应方进行阶段性的品质、安全验证,顾客验厂已成为一种趋势。
本文选取并介绍YUM!STAR、AIB、BRC验厂标准,并结合实地验厂的一些经验,谈一些要求和体会。
关键词:农产品企业顾客验厂要求体会Talk about product certification and factory inspections required by the customer regulations in agricultural products processing enterprisesAbstract For needs of food safety, quality assurance ,supplier grading and assessment, some customers need to provide products for the domestic supplier stage of the quality, safety verification, customer audits have become a trend. This paper selects and describes YUM! STAR, AIB, BRC standards for audits ,combined a number of customer audit in factory ,say some of the requirements and experienceKey words agricultural enterprise customer experience audits required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水平的提升、农产品源头安全保障的提高以及工厂管理水平的进步,大量经加工后的中国农产品直接摆上国内外的商超,或成为快餐业巨头的定点供应产品。
第二、三方审核标准作业流程1.目的为确保第二、三方审核工作有序进行,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特制订该标准作业流程。
2.定义第二方审核:由组织的顾客或由其他人以顾客的名义进行。
如xxx对我公司的审核。
第三方审核:由外部独立的组织进行。
这类组织通常是经认可的,提供符合(如:GB/T19001)要求的认证或注册。
如xxx对我公司的xxxx审核。
3.职责为确保审核工作的有序开展,责权明确,特成立第二、三方审核工作小组,该小组为兼职工作小组,若有审核工作时,该小组立即启动相应工作程序。
小组名单具体如下:组长:xxx副组长:xxx技术组:xxxx品质组:xxxx生产组:xxxxx物控组:xxxx采购组:xxx营销组:xxx后勤组:xxxx4.工作内容及流程4.1审核前准备4.1.1审核内容:a)公司的管理体系的策划和实施程度,如质量、环境、安全健康、综合管理等;b)公司的生产线工序能力,包括关键工艺参数、设备、工装能力是否达到要求;c)从采购、物流、生产计划、生产实施、检验、包装仓储到出货的全过程或部份过程审核;d)公司执行采购方工程技术和管理要求的能力和满足程度;e)法律法规的符合性。
4.1.2审核细则的收集及分发:a)销售部负责第二方审核细则的收集及分发至各相关部门/人员;b)品质部负责第三方审核细则的收集及分发至各相关部门/人员。
4.1.3审核准备会议由副组长组织召开审核准备会议,并按照审核细则要求,做相关工作部署,同时销售部(第二方审核)、品质部(第三方审核)做好会议签到及会议纪要。
(详见附件:《现场审核表》。
)4.1.4按照审核准备会议要求,于现场审核前三个工作日,由副组长牵头对各部门准备工作进行验收。
4.2 现场审核各部门工作内容4.3不符合项改进4.3.1根据现场审核提出的不符合项,制订限期整改措施,由副组长负责督查各相关责任部门的完成情况。
4.3.2销售部(第二方审核)、品质部(第三方审核)负责整理不符合项报告,交于审核方,并予以跟进。
第二方审核和第三方审核的区别<p>第三方审核是全面的、展开性的审核;第二方审核是有侧重点的审核,如生产产量保证能力、质量保证能力、生产及时性等,还有就是PP AP等重要文件的要求,对其他的要求就很松的。
第二方审核比第三方要严点,如果企业要迎接第二方审核,最好准备好本企业提供给第二审核方的产品生产资料,如:MSA、PPAP、FMEA、APQP、AAR、全尺寸检验报告、初始过程能力分析等。
</p><p>个人见解,不对别怪罪!!!</p>p>第二方审核通常是指顾客对组织或组织对供方的审核,如是顾客对组织的审核,主要看组织向顾客提供的是什么产品和顾客对产品的要求来确定审核的方法与重点;如是组织审核供方,那就更好说了,组织认为需要对供方的哪些方面进行重点控制,就审哪些方面。
