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下的孩子》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2
课时计划总第9节课 1 题1《阳光下的孩子》专用教室音乐室第1课时教学目标感受着天体与音乐相互交融的奥妙,使人们产生无尽的联想。
教学要点感受体验音乐作品的情绪,想象乐曲所表现的情景。
教学过程教师调控学生活动一.课前展示二.情境导入三.自主合作探①完整地欣赏全曲,体验歌曲的基本情绪,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②教师可将歌词展现给学生,让学生随录音轻声哼唱,细心体验歌曲的感情。
③感受歌曲各段的意境和情绪变化,说一说它们对艺术形象塑造所起的不同作用,进而培养学生初步理解音乐的结构。
1学生听音乐做律动进教室2师生问好随录音轻声哼唱歌曲,了解演唱形式,用语言简单描述各部分音乐情绪的变化。
教学过程教师调控学生活动四.检测提升五.归纳反思歌曲由三部分组成,大调式,变换拍子(4/4 2/4)。
前奏以雄壮有力的节奏和号角音调,展现了孩子们朝气蓬勃、意气风发的形象。
第一部分,以伴唱的形式出现。
节奏紧凑,情绪欢快,旋律中附点音符和休止符的运用,使曲调富有动感和跳跃感,加上歌词以衬词“啦”的形式,表现了孩子们纯真的天性和愉快的心情。
第二部分,以独唱的形式演唱。
第三部分,以合唱的形式演唱。
多声部的旋律交织在一起,使音乐表现得更加饱满,情绪得到进一步升华,尽情地向人们抒发着孩子们幸福欢乐的心情。
在聆听过程中结合一些反映少年儿童幸福成长的图片或画面进行欣赏,加强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表现,提高学生的审美体验。
板书设计:1《阳光下的孩子》教学反思:通过聆听感受体验音乐作品的情绪,想象乐曲所表现的情景。
课时计划总第节课题专用教室第课时教学目标教学要点教学过程教师调控学生活动教学过程教师调控学生活动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时计划总第节课题专用教室第课时教学目标教学要点教学过程教师调控学生活动教学过程教师调控学生活动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2课聆听《阳光下的孩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阳光下的孩子》是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二课的一首歌曲。
歌曲节奏欢快,旋律简洁,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歌曲描绘了在阳光下孩子们快乐玩耍的场景,充满了童真和活力。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的韵律美和歌词的意境美,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具有浓厚的兴趣,他们喜欢通过唱歌、跳舞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这个年龄阶段,学生的声音器官和音乐感知能力正在不断发展,但他们对于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巧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基本技能,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演唱歌曲《阳光下的孩子》。
2.能够理解歌曲的主题和意境,感受音乐的韵律美。
3.能够通过歌曲学习,培养音乐欣赏能力和合作意识。
4.能够运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提高自我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歌曲《阳光下的孩子》,能够准确地唱出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音高和节奏的把握,以及对于音乐情感的理解和表达。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示范教学法:教师亲自示范演唱,引导学生正确学习歌曲。
3.小组合作法:分组进行合唱和音乐游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歌曲《阳光下的孩子》的相关课件,包括歌词、图片、音乐等。
2.教学器材:钢琴、音响设备、教学挂图等。
3.教学资源:收集与阳光、孩子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用于创设情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2分钟)利用课件展示阳光、孩子等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教师简要介绍歌曲《阳光下的孩子》的背景和意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3分钟)教师演唱歌曲《阳光下的孩子》,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韵律和旋律。
阳光下的孩子上课时间:月日年班、月日年班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和演唱,初步感受彝族的音乐特点,背唱歌曲。
2、能初步听辨高和低的音。
教学重点:感受表现彝族音乐。
教学难点:能初步听辨高和低的音。
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1、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
2、发声练习。
3、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基本部分:1、聆听《阳光下的孩子》(1)完整地初步聆听全曲。
提示:这首歌曲是高兴还是悲伤的?歌中唱出了什么内容?(2)福听歌曲。
边听边轻轻地合着节拍做拍手的动作。
2、表演《乃呦乃》(1)完整地聆听歌曲范唱。
一至二遍学生拍手。
(2)教师在学生感知的基础上,简单介绍土家族的风俗。