</p><p>第二方审核是具有供求关系的顾客对供方的审核.</p><p>第三方审核是与组织没供求关系的第三方独立公证的单位(如认证公司)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对组织的审核.</p><p>因此,其审核准则可能不同.</p><p>第三方审核往依据国际/国家标准进行全面的审核,</p><p>如果你全面符合该标准,就会发证给你证明你公司的运作是符合国际/国家标准的.</p><p>第二审核是依据顾客的要求进行的(该要可能会与某国际标准/国家标准相同,但更有可能的是不相同).</p><p>因此要很好的应对第二方审核,最好提前与顾客沟通,取得顾客的审核准则(如供应准则\供方手册\审核检查表等).</p><p>这样你应对第二方审核就不会无的放矢了!</p>常见第二方审核的误解第二方审核是具有供求关系的顾客对供方的审核。
1?目的??规范对供应商审核的方式和准则,明确对供应商审核活动要求,审查潜在供应商进入供应体系前的质量保证能力,新供应商批量供货前的质量稳定性,监控供应商批量供货后的质量体系的运行与保持情况,通过审核促使供应商产品质量提升。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潜在供供应商前期的考察和合格供应商定期体系符合性的审核活动。
3?职责3.1物资采供部负责供应商年度审核的策划、计划编制与组织实施,并负责对审核发现的问题进行跟踪、验证,同时归档审核相关文件。
3.2公司领导负责对供应商年度审核计划和审核结果的审批工作。
3.2质量管理部负责提出因供应商质量问题需进行的二方审核委托,并参与供应商审核,评价受审供放质量体系运行情况。
3.3技术部门(研究所、创新中心、工艺管理部等)负责配合供应商审核计划的实施,参与供应商审核,完成公司供应商审核计划。
4审核分类4.1常规质量体系审核对于已批产供应的合格供应商,物资采供部需定期对其进行质量体系周期性审核,原则上是依据体系年度覆盖要求,以及供方质量表现情况进行开展。
4.2潜在供应商的审核对拟进入公司供应体系的新供方及其生产的零部件,需进行供方能力现场审核;对现有合格供方进行扩供或新开发零部件,需组织评审确认是否对其进行体系审核。
4.3专项审核1.新供应商在产品批量供货前或成熟产品生产线停产1年以上复产、场地变更、重大工程变更等需进行PPAP提交现场审核,以确认产品、过程质量稳定有效,可批量生产。
2.当供应商零部件在入库、装配过程中或售后出现重大、批量性质量问题,或着供应商内部出现影响公司生产经营的严重问题,而决定临时对供应商进行的及时、有针对性的现场审核。
4?工作流程4.1审核计划编制4.2审核实施4.3审核报告审核总得分=审核项得分之和/审核项满分之和*1005??原因分析、制定纠正/预防措施5.1审核组长在审核结束后5个工作日内将《供应商问题汇总表》反馈责任供应商,供应商接收到审核问题后5个工作日内提交《纠正预防措施》报告。
第二部分审核概论1、第一、第二、第三方审核的主要目的和准则分别是什么?1、第一方审核(1)审核目的:①保障管理体系正常运行和改进的需要;②作为一种管理手段;③为外部审核前做准备。
(2)审核准则:第一方审核的依据主要是组织自己制定的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的管理体系文件和相关联产品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合同等。
2、第二方审核(1)审核目的:①合同前的评定(选择合格供方);②在有合同关系的情况下,验证组织的管理体系是否正常运行,管理体系和产品质量能否持续满足要求,从而促进供方改进管理体系,给组织以持续的信心;③沟通和加强供需双方对质量要求的共识。
(2)审核准则:第二方审核的依据主要是合同,适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等也是第二方审核的准则。
3、第三方审核(1)审核的目:①确定管理体系是否符合规定要求;②确定管理体系实现规定目标的有效性;③确定受审核方是否可以认证/注册;④为受审核方提供改进的机会;⑤为潜在的顾客提供信任;⑥减少重复的第二方审核;⑦确定满足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合同要求的能力。
(2)审核准则:第三方审核的依据主要是管理体系标准和与产品有关的标准及其他规定要求,其次还包括受审核方的管理体系文件和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等。
2、审核应遵循的审核原则有哪些?1、诚实正直:职业的基础;2、公正表达:真实、准确地报告的义务;3、职业素养:在审核中勤奋并具有判断力;4、保密性:信息安全;5、独立性:审核的公正性和审核结论客观性的基础;6、基于证据的方法;7、基于风险的方法。
3、审核方案管理人员在审核方案管理中的职责和任务是什么?1、与有关各方沟通审核方案,协调和安排审核日程以及与审核方案相关的活动通过已建立的外部和内部沟通渠道,向利益相关方传达审核方案的相关部分,包括所涉及的风险和机遇,定期通报进展情况;2、确定每次审核的目标、范围和准则;3、选择审核方法;4、确保选择具备所需能力的审核组,为审核组提供必要的资源;5、确保根据审核方案进行审核,对审核期间出现的各类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置;6、确保记录审核活动并且妥善管理和保持记录;7、对审核方案进行监测、评审,以确定其改进的机会。
第二方审核(客户审核)前的准备工作第二方审核(客户审核)前的准备工作第二方审核(客户审核)的目的是什么?目的主要是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证实合作方持续满足规定要求,即合作方具有生产某种产品的能力。
当客户审核开始的时候,被审核企业要考虑的就是如何能够从客户的要求上查找到自己的不足,进而依据标准的要求,在客户的帮助下,以较少的精力、时间与资源投入,实现有效的质量管理,建立适宜持久的质量管理体系。
作为第二方审核方最主要的任务是对供应商生产过程进行重点审核,就是说要针对不同的产品类型,有目的地针对不同生产企业的产品保证能力、工艺过程、人员素质、产品检测等重点环节进行审核,审核的方式以填写表格和现场审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必要时还将追加某个工艺环节的评审。
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他们所需的每一个零部件、每一种原辅料都能够优于现有的设计,保证供应商提供的是优良产品。
第二方审核有哪些内容?根据客户方的特殊要求和所参照的体系标准不同,所制定的审核内容也不尽相同。
通常意义上,第二方审核应包含以下内容:供应商的管理体系的策划和实施程度,如质量、环境、安全健康、综合管理等;供应商的生产线工序能力,包括关键工艺参数、设备、工装能力是否达到要求;从采购、物流、生产计划、生产实施、检验、包装仓储到出货的全过程或部份过程审核;供应商执行客户方工程技术和管理要求的能力和满足程度;法律规的符合性。
第二方审核的流程有哪些?准备阶段:第二方审核除了要有根据客户方特殊要求和产品特点制定的审核标准以外,还必须按照一套明确的评估思路、评估方法和汇报方式来开展供应商第二方审核,因此文件准备、人员安排、审核方案和审核时间的确认都是准备阶段必须完成的任务。
评审阶段:公司第二方审核小组根据双方确定的评审方案对供应商实施现场审核,审核人员(或会同客户方技术人员)根据标准和客户特定要求对供应商体系和流程展开全方位评估,最终得出评估报告。
总结改进阶段:现场审核完毕后,公司向客户方提供评审总结报告,客户方可根据评审报告和公司发展规划要求供应商提交整改计划和时间表,后者需制定改进解决方案并按计划推进完成,客户方按期检查改进情况。
无限极供应商审核审核总结食品类供应商((1家);1,食品类供应商包材类供应商((1家);2,包材类供应商3,日化贸易型供应商日化贸易型供应商((1家);1,食品类供应商:福建绿泉食品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包材类供应商::河北金环包装 2,包材类供应商有限公司;:广州润沛日化贸易型供应商:3,日化贸易型供应商化工有限公司;;化工有限公司1,食品加工类供应商 部分涉及食品安全的管理缺少对应审核部分涉及食品安全的管理缺少对应审核条款条款条款;; 审核条款要素不明确审核条款要素不明确;;供应商的检查表逻辑性不强, 供应商的检查表逻辑性不强,存在存在条款重复条款重复条款重复现象现象现象;;1,食品加工类供应商一,部分涉及食品安全的管理缺少对应审核部分涉及食品安全的管理缺少对应审核条款条款条款:: 服务性外包如何管理服务性外包如何管理??包括包括::物流仓储运输物流仓储运输、、维修保养维修保养、、食堂食堂、、虫害控制虫害控制、、测试测试、、清洁卫生清洁卫生、、废弃物---。