土家族是我国五十六个民族的一个民族,歌词中的“乃呦乃乃呦嗬”是快乐的意思。
然后让学生轻声读歌词。
(3)边听音乐或教师弹琴,边用手指着课本上的小人图形谱唱歌,感受音的高低变化,速度可稍慢些。
(4)跟着教师象唱歌词一样唱歌谱,学生只是感受歌谱。
(5)歌曲熟悉后,用稍快的速度演唱,以恰当的表现歌曲的情感。
(6)分小组自编动作,边唱边表演,表达自己的心情。
(7)结合歌曲的音乐表现的需要,按小组编创伴奏,为歌曲伴奏。
3、编创与活动——听辨高低音。
三、结束部分:小结。
课题:夏天的阳光课时:12——2教学目标:1、能编创简单伴奏,并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2、能按意图及节奏编创适当的词,并能准确地拍和读。
教学重点:编创简单的节奏。
教学难点:有意图地编创。
教学准备:录音机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开始部分:1、听音乐进教室。
2、发声练习。
3、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1、聆听《夏天的阳光》(1)完整地聆听歌曲。
提示:歌中唱出了什么?你的心情如何?(2)复听歌曲:提示:你感到这首歌适合跳舞还是适合走路?选择一个图,并随着音乐试着做一做。
(3)教师可选择一组学生,用打击乐随着歌曲录音敲击。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
2、编创与活动:](1)本课的编创与活动安排了一个看图编词并进行读拍的练习。
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乃呦乃》《阳光下的孩子》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介:
歌曲《乃呦乃》是一首土家族儿歌。
歌词中“乃呦乃”是快快来的意思,“乃呦呵、乃乃呦”衬词表达了热闹的场面和快乐的气氛。
这首儿歌全曲由“1、3、5”三个音组成,独特的旋律赋予歌曲浓郁的民族风格。
《阳光下的孩子》是一首富有时代气息的儿童歌曲,歌曲以朝气蓬勃的音调,通过领唱与合唱的方式用欢快的情绪描述了生活在祖国怀抱里的孩子,在党的阳光哺育下茁壮成长。
二、教学评价:
三、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喜欢轻松的音乐传授方式,他们对音乐表现开始有了自我意识。
根据学生活泼、好动等性格特点,本课通过聆听、分辨乐曲段落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去体验感受音乐,为学生接受和喜爱民族音乐打下感性基础。
四、教学目标:
1. 审美感知:通过对歌曲的学习,让学生体验和感受土家族歌曲的风格特点,用身体律动来感受
土家族舞蹈的特有韵味。
2.艺术表现:通过学习土家族的摆手舞来感受土家族音乐的特有魅力。
3. 创意实践:在摆手舞的律动中,复习和巩固重要知识点。
4. 文化理解:通过本课的学习和复习让学生感受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
的情感,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
五、教学重难点:
XX X,并能做出相应的体态反应。
2.能够听辨1、3、5三个音的高低,并能唱准音高。
音乐《乃呦乃》教学设计音乐《乃呦乃》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音乐《乃呦乃》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音乐《乃呦乃》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和表演《乃哟乃》,初步感受土家族儿歌的特点,体验土家族民歌的风格和韵味。
2、能初步听辨高和低的音,并能随着音乐准确地读出节奏和歌词。
3、引领学生走进土家族的山寨,再说一说、听一听、唱一唱、演一演中丰富音乐体验,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4、能够主动参与小组的活动,在活动中拉近于音乐的距离,感受学习的快乐和合作的快乐。
教学重点:感受并表现土家族歌曲的特点。
教学难点:音高的把握,情感体验的延伸。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师:我们中国啊有着56个少数民族,各民族人民都生活的很幸福,很快乐,今天啊孟老师要带领大家走进一个大山里的民族,先不告诉你,让我们一起来跳一跳这个民族的舞蹈好不好?——播放《爱我中华》,跳摆手舞2、师:同学们啊,这个舞蹈叫做摆手舞,是土家族的舞蹈,土家族是主要分布在我们湖南省境内的一个少数民族,(播放图片)瞧,在土家族的社巴节上,大家都穿上漂亮的民族服装,跳起摆手舞,在看一看土家族的房子,跟我们的不一样,是木头做的,吊脚楼,你们觉得生活在土家族的人民幸福么?你们想去土家族看一看玩一玩么?那么久开始我们的土家族之旅吧。
二、认识D,M,S1、认识do,mi,sol瞧,有三位土家族的小朋友来迎接我们了,你们看他们分别有一个小音符的名字,你认识他们么?(奖励小音符胸章)2、给小音符找家这三位小朋友带我们去他们的家做客,你知道别住在哪一间房子里么?能不能根据音符的高低位置猜一猜?3、柯尔文手势教学从下到上,从上到下三、熟悉曲调1、听教师范唱曲调(钢琴伴奏)师:这三位小朋友啊,给我们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并且有趣的土家族歌曲,这首歌曲啊只有3个音符组成,你能从曲谱里发现时哪3个音符吗?2、唱曲调(点谱,不伴奏)——用柯尔文手势点谱唱曲调,慢速。
《阳光下的孩子》教学设计
一、歌曲学习
1.完整地初听歌曲。
2.复听歌曲。
边听边轻轻地合着节拍做拍手的动作。
3.听歌曲中的领唱、合唱,用你喜欢的动作做出反应。
准做得又快。
二、歌曲律动
准备姿势:双手叉腰,脚正步。
第一段:
第1小节:第一拍前半拍左脚起步向左横迈一小步。
后半拍,右脚紧跟。
(如图一)
第二拍,左脚再向左横迈一步。
第2小节:按×××节奏,右脚跺地三次,同时眼视第二点。
第3小节同第1小节,只是跺脚的同时拍手。
第4小节动作同第2小节。
第5-8小节动作同1-4小节。
第二段:
第一拍前半拍起左脚向前小跑步,后半拍右脚向前小跑步。
同时双手从一位手向上托至二位手。
第二拍左脚向前落地同时手托至三位。
第2小节,按×××节奏,右脚跺步,同时双手击掌。