4.8 条款仅合同要求条款仅合同要求,,无服务性供应商管理制度要求---PDCA 模式----识别识别、、分类管理分类管理;;----如:虫害控制外包虫害控制外包::虫害外包商资质虫害外包商资质、、合法性资料合法性资料、、服务质量要求等求等;;法律法规符合性法律法规符合性::是否指定人员/团队团队、、法规收集的途径/方法方法、、更新、传达传达、、执行等执行等;;标签设计/确认------侧重侧重::策划/管理机制管理机制,,不拘泥于法规清单完整性-----表象表象,,不是确保法规符合性的本质不是确保法规符合性的本质;; 产品变更控制产品变更控制::无明确要求----原辅料原辅料、、供应商供应商、、配方等变更----通报和沟通机制----与无限极沟通机制1,食品加工类供应商 过程控制很多细节找不到扣分条款过程控制很多细节找不到扣分条款,,如: 例如现场发现香烟头例如现场发现香烟头;;仓库仓库::柴油铲车柴油铲车((辅料原料辅料原料);); 润滑油控制润滑油控制::食品级润滑油控制和使用管理食品级润滑油控制和使用管理;; 返工控制返工控制;;清洁消毒(6.2.5 清洁与清场):过于单一过于单一,,遵循PDCA 如:清洁消毒计划策划P (区域区域、、项目项目、、方法方法、、频率频率、、责任人等---5W1H )、)、执行执行D 、检查C 和验证A;如饮料工厂如饮料工厂::CIP 系统---CIP 方案的确认和验证方案的确认和验证、、监控参数监控参数((化学品化学品、、浓度浓度、、温度温度、、作用时间作用时间、、机械力等机械力等););清洁化学品的安全性评估清洁化学品的安全性评估((食品级食品级、、MSDS 、测试报告等测试报告等););有效性验证有效性验证::SWAB 、过敏原过敏原、、转基因转基因、、辐照辐照、、口味口味((香精香精)、)、)、感官感官(色素色素)、)、)、特殊申明特殊申明特殊申明::含糖/无糖无糖、、有机有机、、清真等清真等;;1,食品加工类供应商 审核条款要素不明确审核条款要素不明确,,如:3.10是指产品追溯是指产品追溯,,条款条款中要求建立召回程序中要求建立召回程序中要求建立召回程序,,并定期进行进行追溯演练追溯演练追溯演练,,但无产品召回演练产品召回演练具体和明确的具体和明确的具体和明确的条款条款---联系人联系人::内部内部、、客户客户、、供应商供应商、、执法部门执法部门、、利益相关方---模拟回收对象模拟回收对象、、召回时间的选择召回时间的选择、、回收率要求回收率要求;;---国家质检总局第98号令号令《《食品召回管理规定食品召回管理规定》》;---FDA :《水产品召回指南水产品召回指南》》;1,食品加工类供应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核心条款核心条款、、审核要素细化审核要素细化,,如:----产品和原辅料描述产品和原辅料描述、、预期用途预期用途、、工艺流程图工艺流程图、、工艺过程描述工艺过程描述、、危害识别、危害分析危害分析、、危害评价危害评价、、控制措施组合的选择和确认等控制措施组合的选择和确认等;;-----建立的依据和基础建立的依据和基础::相关法律法规相关法律法规、、行业和产品特性行业和产品特性、、客户要求等-----食品安全风险意识食品安全风险意识、、机制机制、、模式/制度/流程流程;;1,食品加工类供应商:PDCA模式保质期验证:保质期验证1,食品加工类供应商 供应商的检查表逻辑性不强供应商的检查表逻辑性不强,,存在存在条款重复条款重复条款重复现象现象现象,,如: 条款3.5.2和3.5.3有点重复有点重复;;1,食品加工类供应商条款重复::条款重复公用设施::5.3.3 备用电源-----8.4.1 危机管理制度5.3 公用设施1,食品加工类供应商逻辑关系不明确逻辑关系不明确,,3.8.1 ----3.8.2 条款条款::如:关键原料验收一定是CCP ?1,食品加工类供应商逻辑关系逻辑关系::供应商管理供应商管理::4.3---4.5条款关系---供应商年度评价包括绩效评估吗供应商年度评价包括绩效评估吗??如果不包括如果不包括,,合格供应商资格/标准中如何考虑年度评估结果和绩效评估结果呢中如何考虑年度评估结果和绩效评估结果呢??如果包括如果包括,,绩效评估结果的重要程度及总占比果的重要程度及总占比??2,包材类供应商三点建议三点建议::1.检查表3.7.1 是否增加处理客户投诉人员的专业培训是否增加处理客户投诉人员的专业培训((危机管理的一部分),),包括包括包括::标准用语标准用语、、处理新闻媒体和恶意投诉等2.检查表4.7 对服务供应商应有定期的综合评估制度对服务供应商应有定期的综合评估制度,,不能局限于简单的合同,因为服务类供应商给企业带来的风险有时更大因为服务类供应商给企业带来的风险有时更大,,内容可以包括内容可以包括::价格价格、、服务配合协调性务配合协调性、、服务应急处理服务应急处理、、人员配置人员配置、、资质等等资质等等。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一般步骤不管是由组织本身进行审核或是顾客对供方进行审核,还是由第三方进行审核,确定审核、计划审核、执行审核和报告审核的原则是基本相同的。
但在强调它们类似之处的同时,还应考虑它们之间存在的差别.由于每个组织都可能面临这三种审核,所以了解这三种审核的基本过程加以比较、区别是必要的.1.1第一方审核(内部审核)的步骤内部审核不同于外部审核,其审核程序应由组织按照审核的基本要求和自身特点制定。
内审流程应简明可行,严格完整,闭环运转。
审核步骤通常如下:1.1.1 审核策划按照内审程序规定,制定年度审核计划,管理者授权成立审核组,由审核组长制定专项审核活动计划,准备审核工作文件,通知审核.工作文件的准备主要是指审核所依据的标准和文件,通知审核。
工作文件的准备主要是指审核所依据的标准和文件、现场审核记录、不合格报告等.标准和文件必须是有效版本,必须已在现场实施.它们主要有:a)ISO9001标准;b) 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质量计划和记录;c) 合同要求;d) 社会要求(有关法律、法规和卫生、生态要求);e) 有关质量标准(包括产品、设备、材料、环境、方法、人员等产品、资源性标准)。
检查表是审核员需准备的重要文件,应精心策划。
通知审核是审核组向受审核方通知具体的审核日期、安排和要求。
必要时受审核方应准备基本情况的介绍.1.1.2 审核实施以首次会议开始现场审核。
审核员运用各种审核方法和技巧,收集审核证据,得出审核发现,进行分析判断,开具不合格项报告,并以末次会议结束现场审核。
审核组长应实施审核的全过程控制。
1.1.3 审核报告现场审核结束后,应提交审核报告。
工作内容包括:审核报告的编制、批准、分发、归档、考核奖惩,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的提出,确认和分层分步实施的要求。
1.1.3 跟踪审核应加强对审核后的区域、过程的实施及纠正情况进行跟踪审核,并在紧接着的下一次审核时,对措施的实施情况及效果进行复查评价,写入报告,实现审核闭环管理,以推动连续的质量改进。
二方审核与三方审核标准和审核过程的异同二方审核与三方审核目的比较二方审核的主要目的包括:1、证实基础设施和管理体系符合委托方合法性评价标准的要求;2、是委托方选择、评价、认可供应商的依据;一、二方审核与三方审核目的比较二方审核的主要目的包括:1、证实基础设施和管理体系符合委托方合法性评价标准的要求;2、是委托方选择、评价、认可供应商的依据;3、促进供应商改进质量、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和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4、加强与供应商的沟通及相互间对质量等的共识。
第三方审核的目的主要包括:1、得到符合标准的注册;2、减少重复审核和不必要的开支;3、提高组织的信誉和市场竞争力;4、促进组织质量管理目标的实现。
二、二方审核与三方审核标准及过程的相似点零售商的二方审核与三方审核的标准存在以下相似点:1、零售商审核标准中在文件审核部分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基本沿用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
2、零售商审核标准中提出了对HACCP风险评估的控制要求,强调了对前提方案的应用和HACCP的七大原理,但与ISO22000:2005食品安全体系标准相比缺乏系统化的要求。
3、在前提方案的应用要求上,零售商审核标准提出了与ISO22000:2005食品安全体系标准的7.2条款“前提方案”基本一致的前提方案的要求。
如,提出了“维护保养和设备的控制”、“水的安全控制”、“异物控制”、“食品接触面的清洁和消毒”、“人员卫生和健康”、“虫害控制”等要求。
另外,从审核过程看,零售商二方审核与三方审核的过程存在以下相似点:1、审核实施都是一个抽样的过程。
不管是二方审核还是三方审核,由于审核可利用的资源和时间有限,审核发现不可避免地只能建立在对获得信息的抽样基础上。
这就导致了审核过程只能在某一时刻进行,不能跟踪全过程;只能涉及体系的主要活动和过程,不可能遍及整个体系;只能调查到具有代表性的人和事,不可能审核体系所有环节。
所以,不管是二方审核还是三方审核,审核结论均基于抽样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